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政治局勢的變化,現在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辯論已經透過網路媒體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開始有不同立場的網友去舉報或公開批評他認為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某些動漫設定與故事,也有網友在網路上公開批評那些公眾人物在不同場合的立場表態。
但是最深入大家日常網路生活的,則是有人開始敏感地注意到不同中文表達詞彙的差異,並藉此來標籤化這些不同中文詞彙背後的意識形態。事實上,不同的詞彙用語多半只是表達出日常生活習慣的差別,還可以進一步表示出出生與成長地點的不同,距離真正的政治意識形態還有不小的距離。
不過,在文化與政治環境緊張的時候,語言,尤其是詞彙、用語這些能夠透過習慣用法連結到地域性與族群性差異的部分,就常常被拿來作為語言上「真實」的邊界。在歐立德的研究中,清代的乾隆皇帝就很常公開強調滿洲人使用滿語與滿文對於滿洲文化與族群認同的重要性。在台灣的戒嚴時期依然,政府規定所有人都只能使用國語以及國語的詞彙,不能使用自己的母語及詞彙。由此可見,語言大多數被作為邊界使用、對待時,常常都是為了某些政治或文化意識形態的目的出發的結果,而不是自然形成的區分。
--------------------------------
「好聰明的中國人,好優美的中國話...?」隨著中國在東亞的強勢崛起,中國用語和當代流行語的傳播,近幾年也常在「華語圈」之中形成討論;而最引起論戰與焦慮的,莫過於中國用語可能帶來的文化侵略問題。實際上不只是因為政治與歷史鳩葛的台灣,在「被統戰」的生存困境下對語言的滲透感到威脅,東南亞的華語使用也曾因為「說中國話」的問題而困擾——中文會不會改變原有的在地文化認同?該說什麼樣的中文才是「正確的」?而在馬來西亞,更因此有了「規範標準華語」引起的認同之爭。
不過逆向回看中國,卻也能發現類似的焦慮感。直到近年,中國官媒都還有保護「純潔漢語」、少用外來語和流行語的社會檢討,以免汙染了原本純淨的國語。而身受漢字影響的日本,也曾有保守派認為大量的外來語破壞日本文化傳統,而有所謂的「國語防衛」的對抗概念;儘管論述未必精確,但實際生活面上,確實出現了老年世代對新聞資訊的各類新外來語難以理解的困境。但純潔的語言存在嗎?在語言使用的背後,又是什麼樣的身分建構與文化認同之戰?
語言與政治的關聯不只呈現在台灣與中國的兩岸關係上。在馬來西亞華人間,許多詞彙的使用也在某程度上反映了他們如何看待「中國政權」及其對自身認同的文化焦慮。如果粗淺地以世代差異來做區分,1980年代以前的馬來西亞華人大多使用繁體字和注音,以現今的中年世代而言,他們當時學習的拼音法是注音拼音,而非漢語拼音。
馬來西亞最早的華人私塾可以追溯到1819年在檳城成立的五福書院,當時是使用方言教學。此外,來自不同省份的華人也紛紛成立會館,如福建會館、海南會館等等,使用原居方言進行溝通是當時凝聚原鄉意識、溝通情感的方式之一。而繼中華民國成立、五四運動後,大馬的學校書院紛紛跟隨中國開始把教學語言由閩粵等方言,改為中國國語──現代標準漢語。 一直到1980年代,當地華文學校隨後也轉向簡體漢字與漢語拼音的學習。
在流行文化方面,粗略而言,80至90年代的馬來西亞華人多受日本、香港和台灣文化影響,特別像是同樣使用華語的台灣流行文化,如偶像劇、流行音樂,同時也作用在語言的使用上。不過在2000年後出生的華人,所接觸的流行文化大多來自中、韓,尤其是中國,相關的古裝劇、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陸綜的興起等,也讓當地華人在用詞上更受中國影響。如「拉黑」、「小哥哥」、「牛逼」等詞彙也常流通在年輕人之間。
雖然在華文用語上會因著政治和流行文化的輸入而受影響,但與新加坡「Singlish」(新加坡式英語)的狀況相同,也不能忽略來自馬來西亞當地各族群雜揉而生的口語用法及音調上的差異。使用者未必在表達時都能意識到這些詞彙的流變和傳播歷史,但可以相信的是,其中所反映出的認同或是文化親近性可從中見得。
像是留學台灣與中國的華人,慣用詞彙就有所不同,這並不能代表使用者的政治認同,但時而也會成為大馬華人之間識別認同的指標。雖然大多都是帶有偏見的觀察,但也可以視為語言回過頭來影響人們對政治的看法。
如上所述,馬來西亞的多元文化讓其華語時常夾雜著著不同的方言、英文和馬來文等,這可以被視為具有當地特色、靈活性的語言,但反對者也將之視為不規範華語。
2020年底,一家補習中心在臉書上分享了一則關於「華文用詞規範」的貼文,希望學生們不要使用口語化的中文,並且也列出相關列表,將當地口語化的「不規範用詞」對照以中國為主的「規範用詞」,如將巴剎改為「市集」、有料改為「有學問」、大紅花改為「木槿花」等。此貼文最終引發了批評聲浪,迫使補習班刪掉該則貼文。
其中的爭議在於,有認同者覺得需要有一套規範的語言和標準,但反對者認為為何規範化得以「中國」為標準,反而會喪失其語言的靈活性和地方性。與台灣「母語運動」相似,馬來西亞歷年也有「多說福建話運動、粵語運動」,憂心其他強勢語言,將掩蓋自身語言的呼聲。反之,也有「講華語運動」提倡多說華語,少說方言。
這些呼籲的背後邏輯,都代表了語言背後所乘載的價值是否受到重視。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539332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舌尖上的古代中國 #鞭老師李迺澔導讀 #好書推薦 中國人吃最多的不是小麥而是玉米,而這兩種都自國外傳來;古代人依24節氣而食,對照今日是否依舊?你知道蘇東坡和袁枚是美食家,但你不知朱元璋和孟浩然也是愛吃鬼。 幾個月前我在中國溫州購得的「舌尖上的古代中國」簡體字版,讀起來甚是有趣,但看起來卡卡的,未...
「簡體繁體對照」的推薦目錄:
- 關於簡體繁體對照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簡體繁體對照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簡體繁體對照 在 蘋果樹語言開花教室 / 婉霖老師的語言治療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簡體繁體對照 在 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簡體繁體對照 在 非一一映射簡繁漢字對照表 - GitHub Gist 的評價
- 關於簡體繁體對照 在 簡體字繁體字對照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簡體繁體對照 在 1】同一個字的繁體字和簡体比较 - YouTube 的評價
簡體繁體對照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行政院宣布自2/1起,中國出版品需先送審才能取代書號和免稅資格,引來出版業界一片譁然。
事實上,這條法令早在1999年就備而不用了
大陸地區出版品之內容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許可進入臺灣地區:
一、宣揚共產主義或從事統戰者。
二、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
三、違反法律強制或禁止規定者。
四、凸顯中共標誌者。但因內容需要,不在此限。
嘛,其實台灣一堆書籍都在宣揚共產主義了,甚至很多政黨或社運團體平常打著的主張也和共產主義沒啥差別。善良風俗根本難以定義。再者,以台灣如今出版業興盛的樣貌來看,我也不信政府有行政資源能逐一審核出版品,更何況台灣是言論自由的民主國家,限制他國出版品,著實有些不倫不類,尤其當這些規定還是服務於幾十年前的意識形態時,更是顯得荒謬。
雖然不知道政府為啥決定如此,畢竟真執行起來也只是個行政程序,走個過場罷了,但我倒覺得能反過來思考思考。
現在台灣的許多新書,也都是仰賴中國學者翻譯。畢竟同樣都是中文,除了簡轉繁之外,現在還有一套用語、詞彙和對照表,能輕易透過程式將簡體出版品,轉換成繁體樣貌。
齋主認為政府提高中國出版品的門檻,用意非是擔憂中國文宣攻擊,其隱隱然的用意是為了繁體中文別全被簡體中文給消滅。
十年前要買個簡體書,還得到簡體書店購買。現在不管是三民還是誠品,書架上都有著簡體書能購買。並且我的某些朋友還特別喜愛買簡體書來看。簡體書市場有所增長,是不爭的事實。雖然目前簡體書的銷售佔比仍小,但我想未來這數字應該有機會成長。
台灣簡體中文的閱讀者,有好一部分是知識分子,因為某些經典書籍的翻譯並沒有繁體中文,只好退而求其次選簡體中文。隨著讀越來越多簡體中文,雖然我並不相信會這樣輕易的被統戰,但我卻認為這對於繁體中文書籍的市場和閱讀習慣有所影響。
有買過中國簡體書的齋友,應該很有同感。簡體書可能有著還不錯的翻譯,畢竟都是由學者為了KPI而翻譯,但書本的其他價值是極低。紙質、修訂、裝幀、編排等項目,是遠不及台灣所出版的繁體書品質。幾年觀察下來,簡體書若不是昂貴的精裝本,就是粗製濫造、品質堪憂的破書。
但我心中也有些疑問,大量簡體書進入台灣,在簡體書售價明顯低過繁體書的狀況下,許多經典書籍因而失去在台灣重新出版的機會,甚至簡體書市場必定會影響到繁體書市場。因此,我也想問這法條的執行後,會不會因為簡體書發行的門檻變高,讓更多出版業者乾脆出版繁體書?
還是國內業者都普遍將成本較低的簡體書,當作試水溫的實驗品? 看到有哪本簡體書的銷售不錯,有著市場的銷售背書,自然會更敢於出版台灣繁體版本?
當然我並不熟悉出版業,但心中確實有此疑問。
簡體繁體對照 在 蘋果樹語言開花教室 / 婉霖老師的語言治療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365-165☆ #桌遊介紹《時間到!兒童版》、《兒童版估估劃劃》
今天介紹兩款桌遊,因為這兩款桌遊遊戲規則都很相似,要讓對方猜出手中的卡牌。
《時間到!兒童版》內容物:
220張卡牌、10分鐘的計時沙漏、一個收納袋、一張說明書
《兒童版估估劃劃》內容物:
300張卡牌、一個遊戲版、6個棋子、一個沙漏、一張說明書
《時間到!兒童版》玩法:
第一回合在10分鐘內一人描述圖卡,看是否可以完成20張卡牌。
使用第一回合的牌來進行第二回合,這次是不使用描述,而是比手畫腳或發出聲音來讓對方猜出來。
《兒童版估估劃劃》玩法:
打開遊戲版面後,分隊競賽選擇隊伍棋子顏色,一人描述其他隊友猜題,在沙漏內答對幾題可以前進幾格,答錯則後退,看誰先到達終點就獲勝。
這兩個桌遊都是我很喜歡的桌遊,除了卡牌很多之外,這樣的遊戲玩法也可以訓練孩子表達,這麼多的卡片也可以參考我之前做的「如何應用圖卡來提升語言能力」的玩法。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appletreeslp&set=a.2079030378785645
《時間到!兒童版》的圖是卡通風格,很可愛;《兒童版估估劃劃》的圖都是實物品,上面有英文、簡體字和繁體字,但是繁體字是粵語,所以有些文字跟台灣用語不一樣,我有做對照表,之後團購再送大家。
這兩款用途很像,所以大家可以自己選擇,當然我不是小孩,我選擇全都要。
#我是全都要的大人
簡體繁體對照 在 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舌尖上的古代中國
#鞭老師李迺澔導讀
#好書推薦
中國人吃最多的不是小麥而是玉米,而這兩種都自國外傳來;古代人依24節氣而食,對照今日是否依舊?你知道蘇東坡和袁枚是美食家,但你不知朱元璋和孟浩然也是愛吃鬼。
幾個月前我在中國溫州購得的「舌尖上的古代中國」簡體字版,讀起來甚是有趣,但看起來卡卡的,未料最近被遠流出版社選中,出了繁體字版,推薦給愛吃美食的你。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fb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youtube超級美食家
#中廣流行網FM103和中廣線上聽app
#每天中午11點和晚上6點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一周9集內容全新
簡體繁體對照 在 簡體字繁體字對照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Start studying 100 個最常見的簡體/繁體字對照表. Learn vocabulary, terms, and more with flashcards, games, and other study tools. 中文繁简体对照 ... ... <看更多>
簡體繁體對照 在 1】同一個字的繁體字和簡体比较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從今天開始我們 對照 寫一寫中文的正(繁)體字和 簡體字 。 用 繁體 字的國家和地區有: 香港,澳門,台灣和世界各地的華人。 ... <看更多>
簡體繁體對照 在 非一一映射簡繁漢字對照表 - GitHub Gist 的推薦與評價
非一一映射簡繁漢字對照表. ... 網上有不少的簡繁轉換表,有文字研究者亦曾為此而出書,然而,這些「簡體別字」 ... 个繁体或多个简体对应于多个繁体的非对称繁简字。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