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本比爾蓋茲新書《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這是一本主要談全球暖化與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的書。
以前聽到談氣候、全球暖化這類問題時,很多描述常常都是訴諸於情感、缺乏條理、缺乏數據與比較,例如說北極冰層融化、北極熊沒地方去。
這些說法雖然也對,也比較能打動人,但可能因為我是比較偏理工腦袋,總會習慣提出質疑,即便那些前提都是對的,也不能代表現在提出的行動和解法是對的。
比爾蓋茲在《如何避免氣候災難》這本書有一點很大的不同在於,它並不是只談溫室效應很重要、也不是訴諸恐懼或情感,
這本書邏輯非常清晰,每個議題項目也都提供了數據,最重要的是它非常務實,包含成本問題、機會成本、代價,這些也都考慮進去。
書中很理性的提供各種數據,告訴你目前排放溫室氣體的重點項目有哪些、各占多少比重,付出乾淨能源取代石化能源需要多少成本、過程會遇到哪些兩難,以及針對各種碳排放大項目,目前所遇到的困難,以及相對較佳、有潛力的解決方案。
➡舉幾個書中印象比較深刻的例子:例如電動車技術
運輸產業有著很高比例的碳排放量,目前電動車技術發展,能否擴大到整個運輸產業,改變此情況?
聽起來很理想,實際上目前技術仍有待加強。
1. 飛機、卡車、貨船這些大型運輸工具,消耗了大多比例的石化能源,這些石化能源燃燒是產生大量碳排的主因。
2. 用生質燃料(例如把玉米或甜菜做成燃料)代替汽油,聽起來可以減少汽油用量,實際上要考慮種植過程肥料產生的碳排放。此外汽油現在比水還便宜,很多新技術需要慢慢大量普及後,成本才會降下來。
3. 用電池來解決可能是一個方向,但是同樣重量的電池和汽油,即使用上目前最好的鋰電池,汽油提供的能量仍是它的35倍,這代表著飛機、卡車、貨船上,需要目前油槽35倍的重量來放電池,才可能完全靠電運轉。
4. 重量又會進一步減少效率,飛機裝了個大電池就飛不上去了。
目前短程運輸上,完全改用電動車是個可行的減碳趨勢。長途運輸現階段技術還不可行,但未來也許可以。
➡再舉個例子:種樹。
過去曾聽到很多人提倡,應該要多植樹來減少二氧化碳。
這大前提沒錯,種樹也很好,但實際上植樹也有很多問題要考慮,例如:
1. 有些寒帶地區的樹,實際上排放二氧化碳比吸收還多;
2. 許多地區之所以砍伐,是為了有更大面積種植糧食,所以實際上想減少砍伐,其實是要解決糧食問題。
3. 把土地挪來種樹,必須是原本不會長出樹的土地,否則對減碳並沒有幫助。例如有些人在山林中種樹,實際上那裡原先就會長樹出來,此舉並沒有減少更多碳量。
4. 把土地挪來種樹,原先地面上的農作物減少,勢必引起其他連帶影響。例如你把一塊種大豆土地拿來種樹,導致大豆供給減少價格上漲,可能就會有另一塊林地被砍掉拿來種大豆。
5. 種多少樹才夠?如果要吸收全美國人的碳排放量,大約需要2500萬平方英里的土地面積種樹,這大概佔全球陸地面積的一半。這還只是美國人而已。
書中對各種人們常關心的減碳議題,都會像這樣提出客觀且有數據依據的解說。
其他還有很多也許你我都曾經關心過的議題:
用核能發電的利弊?風力和地熱發電好不好用?鋼鐵、水泥很好用,但製造過程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該怎麼解?等等。
如果你對於環境議題有關心,這本書算是很清晰的解答了各種疑問,非常建議一讀。
很少看到一本書在陳述一個問題條理這麼清晰,和比爾蓋茲之前推薦的《真確》這本書類似,談論每個議題時都提供數據與客觀的結論,你會感受到他是真心想解決問題,而不是在呼口號而已。
---
這本書讓我覺得另一點最特別的是,它展示了
➡「如何去思考解決一個複雜的問題?」
如果你問其他人:「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基本上,大多數人應該不用10秒鐘就放棄思考。包含我自己當初看到這本書之前也是如此。 (#放棄思考的自己舉手)
但其實任何複雜的問題,也都有它分析解決的脈絡。包含定義問題、拆解問題造成原因、不只從單一面向去看問題、關注可執行性等等。
在開始閱讀之前,我建議可以自己先思考一下:「如果換成是你要解決氣候問題,你會怎麼去思考問題、找到解決的重點和方向?」
先自己想過一次,再回頭來看這本書,順著比爾蓋茲的思考脈絡走一次,會更有收穫。
畢竟我們總有一天都會需要去面對解決一些相對複雜的問題,
如果能體會到書中思考解析問題的脈絡,我覺得對個人事業、收入、投資上也都會很有幫助,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這本書我覺得也非常適合拿來做中小學的自然教科書或課外讀物。以後這本會列為我小孩的必讀指定書,倒不是說一定要他對氣候問題感興趣,但多看別人思考與解決問題的方式是非常有用的。
#跟聰明的人學習思考的脈絡
剩下有興趣的自己去看書囉。
市場先生 2021.03
#有看完本書也歡迎留言分享心得 😄
---
以下有出版社和博客來提供本書30元折價券,我放在留言第一則,有需要可自取。
美國生質能源大豆 在 Lin bay 好 油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人一直在鼓吹有機農業,最喜歡用未來石油會用完(這種話好像聽了四五十年了),導致全球生產力大幅下降,玉米會拿去做生質酒精、黃豆拿去做生質柴油,國際糧價高到嚇死人,有錢也不一定買的到糧食,所以要積極投入有機雜糧生產,提升糧食自給率。
這種話講了幾十年,總是會進步,現在還懂把生質能源拿進來跟糧食扯在一起,但把這兩個東西扯在一起的時候,更說明了這個人的無知。
用黃豆油做生質柴油?
會這樣認為的人根本沒有成本跟產業的觀念,所以整天講的東西都很莫名其妙,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我們就用實際的數字面告訴你真實的狀況。
黃豆油是一種期貨,期貨的價格可以參考芝加哥期交所:
https://www.cmegroup.com/trading/agricultural/
從這裡面可以看到黃豆油的最新報價是33.03,這個數值的單位是美分/磅,換算成大家比較熟悉的數值就是0.73美金/每公斤,如果用黃豆油來做成生質柴油,原料油的成本約為80%,因此用黃豆做的生質柴油價格為0.91美金/每公斤,黃豆油的密度在20度C時約0.91公克/毫升,可以換算成0.83美金/每公升。
這樣的黃豆生質柴油賣得出去嗎?
當然賣不出去,因為太貴了。
到底生質柴油的價格為多少呢?
因為生質柴油的量體太小加上特性的不同,生質柴油並沒有期貨價,而只有公開拍售,去年八月16日巴西拍賣了一批67.4萬公秉的生質柴油,價格為0.75美金/每公升。
生質柴油的販售價格比用黃豆油作的生質柴油的成本還低耶,這樣有誰會願意用黃豆油做生質柴油呢?誰願意虧錢這樣做呢?
可是如果不是用黃豆油做成生質柴油,那麼生質柴油哪來呢?
當然是從廢棄物再利用來
在一般糧食原料油精煉成食用油的過程之中,有幾種廢棄物可以利用,一種是去掉酸產生的皂腳(Soap stock),一種是汽提脫臭之後產生的脂肪酸蒸餾物(fat acid distilled),像大豆油有SFAD(Soya fat acid distilled),棕櫚油有PFAD(palm fat acid distilled),這兩個副產品都可以經過處理轉化成生質柴油,這兩種產物的重量通常都在原料油的5%以內,因此精煉了多少糧食原料油變成食用油,就會有一定比例精煉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再轉換成生質柴油,例如馬來西亞2016年毛棕油產量約為1820萬噸而2016年馬來西亞產的生質柴油約為64.7萬噸,生質柴油約占毛棕油的3.56%。
另一種生質柴油的來源就是廢棄食用油(UCO, Used cooking oil),就是經過油炸或烹飪之後不適合吃的油脂,再把它轉化成生質柴油,廢棄食用油再精煉成食用油比轉化成生質柴油簡單,因此有些國家為了防範不肖業者再精煉成食用油,會有不同管制作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而台灣,你懂的。
生質柴油的發展,就是一個廢棄物再利用的發展,而不是把原料油轉做生質柴油,或是原料油生產過剩時的調控,避免過多的原料油影響價格,蛋頭學者根本不懂,認為理論上黃豆油可以做成生質柴油,產業上就會把食用油做成生質柴油來與人爭糧。
用玉米做成生質酒精?
要做生質酒精的玉米是飼料玉米跟一般的鮮食的玉米並不一樣,要做生質酒精用的是飼料玉米,飼料玉米生產生質酒精是一套很成熟的技術,乾式輾磨將玉米粉碎後以酵母菌和酵素將澱粉發酵產生酒精並排出二氧化碳,再將酒精取出並蒸餾,發酵槽內剩下固形物和一些可溶物,將含可溶物的液體分離再經過蒸發濃縮後,按比例與固形物混合再乾燥,就是含可溶物乾燥玉米酒糟俗稱DDGS (Corn 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 )。
平均每一Bushel(浦式耳, 25.4 公斤)的玉米可以產生10.2公升的酒精和8.2 公斤的DDGS。
DDGS是非常棒的蛋白飼料也含有豐富的代謝能,經過發酵分子小更容易被禽類動物吸收,使用DDGS可以降低飼料成本。
因此將飼料玉米發酵成酒精跟DDGS,酒精可以供綠能使用,DDGS可以餵養動物,可以增加收益,自然就出現了大量的生質酒精,巴西也受益於這種技術供應比一般汽油更便宜的生質酒精來使用,豈不是更環保?
DDGS雖好,但DDGS不適合海運,海運容易因為濕氣產生黴菌毒素,台灣以前也曾經發生過利用DDGS做狗糧造成狗中毒死亡的事件,可低成本的利用DDGS是飼料原料國的優勢之一。
台灣的資本左派
世界各國的都有一群特殊的群體,例如美國有『豪華轎車左派』、英國的『香檳社會主義』、法國的『魚子醬左派』,而在南韓則有『江南左派』之稱,這些人都有某些相同的特點,享受著富裕的生活、擁有第二國的護照、子女在外國念書;開口閉口就是熱衷討論勞動問題、環保問題、憤怒批判資本主義與自由化競爭。挖幾匙生蠔、品嘗伊比利火腿、喝幾杯夏多內,咒罵跨國集團及其邪惡的帝國,把自己塑造成對抗邪惡帝國的英雄,讓自己看起來更正義、更高潔。
台灣部分領著退休金快活生活的教祖跟生活無憂無慮的貴婦,不是跟這些人一樣嗎?
美國生質能源大豆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2015.05.05《經濟學人》 ※
生質燃料:成果欠佳
——生質燃料的投資正在萎縮,而疑慮也甚囂塵上
透過光合作用自生物體貯存的太陽能生產燃料,聽起來是個誘人且環保的點子,而根據研究機構彭博新能源金融(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生質燃料計畫——從發酵澱粉、回收食用油、到轉換海藻為噴射機燃料——自 2003 年以來已吸引超過 1,260 億美元(折合新台幣近 4 兆元)的資金投入。然而,其成果卻如同兩個集合交集甚少的文氏圖(如圖):有商業潛力的生質燃料其實並不環保,而環保的生質燃料卻又缺乏商業潛力。
被認為不環保的「第一代生質燃料」是由糧食作物——或由種植在原為糧食作物農地的植物——發展成的燃料,因損及糧食供應,歐盟議會環境委員會已於不久前決議限制該種生質燃料的使用。目前歐洲欲在 2020 年前達成交通能源 10% 為可再生能源的目標,歐盟議會的新提案將限制第一代生質燃料不得超過其中的 70%,其餘部分需由較先進的生質燃料取代,例如自廢棄物轉換或由不會衝擊糧食生產之原料發展成之燃料。彭博新能源金融的 Claire Curry 估計,這也意味著在 2020 年前,歐洲對高階生質燃料的需求將達 140 億公升左右。
Curry 認為僅有兩種高階生質燃料具大量生產的潛力:一是將廢棄的食用油或他種脂肪轉換成柴油,歐洲已有 20 億公升的產出;二是經由酵素水解的過程,自纖維素中獲得乙醇。
據 Curry 所言,其餘的生質燃料均未臻成熟,距商業量產至少還需 4 年的努力,包括被各方吹捧的可再生噴射機燃料亦是如此。
可再生噴射機燃料目前僅在小規模生產上大有可為。菸草曾為南非重要的經濟作物,但現在收益已大不如前,而南非航空、波音公司、與其他商業夥伴正著手發展轉換自菸草種子的燃料。為生質燃料特別研發的菸草品種不含尼古丁,種子轉換為燃料後的殘渣也可作為飼料,一年可供辛勤的農民收成兩次,而農民賺取的利潤也讓他們得以負擔第三期糧食作物的種子或肥料。南非航空的 Ian Cruickshank 表示,該種生質燃料的成本比化石燃料成本低廉,航空公司將把菸草燃料與傳統化石燃料以等比例混合,預計在 2017 年底將使用達 2000 萬公升的菸草燃料,2022 年底更預計可達 5 億公升。
桐油樹或許也有相當的潛力。具毒性且變化無常的桐油樹曾讓投資者相當失望,然而若適當種植,桐油樹籽不僅可供餵食牲畜,更可搾油再製成柴油。
然而,若要找到更多落在文氏圖理想區域中的生質燃料,可能相當棘手。遊說人士往往對破壞環境或糧食安全的生質燃料大加抨擊,但若要解釋生質燃料作物適當的種植方式,就不是那麼輕而易舉了。另一個爭議在於基因改造。基因改造雖可改善收成、提高作物對害蟲的抵抗力、並讓生質燃料作物得以種植在未經灌溉的邊緣地區,然而,具有環保意識的人絕對很難接受任何基因改造作物。
不過,生質燃料科學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舉例而言,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芬蘭圖爾庫大學(University of Turku)、以及倫敦帝國大學(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研究員改造了一種現在被用以產生生物丁醇的酵素,以製造更為實用的丙烷。
這些聰明的點子是否能商業量產,則又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了。不可諱言地,有些公司已開始放棄,例如一些投資海藻生質燃料的美國企業,已轉而製造高經濟化學原料。陽光確實是極佳的能源,然而生物體未必是其最好的貯存方式。
http://www.economist.com/…/21648630-investment-biofuels-dwi…
圖左的集合為「可永續的」(包含桐油樹、海藻、菸草),圖右的集合為「可行的」(包含油菜籽、玉米、大豆、棕櫚),其中交集內僅有食用油一項。
美國生質能源大豆 在 美國生質能源原料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 玉米農民的收入之一,來自於法律規定燃料要添加一定比例生質燃料,主要為以玉米為原料的酒精,為了增加法定比例,生質燃料產業與農業,和石油與 ... 生物燃料- 维基 ... ... <看更多>
美國生質能源大豆 在 美國生質能源原料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 玉米農民的收入之一,來自於法律規定燃料要添加一定比例生質燃料,主要為以玉米為原料的酒精,為了增加法定比例,生質燃料產業與農業,和石油與 ... 生物燃料- 维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