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餐廳做MealKit料理懶人包有優勢嗎?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避免外出,減少實體活動,我們取得大量的居家時間,飲食模式不同以往。這讓餐廳苦惱,卻讓雜貨零售商成長,其中,meal kit(料理懶人包)是銷售亮眼的一種產品。
Meal kit目前沒有妥適的中文翻譯,有謂快煮餐、食材配送、鮮食配送、餐點DIY配送箱,但我認為,都不若「料理懶人包」來得貼切。簡單來說,meal kit把生鮮食材、料理半成品與食譜捆綁在一起,比傳統意義的烹飪方便,因為食材已經幫你配好、處理好,還有料理步驟可供參考;又比外帶外送的餐點新鮮,因為你是自己動手做菜,現煮現吃。
台灣疫情升級、餐廳被禁止內用後,也有獨立餐廳推出meal kit,我最近反覆舉的例子就是Gēn Creative與Club Voilà(Ephernite子品牌),它們讓人耳目一新,不過,meal kit不是現在才在台灣問世。
早在2016年台北就曾有meal kit專賣店「Phoebe’s Kochhaus 菲比食事」,可惜走在太前面;Green & Safe的「食材百寶箱」也行之有年,唯欠缺食譜與配料、處理,可謂meal kit前身。至於現時有在營運、真正意義的meal kit品牌,台灣則有「樂煮 Let’s Cook」、「FoodGo Box 今晚想自己煮」等等。
疫情前,meal kit在台灣乏人問津;進入非常時期,至少我自己,才親身體驗meal kit的魅力。然而,進一步查閱資料後,我也才發現,meal kit這個六、七年前在國際募資市場非常火紅的網路新創項目,商業模式是遭受質疑的;疫情中,獨立餐廳推出meal kit,也只是一種變通之策。
本文將試圖探討以下議題:
1️⃣ Meal kit的市場概況為何?
2️⃣ Meal kit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3️⃣ 獨立餐廳做meal kit是否有優勢?
#MealKit的市場概況
Meal kit在台灣,是小眾之小;在國外,雖和傳統雜貨零售相比仍屬小眾,卻也發展出一定的市場規模,且有眾多業者。根據「Business Wire」的數據,美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meal kit市場,2020年的市場規模來到23億美元(註1);放大到全球的範圍,綜合「Business Wire」、「Grand View Research」的分析,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來到80億至100億美元之間,並預期接下來七年將以複合年均成長率約13%繼續茁壯,2027年全球可望達到200億美元的規模。
在美國,meal kit新創業者如Blue Apron、HelloFresh,零售巨擘如 Walmart、Amazon,以及某些獨立餐廳,都投入meal kit的競爭。Meal kit的產品也愈趨多元化,除了在餐點風格上的變化(各種異國料理)、飲食需求上的專精(如素食者、健身者),產品設定上,起初的「cook and eat」(需要或多或少的烹調)之外,也往「heat and eat」(不需烹飪、加熱即食)發展,這就比較像微波爐或烤箱加熱的電視晚餐了。
若查詢meal kit的歷史,一般認為以下二家瑞典企業為先驅:Middagsfrid,創立於2007年;以及Linas Matkasse,創立於2008年。二家公司目前都仍健在。
Blue Apron是美國市場的先行者,2012年誕生,據說參考了瑞典的Linas Matkass,雖然同期有HelloFresh(總部在德國)、Plated二家競業,Blue Apron獲得的媒體聲量與創投資金卻始終走在前面。然而,Blue Apron如同彗星路過,2017年在紐約證交所IPO可謂慘烈災難,其後每況愈下,疫情雖有幫助業績,現又回到掙扎狀態。
2016年時,美國已有超過150間meal kit業者,也歷經分眾化的過程(如專攻素食的Purple Carrot),在Blue Apron上市前後也有一波整併潮。現在,美國市佔最高的meal kit業者是HelloFresh,這家德商同時在十四個國家營運,美國是其主要市場,2020年美國的全年營收逼近25億美元,年成長率102.3%,也拜疫情所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零售巨擘、雜貨零售商加入戰局。Amazon在2017年併購美國有機超市Whole Foods引起業界波瀾,後逐步推出meal kit服務,去年才讓meal kit固定上架全美Amazon Fresh;也有幾間超市併購meal kit新創,如Albertsons收購Plated(2017)、Kroger收購Home Chef(2018)。Walmart也從2018年起推出自己的meal kit。
以上美國市場發展歷程,我將有另一篇專文提供更詳細的說明。
Meal kit新創業者的發展,為什麼會走到IPO困難,或者被雜貨零售商併購呢?這就和其商業模式有關了。
#MealKit的商業模式
Meal kit的訴求是什麼?我認為這個說法相當貼切:它是在餐廳內用、外帶外送、買菜自煮以外,第四種飲食消費行為,自給自足的程度,介於外送與自煮之間。
Meal kit比傳統烹飪方便許多,省時間省力氣,理由在於,它幫你完成規劃菜單、買菜、備料等等,在家自煮的繁瑣雜務;一道菜的內容,通常包含生鮮食材、醬汁、其他調味佐料、料理半成品以及食譜,某些食材甚至已經洗好、切好。對於廚藝欠佳的煮夫煮婦而言,meal kit是在家做出餐廳水準菜色的機會;對於熱愛嘗鮮的吃貨來說,meal kit也是拓展味蕾、嘗試異國風味的方案。當然,新鮮現煮也符合健康訴求,而針對有飲食限制或特殊飲食需求的消費者,例如素食主義、減脂增肌,某些meal kit特殊菜單也令飲食規範更好遵守。
這類料理懶人包,可謂數位時代的產物。Meal kit的先行者皆屬網路新創,設立之初就採取線上訂購與配送,且大多綁定 #訂閱制,以確保營收基礎。亦即,如今的meal kit產業是從線上起家的,實體零售在幾年後才跟進。並且,其初期成長大多來自都會區收入較高、年紀稍長的Y世代(1980年代、1990年代出生者),代表其消費門檻是比較高的—有數位能力,並擁有較多可支配所得。
這也預示了meal kit業者面臨的挑戰。
首先是價格。在美國,一人份的meal kit定價約莫介於8美元至12美元之間,差不多是在大眾餐廳能飽餐一頓的價格,也比傳統意義的買菜自煮貴上許多。方便性是要付出代價的,也限制了meal kit的目標客群。
再來,訂閱制反成為消費者卻步的理由。一般訂閱方案為一週二到四餐,視餐數與份量有不同的運費規則,基本上愈多餐就愈容易免運、單價也愈低,但愈多餐也代表消費者的承諾是愈高的。然而,我們都清楚每天的食欲變來變去,上餐館、叫外賣也很方便,更何況,有時候就是不想煮飯。假設我這週想少煮二餐meal kit?或者我接下來一個月都想休息?管理訂閱成了一件麻煩事;顧客忠誠度也不高。
因此,現時許多meal kit業者強調無需訂閱,或者管理訂閱容易,想取消、跳餐隨時隨地。
然而,為什麼網路新創meal kit業者起初會採取訂閱制?那是因為,業者必須綁定較高收入的用戶,才能彌補目標客群較小眾的落差,也才能彌補高昂的營運成本與費用。
開一家meal kit公司的成本與費用很高。你需要大量的人力來理貨與包裝,也需要大量的包材,物流與後勤也複雜,因為牽涉到容易腐壞的生鮮食材與料理半成品。行銷也花錢,因為要留住舊客很難,開發新客也面臨競爭。
於是,#營運成本高昂、#顧客忠誠度低,成為meal kit商業模式的二大弱點。
已經擁有基礎建設的零售巨擘與雜貨商,如Walmart、Amazon、Kroger,因此看到入市機會。這讓Blue Apron一類網路新創起家的meal kit業者面臨更沈重的壓力。
#獨立餐廳做MealKit是否有優勢?
了解meal kit的產業概況後,我們就會明白,獨立餐廳做meal kit,完全不能把自己當作meal kit業者。不僅沒那個資本,也不需要玩高營運成本、低顧客忠誠度的遊戲。但是,疫情中,餐廳被禁止內用的情況下,餐廳在思考能提供什麼不一樣的產品給消費者時,meal kit確實是一個選項。
亦即,把meal kit當作外帶外送的一種變形。
和傳統意義的外帶外送相比,meal kit作為一種料理半成品與食材的組合,交由消費者自己在家烹調,可以避免餐點在運送途中狀態劣化的風險。我們都清楚,外帶外送的餐點,和內用相比總是差一些,如果能讓我們說出「冷了也好吃」、「味道沒什麼改變」,就已經是高度讚美了。而meal kit,就是把料理的完成階段交到消費者手中,我們在家能夠掌握料理的狀態,關鍵的調味與備料,餐廳大廚又幫我們準備好了,所以好吃的機率會比較高。
#專業主廚的烹飪知識與技藝,可以發揮不同的創意。這仍然是 #廚師的主場。
不過,如同所有meal kit,價格會是一個問題。多數美國市場調查報告都顯示,meal kit定價偏高,是許多消費者不繼續使用服務的原因。獨立餐廳做meal kit,也會面臨價格怎麼設定的問題,即便用很好的食材,還有支持食材供應商的美意,但如果定價最終和內用差不多,或者不比外帶外送便宜,消費者就會開始打算。
於是再度顯示這個困境:以內用為主的獨立餐廳,除去內用服務後,其價值不容易被彰顯。除非已有堅強的品牌力,並已進入民生消費性用品(consumer packaged goods)的領域,否則,餐廳轉型推出商品,並不容易。
當然還是要再細分業態。獨立的fine dining餐廳,疫情中轉型做外帶外送、meal kit或其他商品,會相對困難,因為其提供給消費者的價值,較難被證明,業績因此難以和正常營運時齊平。客單價調低,量就要變大,但能變多大?客單價較高,量就會變少,而少了服務、裝潢、氣氛、美感等等現場體驗,非內用的定價,到底該怎麼定?怎麼做對餐廳是比較好的,能夠支付員工薪水、房租、食材費,是業主的數學習題。
一個餐廳做meal kit的正面案例是英國的小型披薩連鎖店「Pizza Pilgrims」。根據《華爾街日報》去年五月底的報導,Pizza Pilgrims在倫敦地區有十三間分店,去年推出「平底鍋披薩組合」,內含發酵好的麵團、番茄醬、莫札瑞拉起司與橄欖油,並有線上教學影片。報導當時,Pizza Pilgrims已售出一萬二千組,有10%回頭客。不過,披薩仍是相對適合外帶外送與商品化的品項,Pizza Pilgrims比單獨的餐廳也大上不只一個層級。
在談到為什麼做此披薩組合時,Pizza Pilgrims的創辦人Thom Elliot表示:「如果我們能打平收支,並且在社群媒體上有聲量,就值得做。」打平收支很難,但如果什麼都不做,就徹底喪失和客人互動的機會。若有社群聲量,也是不錯的宣傳。
其實,疫情中做的一切努力,就是為了保住員工、支付房租、維持動能。這是最實際的目標。
疫情下,餐廳的營運轉型,目標也轉型。台灣餐飲業者接下來可能面對部分內用、部分外帶的情況,該怎麼安排後勤,又是另一件功課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艾倫的理財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有沒有一種感覺… 『勞保算半天,也就只領一兩萬』 但是現在就算單純日常的食衣住行 可能就要花上兩三萬了 這樣算下來,退休只能勉強過日子 明明知道要另外準備退休金, 但是根本不知道怎麼開始... 前陣子可能覺得股票真的不錯 所以就用薪水剩下的零錢 跟微薄的積蓄進場試了一下水溫 運氣好一點可能沒賺...
「美國薪水查詢」的推薦目錄:
- 關於美國薪水查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美國薪水查詢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美國薪水查詢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美國薪水查詢 在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美國薪水查詢 在 矽谷輕鬆談 Just Kidding Tec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美國薪水查詢 在 [討論] 美國薪水合不合理上網查得到- 精華區Oversea_Job 的評價
- 關於美國薪水查詢 在 美國薪水查詢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求職招募就業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美國薪水查詢 在 美國薪水查詢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求職招募就業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美國薪水查詢 在 美國薪水查詢的測驗範本和範例,PTT ... - 創業求職面試學習指南 的評價
- 關於美國薪水查詢 在 #請益美國的薪資水平 - 留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美國薪水查詢 在 矽谷工程師薪資大公開,看Google、蘋果工程師如何分級 的評價
- 關於美國薪水查詢 在 矽谷工程師薪水PT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評價
- 關於美國薪水查詢 在 矽谷工程師薪水PT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評價
- 關於美國薪水查詢 在 [經驗] 遊戲業領美國薪水在台灣工作- oversea_job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美國薪水查詢 在 首次公開!Google, Apple, Facebook矽谷工程師年薪千萬!? 咁 ... 的評價
- 關於美國薪水查詢 在 美國稅務觀察筆記- [台灣工作領美國薪水,應該繳哪邊的稅呢 ... 的評價
- 關於美國薪水查詢 在 美國硅谷軟件工程師的薪水有多少?硅谷熱門的10大軟件公司 ... 的評價
- 關於美國薪水查詢 在 [請益] 外派美國要加薪多少才去? | PTT 問答 的評價
- 關於美國薪水查詢 在 [問卦] 美國各職業年薪? - PTT八卦政治 的評價
美國薪水查詢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閱讀 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 心得, 平凡人的理財方法 (2021 2月更新及贈書抽獎活動)
為了怕大家看不完我以下很長的心得文章, 先把贈書抽獎辦法寫到最上方 XD。
------------------------------------------
這次感謝 采實文化 的邀請, 再次閱讀這本新書的中文版, 也順便複習一次作者的建議, 許多都是我看完後,目前持續在做的, 如果你對於理財很有興趣, 想要好好的為自己、家人做好財務準備, 並且不想要一開始有太大的壓力, 這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謝謝采實文化提供 3 本書抽獎送給大家, 詳情如下
【活動辦法】
1. 在這篇文章按讚 ✅
2. 留言寫下任何你想要書的原因, 或是你想要和哪位朋友一起學習打造你的財務系統 ✅
3. 「公開分享」這篇貼文的話,多一次抽獎機會 ✅
台灣時間 2/8 中午截止, 我會抽出 3 位讀者, 由出版社寄出這本 2/4 剛上市的 “從0開始打造財務自由的致富系統:暢銷10年經典「系統理財法」,教你變成有錢人” (只能寄送到台灣的地址, 國外的朋友不好意思了)。
------------------------------------------
更新版的心得:
我過去幾年曾在不同的 Podcast 聽到 Ramit Sethi 講到他對於一般人的理財建議, 過去都沒有特別的感覺,最近一次聽到後特別有感觸, 於是買了他的書 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 (中譯版為《從0開始打造財務自由的致富系統:暢銷10年經典「系統理財法」,教你變成有錢人》)來仔細閱讀。 目前第二版是從10 年前第一版的各種讀者建議改進後的修訂版。
對於理財, 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都沒有在學校階段從小培養, 許多家庭也不會特別教育理財,所以普通人對於金錢有很多時候有不切實際的觀念。
在開始理財之前, 書中提到有兩個很重要的問題你需要問你自己:
1. 為什麼你想要變有錢?
2. 變有錢對你來說代表什麼?
每個人對於有錢目標不一樣,在追求財富的之前, 要先知道什麼可以讓你快樂, 你有錢想要改善什麼?
舉例來說, 我的物質慾望沒有很高, 我不太買衣服、鞋子、最新的電子產品。 我想要有錢,因為這樣可以提供給我的家人更好的生活品質, 我希望每年有幾次小旅行,到不同的地方增加視野及人生經驗。變有錢代表如果我和家人出去吃飯的時候可以不用太擔心每個菜單上的價錢,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如果有意外的開支, 我們不會捉襟見肘的付不出來。
Rich Life 是在你喜愛的事務上可以盡情地花費,但在你不那麼在乎的事務上極端的節省開銷。
如果你可以在大的方向上有極大的成果: 像是自動化你每個月的存錢、投資、有個你喜愛的工作、接下工作前談一個更好的薪水。 那麼你就不需要像許多書一樣要你每天省下你可能會需要的咖啡的錢。
建立你的財富系統包含了:
1. 正確使用信用卡
2. 正確使用銀行的帳戶
3. 準備好你的退休帳戶及投資帳戶
4. 在你喜愛的事務上可以盡情地花費,但在你不那麼在乎的事務上極端的節省開銷。
5. 自動化你的投資
1. 正確使用信用卡:
美國的信用卡不僅僅是一個付款工具,也是很好幫助你建立你的信用分數的方式。 如果你有正常的繳費, 你的信用分數可以穩定的增加!在美國,信用分數對於比較大額的貸款(像是房貸、車貸)利率上的差異會很大。 為了要有好的利率,最好早點開始累積信用。
此外,信用卡也有許多額外的福利,福利可能價值幾百甚至幾千美金(看使用的方式) 。舉例來說, 很多信用卡都可以幫你自動增加商品的保固, 如果你用信用卡買手機、電視、等等,在一般的保固(比如說一年) 過後, 還會幫你延長一年(依每張信用卡而定)。 許多信用卡還有買東西失竊的保險。 而最常見的福利還有累積點數換機票 (像是我之前分享的用最少的錢換美國亞洲來回機票,或是最省腦力的換機票方法,在給初到美國、或即將來美國的朋友的各式生活建議中我也提到許多我目前使用也推薦的信用卡)。
許多人用信用卡到非理智的消費, 後來付不出錢後得一直付高額的循環利息。 因為這個利息遠高於市面上一般的投資商品, 如果你有任何卡債, 最好多存錢,從生活中節省,並從利息最高的卡債開始還,早日還清擺脫負債。
2. 正確使用銀行的帳戶:
美國的銀行帳戶分為 checking 及 saving。 checking 是讓你可以開支票的帳戶,幾乎沒有利息, saving 是利息比較高的帳戶,鼓勵大家存錢, 許多 saving 帳戶也有像是一個月最多只能轉出 6 次的限制。
作者很不推薦大家在常聽到的大銀行像是 Bank of America、Wells Fargo 開戶 (怎麼我都有 XD)。 原因是這些銀行常常有許多條件, 常常一不小心就要扣你各種費用。 雖然好像在各地都有分行很方便, 但是有許多網上銀行也可以提供同樣的服務。
Checking account 作者推薦 Charles Schwab 的 Investor Checking。 這個帳戶不需要最低存款,也沒有費用,會給你免費的支票, 如果在任何 ATM 取款,當下有被其他銀行收的手續費都會退還給你。 雖然你需要也同時開一個 brokerage account (股票帳戶),但是你可以開了股票帳戶後也不放錢進去。
我是上次回台灣使用 Capital One 的提款卡提款, 我以為我已經查好在國泰世華提款不需要手續費, 後來還是被收取高額的手續費。 回美國後立刻詢問朋友,大家也一致推薦 Scharles Schwab。 如果你還沒開戶的話,歡迎使用我的連結 http://bit.ly/3aQ0OlJ。一般直接找銀行的公開連結是沒有開戶獎勵,使用這個連結你可以得到 100美金(但我沒有任何獎勵,真奇怪!)。
(2021 2月更新) 最近我開戶也很推薦大家的旅遊提款帳戶 Sofi Money, 這個帳戶和上述 Schwab 有點像,不過更厲害, 一些特點像是: 1. 年利率 0.25%, 接近 saving account 的水準, 2.沒有帳戶最低金額限制, 拿到獎勵後把錢都領出也沒問題, 3. 沒有帳戶管理費, 4. 全世界 ATM 提款都免手續費, 不論是在美國或是出國旅行領錢都很方便 (如果是最近開戶的好像要選擇是它合作的 Network 才行了), 而且開戶放 $500 就可以得到 $50 開戶獎勵, 還有不時會有活動,做 2 次 $500 美金薪水 diect deposit 就可以得到 $75 的獎勵,這是我的推薦連結,歡迎使用 http://bit.ly/3jlRsly(直接在 Sofi 網站上開戶還沒有獎勵呢)。
Saving account 部分作者推薦了 Ally Bank、Capital One 360、Marcus 等等。 我個人目前是有 Marcus, 年利息是 0.55% (2021 年 2月的狀況)。 作者建議除了利率外,也要考慮銀行的風評及可能的費用。 你也可以參考NerdWallet 這篇文章 11 Best Savings Accounts of February 2021 ,查詢利率及好的風評帳戶。
最重要的就是,盡可能避免被銀行收各種手續費。 如果有被收取的話,通常第一次打電話去和銀行談判都可以得回被收取的手續費。
3. 準備好你的退休帳戶及投資帳戶:
美國的退休金帳戶是 401k, 通常一般的公司都會提供。 401k 的好處是用稅前的錢放到帳戶內, 等於是當下少被扣了所得税(退休時領出才付稅)。 許多公司也有不同程度的 matching ,員工放一定金額,公司也會提撥一定的金額,等於是免費送錢給你,鼓勵大家存退休金。
另外也有像是 Roth IRA 等的帳戶, 好處是用目前稅後的錢進帳戶, 未來帳戶投資的資本利得是免稅的。
不論是當下免稅或是未來免稅, 都是藉由這樣的帳戶來累積你未來的財富!
4. 在你喜愛的事務上可以盡情地花費,但在你不那麼在乎的事務上極端的節省開銷:
為什麼許多人存錢都失敗呢? 作者舉例到說很多人是因為生活型態改變太大,後來無法適應就放棄了。 如果有一個人每天早上要喝咖啡,才可以有好的精神工作, 硬要他不喝咖啡省錢,其實犧牲了他的工作效率,心情可能也不好。
重點應該是確認自己重視什麼, 可以犧牲什麼,並且來改變開支。 有些人不介意和人一起分租房子,在房租上節省。 有些人不介意一定要吃餐廳,可以省下外食費。 從了解自己的習性,並且在自己不需要的事物上省錢, 可以更容易的達到存錢的目標。
你每個月稅後的薪水, 大概 50~60% 是像房租、水電等固定開銷, 最好有10% 的錢存到退休及投資帳戶,另外 5~10% 存到像是你想要的旅遊、要買給家人朋友的禮物、未來的房子頭期款、或是緊急基金等等。 最後也安排 20~35% 是讓你可以自由花用,不會有罪惡感的錢。 因為你已經有系統的存錢了, 所以你每個月花錢可以花在任何讓你開心的事物上。
為了要達到上面的效果,你需要做個預算計畫, 規劃每個月在像是買食物、外食、娛樂等等開始的預算。 最好每一兩週確認一下花費, 如果已經花太多了, 在朋友邀約的時候就要堅守立場拒絕邀約。
省錢是有極限的, 薪水的往上空間則是無限, 如果你可以在工作上表現良好獲得升遷加薪, 存錢及花錢也會更容易。 書中也談到一些要求加薪的方法及技巧, 讓你和老闆事先訂好目標,並且有系統的追蹤進度。
5. 自動化你的投資:
報章雜誌上總是有許多專家發表對於接下來股市表現的意見,事實上, 沒有一個專家可以真的連續幾年成功預測市場的走向。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的主動基金幾乎長期沒有可以打敗像是 S&P500 指數的績效。 台灣的綠角是指數化投資的擁護先驅, 他的部落格有許多指數化投資的好文章,大家可以參考他這篇詳細解說指數化的文章: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指數化投資 。
作者最推薦大家投資像是 Target Date Funds 的基金。 Target Date Funds 像是 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55 Fund (VFFVX) 這種基金, 依據你大概退休的年紀來選擇目標年份。好處是這種基金會自動幫你平衡基金內的投資標的。 以今年 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55 Fund 組成來說, 近 90% 是股票, 10% 是債券, 如果股市漲很多的話, 基金會自動賣掉股票的部位,並增加債券來維持比例。 這種基金的組合有全世界的投資標的, 是最無腦省力又方便的投資。
另外還可以的投資像是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好處是費用可能可以很低,但是要自己選擇哪些基金來投資, 管理上也需要自己多花時間來依據績效來再平衡投資組合。
許多人覺得房地產是很好的投資標的, 但事實上,加上房子的房屋稅、各種維修成本、買賣的交易手續費,在美國的房地產投資大部分時候並沒有比指數化投資有更好的報酬。
許多人會好奇哪時候會賣掉投資? 作者說他是不賣的,從歷史上來說, 買進並持有比一直擇時進出的投資效益高。 大家常常因為股市波動而心煩氣躁,但像作者投資一個月不會花超過 1 個小時檢視投資狀況, 其餘時間都是快樂的過自己的生活。
看完這本書後, 我檢視了我的投資狀況, 我在書中前幾個章節部分算是有做好, 但在自動化投資的方面則是有待加強。 我的投資主要是買 VOO (Vanguard S&P 500 ETF), 但是我一直都想要在股市跌的時候再進場, 在過去 3 年股市持續上漲的狀況下, 我的投資機會沒有很多,報酬也沒有很理想, 我想未來我也要自動化每個月的投資, 並且增加 target date funds 的投資。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給巴菲特曾打電話問巴菲特:「您的投資體系這麼簡單,您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為什麼別人不做和您一樣的事情?」巴菲特回答說:「因為沒人願意慢慢的變富。」。 許多人追求找尋當下最熱門的股票, 但是有可能今年漲了 300%, 明年績效跌了 80%, 把賺的收益連同本金都陪了。
巴菲特的10年賭局, 說名了S&P 500 指數績效比大部分的主動基金報酬都好,但大部分人都不想看起來慢慢的變有錢,追求刺激反而在投資的路上落後了。
總結來說,我要建立我自己的財富系統, 有效率的使用好的信用卡福利、利用好的銀行帳戶來存錢及處理開支、 建立預算及在不那麼注重的花費上省錢、在讓自己快樂的方面消費、及使用低成本的指數化投資或是 target date funds 幫助達到增加資產的目的。
如果你迫不及待想要先買書來閱讀, 以下是書籍連結, 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書展被取消了,讓許多出版社過的很辛苦, 剛好大家需要多待在家裏, 可以趁這個機會多投資自我, 多閱讀,多總結寫作 (參考之前文章: 為什麼我建議你開始寫文章、或是任何形式的內容創作),不僅自我提升,也可以幫助一直很辛苦的出版業呢!
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 Amazon 連結:
https://amzn.to/2KupS4H
從0開始打造財務自由的致富系統:暢銷10年經典「系統理財法」,教你變成有錢人,博客來中文版連結: https://bit.ly/3oM1ai9
部落格原文: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06/money-management.html
美國薪水查詢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張金鶚談高房價下,買房注意事項】
對於很多跑房地產的記者來說,在這領域重量級的教授應該都會首推張金鶚教授,以他的知名度外加大學教授公信力,要靠著幫建商炒房輕而易舉,然而這樣多年以來,他堅持站在反對高房價的一方,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對政府提出建言,替小市民發聲。
從政大退休後,他依舊沒閒著,做了「好時價」平台,透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精準預估房價,一指查詢輕鬆易懂,讓民眾不怕買貴也不怕賣貴。張金鶚透過在美國的朋友援助資金以及採取銀行使用付費,一般民眾免費使用,實現公益的夢想,他自己賣房也是查詢「好時價」來決定賣價,「我賣房子的時候,房仲說,『張老師啊,你開這價格太貴啊』,我就不理他,我就根據「好時價」查詢到的價格,堅持賣這個價格,我不賣高也不賣低,嘿!果然成交,所以我做這個平台也嘉惠到自己。」張金鶚老師在受訪時,分享到這個賣房經驗,神情顯得相當得意,利人利己的快樂在臉上展現。
最近他把三十多年來對房地產的研究,書寫成「住房自由的人生」還做了影音課程在「在Hahow好學校」上架,希望能幫助想要買房的人。
他這麼多年來,最常被問的問題是,「這時候到底該不該買房?」,張教授的答案非常中肯也有趣,「該不該買房子,就像問該不該結婚、該不該生孩子或該不該買車一樣,這是個人價值觀的問題,我無法也無意代為回答。有人認為單身或沒有孩子、沒有車子也不錯,生活比較沒有壓力,可以輕鬆過日子,只要忠於自己的想法,沒有心理壓力,生活舒適,當然可以不買房;但也有人認為如果沒有房子,人生似乎少了什麼,就像沒有結婚、生子、買車一樣,無法得到社會認可,無論如何都想要擁有自己的房子,是人生一大目標,那就努力實現目標買房吧。」
第一次買房的人往往有兩個不足,第一、是資金不足。第二、經驗不足,張教授建議是買房前你要思考三個問題:
一、你的工作穩定了嗎?
如果你的工作還不穩定,目前還在找工作或是想換老闆,不確定未來的工作地點在哪裡,薪水有多少,你買的房子會不會影響通勤?薪水能負擔房貸嗎?如果先買了房子,會不會影響找尋更好的工作機會?
二、你的婚姻家庭穩定了嗎?
房子往往一住就是十年,十年間你要不要生小孩?要不要結婚?生命裡面會增加什麼?要不要考慮學區?種種問題看似生涯的考量,往往也是買房的考量,買房不見的能一次到位,但至少要能住個五年、十年。
三、你有比買房更重要的夢想實現了嗎?
充實自我、出國旅遊、創業……這些夢想是否比買房更重要?如果被房子綁住,影響了這些夢想的實現,是不是值得?買房之前問問自己,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買房造成巨大的經濟壓力,張金鶚教授覺得大可不必如此:「若憑己力買不起房或者必須犧牲許多美好人生才能買房,就不要勉強。」
全部精彩訪談,請收聽黃大米的Podcast:https://reurl.cc/Y6xjWx
美國薪水查詢 在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有沒有一種感覺…
『勞保算半天,也就只領一兩萬』
但是現在就算單純日常的食衣住行
可能就要花上兩三萬了
這樣算下來,退休只能勉強過日子
明明知道要另外準備退休金,
但是根本不知道怎麼開始...
前陣子可能覺得股票真的不錯
所以就用薪水剩下的零錢
跟微薄的積蓄進場試了一下水溫
運氣好一點可能沒賺沒賠
但是每天心臟承受壓力真痛苦
運氣差的話就是
買在山頂上,賣在山谷間,韭菜大放送
不然就是拼命省吃儉用
把錢好好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結果這兩年美國大量印鈔
搞得存錢追不上通膨,好像傻瓜
最後乾脆放棄啦!
反正人肉鹹鹹,窮就窮,不怕死的最大
結果過幾年,年紀越來越大,想法慢慢改變
這個時候,不好意思!
你已經失去競爭力,找不到工作了
然後就真的變成勉強過日子的窮老人
今天我會跟你分享
『打造額外退休金的三個關鍵重點』
如果覺得勞保退休金對於物慾極低的你已夠用
而且你保證未來餘生的每個月絕對不會有額外開銷的人
今天的影片就別看了,會浪費時間
但如果你不想只領一兩萬塊退休金
也不想讓自己的辛苦錢打水漂
想紮實的做好退休金規劃的話
請把今天的重點做筆記,好好消化
預約專業諮詢
https://www.surveycake.com/s/KBywY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llenpage666
加入我的LINE
https://lin.ee/PkykJIL
想讓事業拓展,吸引網路流量嗎?
你可以參加這個Youtube營銷課程:
https://reurl.cc/8yzgGX
還是想透過經營Youtube增加廣告收入?
那我推薦你參加這個Youtube課程:
https://bit.ly/3cTngfU
合作/演講/諮詢聯絡信箱:
allen750528@gmail.com
#額外打造月退 #退休領更多 #高齡化的潛藏風險
美國薪水查詢 在 矽谷輕鬆談 Just Kidding Tec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要聊聊大家都很感興趣但總是不好意思問的話題 - 薪水,我們會談到:
• 矽谷軟體工程師的薪資結構包含了哪些項目?
• 矽谷科技公司給的薪水實際的數字是多少?
• 如何查詢關於美國科技公司薪水的公開資訊?
• 家庭年收入三十萬美金在灣區的生活可以過得很寬裕嗎?
• 在哪裡逛街可以遇到蘋果CEO Tim Cook?
以上問題都將在這集當中為您解答!
你可以在以下平台收聽 Podcast: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just-kidding-tech-%E8%BC%95%E9%AC%86%E8%AB%87%E7%A7%91%E6%8A%80/id1493189417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iRKDxN8NcpXq6iT32oTKt
Google Podcasts: https://www.google.com/podcasts?feed=aHR0cHM6Ly9hbmNob3IuZm0vcy8xMjBjMzNlMC9wb2RjYXN0L3Jzcw%3D%3D
其他平台: https://anchor.fm/jktech
有任何建議歡迎到以下社群平台留言給我們!
FB: https://www.facebook.com/jktech.io/
IG: https://www.instagram.com/jktech.io/
Medium: https://medium.com/jktech
美國薪水查詢 在 美國薪水查詢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求職招募就業資訊站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薪資水準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美國薪水排名、美國薪水查詢、外派美國薪水就來求職招募就業資訊站,有最完整美國薪資水準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美國薪水查詢 在 美國薪水查詢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求職招募就業資訊站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薪資水準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美國薪水排名、美國薪水查詢、外派美國薪水就來求職招募就業資訊站,有最完整美國薪資水準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美國薪水查詢 在 [討論] 美國薪水合不合理上網查得到- 精華區Oversea_Job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312/2/bh5k.html
原來不是只有台灣人 care 自己的薪水
美國早就有配套措施了,台灣目前似乎沒有這種網站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9日報導,加州矽谷電腦工程師喬丹諾 (Joe Giordano)
為了想知道其他人的薪水,在2000年創辦了「薪資表」 (PayScale) 網站,讓人匿名
把自己的薪資貼在網際網路上,並與別人的薪資比較。這個網站目前每月有120萬人
造訪,其資料被用來作為找工作、向老闆要求加薪的標準。
一些公司的人事經理也訂閱其報告,做為衡量給雇員薪資太高或太低的參考。
「薪資表」的任務,是使勞工市場一個最大的秘密「誰賺多少錢」透明化。它與過
去類似的薪資資料搜集機構不同,它的數據是高度互動。這個網站從公司雇員搜集
及時薪資資料,並根據城市、行業或公司,分析出某種工作的薪資水準,其速度與
網路股票報價一樣快。
該網站的資料庫有550萬美國工人的薪資,該網站為了鼓勵人把其機密的薪資資料交
出來,免費給予其一份同行的薪資報告。使用者在該網站的首頁,需完成10頁有關全
部薪資、雇主、工作經驗和學歷的選擇題。例如,一名擁有洛杉磯加大 (UCLA) 學位
的護士,在洛杉磯一間醫院急診室工作,每小時的薪資是28元,該網站會立即報告
說,該名護士被少付了15%。
許多使用者用這個報告作為談判薪水的利器。個別的找工作者或雇員可付20元來訂閱
該網站6個月。有些人付80元購買單一的特定工作機會報告,一些大公司,如Costco
、Dole等付最多1萬 5000元,訂閱數以千計工作薪資的報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9.100.251
> -------------------------------------------------------------------------- <
作者: willieliao (Willie Liao) 看板: Tech_Job
標題: Re: [討論] 美國薪水合不合理 上網查得到
時間: Tue Mar 13 13:13:00 2007
※ 引述《shiarng (只能吃白吐司)》之銘言:
: https://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312/2/bh5k.html
: 原來不是只有台灣人 care 自己的薪水
老美表面上不談薪資(尊重隱私),事實上私下打聽(尤其是上網)的可勤快了
: 美國早就有配套措施了,台灣目前似乎沒有這種網站
這是商業的網站,基本上就是拿妳的資訊賣回去給妳(要知道妳的職位的平均薪
水之前必須要填妳自己的資料,而平均薪水事實上就是之前所有同職位的人填的
資料的平均)。美國另一個比較多人在用的是SALARY.COM,也有同樣的服務。這
種網站上的平均薪資會普遍偏高(PTT鄉民平均長度是25公分..)。
美國官方實際上有調查的各城市各行業平均工資
https://www.flcdatacenter.com/
這也是當美國公司要雇用外國人要付的最低薪資,美國人的想法是這樣,
公司要聘外國人必須不能阻礙美國人的就業機會,因此一定要付至少平均薪資,
否則公司會用低價大量雇用外國人(尤其是工程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8.49.28.1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