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嬰兒維生素D的補充 常見Q&A
國人普遍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對體內鈣質穩定和骨骼形成有幫助,維生素D缺乏還和 #自體免疫疾病、#過敏、#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有關!!
獲取方式可由
食物攝取(約佔10%來源)
和
皮膚經過陽光紫外線照射後自行合成(約佔90%來源)
去年開始 #台灣兒科醫學會也建議,#新生寶寶從出生開始要補充維生素D3(以下簡稱D),至少每天400單位,我在健兒門診和爸爸媽媽們建議時,遇到許多爸媽對於要讓新生兒補充營養素充滿疑慮,這邊整理一些常見問題跟大家分享一下唷~
Q1. #可以讓寶寶曬太陽自行合成D就好嗎?
A. 新生寶寶表皮內含有的黑色素細胞遠較成人少,故嬰兒抵禦陽光曝曬的能力亦較低,照目前的建議方式: 寶寶脫光光只穿尿布,在不擦防曬不隔玻璃的情況下,於夏天正中午時直接曝曬10-15分鐘(冬天要20-30分鐘)記得翻面,這種曬法對寶寶皮膚是非常刺激的,不用兩三天就變成烤乳豬了,所以嬰兒不建議用日曬方式獲得D。
Q2. 我不想給寶寶吃D,可以媽媽我本人吃,然後 #由母奶傳給寶寶嗎?
A. 由母乳分泌出來的維生素D含量本來就比較少,再加上媽媽本人除非常常中午出去曬太陽,否則通常也是缺乏的,所以媽媽補充的D可能給自己用都不太夠,要靠這個方式傳D給寶寶有點不靠普呢
Q3. 我可不可以先讓寶寶做檢測,如果真的有D缺乏的狀況再補充?
A. 可以,不過要經常跑醫院監測,小心感染風險唷!
Q4. 那可以從副食品中攝取嗎?
A. 可以,但是食物含量真的不多,一個蛋黃大約40單位,魚類和菇類也有D但含量也不多,對於以奶為主食的寶寶來說,通常不夠一天所需唷
此外有些配方奶是有加強添加D的,只要一天吃到1000ml以上就不用額外攝取囉~
之前沒跟到文章的朋友可以點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a.91256003883…/1286830268074709/…#
維生素D的重要性!
像這種文章,開頭ㄧ定要強調ㄧ下
這篇不是業配文~ 我沒有拿錢、也沒有廠商請我吃飯~ 😢
以下內容真心不騙~ 請安心服用~❤
(本篇建議搭配前一篇"寶寶缺鈣",一起服用效果更佳!)
#國人普遍缺乏
#尤其是喝純母奶的寶寳 👶
#各國兒科醫學會認證
#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純母乳哺育或部分母乳哺育的寶寶,從 #新生兒開始每天給予400IU口服維生素D。
#鈣質能不能被有效利用就靠它了!
#還跟很多健康問題相關呢!
維生素D是人體重要的維生素之一,廣為人知的功效為:
#促進腸道鈣質和磷的吸收,#以及增加骨骼利用鈣的效率! 💪
對於寶寳骨骼發展非常重要; 簡單來說,即使寶寳每天攝取了豐富的鈣質,若沒有維生素D的幫忙,那麼吸收效率會很差,都直接跟便便ㄧ起排出去超浪費的!!💩
而最近幾年許多研究發現,維生素D不只是對體內鈣質穩定和骨骼形成有幫助,維生素D缺乏還和 #自體免疫疾病、#過敏、#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有關!!
不論大人小孩都要注意唷!
BUT!!
國人健康檢查中發現有7、8成以上的民眾都是屬於維生素D不足或缺乏的,這點引起了政府當局的注意,也因此在最近幾年大力宣導維生素D的重要囉!
維生素D怎麼來?
自然情況下主要有兩種方式
a. 經由食物攝取(約佔10%來源): 🐟
動物來源-D3 : 油脂豐富的魚類、魚肝油、肉類、蛋黃
非動物來源- D2: 香菇、木耳等🍄
但…..各類 #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想單純靠食物獲得足夠的D3是作夢呀! 😓
b. 皮膚經過陽光紫外線照射後自行合成(約佔90%來源)- D3
#最主要的維生素D來源! 🌞
不論得到的是D2或D3,都會送到肝臟以及腎臟轉換後變成有活性的維生素D(calcitriol),這個形式的維生素D才有真正的功能!
其中又以D3在人體的利用率比較高 ^^,所以建議每天都要曬曬太陽喔!
那麼一天要曬多久才夠呢?🤔
⭕各個國家的研究不太一樣,大致來說,建議要在晴天時不擦防曬、不撐洋傘也不可以隔著玻璃的情況下,完全露出臉、手臂和雙腳每天至少10分鐘,冬天可能需要20-30分鐘才夠!
BUT! 又是BUT了!
台灣人常常沒辦法接受到適當的陽光曝曬,原因很多,例如:
天氣不穩定,常常陰雨綿綿沒得曬🌧
很多人怕曬黑醜醜不肯曬太陽
近年阿宅太多整天曬3C沒空曬太陽 📱等等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族群也容易有維生素D的缺乏 - 就是
#剛出生的嬰兒
若想靠日曬得到足夠的維生素D,就得每天把寶寳衣服脫掉只剩尿布推到大太陽下烤個10分鐘,還要記得翻面免得烤焦,幾天之後小白豬變成烤乳豬…
大概很難做到….
再加上母奶中的維生素D含量很低,純餵母乳的嬰兒有引起維生素D缺乏與佝僂症(軟骨症)的報告。
為了維持嬰兒血清中維他命D的濃度,#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純母乳哺育或部分母乳哺育的寶寶,從 #新生兒開始每天給予400IU口服維生素D。
使用配方奶的兒童,如果每日進食少於1,000毫升加強維生素D的配方奶或奶粉,需要每天給予400 IU口服維生素D。
維生素D 的其他來源,例如加強維生素D的食物,可計入400 IU的每日最低攝取量之中。
而比較大的孩子就建議每天出去曬曬太陽增加維生素D的合成,才可以長的又高又壯又健康唷~!
口服維生素D的補充液去哪買、要買哪個牌子?
都說了不是業配文啦~
當然沒有特別推薦的牌子了,只要記得挑選嬰兒專用維生素D3就行了~ 記得是選D3唷!
通常是做成每滴400IU餵食很方便的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維生素a食物含量」的推薦目錄:
- 關於維生素a食物含量 在 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維生素a食物含量 在 營養師Stell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維生素a食物含量 在 花草引力X InEssence怡森氏澳洲精油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維生素a食物含量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維生素a食物含量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維生素a食物含量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維生素a食物含量 在 維生素a食物有哪些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維生素a食物含量 在 天然的最好!補充維生素E「三大明星堅果」這樣吃最好!健康2.0 的評價
維生素a食物含量 在 營養師Stell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食物營養] 對於堅果,你了解多少?
堅果(Nuts)一直被公認為最健康的零食,但到底哪些食物屬於堅果?堅果屬於五大類食物的哪一類,具有什麼營養特色?在我們正式開始探討堅果營養前,先讓我們來基本認識一下堅果吧^_^
*到底那些食物屬於堅果?
如果你對堅果有興趣、曾在網路上搜尋堅果照片的話,你心裡一定會產生一個疑惑~蝦密,這個東西也叫堅果?因為你會找到栗子…這個感覺不像堅果的食物。
如果你曾在食品營養資料庫中尋找堅果營養資料的話,你會發現不管是台灣或國外的資料庫,堅果和種子都是合併一起談的。所以在台灣食品資料庫裏,除腰果、核桃、開心果等感覺較像堅果的食物外,你還會看到蓮子、菱角、芡實、花生、瓜子、芝麻等食物;而在國外的食品資料庫裏,一個很難想像的食物:椰子也被放在堅果行列中….到底哪些食物算堅果呢?
▌淺談堅果的定義
*堅果為植物的種子
其實之所以會有上述問題是因為堅果本來就屬於種子的一種,所以在營養資料庫裏才會把堅果和種子相提並論。種子是植物用來孕育後代的構造,一般廚房中常見的重要種子有三類:1.米、麥等穀物;2.豆莢類;3.堅果類。所以「堅果及種子類」(Nuts and seed products)的分法是很正常的。因此在台灣的食品資料庫裏,除腰果、核桃、開心果等一般所認知的堅果類食物外,你還會看到芝麻、瓜子等其實應該屬於種子類的食物。
*堅果的特色
和穀物及豆莢類等種子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堅果大多為喬木,且它的個頭很大、脂肪含量高(只要想想米、豌豆和榛子、核桃的個頭大小,和吃起來的口感,你很容易就可記住堅果的這兩個特色^_^)。
堅果的這兩個特色主要來自演化。堅果的喬木歷史悠久,比其他食用植物出現得更早,可追溯到北美洲和歐洲依然相連的6000萬年前。堅果因為個頭大所以能吸引動物幫忙播種。大家應該都看過松鼠會把松果或榛子等埋起來,留著以後吃。而健忘的松鼠常會忘記牠把堅果埋在哪裡,而讓漏網之堅果有機會長大成為樹木。由於喬木生長所需時間較長,故堅果並不像穀類以澱粉形式來儲存能量給種子,而是改用更濃縮的能量儲存型式,也就是脂肪來儲存。因此,堅果一般富含脂肪,在食物分類上堅果大都屬於”脂肪類”。
*堅果的定義~那些食物屬於堅果?
嚴格來說,植物學上對堅果的定義是指”具有堅硬果皮和種子組成的植物果實,果實成熟時果皮不開裂(閉果),且種皮與果皮分離”。依照這個定義僅有榛子、山毛櫸果實、栗子、胡桃及橡子等屬於堅果,其他諸如開心果、杏仁、腰果、夏威夷豆、巴西堅果等均不算堅果。
>>也就是從嚴格定義來看,只有(C)核桃和(G)榛果屬於堅果。
但因上述分類不太符合日常生活定義,故一般只要具堅硬外殼、含油量豐富、個頭較大、不太需要料理即可食用的種子的話,都可稱為堅果(Nut)。故若以此定義來看的話,從(A)的花生到(J)的椰子全部都可稱為堅果。
*並非所有帶殼的食物都屬於油脂類~從食物營養角度來看堅果
基本上符合上述條件的食物都可稱為堅果,但若從五大食物分類來看,這些帶殼的種子不見得屬於油脂類,舉例,不管嚴格或非嚴格的堅果定義,栗子都屬於堅果(Nuts),但實際上栗子是堅果中的異類,它主要儲存能量的形式是澱粉,而非油脂,所以栗子吃起來是粉粉的,而非一般堅果般的油脂豐厚口感。
大家應該都聽過主食、肉類、水果、蔬菜、油脂五大類食物(或加上牛奶稱為六大類食物)。所謂的五大類食物是為了方便民眾認識所吃的食物營養,以達飲食均衡營養目的而設計的,所以它的分類是以該食物所含主要營養素來分的。舉例如果某食物”蛋白質”含量比較高,就屬於肉類(正式名稱為「肉魚豆蛋類」);”脂肪”含量比較高的就稱為「油脂類」。
從這個角度來看,衛署食品資料庫中的「堅果及種子類」食物其實並非全部屬於脂肪類。為了方便讓大家了解自己所吃的堅果與種子類食物哪類營養比較多, Stella將它們依照食物營養分類來重新分類如下:
一.主食類:蓮子、栗子、菱角、芡實
[說明] 這些食物含量最多的是醣類,脂肪含量僅介於0.1%~1.4%間,所以在營養分類上應屬於主食類,而非油脂)
二.油脂類:一般常聽到的堅果,如核桃、腰果、夏威夷豆、開心果、松子仁、胡桃、榛果等富含脂肪,脂肪約佔重量的46%~76%間,其中脂肪含量最高的是夏威夷豆,脂肪佔比高達76%左右。花生和瓜子脂肪量則在四五成間,芝麻也有五六成左右。
[說明] 由於這些食物脂肪含量很高,有些甚至可以拿來榨油,故屬於油脂類。至於椰子的話,如果喝的是椰子水,因醣類、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含量都不高,且每100公克僅15.2大卡,故不算在五大類裏;如果是椰肉的話,因三大營養素中含量最高的是脂肪(佔近34%),故應該也算脂肪類。
三.水果類:無花果
透過上面食物分類,大家可輕鬆知道屬於主食類的核果含澱粉量較高,故糖尿病患者或需要限制醣類攝取者使用時要小心;屬於油脂類的核果熱量很高,需要限制熱量攝取或維持體重者則不宜多吃。
至於不同堅果有哪些營養特色,Stella將在下一篇文章針對常見堅果類食物做營養分析介紹,也歡迎大家分享你最喜歡吃哪種堅果?以及為什麼你喜歡它喔^_^
維生素a食物含量 在 花草引力X InEssence怡森氏澳洲精油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DIY健康小食譜} 跟大家分享護眼好食物~~
『有助預防乾眼症和眼部病變的營養素包括︰
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可轉變成維生素A,有助預防夜盲症和乾眼症,紅蘿蔔、南瓜、鳳梨、木瓜、玉米、甘藷等紅黃色蔬果,及菠菜、空心菜等都富含β-胡蘿蔔素。
維生素B2︰有助改善眼睛疲勞,維護視神經健康,動物肝臟、蛋、黃豆及豆製品、深綠色蔬菜、糙米、堅果類等食物含量較高。
葉黃素、玉米黃素︰可吸收對眼睛有害的藍光,減少自由基傷害,改善眼睛疲勞,降低眼部病變機率。可由奇異果、柳橙、甘藍菜、芥藍菜、綠花椰菜等蔬果攝取。
花青素︰能保護眼睛微血管,抗氧化,減緩視力退化,藍莓、紫葡萄、茄子、草莓、加州梅、紅甜菜等都含有花青素。』
DHA︰DHA是構成視網膜的主成份之一,對修補神經系統也很重要,可從鮭魚、鯖魚、秋刀魚等深海魚攝取。
維生素a食物含量 在 天然的最好!補充維生素E「三大明星堅果」這樣吃最好!健康2.0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