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hab 醫院之道。
抗疫一年,染疫人數突破萬宗,每個人生活都受影響,對醫院及醫護人員的壓力之大亦是不言而喻。但即使沒有疫症發生,香港人均壽命差不多85歲,在全球來說名列首位。長壽固然跟經濟、衞生和醫療水平高企有著密切關係,而公營醫院承擔了本地約九成的醫療及住院服務,差不多覆蓋全民,不論貧富皆可平等享用,亦至為關鍵。
這份對於「全民醫療」的承擔,當然不是一蹴而至,而是隨著過去百年來城市一路發展而成長、擴充。二十世紀初香港開始發展成繁盛轉口港,城市各樣建設也因應陸續出現。1937年當瑪麗醫院落成時,是遠東地區規模最大的醫院。戰後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各方面發展更步入起飛期,醫療服務也踏入新階段。1963年伊利沙白醫院落成時,乃是當時英聯邦地區設備最先進、規模最大的醫院。來到五十多年後的今天,2016年施政報告中預留港幣二千億進行的「 十年醫院發展計劃」 ,包括瑪麗、伊利沙白、廣華、聯合、威爾斯、葵涌、 靈實等11家醫院先後進入重建或擴建階段,而籌建中的啟德醫院則會成為全港最大規模的急症室醫院。這些紀錄及數字,固然說明了本地公營醫療水平及覆蓋率之廣,但隨著人口增長及老化,加上當下對抗疫症變成曠日持久之戰,市民大眾對於醫療系統的需求和挑戰只會更多更沉重。
冬季號就係香港 #Rehab醫院之道 專題,以各類型疾病及公共醫療服務為骨䯎,疏理本地多家歷史悠久的醫院建成及轉型的過程。疏理這條百年來走過的「醫院之道」,或可以透析出香港一路以來怎樣解決各樣「奇難雜症」,從而積聚出知識和智慧面對將來。這些在城市發展中經歷各種歷練卻「倖存」下來的醫院,無論是已經轉型或者重生,都是本地重要的歷史及建築遺產,一再提醒,以人的福址為本的醫療,乃是一個社會最長遠最全面的承擔 。
訂閱詳情
https://shop.beinghongkong.com/
#就係香港2020冬季號 #Rehab醫院之道 #hospital #疫症 #傳染病 #古蹟
「百年靈東涌」的推薦目錄:
百年靈東涌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就係香港2020秋季號 #現已出版 #精彩內容sneakpeek
經歷了2019的反修例運動,2020持續逾半年但仍未見盡頭的疫情,社交距離和社會撕裂以至連串徹底改變香港原有價值的變化,這個新學年以至往後的日子,學校生活將不再一樣。秋季號《就係香港》重新檢視百多年來香港學校如何由無變有,又如何變成當下多元的面貌,從而回顧辦學的初衷。同時走入土瓜灣這個近年正進行大規模重建的舊區,將之連結香港城市整體發展的脈絡,了解社區被邊緣化的原因。無論是學校教育或者社區規劃,「以人為本」的重要價值,可以如何落實?
#REvisitREthinkREcreate// 學校源本
由十九世紀一路走來,香港學校種類之多元,辦學團體為數之眾,在世界上並沒有多少個城市有同樣的發展。然而在長年由自由經濟體系主導下,奉行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幾十年來,教育也漸得漸遠,甚至變成只有一條路-----一條由分數帶領的路。新一代在互聯網及全球化的環境長大,已令人更需思考學校與學習知識之間的必然關係。去到2019年中因反修例運動爆發的社會爭端,引致政治氣候逆轉,學校就像風暴的中心,面對重重挑戰,已不單是維持成績,還有更多無法預估的考驗。
#REmap// 土瓜灣生存手冊
在過去數十年間,土瓜灣一直被置於九龍半島以至整個香港城市規劃藍圖的邊緣位置。有人形容她是「城市百慕達」,沒有地鐵沒有商場,還有不少人仍在益豐這種高密度舊樓中過活。要理解這個社區,不但先要放下習慣和標籤,更需要將她放在全面的時間和空間脈絡去看。專題從多角度去解讀土瓜灣,且以多張不同形式的地圖及插畫,呈現社區的多元面貌。
#REborn// 走過時間的河
香港本地多條主要河流,歷年來先後被混凝土封得密不透風,由河道變明渠,將城市發展與大自然的二元對立,表露無遺。近年有倡議復育本地河道生態,但早已經歷整型並失去原生態的河流,究竟為什麼要重生?可以怎樣重生?甚至有沒有可能重生?
#REspect//《繼園台七號》情書裡的…楊凡拼圖
如果以近年流行的說法,「這是個有故事的人」來形容人的內涵價值,身兼導演/攝影家/作家及藝術收藏家多重身份的楊凡,身上的故事可稱得上「恆河沙數」。他為何以賣畫方式來拍電影?他何以能深交如許多美麗傳奇人物?是什麼驅使他對香港電影長期如此付出?花了七年時間完成的動畫《繼園台七號》,又如何寄託他對香港的愛?
#ReadingHK// 周冠威/ 黃綺琳/ 楊曜愷 對讀香港
三部在本年再次帶起本土電影熱潮的作品,《金都》的黃綺琳、《叔•叔》的楊曜愷和《幻愛》的周冠威,三位導演看待香港各有不同的視角,在閱讀上又有什麼不同的興趣?如何從書籍中讀懂香港?如果要推薦一本有關香港的書籍,他們又會推薦哪一本?一個難得的對談,讓三位導演交流他們觀照香港和創作的方式。
其他精彩內容包括:
本地四位城市畫家以速寫方式,描畫八家香港經典校園的獨特面貌;從建築設計出發,回顧香港四家大學如何藉著校園空間,讓學生在其中自由成長及舒展理想;歷史百年的鄉村小學如何克服殺校危機,蛻變為包容多元文化,並走上正向教育的道路; #REcreate 昔日的上環三角碼頭,今日卻成為本地藝術創作人的靈感泉源;#REfract 兩位本地新世代作家,分別以土瓜灣益豐大廈和大嶼山東涌河為背景,創作短篇小說等等。
凡網上訂購季刊,可以8折優惠購買「Remember HK 掛住香港」#編輯精選 Wall Art系列,用兩種不同方式感受香港;另外過往缺貨的 #2020春季號 及其他精選往期亦有限量回書 ,歡迎讀者一併訂購。
立即訂閱 #linkinbio
百年靈東涌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就係香港2020秋季號 #現正接受預訂 #季刊wallart組合優惠 #過往期數限量發售
經歷了2019的反修例運動,2020持續逾半年但仍未見盡頭的疫情,社交距離和社會撕裂以至連串徹底改變香港原有價值的變化,這個新學年以至往後的日子,學校生活將不再一樣。秋季號《就係香港》重新檢視百多年來香港學校如何由無變有,又如何變成當下多元的面貌,從而回顧辦學的初衷。同時走入土瓜灣這個近年正進行大規模重建的舊區,將之連結香港城市整體發展的脈絡,了解社區被邊緣化的原因。無論是學校教育或者社區規劃,「以人為本」的重要價值,可以如何落實?
#REvisitREthinkREcreate// 學校源本
由十九世紀一路走來,香港學校種類之多元,辦學團體為數之眾,在世界上並沒有多少個城市有同樣的發展。然而在長年由自由經濟體系主導下,奉行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幾十年來,教育也漸得漸遠,甚至變成只有一條路-----一條由分數帶領的路。新一代在互聯網及全球化的環境長大,已令人更需思考學校與學習知識之間的必然關係。去到2019年中因反修例運動爆發的社會爭端,引致政治氣候逆轉,學校就像風暴的中心,面對重重挑戰,已不單是維持成績,還有更多無法預估的考驗。
#REmap// 土瓜灣生存手冊
在過去數十年間,土瓜灣一直被置於九龍半島以至整個香港城市規劃藍圖的邊緣位置。有人形容她是「城市百慕達」,沒有地鐵沒有商場,還有不少人仍在益豐這種高密度舊樓中過活。要理解這個社區,不但先要放下習慣和標籤,更需要將她放在全面的時間和空間脈絡去看。專題從多角度去解讀土瓜灣,且以多張不同形式的地圖及插畫,呈現社區的多元面貌。
#REborn// 走過時間的河
香港本地多條主要河流,歷年來先後被混凝土封得密不透風,由河道變明渠,將城市發展與大自然的二元對立,表露無遺。近年有倡議復育本地河道生態,但早已經歷整型並失去原生態的河流,究竟為什麼要重生?可以怎樣重生?甚至有沒有可能重生?
#REspect//《繼園台七號》情書裡的…楊凡拼圖
如果以近年流行的說法,「這是個有故事的人」來形容人的內涵價值,身兼導演/攝影家/作家及藝術收藏家多重身份的楊凡,身上的故事可稱得上「恆河沙數」。他為何以賣畫方式來拍電影?他何以能深交如許多美麗傳奇人物?是什麼驅使他對香港電影長期如此付出?花了七年時間完成的動畫《繼園台七號》,又如何寄託他對香港的愛?
#ReadingHK// 周冠威/ 黃綺琳/ 楊曜愷 對讀香港
三部在本年再次帶起本土電影熱潮的作品,《金都》的黃綺琳、《叔•叔》的楊曜愷和《幻愛》的周冠威,三位導演看待香港各有不同的視角,在閱讀上又有什麼不同的興趣?如何從書籍中讀懂香港?如果要推薦一本有關香港的書籍,他們又會推薦哪一本?一個難得的對談,讓三位導演交流他們觀照香港和創作的方式。
其他精彩內容包括:
本地四位城市畫家以速寫方式,描畫八家香港經典校園的獨特面貌;從建築設計出發,回顧香港四家大學如何藉著校園空間,讓學生在其中自由成長及舒展理想;歷史百年的鄉村小學如何克服殺校危機,蛻變為包容多元文化,並走上正向教育的道路; #REcreate 昔日的上環三角碼頭,今日卻成為本地藝術創作人的靈感泉源;#REfract 兩位本地新世代作家,分別以土瓜灣益豐大廈和大嶼山東涌河為背景,創作短篇小說等等。
凡網上訂購季刊,可以8折優惠購買「Remember HK 掛住香港」#編輯精選 Wall Art系列,用兩種不同方式感受香港;另外過往售罄的 #2020春季號 及其他精選往期亦有限量回書 ,歡迎讀者一併訂購。
立即訂閱 http://shop.beinghongkong.com
百年靈東涌 在 我愛百年靈 的推薦與評價
炙熱日光掠過機翼,渦輪加速轉動, 聚焦在百年靈腕錶承載的飛行靈魂, ... 歡迎加入我們一起熱愛生命, 熱愛百年靈!! ... 香港東涌百年靈,真心勿入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