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本IKEA型錄 🇸🇪🛋️📖👋
「IKEA目錄宣布走入歷史...」12月7日,瑞典宜家家具(IKEA)正式宣布,將停止刊印IKEA家具的「年度家具目錄」(The IKEA Catalogue),10月剛上市的2021年目錄,將成為歷史上「最後一本目錄」。有著超長的70年發行歷史、每年印刷高達兩億本的家具目錄,將在2022年同時停止紙本和電子版。IKEA對此表示,「這是一個令人感傷,但理性的抉擇。」
事實上,IKEA已經討論停刊目錄多年。原因之一,是IKEA長期以環保減碳,作為該集團重點經營的品牌形象,例如希望在2030年以前可以完全實踐「氣候正效益」政策(Climate positive,意指該集團所產生的碳排放可以與減量的碳排放抵銷)、還有在部分國家開始回購二手家具,來抵銷黑色星期五造成的過度消費等等。因此每年印刷量高達兩億本、所有人都可免費索取的紙本目錄,自然也成為減碳應該檢討的項目之一。
但撇除環保之外,另一個更務實的原因,則是逐年提升的網路零售生態,大大改變了人們對紙本目錄的需求。根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在武漢肺炎尚未來襲的2019年,IKEA的全球線上零售數量,就已經提升了45%。因為零售習慣改變、消費者們更傾向在官方網站、app上瀏覽產品與搭配風格照,電子版目錄儘管從2000年就同步放上網,但實際使用需求仍然不高。
回顧IKEA型錄歷史,根據官方網站資料,最早的目錄,是1951年由創辦人英格瓦.坎普拉(Ingvar Kamprad)親自撰寫而成的。IKEA剛成立之初,只是瑞典南方偏遠小鎮阿姆胡特(Älmhult)的一家家具店,主打廉價質優的家具,當時坎普拉為接觸到更多顧客,才以郵購型錄的方式,進行宣傳與銷售。
根據《彭博》報導,從50年代剛創立時只有意象圖的封面,到60年代開始出現家庭情境圖:溫暖的扶手長沙發、堆滿木材的火爐、舒適的地毯與盆栽;70年代封面首次出現電視機、有模特兒在裏頭坐臥起居、也有太空時期(Space Age)的流線型與球狀家具;80年代開始出現兒童為主角、兒童專用的廚房用具;90年代開始出現單人空間與臥房當封面;1997年更首度出現了家用電腦。IKEA的家具型錄,與其說只是商品購物目錄,倒不如說更反映了不同世代的人,對於「家居生活」的理想模樣。
另外,IKEA目錄也是全球許多人認識瑞典文化的起因。《NPR》報導,IKEA的家具目錄,以向外國人介紹瑞典語單詞聞名,在命名產品時都依照特定的規則,介紹瑞典單字。例如,書架都是各種職業、廚房用品都是文法連接詞、桌椅是用男性名字命名、織品布料是女性名字、各種燈具,則是音樂與科學專有名詞、還有月份跟季節在做命名的。
「這七十年來,目錄幾乎是我們最特別、也有指標性的產品,裡面的居家靈感也啟發了全世界無數的人。」IKEA所屬的英特宜家(Inter IKEA Systems)集團常務董事格魯斯(Konrad Gruss)正如此表示。不只是與《聖經》、《可蘭經》、《哈利波特》系列等並列世界上最暢銷的書籍之一,包含70種版本、32種語言,也正是這種獨特文案與商品形象,讓每年無數的「IKEA目錄」粉絲引頸期盼發行日、並收藏這份刊物。
重新回看IKEA停印目錄的決策,除了代表環境保護很重要、大眾消費習慣改變之外,或許也是一個讓人重新反思快速消費主義、過度強調物質文明的時刻。
IKEA所精心塑造的品牌形象:溫暖正向、永續發展、重視人權、發揚瑞典傳統文化,似乎也逐漸與某種消費認同緊緊連結。正如那部不能說出口的電影《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中,愛德華諾頓光屁股坐在馬桶上,不停翻閱IKEA目錄的諷刺場景:「如果看到一張上面印著『陰陽』的茶几,我就忍不住想買。我常常一邊翻著目錄一邊困惑的想『怎樣的餐具擺設,才能定義我是怎樣的人?』所以我就忍不住買了每一套。就算買到上面有小氣泡與缺陷的玻璃碗盤,那也是一定是證明了它們是由從某個地方誠實、單純、勤奮的原住民所製作的。」當發行70年的商品目錄走入歷史記憶,或許經典電影場景不會再回來,但這個物質消費主義扣合自我認同的難題,卻仍然沒有最佳的答案。
Photo Credit:法新社/2021年的IKEA末代型錄、IKEA/1962年封面出現家居情境圖、IKEA/1969年出現電視、IKEA/歷代型錄照片排排站
#我都念IKEA #被家具耽誤的肉丸店 #IKEA #IKEACatalogue #家具 #肉丸 #fightclub #鬥陣俱樂部規則第一條 #艾德華諾頓 #歷史的眼淚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
「聖經 名字 男 2019」的推薦目錄:
- 關於聖經 名字 男 2019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聖經 名字 男 2019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聖經 名字 男 2019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聖經 名字 男 2019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聖經 名字 男 2019 在 聖經名字男2019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EDU.TW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聖經 名字 男 2019 在 【Jesus Power,你今天充滿力量了嗎?】 #基督徒寶寶名... 的評價
- 關於聖經 名字 男 2019 在 聖經名字男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聖經 名字 男 2019 在 聖經名字男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聖經 名字 男 2019 在 聖經英文名字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聖經 名字 男 2019 在 聖經英文名字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聖經 名字 男 2019 在 2020男寶寶名字台灣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聖經 名字 男 2019 在 2020男寶寶名字台灣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聖經 名字 男 2019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身在福中! 逃亡來台的中國女孩:民主在台灣一個很天然的生活方式
台灣總統、立委選舉11日落幕,一名逃亡來台的23歲任瑞婷從台灣大選中看到,「政治和民主是一個很天然的生活方式」。任瑞婷並說,台灣總統大選之夜,微博新聞在晚上十點左右,「蔡英文獲選將連任台灣最高領導人」的標題被推到熱搜第一名,但是20分鐘後,降到十幾名。不知道是被刻意隱瞞還是真的不受關注,台灣大選在中國人心裡沒有掀起任何波瀾。
任瑞婷13日在其臉書表示,來台灣之後,很多人都跟她說這是一片自由的土地,而她則會反問一句,你們真的每個人都可以投票嗎?對方總是回答說當然。台灣人挺辛苦的,不管男女老少,除了自己的正職工作外,還要監督政府工作,每隔四年又來一次全民焦慮要送哪一個政黨上台,選擇焦慮症的朋友就太慘了。相比之下,大陸人真的很輕鬆,他們只有一個答案:共產黨。為了避免選舉帶來的家庭紛爭,政府已經剝奪大家的選舉權,中央領導人犧牲小我、成就大我親自下場進行無休無止的派系內鬥。小熊維尼更是不簡單,以一人之力修憲,取消領導人任期,從此大家再也不用為誰是下一屆領導人而操心,紛紛被強行丟掉自己寵物狗,手牽手進入和(feng)諧(jian) (封建) 社會。哈哈,開玩笑的。
她指出,台灣的大街小巷各路政選廣告層出不窮,家附近的菜市場總有各個團隊的志願者做自由演講,懇請大家支持投票,外出曬太陽的時候,也會收到很多候選人的禮物,單價不會超過30台幣,可能是一把扇子,可能是一包紙,禮物的封面總是寫滿候選人的參選口號。如果已經中選希望連任的候選人,則會寫上過去的政績,比如申請到資金修建停車場或某公園等等。看到這裡,「我們才體會到,政府真的會為人民做事。」
任瑞婷說,反映到具體的生活中,就是這裡很多基礎建設都會讓人覺得人性化,很多場所會安排親子洗手間,方便媽媽帶兒子或者爸爸帶女兒使用;火車上會有夜間女性專用車廂,保護夜晚獨自搭乘火車的女性。因為做這些基礎建設的人都是人民自己選出來,參政者必須要聽人民的心聲和需要,所以這個社會變得很有溫度,生活在這裡的人會有被照顧的感覺。
任瑞婷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台灣因為土地私有制,很難進行都市更新,很多街道人行道都很窄小,甚至沒有人行道,沒有散步的空間,所以每個社區都會修建公園供大人小孩活動,有些公園修在坡上,利用地形建成天然大滑梯,孩子們參與進來很自然就會互動。有些公園則會修建孩子們喜歡的沙坑,沙坑旁設有洗手、沖腳的水龍頭,為了方便孩子們,特別做成小孩的尺寸。
在去年12月,總統競選的熱潮一路火熱,除了街上常看見的廣告,各路候選人也到一些城市演講拉票。不知道是因為這次選舉本身就受到更多關注,還是因為我第一次經歷所以少見多怪,在她身邊很多人的話題就轉為投票這件事。在台灣20歲才開始有選舉權,2020年意味著所有90後都開始投票,她看到很多她的同齡人會考慮台灣的現狀,會從社會中各方面,譬如經濟、福利、就業等等問題來考慮自己的選票投給誰。當然在選舉中會有輸有贏,如果剛好自己不喜歡的那位獲選真的是一件令人頭大的事,但那種全民參與的感覺,讓人知道人民才是台灣的主人。
任瑞婷說,總統這個詞離她很遠,她總認為選總統是一件很莊嚴的事,因為在她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領導人總是光芒萬丈的那一位,所以選總統當然好比看漫威的電影,總有一個特別優秀的超能力者冒出來,帶領群眾得勝、得勝、再得勝。但事實上,「我看到真正民主的選舉中,總統就像一個商品,擺在商店裡任人挑選,」店員們不停為她呐喊,進店就是五折,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進店一看,真的不貴誒!你剛露出心動的表情,旁邊售貨員小姐姐就會帶著微笑迎上來,您好,有什麼可以幫助您嗎?隨意試穿哦~就算試穿後覺得不好看,脫下來就好,再看下一件,會有同樣良好的服務。
她認為,投票就像買衣服,遇到喜歡的可以買,遇到不喜歡的就不買,買回去不喜歡可以批評、抱怨、抗議、找售後服務,反正四年以後可以重新選。事實上,有一點真的是更新我的認知,從前她認為選總統是選比較好的或是自己喜歡的那一個,但其實,大家總會覺得誰都不好,大部分人的評估標準,都是不選自己討厭的那一位。她實在有點高估總統了,她確實日理萬機,比普通人需要打起精神,但她跟普通人的差異只是職業不同,拿去總統這個職業再看,我們都差不多。
任瑞婷發現,在投票當天,街上很多店鋪都停業一天,讓大家返回戶籍地投票,遠在國外的人也會不遠萬里地飛回來。週六上午她先生興致勃勃前往教會參加小組,到教會才發現因為投票所以暫停一次,有些投票點一大早就排起長隊。下午4點投票截止,當天會公佈選票結果,4點半一到,各大衛視、網站開始直播開票情況,那種盛況猶如中國人民看春晚。講真的,台灣民眾的日常生活真的很普通,遇到拉票演講也沒有到全民瘋狂的程度,但看他們投票的態度,我會覺得他們真的把共同維護美好社會看作自己的責任,選舉不僅僅是他們權力,也是義務——要為後代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
她說,中國人很喜歡說,不要講政治。旁觀台灣的民主選舉,才讓她重新審視什麼叫不談政治。「我們生活在這裡,我們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有義務和責任去治理這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不斷地討論到要作什麼讓這個共同體變得更好」,而這個過程,就是政治。她開始更加理解為什麼人是政治的動物。從這個角度講,不談政治是個偽命題,因為除非人承認自己可以交出所有的權力,從此就跟一隻寵物狗一樣,和主人有著絕對的差異,不能干涉或談論、評價任何一個主人的決定,凡是必須順服接受,否則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呢?她想她不能接受這樣的生活,誰願意過這樣的生活,她可以送您一包狗糧,以恭喜您終於找到了在專制國家最棒的生活方式。
基督教的任瑞婷引用一句王怡牧師的話 : 在六四中你們看到的是政治,但我看到的是死去的人,這是這個民族的苦難,他們需要福音。基督徒不講政治,是華人教會中,跨越宗派的默契,是華人文化中隱藏的對廟堂之高的偶像崇拜,這是遺傳的一部分,縱觀中國幾千年歷史,信仰意味著出世,出世意味著遠離政治。因為封建社會中,對於最高統治者王權的崇拜和恐懼,人們不敢講任何一句與之相悖的話,甚至不願意聽到別人對於在上掌權者的批評,以免惹禍上身。
任瑞婷指出,中國人的不講政治,不是對政教分立的認同,而是化了妝的君王崇拜。她的母會秋雨聖約教會常被人批評說太喜歡講政治,「因為我們在計劃生育的國家大力強調反對墮胎;我們在每年5/12-6/4期間為國家禱告;我們設立良心犯家屬團契,請維穩對象吃年夜飯。很多批評我們的人,覺得我們只講福音就好」,為什麼要一再戳一個政權的敏感帶,搞得人家面紅耳赤。可是福音不就是給每一個人嗎?福音覆蓋生活每一個方面,如果要承認上帝做王,就必須知道,上帝是每一個選民的王,也是每一個總統或其他最高領導人的王。墮胎的婦女需要福音,天安門母親需要福音,良心犯和他們的家屬也需要福音,總統也需要福音。誠如王怡牧師所言,你崇拜的物件是君王,那你就只能看到政治,你崇拜的是上帝那自然就看見福音。
她說,「我們的牧師,在2019年底因為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重判九年。」因為在去年的一次講道中,他說 :「習近平若不悔改,他必滅亡」。他說這句話時候任瑞婷就坐在下面,「我承認當時心裡想說,真的要這麼露骨嗎?可是現在我必須承認,他真是一位有著先知眼光的牧者。」《哈利波特》中,人們稱大魔頭伏地魔為那個人,最後大戰時,麥格教授帶領大家保護霍格沃茲校園,一位老師問她,我們真的有可能打敗那個人嗎?麥格教授說,那個人的名字叫伏地魔,從現在開始我們直呼其名。習近平只是一個人,他在上帝面前是特別的,但不會比你跟我更特別,當我們把他當成那個人,福音就不在我們身上掌權了。
任瑞婷昨晚邀請台灣某教會主任牧師的一對兒女到她們家用便飯,席間他們說全家都去投票了,包括患有白血病在治療期間的小弟(這種投票精神真的很令她感動)。她很八卦地問,投票之前家長會不會教你們必須投誰?他們說不會,甚至一家人選擇都不同,尤其是媽媽最不一樣,她是全家唯一支持韓市長的人,因為媽媽不喜歡小英總統處理同性戀法案的事情。哥哥說,其實不能只看這一件事,選總統也需要綜合評估,另一位不見得會更好。聽到這裡我就想,如果按照華人基督徒「不講政治」的標準,那任何民主國家都不能有牧師了吧。
任瑞婷認為政治和民主是一個很天然的生活方式,她在台灣半年時間,很多人問她這裡是不是很自由,「我有覺得不一樣,但是沒有到很誇張。直到觀看他們大選,我才看見兩邊真正的差別。」很多人笑稱,小英總統謝票應該先從北京開始,再到香港,最後再回台灣謝謝選民。因為香港青年的前車之鑒,讓台灣的年輕人統統站起來守護民主。這是她見到目前比較主流的對本次臺灣大選的評論。可是在大選當天,她在微博上看到熱搜全是關於當晚xx之夜活動上女明星們的穿著,在晚上十點左右,「蔡英文獲選將連任台灣最高領導人」的標題被推到熱搜第一名,但是20分鐘後,熱度降到十幾名。不知道是被刻意隱瞞還是真的不受關注,台灣大選在中國人心裡沒有掀起任何波瀾。他們不知道選舉背後,意味著人民可以讓毒疫苗的罪魁禍首受到應有的懲罰,意味著房子不會被強拆,意味著不再有人因言獲罪,意味著去政府辦事的時候公務員不會鼻孔朝著天。或許他們知道,可是他們怕被當成維穩對象,於是想「等其他傻叉去鬧好了」。
關於台灣大選的結果,中國人看到的牆內版新聞是:「蔡英文瘋狂砸錢,台灣人見錢眼開被迷惑」;「韓國瑜民調極高,奈何臺灣年輕人就喜歡蔡英文」。而且多數配圖,都是韓國瑜暫時領先那幾分鐘的截圖,以表示蔡英文獲選是多麼僥倖。被隱瞞的真相是,蔡英文獲得超過八百萬選票,破記錄!每當她看到中國年輕人被假新聞包圍著,就希望大家對他們多一些寬容,因為他們沒有生活在民主的土壤中,所以很難有對的結論。但後來她發現很多時候他們不是沒有正確結論,而是他們毫無思考蹭熱度式地喊口號,比如「台灣是中國」、「香港是中國的」、「只有一個中國,必須統一」、「支持武統」……他們的冷漠和無感,比做出錯誤判斷更可悲。
任瑞婷指出,自由作家余杰說,劉曉波死後,中國再也沒有人可以站起來,作為民間的代表和政府溝通,中國在和平轉變民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她想,教會可以作為一個緩衝帶。在香港的新聞中,她看到教會正在發揮這個作用。因為基督徒是最不應該以君王為偶像的人,所以他們應該有說話的勇氣;基督徒也是最像先知的人,他們知道什麼是神喜悅的,什麼是神不喜悅的,所以他們有當說的話。他們的弟兄王怡,在講出一句符合聖經教導的話以後,被重判九年,可是很多人刻意忽略政府胡亂執法、秘密審判、非法軟禁王怡親人的種種惡行後,把重點放在「王怡為什麼要講這句話」。她再一次引用王怡的原話為他解釋,如果你哪只眼睛看見裡面有政治,就把它挖出來丟掉,你少一隻眼睛進入天國,好過你完完整整下地獄。對於王怡的遭遇,冷漠,比膽怯更可憎!
她強調 :「我不是想要為王怡辯護什麼,因為他在上帝面前不需要辯護。」只是經歷前幾天的台灣大選,對政治有了新的認識,反而讓她對王怡牧師未來八年的刑期不那麼揪心。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她現在也知道了,他獲罪僅僅是因為他講了該講的話,應該悔改和判刑的是那片沒有自由民主的土地,因為他們大大得罪了神。曾經她很難想像當我們失去牧師,信仰和生活該怎麼繼續,可是當我們的牧師真的離開了我們,信仰沒有死,她反而看見更多的信徒和會友站出來,中國教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嚴冬才剛剛開始,幸運的是,當春天到來,「我們回想經歷的一切,總會高唱哈利路亞讚美主。」
她表示 :「我們對此懷有信心。」
本新聞由新頭殼提供
聖經 名字 男 2019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身在福中! 逃亡來台的中國女孩:民主在台灣一個很天然的生活方式
台灣總統、立委選舉11日落幕,一名逃亡來台的23歲任瑞婷從台灣大選中看到,「政治和民主是一個很天然的生活方式」。任瑞婷並說,台灣總統大選之夜,微博新聞在晚上十點左右,「蔡英文獲選將連任台灣最高領導人」的標題被推到熱搜第一名,但是20分鐘後,降到十幾名。不知道是被刻意隱瞞還是真的不受關注,台灣大選在中國人心裡沒有掀起任何波瀾。
任瑞婷13日在其臉書表示,來台灣之後,很多人都跟她說這是一片自由的土地,而她則會反問一句,你們真的每個人都可以投票嗎?對方總是回答說當然。台灣人挺辛苦的,不管男女老少,除了自己的正職工作外,還要監督政府工作,每隔四年又來一次全民焦慮要送哪一個政黨上台,選擇焦慮症的朋友就太慘了。相比之下,大陸人真的很輕鬆,他們只有一個答案:共產黨。為了避免選舉帶來的家庭紛爭,政府已經剝奪大家的選舉權,中央領導人犧牲小我、成就大我親自下場進行無休無止的派系內鬥。小熊維尼更是不簡單,以一人之力修憲,取消領導人任期,從此大家再也不用為誰是下一屆領導人而操心,紛紛被強行丟掉自己寵物狗,手牽手進入和(feng)諧(jian) (封建) 社會。哈哈,開玩笑的。
她指出,台灣的大街小巷各路政選廣告層出不窮,家附近的菜市場總有各個團隊的志願者做自由演講,懇請大家支持投票,外出曬太陽的時候,也會收到很多候選人的禮物,單價不會超過30台幣,可能是一把扇子,可能是一包紙,禮物的封面總是寫滿候選人的參選口號。如果已經中選希望連任的候選人,則會寫上過去的政績,比如申請到資金修建停車場或某公園等等。看到這裡,「我們才體會到,政府真的會為人民做事。」
任瑞婷說,反映到具體的生活中,就是這裡很多基礎建設都會讓人覺得人性化,很多場所會安排親子洗手間,方便媽媽帶兒子或者爸爸帶女兒使用;火車上會有夜間女性專用車廂,保護夜晚獨自搭乘火車的女性。因為做這些基礎建設的人都是人民自己選出來,參政者必須要聽人民的心聲和需要,所以這個社會變得很有溫度,生活在這裡的人會有被照顧的感覺。
任瑞婷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台灣因為土地私有制,很難進行都市更新,很多街道人行道都很窄小,甚至沒有人行道,沒有散步的空間,所以每個社區都會修建公園供大人小孩活動,有些公園修在坡上,利用地形建成天然大滑梯,孩子們參與進來很自然就會互動。有些公園則會修建孩子們喜歡的沙坑,沙坑旁設有洗手、沖腳的水龍頭,為了方便孩子們,特別做成小孩的尺寸。
在去年12月,總統競選的熱潮一路火熱,除了街上常看見的廣告,各路候選人也到一些城市演講拉票。不知道是因為這次選舉本身就受到更多關注,還是因為我第一次經歷所以少見多怪,在她身邊很多人的話題就轉為投票這件事。在台灣20歲才開始有選舉權,2020年意味著所有90後都開始投票,她看到很多她的同齡人會考慮台灣的現狀,會從社會中各方面,譬如經濟、福利、就業等等問題來考慮自己的選票投給誰。當然在選舉中會有輸有贏,如果剛好自己不喜歡的那位獲選真的是一件令人頭大的事,但那種全民參與的感覺,讓人知道人民才是台灣的主人。
任瑞婷說,總統這個詞離她很遠,她總認為選總統是一件很莊嚴的事,因為在她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領導人總是光芒萬丈的那一位,所以選總統當然好比看漫威的電影,總有一個特別優秀的超能力者冒出來,帶領群眾得勝、得勝、再得勝。但事實上,「我看到真正民主的選舉中,總統就像一個商品,擺在商店裡任人挑選,」店員們不停為她呐喊,進店就是五折,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進店一看,真的不貴誒!你剛露出心動的表情,旁邊售貨員小姐姐就會帶著微笑迎上來,您好,有什麼可以幫助您嗎?隨意試穿哦~就算試穿後覺得不好看,脫下來就好,再看下一件,會有同樣良好的服務。
她認為,投票就像買衣服,遇到喜歡的可以買,遇到不喜歡的就不買,買回去不喜歡可以批評、抱怨、抗議、找售後服務,反正四年以後可以重新選。事實上,有一點真的是更新我的認知,從前她認為選總統是選比較好的或是自己喜歡的那一個,但其實,大家總會覺得誰都不好,大部分人的評估標準,都是不選自己討厭的那一位。她實在有點高估總統了,她確實日理萬機,比普通人需要打起精神,但她跟普通人的差異只是職業不同,拿去總統這個職業再看,我們都差不多。
任瑞婷發現,在投票當天,街上很多店鋪都停業一天,讓大家返回戶籍地投票,遠在國外的人也會不遠萬里地飛回來。週六上午她先生興致勃勃前往教會參加小組,到教會才發現因為投票所以暫停一次,有些投票點一大早就排起長隊。下午4點投票截止,當天會公佈選票結果,4點半一到,各大衛視、網站開始直播開票情況,那種盛況猶如中國人民看春晚。講真的,台灣民眾的日常生活真的很普通,遇到拉票演講也沒有到全民瘋狂的程度,但看他們投票的態度,我會覺得他們真的把共同維護美好社會看作自己的責任,選舉不僅僅是他們權力,也是義務——要為後代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
她說,中國人很喜歡說,不要講政治。旁觀台灣的民主選舉,才讓她重新審視什麼叫不談政治。「我們生活在這裡,我們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有義務和責任去治理這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不斷地討論到要作什麼讓這個共同體變得更好」,而這個過程,就是政治。她開始更加理解為什麼人是政治的動物。從這個角度講,不談政治是個偽命題,因為除非人承認自己可以交出所有的權力,從此就跟一隻寵物狗一樣,和主人有著絕對的差異,不能干涉或談論、評價任何一個主人的決定,凡是必須順服接受,否則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呢?她想她不能接受這樣的生活,誰願意過這樣的生活,她可以送您一包狗糧,以恭喜您終於找到了在專制國家最棒的生活方式。
基督教的任瑞婷引用一句王怡牧師的話 : 在六四中你們看到的是政治,但我看到的是死去的人,這是這個民族的苦難,他們需要福音。基督徒不講政治,是華人教會中,跨越宗派的默契,是華人文化中隱藏的對廟堂之高的偶像崇拜,這是遺傳的一部分,縱觀中國幾千年歷史,信仰意味著出世,出世意味著遠離政治。因為封建社會中,對於最高統治者王權的崇拜和恐懼,人們不敢講任何一句與之相悖的話,甚至不願意聽到別人對於在上掌權者的批評,以免惹禍上身。
任瑞婷指出,中國人的不講政治,不是對政教分立的認同,而是化了妝的君王崇拜。她的母會秋雨聖約教會常被人批評說太喜歡講政治,「因為我們在計劃生育的國家大力強調反對墮胎;我們在每年5/12-6/4期間為國家禱告;我們設立良心犯家屬團契,請維穩對象吃年夜飯。很多批評我們的人,覺得我們只講福音就好」,為什麼要一再戳一個政權的敏感帶,搞得人家面紅耳赤。可是福音不就是給每一個人嗎?福音覆蓋生活每一個方面,如果要承認上帝做王,就必須知道,上帝是每一個選民的王,也是每一個總統或其他最高領導人的王。墮胎的婦女需要福音,天安門母親需要福音,良心犯和他們的家屬也需要福音,總統也需要福音。誠如王怡牧師所言,你崇拜的物件是君王,那你就只能看到政治,你崇拜的是上帝那自然就看見福音。
她說,「我們的牧師,在2019年底因為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重判九年。」因為在去年的一次講道中,他說 :「習近平若不悔改,他必滅亡」。他說這句話時候任瑞婷就坐在下面,「我承認當時心裡想說,真的要這麼露骨嗎?可是現在我必須承認,他真是一位有著先知眼光的牧者。」《哈利波特》中,人們稱大魔頭伏地魔為那個人,最後大戰時,麥格教授帶領大家保護霍格沃茲校園,一位老師問她,我們真的有可能打敗那個人嗎?麥格教授說,那個人的名字叫伏地魔,從現在開始我們直呼其名。習近平只是一個人,他在上帝面前是特別的,但不會比你跟我更特別,當我們把他當成那個人,福音就不在我們身上掌權了。
任瑞婷昨晚邀請台灣某教會主任牧師的一對兒女到她們家用便飯,席間他們說全家都去投票了,包括患有白血病在治療期間的小弟(這種投票精神真的很令她感動)。她很八卦地問,投票之前家長會不會教你們必須投誰?他們說不會,甚至一家人選擇都不同,尤其是媽媽最不一樣,她是全家唯一支持韓市長的人,因為媽媽不喜歡小英總統處理同性戀法案的事情。哥哥說,其實不能只看這一件事,選總統也需要綜合評估,另一位不見得會更好。聽到這裡我就想,如果按照華人基督徒「不講政治」的標準,那任何民主國家都不能有牧師了吧。
任瑞婷認為政治和民主是一個很天然的生活方式,她在台灣半年時間,很多人問她這裡是不是很自由,「我有覺得不一樣,但是沒有到很誇張。直到觀看他們大選,我才看見兩邊真正的差別。」很多人笑稱,小英總統謝票應該先從北京開始,再到香港,最後再回台灣謝謝選民。因為香港青年的前車之鑒,讓台灣的年輕人統統站起來守護民主。這是她見到目前比較主流的對本次臺灣大選的評論。可是在大選當天,她在微博上看到熱搜全是關於當晚xx之夜活動上女明星們的穿著,在晚上十點左右,「蔡英文獲選將連任台灣最高領導人」的標題被推到熱搜第一名,但是20分鐘後,熱度降到十幾名。不知道是被刻意隱瞞還是真的不受關注,台灣大選在中國人心裡沒有掀起任何波瀾。他們不知道選舉背後,意味著人民可以讓毒疫苗的罪魁禍首受到應有的懲罰,意味著房子不會被強拆,意味著不再有人因言獲罪,意味著去政府辦事的時候公務員不會鼻孔朝著天。或許他們知道,可是他們怕被當成維穩對象,於是想「等其他傻叉去鬧好了」。
關於台灣大選的結果,中國人看到的牆內版新聞是:「蔡英文瘋狂砸錢,台灣人見錢眼開被迷惑」;「韓國瑜民調極高,奈何臺灣年輕人就喜歡蔡英文」。而且多數配圖,都是韓國瑜暫時領先那幾分鐘的截圖,以表示蔡英文獲選是多麼僥倖。被隱瞞的真相是,蔡英文獲得超過八百萬選票,破記錄!每當她看到中國年輕人被假新聞包圍著,就希望大家對他們多一些寬容,因為他們沒有生活在民主的土壤中,所以很難有對的結論。但後來她發現很多時候他們不是沒有正確結論,而是他們毫無思考蹭熱度式地喊口號,比如「台灣是中國」、「香港是中國的」、「只有一個中國,必須統一」、「支持武統」……他們的冷漠和無感,比做出錯誤判斷更可悲。
任瑞婷指出,自由作家余杰說,劉曉波死後,中國再也沒有人可以站起來,作為民間的代表和政府溝通,中國在和平轉變民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她想,教會可以作為一個緩衝帶。在香港的新聞中,她看到教會正在發揮這個作用。因為基督徒是最不應該以君王為偶像的人,所以他們應該有說話的勇氣;基督徒也是最像先知的人,他們知道什麼是神喜悅的,什麼是神不喜悅的,所以他們有當說的話。他們的弟兄王怡,在講出一句符合聖經教導的話以後,被重判九年,可是很多人刻意忽略政府胡亂執法、秘密審判、非法軟禁王怡親人的種種惡行後,把重點放在「王怡為什麼要講這句話」。她再一次引用王怡的原話為他解釋,如果你哪只眼睛看見裡面有政治,就把它挖出來丟掉,你少一隻眼睛進入天國,好過你完完整整下地獄。對於王怡的遭遇,冷漠,比膽怯更可憎!
她強調 :「我不是想要為王怡辯護什麼,因為他在上帝面前不需要辯護。」只是經歷前幾天的台灣大選,對政治有了新的認識,反而讓她對王怡牧師未來八年的刑期不那麼揪心。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她現在也知道了,他獲罪僅僅是因為他講了該講的話,應該悔改和判刑的是那片沒有自由民主的土地,因為他們大大得罪了神。曾經她很難想像當我們失去牧師,信仰和生活該怎麼繼續,可是當我們的牧師真的離開了我們,信仰沒有死,她反而看見更多的信徒和會友站出來,中國教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嚴冬才剛剛開始,幸運的是,當春天到來,「我們回想經歷的一切,總會高唱哈利路亞讚美主。」
她表示 :「我們對此懷有信心。」
本新聞由新頭殼提供
聖經 名字 男 2019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戒備!!!]破解KPOP偽韓團IG假帳號的陷阱
戒備IG假帳號KPOP偽韓團的陷阱!!!
BTS戒備IG假帳號KPOP偽韓團的陷阱!!!
破解KPOP Fancam shadowing聖經
千萬不要點開|IG上這些偽韓團帳號點開會讓人心靈受創!!
IG和推特的韓國團體恐怖影片!
2 girls 1 cup, 14.44, user 927, ashvlogs, Kate Yup.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現在show完這些網上奇案的名字後看來這條影片都會被黃標了啦!
這不是什麼Youtube新黃標記, 而是自5月25號起出現在大量BTS, Loona等kpop acts的短片中. 所有這些fancam, 即是被放大的表演影片, 問題就是影片中段突然出現... “I saw isis execution, girl slicing her arm, two people burning to death...” (p1)
[FANCAM shadowing] 1個解決方法, 兩種解答, 3個觀點
意外現場錄影: 暗網流出的片段放在Kpop唱歌跳舞當中. 有指看這些影片會讓你帳戶被Hack. 又不要説得好像什麼詛咒一樣, 看一影片不足而給黑客入侵你個人電腦. 首先要看背後的人或團隊是什麼人.
(p2)由Twitter群組@fancamsituation證實: 爆發了一連串會發出大量驚嚇Kpop短片的twitter帳戶. 全部的名字都有這個標誌和‘slitz’ 的字眼. 血seng畫面由自殘到真實意外影像都有. 多個幼的kpop fans不幸碰到這些影片留下陰影.
直至大概28號行動升溫. 事件擴散到Instagram, duoyin抖音...還有指有kpop粉會收到神秘人的私訊. “What is your fear” 建議就是不要回復.
(p3)這是Instagram要小心的名單. 現時還可以容易IG上找到(p4) 小心.
1
[1個解決方法] 有Youtuber提出’ Twitter自動播放’ 關掉, 就能保護自己不小心看到這些片.
在IG收到私訊主要是Kpop粉. 做法是block他們帳號, 然後report他們.
2
[兩種解答:]
[1. 4chan]
已久成為了美國次文化的討論區4chan常常造就潮流Memes.
那標記和名字如何解釋? 標記的意思是處決.
[2. 真理邪教]
(P5) “the whole Fancam thing was started by a cult, they call themselves ‘the shinrikyo cult””
1995年日本, 現時稱為Tokyo metro (p6)的東京地鐵發生化學武器攻擊. 事件被追sok到由部分失明人士 ‘麻原彰晃’ 創立的真理邪教.利用宣揚 “真正” 佛教的借口
最後2018年麻原和6名成員被處死.
之後2019年有气車撞人群事件, 2007年還建立新教‘光輪教’ 也是受 ‘真理’ 的理論啟發.
Fancam事件亦是真理教的後人做這個説法到今時今日只是停流在都巿傳聞的層面上.
3
[3個觀點]
這是從上載者的觀點出發:
-第一觀點: 有網友指事件背後的人是真Kpop fans. 想用這方法去宣傳自己所支持的偶像. 2014年 Fancam第一次出現時的確有幫韓國女團EXID事業pan上高峰.
但我覺得加一些貓被放入微波爐的畫面不是為了做這件事.
-第二觀點: 因為這件事overall對kpop fans的型像做成了負面影響, 這是好像someordinarygamers所講是4chan或reddit討論區的無聊人或中學生所為. 不是太出奇, fancam不止是有版權上的問題, 而是常常在Twitter用來ji yiw一些非kpop粉絲的用途. 網路世界ng to Fancam文化的人也挺多的.
-第三觀點:
首先説説: “真理教” 並非完全針對基督教, 真理的重心是‘千禧年主義’-相信融合幾種學派: 無論佛教, 基督教, 甚至瑜珈思想, 可以為社會建造出一個黃金時代.
真理邪教最受影響是對於宗教偶像的崇拜. 真理主要是拜印度神Shiva而麻原 彰晃亦有自稱是耶穌轉世.
這個強烈宗教偶像崇拜會否跟娛樂圈明星崇拜造成他們不喜歡的對比? 而是不是因為這個對比導至真理教的人選擇在現今最紅的韓星,最受到崇拜的fancam中, 下這個毒手, 想打gik他們呢? 可能覺得就是: 要崇拜也不要崇拜這些唱歌跳舞的人. 要崇拜就崇拜天上的神!
偶像崇拜就算在宗教中也是受到爭議的事情. “Thou shalt have no other gods before me” 就是十gaiy中禁止用偶像代替屬於無型jong的神. 其實歴史中基dook教用偶像, gauw tong, diu jeung令到聖經中的東西能發揚光大是chung ming的. 偶像崇拜本身也沒有錯, 只要了解你崇拜的那樣東西是代表什麼. 不會跟一些奇怪cult leader, 又不要像一些bts sasaeng: 瘋狂fans最後行為是傷害自己偶像.
做今天這條影片很危險的. 除了得罪cult外現在還講一些還有瘋狂kpop stans. 但記得影片的開頭嗎? 我應該已經被黃標了. 好cham了! 所以希望大家: 大人有大量啦!
聖經 名字 男 2019 在 聖經名字男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聖經名字男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HarunaOno也提到https://i.imgur.com/w4LnHAk.jpg 最近有話題性的20代男演員大家能認出幾位? ... <看更多>
聖經 名字 男 2019 在 聖經名字男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聖經名字男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HarunaOno也提到https://i.imgur.com/w4LnHAk.jpg 最近有話題性的20代男演員大家能認出幾位? ... <看更多>
聖經 名字 男 2019 在 【Jesus Power,你今天充滿力量了嗎?】 #基督徒寶寶名... 的推薦與評價
聖經 中許多名詞都有豐富的屬靈內涵,都是好名字,比如JehovahRoi是 ... 還有女生叫羅以、路得、斯帖,男生不少叫彼得、約翰、大衛、保羅的,還有很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