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 恭喜 向華、吳欣怡抽中書。請私訊收件人姓名、手機及地址,由出版社幫忙寄出,謝謝。
🤤【抽書活動】--《那一天,憂鬱症找上了我》
從拒絕承認到勇敢面對,一個記者戰勝憂鬱症的真實告白
#皇冠平安文化
。
請完成句子:
#搞笑的是我最害怕(什麼或什麼事)。
先填一下括號內的害怕,然後放著,文章最後會再談到。
。
憂鬱症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根源是為人我和諧而壓抑了太多自己真實和任性的部分。壓抑的部分恰好是人最重要的核心,往後會接連失去控制感、自信心,覺得自己不配XXX,像是進入半放棄狀態。
當事人先有失眠、焦慮及過度反應開始,生理表現召示著心理的不適,當事人仍然拒絕承認不一樣,被動等待事情好轉(以為自己就會好)。當累積一定程度就會「崩潰」,什麼秩序都不在了,正式進入憂鬱心理的自動化反應,當事人心裡還會這樣想:「一切都是我的錯,我很抱歉得了這種病…」(P75)
我發現很多人沒有盡早就醫,一部分是擔心憂鬱症的標籤,另一部分則是對精神科看診充滿錯誤的想像,尤其是認為一旦進入健保系統登錄,那個污點就會一輩子跟著。現實上,僅有少數職業會如此介意,而我的想法是,如果都不一定活得下去了,那麼「此時此刻」才是最重要的,先不要為明天擔憂。
本書作者原是記者,整本書算是故事、知識、心境求診的書寫。
#第一部:
記錄了他發現憂鬱症的震驚與如何逐漸接受,記錄了在韓國看診的過程,醫生的問診與反應,中間又怎麼用藥(及用藥知識),看了之後較能有正確概念。
#第二部:
他與家人、好友間的公開坦露,當承認事實並說出口,也有個明確的態度進行治療,對方反而知道怎麼相處,並成為當事人的支持系統。當然不會理解而隨便亂安慰的傢伙也大有人在,這時更不需要在乎他們,好好認同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部:
是個人自我覺察,憂鬱來時,情緒會讓想法不理性,而想法會召喚更負面的情緒,就陷下去了。作者有些方法,能練習讓自己覺察不合理的想法,緩降那個不安。
例如:情緒日記(P131,如下圖),重新評價焦慮程度;自我獎勵的貼紙;腹式呼吸。
#第四部:重新認識自己。
作者與好友約見面,讓好友以問問題的方式去理解他,如問:「你平常很樂觀正向,怎麼會這樣?」、「你之前受的沉重壓力是什麼?具體聊一下」、「什麼原因讓你下定決心去精神科?」、「你為什麼會覺得失去歸屬感?」
作者慢慢地回到一個狀態,重新認識自我,他看清什麼是生命裡比較重要的事,同時也學習到情緒能力--能自己獨立消除不安的程度。
最後還蠻有趣的,診所護士問:「請問您下次要預約什麼時候呢?」,他說「不用了,今天是最後一次。」
「天啊,太恭喜您了。」護士們立刻給予海狗式鼓掌。
畢業了呢。
。
#回到完成句子:搞笑的是我最害怕(什麼或什麼事)。
人所害怕的,會隨著心情不同而不同,可從此句檢查一下是否為不合理的信念,例如包含「應該」、「總是」、「一定」、「全部」…的概念
#例如:搞笑的是,我最害怕別人怎麼看我。
反論:人們的注意力通常是在自己身上,即使看別人而評論也只是一下下而已。
解決方法:你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XD
。
有興趣者可以參閱連結購買。目前79折221元。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1214
可以進去看更多簡介及目錄
。
♨贈書方式的條件:
1️⃣『為心理師粉專粉絲』。不是的趕快去按讚👍️,這可能要調一下,設定公開,否則我看不到你按讚,抽中了也會喪失資格。
2️⃣『在此篇貼文下方按讚👍 + 轉分享(一定要設公開,看不到分享也失格喔)』
3️⃣#需TAG一位朋友+留言:「搞笑的是我最害怕(什麼或什麼事)」
🤤🤤
。
活動日期:110/9/24(五)18:00~9/27(一)12:00截止喔
9/27(一)中午後公布 2 位幸運粉絲得書一本🙋♀️
⚠️中獎名單於貼文標題上公告
⚠️得獎者請私訊寄送地址,轉出版社為你寄出(限台灣本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30的網紅破病少女仙仙,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是雨仙,一個情感型思覺失調症病友。 跟你分享我在精神科/身心科的求診經歷! #精神科 #身心科 #精神科看診 #身心科看診...
精神科看診 在 我在出版業上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樂讀|那一天,憂鬱症找上了我 #出版社閱讀邀約書籍
「憂鬱症」這幾年來逐漸被大眾認識,但仍然有不少人會把它跟「憂鬱」的情緒混為一談。
過去閱讀的書籍大多是討論情緒的「憂鬱」,鮮少有直接談論「憂鬱症」的議題,加上身邊也沒有親近的友人有過憂鬱症,所以,我也會思考,若有一天憂鬱症找上我或是親友,那屆時該如何面對呢?
《那一天,憂鬱症找上了我》是一位韓國記者在經歷一段憂鬱症療程後的經驗分享。第一、二章主要闡述當初如何覺察到自己的心理狀態、面對踏入精神科看診時的各種糾結,以及與他人坦承自己的身心狀況等。以輕鬆口語的方式書寫,意外地好閱讀,不知不覺就讀完了。
其中,初次踏入醫院時,他說:「我原本以為醫院裡會坐滿一大堆眼神散患的患者,現在看來,只有『看起來很正常』的患者。」這段話我特別有些感觸,我們長期對於憂鬱症的誤解來自於不理解,很容易就會給他們貼上奇怪的標籤,另一方面,也表示我們很難去覺察自己身邊的人是否有憂鬱症。
作者在書籍後半段提供一些練習覺察情緒以及觀照自我的小撇步,這部分我覺得僅有憂鬱情緒的讀者也很適合運用。書末則有與職場同事的對談以及老婆一路陪伴他接受治療的感受分享,雖然篇幅不長,卻讓我讀得很感動。
這本看似是很簡單的生活分享,卻能夠讓我們再多了解一些憂鬱症者的感受,可以學習如何面對自己的憂鬱症,亦或是如何友善地對待憂鬱症的親友。
-
作 者|金正源(김정원)
譯 者|黃莞婷
出版社|平安文化/皇冠文化集團
-
#駐點樂讀人專欄 ─── 陳子楹
更多閱讀互動都在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ovelove_reading/
精神科看診 在 我是業務(阿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牙醫等三人無辜被砍 造成1死2傷 嫌犯曾有精神病史且念經懺悔 法官認可教化逃死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622/2012792.htm
在台灣殺人免死SOP
1.我有精神病 2.念經懺悔 3.向家屬致歉
就算你精神病治好了仍俱「終身免死權」
大家可以去精神科看診還可獲得「終身保障」,遠比任何會員卡甚至是黑卡還好用。
因為你走在街上等於無敵狀態
這到底是什麼畸形法律?
#無恥的廢死團體及法官
#好人命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