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今日針對「改革台鐵」拋出「解決台鐵的組織文化、解決財務問題」等說法,然而這些問題早已存在多年,難道是今天才發生嗎?
2018年普悠瑪列車事故後,鐵道局副局長楊正君便已表示「台鐵體檢主要問題在組織、安全及外部監理」。然而普悠瑪事故2年後不僅沒有改善,總統還舊事重提,僅多出「精進台鐵施工標準」一項要求,便稱之為「改革」,意義何在?
談及解決台鐵財務問題,2018年普悠瑪事故的144項改進事項中,便已提出「研議台鐵債務負擔等有助於永續經營之對策,以健全其營運體質,並修訂相關法規及研擬配套措施」,本問題卻早已經在110年3月16日解除列管,如今再度重提豈不是表示當時解除列管時,問題根本還未解決?
再談蔡政府認為應改革「精進台鐵施工標準」的問題,以本次事故而言,本次事故工程的「山側邊坡安全防護措施」之施工圖說中便已提及,「承包商於施工期間,應維持鐵路東、西正線之通行, #並設置安全防護措施」,由此可見 #相關的規章制度等標準一直都存在 ,但是 #執行端缺乏人力或設備進行監控 ,才是根本問題所在!
而台鐵組織層面上的改革,檢討再多,如果沒資源、沒人力,如何改革?甚至如今連台鐵局長都已懸缺多時,連局長都沒有的改革,又該如何推動?
如果蔡政府真的希望對「台鐵改革」發表重大談話,應該就財源及人力,甚至人事問題做出重大裁示,才能真正稱自己「改革台鐵,勢在必行」,否則如何取得民眾信任?
Search
相關的規章制度等標準一直都存在 在 學術倫理解答,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台灣 ... - GitHub Gist 的推薦與評價
2, 學術界對於誰有資格可以掛名為論文作者,並沒有統一的定論,不同領域間也存在一些相衝突的認定標準。然而有一個核心的共同準則是? 1, 進行研究時之相關倫理的規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