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周圍出現不明原因瘀青 #竟是肝癌
在台灣,不少名人因為肝癌與世長辭,每當新聞一報導,就會引起民眾討論「保肝之道」,但不多久,耳邊總會再聽聞有B、C肝患者因為疏於追蹤而罹癌過世的憾事。
屏東基督教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蔡元榮,去年便曾碰到兩位正值壯年(46歲、57歲)的男性,有B型肝炎病史卻沒有定期追蹤,加上有飲酒習慣,使得癌症已經悄悄找上門卻不自知。
兩人都因為腹痛就醫,最特別的是在肚臍周圍都出現不明原因的瘀青,原以為是急性胰臟炎出血的典型症狀卡倫氏症(Cullen's sign)或是腹腔內出血,但經過血液、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才發現兩位已經是肝癌末期及肝癌中期,且肝腫瘤都有破裂的跡象,隨即安排肝臟動脈栓塞手術,將供應腫瘤營養的肝動脈塞住,以控制出血,抑制腫瘤,降低活性。只是後續治療效果不佳,肝癌末期患者不到一個月就離世;另一位在則在7個月後。由於病例症狀少見,屏基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蔡元榮與馬來西亞理科大學醫學院李永葉教授將治療過程寫成論文投稿,獲得世界頂尖內科期刊-澳洲醫學期刊(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刊登。
肝癌是一種高度惡性腫瘤,好發於B型肝炎盛行之地區,例如台灣及其它亞洲地區,台灣每年近八千人死於肝癌,其中屏東縣109年就有389人,目前認為治療效果最好的方法為手術切除腫瘤,但由於肝癌的症狀不明顯,不易早期發現,而且常合併有肝硬化加上肝腫瘤多長在肝臟之左右葉,因此只有約15-20%病患能以手術切除腫瘤。肝癌若早期發現,可用手術切除或電燒治療,以縮小腫瘤體積;肝癌中期則可進行肝臟動脈栓塞手術;若是晚期肝癌則以標靶藥物治療。
B型肝炎、C型肝炎等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導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這些慢性病毒性肝炎絕大部分沒有症狀,建議大家到可以到醫療院所做BC肝的篩檢並定期追蹤。肝病患者若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瘀青,就要留意是否肝病惡化,如果瘀青常出現在不易碰撞的部位,就要儘快接受檢查。
胰臟切除後續 在 護理師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晚的故事有點長
住家附近有一間傳統早餐店,差不多開了20年有吧,老闆娘的年紀約莫50出頭,身形嬌小、身手矯健、記憶力超高、和善又笑臉迎人,誰是誰、誰喜歡吃什麼、誰平日來、誰假日才出現…她就像一部電腦把紀錄key in在腦子裡,是那種不可多得的人才。儘管是早餐店,她用的所有材料都是自己去看過前端供貨廠商的狀況才訂購,食材品質高也穩定,但是牆上訂價卻很底,從開店至今沒印象漲過價,烤火腿蛋吐司20元,豬肉漢堡蛋25元,豆漿10元,蘑菇麵25元,蘿蔔糕20元,蛋餅15元……總之全家大小一餐100元左右那種價格。除了大年初一、中秋節後會店休外,幾乎一年開363天。我曾笑問:成本這麼高,妳要賺什麼?都不用休息喔?她也笑著回答:過得去打平收支就可以,少賺一些沒關係,交朋友啦!我休息大家早餐吃甚麼?孩子們肚子餓去上學嗎?在我看來,她就是位非常貼心善良客氣有良心,沒得挑惕的老闆娘。認識20年,也算好朋友,我很欣賞她。
約莫半個月前,某日上班時發現早餐店門沒開,先生問我:奇怪了,又不是年初一,也不是中秋怎麼放假喔?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都沒動靜…我好奇的去問對面雜貨店老闆:早餐店老闆娘是去玩喔?怎麼這麼多天沒開門?雜貨店老闆說:聽說好像膽結石去住院啦!(吼…膽結石齁……好的我知道了!)
社區某警衛先生是包打聽,同時他也告訴我:聽說是胰臟發炎去住院啦!(吼…胰臟炎齁……好的我知道了!)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我想:不管住院是什麼原因休息半個月該回來了吧?!結果昨晚經過早餐店竟然看到新老闆在裝修…好奇前去搭問:換老闆囉!怎麼都沒聽說?新老闆解釋:事發突然也是臨時受託接手,詳細要問本人,他也不清楚。請新老闆轉知我想找人,如果方便請對方回覆的請求。
隔日電話響起,熟悉的早餐店老闆娘的聲音但稍微有點虛弱的說:(以下是對話內容)
我有膽結石跟一點點息肉,每半年都會在住家附近診所做超音波追蹤檢查,最近覺得肚子經常脹脹不舒服不太吃得下,以為是天氣太熱沒馬上處理,過了幾天去診所,醫師一邊幫我做超音波時我感覺他的手一邊在發抖,嚴肅對我說問題沒能在這裡處理,現在馬上給妳轉診單去大醫院確定一下,然後催促我立刻趕快去**醫院。加號看了腸胃科醫師,他告訴我幾乎可以確認是肝癌,範圍不小,先由外科手術切除後再門診追蹤安排化療等後續。陪我去看門診的姊妹因為突如其來的診斷擔心爆哭,我也哭了,不是因為癌症這回事…而是我的早餐店還有固定的那些客人怎麼辦?我們兩個哭成一團……。當天辦了住院,安排切除手術,等我清醒後,醫師告訴我因為腫瘤很大,肝臟保留有限,送去做病理切片檢查的組織是否能順利了解哪裡是原發或復發部位不一定,總之等穩定就開始化療,走入下一階段,是不是有機會再做早餐給大家吃看緣分了,我是很想回去職場,每位客人都讓我牽掛放不下心。謝謝妳關心我,我不想對其他人解釋太多他們不一定懂,妳是專業醫療人員,較能瞭解我的需求。
能言善道的我頓時語塞,只能機器般的說:先養好體力,健康維持了才有站回原來位子上的可能,把店先交給他們處理,就別擔心了,要相信他可以跟妳一樣勝任這個角色。我一直都在,任何問題都可以跟我討論,說說心事也好,聊日常也可以……。電話那頭一直說 謝謝,我真不知道如何要她 把握當下 享受人生😥
辛苦一輩子,心裡想的手裡做的都是別人的需要,可以留一點點時間空間給自己嗎?深夜寫文章的我,好心疼啊!
胰臟切除後續 在 狄志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先是56歲安迪哥、再來是54歲嚴凱泰,今天又ㄧ個52歲的劉駿耀;都是罹癌病逝,ㄧ個比一個年輕.....不禁讓人唏噓。
三個月前看他還上購物台,兩個多月前還ㄧ起在東森購物碰到面,當時他瘦得離譜,卻也沒說自己生病,只說自己在減肥⋯⋯我想哥是不想讓人擔心吧⋯⋯購物專家問,他是這麼答!其實半年前就聽說他罹癌,但不知道是什麼癌,沒想到走得這麼低調這麼快;我想當時他會出來上節目,應該是在家裡悶得慌⋯⋯
駿耀哥個性海派爽朗,如今走了也是告別病痛,不再受苦,您ㄧ路好走⋯⋯
蘋果日報報導:
三軍總醫院今上午證實,名嘴劉駿耀昨晚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2歲。胰臟癌素有「癌症之王」稱號,醫師指出,胰臟癌好發於60歲以上族群,症狀不明顯故發現時多為晚期,即便手術切除還是可能復發或轉移,50歲以上患糖尿病、曾胰臟發炎者都是高危險群,若有不明黃疸、上腹部悶痛或體重驟減,務必就醫檢查。
因「癌症之王」胰臟癌過世的名人不少,除了今年赴瑞士接受安樂死的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還有美國傳奇靈魂歌后艾瑞莎弗蘭克林、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帕華洛帝、「米其林摘星巨匠」法國名廚侯布雄、在哈利波特電影飾演「石內卜」的英國演員艾倫瑞克曼等人,香港藝人沈殿霞、羅慧娟也不敵此病辭世。
胰臟癌權威、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田郁文指出,胰臟癌多為胰臟腺癌,致死率高;至於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罹患的是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則和胰臟腺癌是完全不同的疾病,存活率也天差地遠,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5年存活率達40%,胰臟腺癌卻只有8%。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長庚醫院教授王正旭指出,胰臟位於後腹腔,癌變症狀不明顯,也少有效的篩檢與預防方式,故發現時多為晚期,若患者確診時已是第4期,存活時間只有6到9個月,甚至更短,死亡率高達9成,堪稱「沉默殺手」之一。
田郁文說,胰臟癌若未阻塞到膽管造成黃疸症狀,大部分都要到晚期出現腹痛或背痛後才發現。且胰臟會分泌保護癌細胞的纖維組織,把腫瘤包圍起來,像是在腫瘤外築一道牆,化療、電療都難以攻破。
稍早有不具名的三總醫師透露,劉駿耀的胰臟癌發現時已屬晚期,最近一兩年陸續在三總治療,半年前病情出現變化,一個月前急速惡化。王正旭說,胰臟癌好發於60歲以上族群,以52歲病逝的年齡,確實相對年輕。胰臟癌容易惡化無法控制,大多數病人癌細胞會轉到肝臟或有其他因素導致惡化,變成癌症惡病質,身型暴瘦且營養不足身體虛弱,易導致器官衰竭死亡。
田郁文表示,治療胰臟癌最好的方法還是手術,但只有2成到2成5的患者診斷後能動手術,就是因為胰臟癌易侵犯周邊神經,很難切除乾淨,且因此容易復發或轉移到其他部位。
王正旭也說,若能幸運早期發現胰臟癌,則以手術切除為主,之後視狀況追加化療、放療;若為晚期,手術可能對患者沒有太大幫助,且腫瘤壓迫膽管造成阻塞性黃疸,出現眼白變黃、茶色尿等症狀,必須先做引流才能進行後續化療。目前化療雖有進展,但效果仍不是太好。
隨醫療科技進步,田郁文說,早期胰臟癌開刀切除乾淨,再搭配化療,最近法國有研究顯示平均可存活約50個月,而其他則平均存活約30個月。他並提醒,50歲以上且罹患糖尿病、曾有胰臟發炎病史或有胰臟癌家族病時,都屬高危險群,若出現不明黃疸、腹痛或背痛,建議儘早就醫檢查。
王正旭表示,因胰臟位於腹腔深處,不易做超音波、電腦斷層攝影等檢查早期揪出,也沒有較好的預防方式,只能提醒60歲以上族群平時若有不明上腹部悶、不適感,照胃鏡卻無發現異狀,且合併有體重減輕,就要懷疑恐是胰臟癌上身,最好做進一步檢查。
#大家要多愛自己
#多照顧自己
胰臟切除後續 在 台中榮民總醫院- 機械手臂切除胰臟腫瘤恢復快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機械手臂切除胰臟腫瘤恢復快○ 胰臟癌大多腫瘤大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腹痛, ... 若有意願者,請與您的主治醫師聯絡,後續可於本院復健科住院,進行積極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