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12465230753&issue=20210205
譚新強:BNO移居英國人士 應以Uncle Roger為榜樣 不是Uncle Tom
最近英國放寬了BNO護照的居英權,並設下了「5+1」的入籍路線圖。此舉遭到中國強烈反對,馬上宣布不再承認BNO護照作為旅行證件和身分證明的有效性。
不少人當然認為英國不懷好意,故意干預中國內政,再次挑撥離間,煽動香港人反對中央的情緒。再者Brexit(脫歐)後的英國前路渺茫,如能吸引到大量富有香港人到英國消費和投資,也有着數。當然大部分英國人是反對的,Brexit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抗拒移民。說到底,英國是一個階級觀念極重,充滿種族歧視的國家。不管如何,這仍勉強可算是遲來的春天。英國背棄香港人30多年,早在1980年代中英談判時,就有道德責任賦予所有香港人居英權(實應直接英國國籍)。最初時曾發出約370萬本BNO護照,但沒有居英權的BNO形同廢紙,所以回歸後逐漸變得凋零。但隨着近兩年的香港動亂,申請人數再度上升,去年翻倍多達30多萬。現在終於有機會得到居英權,估計將有更多人申請,有資格的人數約300萬,加上他們的家人,總數或超過500萬,即約香港人口七成。如真的那麼多人離開香港,短期內確有挖空香港人才和財富的風險,這亦是中國反對的原因之一。
但整體來說,我認為今次BNO風波是一件好事。從2019年開始,我已多次指出《基本法》的多個嚴重錯誤和漏洞,尤其仍充滿鴉片戰爭可恥痕迹,世上罕有的畸形荒謬國籍與居留權混淆問題。西方外籍人士(expats),仍如十九世紀鴉片販一樣享有特權,只需住滿7年,即享有永久居留權和所有社會福利,甚至擁有投票權,區議會和立法會功能組別參選權。在美國,綠卡持有者絕不能投票,歐洲、澳洲等地都一樣。即使英國,現在給予BNO居留權,相信也必須6年以上入籍後,才有投票權。但不公平地,我認為對香港貢獻更大、主要來自菲律賓和印尼等亞洲國家的外傭,無論在港服務多少年,又永遠得不到永久居留權,遑論投票和參選權。
此外,大量香港人擁有雙重甚至三四重國籍,美、加、澳、紐等,已超過100萬,如包括現有和曾經擁有(護照過期不等於放棄國籍)BNO人士,遠超過香港一半人口!當然還有超過200萬的居港內地同胞,奇怪地和侮辱地,連他們也需要同樣住滿7年才可獲得永久居留權。在美國,從加州搬到紐約州,只需一個月就可登記做選民。所以過去兩年,每當我看到反對政府人士和偏頗新聞報道,經常以香港人民意支持作為各種傷害香港和國家的暴行為最重要藉口,甚至包括殺人放火等喪盡天良罪行,我就愈覺得有弄清楚香港人定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其實現今中國以民為本,外交政策和平,40年沒有戰爭,內地發展成績斐然、近年政策更不再單以經濟急速發展為目標,亦非常關注脫貧、貧富懸殊、社會公平公義和環保問題。政經制度的效率和合理性,已逐漸超越西方。中國社會當然仍有很多問題,但對比美國,毫無疑問,相對少罪惡和暴力,社會較充滿正能量,較少怨氣和仇恨,所以根據哈佛中國長期民調研究,中國中央政府得到90%以上人民支持,其實也不意外。只希望以邪教式、歇斯底里式、自卑兼自大式憎恨中國的人,包括部分香港人和西方人,願意張開眼睛,看清楚中國以大多數人利益為依歸的成功和合理政策,不可只看某些不知真假的打壓個人自由個案,以此為延續錯誤偏見和歧視的藉口。
以為4年投一次票就是民主已過時
現代人亦應放棄過時思想,以為4年投一次票就是民主,就是天堂。美國的選舉制度固然充滿不公,甚至反民主,即使英國和歐洲政治制度亦大致上停留在200年前,甚至中世紀階段,完全跟現代社會和科技脫節,更未必適合人類共同面對大流行和氣候變化的長期挑戰。適當的科技運用,可讓政府更實時關注人民和地球的需要,以此制訂更有效的公共健康、交通和經濟政策等。譬如發現新疫症出現,政府就應馬上採取隔離、大規模測試和緊急醫療措施,一切按照科學,跟傳統所謂左右派政經理念一點關係都沒有。這就是中國的做法,美國反而一切以政治掛帥,連口罩都成為政治圖騰,結果一場COVID疫情,至今已近50萬人死亡,比二戰還要多!
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至今已181年,香港回歸中國亦已超過23年。《基本法》並非上帝頒下,刻在石上,永不可改動的《十誡》,它只是一個寫得非常差,充滿錯漏和殖民地時代色彩的過時小憲法。修正及改良《基本法》並非甚麼大事情,現在已到了固本清源,撥亂反正的時間。中央絕不應亦絕不能拘泥於一些十九世紀遺留下來的束縛,而讓香港情况繼續轉壞,成為西方意圖阻礙中國發展的棋子。
近兩年前我最初提出香港國籍法不合理時,很少人關注此問題,喜見現在已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討論議題。我的建議非常簡單,符合人情和法理,主要只有兩點:
(1)取消所有單一外國國籍人士的投票和參選權。住滿7年者,仍可保留永久居留權;(2)應寬待多重國籍人士,包括BNO。雖然中國是不容許雙重國籍的,但基於香港特殊歷史,所以有點寬鬆彈性處理,也屬合理。有傳聞中國或將取消利用BNO「5+1」計劃移居英國人士的永久居留權和投票權(在入真正英籍之後或之前都有可能),甚至有人建議所有雙重國籍人士的永久居留權都應被取消。
我明白中國對英國假慈悲,臨時給予BNO居留權的憤怒,除嚴重干預內政外,亦有點擔心如人數太多,不止出現走資情况,亦可能出現這批「英國人」遲些回流香港,不公平地繼續享受香港各種社會福利。我認為中國可以大方一點,繼續讓雙重國籍人士享有永久居港權,最重要是先搞清楚誰應享有投票和參選權。以我了解,現在申請特區護照時,表上已說明如成功,申請者將成為中國公民,如持有其他護照,將只被當作旅遊證件,而非國籍證明。
不過,我認為此做法仍不夠清晰,明顯不少擁有中國香港特區護照人士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仍自居為英國、美國人或其他國籍,但又偏偏經常上街示威或暴動,亦積極參與投票或參選等政治活動。如此荒謬、如此如意算盤的事情,即使西方國家如美國和英國,都是絕不會容許和容忍外國人在當地搞暴亂、搞革命的!在美國,間諜搞顛覆政府的最高刑罰是死刑。
我建議最簡單的做法是給予這些雙重國籍人士一個最後機會,在投票和參選前,必須作出一個選擇,是否願意宣誓成為中國公民。宣誓後,就仍可享有投票和參選權,當然其他護照就真的只算是旅遊證件。即是如犯了法被拘留,發出其他護照的國家使節,亦無權提供協助。
如不願意宣誓,就當然不應享有投票和參選權,我建議應取消特區護照,但仍可保留永久居港權。此做法可解決雙重國籍問題,亦等如開拓出一種香港綠卡制度。在美國也有一些綠卡人士,永不入美籍,但就仍保留居留權。
英脫歐後匯率樓價大跌
我明白即使我說到口乾,仍有部分人士繼續對政府不滿,真的會選擇移民英國。這亦非壞事,有如一段已沒有愛情的婚姻,離婚可能是最好的決定,勉強是沒有幸福的。看到估計將移民英國的人數約十多萬,不少但也不算多,對香港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移民當然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尤其英國。倫敦位處北緯51.5度,比多倫多,甚至魁北克市還要北,如非受惠墨西哥灣暖流(Gulf Stream)帶來較溫暖水流和氣候,實應比加拿大更冷。但冬天仍當然極早天黑,擔保下午4點不到黑齊(蘇格蘭不到3點半)!這種天氣非常容易令人抑鬱,要比較小心。加上英國疫情嚴重,每100萬人的感染率是香港的40倍,單是英國的死亡率已經高於香港的感染率!
英國公投決定Brexit後,經濟已轉差,匯率樓價都大跌,可能是抄底機會,但未來英國發展方向,仍然一籌莫展。政治上仍非常分歧,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都很可能在未來10年脫離英國獨立。Brexit前,英國人可在歐盟任何國家居住和工作,現在當然喪失這些機會了。
英國除了天氣冷,人情更冷,不要忘記階級觀念是他們發明出來的。整天滿口民主自由,但王室、貴族、封爵等封建制度就通通保留着,男士見到英女王仍需鞠躬,女士更要行屈膝禮(curtsy),自由平等?算了吧!
倫敦雖然真是個多種族城市,街上接觸到的大多數人來自東歐、南亞、中東和非洲,來自中國和東南亞也不少。但這不等如各種族就很和諧。除操着貴族口音的英格蘭人會歧視他們,認為是低階級的人外(包括操cockney和其他低級口音人士),即使其他種族人士亦會互相歧視。尤其在過去一年COVID疫情中,不少亞裔人士,不管來自日本或泰國等,只因外貌像中國人,就曾在街上被襲擊。
網紅Uncle Roger常誇中國文化易惹仇恨
Uncle Roger就是其中一個例子。Uncle Roger是29歲,年輕英俊的新進網路笑匠紅人Nigel Ng(黃瑾瑜)的化名角色,扮作一個操誇張廣東口音,對任何事,特別中國菜非常挑剔的中年漢。數月前,Uncle Roger以一段非常搞笑,批評BBC烹飪節目的Egg Fried Rice視頻,在YouTube上走紅,至今點擊人次已超過1.5億,subscriber亦超過300萬。黃瑾瑜來自馬來西亞吉隆坡,明顯接受良好西方教育,英文完全沒有口音,中學後去了美國Northwestern大學念工程。畢業後去了英國做data scientist,但他醉心演藝界,所以毅然成為了全職棟篤笑藝人。闖了數年,終於在網絡世界打出了名堂,在西方已頗出名,在馬來西亞老家更是個紅人。
約兩個月前,當Nigel走路回家時,不幸遇到一個人,突然無故向他襲擊,揮拳打他的臉,幸好傷勢不重,嘴唇流血和面上瘀黑。Nigel認為襲擊者不知道他是誰,打他的原因可能亦是COVID 導致的種族歧視。我不知道襲擊者是否認識Uncle Roger,如認識可能更憎恨他,因為Uncle Roger此角色雖有點自嘲成分,所有情節都只為搞笑,但主調就是他對亞洲尤其中國文化非常驕傲,不停誇獎中國人注重教育和家教,反過來不停取笑西方人不懂飲食,甚至笑謔批評他們的各種生活習慣和文化。
數周前又發生了一次網上的不愉快事件。Nigel與另一美國飲食KOL Mike Chen聯手做了一個節目,後來發現Mike Chen原來是個法輪功邪教徒,就馬上把視頻下架,並在微博上向中國人道歉。此舉完全合理,但當然被一些人在網上攻擊,被誣告為五斗米而向中國折腰。Nigel澄清絕無此事,他暫無任何來自中國的收入,而他只想為觀眾帶來歡樂,無意加入任何政治元素。我亦替他非常不值,早前他表示因襲擊事件陰影而有意搬家,近日他更回了馬來西亞探親過年。即使他選擇留在亞洲發展,我也不會感覺意外,前途可能更好。
移民縱賣樓 最好留點騰訊傍身
近日看到一篇移民倫敦指南,教人如何在那邊成為一個稱職的送外賣人員,看完有點心酸。文章非常詳細,逐步教人到埗後如何以BNO身分拿合法工作證明,然後開銀行戶口,如何加入Deliveroo等外賣Apps。連在哪裏買單車,哪條路線較賺錢和安全,都詳盡介紹。他說每月收入,折合約13,500港元,我真不知在倫敦如何能夠生活!所以我之前已提醒過考慮移民的朋友,必須有傍身之技,從前很多人學斬叉燒,現代人最好學點投資。我勸喻移民英國的人,即使賣掉香港房屋,最好留點騰訊(0700)傍身。英國FTSE指數沒有多少隻揸得落手,Unilever洗衣粉?AstraZeneca好一點,有COVID疫苗,買Diageo不如買茅台,還是同樣面對中、英身分危機的匯控(0005),要買也不用跑到英國買。唯一要小心的是入了英籍後,如英國「制裁」騰訊(笑了),可能不容許英國人持有。
此指南最後語重心長,善意提醒香港人送外賣時要禮貌,收到貼士更要大聲講Thank you,務必令英國人對香港人留下良好印象(在香港的服務員當然無此多餘責任)。我贊同,但小心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突然發作,腰骨發軟,有種想做Uncle Tom(西方著名小說奴隸角色),90度鞠躬的衝動。希望他們多點以Uncle Roger為學習榜樣。
(中環資產持有騰訊、匯控及茅台財務權益)
「米菲美國真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米菲美國真假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米菲美國真假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米菲美國真假 在 阿鴻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米菲美國真假 在 [問題] 請問米菲美國是正品嗎? - 看板shoe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米菲美國真假 在 米菲美國代購真假- 女孩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米菲美國真假 在 miffyusa_77真假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米菲美國真假 在 miffyusa_77真假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米菲美國真假 在 米菲美國代購評價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米菲美國真假 在 米菲美國代購評價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米菲美國真假 在 米菲美國代購評價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米菲美國真假 在 Miffyusa_77 真假-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 的評價
- 關於米菲美國真假 在 Miffyusa_77 真假-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 的評價
- 關於米菲美國真假 在 [問題] Y拍米菲美國現貨代購中心真假- 看板shoes - PTT消費區 的評價
- 關於米菲美國真假 在 真假| PTT板上整理的真假網拍賣家FB 名單 - This is a book. 的評價
- 關於米菲美國真假 在 頭條開講 - YouTube 的評價
米菲美國真假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奧斯卡歷屆影后一次看完!
#超用心的影片
#發現自己還好多電影沒看過啊啊啊啊
#1988年後的女主角作品就都沒錯過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xZvrOjI2eI&t=522s
.
1927/28 《7th Heaven 第七天堂》、《Street Angel 馬路天使》、《Sunrise 日出》Janet Gaynor
#第一屆不是單片入選而是看整體成績耶
.
1928/29《Cocquette 弄情女子》Mary Pickford
1929/30 《The Divorcee 》Norma Shearer
1930/31《Min and Bill 》Marie Dressler
1931/32《The Sin of Madelon Claudet 戰地晴天》Helen Hayes
1932/33《Morning Glory》Katharine Hepburn (#奧斯卡史上獲獎最多的女演員第一次獲獎原來在這一年啊)
.
1934《It Happened one Night 一夜風流》Claudette Colbert
1935《Dangerous 女人女人》Bette Davis
.
1936《The Great Ziegfeld 歌舞大王齊格飛》Luise Rainer
1937《The Good Earth 大地》Luise Rainer
Luise Rainer連續兩屆獲獎,她在《大地》飾演一位中國婦人,讀到一篇關於《大地》的文章:「據說當時賽珍珠(作者)本人要求用華人演員來演片中的主要角色,但是當時米高梅重臣桑堡Irving Thalberg認為,當時的美國人還不習慣看華人演員做主角的電影。雖然當時有一個華人女星Anna May Wong還蠻紅的,本來可以飾演阿蘭的,但當時美國電影圈有個法典Hays Code,就是不同種族的人不能演夫妻,因此她不可能演Paul Muni的妻子,所以片中的華人主角,最終都由西洋人主演。(米高梅後來要Anna May Wong演荷花的角色,但她不答應。她說全片都由洋人演,我是唯一的華人血統,卻讓我演片中最不討好的反派。)」。
文章連結:http://www.ritagiang.com/article.php?id=458
.
1938《Jezebel 紅衫淚痕》Bette Davis
1939《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Vivien Leigh
1940《Kitty Foyle 女人萬歲》Ginger Rogers
1941《Suspicion 深閨疑雲》Joan Fontaine
希區考克導演唯一一部拿下奧斯卡女主角的作品。Joan Fontaine 和她的姊姊 Olivia de Havilland 都拿過奧斯卡影后,只是姐妹倆感情不和,常會相互競爭。
.
1942《Mrs.Miniver 忠勇之家》Greer Garson
1943《The Song of Bernadette 聖女之歌》Jennifer Jones
1944《Gaslight 煤氣燈下》Ingrid Bergman
1945《Mildred Pierce 慾海情魔》Joan Crawford
1946《To Each of His Own 風流種子》Olivia de Havilland
.
1947《The Father’s Daughter 農家女》Loretta Young
1948《Johnny Belinda 心聲淚痕》Jane Wyman
1949《The Heiress 千金小姐/女繼承人》Olivia de Havilland
1950《Born Yesterday 絳帳海堂春》Judy Holliday
1951《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慾望街車》Vivien Leigh
.
1952《Come Back, Little Sheba 蘭閨春怨》Shirley Booth
1953《Roman Holiday 羅馬假期》Audrey Hepburn (#美到不行)
1954《The Country Girl 鄉下姑娘》Grace Kelly
1955《The Rose Tattoo 玫瑰夢》Anna Magnani
1956《Anastasia 真假公主》Ingrid Bergman
.
1957《The Three Faces of Eve 三面夏娃》Joanne Woodward
1958《I want to Live 我要活下去》Susan Hayward
1959《Room at the Top 金屋淚》Simone Signoret
1960《Butterfield 8 青樓豔妓》Elizabeth Taylor
1961《Two Women 烽火母女淚》Sophia Loren (#奧斯卡史上第一個以外語片拿下影后殊榮的女星)
.
1962《The Miracle Worker 海倫凱勒》Anne Bancroft
Anne Bancroft就是《畢業生》裡的羅賓森太太,她在片中色誘剛出社會的小鮮肉達斯汀霍夫曼,事實上,Anne Bancroft和達斯汀霍夫曼的年紀才差6歲。另外,如果各位有看過經典漫畫《千面女郎》,就會對《海倫凱勒》這個作品非常熟悉,因為漫畫中的兩位女主角都有演出這個故事。
.
1963《Hud 原野鐵漢》Patricia Neal
1964《Mary Poppins 歡樂滿人間》Julie Andrews
1965《Darling 親愛的》Julie Christie
1966《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靈慾春宵》Elizabeth Taylor
.
1967《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誰來晚餐》Katharine Hepburn
1968《The Lion in Winter 冬之師》Katharine Hepburn
1968《Funny Girl 妙女郎》Barbra Streisand
從1933年第一次獲得奧斯卡女主角榮耀,隔了30幾年後,Katharine Hepburn才終於以《誰來晚餐》再次拿到奧斯卡女主角獎,而且隔年又以《冬之獅》再次獲獎。不過,1968年首度出現雙影后,除了 Katharine Hepburn 外,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也以《妙女郎》並列影后。
.
1969《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春風不化雨》Maggie Smith
1970《Women in Love 戀愛中的女人》Glenda Jackson
1971《Klute 柳巷芳草》Jane Fonda
1972《Cabaret 酒店》Liza Minnelli
1973《A Touch of Class 金屋夢痕》Glenda Jackson
.
1974《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 再見愛麗絲》Ellen Burstyn
1975《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飛越杜鵑窩》Louise Fletcher
1976《Network 螢光幕後》Faye Dunaway
1977《Annie Hall 安妮霍爾》Diane Keaton
1978《Coming Home 歸返家園》Jane Fonda
.
1979《Norma Rae 諾瑪蕾》Sally Field
1980《Coal Miner’s Daughter 礦工的女兒》Sissy Spacek
1981《On Golden Pond 金池塘》Katharine Hepburn (#第四座影后紀錄至今無人能敵)
.
1982《Sophie’s Choice 蘇菲亞的選擇》Meryl Streep
1983《Terms of Enearment 親密關係》Shirley Maclaine
1984《Places in the Heart 心田深處》Sally Field
1985《The Trip to Bountiful 豐富之旅/邦蒂富爾之行》Geraldine Page
1986《Children of a Lesser God 悲憐上帝的女兒》Marlee Matlin
1987《Moonstruck 發暈》Cher
.
1988《The Accused 控訴》Jodie Foster
1989《Driving Miss Daisy 溫馨接送情》Jessica Tandy
1990《Misery 戰慄遊戲》Kathy Bates
1991《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沈默的羔羊》Jodie Foster
.
1992《Howards End 此情可問天》Emma Thompson
1993《The Piano 鋼琴師和她的情人》Holly Hunter
1994《Blue Sky 藍天》Jessica Lange
1995《Dead Man Walking 越過死亡線》Susan Sarandon
1996《Fargo 冰血暴》Frances Mcdormand
.
1997《As Good as it Gets 愛在心裡口難開》Helen Hunt
1998《Shakespeare in Love 莎翁情史》Gwyneth Paltrow
1999《Boys Don't Cry 男孩別哭》Hilary Swank
2000《Erin Brockovich 永不妥協》Julia Roberts
2001《Monster's Ball 擁抱豔陽天》Halle Berry
.
2002《The Hours 時時刻刻》Nicole Kidman
2003《Monster 女魔頭》Charlize Theron
2004《Million Dollar Baby 登峰造極》Hilary Swank
2005《Walk the Line 為你鍾情》Reese Witherspoon
2006《The Queen 黛妃與女皇》Helen Mirren
.
2007《La Vie En Rose 玫瑰人生》Marion Cotillard (#當年看到她拿獎超感動的)
2008《The Reader 為愛朗讀》Kate Winslet
2009《The Blind Side 攻其不備》Sandra Bullock
2010《Black Swan 黑天鵝》Natalie Portman
2011《The Iron Lady 鐵娘子》Meryl Streep
.
2012《Silver Linings Playbook 派特的幸福劇本》Jennifer Lawrence
2013《Blue Jasmine 藍色茉莉》Cate Blanchett
2014《Still Alice 我想念我自己》Julianne Moore
2015《Room 不存在的房間》Brie Larson
2016《La La Land 樂來越愛你》Emma Stone
.
2017《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意外》Frances Mcdormand
2018《The Favourite 真寵》Olivia Colman
2019《Judy 茱蒂》Renee Zellweger
米菲美國真假 在 阿鴻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推薦大家看 邱國鷺的這本"投資中最簡單的事",
講了很多蠻重要的觀念,對我很有幫助。
我來定期PO這本書的重點整理,
今天就PO第一章吧~
----------------------------
自序
弄清這個行業裡決定競爭勝負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什麼樣的公司算“好公司”、什麼樣的價格是“便宜”。
舉例來說,對於餐飲業而言,回頭客多、翻台率高、坪效高的就是“好公司”;
對於連鎖零售業而言,同店增長高、開店速度快、應收賬款低的就是“好公司”;
對於制造業而言,規模大、成本低、存貨少的就是“好公司”。
第一,便宜才是硬道理。
即使是普通公司,只要足夠便宜,也會有豐厚的回報。
A股市場魚龍混雜,
發現“價格合理的偉大公司”的難度遠遠超過尋找“價格被低估的普通公司”。
第二,定價權是核心競爭力。
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有兩個標准:
一是做的是自己可以不斷復制的事情,
比如麥當勞和星巴克可以不斷地跨區域開新店,在全世界成功復制;
二是做的是別人不可能復制的事情,
具備獨占資源、品牌美譽度、專利、技術、寡頭壟斷地位、牌照准入限制等特征,
最終體現為企業的定價權。
第三,勝而後求戰,不要戰而後求勝。
百舸爭流的行業,增長再快也很難找投資標的,
不妨等待行業“內戰”結束、贏家產生後再做投資。
許多人擔心在勝負已分的行業中買贏家會太遲,
其實騰訊、百度、格力、茅台等企業
在十年前就已經是各自行業裡的贏家了,但是十年來它們的漲幅依然驚人。
第四,人棄我取,逆向投資。
不論是巴菲特、索羅斯,還是鄧普頓、卡爾·伊坎,
投資領域的集大成者大多數都具有超強的逆向思維能力。
A股的情緒波動容易走極端,
任何概念和主題,無論真假,只要夠新夠炫,都能在短期內炒翻天,
但是爆炒之後常是暴跌,因此對於如我這般手腳不快的人來說,
“人多的地方不去”更是至理名言。
------------------------------
第一章 以做生意的眼光投資
#護城河#
每三四年就得重挖一次的護城河 其實不能算是護城河,
而沒有護城河就不斷會有前浪死在沙灘上。
在一個先發優勢不斷被顛覆、沒有永遠的贏家的行業裡,
只有勇於自我否定、因時而 變才能生存。
#成長vs門檻#
多數人喜歡成長,但我喜歡門檻。
成長是未來的,難預測;門檻是既成的,易把握。
高門檻 行業,新進入者難存活,因此行業供給受限,競爭有序,有利於企業盈利增長。
低門檻行 業,行業供給增長快,無序競爭,誰也賺不到錢。
#成長vs門檻:案例#
白色家電行業2000—2005年增長迅速,但利潤不佳,股價疲軟;
2006—2010年行業增速減 緩,但利潤大增,龍頭股價上漲十幾倍。
拐點是2005年行業大洗牌,小廠退出,
之後龍頭企業在規模、渠道、成本、品牌等方面優勢擴大,阻止了新進入者,
行業格局從野蠻生長的無序競爭 轉變為有門檻的有序競爭
這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即使你行大運做出了一款火爆的游戲,產品的生命周期一般也只有3~6個月,
之後你就得推出新產品。
而事實上,在數千家游戲開發商中,能夠連續推出兩款 火爆游戲的實在是鳳毛麟角。
目前絕大多數的手機游戲是單機游戲,
單機游戲的 特點就是產品生命短,這一點和網頁游戲很像。
事實表明,頁游行業的內容開發 方很難做大,只是市場選擇對此視而不見罷了。
手游不像端游那樣有較好的用戶黏度,
一款重度端游可以火個五年十年,
靠的是在游戲中建立起的一種深度互動的、牢固的社會關系。
但是,社交游戲也不 能保證自身的持續性,
就像Facebook上曾經一統江湖的Zynga,過去這一年多股 價暴跌80%。
幾年前,火得不能再火的偷瓜偷菜游戲也是熟人之間的社交游戲,
但 是火過一陣子也就銷聲匿跡了,
這樣的商業模式你怎麼能給出高估值呢?
他今年 賺的錢再多,你怎麼能夠知道三五年後這家公司是否還能像現在一樣紅火呢?
而 且,手機游戲內容開發商的議價權其實是很有限的,主要的錢都被平台商賺走了。
大家都想成為平台,但是,要成為一個平台又談何容易?
蘋果系統只有一個 平台,安卓平台最後成功的可能也只有兩三個,
再加上騰訊的微信平台,鐵定又 要分流走很多游戲玩家。
在這樣的形勢下,手機游戲開發商其實只能是“人為刀 俎,我為魚肉”,
讓平台把百分之七八十的收入分走。
人們只看到7億手機用戶這個巨大的市場,
卻忽視了這其實是個競爭無比激 烈、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行業。
人們只看到成功的“一將”,選擇性地忽視了“枯 了的萬骨”。
任何公司只要跟手游沾點邊就能夠被爆炒,
甚至連旅游公司推出個 手機自助游軟件也能夠受到市場的追捧。
市場的非理性可見一斑。
什麼行業易出長期牛股?行業集中度持續提高的行業。
因為這 樣的行業有門檻,有先發優勢,後浪沒法讓前浪死在沙灘上,易出大牛股。
相反,如果行業越來越分散,說明行業門檻不高,
既有的領先者沒有足夠深 的護城河來阻止追趕者搶奪其市場份額,
這種行業一般是城頭變幻大王旗, 各領風騷兩三年。
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現金流狀況
用自己的錢做實業投資要考慮的第二個問題,
就是這門生意的現金流狀況如 何,
畢竟做生意的最終目的是賺取現金流。
2013年受市場熱捧的電影行業其實是個現金流狀況很差的行業。
中國每年會 拍七百多部電影,只有兩百多部能夠上映,
其中票房能夠超過五億的屈指可數。
即使賺了五億的票房“大獲成功”的電影,扣除分給院線的一半,再扣除發行費 宣傳費,
制片方能夠拿到手的大概只有2億多一點。
再扣除給編劇、導演、制片和 演員的薪酬以及拍攝中的各種成本,
最後剩下的淨利潤可能只有幾千萬。
更麻煩的是,從現金流的角度看,
拍電影得先寫劇本,然後請導演、搭班 子、雇演員,支出一大筆費用,
一年半載之後影片開始發行、宣傳,又是一大筆 費用,
而且電影公映之後要等好幾個月才能從票房中分到錢。
所以很多電影公司 不管利潤怎樣,現金流都是大幅為負,抗風險能力特別弱,
一有風吹草動就容易 元氣大傷。
不論是美國的百年老店米高梅,還是後起之秀夢工廠,
只要有一片大制作成 了票房毒藥,就逃脫不了破產和被收購的命運。
美國的電影業發展了上百年,居 然沒有一家獨立的電影公司,
全都只是大型的綜合傳媒集團的一部分,
這也體現 了電影作為一個獨立的商業模式的內在缺陷。
另外,電影的定價權掌握在導演和演員手裡,
觀眾買票到電影院是去看範冰 冰、徐崢和馮小剛的,不是去看電影公司的,
所以名導演和名演員的薪酬總能漲 到讓電影制片方不怎麼賺錢的水平。
就好比歐洲的足壇,雖然球星擁有天價收 入,俱樂部卻在虧損,原因很簡單:
定價權在球星手裡。
迪士尼能夠歷經百年屹 立不倒,
很重要的原因是米老鼠和唐老鴨不會要求漲片酬。
我們再來比較一下房地產公司的商業模式,
北上廣深隨便賣棟別墅都是幾千 萬利潤,頂得上一部好電影了。
拍電影不一定每部都能火,而別墅幾乎每棟都賣 得掉。
再從現金流的角度看,
地產公司只要出錢拍了地,挖個坑、做個沙盤就可以預售了,
客戶會排著隊把錢交上,他用你的錢蓋你的房子,
自己對現金流的要 求其實並不高(盲目高價拿地的除外)。
好公司的兩個標准
一是它做的事情別人做不了;
二是它做的事情自己可以重復做。
前者是門檻,決定利潤率的高低和趨勢;
後者是成長的可復制 性,決定銷售增速。
如果二者不可兼得,
寧要有門檻的低增長(可持續), 也不要沒門檻的高增長(不可持續)。
門檻是現有的,好把握;
成長是將來 的,難預測。
行業的競爭格局和公司的比較優勢
用自己的錢做實業投資要考慮的第三個問題
就是行業的競爭格局以及公司是否具有比較優勢。
簡單說來,就是你作為一個後來者,想顛覆既有的龍頭老大的 地位,
就得看自己能夠為客戶提供哪些不可比擬的價值,
以及相對於競爭對手的 比較競爭優勢在哪裡。
互聯網金融也是2013年的市場熱點。
許多人認為,再過五年十年,
傳統銀行 作為一個行業即將消失,所有的一切都會被網絡銀行替代。
其實網絡銀行並不是 什麼新鮮事物。
14年前我研究生畢業後買的第一輛新車,就是用從美國的網絡銀 行中得到的貸款購買的。
當時,我只是在網絡上填一張表格,第二天早上,快遞 就把一張支票送到我手裡了。
然後我把那張支票拿去4S店買下了一輛新車,用戶 體驗可謂極佳。
2003年時人們都認為,十年後所有的傳統銀行都將被網絡銀行替代,我對此 也深信不疑。
然而十年過去了,美國的銀行業仍然是富國、JP摩根的天下,
而我 鐘愛的那家網絡銀行也在2007年破產了——甚至都沒熬到金融危機的到來。
2013年時,許多研究員向我推薦互聯網金融的股票,都說互聯網會取代傳統 銀行,
我當時問了他們一個問題:
為什麼網絡銀行在美國、韓國、日本、歐洲
這 些互聯網經濟比我們更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嘗試了十幾年都沒有取得成功?
沒有 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有人說是因為品牌和信任的欠缺,但我們可以看看美國運通的例子。
它是金 融業中的老牌企業,巴菲特幾十年來的重倉股,
品牌號召力不可謂不強,客戶的信任度不可謂不高。
他們也設立過網絡銀行,我還曾經是他們的客戶,
它的銀行卡可以在任何銀行的ATM機取款,美國運通會替你出手續費。
網絡銀行付的存款利 息也比許多傳統銀行高,
你可以和其他銀行一樣開支票、在線支付,用戶體驗非 常好,
但最後也沒有做成功。
互聯網的本質是“人生人”,優勢在於能以極低成本服務無數客戶,
規模效 應體現在“人多”,二八現像不明顯,
是典型的散戶經濟,得散戶者得天下。
銀行業的本質是“錢生錢”,規模效應體現在“錢多”,
80%的業務來自20%的客 戶,二八現像顯著,得大戶者得天下,
而且那20%的大客戶是需要線下的高端服務 的,
這就是網絡銀行至今在歐美日韓都沒有很成功的案例的重要原因。
看一下日 本最成功的網絡銀行樂天銀行:
成立12年,擁有420萬客戶,才600億人民幣的存 款,人均存款1.5萬元。
再比較一下國內某股份制銀行的私人銀行部門:
擁有2萬 客戶,4 000億存款,人均2 000萬存款。
兩者高下立現。
互聯網“人生人”主要靠兩條:
一是網絡效應
(例如淘寶,買家多賣家就 多,賣家多買家更多;社交網站,美女多帥哥就多,帥哥多美女更多),
二靠人多提升用戶體驗
(用戶越多搜索結果越精確;用戶越多,對餐廳的點評越靠 譜)。
可惜的是,網絡銀行並不會因為用戶多而形成網絡效應或者提升用戶體 驗,因此優勢並不明顯。
中國電子商務增長速度比美國快得多,
於是許多人就認為中國互聯網對銀行業的顛覆也會比美國快得多。
其實,這種觀點忽略了中美兩國的產業格局的巨大 差異。
美國的線下零售業在互聯網出現時就已經很強大了,
湧現了沃爾瑪、家得 寶、塔吉特、百思買等一批世界級的零售巨頭,
因此美國互聯網很難徹底顛覆線 下零售,
目前美國的前10大電子商務網站大多是由傳統零售企業經營的。
中國的 線下零售業由於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
並未形成沃爾瑪、家得寶那樣的全國性大 企業,
而且線下零售的物流成本、租金成本居高不下,
從出廠價到零售價鏈條過長、運營效率低下、加價倍率過高,
所以天貓、京東、唯品會等電商企業才能一 路以摧枯拉朽之勢攻城略地,
可以說,中國線下零售的分散和低效是中國線上電 商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相反,中國的線下銀行業比美國的線下銀行業要集中得多,
五大國有銀行和 上市股份制銀行的市場份額、資本實力、品牌認知、網點優勢都遠勝於美國同 行,
因此,互聯網銀行想要顛覆中國銀行業,難度遠大於顛覆零售行業,
原因很 簡單:線下對手要強大得多。
舉個簡單的例子,銀行是有資本充足率要求的,
上市股份制銀行的淨資本動輒兩三千億,
這是過去十幾年的行業利潤留存和資本市 場多次融資後形成的積累,
單這一項就不是新設立的互聯網銀行一朝一夕能夠趕 上和顛覆的。
相比之下,中國的基金行業比美國的基金行業要弱得多,
美國最大的資產管 理公司一家就管理了3萬多億美元的資產,
而中國的整個基金行業加起來才管理了 3萬多億元人民幣,差距巨大。
同時,基金行業沒有像銀行業那麼高的資本金門 檻,
國內的大型基金公司管理著數千億的資產,但是注冊資本金大多才一兩億, 淨資產也才二三十億。
因此,中國的互聯網金融首先從基金業取得突破也就順理 成章了。
在美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
真正受衝擊的其實是傳統的券商經紀業 務,
迄今為止銀行業受的影響並不大。
那些認為互聯網應該能夠輕易地擊敗傳統 銀行的觀點,
嚴重地低估了中國銀行業的競爭力。
事實上,銀行在IT和科技上的 投入絲毫不比互聯網公司少,
互聯網金融崛起的結果更可能是科技進步幫助傳統 銀行業更好地服務於既有客戶,
而不是顛覆性地改變行業現有格局。
寡頭的力量
回顧過去5年,寡頭壟斷行業的利潤增長往往不斷超出預 期,
而市場集中度低的行業則常常陷於惡性競爭和價格戰的泥潭之中。
白色 家電(空調、冰箱和洗衣機)和黑色家電(電視)兩個行業的不同發展歷程 就是最好的明證。
所以,投資制造業時更應關注工程機械、核心汽配、白色 家電這樣的寡頭行業。
分析技術變化快的行業時不必看市場占有率,而要看 是否適應最新的殺手級應用的潮流。
大家都喜歡新東西,但是有沒有人想過,
為什麼幾年前聲勢浩大的風電、光 伏、LED、電子書、鋰電池等新興行業千般扶持卻總是爛泥扶不上牆?為什麼銀行 地產百般打壓卻總是賺得盆滿缽滿?
這是由內在的經濟規律、行業格局、供需關 系和商業模式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做投資要研究的就是這些不以人的 意志為轉移的規律,而不是整天去猜測市場的情緒變化。
有時猜測別人的情緒變 化能給我們帶來收益,但那是不能夠持久的。
而經濟規律、行業特質、商業模式 是客觀存在的,
你只要研究透了,它在三五年內是不會有大的變化的,
能為理解 這些規律的投資人提供持續的競爭優勢。
本文寫於創業板創出歷史新高之日,多少有些不合時宜。但是,皇帝沒穿衣 服,卻必須有人指出,即使是在市場的一片火熱和喧囂中。誰也不知道這樣的火 熱和喧囂還能持續多久,然而即使在炒作和投機經常盛行的A股市場中,理性也只 會遲到,從來不會缺席。
市場經常對動態的、暫時的信息(政策打壓、 訂單超預期、10送10)過度反應,
卻對靜態的、本質的信息(公司的核心競 爭優勢、行業競爭格局)反應嚴重不足。
其實,寶石被人扔進泥裡再踩上幾 只腳也仍是寶石,磚頭被請進廟堂受人膜拜也仍是磚頭。
當其他行業的龍頭 公司想“移民”到某行業時,往往該行業股價已近階段性頂部。
To be continued...
米菲美國真假 在 米菲美國代購真假- 女孩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有人買過這家代購嗎想買他們家的coach手拿包但版上討論到他們的文章幾乎是0 網路上的又有點像葉配幫他們代言的所以想問問大家有沒有人買過他們家 ... ... <看更多>
米菲美國真假 在 米菲美國代購評價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米菲美國 代購評價的網路口碑排行榜 · #1.米菲美國代購真假- 女孩板- Dcard · #2.米菲美國Miffyusa, 線上商店- 蝦皮購物 · #3.MiffyUSA米菲美國 · #4.米菲美國祝大家兔年行大運 ... ... <看更多>
米菲美國真假 在 [問題] 請問米菲美國是正品嗎? - 看板shoe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想入手1461 但是專櫃價格無法接受
後來朋友介紹這間 米菲美國 在台中有店面
感覺很像真的 請問有板友去那邊消費過嗎?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A810Y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6.226.1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hoes/M.1490545699.A.33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