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小劇場 第52場 心理師,也是有偏見的】
金鐘獎結束後幾天,和友人聊起了今年的得獎結果,聊著聊著便一發不可收拾,原因是我對某個獎項有點無法釋懷。
那個獎,叫「戲劇類節目剪輯獎」。
為了避免爭議,我把認為應該得獎的作品稱做甲片,真正拿獎的稱做乙片(原本想以A片B片代替,但這樣下去我會一直稱讚A片拍得有多好,剪接有多迷人,我有多喜歡看A片,然後我就會被拉進莫名其妙的社團)。就說故事的技巧而言,我堅信甲片的剪輯難度高於乙片,呈現的結果也非常完美,幾乎沒有多餘的鏡頭,情感連結十分順暢,張弛有度,敘事交錯卻不混亂,簡直就是教科書云云...
友人是專業編劇,浸淫影視圈已久,然而在他面前班門弄斧,我居然沒有絲毫的羞愧與退卻,足見我當下有多忿忿不平。然而他只是平靜地聽我喇完一大串,接著說,
「你說的沒錯,但是對評審而言,重要的可能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這兩個詞的位置,應該要對調吧。」
「是啊,那是站在觀眾的立場,因為觀眾看的是結果,但評審看的是從無到有的過程。這也是為什麼觀眾票選獎跟最佳影片,往往不會是同一部。」
「怎麼說?」
「夠格當上評審,代表這些入圍作品手上有多少資源,他們全都一清二楚。資源不同,產出的品質也不對等,因此如何將手上的資源運用到最好,精確地打完最後一發子彈,才有可能是勝選的關鍵。
「假設你支持的甲片,成績是九十分,但如果它原本的素材與資源就有八十分,譬如劇本結構完整,分鏡明確,先天體質健全,那麼他們的努力就是十分。而乙片是八十分,但它原本的資源只有五十分,最常見的就是預算不足,導致現場突發狀況不斷,補拍也不順利,必須仰賴剪接彌補,於是他們的努力就是三十分。這樣一比,誰是贏家就很明顯。你看的是結果的光鮮,評審看的是過程的汗水。」
他看著我,臉上只寫著八個字,還是讓專業的來吧。
「舉個例子,如果我今天寫了一檔劇,內容就跟《頂尖對決》差不多。劇中有兩個心理師正在開業拼口碑,一個循規蹈矩,google評分超高,短時間內就能結案,實際上是因為他接的都是好處理的個案。另一個評分普普,治療時間也長,但那是因為他性格反骨,專接難搞的個案,因此每一個都熬很久。從帳面分數來看,後者遠遠落後,但這兩人的業界口碑高低,應該一目了然吧。」
哇靠,這傢伙完全說服我了。
「當然這些都是我的猜測,評審也不一定就真的這樣想。我的意思不是說甲片不夠努力,他們一定都夠努力才能入圍,但在資源匱乏的台灣電視圈,這種資源運用的對比就會更明顯。能在有限的資源下,把作品做到最好,就可能是評審的心頭好。」
這一席話,讓我無地自容,一種門外漢被拍肩的無地自容。
因此那些我原本無法認同的獎項,似乎正在通過這段對話,慢慢地歸位與正名。即便無法認同,我也應該站在評審的立場去思考整個評選過程,但我沒有,歸根究柢,就是我犯了最基本的錯誤 — 「肯證偏誤」(或稱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肯證偏誤是一種認知上的偏誤,意思是當我們心中出現了某個假設(或者把它當成我們死忠捍衛的候選人),便很容易去找「支持」這個假設的證據,選擇任何對這個假設有利的說法,好讓我們的支持變得合理。於此同時,我們也會忽略對這個假設不利,或任何與之牴觸的訊息。「肯證」的意思,指的就是我們只肯定或確認「支持假設」的證據,然後誓死捍衛,一根筋認同到底。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種自嗨。
於是,肯證偏誤就像一張單程車票,讓我們一路往假設的中心駛去,沿途都是讓人自嗨的風景,而我正在這班列車上暢遊,糟糕的是,我還是一名心理師。
就這個例子,我的假設就是「甲片應該得獎」,於是我找了一堆對甲片有利的看法與訊息,企圖用這些證據來說服每一個人,告訴他們甲片有多該得獎,乙片完全被比了下去。但我忘了做一件事,那就是好好思考「乙片為什麼得獎?」,或是「甲片為什麼沒得獎?」的原因。
批判性思考(或逆向思考),是身為臨床心理師的基本功,也是拿來保持客觀與同理他人的心頭尺。我們得按刻度行事,以證據論理,對訊息合理懷疑,立場保持彈性,無論面對的是案主的故事,或是輿論的傾向,因為它能讓我們一步步接近真相,減少任何因誤判而產生的決策。然而那時的我,卻輕易地將那把尺拋諸腦後,而原因很簡單,
我當下完全腦充血了。
腦充血的情況,就像一班加滿燃料的列車,油門一催,過站不停,更遑論過彎轉向,一直要到衝過終線之後,我們才會發現錯過了折返點。
於是我深刻體會到,學術是學術,生活是生活。走出會談室,心理師也是血肉凡胎,既然如此,我們便沒有資格去苛責誰。唯一能做的,只有再三提醒自己,
搭順風車很過癮,但當我們探出車窗時,迎面吹來的不會是風,而是一點一點,正在擦身而過的真相。
#肯證偏誤
#批判性思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果你最近想買車,你可能會發現路上突然多出很多你想買的那一款車型。 如果你最近剛失戀,你可能會覺得滿街都在放失戀情歌。 如果你最近剛有小孩,全世界的小孩好像都上街了。 這就是心理上「肯證偏誤」的現象。 這樣的現象給我們什麼影響?如果想創造更好的人生,要怎樣避免走入這個誤區呢? 收聽頻道:http...
「肯證偏誤」的推薦目錄:
- 關於肯證偏誤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肯證偏誤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肯證偏誤 在 秒懂家醫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肯證偏誤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肯證偏誤 在 [疑問] 請教"確認偏誤"的問題- 看板PS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肯證偏誤 在 逼魔的白色世界- 確認偏誤(或稱確認偏差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肯證偏誤 在 趕快確認你是不是也犯了?從星座看心理學中的「確認偏誤」 的評價
- 關於肯證偏誤 在 confirmation bias例子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肯證偏誤 在 confirmation bias例子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肯證偏誤 在 從心理學看投資—淺談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 Dcard 的評價
肯證偏誤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腦中小劇場 第52場 心理師,也是有偏見的】
金鐘獎結束後幾天,和友人聊起了今年的得獎結果,聊著聊著便一發不可收拾,原因是我對某個獎項有點無法釋懷。
那個獎,叫「戲劇類節目剪輯獎」。
為了避免爭議,我把認為應該得獎的作品稱做甲片,真正拿獎的稱做乙片(原本想以A片B片代替,但這樣下去我會一直稱讚A片拍得有多好,剪接有多迷人,我有多喜歡看A片,然後我就會被拉進莫名其妙的社團)。就說故事的技巧而言,我堅信甲片的剪輯難度高於乙片,呈現的結果也非常完美,幾乎沒有多餘的鏡頭,情感連結十分順暢,張弛有度,敘事交錯卻不混亂,簡直就是教科書云云...
友人是專業編劇,浸淫影視圈已久,然而在他面前班門弄斧,我居然沒有絲毫的羞愧與退卻,足見我當下有多忿忿不平。然而他只是平靜地聽我喇完一大串,接著說,
「你說的沒錯,但是對評審而言,重要的可能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這兩個詞的位置,應該要對調吧。」
「是啊,那是站在觀眾的立場,因為觀眾看的是結果,但評審看的是從無到有的過程。這也是為什麼觀眾票選獎跟最佳影片,往往不會是同一部。」
「怎麼說?」
「夠格當上評審,代表這些入圍作品手上有多少資源,他們全都一清二楚。資源不同,產出的品質也不對等,因此如何將手上的資源運用到最好,精確地打完最後一發子彈,才有可能是勝選的關鍵。
「假設你支持的甲片,成績是九十分,但如果它原本的素材與資源就有八十分,譬如劇本結構完整,分鏡明確,先天體質健全,那麼他們的努力就是十分。而乙片是八十分,但它原本的資源只有五十分,最常見的就是預算不足,導致現場突發狀況不斷,補拍也不順利,必須仰賴剪接彌補,於是他們的努力就是三十分。這樣一比,誰是贏家就很明顯。你看的是結果的光鮮,評審看的是過程的汗水。」
他看著我,臉上只寫著八個字,還是讓專業的來吧。
「舉個例子,如果我今天寫了一檔劇,內容就跟《頂尖對決》差不多。劇中有兩個心理師正在開業拼口碑,一個循規蹈矩,google評分超高,短時間內就能結案,實際上是因為他接的都是好處理的個案。另一個評分普普,治療時間也長,但那是因為他性格反骨,專接難搞的個案,因此每一個都熬很久。從帳面分數來看,後者遠遠落後,但這兩人的業界口碑高低,應該一目了然吧。」
哇靠,這傢伙完全說服我了。
「當然這些都是我的猜測,評審也不一定就真的這樣想。我的意思不是說甲片不夠努力,他們一定都夠努力才能入圍,但在資源匱乏的台灣電視圈,這種資源運用的對比就會更明顯。能在有限的資源下,把作品做到最好,就可能是評審的心頭好。」
這一席話,讓我無地自容,一種門外漢被拍肩的無地自容。
因此那些我原本無法認同的獎項,似乎正在通過這段對話,慢慢地歸位與正名。即便無法認同,我也應該站在評審的立場去思考整個評選過程,但我沒有,歸根究柢,就是我犯了最基本的錯誤 — 「肯證偏誤」(或稱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肯證偏誤是一種認知上的偏誤,意思是當我們心中出現了某個假設(或者把它當成我們死忠捍衛的候選人),便很容易去找「支持」這個假設的證據,選擇任何對這個假設有利的說法,好讓我們的支持變得合理。於此同時,我們也會忽略對這個假設不利,或任何與之牴觸的訊息。「肯證」的意思,指的就是我們只肯定或確認「支持假設」的證據,然後誓死捍衛,一根筋認同到底。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種自嗨。
於是,肯證偏誤就像一張單程車票,讓我們一路往假設的中心駛去,沿途都是讓人自嗨的風景,而我正在這班列車上暢遊,糟糕的是,我還是一名心理師。
就這個例子,我的假設就是「甲片應該得獎」,於是我找了一堆對甲片有利的看法與訊息,企圖用這些證據來說服每一個人,告訴他們甲片有多該得獎,乙片完全被比了下去。但我忘了做一件事,那就是好好思考「乙片為什麼得獎?」,或是「甲片為什麼沒得獎?」的原因。
批判性思考(或逆向思考),是身為臨床心理師的基本功,也是拿來保持客觀與同理他人的心頭尺。我們得按刻度行事,以證據論理,對訊息合理懷疑,立場保持彈性,無論面對的是案主的故事,或是輿論的傾向,因為它能讓我們一步步接近真相,減少任何因誤判而產生的決策。然而那時的我,卻輕易地將那把尺拋諸腦後,而原因很簡單,
我當下完全腦充血了。
腦充血的情況,就像一班加滿燃料的列車,油門一催,過站不停,更遑論過彎轉向,一直要到衝過終線之後,我們才會發現錯過了折返點。
於是我深刻體會到,學術是學術,生活是生活。走出會談室,心理師也是血肉凡胎,既然如此,我們便沒有資格去苛責誰。唯一能做的,只有再三提醒自己,
搭順風車很過癮,但當我們探出車窗時,迎面吹來的不會是風,而是一點一點,正在擦身而過的真相。
#肯證偏誤
#批判性思考
肯證偏誤 在 秒懂家醫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編也治療過一位在複雜的身體症狀背後
其實有著長期憂鬱症的女大生
也找出了背後有一個需要治療的生病家庭
這個時候心理治療的角色就蠻重要的
不是只有憂鬱症的患者
而是整個家庭的成員
我也為她轉介了精神科的心理治療
但後來卻因為家人不准而不再回診了
如果家人能多一份想要改變的心
相信結果不會只有這樣
【#還願—#迷信的心理機制】
「美心跟爸爸最好」,深愛爸爸的美心,看到爸爸「割舌、挖眼與開掌獻血於觀音,只願愛女飛黃騰達」,在美心的世界中,看著爸爸深陷迷信,感受到的是爸爸對她的愛嗎?還是爸爸愛的是飛黃騰達的美心?迷信,阻隔三人之間的愛,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一、【迷】: 人迷上算命的心理機制:
何老師或算命師真的這麼厲害,可以算準未來的命運嗎?那是因為你不懂心理學,不知道【包南效應】。
其實,凡人如你也可以當神準的算命師。
有一個實驗,將雙魚的星座預測放到網路上,內容是:
👉「你有時候會有不務實的奢望,如需要別人喜歡、羨慕、尊敬你。」
👉「你擁有許多潛能,但尚未發揮。」
👉「你自覺在人格上有缺陷,但你有能力去彌補它。」
👉「你有時很外向、開放,但有時卻又相當內向、保守。」
每位雙魚座的人,都在下面留言:「神準」、「好準阿」、「我要去找你算命」
一個禮拜之後,將同樣的預測內容,放到牡羊座的星座預測上,下面留言,一樣每個人都說神準。
拜託!一個雙魚座,一個牡羊座耶!怎麼一樣內容,不同星座的人都說準呢?
這就是【包南效應】的心理現象,當我們被用一些很普通、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時,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它,認為敘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例如我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有某些性格上的缺陷,但有能力去彌補它;又如我們有時候會比較活潑外向一點,有時候會比較安靜內向一點,誰跟你無時無刻都精力充沛阿,又不是金鼎電池。
當神棍算命師善用【包南效應】影響人心,被算的人覺得這位老師說的好像滿準的,尤其當生活中發生老師所預測的事物時,會特別再想起老師先前算命的結果,再次得證神棍準!
然而,由於【肯證偏誤】的心理影響,人們傾向找符合神棍描述的證據,忽略不符合神棍描述的部分。因此,當生活中發生與老師所說相反的物事時,人們不太會想到這老師根本不準!因此無論怎樣,神棍的唬爛都可以成真,信眾逐漸對神棍【沉癮】、【成迷】,愈來愈愛跑去找神棍。
二、【信】:對神棍的信任心理如何產生?
心理學家史金納曾做過一個實驗,他找了一群鴿子圈養,每隔15秒就投入食物,不論鴿子在得到食物之前做了甚麼動作,都會得到食物。
鴿子開始以為,是因為自己做了某個特意動作,例如俯身,才會獲得食物。為了得到食物,鴿子更賣力的做出俯身的動作。
史金納這時候好奇了,如果不再給予食物,鴿子會停止做出俯身的動作嗎?
答案是:「會」。
問題是鴿子在停止俯身動作之前,牠跪拜了超過「一萬次」。
這就好像爸爸第一次帶美心去找何老師,美心病情卻突然好轉,於是爸爸開始信任何老師,認為何老師是治癒美心的希望,殊不知美心病情之所以好轉,是因為爸爸送給她一本繪本、以及家人的陪伴關懷,才讓病情好轉。
何老師+美心好轉=迷信行為
鴿子俯身動作+食物=制約反應
與其說爸爸被何老師騙,不如說因緣巧合讓爸爸相信何老師真的具備治癒美心的希望。爸爸如同鴿子般,受到動物制約反應的本能影響,產生迷信行為。
更嚇人的是,根據心理學實驗,不固定時間與數量的獎賞,比每次都給獎賞,更能增強制約行為!
也就是說,何老師偶而瞎蒙遇上美心病情好轉,比何老師真的有神力可以治癒美心,更能鞏固與增強爸爸的迷信行為!這就是為什麼深陷迷信中的人很難脫離的原因。
因此,明明不是因為何老師的神力,卻恰巧好轉的病情,形成『何老師是美心治癒的希望』的制約反應,隨口唬爛的言語,受到包南效應影響,讓美心爸爸,把符合描述的字句,對號入座,加深『老師真神』的信念,過度迷信造就誤殺愛女的悲劇-把美心泡在藥酒中七天!害一堆人現在看到廁所就怕。
三、真正生病的不是美心,是家庭:
美心的病,其實是家庭的病。美心只是做為家庭中的代罪羔羊。透過生病,爸媽暫停爭吵,齊心合力將注意力放在美心身上,一起關心、陪伴美心。孩子要的,其實只是父母的愛,一個安全和美的家。
該去看醫生的,不是美心,是父母。父母應該要去接受夫妻諮商,尤其爸爸「杜豐于為了生計,時常埋首案牘,性格也因壓力變得暴躁易怒」。
憤怒,有時候是憂鬱的表現,如果爸爸當時願意去看身心科,或許跟媽媽之間的溝通會改善,家計不會因此陷入困境,美心也不會因此罹病。
四、美心的悲劇,現代社會仍持續上演:
有人說,還願的故事背景是在1980年代,那個時代台灣精神醫療的發展還相當落後,諮商師更是寥寥可數。另一方面,當時人們普遍跟爸爸杜豐于一樣,無法接受孩子有精神疾病。
『否認可以假裝問題不存在,卻會延誤就醫』。
我要很心痛地說,在2019年,台灣心理諮商資源可謂亞洲之冠的現代,仍有許多家長遇到孩子罹患精神疾病,不願意帶孩子就醫。
我在實務現場,常遇到孩子疑似患有憂鬱、過動、亞斯伯格的症狀,有些甚至出現幻聽幻覺,可是家長非常排斥帶孩子就醫,認為吃藥不會好且傷身。
殊不知不吃藥更傷阿!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看到鬼,會帶孩子去收驚、喝符水,甚至說這孩子帶天命,卻忽略這可能是思覺失調(也就是「精神分裂」)的徵兆,思覺失調是跟大腦內部分泌的多巴胺失調有關,發病早期若透過藥物治療,其實很大機會可以控制住病情。
可惜,大多父母會不斷帶孩子去收驚或求神問卜,甚至命令孩子不要吃藥,延誤就醫的後果,就是讓病情惡化。
『迷信,給的是速成的希望感』,就好像為鴕鳥造一堆沙,讓鴕鳥埋首其中,忽視真正的問題。
我的許多學生罹患憂鬱症,年紀大一點的,如大學生,會自己偷偷去看病吃藥,擔心被父母發現,父母無法接受自己孩子有精神疾病,年紀小一點的,例如國中、高中生,很少父母願意配合醫療,除了擔心吃藥傷身,錯誤地認為孩子孩子不會罹患憂鬱症,誤解憂鬱症是屬於大人的疾病。
五、心理疾病是家庭關係破裂的警示:
其實,孩子心理生病,而影響到整個家庭,是給家庭一個機會,重新凝視家庭的傷痛,而不是繼續否認,讓家停傷口形成爛瘡,直至不可挽回。幾乎所有的精神疾病,除了遺傳或大腦激素的問題外,幾乎同時都跟家庭問題、環境問題有關。
生病了,代表生活中哪個環節出問題了。疾病作為一種警示與提醒。否認疾病的存在,就等於否認孩子受傷的心。唯有直視傷口,傷口被看見了,才有機會進行治療。
心理諮商的過程,不同於跟朋友聊天、也不是在吐苦水,透過諮商師的引導,能夠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自信。
例如【還願】中,爸爸擔心媽媽出外賺錢,受到當時社會價值觀的影響,認為爸爸是個沒用的男人、無法養家活口,這,其實引發爸爸內在的自卑情結。這個自卑,爸爸自己無法意識到。即便意識到,也羞於開口的。
討論家計問題,就好似質疑爸爸的能力,羞愧感讓媽媽每當要跟爸爸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爸爸用憤怒來包裝脆弱的自我,卻造成問題愈演愈烈、夫妻失和。
身為孩子的杜美心,看著爸媽間的失和,歸因於自己的錯,孩子吸收了父母的情緒,認為若自己歌唱比賽表現更好,爸媽就不會吵架,卻反而給自己過大壓力,導致無法呼吸、無法開口唱歌。孩子需要的,是與父母建立情緒界線,理解大人爭執不是自己的錯。
至於媽媽鞏莉芳,則需要學習溝通技巧,接受婚姻諮商,透過諮商師的專業引導,就會理解,他們的敵人不是彼此,「家計問題」才是他們的共同敵人,他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嘗試解決家計問題。
認清共同敵人是「家計」之後,夫妻從敵對狀態轉為盟友,放下防衛,一起討論雙方有哪些解決家計的方式、哪些是彼此都可以接受的,例如媽媽想要重回演藝圈,爸爸不接受,但怎樣的程度不接受呢?繼續當明星不接受的話,可以接受媽媽出書嗎?接受媽媽去演講嗎?或是接受媽媽當訓練新興明星的老師嗎?
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但不溝通直接否定對方的提案,很容易沒轉圜餘地。相愛的兩人,獨自承受壓力,各自面對問題,不知所措。
如果媽媽用爸爸可以接受的方式出去賺錢,「家計」問題不但解決了,他們夫妻之間的溝通,以身教的方式,給美心上了最好的一課,美心會理解,生活中沒甚麼問題過不去,問題都是可以被解決的,學會溝通,是父母能夠給美心的最大資產。或許,這次,美心不會生病,媽媽不會離開,爸爸也不會殺了愛女。
#Ashley心理師
#Ashley心理科學苑
肯證偏誤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如果你最近想買車,你可能會發現路上突然多出很多你想買的那一款車型。
如果你最近剛失戀,你可能會覺得滿街都在放失戀情歌。
如果你最近剛有小孩,全世界的小孩好像都上街了。
這就是心理上「肯證偏誤」的現象。
這樣的現象給我們什麼影響?如果想創造更好的人生,要怎樣避免走入這個誤區呢?
收聽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koobforbooks
==========================
【2018/5/18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6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肯證偏誤 在 逼魔的白色世界- 確認偏誤(或稱確認偏差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確認偏誤(或稱確認偏差、肯證偏誤、驗證性偏見)是個人選擇性地回憶、蒐集有利細節,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資訊,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的片面詮釋。... ... <看更多>
肯證偏誤 在 趕快確認你是不是也犯了?從星座看心理學中的「確認偏誤」 的推薦與評價
「確認 偏誤 」是心理學中很常見的現象,大家日常生活中一定碰過。這集帶大家認識什麼是「確認 偏誤 」,讓你面對沒邏輯的人或87媒體可以全身而退! ... <看更多>
肯證偏誤 在 [疑問] 請教"確認偏誤"的問題- 看板PS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心理學板的板友們好,我在某個板PO了一個關於【確認偏誤】的文章,
主要是討論為甚麼社會上的賢達、學者、成功人士的政治觀點為何差異如此之大。
結果該板有某位板友十分堅持我對於【確認偏誤】的理解是錯的。
然後他還建議我來這裡發文,尋求PSY板大大們的解惑。
所以,想請大家幫我看看下面的文章,是否有錯誤引用【確認偏誤】這個概念嗎?
謝謝大家~
文章如下:
======================================
無論多麼聰明、理性的人,似乎都很難不受到【確認偏誤】的影響。
假設A從小生活在泛藍家庭,對民進黨的第一印象不好。
假設B從小生活在泛綠家庭,對國民黨的第一印象不好。
在這個第一印象確定之後,
A是否慢慢受到了【確認偏誤】的影響
導致自己慢慢:1.只接受【國民黨好的訊息】,並且
2.忽略了【國民黨做了某些鳥事的訊息】?
B是否也慢慢受到了【確認偏誤】的影響
導致自己慢慢:1.只接受【民進黨好的訊息】,並且
2.忽略了【民進黨做了某些鳥事的訊息】?
我相信絕大多數所謂【關心政治】的人都逃不了【確認偏誤】的魔手。
我建議大家都應該重新檢視一下自己的政治觀點是否過於【偏心】。
尤其是【政治觀點】這一個項目,人們特別容易受到【確認偏誤】的影響
很多賢達們可以在99%的地方都達成共識,唯獨有1%截然不同,那就是政治觀點。
諸位不覺得這樣的現象很荒謬嗎?
怎麼可能這些賢達們居然可以在獨獨某個地方(政治觀點)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斷?
歸根究柢,【確認偏誤】控制人們的思維能力,已經到了一個可怕的地步。
建請諸位版上的賢達,試圖去擺脫【確認偏誤】對你們的箝制。
==================================================
以上就是文章內容,
還請PSY板友們能幫忙釋疑,看我是否誤解了【確認偏誤】的定義
不然卡一個疑惑在心裡,晚上會睡不著覺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8.43.8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SY/M.1459842338.A.182.html
會不會是把不同的概念套用進我提及的這個"確認偏誤"概念?
回UYC大,因為我也不知道要採用何人寫的【確認偏誤】的定義
既然這裡是PSY板,
我就另開一篇文章,把GOOGLE到的前幾三個搜尋結果複製貼上。
算是一篇【確認偏誤】的概念分享文~ 3Q~
※ 編輯: PeppermintC (114.46.191.25), 04/06/2016 21:26:3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