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光追劇美食- 韓式醬料炸雞
大家最近在追甚麼劇?
「后翼棄兵」追完了,on 檔的正是 「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也曾試著想要看「極主道夫」,但老的玉木宏以及亂七八糟的布景和劇情,我實在看不下去。
「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是秀智、南柱赫、金萱虎和演技超好的國民媽媽金海淑主演。因為編劇和人設的關係,網路上一片批評和韃伐男主和男二的角色設定有問題,理科阿宅男主似乎成了史上最弱的男主。但我還是覺得這齣戲不失溫馨與清新,題材新穎,演員組合很賞心悅目。
私心以為編劇很細膩地想要表現男一男二在天賦、個性和起初財力上的反差,以鋪陳之後男主遇到心儀的女主,在愛情與創業中成長的心路歷程。像上周末的13/14集,男主角大器晚成的表現,展現了新高度。如同達美奶奶跟達美說的:「妳是波斯菊,現在還是春天,只要妳耐心等待,妳將是秋天開得最美的花,所以別太心急。」
被韓劇吸引的,決不是只有華麗的演員陣容、場景,其中最讓人驚喜的是劇情的前後呼應,令人感到讚嘆感動或恍然大悟的埋梗。
今天要介紹的,正是出現在第一集,在第十二集中破梗的醬料炸雞。炸雞和啤酒幾乎在每一齣韓劇都會出現,炸雞+啤酒,已然成為韓國國民美食。但為什麼我獨獨提到這部戲的炸雞呢?戲裡幾乎沒有秀出炸雞的畫面,只有女主角爸爸提著印著醬料炸雞的塑膠袋,最後在公車斷氣的場景,但炸雞卻是女主心理最溫暖的食物。蘊含其中是爸爸對女兒,以及女兒對爸爸的心意,讓我幾度落淚。
劇透–以下有雷
☆☆☆☆☆☆☆☆☆☆
第一集- 新創
場景拉回到15年前,徐達美和徐仁才是姊妹,情同摯友。爸爸(徐菁明)和媽媽(車雅賢)常常吵架,起因於爸爸在社畜公司上班20年了,卻仍懷抱著想進入未來世界做準備的創業點子而想要辭職,但媽媽說爸爸這樣做只會讓女兒們餓死,最後只有以離婚證書交換辭職書。
姊姊仁才跟著媽媽離開,妹妹達美跟著爸爸。爸爸開始創業,努力了一年終於可以拿到資金,其中最欣賞他的正是SH創投,執行長尹善學,也就是未來女兒徐達美加入Sand box 沙盒創投的負責人。
沙盒創投的由來跟女主也是有淵源的,主要因為達美父親曾向尹善學曾提到,如果有一個創業場域可以像是為了保護小朋友盪鞦韆掉落不受傷而設立的沙坑,那就太好了,沙盒創投的成立正是希望創業者即使創業失敗也不要受傷。
媽媽帶著姐姐離開,爸爸拼命工作即將拿到投資的當天,姊妹也剛好相約見面。
仁才(姐姐):「我就討厭那樣,為什麼要拼命討生活,不能活著就好嗎?」
「繼父讓我感到生活很容易啊,要吃自助餐、去旅行、買衣服都很容易,甚至連留學都是一件小事。」「可是妳看爸,領薪水的日子只買炸雞回來,我們還得假裝非常好吃,吃得很開心的樣子,妳不厭煩嗎?我已經膩了,光聞到那油膩味就很討厭,煩死人了。」
仁才跟達美說媽媽改嫁了,他們當天也要飛去美國了,以後她改姓叫元仁才,不再是徐仁才,也不再是姊姊了,達美忍不住抓住仁才,兩姊妺推打了起來。
爸爸打電話給正哭泣的達美,說拿到投資了,要她別哭了,達美說:「我沒有哭,只是炸雞,我想吃炸雞。」之後就是父親提著倒臥在公車上過世的場景。(因為他當天早上被車子撞,以為沒事未就醫。)
第十二集- 併購聘用
尹善學在沙盒創投跟達美相認,敘述15年前與達美父親在投資會後的閒聊,說:「我很喜歡(沙盒)這個故事,甚至創造這地方,只不過要對他表達心意很不容易啊~當時他成功拿下合約,說要買炸雞,一定是想買好吃的炸雞給女兒吃」。達美終於知道父親的心意。
☆☆☆☆☆☆☆☆☆☆
看到這,突然好想好想吃炸雞。
叫過幾次uber eat,只有一家我覺得好吃,但是有時還是會吃到肉腥味。自己做其實很簡單。
到市場買三節翅請老闆切成二節和棒棒腿,清洗擦乾後,在雞表面戳洞,再用薑汁、鹽和酒混拌醃製。如果冰箱有新鮮急凍結功能,醃漬
時可以急冷一下,讓入味更快速,醃漬時間減半。這樣的雞比較鮮嫩沒有腥味。 https://goingto.tw/UTJMp
{炸雞翅溫度與時間公式},請務必收藏!!
將雞肉取出,均勻灑佈乾粉 (太白粉),不用等反潮,用160~170度油溫炸8 分鐘,取出,瀝油靜置5分鐘,再轉大火,用高溫炸3分鐘,炸好後瀝乾。
再將煮好的醬料淋在雞翅上,趁熱享用。
而吃不完炸雞可以放新鮮急凍結設定急凍,這樣一來復熱也不失美味喔。秘訣在於急凍時產生的冰結晶較小,會降低食材組織受損,所以吃起來會一樣juciy,外皮口感一樣酥脆。
討喜的男二,雖奉奶奶之命寫信給達美,但仍文采飛揚:「把在一起的時光視為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其實每一刻都是禮物,早知道他在的時候就對他好一點。」不僅觸動女主的心,也讓我深深地反思,讓我們把每一刻都當作禮物,不要有悔恨吧,此時此刻,珍惜愛我們的和我們愛的人。
晚安。
#自炊食代 #愛女冷凍食 #阿木補鐵餐 #極光家之味 #阿木的好好吃早餐 #極光飯糰課 #飯糰早餐 #常備菜 #冷凍常備菜 #極光追劇美食
#Panasonic #日本製電冰箱 #新鮮急凍結
白粉飛演員 在 金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放手,分隔十萬八千里
唸浸會傳理時,第一份要操作攝影機的習作,就是拍紀錄片。那時候我還沒把紀錄片的定義弄清楚,就去拍了。我只知道,有別於戲劇,紀錄片是要把現實世界的事情紀錄下來。我只是立即想起自己表哥,他初中時已經因為傷人、爆竊或自稱黑社會會員而多番進出男童院,剛到十八歲已經因為犯毒正式坐窂。從少他就是親戚間聚頭的焦點話題。我再頑皮,都是多口、看鹹書、考尾二、記大過、一年見八次家長而已,跟這位表哥完全沒得比。
那時候他二十多歲,出冊後不久便結婚生子,算是改過自新。正常來說,沒有人希望重提不光采往事。但他的少年往事實在血淋淋,是紀錄片的好題材,於是便半帶甜言的請他幫忙,從前經歷在鏡頭前說一遍,作一個紀錄,也好讓給我交功課。他答應了,我跑進他西貢的家,把VHS對準坐在梳化的他,由我開始作主持,把我一直耳熟能詳的往事,裝作不知道的,在鏡頭前從新訪問他一次。很瘋狂是,十五分鐘的訪問,完全沒有剪接,問的答的都是很侯孝賢作品般一個鏡頭完成,只間中加插些完全沒需要的zoom in zoom out。他在我的紀錄片,說了毒品的種類!說了少年時代開始在街頭運毒過程、一支用保濟丸膠樽包裝的白粉賣二百五十元等,和一些在監窂的生活,打架,被欺侮,真實性很強烈。導師和同學對於這些黑社會少年的材料感到很有爆炸性,但更讓大家目瞪口呆是,原來除了對準鏡頭框和按動play掣以外,我根本連拍攝的基本技巧還未懂,卻自以為自己很驚世駭俗。再者,這功課的趣味完全來自別人的傷痛和不光彩遭遇,是有點剝削成分!
很多年之後才看過荷索(Werner Herzog)的紀錄片,便明白「剝削」,也可以分很多層次。荷索是七十年代德國電影新浪潮最重要人物,他的電影向來以狂熱、瘋癲見稱。電影畫面所呈現的震撼度高的場面,有時不惜以演員的尊嚴甚至性命安全換來。最著名最不能不提八十年代作品《Fitzcarraldo》(陸上行舟),電影中他在完全沒特技的情況下,只利用亞馬遜森林土著的木材和麻繩等原始器具,單憑人力便把一艘大小如油麻地小輪的客貨兩用蒸氣船夾生拖上山。與其說他在拍電影,不如直指他的反自然行為根本就在挑釁上帝。他的紀錄片作品同樣備受爭議,荷索愛把強烈的戲劇性加進紀錄事實中,題材亦往往露骨激烈:《Wings Of Hope》拍墜機意外、《The White Diamond》拍飛船空難、《How Much Wood Would A Woodchuck Chuck》拍畜性拍賣、《Lessons Of Darkness》拍波斯灣戰爭後遺症。看過《Little Dieter Needs to Fly》拍一名美國空軍迪特,在駕駛飛機飛往越南時墜落,被越共俘虜,經歷既悠長又慘無人道的折磨。荷索攝製該片時,特別請了迪特本人回到寮國和泰國,並聘用了當地土人飾演當年俘虜者,重演當年迪特吃腐肉及被竹片插進指頭等被迫供的慘烈情節。卻可惜,紀錄片中已屆中年的迪特,口齒實在過份流利甚至偶爾風趣橫生,即使他說的句句屬實,談笑風生間卻似在訴說別人故事。
另一齣《Land of Silence and Darkness》(況默與黑暗的世界),雖然題材依舊一貫荷氏鑽探人性終極悲痛,手法相對收歛,被譽為荷索最感人至深之作。紀錄片關於聾盲人士。一個人聾了盲了,就是跟世界關上所有閘門。如果屬於先天,即所有器官之反應功能同毀,等同後天失智,失去學習任何技術和智慧的能力,他們的世界完全寂靜和無顏色,比動物還要無知無覺,連求死的意識也不知從何說起。要照顧聾盲者,幾乎就要花掉另外一人的畢生心力和時間,除了慈悲為懷,更像是前世債今世還。世上有後天的聾盲人士曾說過,即使世界突然再爆發第三次大戰,他們也會渾然不覺。
《Land of Silence and Darkness》故事主角是一個後天聾盲的德國女人芬妮。她小時後從樓梯摔下來,過了一陣子視力開始衰退,在課堂上,她逐漸沒有能力把生字寫準在習作簿的間線上,直至完全失去視力,被學校勸退。然後芬妮的聽覺也慢慢消失,好像一記一記的切斷跟世界所有的聯繫。聾盲人士的命運都是這樣,芬妮剛出事的時候,身邊總是圍著許多人噓寒問暖,很多人總愛輕易承諾,甚麼會一直守護在你身旁,教你不至孤單。然後他們再出現過一兩次後,便從此蒸發,所謂熱心和善良,只是半刻鐘的霎時衝動。本來聾盲的繼續聾和盲,他們的世界只有加倍的寂靜。如果情況像芬妮,後天的,對於世上的物景物還留住依稀記憶,他們或會保留部分溝通能力,但對世界的顏色和聲音會有更沉痛萬倍的掛念,那因為,世界曾經愛過他們,然後再把他們拋棄掉。他們的孤寂,是如此茫無邊際,比絕對更絕對!
聾盲人士因為看不到,所以一般聾啞人士的手語也用不上,他們只能靠手指間觸碰來溝通,稱觸語。一手輕輕觸著別人的手,在手掌上指點撥畫,好像在寫甚麼字似的,其實他們在手掌和手指的各個微小部分設置字母區域,通過不同的點碰或撥畫方向來表達不同字義。所以他們要說一串話時候,會看到聾盲者的手指在另一位聾盲者手掌上飛快跳動,在這狹小指掌範圍間,流露他們的內心澎湃。對於聾盲者,觸語固然難學,更重要是他們得倚靠雙手無時無刻觸碰著,才等如心連在一起。一雙手只要分開半厘米,兩位沒有聲畫的聾盲者即使站近在咫尺,登時就像分開十萬八千里!
長達三十年躺在床上,芬妮學好觸語,更得到德國政府支持往四處拜訪其他聾啞人士。電影的結尾畫面:另一位男的聾啞人接受芬妮採訪後,獨自離開鏡頭,在滿布枯黃落葉的草坪上走呀走。他身體忽地碰到樹幹,然後他很珍惜的撫摸著樹枝和葉,企圖用雙手探索著那棵樹的形狀。過程緩緩悠悠,沒帶半點聲響,世上彷彿只有這棵樹,能送贈他們一點溫暖!(好似寫於2009年)
白粉飛演員 在 Amy韓國代購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amy歐巴桑曾經一個人捲在機場的角落等飛機誤點過夜、一個人搭計程車在雪地裡打滑旋轉、一個人在茫茫人海中提著重重的提袋尋找代購商品、一個人在傾盆大雨拉著行李背著電腦拜訪客戶,這一點都不辛苦,因為可以養活自己心愛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事,當看著他們快快樂樂的過好每一天。
在工作中常常遇到各式各樣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不辛苦的在工作努力賺錢養家,身邊的男生比較多,常常看過他們的背影我感覺到了到做現代的男人很不容易,為了家庭,為了事業,整天忙碌著,「男人」兩個字好辛苦!
在mm們眼中的好男人不外乎「外貌像演員、體格像運動員、工作像服務員、脾氣像保育員、五臟六腑全乾,剩菜剩飯全吃,薪水獎金全繳,小孩老人全包,老婆說話全聽,功勞名利全讓。」從古到今,女人對男人的要求總是很高,英俊瀟灑、幽默風趣、溫柔體貼、多金大方、浪漫愛小孩,更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做男人難,做好男人更難,做女人們都喜歡的好男人,難上加難,男人也是人,所有人的自身能力都是有限的,無論何時何地,女人的慾望是永遠無法滿足的,做太太的若能盡量做到「知足」和「忍耐」,那麼她的男人或許就不會那麼累了,很多男人喝酒完後都會抱怨自己的老婆能不能不吃醋?能不能不無理取鬧?想逛街就自己去,不要要求一個馬伕和提包包的小弟,想發飆就拼命做家務和運動或者找興趣,不要動不動駡大人小孩出氣,想旅行就自己計劃不要一直抱怨說為什麼每天都關在家裡,想要錢就自己去賺,不要每天在家沒事做罵別人沒有用,女人真的很難伺候所以單身的男生愈來愈多。
其實當男人真的不容易,光顧事業賺錢,被嫌不體貼、把家當旅館、對家沒責任感,若光顧著家,又被念沒錄用、整天只會待在家裡,如果花心ㄧ點,就被罵衣冠禽獸不是人;如果有點錢,被說成富二代,沒有錢,又變成了窩囊廢,自己靠自己努力奮鬥,等有錢了什麼都有了,自己也老了體力不行了,讓女人養的話,被全世界看不起,不去應酬喝酒,怕被老闆辭了,去應酬喝酒,怕被老婆離了。
長帥點,沒有安全感,不帥嗎,實在是找不到老婆; 多話點,被覺得太油太花, 不說話,又說太悶無趣;穿西裝吧,說你太嚴肅,會賺錢的,怕包二奶,不會賺錢的,又被駡到臭頭, 要小孩,怕沒錢養, 不要孩子,怕老了沒人養,男人的壽命大部分比女人短,因為男人的責任除了要滿足女人、滿足社會、滿足身邊的人還有滿足自己,每天被老婆抱怨沒用、無能、窮光蛋、吃屎、去死、自己瞎了眼嫁給你,通常男人不能抱怨,喝酒、賭博、遊戲、暴力、黃色幻想、去夜店酒店都成了男人的發洩途徑,其實男人真正需要只要另一半心疼、感激、感動、佩服、依賴、崇拜、理解和溫柔。
這個世界好象沒有好男人,到底要去哪裡找好的男人?女人心目中的好男人,常常只活在韓劇裡,女人常常要求自己的老公和小孩,但有時候有沒有反過來要求自己是㕿是完美的女人呢?其實男人真的蠻辛苦的很需要女人的呵護,只要和男人交換幾天就會發現,當女人不錯、自己身邊的那個人也是不錯的男人。
🌸🌸JAYJUN 水光補水面膜/胎盤素面膜讓你擁有嬰兒般肌膚 共三種 橘紅 保濕、白色 美白、粉色 除皺,售價NT700/10片
韓國整型醫院研發水光面膜,精華超多,美白丶除斑丶保水、打光丶緊緻,每天一片,晚上洗澡完使用後不用洗,第二天起床,皮膚水光透亮丶超級細滑丶毛孔瞬間收縮,無需美容院丶無需整型注射,皮膚光滑如嬰兒般肌膚,建議一個禮拜兩天敷一次,效果非常好,全部臉部的需要一次幫您照顧到,值得您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