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吻犬呼吸道演講後的筆記
#BOAS
#轉載請註明出處為關醫師的粉專喔
[短吻犬阻塞性呼吸道症候群診斷及治療新知-筆記整理]
👩🏻⚕️演講者:劉乃潔博士
目前任職於劍橋獸醫學院 短吻犬阻塞性呼吸道研究室
💡關於劍橋短吻犬阻塞性呼吸道症候群研究團隊
最早是由Dr.Jane Ladlow開始為短吻犬進行呼吸道手術,但是當時並沒有一個客觀的機器可以去測試呼吸道的功能,在手術前後的差異。劉醫師進入研究團隊以後,跟著Dr.Ladlow會在週末去狗秀評估,一年累積300到400隻的案例後,就開始建立研究數據。並且發表了她的碩士論文:呼吸功能測試箱。
💡到底什麼是BOAS呢?(Brachycephalic Obstructive Airway Syndrome)
“Brachy”是短,”cephalic”是頭,但BOAS不只是頭骨縮短,這些短吻犬的後頭骨是往內縮的,而且頭骨向下旋轉,而呼吸道就在頭顱的正下方,異常生長的頭骨擠壓了呼吸道。
💡短吻犬系列犬種主要分成兩大類型,一種是鬥牛犬系列的:獒犬,史塔福郡鬥牛犬,美國惡霸犬,沙皮,他們的軟組織較多,另一種是頭骨超級小的犬種,像是日本狆(Japanese Chin),北京犬,猴犬,拉薩犬,西施,查理士小獵犬,波士頓梗,吉娃娃;而綜合這兩種特質的犬種就是巴哥,法鬥,英鬥。
💡狗狗的鼻甲跟人類的長得完全不一樣,狗狗的散熱靠喘氣,而鼻甲則具有幫助散熱的功能,負責嗅覺的鼻甲,在狗進行嗅聞時,吸入的空氣不會進到肺。在法鬥常見的增生鼻甲,是一個靜態的病兆,猜測可能是為了增加粘膜的表面積。
💡日本醫師在今年發表了一個4D的CT,從動態的電腦斷層剖面圖下,可以看到他們的每一口呼吸,都要花非常多的力氣,而功能性評估達第二級或第三級的狗,時時刻刻都很辛苦。由上呼吸道的阻塞病生理學機制,導致吸氣的過度用力加上無法散熱,胸內壓上升,若伴隨胃食道逆流(或是先天的胃橫膈疝脫及過長扭曲的食道),更進一步使得咽喉附近的軟組織腫脹,最後使得上呼吸道塌陷。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下,就可能造成心血管的問題,像是系統性高血壓或是肺高壓、心律不整、心肌梗塞、腎臟病、心衰竭,甚至猝死。那所有的短吻犬都會有BOAS嗎?其實也是有可以很正常呼吸的法鬥,他們的運動耐受度極好,而且呼吸或喘氣都不會有任何呼吸雜音。
💡短吻犬症侯群的評估,從門診的檢查就可以做出是否手術的決定。完整的評估,是為了避免過度的醫療。當飼主會帶著他們的短吻犬來諮詢時,可能是因為:呼吸症狀,消化道症狀,運動及對熱耐受度不佳,發紺或昏厥,睡眠問題。雖然會有飼主積極的帶狗來做諮詢,但是在另一方面:
“針對有BOAS問題的飼主做的調查,超過半數(58%)的人不覺得他們的狗有呼吸道問題。”(Packer et al.2012. Do dog owners receive the clinical signs related to conformational inherited disorders as ‘normal’ for the breed?A potential constraint to improving canine welfare. Animal Wellfare, 21(1), 81-93.
💡在門診就可以進行的評估有:
1) 鼻孔狹窄評估 2)呼吸道功能性分級(運動測試-小跑3分鐘) 3)聽診呼吸音
[註:以上自2017年後,來給我看的都是這樣評估的,沒有跑步到的,是因為你已經就確定是BOAS了,再叫你們去跑,我就要幫牠們急救了😨]
💡有BOAS問題的狗狗,他們的呼吸雜音可以再細分成六種,而從這六種呼吸音,就可以初步做出有問題的位置的判斷,即使不用拍X光,對於有經驗的醫生,從聽診就可以做初步的診斷。而在飼主常反應給獸醫的一種呼吸音,叫做反逆式噴嚏(Reversen sneezing),其實是無害的,並不一定是BOAS造成的聲音。
[連結:反逆式噴嚏]
👉🏻https://youtu.be/lsrSi28fdH4
💡飼主在家除了可觀察到的呼吸雜音之外,還可以觀察牠們的呼吸用力的樣子:1)脖子和腹部的起伏 2) 是吸氣還是吐氣時很用力 3) 不協調式呼吸(很用力吸氣但是胸腔反而沒有漲大)。
💡睡眠障礙的呼吸方式(Sleep-disorder breathing)
是否常在一些社群網站上,看見一些飼主分享他們的短吻犬的睡姿,有的會咬著玩具睡覺,有的坐著或會站著睡覺,有的每五分鐘換一次睡覺的姿勢。還有一些會把牠的牙齒嘴巴,卡在狗籠的欄杆上微微開著嘴睡覺,在這些照片影片下的留言,常常都是“好可愛喔”“超好笑”。但你知道嗎?這些都代表著,他們會在睡覺時呼吸中止,所做出的自我保護動作。如果你的狗有這樣的情形,請與可以評估BOAS的醫生做進一步諮詢。在人的呼吸中止型態可多達20多種,但在狗,我們只能粗淺的區分成阻塞性及中樞性。可以在家拿一顆棉花球或是衛生紙,在狗狗睡覺時放在他的鼻子前,如果胸腹部有起伏,雖然時間很久才起伏一次,看起來有要呼吸,但是鼻子前的棉花卻沒有動,那他就是阻塞性的呼吸中止。如果完全沒有胸部起伏的,則有可能是中樞性呼吸中止。
💡只要是短吻犬+呼吸道有症狀就是BOAS嗎?
當然不是啊!在BOAS之外可以讓呼吸到有異常聲音的疾病有非常多:過敏性鼻炎,異物吸入鼻腔,中樞性的睡眠中止,腫瘤,鼻咽部的唾液腺囊腫,咽喉炎,反逆式噴嚏,牙根斷裂,神經問題,肺葉扭轉,氣管塌陷。所以,務必讓獸醫師,在完整的門診評估後,若有需要的話,也是要進行其他的進階檢查來輔助診斷,像是在靜態下可以使用放射線檢查,電腦斷層;動態下可以使用鼻胭的內視鏡,咽部超音波,4D-CT,螢光吞嚥透視檢查(Videofluoroscopy)。
💡哪些短吻症候群的狗狗可能會需要電腦斷層的檢查呢?
1)公的法鬥且有很大的頭 2)很極端的小下巴(下巴內縮) 3)過去已經做過BOAS手術的
💡手術並不能完全”治癒”(Cure)BOAS,因為跟呼吸有關的部位,有些是不能被手術改變的。為什麼消除BOAS是這麼的困難?
1)短吻犬受大眾喜愛 2)BOAS患病率太高 3)過度誇大繁殖短吻犬的特徵 4)呼吸困難卻被視為是一個正常現象5)用短吻犬當做行銷商業廣告,為這樣的犬種變向背書
👩🏻⚕️🧑🏻⚕️獸醫師還能做些什麼?
1)不斷的進行飼主教育 2)在諮詢時加上運動耐受性測試,並且每年回診檢查 3)辨識出不同的上呼吸道雜音 4)要有根據的診斷來安排適當的手術
--
[我的感想]
實際上有更多內容,整理過的東西是覺得很想分享給愛護這些生命,且不論有沒有養短吻犬的飼主,一般大眾以及獸醫師們。
人類總以自己的角度在看待這個世界,對於其他生命正在飽受痛苦可能會沒有意識,如果可以,試試以他們不能正常呼吸的狀態過上一天,你還會覺得他們這樣可愛嗎?而廣告公司們,你們還在用短吻犬做行銷廣告嗎?繁殖短吻犬的業者,是否願意以更高標準的方式,來為種公種母進行檢查,來減少帶著疾病出生的小狗呢?
而身為愛狗的你,在臺灣這樣的環境,是否要深思,想要購買這樣的犬種時,你有能力為牠可能發生的疾病,給予完善的醫療照顧嗎?
—
臺灣獸醫學生會主辦的飼主講座
熱烈報名中~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1121114913590957412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崇瑋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座落於南勢溪流域上游的福山部落。因為夾在插天山系、太平山系、雪山山系...
發紺現象 在 陳佩琪Pegg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久沒在臉書當醫生了,今晚先生南下高雄不在,閒來無事就聊聊我專長的醫學知識。
最近有名人在家猝死的新聞,所謂人生無常, 人出生於世,也是偶然, 但離開時往往是如此意外 ,很多事無法預料,願逝者安息!
今天想談一些和醫療有關的猝死…
「猝死」通常是心、肺、腦的功能短時間出了大問題,最近有人質疑「癲癇」發作,是否也會導致一個人猝死?在此想藉機釐清某些觀念。
所謂「癲癇」在醫學上的定義是腦部皮質神經元因某種因素產生反覆性、不正常的放電,導致病人的「動作」、「表情」、「思緒」或「意識」發生變化。癲癇多源自腦傷、先天異常或後天破壞 ,極少數才是因為遺傳而來。
醫學上若非刻意加工或瞬間意外導致死亡,不然原因不外乎是:
■ 腦出血:腦出血會導致嚴重的生命徵兆不穩甚至死亡,多半是腦半球大量出血壓迫到腦幹,或出血本身就源自腦幹 ,在年輕人多是動靜脈瘤破裂,年長者可能是三高病導致, 特別是高血壓。
■ 致死性的心律不整(VT)或冠狀動脈近端阻塞造成的大面積心肌壞死,就是醫學上常說的AMI。
癲癇很多是小孩時期開始發作,沒痊癒會一直帶到大人,若是大人才發作的癲癇,通常意味此人有非常嚴重的腦病變或腦瘤,要做詳細的影像檢查和代謝篩檢。
那麼癲癇發作是否會導致猝死?
癲癇發作超過30分鐘無法停止,臨床叫「癲癇重積症 」, 的確有可能導致病人缺氧窒息死亡,但這種案例通常只發生在極嚴重腦傷的病人,且這種人平日就會不時發作,不可能一點症狀也沒有,意思是平日看似正常的人,因癲癇發作而猝死的機率實在少之又少,除非發作時正好高處跌落或在泳池中溺水,這時是意外導致死亡而非癲癇本身。
另一種幼兒常見的抽搐叫「熱痙攣」,顧名思義是三個月到六歲間的幼兒 ,因發燒而引起的抽搐現象,發作時肢體張力和呼吸肌瞬間僵直, 呼吸動作微弱, 供氧不足導致手腳末端發紺、 嘴唇變紫, 常嚇壞年輕父母, 但除非是發作超過15分鐘以上,否則在呼吸道沒全部collapse的情況下 (和上吊者呼吸道全collapse不同),缺氧變化不會導致腦功能受損。
「熱痙攣」通常一兩分鐘就過去了,照顧者不用太擔心, 發作時只要注意幼兒安全,避免嘔吐物嗆到氣道,用退燒塞劑幫忙幼兒退燒即可。
跟大家分享最近看到的一則新聞:
《交通部於6月2日預告修正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放寬患癲癇者考駕照規定。若癲癇疾病而可控制達2年以上無任何類型癲癇發作,並取得醫師診斷證明書者,得有條件考領機車及普通小型車駕駛執照,並規範2年期滿須定期換照至公路監理機關定期審驗持照條件。》
前些日子遇颱風天,早晚溫差較大,門診看到很多呼吸道過敏的幼童又發作了。過敏在季節交替時較明顯,台灣夏季持續高溫炎熱,過敏本較不易發作, 但颱風天就是夏季的變天時,所以過敏兒會在此時發作。
過敏除一年季節變化大時較明顯外,一天的時間也是早晚(太陽沒升上來前或太陽下山後)較明顯, 幼童若晚上鼻塞、咳嗽,導致睡眠品質不佳,還是建議要尋求藥物控制, 倘若夏季期間仍需長期使用「治療」藥物, 就要諮詢專業醫師是否使用長期口服或吸入性的「保養」藥物。
最近疫情又起,大家又開始認真買口罩了,除戴口罩外,大家還是要嚴格做好自身的防護措施, 勤洗手 、保持社交距離、遵守咳嗽禮儀等等,不論你是小市民或極極極重要人物, 病毒是否盯上你,還是看你周遭有沒有一堆人染疫傳給你,病毒不會區分人的社經地位,該隔離就隔離, 該戴口罩就確實戴好。
(先生61歲生日了,那天幕僚早早放他回家說要我幫他慶生,我嚇了一大跳,又沒準備他的晚餐,只好端出泡麵加上一盤炒青菜來解決,反正這時代男女平權,他也不會幫我慶生,所以這樣侍候他就好。)
(照片是兒子的慶生照)
發紺現象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肺纖維化到底能不能恢復?張上淳解密:時間可以讓它慢慢復原】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根據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臨床期刊報導,從一位50歲因病死亡男性案例的屍體解剖發現,新冠肺炎的病理特徵與SARS和MERS非常相似,除了對肺部有「瀰漫性肺泡」、「纖維化損傷」外,也會造成嚴重「免疫損傷」。(資料來源:【註1】)
■ 什麼是肺纖維化?
肺纖維化當肺臟受到損傷自然出現的結疤現象,如果肺部傷害時間過長或是破壞的面積過大,就會導致肺臟組織硬化並逐漸喪失功能,嚴重會導致病患死亡,這種硬化的過程部分醫師會這樣形容:肺臟從柔軟如絲瓜般逐漸纖維化到如菜瓜布般的發展,因此又有「菜瓜布肺」的俗稱。(資料來源:【註2】 )
■ 「肺纖維化」俗稱「菜瓜布肺」,是一種嚴重的肺部纖維化疾病
菜瓜布肺患者:下肺纖維化,常有爆裂聲;近年因天氣變化劇烈加上空氣汙染嚴重,誘發「菜瓜布肺」患者因急性惡化而送醫的比例逐年升高。
「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指出,菜瓜布肺是一種嚴重的肺部纖維化疾病,由於患者的肺功能持續惡化,對於空汙的敏感度高,極易引發急性惡化造成乾咳、呼吸喘而住院治療。
此外,菜瓜布肺相較於其他肺部疾病的特別之處在於,菜瓜布肺通常從下肺葉開始纖維化,因此,當醫師聽診患者後背下背肺葉時,會聽到類似撕開魔鬼氈的連續性爆裂音,此時醫師會高度懷疑有菜瓜布肺的可能性,並安排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做進一步檢查。
「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分享,診間就有一名65歲的男性,一年前確診菜瓜布肺,原本病情穩定,但最近因為感冒導致疾病急性惡化,感到嚴重呼吸困難,血氧濃度從百分之九十幾下降到百分之八十,緊急安排住院治療。(資料來源: 【註3】)
■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日前更有痊癒患者出現「肺纖維化」後遺症,究竟什麼是肺纖維化?又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
【特發性肺纖維化】可能是大家比較陌生的一個病名,但近年來發生率持續增加。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肺部發展出許多疤痕組織而影響氣體交換能力,導致肺部功能逐漸惡化,使患者呼吸困難,預後相當不好,目前醫學界尚未了解肺纖維化的確切病因。
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患者中,男性多於女性,年齡介於50到70歲。全世界約有五百萬人患有特發性肺纖維化,近年來發生率有增加的趨勢。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正常肺部功能
空氣進入體內經過氣管、支氣管,最終抵達肺泡。肺泡壁很薄,周圍密布微血管。氧氣在此擴散進入血流,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則回到肺部呼出。
■萬一罹患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肺部變得像菜瓜布一般粗糙,不再有彈性。堅韌的纖維組織阻礙氣體交換,使身體難以獲得氧氣,也無法排除二氧化碳,肺部失去功能。
■罹患特發性肺纖維化會怎麼樣?
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患者最常表現呼吸困難,慢性咳嗽,倦怠。隨著疾病持續進展,會出現發紺,杵狀指,身體逐漸消瘦。若肺部功能持續惡化,心臟功能亦會受到影響。
■特發性肺纖維化發生原因至今仍無法斷定,但可能和「抽菸」、「空氣汙染」、「病毒感染」、「胃食道逆流」、「基因」等原因有關。
■該如何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
目前醫學無法根治特發性肺纖維化,但接受治療能減緩疾病進行並提高生活品質。
● 【服用藥物】:目前有能夠延緩病程的藥物,科學家也繼續努力開發療效更好的藥物。
● 【補充氧氣】:補充氧氣增加血氧濃度能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及睡眠品質,並減少低血氧帶來的併發症。
● 【肺部復健】:透過運動增強耐受力,學習呼吸技巧讓肺部運作更有效率,也要攝取均衡營養。
● 【移植肺臟】:若各種治療方式已無法幫助患者,手術移植肺臟是最後的選項。
除了要按時服用藥物以外,患者還需記得戒菸、多運動、攝取均衡營養,並定期接種疫苗減少肺部感染。(資料來源:【註4】)
■肺纖維化到底能不能恢復?張上淳解密:時間可以讓它慢慢復原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但大家還是很擔心台灣400多個案例,會不會留下「肺纖維化」的後遺症。
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在他的經驗中,肺纖維化是可以慢慢恢復的,大概半年之後就會慢慢回到正常。
台灣首例個案的女台商被證實有肺纖維化的狀況,跟以前SARS病患、H7N9病患的肺炎變化情形很類似。而肺纖維化俗稱「菜瓜布肺」,是指肺部從柔軟的絲瓜,變得像乾掉的菜瓜布一樣,又粗又硬、沒有彈性,所以沒辦法將空氣吸入肺部、運送到全身,不只呼吸會變得很困難,身體也會缺氧。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說,肺纖維化的確有機會完全恢復,但要滿足3個條件:「當初的肺炎不嚴重」、「年輕」、「不要讓肺部再受傷」。
■出現肺纖維化的人,該做什麼來幫助恢復?
蘇一峰說,現在並沒有一個幫助肺纖維化恢復的超有效方法,「有抗纖維化的藥物正在研究,但也還在研究中。」所以只能保護肺部、多休息、均衡飲食、充足睡眠,讓身體有能力製造材料去修復。
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系醫師王智亮說,在肺部纖維化的這段期間,要小心注意不要感冒,「如果再次讓肺受傷,比如說感冒,肺功能就會快速的惡化。」
■ 用運動來幫助恢復肺纖維化?
蘇一峰說,運動幫助恢復的是肺活量、肺功能,因為在肺纖維化之後,肺功能也會下降,透過游泳、有氧運動,可以幫助恢復肺功能,身體會比較舒服。
「但不代表肺纖維化的部分好了,只是比較不會惡化。」
王智亮也提到,運動其實增強的是血液循環、是心臟輸送氧氣的能力,對於肺部細胞的幫助不是很大,但氧氣輸送能力變好,其實也可以減輕肺部負擔,是可以嘗試的作法。
(資料來源:【註5】)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COVID學術專區(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
---學術文章 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journal/
-----轉譯摘要 https://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279/
📋 (2020/02/18)Pathological findings of COVID-19 associ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中文摘要轉譯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蔡慧如博士摘要整理)
論壇FB貼文,連結網址: https://bit.ly/2Zpn0ib
■文獻資料:
📋 Pathological findings of COVID-19 associ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uthor:Zhe Xu, Lei Shi, Yijin Wang, et al.
原文連結:( The Lancet ) https://bit.ly/2LJmN1d
∎【註2】
( 康健雜誌 - KB康健知識庫)【什麼是肺纖維化?】: https://bit.ly/3eaaKq8
∎【註3】
振興醫院【空汙嚴重 「菜瓜布肺」恐急速惡化】:https://bit.ly/3gbwtQ5
∎【註4】
天下雜誌【新冠肺炎後遺症「肺纖維化」是什麼?有什麼症狀又該如何治療?】:https://bit.ly/36grUzq
∎【註5】
Yahoo 新聞「肺纖維化到底能不能恢復?張上淳解密:時間可以讓它慢慢復原」:https://bit.ly/2Trzgev
➤➤照片
∎【註4】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forum.nhri.org.tw/forum/category/conference/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Wuhan coronavirus #新興傳染病 #2019COVID19 #2019COVID19News
#肺纖維化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 #瀰漫性肺泡 #纖維化損傷 #菜瓜布肺 #下肺纖維化 #下肺葉 #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 #抽菸 #空氣汙染 #病毒感染 #胃食道逆流 #基因 #服用藥物 #補充氧氣 #肺部復健 #移植肺臟 #肺炎不嚴重 #年輕 #不要讓肺部再受傷 #保護肺部 #多休息 #均衡飲食 #充足睡眠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診所 / 長庚醫院 / 林口長庚醫院 / 林口長庚醫院 病理大樓 血液腫瘤科 /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疾病管制署 /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發紺現象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崇瑋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座落於南勢溪流域上游的福山部落。因為夾在插天山系、太平山系、雪山山系之間,周圍的山峰平均標高多為一千公尺以上高山。地勢陡峭,溪谷縱橫,生物因緯度的因素呈北降現象,使得自然生態環境龐雜度極高。從前泰雅族稱福山部落為:哈盆,意為「河流交匯的地方」,也有「胃」的意思。
1.河烏:河烏身長約22公分,全身大致為暗褐色的溪澗鳥,在台灣鳥友謔稱牠為「巧克力」,其體型圓胖,體態豐滿,雙翼與尾為短,羽毛為不透水,鼻孔上有一可活動的蓋,具有白色透明的瞬膜,這些構造都是用來適應於半水棲生活。
2.拉氏清溪蟹:拉氏清溪蟹一般生活在清澈的溪流裡,以夜行性為主,不過在人為干擾較少的地方,也常可看到在白天活動的情形,算是一種水陸兩棲的動物。食性屬雜食性,甚麼東西都吃,水裡的藻類、水生昆蟲、魚類、蝦都是牠們愛吃的食物,除此之外,牠們也會捕食陸地上的蚯蚓及各種昆蟲,以及蛙類與螃蟹,甚至包括同種類的較小個體。
3.巴西野牡丹:原產於巴西,後被引進台灣做為園藝植物。別名又叫南美野牡丹、紫牡丹。喜歡溫暖,不耐寒,生長適溫約20~30 ℃,需要在排水日照良好的地方。花為紫紅色,頂生總狀或圓錐花序,有絨毛,花瓣 5 枚,花朵綻放於枝梢。
4.四紋象鼻蟲:因為身上身上有四個黑黑紋路的,所以稱牠為四紋象鼻蟲。分布於台灣低海拔山區,春夏二季最常見。四紋象鼻蟲的嘴是咀嚼式口器,看起來細細長長的、很像鼻子的構造其實是牠的嘴巴。
5.莫氏樹蛙:莫氏樹蛙是台灣淺山地區最常見的綠色樹蛙,分布也最廣泛,成體的大小約4-5公分。別名台灣樹蛙,是台灣特有物種。公的莫氏樹蛙喜歡躲在水管或是地洞中發出鳴叫,藉由聲音讓空氣中的空氣分子產生共振效果,讓聲音的範圍擴大,以此吸引母的莫氏樹蛙。
6.帶紋紺蠊:帶紋紺蠊體長約30~35mm,頭部、前胸背板和翅膀前半段為有光澤的暗綠色,翅膀中間有一條橙色橫紋,翅尾端為黑色。分布於台灣中海拔以下山區,棲息在樹皮或落葉層中,會吸花蜜當作其主食。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