【贈書】【好書分享:溝通技巧 /職場工作《溝通的方法》】
「有限遊戲有邊界和輸家,但『溝通』是一場無限遊戲,
無邊界,不對立,能讓雙方的關係持續發展下去。」
試問,假設主管怒氣沖沖,揪著領子質問:「你這企畫書寫這麼久了,怎麼還沒弄好!?」身為一位孤苦無依的社畜,你該做出以下何種回應?(單選題)
(A)一巴掌拍開主管的手,傲慢整理衣領回:「我這件襯衫是亞曼尼的,要價十幾萬,你這個中年危機地中海賠得起嗎!?」
(B)摀住耳朵唱我聽不到我聽不到啦啦啦~催眠自己進入有獨角獸和棉花糖雲朵的幻想世界。
(C)一言不合立刻辭職,加入連千毅與鄧佳華的直播頻道,不怕主管找碴,因為你家就是黑道。
(D)腦中跑過臨死前的走馬燈,猛然想起《溝通的方法》第35頁,以回應情緒→確認事實→明確行動之「反向敘述三步驟」安撫主管,覺察問句後的隱藏訊息,準確判斷主管期待的答覆,順利脫險,繼續混水摸魚一萬年到下次死期來臨。
答案當然是C啦!不要徒勞無功轉鉛筆了!考試猜題選C的正確概率最高好嗎?何況做直播賣假貨多好賺,一秒鐘幾千萬上下耶~(如果明天沒看到我,可能是被道上兄弟灌水泥沉到海裡惹)
咳咳咳好的(爬上岸)~無論你喜不喜歡、擅不擅長與他人建立關係,「溝通」是社會人不得不面臨的課題。在工作中,我們得想辦法遊說主管幫忙加薪、主持一場盡量讓同事保持清醒的會議;在生活中,光想知道男/女朋友晚餐要吃什麼?就得學會讀心術通靈以至於觀落陰,買錯便當馬上見到花田對岸的阿祖勸你回頭是岸(好不容易醒來卻發現快被送進焚化爐了)(喂喂)。
也許你會怨嘆父母師長從未教過溝通技巧,便殘忍地把我們推進社會這個大染缸...拜託!你覺得他們知道「溝通」兩個字怎麼寫嗎?許多人連講人話都做不到OK?不然愛在心裡口難開、詞不達意、嘴笨這些話哪來的?
而本書《溝通的方法》拋給全天下木訥寡言、不擅言詞的人一道救命索。作者本身是位社會歷練豐富、閱歷廣泛的創業家,她沒有顯赫背景和亮眼學歷,從最低層一步一腳印幹起,與三教九流打交道的過程中,學會游刃有餘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不是那種「連結」)。
具有「發展性」的關係必須建立在真實信任上,才能成為有益人脈。故作者秉棄舌燦蓮花的油膩話術,以心理學、人類學、認知科學為基礎,融合個人實戰經驗,建構出一部條理分明、鉅細靡遺的系統化「溝通指南」。
依據三萬多人的工作經驗談,書中提供上百個實際案例和具體可行溝通建議,並拆解了十八個應對複雜狀況的溝通場景,讀者可任意拾取單一方案或綜合運用多種回覆模板,適當應對職場與日常中的難題。
比如首章提到,溝通的先決在於「傾聽」,「傾聽」並非聽過就算,需要「結構化傾聽」,辨別對方陳述的是「客觀事實」或「主觀情緒」?才能回應符合期望的答案。
例如女朋友說:「老闆『總是』讓我加班。」
嗶嗶嗶注意了!這題是陷阱題也是送命題!書中提醒:「總是、老是、每次、經常、永遠」等類似詞語在於宣洩情緒,是「情緒路標詞」。對話中一出現「情緒路標詞」,代表對方在抱怨、發洩負面感情,所以不要義正嚴詞提供具體建議,要先安撫他的心情,後續對話才有開啟的可能,也能提高生還機率!!
又如,為了讓溝通新手易於識別、判斷溝通對象的風格,因人制宜,採取不同溝通方法。書中將人類大致分為老虎(控制型)、孔雀(表現型)、貓頭鷹(謹慎型)、無尾熊(溫和型)和馬來貘花豆型(並沒有最後一種)。
老虎型偏好直切主題,別囉囉嗦嗦;孔雀型熱愛肯定讚美,而老虎孔雀型的複合型人呢?請送他去木柵動物園...呃不對!是令其在自我表現之際,也獲得掌控感。亦即,明明是你決定的方案,卻讓他覺得是自己下了一個很棒的決策,事情便能順利通過可喜可賀!
以個人遇過的主管為例,私以為好大喜功的孔雀型上司最容易處理,但「高帽子人人愛戴」這招拿到慢熟、研究型的貓頭鷹型上司就完全不管用,甚至會碰一鼻子灰,只好不戴高帽改戴綠帽(不對!!)。
究因貓頭鷹型人格有一套自己的處世規矩,不隨便誇人,亦不輕易接受誇讚,除了主動、適時地提供大量資訊和工作流程,讓他有足夠的正面證據相信你,下放權力之外,讚美的突破口需如書中所言的技巧之一:「尋找對方與其所在群體之差異性。」
例如我虛偽讚美貓頭鷹嘿美(咦)上司你太厲害~太強惹~他只會白眼一翻要我廢話少說嗚嗚嗚;但換個角度,改讚許嘿美行事嚴謹,乍看嚴格其實處事公平,嘿美便露出淡淡的得意微笑顆顆顆抓到要點還不是暗爽在心(被巴頭)~
人家韓團BLACKPINK是人間香奈兒和人間YSL,《溝通的方法》則協助你化身對話界的福爾摩斯(氣勢好像有點弱)。作者將浮動於人際間,捉摸不定的微表情、讀空氣、潛規則等抽象內容一一形象化、具體化、公式化,並仔細分門別類、歸納整理,內容飽滿紮實,無冗詞贅句,每句都寫在要點上。讀了這本優秀的工具書,彷彿拿到人生的攻略秘笈,只要對話能持續進行,『溝通』便是一場無限遊戲,暫停、快轉、通關皆操之在口/我(快輸入「上上下下左左右右ABAB」)(透露年紀)~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溝通的方法》,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最想用溝通技巧解決什麼難題?例如:
「《溝通的方法》:在談判上攻無不克、無往不利,說服郭台銘把存款全匯到我的帳戶!!(嗶嗶嗶快叫警察)」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10/2(六)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1/10/3(日)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溝通的方法 #脫不花 #天下文化 #得到APP聯合創始人與CEO #溝通技巧 #職場工作 #人際關係
📖博客來:https://bit.ly/3B1ZGY5
📖誠品:https://bit.ly/2Y5pUKS
📖天下文化:https://bit.ly/3ukd8E8
📖momo:https://bit.ly/2XX8JuF
發展人類學案例 在 妮啵NiB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IG有抽書活動哦】#人慈
作者|#羅格布雷格曼 #RutgerBregman
譯者|#唐澄暐
類型|#文化研究 #人類學
讀感|
你相信#人性本善 還是#人性本惡?這道問題一直很難有個解。我自己認為,這也是不需要去解的題,畢竟人就是一個難解的生物吧。
這本書是以#性善論 為本,舉出大量對於人類的惡行故事、案例以及研究去做反證,希望告訴我們:人類其實是善良的,並且《人慈》是可以更有益於人類的發展及延續。像是#911事件,當大樓被炸毀時,我們看到的新聞畫面是混亂不堪、人們爭先恐後的逃竄,事實上根據作者探訪後發現,在大樓中要逃生的當下,大多數的人都會禮讓更緊急需要救援的人通行;以及經典文學#蒼蠅王 的相反實例,原來有真實版的孩童荒島求生的案例,他們的互助合作讓所有孩童都順利脫困;還有菲利普·金巴多的#史丹佛監獄實驗,原來為了呈現人類是臣服於權力之下會做出危害低階人員的實驗結果,而做了一些手段使獄卒羞辱了囚犯⋯諸如此類的典型案例都被作者逐一推翻。
看這本書的前半段,我拿了《#人類大歷史》來一起翻閱,中間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也有一些見解角度不同,我很推薦兩本書可以一起看,如果又出現了一本#性惡論 的歷史書,三者一同平衡,應當會充滿火花吧。
《人慈》有許多觀點讓我覺得刷新自己的思維,以下紀錄一些我很喜歡的部分:
📌「大災難使人展現出最良好的素質。」但「媒體塞給我們的畫面,和災難降臨時的實際狀況始終都是相反的。」P28
人類在尚未出現文明階段時,是為遊牧民族,都是分享著資源互助生存,在育兒方面也是互相照應,沒有分是誰的孩子,孩子就是大家的孩子;然而文明出現以後,人類開始畫地自限,各自擁護自己的資產。
📌承上「怎麼會變成這樣?學者們認為至少有兩個原因。第一、我們現在有財物可以爭奪,首當其衝就是土地;第二、定居生活讓我們更不信任陌生人。覓食的遊牧者有一個相當悠哉的成員資格方針:你不斷地和新人偶然相遇,而且可以輕易加入其他團體。」P148
📌「長久以來文明都是一場災難。城市和國家,農業和書寫的出現,都沒有為大部分人帶來繁盛,而是受苦。」P162
📌「當邪惡假扮成良善,人類就有可能會被邪惡所誘惑。」P269
📌「有一件事情很確定:更美好的世界不會起於更多同理心。與其相反,同理心讓我們更不寬容,因為我們對被害者愈是感同身受,我們對敵人就愈一概而論。我們對我們選定的少數對象所打下的明亮聚光燈,會讓我們看不到對立方的觀點,因為所有其他人都掉出了我們視線之外。」P291
看完以後,我依舊不會在性善或性惡之間有個結論,每件事情的背後,都應該試著從各種角度去思量事情的面貌,不被動搖自己的本心,永遠做過善良的人。
我覺得這本書很值得閱讀的原因在於,我們活在這個資訊發達且動盪的時代,尤其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緊密度似乎更不如以往、信任感逐漸匱乏,看這本書以後,會發現有很多觀點是會與自己原先的看法有所不同,很值得閱讀過後來平衡自己的內心,另外這本書中提到非常多的故事都很精彩,我在閱讀的當下多了非常多的話題與身邊的人討論,也交流許多不同的想法,真的非常有趣。
這是一篇很長的心得,但即便如此,這本書還夾帶了非常多的論點,值得一看。
#時報出版時報出版版
#感謝時報出版邀約
#妮啵試讀
出版日期:2021/08/31
#妮啵閱讀 #妮啵手寫 #妮啵2021 #閱讀 #閱讀筆記 #好書推薦 #書籍推薦 #bookstagram
發展人類學案例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