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螞蟻人」嗎? 提醒您注意「糖上癮」的危害?】
上班族壓力大,休息時間來點甜食、手搖飲,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覺得很紓壓,糖分一下肚感覺精神瞬間都來了。不過您知道嗎?糖分其實會對身體產生慢性傷害,長期下來不但會引發疲憊和注意力下降,還會成癮!這也就是為什麼「螞蟻人」(嗜甜者)比一般人容易覺得累的原因[1]。
為什麼每次都對自己說:「我只吃一塊餅乾就好。」但卻不知不覺地一塊接著一塊,有時候甚至把整包的糖果餅乾都吃完了?是因為吃甜食會讓你心情愉悅嗎?如果甜食真的能讓你心情變好,那一開始為什麼要限制自己只能吃一塊?是因為害怕吃太多造成身體的負擔?還是因為你擔心整包餅乾吃個精光後,隨之而來的罪惡感,讓你懊悔不已,責怪自己如此缺乏自制力。
我們會刻意控制甜食的食用量,不敢大口大口地吃,就是因為我們早就知道攝取過多糖分對身體不好。你可能會心存懷疑,吃甜食明明就能讓心情變好。若糖分並不能讓人感到開心或滿足,為什麼每次吃糖果餅乾總是一塊接著一塊[2]?
■小心!別不知不覺就對糖上癮
吃太多含添加糖的食物、精製碳水化合物、又喝含糖飲料,會讓身體處在一個因血糖過高而興奮的狀態,過多的糖會衝到血液中,胰島素就會要肝臟合成肝醣,轉化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和身體的脂肪細胞裡,形成脂肪肝,甚至會溢到血液中,造成血管阻塞,增加心臟病的風險[3]。
■攝取過量的糖,恐會造成身體健康極大危害
糖在體內會產生類鴉片物質及多巴胺,「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指出,「吃糖就像吃嗎啡一樣,它會讓你有愉悅感,當吃糖變習慣之後,就會習慣要透過吃糖來刺激愉悅感,就像毒品上癮,容易愈吃愈多,長期下來就會影響健康[4]」
■攝取過多糖的壞處?
糖攝取過多,除了容易蛀牙外,還會誘發胰島素抗性,增加肥胖、代謝症候群機會,並使血壓、血糖、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加速身體老化,並被懷疑可能也會增加癌症風險[5]。
■怎麼樣算是吃太多糖呢?
根據WHO每日糖攝取量的指導方針,每日的糖攝取量應減少到當日熱量攝取的10%,低於5%更好。有關每日添加糖攝取量上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2018年發布新版「國民飲食指標」,增列「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之建議。
添加糖指在製造或製備食物與飲料時額外添加的糖,包括黑糖、蔗糖、糖霜、葡萄糖、砂糖、白糖、玉米糖漿、蜂蜜、楓糖漿等,不包括人工甜味劑及自然存在食物內的糖,例如牛奶和水果中的糖。
喝1杯含糖飲料,添加糖攝取量就容易超過每日上限參考值。若每日攝取2000大卡,添加糖攝取應低於200大卡,以1公克糖熱量4大卡計算,每日添加糖攝取應低於50公克。依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1杯700毫升的「全糖」珍珠奶茶,含糖量近62公克,一天一杯就超過每日糖攝取上限[6]。
■糖吃太多,會發生什麼事?
1. 體重增加、肥胖
攝取過多糖就會增加過多熱量,由於糖是「空熱量」,沒有蛋白質或纖維,無法攝取到營養,也沒辦法給你飽足感。《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一篇研究[7]也發現,飲用含糖飲料會促進成人和兒童的體重增加。
高糖份的人工食物,能讓血糖快速劇烈變化,因此能很快帶來飽足感,但也很快會餓,很有可能會讓人渴求更多高糖份食物,進而使人對糖的依賴加劇。
柳朋馳醫師指出,吃糖一定會增加熱量,造成體重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發胖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容易疲倦、肝功能異常,甚至會增加心血管風險,這些也是糖吃太多,對身體帶來的影響。
2.影響認知功能、情緒
攝入過多的糖,也會讓你感覺情緒低落,尤其是當你吃高糖、加工的零食。不含蛋白質或脂肪的高糖食物會讓血糖飆升,讓你感到疲倦、煩躁和憂鬱,甚至發表在《神經病學雜誌(Neurology)》上的一項研究也發現,高血糖對認知有負面影響。
柳朋馳醫師指出,高嗜糖的民眾確實會影響認知功能,也會對於記憶有影響,可以從糖尿病病人身上發現,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都會提高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甚至進展成失智症。若是長期處於高血糖的狀況下,也會影響到腦血管健康。
柳朋馳醫師提醒「長期吃糖,可能會引發糖尿病,產生這些風險,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這是必須要注意的」
3. 皮膚冒粉刺、痘痘
造成粉刺、痘痘的原因很多,吃糖就是其中一個。《美國醫學會皮膚病學期刊(JAMA Dermatology)》一項研究發現,富含糖的食物及牛奶、脂肪食物的飲食和成人皮膚問題有關。
糖會影響皮膚健康,吃太多糖,容易影響胰島素、荷爾蒙,造成皮膚問題,且還會形成糖化終產物(AGEs),會讓皮膚失去彈性、下垂,斑點與皺紋也會變多。
4.影響消化系統
柳朋馳醫師說「長期血糖偏高的情況下,可能會影響自律神經,自律神經失衡,容易導致便秘,另外,也有研究發現,糖份攝取也和腸內菌相改變有關係,這些都會影響腸道健康,甚至透過腸腦軸線等,引發憂鬱等狀況」
另一方面,如果攝取添加大量糖分的食物,很可能會減少攝取對於有益腸道、身體健康的蔬果,缺乏重要營養素[8]。
■糖與糖尿病真有關係?
「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蓉」表示,很多人以為,吃太多的糖就會得糖尿病,其實兩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不可否認的是,長期食用過多的糖,會促成三酸甘油脂過高,增加熱量的攝取,增加肥胖的機率,甚至產生「代謝症候群」,提高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若本身有糖尿病,卻不加以控制糖的攝取量,會使病情更加嚴重。
以第二型糖尿病為例,造成疾病的起因,除了家族遺傳,多半與肥胖、少運動、BMI值過高、不均衡飲食等後天習慣有關,而糖的熱量高,太常吃會導致肥胖,大家還是要適可而止。
我們日常生活中會吃到的糖多為蔗糖,經由轉換一部分分解為葡萄糖,成為血糖的來源;另一部分則轉為果糖,長期累積會導致三酸甘油脂過高、脂肪肝等慢性問題,不容小覷。針對腹部肥胖或三餐飲食不規律又愛吃糖的人,更是要特別小心,未來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比一般人來得更高[9]。
■「控制額外添加精製糖」:戒糖後的身體變化,好處多多
無論是麵包烘焙品、醬料、糖飲等含糖的食物,最好是適可而止,一般飲食建議成人每天的添加糖攝取不要超過總熱量的10%,美國心臟學會的建議更明確,希望女性每天控制添加糖的攝取量在25克以內,男性在37克以下。然而,統計上看起來成人攝取的糖量常常超標兩、三倍以上。
剛開始大家可能對「添加糖有幾克」是沒什麼概念的,而這時就要多多讀食物的成分標示。當食物標示上面有寫到「蔗糖、葡萄糖、果醣、麥芽糖、糖蜜、水解澱粉、轉化糖、玉米糖漿、蜂蜜」等成分的,都是指添加糖份。盡量選擇每100公克裡,含糖量小於5克的食物。
精緻糖的陷阱 如果認真看食物成分你會發現一罐330cc的可樂,總糖份就是35克。一天喝一瓶就接近添加糖超標了。而許多人認為很健康的乳酸菌飲料,糖份比例也極高,每100毫升常含有15克左右的糖,千萬不要以為上面寫著零脂肪或幫助消化就是健康飲品。
另外,一杯大杯700cc的珍珠奶茶,就算你很客氣的點了微糖版本,總糖量也是將近40克,全糖的就更不用說了,已經是超過60克的糖。為了健康著想,這些都是少碰為妙[10]。
■七招減糖大作戰
肥胖、代謝症候群、心臟病、三高(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慢性發炎、非酒精性的脂肪肝、牙菌斑和蛀牙等等眾多疾病,都與「糖」有關!
「減糖該怎麼做?」總令人很困惑。畢竟飲食習慣不是說變就能變的,我們得先意識到糖帶來的健康影響,了解哪些食物對健康不利,並找到面對的方式。接下來我們就提供幾個方法,讓你一步步減糖。
➤不要喝含糖飲料
沒錯,雖然街上每走幾步就有一家飲料店,賣著甜滋滋還不給調甜度的大杯茶飲,但這些含糖飲料真的是健康殺手。另外超商裡充斥著可樂、汽水、能量飲料也都是含糖飲料,還有些人以為果汁、奶昔很健康,其實裡面含的糖份還是過量。記得都要避免。
你可能會很狐疑「不喝飲料要喝什麼?」,嗯,喝白開水最好。但如果你真的還無法一步到位,你可以試試看喝氣泡水,氣泡水帶有汽水的口感,但不含糖,如果你還想要更多味道,可以加一點原味檸檬汁和冰塊,在白天就很清涼醒腦了。
咖啡與茶同樣是萬年不敗的飲品,只是你最好選擇喝不加甜味劑也不加糖的,不要習慣「加一匙XX糖漿」這樣的喝法,要的話就加天然的肉桂、薄荷葉等,增添風味。
➤從明顯含糖高的食物的開始減糖
哪些食物的含糖量很高呢?蛋糕、麵包、甜甜圈、冰淇淋之中的糖份大概都佔了三分之一強,並不是好的食物選擇。吃愈多,你會愈喜歡吃甜的東西,但身體感到愈累,也不容易覺得飽,反正就愈吃愈多。而且這一類的食物營養成分其實都不高,對身體壞處大於好處。
➤不吃加工食物
不管口味是甜的還是鹹的,加工食物總是不可避免的加了不少糖,讓我們覺得肉鬆、肉乾、火鍋料怎麼這麼鹹甜有味,愈吃愈停不下來。愈精緻的食物,添加愈多合成物、顏色、乳化劑、口味,都不利於我們的健康,營養成分少,卻稱增加身體負擔。
➤學會看標示
購買食物時,養成看標示的習慣。了解每一百克這個食物裡面,含了幾克的糖。目前建議每天女性不要攝取超過25克的糖,男性不要超過35克。
➤減少精緻澱粉
麵粉、白米飯算是精緻澱粉類的食物,本身已經是單醣形式,我們吃下肚後很快變成糖影響血糖值,因此最好是選擇全穀類的主食。
➤事先計畫好食物選擇
如果你突然覺得肚子很餓,就很容易亂吃東西,順手抓一把巧克力棒、餅乾什麼的,反正能止住肚子餓的就好。就算你是吃市面上標著「健康」取向的餅乾,像是雜糧棒、蛋白質補充包等,不一定真的健康喔!
但如果你先想好,準備好一盒切好的芭樂帶到公司,就不用在點心時間吃零食。或者在家準備蒸熟無調味的花生、無調味的堅果、不加糖的果乾、水煮蛋、新鮮水果等,作為嘴饞時的點心選擇,就比較能揚棄各種甜滋滋但不健康的食物喔!
➤盡量睡飽
睡眠不足時我們會心情不好,免疫力下降,做事難以專心,人會變胖,同時也會影響自己選擇的食物種類,更不可能對高熱量的甜食說「不」。另外愈晚上床睡覺,愈需要零食消夜,因此,還是早早睡覺睡飽飽,最不傷害健康。
一般我們的生活模式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吃進一堆糖,因此你必須先意識到糖的危害與減糖的重要性,再一步步往減糖邁進[11]。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Yahoo 新聞)沒生病卻常喊累?你可能是「螞蟻人」:https://bit.ly/3lwEKBB
[2](什麼是糖上癮?:https://www.sportsplanetmag.com/article/desc/17091216593707262)
[3](康健雜誌)「小心!別不知不覺就對糖上癮」: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test/index/147
[4](康健)「糖吃太多,會發生什麼事?」: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585
[5](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攝取過多糖的壞處?」: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661&pid=9708&sid=9709
[6](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人糖攝取量上限」: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661&pid=9709
[7]
Maria Maersk, Anita Belza, Hans Stødkilde-Jørgensen, Steffen Ringgaard, Elizaveta Chabanova, Henrik Thomsen, Steen B Pedersen, Arne Astrup, Bjørn Richelsen, Sucrose-sweetened beverages increase fat storage in the liver, muscle, and visceral fat depot: a 6-mo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stud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Volume 95, Issue 2, February 2012, Pages 283–289, https://doi.org/10.3945/ajcn.111.022533
▪ https://academic.oup.com/ajcn/article/95/2/283/4576708
[8](康健)「糖吃太多,會發生什麼事?」: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585
[9](翻轉醫療x長照喵) 「愛吃糖,就會得糖尿病嗎?」:https://bit.ly/3AiRl1z
[10](良醫健康網)「你以為「黑糖、蜂蜜」比糖健康嗎?想要皮膚變好、不再失眠...外科醫師破除「戒糖」2大迷思」: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3003136&p=2
[11](照護線上)「七招減糖大作戰(懶人包)」: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19/04/sugar.html
➤➤照片
[8]
[7]:FIGURE 1. Mean (±SEM) relative changes in ectopic fat accumulation in VAT, liver, and skeletal muscle.
[7]:FIGURE 2. Mean (6SEM) relative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螞蟻人 #糖上癮 #手搖飲 #糖尿病 #失智症 #代謝症候群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食用玩家-食藥署 / 新光醫院家醫科 / 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科學減肥】香港健身小老闆 Zoe 李芷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伸展運動 #拉筋 5分鐘的伸展運動喚醒身體肌肉 挑戰大家連續做三十天,適應後建議空腹做試試看 5分鐘全身伸展 10個動作,每個 30s 1. 開肩動佢 2. 開腿側腰伸展 3 貓式伸展 4側身弓步 5上犬式 6開肩伸展 7鴿子式 8低弓箭步伸展 9扭轉身體 10盤腿前彎式 特別鳴謝...
睡眠的好處和壞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兒童正念:專注於此刻,好好享受】
開學前的假日,相約朋友帶著孩子去宜蘭住宿。
兩天一夜的住宿,幾個孩子們都玩得盡興,看電視、玩桌遊、打switch,每個孩子都在玩樂的當下,盡情的享受著,唯獨三三。
三三是個特別的孩子,總是盤算著下一件事,她希望開心的事情一直延續下去,所以總是習慣期待「未來」,將期待放在「眼前歡快的時光過後」,希望未來還有無數多件值得開心的事。
因此,當每個人都沈浸在「此刻快樂」的時光,盡情的玩耍時,三三總是不停的追問父母「等等我們還能幹嘛?」「我們等一會兒還能去哪裡玩?」「等等還能看電影嗎?」「等等還能玩桌遊嗎?」「等等還能聊天嗎?」
三三把「未來」當成「此刻」最重要的時間,於是,「此刻」她總在追求「未來」不容易掌握的事。
這麼描述三三的情況,聽起來很抽象,但事實上,我們都曾經歷過三三這樣的生活方式,只是我們並不是在追求「未來的快樂」,而是反過來,我們有時總是不停的焦慮「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
比如,明天有個重要的提案要做,但因為我們很怕提案過不了,影響了業績,於是我們會開始焦慮明天提案能否成功,憂慮無止盡的蔓延之後,產生脾氣暴躁,影響家人關係,也影響睡眠品質。於是,我們此刻的時間,竟過著明天根本還沒到來的日子。
焦慮,這個情緒不壞,它能啟動許多資源,一如我在《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一書裡的闡述,但焦慮帶來的壞處不在本身,而在於我們「用此刻的時間活在未來」,問題是「未來不見得會發生我們焦慮的事」。這意思是,提案也許很順利,那我們前一天的擔憂,不就白擔憂了?擔憂的過程如果又脾氣暴躁,可能還白白賠上親子關係或親密關係,我們損失的可是兩倍的時間哪!
焦慮和期待,雖然看起來是兩個不同面向的情緒,但因為都把未來的時間當成「現在最主要的事」,因此結果是一樣的,那就是「當期待的事沒有發生,損失的時間就是兩倍的光陰──現在和未來。」
因此,當我們出遊時,與好友在戶外踏青,稍做休息時,三三總是問我與先生:「等等我們還會去哪裡嗎?還有其他景點要去嗎?我們應該不會這麼快就回去了吧?」
而我先生總是善意的回應:「應該還會去至少兩個地方吧,我們中午才剛出來,應該還不會這麼快就回去。」
三三得到先生的回應,總是開心的又跳又蹦,然後在聚會的當下,她也無心思玩樂,而是無時無刻的跟先生核對「剛剛說還會去兩個地方,是真的對嗎?」
當然,故事的最後是,結束踏青景點之後,我與朋友們決定就地說再見,各自返回台北,準備迎接隔日的開學。
三三不可置信的問:「可是剛剛爸爸說還會去兩個地方玩阿!」
我:「時間不夠,所以只能取捨,我們得回台北了。」
三三:「時間怎麼會不夠,現在才下午三點!」
我:「假日的宜蘭,會塞車,所以我們得回去了,為明天開學做準備。」
三三:「可是、可是……」
我:「你很失望吧?」
三三:「對,我很失望,爸爸說話不算話。」
我:「那你學到什麼呢?」
三三:「什麼?」
我:「我的意思是,每次出遊,都是不容易的,但是我發現你每一次出遊,都會怕歡樂的時光太快過完,所以會一直問下一個行程是什麼,對嗎?」
三三:「對阿!」
我:「所以在旁人玩樂的時候,你焦慮下一個行程,將下一個行程當成現在最重要的事,這對你的好處是什麼?」
三三思考甚久,緩緩回應:「好像沒什麼好處,反而壞處很多,我不能好好玩,而下一件事情卻又沒有如預期的一樣到來,我根本沒玩到。」
我:「是阿,我也是這樣看待的,我們難得出遊,而你卻將好不容易和朋友一起玩樂的時間,拿去期待下一件事,而下一件事卻有可能不會來,損失很多。你覺得呢?」
三三:「那我應該怎麼辦?」
我:「試著把握眼前的時間看看,你覺得如何?」
三三:「怎麼把握?」
我:「有的吃,便大口吃,享受吃的美味。有的玩,便開心的大玩,享受和朋友一起大笑的滋味。有的看,就盡情的賞看,享受美景變化的當下。我們不能控制未來,但我們能把握當下;我們不能保證未來會發生什麼,但我們能掌握眼前的此時此刻,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三三:「我懂了,下次我會試著先好好玩,再去期待要去哪裡玩。」
那一天,從宜蘭一路塞車返北,花了三個多小時才抵達,路途遙遠,三三深刻的體會了「塞車」之苦,卻也意外體會了「當下」的重要,時刻活在當下的「正念」中。
=================
學習活動:「你送書,我送線上學習」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有機會在更好的教養中,正向的快樂長大,讓教養共融,進而影響每一個家庭,現在只要你買《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送給好朋友,無論你身處何方,我送你一場線上講座。
活動內容:
1. 講座時間:3/26早上11:00(僅有一檔時間,請斟酌自己的時間參與之)
2. 購書日期:需於1/29─3/20購書(憑購書憑證、發票、下單收據等能證明即可)
3. 數量:需一次購足3本《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4. 名額:50人
步驟:
Step1:購3本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Step2:將購書憑證私訊給粉專小編
Step3:3/26上線參與講座
♬線上學習:
① 親子對話示範(上)考試篇:https://reurl.cc/E2Xldv
② 親子對話示範(下)同儕篇:https://reurl.cc/R6OGMZ
③ 李儀婷vs.賴佩霞:https://reurl.cc/l0o88A
④ 李儀婷vs.陳品皓:https://reurl.cc/KxbVrj
⑤ 夏韻芬專訪李儀婷:https://reurl.cc/a5Nyk9
⑥ 幸福女王電台專訪:https://reurl.cc/xg7mzb
♥新書座談:
① 3/7高雄誠品大遠百 https://reurl.cc/7y9NG9
② 3/13 台中金石堂秀泰站前店 https://reurl.cc/6yVM6V
🔥 2021父母最好的教養手冊《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博客來:https://reurl.cc/A8Vj8p
MOMO:https://reurl.cc/3NNM10
睡眠的好處和壞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長期吃欣流:可以/不可以?
前陣子很多家長在我寫氣喘的文章底下,留言詢問「醫生,請問欣流適合長期吃嗎?」
這個是一個要分為好幾個層面回答的問題。
但是我盡量以簡短方式來回答;
#可以_但是因人而異
長版完整的答案請看下去↓
欣流本身就是設計成可以長期服用與氣喘的「保養型」控制藥物。
在氣喘的金科玉律GINA氣喘指引當中,它是其中一個被指定可以輔助控制氣喘的藥物之一。
那為什麼會有家長提出疑問呢?
是因為前一陣子美國FDA有發佈一個聲明/警告,如果是「單純」「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是不太適合使用這個藥物。發現有少數部分患者,有出現一些副作用。請注意喔,美國是指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唷,不是指氣喘
我們專科醫師在臨床上面,已經知道藥物副作用的存在已經行之有年。
我們比較常會遇到的是:情緒改變、變得很暴躁、睡不好、做惡夢、發脾氣, 講白一點,就是變得很灰。
FDA指的就是上述這一類的副作用。只是有些文章會把這件事情放大了。很多醫師也有寫文章澄清說明,其實沒那麼可怕,各位可以參考一下威力醫師的育兒週記-王韋力王醫師的文章:https://www.facebook.com/293810851462868/posts/605165996994017/?d=n 
我們遇到這些副作用的處理,就是馬上停藥。我們也會提醒家長要留意這些症狀。
以實際的經驗上來說,副作用大都會在初期就發生,初期很快就會留意到。
比較不會吃一陣子之後才發生。
所以如果萬一出現症狀,我們就會請家長立刻停止用藥,換別的方式來治療控制。
「副作用比例高嗎?」
不高,大部分都不會有這些症狀,沒什麼感覺,但是確實偶爾有遇到。
「欣流要吃多久?」
一般都是以三個月為一個療程,每個月回診的時候給醫生評估效果。有許多三個月到半年之間就可以停藥減量。但是也有人需要半年、一年、兩年才能穩定停藥。這個是因人而異,
所以回到原點「適不適合長期吃?」
他可以長期吃,但因人而異
回過頭來,氣喘的用藥,只有欣流嗎?
絕對不是。而且欣流也並不是真正最好的首選。最好的首選,是使肺泰 seretide 或是 吸必擴 symbicort、輔舒酮 flixotide這一類吸入型的用藥。
他們是什麼藥物呢?他們是吸入型類固醇。
「什麼?是類固醇?」
是,但是重點請注意「吸入型」他不是全身吸收的「口服」類固醇。
他是由直接作用在肺部的吸入型類固醇。所以他的劑量非常非常低。而且他最重要的是,很有效的控制過敏性氣喘。
但是很多家長只要聽到類固醇,就下面什麼話都聽不進去了。所以在臨床實務上,如果遇到很輕微的氣喘/過敏,很多家長會退而求其次選擇以欣流為第一步的起始點。
再回過頭來,過敏性「鼻炎」,應不應該用?可不可以用?按照美國F D A的建議,單純的過敏性鼻炎,不建議使用。
但是如果是合併了氣喘,就可以使用它。
過敏性「鼻炎」首選的用藥還是以台灣目前有的艾敏䆁Avamys(水藍色頭、橢圓形那一款)和內舒拿Nasonex(綠色頭)為首選。
「醫生,那麼異位性皮膚炎呢?」
異位性「皮膚炎」的首選,並不是這一類的藥物。還是以乳液、局部消炎、局部類固醇藥膏、普特皮tacrolimus局部的皮膚免疫抑制劑、或搭配抗組織胺來止癢、濕敷療法比較有效。
總結:
每一個方法、每個治療方式、每一個藥物,都有它的好處和壞處。
輕微的過敏,可以簡單症狀處理即可,甚至觀察或者環境控制,但是如果該做的、我們都有做了(空氣清淨機、除濕機、低甲醛、低過敏環境、常洗床單、常洗窗簾、清理冷氣濾網、飲食也有注意等等),但是還仍然影響到生活品質、睡眠、注意力、運動量。這樣我們就必須要藉由藥物的輔助及介入,來幫助孩子或者自己改善控制過敏
是不是真的需要用藥?
可不可以單純以環境控制、體質改善來下手?
要怎麼選擇適合您或孩子的方式?
這就是專科醫師存在的意義。請跟您的醫師洽詢並詳細討論。
P.S. 圖片中的欣流,是MSD默沙東原廠的藥物,目前在台灣市面上還有其他的品牌,例如也同樣是國外廠的Sandoz 的 萬剋喘、台灣MIT中化的蒙地卡。它們成分都一樣,廠牌和產地不一樣。
#按追蹤我的Instagram: 📸 https://instagram.com/drblackeye
#加入奶爸的line👉: https://lin.ee/jqV1CdD
睡眠的好處和壞處 在 【科學減肥】香港健身小老闆 Zoe 李芷慧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伸展運動 #拉筋
5分鐘的伸展運動喚醒身體肌肉
挑戰大家連續做三十天,適應後建議空腹做試試看
5分鐘全身伸展
10個動作,每個 30s
1. 開肩動佢
2. 開腿側腰伸展
3 貓式伸展
4側身弓步
5上犬式
6開肩伸展
7鴿子式
8低弓箭步伸展
9扭轉身體
10盤腿前彎式
特別鳴謝 美女Lydia 友情客串:
https://www.facebook.com/lydia.tps
超實用 -記得抄筆記!
以下是我推薦的必看影片:
【科學減肥知識系列】
5個斷食常犯錯誤
https://youtu.be/_yIWAooNGJ0
持久不復胖的減肥科學10大問題
https://youtu.be/PcHoW3VAFu8
如何減脂不減胸?
https://youtu.be/DIRFQ632yIE
增肌/減脂適合你?蛋白質 吃多少克?
https://youtu.be/N5vxgYtf9RE
【Zoe生酮必看系列】
生酮研究:(1)TDEE計不計(2)脂肪到底吃多少(3)酮體測量法
https://youtu.be/9jHB1iTJC10
生酮前要想清楚 !好處壞處I 內附健身教練身體檢查
https://youtu.be/KEGTjaUOSpc
生酮飲食吃什麼? 超市必備
https://youtu.be/LixYQVt5bL0
iHerb開箱 l 生酮減肥必買清單
https://youtu.be/N-VDDTjIcBQ
【跟教練做運動系列】
4mins HIIT 超燃脂間歇訓練丨美女們減肥生捱的秘訣
https://youtu.be/IMSrZKzS5QE
居家運動 20mins 全身消脂HIIT
https://youtu.be/V0HM4A32h4k
【Zoe精選食譜系列】
健身每天早餐丨牛油果or朱古力蛋白奶昔碗 丨無敵低醣甜點丨
https://youtu.be/DIRFQ632yIE
Zoe 是中文大學運動科學碩士、合資格生酮斷食教練。
Zoe 是一位健身教練也是健身中心老闆,全力研究及推廣健康飲食和運動,在youtube和IG裡經常放各類教學,歡迎大家留言,互相交流理性討論!記得馬上訂閱噢!
希望大家喜歡和訂閱: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c/ZoeSportDiary
?IG: https://www.instagram.com/zoesportdiary/
睡眠的好處和壞處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彈力帶 #SBD怪獸Podcast
彈力帶妙用無窮!他的好處與原理解析!
➤ 變動強度的彈力帶特性。
➤ 自由重量動作特性,越接近肢體完全伸展的動作角度,力量是最大的。
➤ 深蹲有個Sticking Point (障礙點)
➤ 最大肌力,其實就是Sticking point弱點的最大肌力。😎
➤ 彈力帶可以解決這個訓練限制。
➤ 第一大功效:加上彈力帶可以提供超越最大肌力的變動強度,全程動作都接受挑戰。
➤ 第二大功效:彈力帶可提供【爆發力訓練】
➤ 最大肌力的30%~80%重量,適合拿來訓練爆發力的速度訓練。
➤ 變動強度,彈力帶提供加速出力的
➤ 綁上鐵鍊也有同樣變動強度效果,但是鐵鍊很吵,也需要比較多的穩定度。
➤ 彈力帶固定在下方(使用40kg以上的壺鈴或是啞鈴)會比較穩定。
➤ 要注意彈力帶的綁法,要平均固定,安全穩固。
➤ 彈力帶還可以徒手操作:前抱式徒手深蹲,繞過肩膀扛著深蹲。
➤ 彈力帶:引體向上的輔助,最好用的就是中小型Size,需要更高阻力就加上更多條。
➤ 爆發式俯地挺身,將彈力帶繞過肩膀。
➤ 西岸槓鈴(West Side Barbell)也使用非常多的彈力帶做訓練:變動強度,高速離心。
➤ 離心加速,在重複訓練過程中,算是進階動作。
➤ 老師旅行短期出差,會在行李箱裡面準備兩條彈力帶,一細一粗。
➤ 壺鈴擺盪綁上彈力帶,壺鈴酒杯蹲也可以綁上彈力帶。
➤ 彈力帶的方向性與變化性是長期訓練的多元發展所不可或缺的。
➤ 帶個彈力帶去上班?Grease the groove一下
➤ 彈力帶適合拿來做肌肉啟動/復健相關,相對安全。
➤ 彈力帶也適合長輩,可以偷渡一些阻力訓練給現階段反對重量訓練的長輩們。
第二主題:勞力密集工作者的訓練矯正?如何改善
➤ 勞力工作者的惡性循環,越做越吃力,受傷風險與纍積性的壓力,最後大傷一場。
➤ 沒空運動?還是要受傷之後放無薪假?
➤ 如果可以小額小額地預先付給訓練?或是未來大額大額地付給醫療與修養?
➤ 連續勞動,可能會沒有恢復足夠的過度訓練。
➤ 你可能不能選擇不上班賺錢?但是你可以選擇學習用力的方式。
➤ 如果可以認識用力的方式,呼吸法,還有調整工作的調配。
➤ 古代掃地僧如何藉由掃地練棍法?
➤ 把工作上的勞力,變成訓練的阻力是可以的。
➤ 過勞所出的意外實在付出太大。
➤ 用酒精來麻醉入睡的兩大壞處:酒精會引發更多發炎反應,酒精會影響睡眠順序。
➤ 勞力工作者必須要有基礎的肌力觀念,知道如何用力,絕對重要。
➤ 姿勢力學要正確,工作節奏(頻率)要對,連續上班?
➤ 核心呼吸法,真的有用處。
➤ 駝背蹲站?硬舉?
➤ 如果動作正確,每一次施力都是訓練,如果動作錯誤,每一次施力都是風險。
Podcast 五星吹捧Q&A
➤ 專項轉換?台北市運動科學論壇(開放給專任教練與一般民眾)
➤ 增強式訓練是什麼?強化離心,再做向心動作。
➤ SSC(Stretch-Shortening Cycle),肌梭(Muscle Spindle),牽張反射。
➤ 從一個跳箱先跳下來,落地之後再直接反跳向上。
➤ 增強式訓練是高強度訓練,劑量要很小心。
➤ 跳箱落地姿勢動作要好,落下的高度不能太高,需要評估。
➤ 跳箱訓練跟重量訓練,誰比較危險?
➤ 建議:深蹲至少1.5倍自體重的肌力水準,再練跳箱,會比較安全。
➤ 增強式訓練有哪些?增強式俯地挺身,瞬接藥球回拋,或是其他。
➤ 專項轉換:
➤ 基於三大限制,競技場上最大肌力無法直接發揮:時間,角度,能量系統的限制。
➤ 時間限制:提高發力率
➤ 角度限制:違常姿勢訓練,配合專項運動,放進最大肌力的成長課表取向。
➤ 能量系統限制:就需要配合有阻力的能量系統訓練。
➤ 需要配合專項運動,做專項需求分析,再來調整。
➤ 最大肌力會把這三個直接推高:發力率,違常姿勢,能量系統。
➤ 臀推建議嗎?
➤ 臀推是一個非常安全的退階動作,大腸包小腸。
➤ 臀推要領:1.) 槓鈴放置身體處要溫和,2.) 要夾臀,夾住明信片。
➤ 臀推好處:減少脊椎負重的安全退階。
➤ 臀推壞處:會因為加重而減少動作幅度。
➤ 翹臀神器之固定式器材?
➤ 硬舉/RDL = 翹臀神器
➤ 臀推主要放在輔助項目,C/P值還是多關節大重量訓練。
➤ 角力柔術選手特別需要練這個伸髖肌群。
成為SBD頻道會員,小額贊助我們,支持我們製作更多更棒好看的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pNfxhmQt6NVq2AzP3VBEQ/join
睡眠的好處和壞處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持人:詩瑋
來賓:永和耕莘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方識欽醫師
主題:改善失眠,不吃安眠藥!
老是失眠睡不好嗎?方識欽醫師告訴你改善失眠,不吃安眠藥!
★如何促進良好的睡眠,不吃藥的方法,亮-黑交替!
★吃安眠藥的好處和壞處!
★有沒有更治本的治療睡眠的方法?有!從褪黑激素、乙醯膽鹼、多巴胺、抗利尿激素來著手
★全力弄好睡眠!是神經(失智症…)、精神疾病(分裂症、情緒症)的最基礎!!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日 11:00am-12: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19.08.07
-----
按讚【觀點】FB: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ewpoint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https://goo.gl/4us9AL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線上收聽:https://goo.gl/8NA4vB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睡眠的好處和壞處 在 電療其實很沒用?!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