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福島核廢水排放計畫
#台灣政府應完善放射物質監測機制
#用實力爭取加入原子能總署
近日日本政府拍板將於兩年後開始排放福島核災廢水入海,引發周邊國家譁然。今天原能會和相關部會來立法院就此事報告,我藉此機會表達我的反對立場。🙅♀️
福島核廢水不同於一般核電廠正常運作產生的核廢水,因它有與核電廠燃料芯直接接觸。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綠色和平等團體都指出,福島核廢水就算透過專業設備處理,仍會留下除了氚之外的其他放射性物質。
雖然日本政府表示,會將福島核廢水稀釋過後,分批排放,但不管再怎麼稀釋,排放入海的汙染物 #總量是不會變的!
這些物質會在海洋食物鏈中長期積累,最終也可能會回到人體。
因此我要求原能會主委,務必要求日方提供放射物質 #完整監測資料;
同時,原能會也應強化台灣自己的監測系統,確保目前正在規劃的「國際海域放射性物質環境輻射監測及安全評估報備計畫」,能準確偵測出所有放射性物質。
針對福島核廢水排放後,對我國漁獲的可能衝擊,我也要求農委會應事先向日本政府嚴正聲明:若日後我國漁獲檢測出汙染物,日本應 #中斷排放,#賠償我國!
#爭取加入 #IAEA
#國際原子能總署
另一方面,核災廢水排放危機,呈現出在核能相關議題上,國際間溝通、合作、資訊流通的重要性。
這其中「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 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肩負了全球核能安全管控任務,目前已有172個國家是成員國。
以福島核災事件來說,IAEA在過去十年間與日本就核災密切合作,在輻射監測、核災善後、核廢料管理、核電廠除役等事項上,都提供日本許多協助。
我國在1971年退出聯合國後,同時喪失在IAEA的會籍。
然而,經我團隊確認,IAEA的規約第四條B項明訂,任何國家 #不論是否為聯合國成員國,只要經理事會推薦、大會核准,即可成為IAEA成員國。
也就是說,照規定 #台灣是可以申請加入的!
#國際資源資訊共享交流
#TaiwanCanHelp
台灣有四座核電廠,且接下來準備進行繁複的核電廠除役工作,應透過成為IAEA成員國,來獲得IAEA經驗及資源協助。
再者,原能會編列1.28億元的「國際海域放射性物質環境輻射監測及安全評估報備計畫」和未來監測成果,以及其他我國投入預算資源所做的研究及實務經驗等,對於IAEA以及國際社會,也都是珍貴的資訊。
要加入IAEA,第一步就是要先向它的理事會提出入會申請。去年也有其他民進黨委員就加入IAEA質詢過原能會。
雖然因中國杯葛,到目前為止尚無具體進展。
但今天原能會主委表示,未來IAEA確實也會需要我們的監測資料,所以 #現在是個好時機,承諾會努力推動加入。
我要求主委,三個月內向我提出報告說明加入IAEA的進度,我會持續追蹤。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疫苗資訊應充分揭露並普及 武漢肺炎肆虐這個世界一年多,世界的生活起了重大改變,有人生離死別,有的企業壓力沈重,也有的獲取了新的商機。不管哪一個國家,現在都冀望疫苗能有效而普及,台灣雖然是這次疫情的防疫優等生,但當然能有好的疫苗,對國人的生活、健康、經濟,都是多一分保障。 但當然疫苗或多或少會有副作用...
總量是不會變的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疫苗資訊應充分揭露並普及
武漢肺炎肆虐這個世界一年多,世界的生活起了重大改變,有人生離死別,有的企業壓力沈重,也有的獲取了新的商機。不管哪一個國家,現在都冀望疫苗能有效而普及,台灣雖然是這次疫情的防疫優等生,但當然能有好的疫苗,對國人的生活、健康、經濟,都是多一分保障。
但當然疫苗或多或少會有副作用的風險,而疫苗有不同的種類,包括mRNA、蛋白質、腺病毒、滅活等等的方式,就像海鮮、蝦子種類有很多,有些人吃某些種類會過敏,有些人不會。我認為要減少這類的恐慌和焦慮,最重要的就是資訊的公開和透明,不論是對第一波接種的醫護人員,還是接下來的一般民眾,都應該力求揭露資訊,政府應持續監控不良反應狀況並做出正確的判斷,並向民眾說明清楚,盡可能降低疑慮。
時中部長回覆我,疫苗的涵蓋率當然很重要,如何減少專業人員跟一般民眾,對於相關的不良反應有正確的認知,相關單位會不斷整理最新的國際數據資料,提供給大家做參考。我回覆部長,我們可以準備可隨時滾動修正的guideline,讓大家一看就知道要選哪一種比較適合自己,能有相關單位建議的事項準則,希望能使用資訊系統透明化這類資訊。
疫苗地圖很重要
另外,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保存條件,有些疫苗說就得動用冷鏈系統。指揮中心記者會曾提到各個縣市至少會有一個地方來存放,但我想難免還是會有城鄉之分。我想請教相關單位,像美國CDC有設置訊息地圖,可以彙總施打的總量和分佈。之前我也曾問過台灣CDC,想請教一下進度如何?
時中部長回覆我,在既有的現行規劃好的資訊系統,已有涵蓋這類規劃,也會再設置疫苗地圖,讓民眾要施打時,選擇地區就能知道該地區可選擇的的疫苗種類,會充分揭露疫苗的資訊和分布狀況。
冷鏈系統的資安問題是否該納入演習範圍
提到冷鏈系統,去年12月時,一IBM曾提出報告指出,這類冷鏈系統,可能會遭受國家級駭客的攻擊,裡面也包括台灣,可能針對性地用國家級的力量,試圖取得台灣的名單或者資料。那時我曾第一時間請教國安局和行政院資安處,根據 IBM 發布的報告,如果台灣的能源公司和科技公司皆被鎖定,就牽涉到我們關鍵基礎設施資安防護、演練、通報及應變的狀況,但是行政院資通安全處給我辦公室的回覆是,暫時沒有納入演習範圍的規劃。
時中部長表示,冷鏈系統因最終還是會到醫療機構施打,會運用醫院裡的系統跟健保系統,這些都是封閉的系統,但當然不可能完全沒有被攻擊的可能,那資訊處和資安處在國發會指導下,也會持續注意。
既然仍有風險,我想具體要求兩週內行政院資安處,針對台灣冷鏈系統可能遭受攻擊的風險狀況,能夠出具報告,若嚴重性、影響性真的不小,是否可納入關鍵基礎設施的資安演練,希望相關單位能評估看看。
買股票要看報告選疫苗當然更要看報告
此外,再說到疫苗的選擇,總有國際的數據標準或基準來做研究報告,所以中國的滅活疫苗
是否有可能誘發不良的免疫反應?也請教部長,台灣有拿到中國疫苗相關的研究報告嗎?部長回覆我當然是沒有。
所以台灣不選用中國的疫苗,實在是為了保護國人的健康,不是因為政治、貿易還是外交的關係,是因為不知道注射完會發生什麼事,為了顧健康才沒選用中國疫苗,曾有民調顯示,台灣只有1.3%的民眾願意選擇中國疫苗,現在卻有好多人出來討論甚至口水戰,希望我們的時間能用在更重要的工作上!
2021-02-26,立法院第三會期總質詢,行政院 蘇貞昌院長,衛福部 陳時中部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總量是不會變的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中美關係持續惡化甚至可能會在政治經濟上面漸漸脫鉤,這時候世界上其他政體的態度就很重要了。今天我們特別來聊聊歐盟和印度,看看這剛剛在7月15日一起召開了視訊峰會的他們,會不會是接下來左右世界的重要政體。這是歐盟與印度之間的第15次峰會,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的虛擬峰會。印度總理本來應該在今年3月親自飛往布魯塞爾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以及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會晤,但疫情迫使峰會改變了傳統的形式。在這次的會議上,歐盟特別強調,歐盟與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民主政體。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會後還特別表示,雙方擁有相同的價值觀:自由、法治、尊重人權。
這樣聽起來比一個月前歐盟跟中國的視訊峰會好很多,當時好像沒有什麼成果,歐盟嘴了一下香港,但是歐盟還是把中國當作「體制性競爭對手」。而這個歐印峰會其實也看得到滿多中國因素的,首先是剛剛前面提到的歐中視訊峰會連習慣性的聯合聲明都沒有,雙方後來各自的聲明其實滿尖銳的。在印度這邊,這個時間點印度正在處理與中國邊境的重大軍事危機。所以雙邊對中國其實都有不滿。對雙方來說,如果可以加強夥伴關係、都可以從中國轉移出一些資源,不要完全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歐印的確價值觀比較接近,雙方都有意構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安全、貿易和投資、數位經濟、基礎設施、新冠病毒危機應對和氣候危機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倡議。此外,歐盟迫切想要增強自身的地緣政治地位,並且將民主的印度視作理所當然的夥伴。而且,印度從2021年起將擔任兩年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還將在2022年擔任G20輪值主席國。德國接下來半年是歐盟的輪值主席國,接下來一個月是安理會主席,應該有很多可以談的。
歐印兩邊應該最主要還是想在貿易上合作,但這也是這次峰會最困難的一點,雙邊貿易協議遙遙無期。主要是因為印度目前正深受新冠疫情危機的困擾,確診已經破百萬大關,東部省份還有大洪水來襲。相較起來歐洲疫情已經逐漸平息。在印度疫情和天災對經濟及社會持續造成衝擊下,雙方要談合作還有一段路。
在15號的峰會中,除了疫情還談了很多經濟重建的計劃。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表示,歐洲在經濟重建中將尤其注重可持續性,因為歐盟計劃在2050年前實現「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就是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不多於吸收的溫室氣體,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范德賴恩表示要在全球層面上,透過歐盟推動變革,其中一定要跟印度這樣的夥伴合作,因為印度在太陽能等潔淨能源領域一直位居世界前茅。所以雙方要一起在氣候保護上努力。
至於貿易協議歐盟當然很想談, 2013年雙方就暫停了印歐貿易協議的談判,當時歐盟給出的理由是:「雙方對此的雄心存在相當的程度差異」,白話文就是印度沒有很想啦。所以范德賴恩在峰會上再次強調,歐方希望能夠達成一份充滿雄心的貿易協議,還說要透過進一步的最高層貿易對話,推進這個計劃。
由於莫迪領導的政府趨於貿易保護主義,一名歐盟公務員在雙方視訊峰會前透露,2013年談判暫停至今,雙方並沒有在此議題上取得任何進展,印度方面甚至還出現了倒退的跡象,說印度現在給予歐洲企業的市場准入在某些領域還比以前更少,所以圈內人士對歐印貿易協議的前景並不樂觀。
這也難怪歐盟很急,投資應該是要互惠開放。但是現在歐盟在印度的投資力度很強,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但是在印度,歐盟只排第10,連排名第一的美國跟中國的車尾燈都看不到。所以范德賴恩跟米歇爾才會說,歐印貿易「有開發的潛力」。回到前面講的中國因素,如果印度要在經濟上跟中國脫鉤和多元化發展,一方面又可以對中國軍事力量強勢回應,跟歐盟合作是一個關鍵點。但前提也是要歐洲的態度果斷,能從中國轉移重心,成為印度的重要夥伴。
雖然我們今天談的是歐印峰會,但是其實背後中國的影響很深。隨著歐洲與中國的關係日益緊張,歐洲對印度的看法也在發生變化。 2018年,歐盟發布了與印度合作的新戰略,稱印度是亞洲多極化的地緣政治支柱,對維持該地區的力量平衡至關重要。巴黎和布魯塞爾也一直在積極推動歐洲將印度視為真正的戰略夥伴。但說實在我不是很樂觀啦,這歐盟27國要搞定各自的內部聲音很難,印度也有自己的地緣政治考量。大家覺得這兩個民主政體真的有辦法手牽手一起對抗中國嗎?歡迎大家告訴我們你的意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總量是不會變的 在 蘇泓欽新北市議員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市長,時間過的很快,你的任期已經過了一年半了,今天是我第三次質詢市長,記得去年6月在第一次總質詢時,我就肯定市長及市府團隊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一年過去了,新北市政府可以說是六都中唯一「沒有政治口水,只有市政建設」的團隊,深受市民的肯定。
一、民調顯示市民肯定市長
(一)、居高不下的支持度
去年四月有家媒體針對六都及全台縣市長做了一次民調,當時市長才剛剛就任,民調滿意度排在中段班,到了去年十月,市長的滿意度已躍升為六都第二,全台22縣市長中排名第7,成績超越歷屆台北縣長及新北市長。
今年在疫情期間,多家媒體針對六都及各縣市長防疫工作進行滿意度評比,侯市長也都是居領先地位,六月間遠見雜誌公布了2020五星市長的名單,侯市長不但成為第一位名列五星市長的新北市長,而且還排名全台第一。
遠見雜誌的五星級縣市長評比已有25年歷史,有其公信力,過去台北縣長或新北市長,並沒有人獲此殊榮,這項殊榮其實是新北市民對市長施政成績的肯定。
(二)、 行政中立實事求是的市長
市長,就我的觀察,你的施政滿意度之所以一直受到市民的肯定,施政績效當然是主要因素,但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這一年多來,市長從來不噴政治口水,即使有媒體問到敏感的政治問題,市長總是輕描淡寫的回應,因為政治口水早已讓民眾厭惡,市民要的就是一位實事求是、努力工作的市長,這點侯市長做到了。
市長雖然是國民黨籍,但在推動市政工作時,却沒有任何政黨色彩,所以從各媒體所做的民調交叉分析中,可以看到,市長不但泛藍的支持者的大幅肯定,也獲得泛綠支持者的普遍認同。
(三)、 「堅持做事 市民第一」才是勝者
最近的政治風暴,只能說是應驗了一句話,就是「民意如流水 水能載舟,亦可覆舟」。所以唯有「堅持做事 市民第一」的市長,才是市民需要的市長,也才能獲市民的肯定。
二、從施政報告書看市長施政
(一)、 報告書內容較一年前豐富
「安居樂業」是市長競選主軸,也是許給市民的願景,市府給議會的施政報告內容,也以此分門別類,去年4月第一本施政報告,有74頁,除了報告半年的施政績效外,多半都在闡述未來的施政計畫;去年10月第二次定期大會時,市長的施政報告書已增加到100頁,因為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市長領導的市府團隊,已有施政成果顯現,所以施政報告內容也較第一次豐富;本次大會市長的施政報告又增加到117頁,比一年前足足增加了43頁,內容也更為豐富,我在閱讀了報告書內容後,認為市長領導的團隊,這一年來在各個施政領域,都有相當不錯的成績,這點是值得肯定。
(二)、 施政成果數字會說話
在本次施政報告中,我看到了許多數據,和一年前相比,印證了過去一年來,市府團隊確實有努力在做事。
以公共托育為例,去年4月的施政報告中,新北市公托中心有60處,托育總量為1萬4千293人;當時市府承諾到109年度,公托總量要達到1萬6千310人,但在本次大會施政報告書中,公托中心已有72處,總量已達到1萬7千610人,已超過預期目標。不過在這邊要提醒市長,情理法要兼顧,唯有如此,才不會讓業者鋌而走險,化整為零,再次非法傾倒廢棄物。
其他在托老中心方面、辦理都市更新及都計變更等等都有顯著的成果;尤其被視為「新北都市之瘤」的五股垃圾山,30多年來沒人敢碰,但侯市長不但碰了,而且對不願納管的近百家違建工廠及建物,執行了強制拆除,雖然得罪了少數人,却獲得大多數市民的肯定。
(三)、 建設速度讓市民有感覺
這一年來各項建設,都讓市民有感覺,像是三鶯大橋改建,第一期今年4月如期完工,第二期也如期施工、捷運三鶯線執行進度從去年28%,增加到目前38%、環狀線業已通車以及土城醫院竣工啟用等等,希望未來兩年半的任期,市長及市府團隊能繼續加油。
三、市長強、團隊強 市民之福
侯市長是位有魄力的市長,在你的領導下,市府團隊的戰鬥力當然不在話下,一年多來,隊伍雖然做了部分調整,但執行力並未受到影響,就我與各局處長接觸,市府每位首長在各司其職上,確實都非常專業、踏實且有衝勁,這也是市長各項政策,都能落實執行的重要原因。
不過我還是要強調一點,市府是一個團隊,各位首長除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外,在橫向連繫上也非常重要。當然首長與首長間的連繫基本問題不大,但局處內的科長、股長或承辦人,如果存有本位主義,恐怕就非市民之福了,希望市長能多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總量是不會變的 在 ️想詢問柴鼠一個問題,ETF由券商發行的股數不是固定的嗎 的推薦與評價
這支基金的資產因為投資人的不斷申購變大(一直丟錢進來),股數也等比一直增加,所以流通股 ... 又上了一課了,謝謝柴鼠總是不藏私的傳遞知識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