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進 Sidoli:咖啡館?選物店?唱片行?
⠀
⠀
Sidoli 店面雖有沉靜氣息,卻很豐富。空間由本事空間製作所操刀,品牌總監林凱洛為我們帶路,「它有點像是一條小小的商店街,左邊第一間店舖就叫做錄音室,一個放送的電台,對面一排座位像是街邊座位區。再往後是咖啡館、選物店,中間天井有一間藝廊,往地下室走則有間唱片行。」打造街道中的街道,空間有多種功能與取向,人可以自由落座、穿梭。
⠀
⠀
串連所有區塊的元素,是「聲音」。例如,menu 就是一捲錄音帶,有本週推薦、也有懷念金曲。點一杯咖啡的同時,若好奇也能索取 Walkman 和耳機。又或者,當時可能有人正在錄音間說話,聲音流洩出來,也讓整間 Sidoli Radio 像是一個巨大的電台,它不該被視為一個普通咖啡館,咖啡反而在此擔任配角,是聆聽時的陪伴。這裡不只發送,也蒐集、記錄、整理。入口的內推,原是一種隱密的邀請:歡迎,來錄下自己的故事。
⠀
⠀
特製的錄音帶,A 面 B 面都只有 15 分鐘。方序中說,那是因為 15 分鐘是「一刻」,小島裡也提問:如果人生剩下這一刻,你會想存檔什麼?留下「你的那一刻」,或者,把潛藏的故事轉錄出來,送給某個人。「很多人會說,現在又沒有機器可以聽錄音帶?但其實收到之後,就會想辦法去聽到,我覺得那個行為是很浪漫的,不是給你便利,而是讓你產生行為。」
⠀
⠀
閱讀全文 ▹▹ https://bit.ly/3tBz1xy
⠀
⠀
從《小花》開始,方序中一直在抵抗消逝,在小島裡,信念具體而微地在錄音帶裡那一條黑色、細條、反射塑膠質感的磁帶裡展現:「磁帶就是會有過程,你從 A 到 B 一定會有快轉,就看到那條磁帶在動。磁帶再次提醒大家,過程非常重要,眼睛、耳朵、腦袋打開,故事才會進來。」
⠀
⠀
Menu 藏在錄音帶裡,無論想懷念金曲或聽聽本週推薦,都可以再詢問 Walkman 和耳機。
⠀
⠀
他記得,整個計劃第一次錄音,是一位即將開腦部手術的朋友。朋友對著麥克風說,即將要去動刀了,不知道會不會順利⋯⋯直到開刀後再訪小島裡,朋友說,動刀讓聲音變得不一樣了,很高興留下那時的聲音,像是記錄一部份存在的自己。
⠀
⠀
留下故事的地方,所以稱作 Sidoli。方序中模擬的是一種屬於台灣、各種語言文化揉雜的意趣,「Sidoli 其實是英文 story 的變體。就像每個人講故事的時候都是一個傳一個,傳的時候會因為他生活和記憶的改變去加入自己的想像,故事就會有種模糊的浪漫。Sidoli 它混雜了各種語言的魅力,有點像台語、有點像日語、又有點像英文。」
⠀
⠀
⠀
⠀
▌小島故事多,方序中 ╳ 游智維 ╳林凱洛與 Sidoli Radio——我們要去的地方不需要路 ▹▹ https://bit.ly/3tBz1xy
耳機只有 左邊 有聲音 在 郭惠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ninatwinsgirls
#sleep
#nina育兒日記
雙妞們最近換大人床,早上不但沒有跑出來狂敲我的門,還都乖乖在床上坐等我開門~也沒有一直跑出來說不要睡,或是半夜跑出來逛大街之類的戲碼耶⋯有點不可思議又覺得欣慰~
跟很多朋友聊到小孩睡覺的話題,大家都會說我好幸運生到睡覺很乖的小孩⋯⋯⋯NoNoNo ! 天知道他們小時候(六個月以前)有多麼的可怕⋯ 😰 半夜雙胞胎輪班哭鬧不是普通的吵!伸手抱了之後+搖 ⋯⋯惡夢的開始⋯⋯後來演變成不但要抱,還得直立抱+一手轉彎過去塞奶嘴+跳舞唱歌一小時。然後放下去五秒醒來,我心中滿滿的⋯⋯⋯⋯⋯
但我實在沒辦法讓她們直接睡在我床上!! 不可能左邊一個嬰兒,右邊也一個嬰兒吧!然後加上老公!😱不注意就會窒息壓到悶死~我一直有一些堅持:
📌 堅決不讓她們躺在我床上
因為太害怕她們睡過之後回不去,所以我決心讓她們不知道有這個選項🤗 根本沒有躺過沒有選擇啊!
📌能從睡過夜開始固定睡覺時間
一直都是固定晚上七點到早上七點,慢慢的就能連續睡滿12小時!12小時的休息真的好珍貴!再怎樣瘋狂跟累,晚上七點一到媽媽也能下班,馬上就會更有耐心(哈哈)當然做好睡前儀式也是必要的。
📌自己一個房間自己一張床
她們換環境難,不如我來換比較簡單!所以一開始我是在他們房間打地鋪睡覺🤭 睡到她們六個月確定自己睡是安全的之後,我再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失,偷偷到自己房間用監視器放著聲音聽整晚
📌確定嬰兒房的窗簾是不透光
夏天她們都特別早醒,但如果窗簾很遮光很暗,就通常能睡到七點鐘不會提早醒來!
📌早上等到七點再來開嬰兒房門
在七點之前,如果有聲響都儘量不要進去,在開門之前哭鬧只能當作運動一下,我會忍住不去抱她們~ 時間到了才開門,後面就會變成一種默契!就連出國得睡同一張床,她們也會小小聲用氣音講話聊天⋯ 不會吵我起床,也不會大吵大叫,因為「媽媽還沒起床的時間就叫做半夜」😂😂😂
📌白天多曬太陽晚上愛睡覺
是一種動物的天性吧~ 果然太陽曬得多,晚上有時候還會說:「媽媽我好想聽故事但是我好累喔~」(竊笑)
📌哭一下再睡更好睡
睡前要擺脫原本的模式一定有陣痛期,小孩可能會哭鬧抓狂要服務生來負責安撫他們。這時候請搬一張椅子跟戴上耳機(坐門外抵抗其他意志不堅定的家人進去),拿著手持監視器看房間的狀況(比較好熬得過去),放一下音樂蓋過哭鬧聲。看著監視器確定床上沒有熊啊蛇啊或是大野狼,就可以安心坐在門外。我的經驗是一個禮拜,第一天一小時抓狂抗拒,再來就剩半小時,差不多七天之後小孩睡前可以抱抱親親說晚安還笑瞇瞇的。她學到「睡覺時間沒得商量」「累了閉上眼睛就能睡著,醒來之後心情很好因為睡很飽」「媽媽不會因為我抓狂進來當我的安撫娃娃」
這幾件事情之後,長久下來她們就很習慣這樣的模式!
但有個前提:
💡等寶寶六個月再來睡眠的訓練
醫生都說了六個月之前最好是同房不同床,就代表六個月以前獨自讓嬰兒自己一個人在房間是有他的危險的。等六個月到了,能翻身翻得好,能扶站。再來分房跟做睡眠訓練吧!
如果你只有一個寶寶,說實在的要怎樣陪睡哄睡跳舞唱歌壓在胸口碎大石一樣的睡都沒關係啦😅媽媽覺得你不會累到自己長皮蛇都好~ 但!如果你有2寶以上⋯ 真的可以趁還小來試試看喔!
讓她們自己有好的睡眠習慣,小孩長長久久的睡的好又時間長,媽媽也能完整有自己的時間喔!我晚上可以上課跟老公外出吃飯追劇,最近還幫孩子們做英文故事的錄音檔,覺得自己對媽媽孩子都很有幫助!希望大家都能擺脫陪睡跟媽媽手的命運😙
#搞定睡覺搞定七成
#感謝以前的自己肯訓練
#不然我可能早就得媽媽手跟皮蛇
耳機只有 左邊 有聲音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肆. 談談現場演出實務經驗 }}_05
隨著展演場地的擴大,在類似TICC國際會議廳或小巨蛋這樣大型空間舉辦的現場音樂演出越來越多,對於音響工程人員要克服的場地問題也越來越複雜;早年在這一類的場館演出時,樂手的主要監聽系統還只有地板監聽的條件下,如何能讓每一位樂手都能在自己的監聽裡得到理想的樂器平衡,真的是一個非常困難而耗時的工作。更多時候我們會要面臨的是,因為場館巨大的聲音反射干擾,樂手的監聽必須壓制過現場PA所產生的回音時間差,但也因此非常容易造成從歌手麥克風所『必然』會擷取到的音源,而形成回授的元兇;但如果沒能壓制掉現場PA所產生的回音時間差,任何有經驗的樂手都知道那會是什麼樣的工作悲劇。並且,除了極少數的鼓手會採用Shaker音色的節拍器,讓Click勉強可以從地板監聽播放出來、來協助樂手整合速度拍分之外,在這種條件的演出環境,很多時候你甚至必須依賴視覺、看著鼓手的動作,才能在一片汪洋的聲音浪潮中,勉強維持住整個樂團的穩定性。
所幸,那已經是上一個時代的過去。現在的專業工作條件,應該都已經進化成『個人化監聽系統』搭配『耳道式監聽耳機』的作業方式了:音響工程人員將每一位樂手的訊號取得足量的放大,再將所有樂器訊號分軌回送到樂手身邊的小型訊號控制臺,樂手各自佩帶完全阻絕外界聲音的密合式的監聽耳機,各自去調整自己希望的聲音平衡;這麼一來,立刻克服了場館的聲音時間差,以及完全去除掉地板監聽的聲音來源,這會讓音響工程人員所需要顧及的變因大大地降低,尤有甚者,如果能將吉他、鍵盤與貝斯音箱搬離舞台區,其實,音響工程人員應該會有非常好的機會,讓現場觀眾聽到層次更分明清晰的聲音演出。
而如果我們已經在討論這種IEM系統(耳道式監聽),我推測你應該已經克服過不少棘手的工作環境與條件,應該是一位很有經驗的職業型音樂工作者了,照理說,你一定會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標準,不必我多做什麼提醒;不過,如果從經驗交流的觀點來看,也許我們可以彼此參考一下對方的做法。
[一. 與音響工程人員的工作互動_05]
1. 各樂器的定位:現在在臺灣的音響器材供應方面,這一類型的監聽系統大概都已經進化、更新到16個stereo的訊號軌道;於此同時,甚至包括吉他手,也越來越多樂手會採用stereo的收音方式;但如果由音響工程人員所整理出來的鼓組(stereo)、打擊樂器(為了聲音的畫面感,通常都會是stereo)、鍵盤(很多時候會是兩個鍵盤手的兩個stereo)、Program(這類型的預錄聲音裝置,幾乎沒有意外都是stereo),以及新型態的吉他手(最近我就遇到同時有倆位吉他手都是採用stereo收音)的所有聲音訊號,如果你也都是採用開放的stereo位置來調整各樂器的音量平衡,你會發現,其實所有的『聲音成像』都像是集中在頭部中間,其實是很難去做更好的層次區分。我比較建議的是以音樂製作時的『Mix』觀念來處理這些樂器的定位:
A. 鼓組:其實在現實的世界裡,鼓組的聲音定位寬度不會是stereo所能提供的那種9點到3點極左、極右的畫面,在現場演出時,我比較喜歡將鼓組限縮在11點到1點的範圍,來讓鼓組與貝斯樂器形成一個比較緊密的區塊;如果我所合作的鼓手能夠讓我選擇整個鼓組的擺放面向,我會習慣採用Hi-hat偏向右邊的『觀眾定位』。如果我們同時會有打擊樂器手,我會將他的定位擺在10:45到1:15這種略寬於鼓組的畫面。
B. 貝斯:通常這會是一個Mono的訊號,我習慣放在12點位置,除了上述與鼓組形成『節奏組』的區塊之外,同時,也做為工作進行中、Vocal的一種支撐。
C. Program:這個原本是輔助功能、近年卻幾乎快要取代掉樂手的音樂工具,因為內容大多是現場不易執行的樂器或特殊聲響,以及一些特殊定位處理的樂器(譬如Loops),所以我會把9點到3點的這個最寬的寬度留給這個樂器。
D. 鍵盤組:如果我們有倆位鍵盤手,通常會是一位主鋼琴、一位主電氣鍵盤;在定位上,我會把鋼琴放在10:30到1:30這種略寬於鼓組的位置,而另外一個會有更多音色變化的鍵盤放在10點到2點的寬度來包覆主鋼琴。
E. 吉他組:如果聲音訊號源都是Mono,我會採取左右對稱的方式,視頻率的狀態來決定各自的偏向。而如果有任何一組以上是stereo訊號源,我會將這個stereo限縮成略寬於鼓組的寬度,再整個做向左或向右的偏向。也就是說:即使我自己也是一位吉他手,我在工作時的監聽,常常是偏向在某一邊的;而我個人的喜好,是將自己偏向右邊。
F. 和聲組:我會習慣將和聲組緊貼著主Vocal,大概拉開約莫左右15分鐘的定位,這真的會讓主Vocal好聽很多。
G. 主Vocal:呃…如果這個不是在12點鐘方向,好像有點兒不太對勁~
2. Click:這個維持音樂穩定最重要的工具,不論是來自鼓手或來自Program,在對完彼此的音量平衡後,我習慣將它放在我的極左邊。這個選擇來在兩個原因:
A. 很年輕的時候,我讀過一篇普科報導,它說明了人類的左耳對於聲音的反應,敏感度優於右耳;這次我整理筆記時,勉強只能找到一些不算是非常正式的報導:
https://kknews.cc/zh-tw/health/me33r2.html
https://swgwsm.51240.com/weishimezuoertingjuebiyouerqiang__xswgwsm/
因此,相較於右耳,我可以用較低的音量就感知到Click的存在。
B. 來自於年輕時在錄音室錄木吉他的訓練。由於我是慣用右手,所以木吉他的收音麥克風會是對著在我身體右側的吉他音孔;而錄音時非常需要檢查Click的串音問題,因此,我會下意識地將Click放在距離麥克風位置最遠的左邊。
而因為上述兩點所採行的Click擺放位置,其實在整個工作中會形成一種有趣的平衡:左邊的Click告訴我絕對的速度,而我可以聽到自己的樂器在偏右的狀況下與它的誤差;同時,鼓組的Hi-hat也是偏向我的右邊,我可以去校正自己與這位鼓手的『呼吸感』,來建構比較人性化的Groove。
因為,音樂最終是來自於你與你的樂手彼此的互動,而不是單純的『準度』。
3. 與外界的互動:當你使用了隔絕外界聲音的密合式的耳機,有太多在現場發生的事件,你會渾然不覺;比較理想的方案是你的Band Leader應該要配置一組Cue Mic,我會建議你也把它擺放在你的極左邊,用來提醒你任何突發的事件;另外一個關鍵,應該是要注意避免自己過度沈溺在自己的世界,而忘記了與你的樂手該有的音樂互動。
關於這一點,我所尊敬的華語音樂大師鍾興民先生有著非常強烈的觀點,他認為時下的職業樂手很容易因為自己所主觀調整的音量平衡,會一定性地影響了彈奏的力度與音色,因而反而使整體的音樂缺乏所有樂手共同的呼吸感,使音樂的起伏受到相當程度的損害。從邏輯上來說,我完全支持Baby老師的論點,而這個非常人性曲線的音樂能力修煉,應該就是『職業』樂手與『專業』音樂家的那種若有似無卻又涇渭分明的分野吧。
4. Vocal:我看過太多的歌手不是太能適應這一類型的監聽工作模式,原因來自於:
A. 不論如何緊密、甚至是以自己的耳道來開模製作的耳機,都會因為演唱時的口腔動作連動到耳道的肌肉,造成耳機並不是一直處於完美密合的狀況,因此,來自於外界的聲音干擾會非常嚴重地影響聆聽與演唱的狀態;目前唯一比較可行的解決方案,應該是採用較大的耳機外殼、用耳殼的輪廓來限制耳機鬆動的範圍。
B. 但其實,我一直不是很理解為什麼歌手在耳機裡所聽的音樂內容,常常是交由現場的音響工程人員來調整,而不是自己有一組自己可以控制的系統、由自己來調整,而在演出時請音響工程人員做總體音量適度的增減。當然,如果你的工作級數已經是這樣的境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y181sMH8gw
我覺得一切都好極了!但如果你相對於這個狀況還有一些距離,我真的建議,做為一個主要的『演出焦點中心』,提早一點時間到場,與你的樂手一起做Sound Check,一方面可以調整出一個自己比較有安全感的聲音平衡比例,一方面也認識你的樂手與你的聲音頻率互動的過程,這應該是讓整個音樂演出都更能提升水平的做法吧?
以上。
我深深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一些在器材面向上、我們還覺得不是那麼方便的事務,一定會在未來取得我們現在難以想像的巨大進步;但到了那個階段,我們在音樂上的進步,真的追得上那些硬體的演化嗎?為什麼會想要現場演出呢?為什麼會想要與觀眾分享那些獨一無二的時刻呢?你、我的內在,真有那些非表現出來不可的慾望與衝動嗎?如果沒有,再強大的硬體技術、再好的工作人員,恐怕都沒辦法為這樣的音樂內容增加絲毫的顏色。在我們開口向工作人員要求技術支援之前,也許,我們都應該再想想自己究竟有沒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