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臉譜|異鄉人成了同鄉人 Mingalar par緬甸街楊萬利】
1960年代,曾經擁有最多的緬甸華人,在軍人掌權後成了損失最慘重的一群人。戰火不息,街頭誘拐青少年成為民兵,是緬甸當時許多人的記憶。
這段回憶同時存在於許多住在中和「華新街」的居民心中,緬甸華僑楊萬利統籌社區刊物《Mingalar par緬甸街》, 一一收集這條街居民的生命故事,才讓華新街這部活生生的離散文學,有了被看見、被理解的可能。
🔸延伸閱讀:新莊老街導覽達人 程林淑容說自己的故事
https://pse.is/3d5hq5
#緬甸街 #華新街 #中和 #社區導覽 #社區媒體 #社區刊物 #社區營造 #離散文學 #緬甸 #緬甸政變 #緬甸軍政府 #緬甸華僑 #地方創生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高松傑高Sir正能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後一夜】壹週刊蘋果日報正式完蛋 臨別秋波 狂印百萬份堆田? 有人發現黑記員工 借屍還魂? 清算不停止 速立23條 假新聞法制衡?|高Sir正能量23062021 #小市民憑良心做實事講真相 #小小人物做小事 YT技術限流和自動退粉,離封台不遠,請幫忙高Sir正能量?訂閱?分享影片救亡:h...
社區刊物 在 屏東新聞 PT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村落藝文扎根 <戲說三共>述說潮州百年老宅故事
駐點屏東潮州的印尼籍藝術家 I Wayan Sadera與南漂青年樂雅琪,陪伴三共社區推動社區劇場計畫,以百年老宅為故事基地,帶著居民一起製作大偶面具,讓社區阿公阿嬤及小朋友透過「戲說三共」,活化老建築,也串起跨世代的生活記憶。
東港溪畔的三共社區,不僅是潮州最具自然生態環境之地,也擁有歷史悠久的百年古厝及豐富人文。原本的老宅經過改造,變身為潮州古農村暨生態教室。今年社區在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社造計畫補助下,辦理藝術工作坊及社區劇場,從踏遍一世紀的老宅慢慢說起,喚起居民參與熱情。
半年前進駐老宅的I Wayan Sadera與樂雅琪,成立ArtRumah努瑪工作室,兩人也一同參與計畫,I Wayan Sadera指導人偶工藝,樂雅琪則與居民共同發想戲劇題材。白天在社區活動中心製作道具,晚上聚在老宅排演,樂雅琪說:「沒想到第一次在三共老宅辦活動,大人小孩參與如此熱烈,連週邊社區民眾也來軋一腳。」
I Wayan Sadera來自印尼峇里島的烏布,在台駐村時間已超過十年,台灣儼然已成為他第二個家,擅長竹編、鐵雕、木雕及馬賽克,曾參加許多社區舉辦嘉年華遊行及創作工坊,指導社區做大型藝術花車、編製偶具、踩街表演服裝。
I Wayan Sadera因來台參與夢想社區基金會的駐村藝術家計畫,結識基金會成員樂雅琪,過去經常協助一些縣市社區運用當地特色、文化舉辦藝術嘉年華活動。「因為接觸社區,感受到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溫度。」讓I Wayan Sadera選擇留在台灣,分享他的技藝。樂雅琪說,他們希望透過文化與藝術在這裡打造夢想社區,讓三共變得不一樣。
三共社區理事長程文科說,藝術融入社區,藉由戲劇傳達「共存、共享、共勉」三共意涵,也讓年輕一輩認識社區的過往面貌。
文化處表示,今年縣府補助26個社區、學校及團體推動社造,分別執行社區刊物(繪本)、藝術創作與文化保存、社區劇場、社群學習、青銀共創等多元文化議題,盼引動居民共同參與公共事務,推動村落藝文扎根。
社區刊物 在 社區力 empower and togeth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資源連結|大武鄉社區報升級座談會】
社區刊物不但能凝聚居民認同感與向心力、讓地方多元的聲音被聽見,更可串起在地與外地人與人的交流和生活。因此大武社區將透過4月20日這場座談會,整合社區資源與人才,並提供概念、運用、實務等資訊,幫助社區報升級。
座談會報名從速👉bit.ly/2U6iC1s
社區刊物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最後一夜】壹週刊蘋果日報正式完蛋 臨別秋波 狂印百萬份堆田? 有人發現黑記員工 借屍還魂? 清算不停止 速立23條 假新聞法制衡?|高Sir正能量23062021
#小市民憑良心做實事講真相
#小小人物做小事
YT技術限流和自動退粉,離封台不遠,請幫忙高Sir正能量?訂閱?分享影片救亡:https://www.youtube.com/jackyko1109kosir?sub_confirmation=1
————————————————————
#HongKongNews
#現代版雷鋒
#小市民憑良心
#做實事講真相
#支持國安法
#男人幫大聯盟
#KOL100
#青年快閃社區清潔大行動
#人間記者會
#青年護旗手
——————————————————
五星正能量? 真係爆哂燈?
高Sir疑遭技術限流,請大家幫幫手:
1. 訂閱「高松傑 - 高Sir正能量」youtube 頻道 (訂閱係免費架) https://www.youtube.com/jackyko1109kosir?sub_confirmation=1 ;
2. 撳?搶先睇;
3. 贊好並留言支持;
4. 將影片分享開去;
5. 關注好高Sir微博/抖音: https://weibo.com/jackyko1109
https://v.douyin.com/Jgbqjor/
/https://twitter.com/Sir38651475
社區刊物 在 林lillian_lin1029常容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基隆市八斗高中 2020年度「小小導覽員培訓班」
張惟晴老師指導
基隆八斗子漁村文物館位於基隆市八斗街148巷38號
文物館成立緣起:
八斗子長大的許焜山先生,感念兄長討海賺錢讓他完成學業。
因為愛護家鄉,也感受到近海漁業的人文,文物都沒有什麼留存,更沒有文字記載
在他事業有成時,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力量將自己家鄉的歷史文物人文,收集保存,留下文字記載。
因此自己出資收購文物,還自己訪談耆老,自己出資出版,(東北風)刊物
也希望提供給大家來參觀。租屋在八斗街148巷38號,作為聯絡與展示館。還聘用二名員工幫忙。默默的出錢出力。
去年也將二樓租下來。成立(八斗書屋),將收集有關心漁民漁業的相關書籍。讓有興趣者能來此,看書討論。以書會友
許焜山先生不想居功居名
因此目前並未正式提出設立登記.所以目前全名:八斗子漁村文物館籌備處
出生在八斗子的許焜山先生2006年在山海觀成立八斗子文物工作室,
2012年進駐八斗子村落
2013年八斗子漁村文物館籌備處掛牌。
2014年搬到現址八斗街148巷38號
文物館以記錄漁村歷史、保存漁村文物、關心漁村發展是文物館的工作。
以重拾集體的共同記憶、重塑傳統漁村與海洋文化的認同與發展為目標
工作項目有:耆老訪談、文物典藏、臉書部落格、社區公共事務,老照片展示、鏢旗魚紀錄片、攝影記錄、出版地方性小雜誌(東北風)。
文物典藏有船模型47件、漁具176件、航海器物、畫作、碗盤、雕割、老照片等上千件以上。
文物館歡迎大家一起來參觀,了解更多的傳統漁村文物,聽耆老說故事。2樓也有一間圖書室可利用喔?
想要了解八斗子,一定要來文物館。
社區刊物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上水—疫情收入減半 90後自資辦社區報紙 組自衞隊義助街坊:捉賊整水喉搵貓都會搵我
去年,香港各區的社區報開始遍地開花,北區人引頸以待的首份刊物《北島》,亦於兩個月前誕生。10月中,北區另一團隊出版的報章《邊境》亦正式面世。由訂立題目、資料搜集到採訪出版都由街坊親力親為。召集出版區報的群組來自「上水社區互助網絡」,原是自發協助北區居民的小隊,希望報刊化身流動連儂牆,面對再尖銳的打壓與被噤聲,也不虛作無聲,「盼《邊境》令大家重拾對這地方的自豪,不介意跟別人說:我是北區人。」
30歲的阿蛋(廖宇恒)是位忙碌的上水人。今天幫A小姐搵貓,翌日為坐輪椅不便於行的B先生維修水喉;還得幫忙轉介某戶太太被家暴的案件給社署及區議員;圍村連續幾戶女街坊都被偷內衣褲,他竟親自出馬趕去村裏埋伏捉賊。通宵達旦依然機不離手覆街坊訊息,女友投訴照收,助人態度照舊。然而忙碌的阿蛋不是區議員,也不來自社區組職,只是位默默為社區付出的普通街坊,不少北區人都很熟悉這位人緣旺的後生仔,「有時電話響不知道是誰人打來,我也不明白街坊為何有我電話,可能是口耳相傳吧。」阿蛋一提起別人讚賞自己,就覺不好意思,靦腆地笑了。
#上水 《來生不做北區人》相關影片:
1. 90後租上水圍1000呎村屋似「社區中心」樓上生活樓下開cafe 過節辦聚餐 幫街坊創業賣番梘陶瓷:無論咩人都可以喺呢度搵到友誼
(https://youtu.be/YL0O_xHK7iY)
2. 90後上水水貨街開文青店教陶瓷 疫情減租水貨鋪結業潮望光復 街尾老店寧劏一半舖位不結業:上水像病人,光復後要復興
(https://youtu.be/O5G3t3PhuZY)
3. 上水巡撫街逾65年小店 4間店一齊12月31日結業:「上水光復的話即重開!」 老字號醬油舖文具店孖舖 最後情懷成絕響 20201025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4. 記者放蛇證上水藥房走私仍活躍 代客經澳門珠海寄回大陸 前水貨客自白:3日賺2千,試過滯留大陸瞓桑拿浴
(https://youtu.be/cU0X1flvt6k)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上水 #北島 #北區 #連儂牆 #區議員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社區刊物 在 發行社區刊物是挖掘文化dna 的推薦與評價
#發行社區刊物是挖掘文化dna. Home. Shorts. Library. #發行社區刊物是挖掘文化dna. AllShorts · 6:10 · 國發會X地方創生 :鳳林挺手行動+ 潘文欽|用小 ... ... <看更多>
社區刊物 在 社區刊物 的推薦與評價
View about #社區刊物on Facebook. Facebook gives people the power to share ... We couldn't find anything for #社區刊物. Looking for people or posts? Try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