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隔離期間的心理強化技術 #如何成為最有力的陪伴
#一位心理師與一位親友被確診隔離的夥伴對談
.
前陣子,看著 陳茻 陸續寫下關於他父母雙雙確診隔離,母親從防疫旅館住進醫院、從病情變化到復原,最終平安出院的種種經歷。一方面,祝福且欣慰他長輩平安;另一方面,也想從家屬的第一手經驗,了解隔離中還有什麼心理需求,可以如何強化心理照顧。於是,我們在線上聊了起來⋯⋯
.
心理師:
「從你的經驗中,你覺得還有什麼會有機會帶來一些幫助呢?家人的聯繫鐵定是,如果一些錄音,有辦法協助像你父母這樣的人嗎?」
.
茻:
「我其實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耶!這段日子,我就是傳我兒子的照片、影片。其實我覺得視訊最有用,我媽每天看到嬰兒就很有動力。
如果從這個方向去想,應該要有一些能帶來希望的、對未來生活的想像來支撐病患的精神健康。我們可以具體描繪那個圖像,讓他們『相信』自己會好起來,已經可以規劃之後的日子,而不是活在悔恨中⋯⋯」
.
心理師:
「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安靜能繫望』」。
.
茻:
「這個是什麼?」
.
心理師:
「(咦?)」
.
————————————————————
.
這個是什麼?
這個是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防疫大作戰」裡,司長宣導的壓力因應內容。
這個是衛福部「總柴提醒」的緩解心理壓力五大招。
這個是2007 年,歐美各國災難創傷專家,針對大型災害與創傷,歸納出的五項介入原則,並且發表於學術期刊中。
這個是蘇逸人博士翻譯,後來在「災後創痛的復原長路:大型災難初中期介入的基本原則與作法」(蘇逸人、游勝翔、周嘉瑛,2009)文章中,整理出的應用表格。
這個是龔怡文博士在某次團隊會議腦力激盪時,提出成為「安、靜、能、繫、望」的五字訣。
這個是許多臨床/諮商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經常掛在嘴邊的宣導內容。
這個可能是國內心理健康目前流傳最成功的口訣。
.
然而,比起燒燙傷急救的「#沖脫泡蓋送」,這個「心理急救」五字訣可能仍是大眾較為陌生的字眼。
.
因為比起生理的健康,我們對於心理健康的關注,始終遠遠不足。且讓我們透過「確診隔離」的處境,談談這些原則如何得以成為一種「心理強化」技術。
.
————————————————————
.
茻:
「所以這五點,有一個固定的順序嗎?」
.
————————————————————
.
特別說明一下,「#安靜能繫望」其實是五項原則,不是五種做法,也不是五個步驟。不用照順序,也有很多彈性的做法。事實上,在確診隔離的處境,五個原則實際上可能會像是這個樣子:
.
🟧 #安 安全
.
安全是相對性的概念。即使身在隔離病房戴著氧氣罩,看似不安全,但我們仍可想辦法「提升」安全程度。例如:
◼️接收正確的疾病訊息;
◼️了解自己在什麼樣的狀況下,會接受什麼樣的治療協助;
◼️減少接觸引發焦慮不適的影像或訊息;
◼️當過於恐慌擔心時,張開眼睛、凝神聆聽、專注身體感覺,重新與當下的環境連結。
.
茻:
「看來心理層面的建設,也是安全建設的一環。我比較好奇的是,對於專業的醫療人員來說,這些資訊都是「早已知道的事」,或是他們必須直接面對讓人焦慮的種種衝擊,那他們又能做什麼呢?」
.
🔺給醫療團隊:
.
其實醫療團隊也很需要這些安全感喔!尤其對很多支援的人力來說,例如防護依就不一定是很熟悉的事。所以醫療人員也想要確定自己的需求有被聽見、確定自己有被保護與準備好、確定自己的生活有被良好支持,這都是重要的安全需求。
.
不過如果先把重點放在病人身上,我們可以想像:當醫療團隊過於忙碌,又加上全身防護,難以重複說明相關訊息時,使用懶人包單張或海報,也許是個不錯的方式。當病人清楚知道自己現在怎麼了、接下來會如何,即使真的要面臨死亡,也能帶來莫大的安心。
.
但請千萬千萬,不要給出虛假的保證。
.
————————————————————
.
🟧 #靜 鎮定平靜
.
平靜是為了減緩過度強烈的情緒波動,能夠避免後續更多的困擾。平靜不是壓抑情緒,而是讓我們獲得自我掌控。例如:
.
◼️知道這些壓力引起的焦慮反應是自然的;
◼️把每天遇到的問題劃為可控制的小單位;
◼️練習意象放鬆技巧;
◼️促進正向情緒,例如喜樂、幽默、興趣、滿足、與愛。
.
🔺給醫療團隊:
.
當處在呼吸困難中,呼吸的放鬆練習恐怕難以帶來成效;當行走都成為負擔,肌肉放鬆可能也過於沈重。這時候,意象類的放鬆技巧,例如「自我暗示放鬆訓練」可能較有幫助。同時,人們可以在想像與實際的經驗中,感受到正向的情緒,並且擴展個人的資源庫。例如陳茻的母親走到窗邊曬太陽,說那是日光浴,其實就是很好的例子。
.
特別提醒,不建議在這樣的狀況下,一直讓病人談論焦慮與憂鬱的困擾情緒。
.
茻:
「什麼樣的情況算是與病人談論焦慮與憂慮的情緒呢?」
.
過去有的做法認為,最好引導人們把不舒服的情緒盡量「說出來」,像是一種「宣洩」,並且相信這樣會有幫助。但是研究發現,在重大壓力下,刻意引導人們一直訴說負面情緒,反而增加後續產生心理問題的可能性,所以現在不建議一直刻意引導病人談。不過如果病人本身很想談,還是可以談喔!甚至最好是安排專業的心理諮商!」
.
————————————————————
.
🟧 #能 自我與集體效能
.
效能是當個人與團體知道自己「做得到」的時候,感受到的權能與尊嚴感。這可以讓我們重新得到控制感,甚至開始累積成就感。例如:
.
◼️知道自己擁有許多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新校準現況,設定當下可以達成的目標;
◼️主動判斷並解決問題;
◼️行有餘力,幫助他人。
.
🔺給醫療團隊:
.
也許很難想像,都已經確診隔離了,還能如何幫助他人?然而陳茻的母親就是最好的示範:為了保護醫療同仁,她每天主動消毒、整理自己的房間,就為了讓他們少穿脫消毒一次。這樣的利他與感恩心情,有太多研究提出,對於身心的恢復,能帶來確確實實的助益。
.
因此,千萬記得,不要把病人變「小」了。讓人們擁有一些自我的掌控,其實比無微不致的照顧來得更好。
.
茻:
「所以,其實重點不只是這些舉動實際上產生的幫助有多大,而是這些行為本身,在事情發生時就具備深刻的意義嗎?人透過實踐,實際去做點事情,是真的會讓身心感覺變好嗎?」
.
沒有錯,事情不在大小,「實踐」這件事情本身確實有極大心理健康意義。我們在具體的目標與完成的行動中,可以一次又一次確認自己是擁有能力與資源的。這就像是一種「參照經驗」,我們可以藉此更知道自己是誰!
.
————————————————————
.
🟧 #繫 聯繫
.
社會支持一直是心理健康中一個極重要的因素。哈佛大學超過80年的幸福(Happiness)研究,告訴我們「良好的關係讓我們維持快樂與健康」。只要能維持通訊,便有許多可以連結的方式,例如:
.
◼️找出所愛的人,並與他們聯繫;
◼️分享親密的情感;
◼️感覺被需要;
◼️確認自我的價值;
◼️獲得實際上的協助(像是餐點、治療)。
.
🔺給醫療團隊:
.
注意到了嗎?在情感方面,也許我們都還有更多可以學習的面向。除了教導病人與家屬表達彼此的關懷與愛意外,也可以讓病人知道他是被需要的、有價值的,這同樣是社會支持的重要面向。而除了情感外,社會聯繫還可能帶來具體、實際的協助,甚至獲得因應方式的教導等。畢竟身而為人,我們都是社會性的動物。
.
但特別注意,社會聯繫也可能有負面的。例如若有人輕視病人的需求、對復原不切實際的期待、表示不認同⋯⋯等。因此,需要謹慎選擇聯繫圈。
.
————————————————————
.
🟧 #望 希望
.
希望是「蓋洛普調查」主張最有力量的幸福信念。希望是一種思考未來的方式,包含主動性,更要付出努力。例如:
.
◼️標認、擴展、建立自己的能力;
◼️設定嚮往的未來目標;
◼️規劃前往目標的途徑;
◼️看見自己已經展現出的力量。
.
🔺給醫療團隊:
.
希望不是許願,而是了解目前的困境,但接納各種可能性,努力克服困難。同時,希望也經常來自前面的安全、平靜、效能、聯繫四個原則。當陳茻的母親透過視訊看著可愛的小嬰兒,想著以後要怎麼跟他玩、帶他去哪裡,落實到生活的細節,知道自己做得到,也就更能相信自己會好起來。
.
特別注意,可以讓人們看見自己「已經展現」的力量或從事件中的獲得,但不建議讓人們發現「尚未理解」的意義。
.
茻:
「『安靜能繫望』,聽起來很簡單,但簡單的東西最好用。」
.
是的,它不僅是重大災難與創傷後的心理急救原則,也可以是促進病人恢復的「心理強化」技術。看似簡單,但都是經過實徵研究的有效作法!
.
————
.
撰寫「安靜能繫望」時,我想到前陣子看到一段話,來自電影《#愛上觸不到的你》結尾:
.
「肢體接觸,出生後的第一種溝通方式,安全感,安心感,舒適感,都在指尖溫柔的愛撫下,或嘴唇輕輕觸碰柔軟的臉頰下,在快樂時聯繫著我們,面對恐懼當下使我們強壯,強烈情感帶來的興奮感,還有愛,被愛的人觸碰,就跟需要呼吸一樣重要。我從來不知道被觸碰有多麼重要,他的觸碰,直到我無法擁有它。所以,如果此時你正看著這段,可以的話,觸碰他,觸碰她。生命短暫,經不起任何一秒浪費。」
.
在Covid-19時代的隔離病房中,碰觸已成奢望。不只得維持社交距離,有時甚至還生死兩忘。然而現代的科技,讓我們即使實際上隔著病房、隔著面罩,仍能透過網路與通訊,敲開一點點縫隙。
.
台大醫院家醫部蔡兆勳主任,前陣子分享了一對老夫婦同時住院,當阿公進入呼吸窘迫後,團隊透過iPad,讓兩人透過視訊道別,見了最後一面。
.
我真心相信,網路與通訊,真的是不亞於維生系統的重要生存依據。若各種維生系統包括藥物、氧氣維護我們的「身」,那麼網路與通訊,便在此刻維持我們的「心」。
.
是否,我們能讓所有住進醫院的重症病人,都能擁有一台可供視訊的設備,無論是手機或是平板呢?
.
若今生無法再碰觸彼此,請至少讓我們得以好好道愛與道別。
.
有你(妳)的陪伴,即使死亡將至,也可不再恐懼孤單。
.
#安靜能繫望 #心理急救 #心理強化
.
👉本文由黃天豪臨床心理師撰寫,原發表於個人臉書,經同意授權引用;圖片由心理師想跟你說丁郁芙臨床心理師設計。相關連結分享於留言區,也歡迎大家參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法國上空權」vs.「大麻治憂鬱」。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大麻治憂鬱」獲得60.8%的票數。這禮拜我們再度派裸體出馬,結果還是輸給大麻。其實不只人類會憂鬱,動物也會因為同伴過世而太過悲傷,現在國外有動物園用藥用大麻來幫助動物度過難關。 波蘭華沙動物園(Wars...
「美舒鬱管制」的推薦目錄:
- 關於美舒鬱管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美舒鬱管制 在 敏迪選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美舒鬱管制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美舒鬱管制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美舒鬱管制 在 美舒鬱是管制藥品嗎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美舒鬱管制 在 美舒鬱Mesyrel(暢鬱舒)有什麼副作用?如何正確使用Trazodone 的評價
- 關於美舒鬱管制 在 美得眠Modipanol(服爾眠|FM2)有什麼副作用?如何正確 ... 的評價
- 關於美舒鬱管制 在 趙藥師藥局- #美舒鬱是一種#抗憂鬱藥副作用是嗜睡 - Facebook 的評價
美舒鬱管制 在 敏迪選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世界各國封城經驗分享
我知道大家這週末都過的很忐忑
有很多人PO出超市貨架搶購一空的照片
也有人開始囤物資,買衛生紙
基本上台灣現在處於「半封」,就不到真的封城
但我想應該也有很多人在問
如果真的到第四級,我們老百姓該怎麼因應呢
大家不要緊張,全世界很多國家已經累積寶貴經驗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所以我跟世界各地粉絲蒐集來了他們的封城經驗和心得
他們也有很多建議想要告訴在台灣的大家
我就先把建議統整在前面,各國經驗放後面供大家參考
有了世界各國這一年來的寶貴經驗
台灣人不必慌張
而且由衷希望這一篇用不到
大家一起做好防疫,力拼最短時間解除第三級
就不用擔心什麼封不封城的了
(先感謝提供資訊的所有粉絲)
#萬一封城的錦囊妙計
1. 不要看到「封城」就恐慌,白話講大概就是「外出限制」
2. 民生物資是封城期間最容易取得的,所以不要囤食物,台灣外帶hen方便
3. 遊樂場所、博物館、理髮廳都會暫停營業,可以嘗試看看自己剪頭髮,或乾脆留長?
4. 單身的人找一個固定性伴侶,或是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性伴侶(無誤)
5. 買個瑜珈墊或彈力帶,無論如何都要舒展筋骨動一下
6. 如果真的要買食物,建議一次買一週的量,太多容易壞。出門買菜前先列清單,避免在超市停留過多時間
7. 也不是不能出門,但一定要把口罩戴好,沒洗手不准碰眼耳鼻
8. 工作和休息的地方稍微分開,有預算的人建議投資好一點的桌椅(升降桌讚)
以下是各國粉絲傳來的經驗分享
#法國
先來講法國,因為之前有個從法國飛回來的朋友住在我家三個月,
她剛好經歷了法國封城最嚴峻的時刻。
以下是她的建議:
1.先準備什麼物資:
需要再買,因為出去買就是很重要透透氣、看城市的時刻。
2.可以出門運動嗎:
可以唷!比較緊繃、規定變嚴格的時候,有過運動不能超過住處方圓1公里,也有過運動只能規範時間內,也有過出門不能超過一小時,也有過搭大眾交通運輸工具需出示公司證明,也有過沒證明者只能在規範時間搭。
3.大概都封多久:法國還在封,但此封非比封,就是出門的限制不同、開放營業的類型不同,看疫情狀況,限制緊跟鬆、多跟少的調整。
4.民生物資如何購買:
去超商購買為主,因為可以順便透透氣,是人被限制下,心理健康的必須。法國開放幾種行業營業,超商、醫院、藥局(法國藥局通常跟美妝店結合)、五金行(很常跟中型賣場結合,意思是小小百貨公司感的地方也有開,但部分部門沒開)、菸草店(此種店通常結合販賣郵票、彩卷、咖啡、酒水,但限制緊時,咖啡、酒水不能賣)。
幾種行業是比較鬆的時候,再次可開,約莫去年4月底、5月之後漸開,如:書報攤(通常販賣地圖、明信片、雨傘、打火機、報紙、及其他店主有創意的東東)、肉鋪、起司鋪、水果舖、蔬菜水果舖、麵包店、酒鋪。
5.可以剪頭髮嗎:限制很緊的時候,理髮店也禁開。
6.有些教堂有開:我只要出門,幾乎都會去住處附近的教堂,沒遇過超過五人同時在教堂裡
7.歐洲各國封城方法差不多,但其實都不是所謂的「封城」,台灣使用封城兩字有點太誇張了,法文使用confinement這個詞,我自己詮釋為外出限制,只是很多地方不能營業,所以你也不能去,例如法國人喜歡去喝一杯、去餐廳等社交,政府下令關閉,他們就快樂改為本來也很愛的野餐,加上當時好天氣,法國人又屬向日葵種,大家自然而然去河畔、森林、公園裡曬太陽及野餐(他們的野餐文化跟我們不同,喝很多酒是很正常的),繼續群聚,畢竟是他們的文化習慣,政府在首部曲時,大概文化深入體內自然到也沒想到大家會改去戶外群聚,才臨時修正的更嚴格,公園、河畔都關閉,並加上不能離家1公里,以防有人跑遠去森林。
8. 另外有個確診過的旅法粉絲建議大家:
1.時間管理 – 直接把上班通勤時間拿來運動,加強免疫力
2.和同屋簷下的伴侶保持良好互動,畢竟要24小時黏在一起也是個考驗
#義大利(羅馬)
1.義大利會用四個顏色分區:
白色:低風險,可四處移動
黃色:餐廳可以坐在戶外的桌子,晚上八點前關門就可以;學校開放
橙色:可以出去家裡所在的commune 有點像區公所,但不能出region省。餐廳六點晚上要關門
紅色:最嚴重,基本上就到封城的地步。只能必要的時候出門 例如去藥局或是採購日常生活用品
現在全義大利幾乎都在黃色,生活還算方便,只剩下晚上時點的宵禁。
2.封城和解封:
顏色的轉換是滾動式的,現在每兩個禮拜或小改一些規定,增多病例就升級,減少就降級。
3.心得:
聖誕節和復活節時,全義大利都是紅色全封城,大概就是過年不能回家團圓那種感覺。封城久了其實蠻影響心理狀態的,剛開始還會疑神疑鬼。但現在大家反而有點麻痺了。然後義大利餐廳很不習慣做外帶,以前要外帶餐廳老闆還會瞪你。所以封城後很多餐廳都瀕臨倒閉或破產,結果又跑去政府前抗議,又是一種群聚(暈)。不過基本上,義大利人還蠻配合防疫的,雖然他們很愛社交,宵禁或限制聚會人數對他們來說很痛苦。但他們本身還是蠻配合的,到哪都會帶口罩,也會隨身攜帶出入聲明書,超市公車都有酒精可以消毒。有粉絲說她現在很會上網買青菜,技能get?
#義大利米蘭再補充
沒想到待在義大利的人好多,還有一個粉絲傳了以下訊息給我。
[出門規定]
倫巴底貴為(?)義大利經濟重鎮應該是規定全國最嚴的。第一次封城本來可以出門運動但太多人會跑步然後在公園裡聚集,最後公園直接關閉,然後禁止出門運動。除了上班以外只有1)買菜 2)買藥 3)遛狗 三個理由可以出門;要隨時攜帶證件警察會隨機盤查,遛狗也不能離開家方圓300還500公尺(我們還真的用google地圖在那邊看我們遛狗可以遛到哪哈哈哈)剛開始警察真的開了一堆罰單大家才比較乖。
[民生買菜]
超市會管控人數所以前兩個月買菜真的是災難。所有超市網站都沒做好準備,變成連線上買菜都要排隊,終於排進去買菜了也不一定有外送。可以選擇去現場領菜但不好意思還是要跟大家一起在外面排隊 (那畫面很像共產國家排隊等配給😅)。我們本來也是吃多少就買多少菜的,剛開始不會估到底要買多少菜搞得很容易東西放過期。後來抓到大概一次買一個半禮拜的量差不多,肉類魚類不會放壞又可以把買菜頻率放到最低。
因為超市限制人數所以都我男捧油去買菜,他還要幫他爸爸媽媽買畢竟他們高風險族群。後來各式各樣的線上買菜網站終於update好了我們就都用線上訂菜的了。
[剪頭髮]
我自己是從1月到12月都沒剪頭髮啦,直接變女鬼超可怕的,受不了就在家裡自己把髮尾剪一剪。我男捧油是大概三個月後真的受不了就叫我幫他用電動刮鬍刀理了平頭。米蘭2月底開始封大概到6月7月才放寬限制他才去剪頭髮。
[運動和工作準備]
然後 一。定。會。胖。 如果沒有在第一次封城好好守規矩把感染數控制下來的話,就會不停的封,然後就會一直沒辦法出門,然後就會一直胖。我自己胖了10公斤(大笑)不要覺得很誇張,我認識的所有易瘦體質以外的人全部都大了至少一兩個尺碼,連我瘦不拉雞的男友都胖了兩三公斤。還有因為一直在家,會開始這裡痛那裡痛,真心奉勸大家去買個瑜珈墊,乖乖至少每個禮拜做兩次瑜伽或皮拉提斯之類的。WFH的人可以投資好一點的桌子和椅子,我因為太軟的椅子坐太久到下半年大概每兩個禮拜一次會背痛到幾乎沒辦法走路。我男友是桌子高度深度都不夠結果7,8月肩膀受傷,痛了一個多月才敢去看醫生,然後就被醫生命令去買新桌子還有乖乖復健 復健了大概半年才好。最推薦的就是可以升降的桌子。真的,真的,所有WFH的人都該投資一張升降桌子
講了非常多但我覺得目前聽來我沒聽到歐美有比倫巴底這邊封得更嚴的(後來義大利也從重災區變成普普通通災區,被法國追過去之類的。
總之就是
1)買菜量控制大概在1.5禮拜的量最不會有東西壞掉
2)買瑜珈墊 可以的話還可以買彈力帶
3)投資好的桌椅
#德國(慕尼黑)
1. 民生物資哪裡買:
封城後民生必需品完全不受影響,有戴口罩會就可以,會用推車控制人數。
2.有休閒娛樂嗎:
慕尼黑主要的依據是近七天每十萬人口的確診人數,如果連續五天低於100以下,就可以憑快篩陰性結果提言預約進戲院、歌劇院、或博物館,其他非必要性的商店也都可以逛。陰性也可以剪頭髮。只是要嚴格落實實名制。
3.快篩條件:
德國有立法保障所有人每周至少免費做一次快篩,你就可以拿快篩因性結果出入各場所。
#土耳其
1.健康安全碼隨身帶
每個人包含觀光客都有「健康安全碼」,結合足跡和實名制的功能,進出每個地方都要掃。
2.民生物資哪裡買:
可以到鄰近的超市購買必需品。餐廳咖啡廳都可以外帶外送。年長者購買物資可以送到府,因為嚴格實施年長者+小孩不能出門,看到會罰款。所以剛推出這個政策的時候竟然還有老人家衝去戶政事務所改年紀(計畫通?)。
3.心得:
封規封, 人民還是很愛趴趴走,沒在管你社交距離。
#馬來西亞
以下全文來自馬來西亞粉絲
確診爆發原因
我們馬來西亞原本去年已經把疫情壓到單日確診1-2宗的情況。過後在沙巴就爆發政客們奪權然後舉行大選。很多政客就從西馬(馬來半島)飛去助選同時沙巴爆發新的感染源,選舉完就也順便把病毒帶回馬來半島。
另外一個讓疫情爆發就是在去年年尾讓人民跨州。因為大家悶了七八個月所以大家也當沒事一樣跨州返鄉、旅行。從去年年底到現在,疫情就整個爆開了。到了上個星期平均單日4000+確診。很多確診案例是無症狀病患,要不然就是找不到感染源在哪裡。
人民
雖然我們有防疫措施,但是人民不遵守也不聽勸。有些人會以“口罩悶熱”當藉口、不然就是覺得“我的朋友們不會確診的“的想法繼續群聚。以這個星期為例,因為確診4000所以我們實行行動管制令3.0(已經第三次還是無法壓平確診案例),但是剛好碰到開齋節、穆斯林很重要的節日。雖然已經明確說了不能拜訪、只能和自家的親人慶祝(其他族群的人也有不聽群聚,只是剛好節日剛過去,才拿來做例子)。但還是看到很多人互相拜訪、然後在同一個室內沒有帶口罩。
國家/政府
去年三月實行行動管制令1.0,屬於全面封城。真的成功把疫情壓平。之前的2.0和現在的3.0措施很鬆散不嚴謹。雖然知道說我們國家經歷不起全面封城的經濟虧損,但是在人民不當一回事的情況下,情況沒變好,百姓的生活也很慘。醫療體系基本上是崩潰邊緣,有些確診但不是重症的患者被迫留在家裡自己隔離。也有聽聞確診病患在確診後,沒有醫療人員來聯繫就只能在家乾等。
想和台灣的朋友說
在只有百多宗疫情的時候真的就要好好配合防疫。雖然長期防疫真的很累也會心態上的疲勞(馬來西亞的我們已經防疫一年了),但是只要一爆發找不到感染源的病例,要壓平感染曲線真的很難。還有就是不要因為回鄉,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帶著病菌回去,留在自己所在的城市,不群居和戴口罩,用酒精消毒,就是對你家人朋友最好的幫助了。
#美國(加州、紐約都有)
1.民生用品去哪買
可以買菜,餐廳們也都可以外帶,只是有人數限制。如果真的要買東西放在家裡連門都不要出,建議買濃湯罐頭,有飽足感還可以配麵吃。生鮮就不用屯了,美國這邊都沒停止供應,台灣應該更不會停。另外一個來自加州的粉絲說,因為他們州長很左,所以管控超嚴格的。網購是大家的好朋友,盡量兩周才出門一次,建議買好吃的麵條和米作為屯糧。噢還有一個建議,就是出門買菜要先列好清單,避免花多餘的時間在公共場所。
2.可以剪髮嗎
一開始不行,後來陸陸續續開放就可以了
3.可以運動嗎
每個地方有Open street可以出去健行散步遛狗,要看區域。有些人會帶口罩(aka有些人不會帶)。曼哈頓的粉絲說建議要每天安排散步運動保持身心健康。
4. 居家工作
強烈建議工作和休息的地方要分開。但台灣這部分比較辛苦,因為空間小,work from home應該會很鬱悶。要適時走出去晃晃,但要帶口罩!
#還有其他國家
包含泰國、荷蘭、越南、日本、澳洲、挪威、英國、俄羅斯、捷克、加拿大、伊朗、智利、波蘭、丹麥、菲律賓
但內容實在太多,我通通放在敏迪選讀網頁版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517-2/
如果還有其他國家粉絲的消息,我也會不定時更新在網頁中
大家一起加油,力拼最短時間解除第三級警戒!
美舒鬱管制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牛奶針】非失眠用藥,濫打恐送命
只是想好好睡個覺,卻因此染毒!呂小姐因有睡眠困擾,3年多來去了400次,購買推薦的「舒眠課程」,年初因長期神智不清就醫,沒想到竟是注射俗稱「牛奶針」的第4級管制藥品,且診斷出麻醉劑上癮 [1]。
■牛奶針是什麼?
它的正式名稱是「丙泊酚」(Propofol),「台中榮總麻醉部」洪至仁主任說明,因為外觀是乳白色的液體狀,因此被稱為「牛奶針」;因為患者麻醉後較不會有昏沉感,在外科手術中廣泛使用。
■麻醉就像睡覺?牛奶針濫用藏致命危機
除了外科手術外,有些健檢機構或醫美診所標榜的「舒眠麻醉」,也是使用丙泊酚作為麻醉藥物。洪至仁指出,人體在注射麻醉藥物後,反射系統會受到影響,可能導致心跳、呼吸變慢,即使這次使用時沒問題,也無法保證下次使用就能安然度過;如果剛好身體狀況不佳,就可能致命!因此使用丙泊酚時,最好有麻醉專科醫師在場,隨時監測患者的生理狀況。
因為丙泊酚「好用」、「舒服」的特性,在國內外皆曾引發濫用疑慮。流行樂天王麥可傑克森正是因為使用丙泊酚不慎而送命;洪至仁也提到,曾有不肖業者以「戒海洛因癮」、「改善失眠」等訴求,接客施打牛奶針,但一旦使用不慎,就可能送命[2]。
■麻醉劑牛奶針會上癮!濫用嚴重可致死
在醫療麻醉科中,有一種乳白色溶液,很常在手術作為麻醉藥和鎮定劑,它就是「丙泊酚」(Propofol),俗稱牛奶針。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資料,由於牛奶針的效用非常快,且通常藥效很快就結束,因此容易被濫用。若使用過量失去意識,是可能致死的。
■牛奶針是毒品限專業麻醉師用
衛福部提醒,台灣已於2015年將此藥物列為第4級毒品,只有在具備相關急救設備的醫療機構下才能服用,並且須由專業醫療人員給藥、監控服用者的心臟及呼吸等生命徵象,以避免使用過量。
▶過去曾有不法人士謊稱牛奶針能解毒癮,但這是不實的資訊,況且共用針筒或來源不明的藥物,可能還會提高感染愛滋病(AIDS)的風險,切勿以身試法,遠離毒品才是保障身體健康的唯一道路。
■牛奶針依賴性強恐上癮
根據美國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毒物控制中心的資料,牛奶針能帶來醉意和高潮,若遭濫用容易產生依賴性,並上癮,最後愈服愈兇,變得無法自拔,一旦癮頭無法滿足,就容易變得焦慮和激動。如果原本有在用機械式呼吸輔助(Mechanical ventilation),還可能會產生抗拒,妨礙治療。
■牛奶針的睡意有別一般睡眠
與一般的麻醉藥一樣,牛奶針會造成低血壓(Hypotension)、抑制呼吸,且使腦和神經系統變遲鈍。此外,牛奶針還會帶來暈眩和睡意,並會持續數小時,所以服用後的24小時內別開車,或從事任何需要全神貫注的活動[3]。
■致命牛奶針,列管安人心!
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曾讓流行樂天王麥克傑克森送命的丙泊酚(Propofol),因製劑外觀呈現乳白色而稱之「牛奶針」。丙泊酚製劑為具醫療用途之麻醉劑,係以靜脈注射方式用於全身麻醉,或於人工呼吸器病患、局部外科手術和侵入性檢查作為鎮靜使用。
惟近年時有媒體披露其被毒癮者用來當作替代性毒品而遭濫用,常因過量致死或藥效發作失去意識而發生意外,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分析該所99年至103年間解剖之死亡案例,與Propofol相關死亡計17件,其中有數件為自行施打牛奶針過量致死案例。
食藥署進一步表示,施用Propofol針劑後可能會導致心跳減緩、呼吸抑制而死亡,因此必須在具備相關急救設備的醫療機構下使用,且須由專業醫師給藥,使用過程中必須有醫療人員持續監測病患的心臟及呼吸功能,避免因藥物過量,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的風險。
為維護國人用藥安全及健康,行政院已於104年3月26日公告將Propofol增列為第四級管制藥品,加強其流向管理,自丙泊酚(Propofol)列管後迄今,食藥署查獲之違規案件計16件,以無管制藥品登記證為最多,其次為簿冊未詳實登載收支結存情形,皆依相關法規處分。
食藥署同時提醒民眾,為防制丙泊酚遭非法濫用,行政院亦於同年8月10日公告其為第四級毒品,千萬別任意施用以免違法[4]。
■牛奶針非失眠用藥、濫打恐送命
草屯療養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黃聿斐指出,牛奶針主要成分丙泊酚是短效麻醉藥,臨床上常用於手術、大腸鏡等無痛檢查等,可短暫麻醉患者並讓其檢查結束就甦醒,一般人若長期使用牛奶針易成癮導致用量愈來愈大,一旦造成呼吸抑制就有致命危險;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顏宗海則表示,丙泊酚是4級管制藥品,需有相關執照才可取得且一般不會用來作為安眠藥品。
黃聿斐指出,施打丙泊酚易出現心跳減緩、抑制呼吸等副作用且施打風險高,不符合睡眠障礙治療的醫療常規,此外若麻醉藥物成癮者拿牛奶針作為戒癮的替代方法,也可能衍生新的成癮,甚至造成死亡。
顏宗海表示,施打丙泊酚應由受過麻醉訓練或加護病房照護訓練的醫師執行,不應由執行診斷或外科手術的醫師執行;施打丙泊酚時應持續監測病人情況,並備妥維持呼吸道通暢、人工換氣及供氧設備[5]。
■失眠知多少? 談藥物及非藥物處置的利與弊
睡眠是維持身心健康重要的一環,然而台灣民眾的失眠問題與安眠鎮靜類藥物使用之盛行率相當高,幾乎每3-4人就有一人使用過安眠藥,且不分醫療科別。
然而,研究發現就醫或非就醫民眾普遍對於正確及安全用藥的識能或遵從性不佳,特別是老年族群,失眠問題處理不當或安眠藥劑濫用將導致嚴重的身心健康問題,例如跌倒、車禍、專注力降低、記憶障礙、日常功能影響、人際關係低下等,且常與精神疾病(特別是憂鬱症、焦慮症)共病。
為有效預防民眾誤用、濫用或依賴安眠鎮靜藥物,對於安眠藥使用問題的早期辨識、精準評估、成功轉介、以及持續追蹤等,皆迫切需要大眾知能教育的提升,以及醫療專業服務的介入。
失眠的處遇可分為「藥物」及「非藥物」兩類,其中藥物處置是較常見的方法,包括benzodiazepines, “z‐drugs”, melatonin receptor agonists, selective histamine H1 antagonists, orexin antagonists, antidepressants, antipsychotics, anticonvulsants, and non‐selective antihistamines等數種處方(Krystal et al., 2019)。
用藥並非失眠處置最佳的方式,安眠藥也常帶來負面影響,歷史上名人如蔣經國總統的失眠困擾與安眠藥戒除經驗是很好的例子(https://reurl.cc/ar6p2Y),他在日記中所揭露的經歷,警惕世人重視壓力自我管理及安眠藥危害的議題。
然而,藥物並非國際間推崇的首要處置方法,非藥物治療方式中如「失眠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CBT‐I)」是具實證基礎的失眠治療首選(Krystal et al., 2019),其優點為無成癮副作用、短期之療效等同安眠藥、長期療效較安眠藥具持續性。
缺點包括:療效尚缺乏強力證據、介入費時且無法如安眠藥般短期見效、需醫療團隊長期追蹤以維持療效然病患易不遵從等議題[6]。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1] (自由時報)「貴婦花2000萬打400次牛奶針助眠 竟驗出K他命!」:https://bit.ly/3dB2nGL
∎[2] (健康2.0 )「麥可傑克森因它喪命…牛奶針可助眠、戒毒癮?麻醉科醫師這樣說」:https://bit.ly/3svGAEw
∎[3] (Hello醫師)「麻醉劑牛奶針會上癮!濫用嚴重可致死」:https://bit.ly/32LgOBT
∎[4] (衛生福利部)「致命牛奶針,列管安人心!」:https://bit.ly/32BBUSM
∎[5] (蘋果新聞網)「非失眠用藥,濫打恐送命」:https://bit.ly/3en4EEz
∎[6]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失眠知多少? 談藥物及非藥物處置的利與弊」:https://bit.ly/2L50B4x
➤➤照片
∎ Hello醫師「麻醉劑牛奶針會上癮!濫用嚴重可致死」:https://bit.ly/32LgOBT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食品藥物管理署 #藥物濫用 #牛奶針 #丙泊酚 #Propofol #短效麻醉藥 #毒品 #麥克傑克森 #失眠
衛生福利部/ 食品藥物管理署/ 食用玩家-食藥署 / 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美舒鬱管制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法國上空權」vs.「大麻治憂鬱」。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大麻治憂鬱」獲得60.8%的票數。這禮拜我們再度派裸體出馬,結果還是輸給大麻。其實不只人類會憂鬱,動物也會因為同伴過世而太過悲傷,現在國外有動物園用藥用大麻來幫助動物度過難關。
波蘭華沙動物園(Warsaw Zoo)今年3月有一隻母大象爾娜(Erna)過世了,牠是那間動物園裡,四隻非洲象中體型最大、也是最年老的大象,她的過世影響了其他大象夥伴,園內另一隻最年輕的母象,甚至出現行為改變和焦慮的症狀。動物園的員工就想說,利用「大麻二酚」(Cannabidiol),也就是CBD萃取油,來看看能不能降低大象的焦慮感。不過並不會看到大象捲菸呼麻的畫面,而是直接把油塗在象鼻內,或是混入大象的食物裡,雖然大象體型非常巨大,但目前園方給大象的CBD初始劑量和馬差不多,每天給個2到3滴而已。園方也不是餵一餵就算了喔,他們很認真抽血確認大象們的健康,還蒐集糞便、唾液樣本來觀察大象的皮質素(cortisol)的高低,皮質素就是人類和動物在緊張的時候身體會產生的激素,又稱作「壓力荷爾蒙」。
大麻中含有兩種主要化合物:大麻二酚(CBD)和四氫大麻酚(THC)。THC就是大麻主要的迷幻成分,具有成癮性,在台灣是二級管制藥品,但是CBD不一樣喔,它不會讓你用了很ㄎㄧㄤ,也不會上癮,主要是拿來止痛、緩解焦慮、讓人放鬆、改善睡眠等,而且功效比傳統藥物好,也沒有副作用,現在很多國家其實都有合法的CBD食品或藥品,像是英國,就差不多有25萬人經常性地使用CBD產品,市面上CBD的花樣很多,電子煙油、護唇膏、甚至咖啡、氣泡水都有,放進化妝品裡面據說還可以抗氧化、舒緩敏感發炎症狀。而且其實現在已經有期刊論文證實CBD可用來治療癲癇、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以及焦慮症、憂鬱症等,前幾天還看到新聞說CBD可能有助治療COVID-19。
相對於外國,其實台灣對於CBD的資訊接收得滿慢的,可能是因為大麻在台灣有點像是禁忌話題,充滿了很多誤解,所以多數的人聽到「大麻」可能就覺得是在吸毒。其實衛福部的網站上有說,如果是單純以CBD作為成分的產品,不屬於管制藥品,也就是可以合法使用,那產品的成分或用法用量等資訊,能夠符合藥事法的規定,就是以藥品列管。但是目前國內還沒有核准任何含CBD成分的藥物,所以民眾如果有這方面的需求,可以去找醫生診斷評估後開立處方,就可以申請進口。不過要小心,如果CBD藥物裡面含有THC成分,就是迷幻成分,或是以大麻莖、大麻籽的製品,THC含量超過10ppm,在台灣就會被歸類到「毒品」,先前就有人上網買大麻籽油,結果被依走私毒品罪法辦,所以購買前要特別注意,才不會想治病結果變成運毒。
其實近年國內對於藥用大麻的討論越來越多,也有不少人在擔心,CBD的功效會不會被誇大了,但無論如何,不管你是要用在人身上或是寵物身上,都要先諮詢醫生或獸醫師,才是對自己和對寵物負責任的做法喔~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我們下週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美舒鬱管制 在 美舒鬱Mesyrel(暢鬱舒)有什麼副作用?如何正確使用Trazodone 的推薦與評價

美舒鬱 Mesyrel學名Trazodone美舒鬱常見的劑量,分別有25毫克,50毫克以及100毫克常見的學名藥還有暢鬱舒臨床上,美舒鬱常用於憂鬱症以及幫助睡眠今天 ... ... <看更多>
美舒鬱管制 在 美得眠Modipanol(服爾眠|FM2)有什麼副作用?如何正確 ... 的推薦與評價

美得眠Modipanol學名Flunitrazepam,在台灣較常見的學名藥有服爾眠, ... 美得眠,服爾眠常用於幫助睡眠是一種3級管制藥物今天我們就針對這個藥物來跟 ... ... <看更多>
美舒鬱管制 在 美舒鬱是管制藥品嗎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中文名, 美舒鬱. 廠牌, 美時. 成份名, Trazodone HCl. 藥理分類, 抗憂鬱劑. 管制類別, 非管制類. 孕婦用藥等級, 等級C. 藥品.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