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如何說再見|曹馭博:詞語是靈光的獻禮
【邂逅作家】艾美.本德(Aimee Bender)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得靠著繕打書摘來平撫我生活上的慌亂。朋友們誤以為我用功,但我不好意思對他們說,這只是用來削減憂鬱的手段。隨著一段段文字烙在白色頁面上,憂慮漸漸溢散,儘管它在抄寫的勞動之中不足以讓我致死,但也讓人長期患有肌腱炎。無法「動手」的時候我將符號謄寫改為默唸,試圖在行走、搭車或放空的時候減緩我的情緒——它們確實達到了功效。我關掉電腦,出了門,步行在淡水河畔,沒有人會在意一個戴著口罩的男子在嘟噥些什麼。我感覺自己像一條從水窪延伸出的胎紋,在乾涸之前試著讓身體走得更遠。
小說家艾美.本德(Aimee Bender)於〈#照亮黑暗〉說道,一個人的心中存有越多句子越好,因為我們終將淡忘書本的鍾愛段落。這讓我想到柏拉圖《斐德羅篇》曾提到一段故事:特烏斯(Theuth)發明文字時,法老對特烏斯說:「你給予學生的,是智慧的形容,而不是智慧本身;因為他們將遍讀,卻匱乏於得到親口傳授」我們被修辭干擾,被形容遮蔽,最後遺忘內心經驗的表徵。但這並不代表著文字無用,而是知識載體進步後,快速的傳播反倒讓那些無法駕馭它的人們漸漸失去了慢下來的機會:
﹉﹉﹉﹉﹉﹉﹉﹉﹉﹉﹉﹉﹉﹉﹉﹉﹉﹉﹉﹉
常以快速瀏覽的方式閱讀、膚淺地閱讀是不夠的,放慢速度對大腦很有幫助。背誦史蒂文斯的詩逼我放慢速度。我很高興地發現,我可以在開車的時候關掉收音機,我可以大聲朗讀這幾句詩,看看它們發揮了什麼效用。
﹍﹍﹍﹍﹍﹍﹍﹍﹍﹍﹍﹍﹍﹍﹍﹍﹍﹍﹍﹍
我們的腦袋負荷了太多資訊,以致忘卻了筆記本上的細節。也許以後的人們閱讀的方式會更加多樣──一個段落的某個名詞會超連結至另一個段落,一個段落的某個描述會自動播放影像與音訊,一個段落的空白處會顯現上千位讀者彼此不同的想法。
#那麼寫作呢?它會更加困難嗎?
我唯一肯定的是,那些與自身環環相扣的段落、句子、詞,都會在書寫前的那一瞬間前回來──所有看似混亂的煙火時刻,都是寫作者未竟的奇蹟。如同帕維奇(Milorad Pavić)《哈札爾辭典》那一段非常有詩意的描述:
﹉﹉﹉﹉﹉﹉﹉﹉﹉﹉﹉﹉﹉﹉﹉﹉﹉﹉﹉﹉
我們在夢境中的話語都非常快速且與現世的邏輯悖反;因為我們每一句話,都在拚湊著先祖亞當的肉身。
﹍﹍﹍﹍﹍﹍﹍﹍﹍﹍﹍﹍﹍﹍﹍﹍﹍﹍﹍﹍
只要生活得越用力,夢境就越真實;只要行走得越遠,經驗就越豐富;只要默念得越深刻,靈光就越具體。那些降臨在抄寫與默念之後,看似陌生、疑惑、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的詞語,各個都是 #靈光的獻禮。✨
#故事如何說再見 編者/喬.法斯勒(Joe Fassler)
▲ 原文刊載於OPENBOOK閱讀誌:#窺見創作中的頭腦
窺見創作中的頭腦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Openbook閱讀通信💌 #本週精彩好文全收錄
上個月底《#椰子的葉蔭》座談會中,譯者蔡思薇提到一句話,通通編覺得超級認同。她說,當今便利的網路讓知識變得隨手可得,卻也讓大家少了探究的慾望。
想想在交通還不是很便利的1911年,植物學家川上瀧彌花了10個月時間巡迴南洋各地,才寫出這本讓作家吳明益稱讚「比看一本短篇小說集更加美妙」的博物日誌。通通編深深有感,保持好奇心是發現新事物的不二法門,即使當不了博物學者,也可以做一個生活中的探險家🏊🏼🚵🏼
➤👂#閱讀隨身聽 Season3 第2集開播!導演 #楊雅喆 回顧過去的每部電影,找出成長過程中文學閱讀的暗流,它們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潤澤他作品的養分,無論是冏男孩裡面的快樂王子,或血觀音中張愛玲式的冷調。
➤🎂8月 #繪本大師 維吉尼亞.李.巴頓,他的著作《#小房子》被賦予人的特徵和情感,不論是孩子或是成年讀者都會感同身受,沉浸在他多彩、複雜的圖像中。
➤🧠👀 窺見創作中的頭腦:年輕創作者 #曹馭博、 #郝妮爾、 #張馨潔、 #連明偉 ,分享與《故事如何說再見》書中作家邂逅的故事,以及投入寫作至今熠熠生輝的創作靈光。
更多好文、活動請見本文👇👇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窺見創作中的頭腦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 「我從另一本書那裡,找到了繼續前進的 ... 的推薦與評價
法斯勒(Joe Fassler)邀請各領域創作者分享他們最欣賞的文學作品,透過文字窺見創作中的頭腦如何運作。 選輯其中44位名家文字的《故事如何說再見》,分享那些改變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