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法西斯政權,不配舉辦冬奧會!
---我們的呼籲
鑒於中共在香港全面執行惡法《國安法》,加緊對香港民主力量的鎮壓,3月4日竟全部關押幾乎所有香港重要的民主力量人士。香港的“一國兩制”早已經不存在,現在的香港,不僅“一國兩制”早已不存在,而且已經淪落為一個大監獄;
鑒於中共在新疆推行國際認證的種族滅絕政策,上百萬的維吾爾族人和哈薩克族人被關入集中營,已經造成本世紀最大的人權迫害事件和人道主義災難之一;
鑒於中共繼續增高對民主台灣的武力威脅,頻繁以機艦侵擾突破防空界線,擠壓台灣在國際社會上的政治和經濟空間,並且用斷絕兩岸交流的方式,試圖顛覆台灣的民主自由制度;
鑒於中共在大陸境內大肆鎮壓政治異議人士,戕害言論自由,各種人權侵犯案件數不勝數,令人髮指;
鑒於中共不斷向海外擴張反民主的意識形態,介入和干擾國際社會的民主發展,實際上也是不斷試探國際社會的忍耐度;
我們認為,這樣一個政權,已經具備法西斯政權的性質,不配主辦奧運會這樣重大的國際體育活動。這個政黨和政權的惡行,也與奧運會體現的”多元,平等,遵守規則“等基本精神完全背道而馳。而且,如果任憑北京舉辦2022年第24屆冬奧會,必助長中共政權的法西斯氣焰,使其進一步挑戰國際社會的民主發展原則,惡化中國的人權狀況。。
我們認為,中共舉辦奧運會,不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利益,而是為了鞏固其暴政的統治基礎;在中國社會兩極分化嚴重的今天,舉辦奧運會的巨大花費,應當用於保障國人的民生建設,而不是把橫徵暴斂的錢財用於為中共的統治塗脂抹粉。我們也認為,中國要被世界尊重,應當建立在對於普世價值的基礎上,而中共的所作所為,實際上是在抹黑中國。
因此,我們呼籲各國政府在中共政權未能切實改善人權狀況,停止上述各項迫害人權的行為之前,共同抵制2022年北京冬奧會,以彰顯人類社會對於普世價值和民主制度的捍衛,表達國際社會對於中國人權狀況惡化的關注和譴責。
連署人(188人)
王丹,蘇曉康,王軍濤,胡平,吾爾開希,嚴家其,李恆青,王超華,
徐傑,段剛,蔣濤,王麗玲,康正果,陳奎德,傅希秋,夏業良,盛雪,
邱家軍,王安娜,金岩,吳祚來,陳闖創,曹嘉豪,孟元新,王應國,
Brian Thomson,Pauline Oram, Gary Oram,丁智彬,胡浩,李明,
楊憲宏,王劍虹,胡金煒,劉大聖,Josie Chan,潘志鋼,方政,耿冠軍,
楊曉,趙昕,車宏年,王進忠,董鵬,Chris Cheung,傅晨,Ng Ui-Tak,
陳破空,陳立群,蘇力德,呂京花,張會來,張傑,李進進,魏泉寶,
楊俊,界立建,葛坤,羅峙,趙雪峰,袁宇峰,閆濤,劉開元,陳瑤池,
苗琦, 吳昆鵬,韓濤, 張俊傑, 鄭存柱,廖天琪,潘永忠,賴昌豐,李蓉,
熬翠蘭,熬章鳳,王秀梅,王島,李傳良,付漢民,陳永忠,邵俊,張博,
徐碩,崔勇,張玉紅,斯坦,陳勝榮,劉連軍,楊子立,李澤坤,
Joseph Shi,朱映明,寧先華,劉念春,儲海藍,張菁,向莉,張秀巖,
鄒玉燕,張明,張家維,王素婕,張志勝,張軍明,楊錦霞,鐘錦江,
陸文禾,陳維健,王涵,孫立勇,Jean Philippe Béja,陳士勝,劉庭軍,
薄尊馳,楊茂華,羅明珠,姚戈,楊平,周丹,劉桂英,張麥修,魏京生,
黃慈萍、郭祥偉,葉公子,袁哲,張東、陳建剛,蔡霞,程凱,趙常青,
廖亦武,余厚強,白節敏,梅海治,許茜,湛江,梁啟仁,潘結儀,李軍,
李艷玲,劉悅航,崔文哲,劉應春,石宇歌,金華良,龔平,張致君,
李愛傑,陳光誠,倪金芳,鄭雲,李剛,韓武,朱春風,雷秋生,付漢靈,
楊曉,吳輝勇,李文鵬,劉元,張銳,胡君,何德躍,孫如巖,王立劍,
劉振江,靳良,瞿成松,張子雲,顏柯夫,唐元雋,白永潔,李峰茹,
伍寧華,郭吉梅,蔡楚,鮮桂娥,燕鵬,陳山巔,高光俊,李文洙,俞文峰,
曹成傑,陳維明,王新芳,周建和,周金佩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90的網紅Mamacheers 媽媽心,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媽媽心時間 mamacheers show》 寶寶副食品❤️地瓜球 現在的生活真的越來越方便了!我的小孩四個都是喝明治的樂樂Q貝方塊型奶粉,以前都還要託朋友特別從日本幫我們帶回來,現在在台灣就買得到了。孩子慢慢長大後我會用樂樂Q貝做副食品,這樣子有孩子熟悉的奶香味,奶粉裡面的養分也非常的充足。這...
維明 素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響新聞睇倒劉兆佳話「中央正把香港地位稍為降低」,我聽完就想笑:因為呢D講法就好似啲動畫入面爛到唔爛嘅傲嬌情節,「我先唔係真係重視你!」其實中國大陸響近呢三五年,一直都好努力咁吹香港淡風,除咗不停歪曲歷史講到香港經濟發展全賴「祖國」支持、好似金融風暴、沙士都係靠大陸一手拯救危機之外,就係不停吹捧深圳GDP經已超越香港,後者已淪為二線城市云云──
分別只在於以前香港班狗官奴材都仲有啲身為香港人嘅些微自尊唔肯跟住講,而家就連呢啲Dur廉恥都無埋而已。
其實響過去十幾廿年,中國大陸各大省市縣之間響張五常口中嘅「縣際競爭」鬥過你死我活,以各種窮奢極侈辦工大樓聞名嘅「形象工程」,其實並唔係滿足官員嘅暴發戶心態、又或者搞貪污中飽私囊咁簡單,而係一定作為一種展現政府財力嘅示範,令國內外投資者覺得擺錢響度有可為。響呢個激烈嘅競爭過程中無數省縣主被淘汰,
但即使係咁,殘存落黎嘅城市其實停止過相互淘汰嘅嘗試,而深圳所謂今時今日「全國創科重鎮」嘅地位,背後就有廣州市落敗嘅痕跡響度──睇過唔少大陸文章提過廣州點樣曾經嘗試挑戰深圳,失敗後性質相近、距離又近嘅城市資金、人材同企業,無可能唔被吸收過去。基本上深圳就係傾中共全國之力「打造」嘅掌上明珠,輸比佢又有何意外?
再者,響呢十幾廿年經歷過經濟高增長、但大量伴隨而來嘅社會問題同貧富懸殊,好多香港人已唔再覺得GDP係一個乜嘢值得自傲嘅數值。大量大陸資金、旅客流入嘅代價就係樓價高企、生活成本劇增、甚至連落個街行都要同班大陸人迫;更加唔好講工作、學業嘅機會都逐步比佢地蠶食,結果對好多中下層黎講,佢地響享受「內地幫香港」所帶黎嘅經濟好處之前,已率先付出代價。而家大陸話唔重視香港,佢地高興都黎唔切添。
仲記得以前仲有唔少香港人好鍾意同新加坡比較邊個城市叻啲,好驚星加坡同上海過香港頭,而家經已處之泰然,更何況係深圳?單純對住GDP呢D硬數據黎打飛機,只係一種冷戰時代嘅化石思維,明明蘇共就係因為咁而滅亡,中共都仲係要蠢到將呢條舊路行多一次。
掉番轉,中國大陸正正就係害怕香港對國內嘅影響力,先至會咁著緊去打擊香港嘅抗爭運動,甚至不惜犧牲統一台灣嘅機會。試諗下,響「反送中」之前,國民黨以韓國瑜為首嘅氣勢幾好?台南地區一樣出現嚴重嘅城鄉差距、年青人難以向上嘅問題,而中共就係打算透過「香港模式」,透過自由行、大舉投資、台媒入滲,逐步建立起台灣人對中國大陸嘅好感;
但「香港模式」要成立,大前提香港就要做好示範單位。本來響《逃犯條例》修訂撤回後,只要響香港政制上面象徵式作出少少讓步,基於飯民一定會因少少利益而跪低,成件事就會化解於無形。但由習近平決定用最野蠻嘅方法鎮壓抗爭開始,台灣人就以前好鍾意番大陸嘅香港人一樣,突然間清醒咗──結果因為要搞掂香港,而放棄咗台灣過去十年八年嘅一切滲透努力,你話香港對習近平黎講重唔重要?
習近平而家下一個狂想,就係想將香港金融制度搬過去深圳,逐步取締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嘅地位。其實呢個係由清朝統治者一直延伸到現代嘅「中學為體、西學為誤」嘅謬誤,一心妄想只要將制度照搬過黎就可以即插即用,卻唔明白外國制度注重嘅係背後嘅精神,條例只係呢種精神嘅彰顯。
最簡單嘅一點就係,金融系統係應該以投資者嘅權益作為凌駕一切嘅優先考慮,任何其他因素都只能擺響次要;但中共所有制度卻優先為黨服務,剩係呢樣嘢已令中國大陸所有「金融中心」響過去廿幾年搞黎搞去都取代唔倒香港,之後再多廿幾三十年都唔會改變倒呢個現實。
維明 素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靠北長官402443
這篇算不上靠北,但請同仁官長們參酌(尤其高階官長們):
一位友人形容部隊現在的窘狀,
個人覺得非常到位:
「就像是一位患有嚴重肌少症、骨質疏鬆的高齡老者,還穿著重達幾十公斤的昂貴護具,要跟對街健身房裡正值壯年、屢屢刷新紀錄的健身教練PK格鬥。」
昂貴武器不該買嗎?還是得買。
也許有時候還是被迫買⋯⋯
但那是問題的重點嗎?顯然不是。
以下所講,會有很多人不愛聽,但這就是現實環境。
部隊的「肌少症」,在此並不是指人員體能,
而是軍事上知識化、科學化的貧乏。
也許你會不同意,但我問幾個問題就好:
你知道什麼是Molle嗎?
你知道皮卡汀尼是什麼嗎?
你配的65式(M7)刺刀結構是通心柄,還是一體龍骨?優缺點是什麼?
防彈背心跟頭盔的穿著標準是什麼?
防刺內裡跟抗彈軟板如何區分?
以上都還是跟部隊成員最親近、最息息相關的東西(個裝、建制武器,而且放諸三軍皆準)。
好,也許這些對你而言是小兒科,那麼請問你身邊的袍澤們有多少人知道?部屬長官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些東西?
重點不在於個人有多勇猛頑強,而是這些東西「普及」了沒?上級推廣了沒?重視了沒?
再來一個情境問題:部屬對晨間運動提出了質疑,你要如何應對?
是仍然以「增加運動時段才能強化體能」這種舊有觀念來登高疾呼、持續要求,還是能夠以「睡眠結束後快速實施適度運動,主要是能短時間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幫助身體快速脫離疲困狀態,同時兼顧抗壓、緩解疼痛和促進代謝等功能」這種科學化知識來說服部屬、提供知識性資訊、並以此調整運動內容或強度?
除此之外,部隊裡還有很多很多諸如此類的「弱知識困境」:
運動只有做操跟三項?身體素質仍只看BMI?(這部份已逐漸出現變革聲浪、肌力訓練觀念也有逐步推廣的跡象。雖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至少有了開頭)
避免槍枝卡彈而只顧擦槍洗槍卻不注重彈匣養護跟庫儲環境因素?
WD-40會腐蝕槍枝槍管這種奇詭觀念到底是誰教的?(它揮發性高,擦完不再上保養油當然容易鏽蝕)
還有部份特戰或測考中心的先進同仁喜歡據槍時握著槍管槍頭跟刺刀結合座的目的何在?(麻煩請先上網查一查C型夾握法的標準好嗎?全世界真的只有我們獨步全球。修正您那冥頑不靈的小指頭遠離槍枝擊發高熱區難道真的難於登天?別認為戴手套就能搞定一切,真的這樣那乾脆不要上護木了)
還有許多學界大老、關心國防事務的先進前輩強調的TCCC戰傷救護呢?有多少人懂?
再來,是部隊的「骨質疏鬆」症狀,
用來形容部隊結構之脆弱,
除了「無法整合」這個老生常談,
更多的是教育訓練以及專業度的貧乏。
我知道有人會不滿,尤其是特種部隊的菁英們會予以回擊,認為我跟社會酸民一樣瞧不起部隊,但我同樣提一個觀點。
例如:您是特勤隊的,那部隊是否有安排您再接受數週或數月不等的砲兵、裝甲兵、陸航的教育訓練,對於其他兵科甚至是兵種有深刻瞭解嗎?有無理解相互生態跟作戰模式?
如果沒接觸過這些,那除了小部隊特種作戰、限制空間作戰外,
特種部隊要怎麼在敵軍火力壓制下,以最快時間臨機透過精準座標尋求火力支援?要如何在攻擊各階段形成步戰協同?要如何透過通信完成空中密接支援?
而這些可是在您看各種電影、玩各種遊戲時,老美一位射擊士或一位步槍兵可以信手拈來的操作。
(或許因應娛樂效果,電影和遊戲參考價值有限,但也不能說「完全」無參考價值。網路、電視、電影花絮等各種民間渠道裡有著許多邀請退役特種部隊成員或軍事學者針對電影和遊戲內容的評析以及自身經驗分享的節目,多少能夠過濾出一些正確的資訊)
其實這些東西準則有、教範也有,
但捫心自問,
在執行地空整體的時候,空軍的戰機有哪一次是藉由地空即時通訊聯繫、實際配合地面部隊打擊或抵抗敵火的進展、而非透過先期時間律定來通過管制點的?
(往往都是地面部隊拼了命地想要趕上戰機的時間,但若真的面臨實戰,實際情況相信會有多到難以想像的窒礙跟傷亡)
我們的部隊是否擁有這樣誇領域整合技術?我相信絕對有,但重點在於這樣的技術與訓練重點是否能因應時代進展與作戰型態巨變,從集團軍戰略層級有限度「下授」小型任務部隊與「普及」於第一線基層,以提高人員素質及大幅縮短反應時間?
接著說部隊是「高齡老者」,也仍然是思維的問題。
高層的官長要面對的,是時代所帶來的巨大轉變。
早期防彈背心打靶時才會有,甚至是奢侈品;但時至今日,掛載各式配備的戰術背心已是標配,人員的作戰負重只會越來越沉,不僅「抗彈係數」的區分、軟板硬板側板的裝配已經讓人有些眼花瞭亂,高科技帶來的戰術動作與思維也只會越來越多樣。
但「統一」和「部隊延整性」的無差別要求,可以說是是強化和提升戰技訓練的噩夢。也許這七個字可以在早期、或是校閱部隊時能展現部隊的紀律和態勢;但如若不做思考,就將這七個字生搬硬套在部隊訓練中,其影響足以扼殺部隊原有的訓練效能:
左撇子的人,你硬要他手槍套掛右邊(或根本沒有左手版本的);
背心上的Molle提供了許多擴展空間,
然某些單位官長卻禁止東西掛背心上,
一切只為了「統一」、「美觀」。
直至目前為止,
仍然有部份裝甲單位官長要求統一把設計成腿掛的手槍套,
硬是當成肩掛式來使用,
身形較小的同仁(尤其是女性)一穿背心,
手槍就整個被埋在背心裡面,
拔槍的時候還得喬老半天才能出槍。
像這類資訊更新、但思維跟不上的例子比比皆是:
早期的「戰鬥蹲姿」相信讓許多人印象深刻,但主要手抓握槍頸部的動作,是歐美早在二戰時期(也有一說是更早)開始,針對無握把步槍所設計的。
但部隊的訓練、新訓教育等,竟讓它陪伴部隊度過了M-16、65式、65K1、65K2、T-86和早期T-91的時光,分毫未動;
又如現在「戰鬥蹲姿」動作其實早已在兵監單位研修下調整且行之有年,但反而變成許多單位不知道、或高階官長不願意按照新修訂的動作修正直至普及單位,更不用說最近十分熱議的後備役訓練(教召)。
不讓官兵著重、掌握清驗槍「退殼」、「清膛」、「通管」的要則,反而執意要求與檢視清槍線上整齊劃一、違反人體工學的高跪姿(單兵教練中已刪除,卻又出現在戰鬥步槍的操作手冊中)。諸如此類的教育訓練思維,明顯突出許多領導階層、決策階層「做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治標不治本現象。
「我們以前啊⋯⋯⋯」這種開頭的話,是官長最愛說,但基層或有志之士最不愛聽的話語。因為不論好壞,這總是代表又一個新穎或需要被推動(也有可能是需要被議論研究)的想法就這樣被扼殺了。
我們擁有很多武器、也買了很多武器,就像身上這幾十公斤的護具一樣,但除了要有能量維持之外,重點是部隊如今的現實面,猶如開頭所形容的老者一般,根本的解決是要如何透過正確的觀念、高效益的訓練以及專業素養的普及,使其身軀不斷地增肌強大、思維年輕化,才有能力跟本錢駕馭這身得來不易的裝備,去跟敵人比態勢、比本事。
高層大方向的決策內容,也許觸及不到最底層的訓練方針、訓練重點,但對整體的風氣養成和對外觀感,卻有著關鍵性的作用;然而認知及方向的「不當操作」,對部隊所造成的殺傷力,是對岸千百枚東風巨浪都無法相比的。因為這是對部隊「質」的慢性毀滅。
談談現在討論度極高的「戰鼓隊」,
我並不清楚陸軍高階官長對於此政策強推以及堅持的考量及出發點,
儘管某些程度上能理解贊同此理念的同仁先進,認為戰鼓確有其文化及心戰價值,
但其中讓大部份基層官兵無法接受的點在於:
(包含部會層級推行的「社團」政策也一樣)
既然官方要求全軍推動、另核撥經費
而且部份單位「動用教育訓練時間練戰鼓」情況若然屬實的狀況下,
代表了官長等同將這項娛樂性質佔比較多的「民俗文化性質技藝」,
堂而皇之地列入了嚴肅的「軍事戰備本務」。
這樣邏輯與方向,無疑是備受爭議及質疑的。
畢竟在整個大陸軍基層
要維持人裝訓龐大負荷、資源僧多粥少、
以及戰備任務繁重的情況下,
試問如此政策能受到多少正面評價、
又能收到多少效果?
有一則部隊「趣談」是這樣的:
若每月例休8天、各式慰補休、三節及國定連假,假設粗估可以休假100天,
一位軍人一年大概有265天的在營時間。
但如果把訓綱一頁一頁翻開詳細檢視,除了訓練課程之外,另外把所有從參一二三四跟政戰所有要執行的各式講座、講習、示範、活動、輔訪、會議、儀程、活動⋯⋯⋯這些時數全部加起來,可能會超過一年。
要用265天,來完成超過一年的事務!
也許這內容缺乏證實及可信度,但回頭看部隊現實面,各種
訓練「縮短距離」、
教學「濃縮時數」、
會議「併開從簡」、
輔訪「聯合執行」,
難道真是少數個案?
從此也不難看出端倪跟這則「趣談」的起因。
其中又有多少成分,真與「教育訓練」息息相關?還是純粹為「管制而管制」的無效行政?
以上所提,不過略舉大端,再請見諒內容所提雜亂無序,但這些都是部隊現在的窘境。
我並非全盤否認官長們的勞苦功高,但部隊諸如上述等問題已沉積已久,惡性循環日益嚴重,只是希望能藉此嘗試一呼,或許能讓官長們正視這些問題。
Submitted: October 13, 2020 5:18:19 PM UTC
維明 素 在 Mamacheers 媽媽心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媽媽心時間 mamacheers show》
寶寶副食品❤️地瓜球
現在的生活真的越來越方便了!我的小孩四個都是喝明治的樂樂Q貝方塊型奶粉,以前都還要託朋友特別從日本幫我們帶回來,現在在台灣就買得到了。孩子慢慢長大後我會用樂樂Q貝做副食品,這樣子有孩子熟悉的奶香味,奶粉裡面的養分也非常的充足。這些副食品不會因為孩子大了就不吃,就算現在兒子要上國中了還是一樣喜歡這個味道!小baby慢慢長大就是要開始適應長大世界的生活,不用特別為了一個小小的baby做一大堆的食物,反而是讓小baby可以來學習我們吃的東西。
如果擔心寶寶一歲後轉奶期營養不夠,只要一天3杯200cc 樂樂Q貝,即可滿足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的17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奠定寶寶健康成長的基礎喔!
#地瓜球 #寶寶副食品 #豐富膳食纖維
#明治 #樂樂Q貝方塊型奶粉 #方便衛生
#媽媽心 #mamacheers #媽媽心時間 #mamacheerssho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Yd3m8_YNuk/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O10ihbJbP03se1gkPMBdVKnD2-A)
維明 素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什麼時候你會感到害怕?做惡夢、或是遇到危險,都有害怕的感覺。本書以簡單的文字與色彩豐富溫潤的圖畫,清楚地表達了「害怕」這個孩子最普遍遭遇的情緒主題。讓孩子透過圖畫書認知到自己的情緒,感同身受的態度和語言,提供給孩子貼心的解決方式。讓孩子知道,我們注意他們所有的感覺(不管是正面或負面),所有的人(無論是大人或小孩)都會經歷這些感覺,而我們知道如何處理不愉快的情緒。我們要讓孩子建立自信,擁有處理這些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可以說出:「害怕的時候,我知道怎麼辦! 」
《我好害怕》曾經被美國CBS晨間兒童節目當成主題,做為九一一事件之後,幫助孩子處理恐懼的最佳素材。在河岸街書店的書訊中,莎拉.游也讚美這本書:「這本溫和的書是針對年幼孩子所寫,告訴孩子覺得害怕是沒有關係的,並鼓勵他們勇敢說出心中感受。」
作者: 康娜莉雅‧史貝蔓
繪者 :凱西‧帕金森
譯者:黃維明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on.fb.me/1Kkng6j
親子天下Baby http://on.fb.me/1KQQAkP
親子天下悅讀 http://on.fb.me/1Sryt7P
嚴選部落客 http://on.fb.me/1R3XbYD
翻轉教育 http://on.fb.me/1QgVd3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lGn8qbrrm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