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開學一週後,我總算慢慢調整步調,重新找回產出的能力啦!
我想先分享這幾個月來與病毒共處的旅程。
別緊張,不用通報疾病管制局把我隔離,此病毒非指新冠狀病毒,而是我第一次遇到的「病毒疣」,也就是所謂的人類乳突病毒。
雖然前陣子大家是因為新冠狀病毒得要居家防疫,但早在疫情升溫三級的一個多月前,我就率先開啟與腳趾頭上難纏病毒疣的長期抗戰了。
剛開始左腳中趾踩在地面有點疼痛,稍微檢查就誤以為是瑜珈練習頻繁導致摩擦起水泡,想說過幾天會消,因此沒有多加理會。
怎麼知道這個水泡不僅是成長速度緩慢,絲毫沒有要破掉或消退的跡象,連我想要拿針戳破都硬梆梆戳不進去,如此拖了一個多月後,感覺這不是自己能處理的狀況,我才終於甘願去皮膚科報到。
結果我誤會大了,根本不是水泡,而是會傳染的病毒疣,據說是較易發生在免疫力尚未成熟的兒童身上,那為何並不年輕的我會長疣?
成人則跟免疫力較無直接關聯,而是當皮膚有傷口,又正好接觸到病毒時,就有可能發生。
雖然我不記得自己腳趾頭有受傷,但醫生的說法是不一定需要真的傷口,有時候皮膚比較脆弱或摩擦微發炎的狀態,病毒都會有機可趁,而且似乎還有潛伏期,不會馬上發作。
究竟是因為師資培訓之後到處上瑜珈造成的?還是我脫鞋赤腳陪小孩在草坪上踢球呢?
正確答案無從得知,大概是宇宙覺得生活太無趣會沒有啟發,給我機會體驗一些從未經歷的事物吧!
病毒疣會讓皮膚外面產生一層像死皮般的保護膜包覆裡面的病毒,難怪我根本戳不破,只能醫師用刀片刮開,再做冷凍治療。
我活了三十幾年真的從未長過疣,以為冷凍治療是個很浩大的工程,會跟什麼冷凍人一樣,要把腳趾冰在某種機器裡面,事實證明是我電視劇看太多,是利用極低溫的液態氮以棉棒沾取或是經噴槍噴射的方式處理長疣處。
第一次醫生下手很輕,只覺得冰冰涼涼的,也幾乎沒有痛感,醫生沒多說明,只叫我回家擦藥,我天真的以為就此一切搞定可以收工回家,想都沒想到之後還要報到無數次。
總之,冷凍治療後,該部位的皮膚會漸漸變成死皮,大概每個兩到三週就要找醫生報到一次,再次刮掉死皮,做冷凍治療,大約療程進入第三次時,疫情也突然升溫,我只好拖著小孩一起去皮膚科。(由於我女兒覺得治療過程超有趣,醫生會讓她靠近看,讓她能抓白白的煙,於是就會定時催促我去治療,我完全變成女兒的活體教材啊!)
到第二次療程時,才發現之前誤會可大了,冷凍治療其實會有強烈的刺痛感,而且一次比一次還痛,最後一次醫生甚至拿出壓力球讓我捏。(不得不稱讚一下女兒的貼心,走出診所一直伸出手臂,叫我可以捏她,完全願意犧牲小我成全媽媽啊!)
每次治療完的前幾天,腳趾踩在地上都會痛,尤其後期醫生冷凍治療時間更久更多次,結束完甚至周圍會起水泡(這次是真的水泡了!),導致基本的走路都相當困難,會令我呈現詭異的行走姿勢。
但我沒有因此放棄練習瑜珈,只是想盡辦法避免腳趾踩地,有時候課程中某些體式躲不了的,就只好當作耐受性的挑戰。
也基於此,我徹底體會到,腳趾頭在瑜珈的動作中佔有多重要的地位。(雖然紙上談兵上解剖學時,就知道筋膜鏈上腳趾的影響,但切身之痛的學習效果,絕對是難以忘懷)
當傷口慢慢癒合長出死皮之後,才會讓我進入舒適期,但兩週後又要鼓起勇氣再去痛一次,就是一個無止盡的循環。
我生活中安排事情變成要配合治療的節奏,某程度來說,我真的是在居家防疫,只不過是被病毒疣限制了我的行動啊!
可能醫生也沒想到我腳底這個病毒會如此難纏,因此第一次沒跟我說會需要再回診;第二次報到時,醫生說可能需要三、四次的治療;等到第四次去報到,醫生連問都不問,一看到我就直接叫我腳放架子上時,改口說療程可能要六、七次。
終於在台灣疫情降級的前夕,我的奮戰也露出一點曙光,傷口在死皮中冒出了些黑點,看起來像是病毒終於被帶到表面,準備好要離開我了,讓我內心有種即將解脫的竊喜。
殊不知,重頭戲都會放在靠近終點的時候,在我已經對療程都有心理準備之後,宇宙就來點新玩意讓我體驗。
最後一次報到,醫生照例刮開死皮,照理說死皮是沒有痛感的,但這次似乎是病毒疣被連根拔起,令我措「腳」不及感到一陣巨痛,接著就看到傷口爆血,醫生貌似見怪不怪,稍微擦掉血就掏出噴槍冷凍我,我只能死命地捏爆壓力球,以阻止自己叫出聲。
等我回到家一看,才發現傷口跟之前都不同,整個OK蹦沾滿血,也還沒有完全止血的跡象,內心不免感到一陣擔憂,畢竟跟前幾次的情形大不相同,我只能不斷提醒自己,要相信身體的自癒力。
隔兩天,傷口雖然血止住,但周圍開始腫脹起水泡,血全部回滲在水泡內,有些怵目驚心,我實在也不清楚這是傷口復原的正常程序,或是需要回診處理的狀態。
從小到大,相較於我弟因為各種病痛進出醫院的豐功偉業,我真的算是健康寶寶,唯一一次去急診報到和住院,就是生小孩那時,因此我對於傷口真的十分陌生啊!(況且我根本也看不見自己自然產的傷口😂)
在如今資訊發達的時代,通常面對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我們的直覺反應就是立刻上網搜尋,我當然不例外,但資訊不看還好,看了只會嚇死自己,是蜂窩性組織炎之類的訊息一堆。
這種時候,對身體安危的恐懼真的是會瞬間襲來,偏偏大腦真的很擅長想出各種可能的發生,促使自己一不小心就被恐懼的想法帶著走,忘記恐懼的那份能量也可以反過來成為自己內在依靠的力量。
我還記得看著傷口的那一刻,腦中充斥各種感受,焦躁、無助、害怕、擔憂,那種無法確定的不安就像停不下來的列車,在腦中高速行駛,我明知道一切都是存於腦中的恐懼,什麼都沒發生,但我選擇讓那些情緒流動,我看著它們在我裡面張牙舞爪地叫囂,卻沒有試圖去做些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
接著在某一刻,彷彿找到喊停的剎車按鈕,我告訴自己:「我才是身體的主人,力量就在我的一念之間。」我再次選擇相信,觀察自己的意識是如何在創造我的身體實相。
果然,腦袋想的大部分都不會發生,幾天之後血慢慢被吸收,又一週過去水泡也都自行消退,纏著我好幾個月的死皮也不再出現,我的腳指頭再度擁有正常的皮膚,這段旅程算是告一段落。
回頭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傷口,就能讓我在那個當下如此慌亂,更何況生命當中又有多少大大小小的事件,是會挑起我們內在的不同恐懼,讓我們自亂陣腳,光是生活中各種不確定的未知,就足以讓我們每天停留在不安的情緒中。
我想自己絕非特例,這是許多人在生活中都會發生的內心小劇場,差別只在於,是否有意識地觀察到自己的思緒路徑及情緒狀態,看見自己是如何在應對腦中恐懼的聲音。
也正是由於觀察到這份恐懼,讓我有機會面對內心的聲音,跟身體有了一次不同的互動。
雖然我前面形容得像是在跟病毒對抗,實際上我不覺得病毒疣是敵人,我的目標是要消滅它,而是一個讓我面對生存恐懼的機會,以強化內在回到信任的肌肉。
如果問我宇宙透過這個病毒疣的存在想告訴我什麼?
我認為是「給身體時間,慢下腳步感受身體的變化。」
事實上,瑜珈師資培訓期間及結束之後,我對於體位法的練習是有急迫感的,總覺得要練習到一定的程度及穩定,才讓我有信心分享瑜珈給更多人。
因此,我會不由自主地在內心催促我的身體,趕快跟上腳步,讓我可以輕鬆地完成某個體式。
即使我明知道練習過程中的體悟和理解才是重要的,輕易就達成反而會無法感受到他人的難處,以及可以調整的部分,也常常提醒自己要感謝我身體每一次的配合,但那份焦躁也不是輕易得以消弭,三不五時仍會竄出頭,使得我很難放過自己。
這時候宇宙就送來一個讓我與病毒共處的過程,練習有耐心的觀察變化,而非焦急地想解決「問題」,練習找出在這個狀態下舒適的生活方式與節奏。
透過治療病毒的過程,我會更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論身體狀態處於何種階段,都不視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學會去擁抱在每個當下全身上下的體驗,因為練習中那些辛苦、掙扎、緊繃的感受,是限時限量,一旦越過那個階段就不會再體驗到了。
也許看到這你會納悶,究竟為何我要把治療過程寫如此一長篇呢?
因為我覺得處理病毒疣的過程,在與面對內心議題的過程其實極為相似,並非一蹴即成,往往都需要反覆治癒,一次次去除包裹在外層的武裝,最終才能連根拔除。
如同我拖了一段時間才願意正視腳趾上的「水泡」,正是因為那個症狀不處理都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也不影響日常生活,但若是去面對處理,就擔心會有一段不便的時期,致使我的日常需要重新調整,乾脆維持現狀好了。
卻也因此,病毒長出更多的死皮包覆,進到更深層的皮膚內,使得我要花更久的時間治癒。
願意走向療愈的旅程,開始通常也不容易,很多時候是真的重大的事件發生,不舒服的感受蓋過了改變的恐懼,我們才願意用不同於過往的方式面對生命。
在急於找回舒適感受的時刻,也很容易有錯誤的期待,以為只要找出困住自己的內心題,面對釋放或進行某種療癒後,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自己就能脫胎換骨,生命從此不一樣。
哪裡知道,生活過著過著,某一天突然發現面對相似議題時,仍舊挑起自己情緒時,才發現過往的印記還埋藏在體內,並沒有完全褪去。
我記得有次參加身心靈的課程,有個同學做完練習後,在分享時,說著說著就悲從中來,他說自己聽到其他同學所說的話,內心便忍不住想自己思維怎麼會如此有限狹隘,接著他就察覺到正在批判自己,又開始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他非常難過自己還是在原點,上了這麼多的身心靈課程,竟然仍舊在「愛自己」這個課題上打轉。
他對自己的鞭打的那份情緒,是真實且能感同身受的,我們或多或少也曾經如此評判過自己,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對自己很嚴苛,認為重複的事情不該再發生。
但事實是,療愈的旅程並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而已,每一次的發生,都有細微的差別,也都會看見不一樣的自己,也許是發生的強度不同了,也許是覺察的速度不同了,又也許是我們內在面對的力量不同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急著「解決問題」,才會期望一次就藥到病除,快速找回內心的平靜,而忽略正是不舒服的感受才帶來重建的機會。
當我們帶著覺知接納每一時期的自己,就會明白重複的面對並非壞事,不過是提供穩穩地打好地基的材料,讓我們無懼風雨。
更不需要害怕強而有力的一擊,很可能那會是那份課題即將完成的訊號。
當我們願意一次又一次面對,把包裹在外的防衛機制剝開,也就越能與真實的自我靠近,恐懼也就在每一次的願意中逐漸遠去。
「腳趾發炎看哪科」的推薦目錄:
- 關於腳趾發炎看哪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腳趾發炎看哪科 在 調皮女醫皮膚專科林昀萱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腳趾發炎看哪科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腳趾發炎看哪科 在 [心得] 甲溝炎治療保養根治全攻略- 看板BeautySalon 的評價
- 關於腳趾發炎看哪科 在 腳指甲有指溝炎,該看哪一科才好??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腳趾發炎看哪科 在 腳指甲痛看哪科的原因和症狀,MOBILE01、DCARD 的評價
- 關於腳趾發炎看哪科 在 腳指甲痛看哪科的原因和症狀,MOBILE01、DCARD 的評價
- 關於腳趾發炎看哪科 在 我是中壢人- 腳趾頭一直反覆發炎(甲溝炎)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腳趾發炎看哪科 在 甲溝炎診所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腳趾發炎看哪科 在 甲溝炎診所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腳趾發炎看哪科 在 請問凍甲看什麼科?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腳趾發炎看哪科 在 Re: [問題] 哪裡看甲溝炎比較適當?! XDAVIDX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腳趾發炎看哪科 在 [問題] 腳指甲溝發炎該看什麼科- 看板Hsinchu 的評價
腳趾發炎看哪科 在 調皮女醫皮膚專科林昀萱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東京奧運 如火如荼地展開了,為選手加油喝采的同時,也不免注意到他們長期訓練留下來的皮膚印記。摩擦造成的水皰跟長繭是最常見的,#運動選手 身上還會有哪些皮膚症狀跟他們長年反覆辛勤練習有關呢?今天撇開發炎性和感染性的皮膚問題不談,來看一看除了水皰跟長繭之外的 #物理性\機械性 引起的皮膚病吧!
#指節墊(knuckle pads)
長在指節膚色無症狀的斑塊,最常在近端的手指關節出現,但腳趾關節也可能會有。最常跟拳擊有關。
#運動員結節(athlete's nodules)
長在指節、膝蓋、腳背膚色無症狀的斑塊,跟反覆受壓、受傷、摩擦有關。衝浪、拳擊、橄欖球、曲棍球、柔道跟空手道的運動員都有可能會出現。
#壓力性丘疹(piezogenic pedal papules)
多顆1~5mm無痛膚色或黃色顆粒在受壓的部位,像是腳跟的側面跟後面。這跟長時間運動、久站筋膜層有點裂開讓皮下脂肪跑到真皮層有關。不受壓的時候,例如腳抬起來,病灶就會消失不見。拳擊、體操、馬拉松選手的手掌跟腳後跟都有可能出現。
#慢跑者腳趾(jogger's toe)
慢跑的人腳指頭很常會跟鞋子碰撞,因此產生血腫的情形。此外也會伴隨腳指甲下方角質增厚還有甲床分離。
#黑腳跟(black heel)
在腳後跟出現無症狀的黑色斑塊,有時會跟黑色素細胞癌搞混。很常出現在籃球、足球、網球運動員身上,因為他們需要急跑急停,腳跟地板間會產生剪力,而腳後跟沒有充足的脂肪墊可以保護血管,血管破裂出血就是造成黑腳跟的原因。
#黑手掌(black palm)
跟黑腳跟的成因一樣,只不過出現在手上。舉重、體操、網球(有拿球拍的運動都有可能)、登山、高爾夫球的運動員的手上可能會出現。黑腳跟跟黑手掌都不會痛,而且過幾個禮拜就會自行消退。
J Clin Aesthet Dermatol. 2015;8(4):31-43.
Th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09; 36(11):608-11
CMAJ o OCT. 12, 2004; 171 (8)
#林政賢皮膚科
腳趾發炎看哪科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冬至就得進補?你知道你補對了嗎?】
#冬至這天我們都是九頭身名模
冬至的至,是至極的至。陰極之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因為有這四個極端,故為冬至。在白晝最短夜最長的這天,你的影子會是一年當中最長的,這時候不用羨慕超級名模有九頭身,你往太陽底下一站,就能見到自己從沒見過的修長美腿。
#冬至非吃補不可嗎 ?
現在掂量一下自己的腰圍,女生超過三十二吋褲子不好買的時候,男生超過三十六吋、低頭只看見肚子看不見腳趾的時候,表示你內臟脂肪太多了。
要是這樣,你不要朋友一揪就跟著去吃補。若真要補,是要用一種調整的方式來補,運動量不夠就補運動,水喝不夠就補水,天然酵素吃不夠就補吃鳳梨跟木瓜。冬至為陰極之至,天氣又冷,身體有哪個部位特別虛的,自己能很容易察覺出來。
#很多的不健康其實是自己造成的
當一個國家的醫療水平到達一定水準後,誰能健康到老、誰老的時候病歪歪,不是天公伯擲骰子決定,也不是祖先遺傳下來的,而是自己做來的!
從佛教醫學的角度來說明,自制力低的人,屬於不能戰勝貪欲的一群,身心靈不能合一,比方說心裡想吃甜抒壓、身體一直在發炎其實不想吃。現在很多的健康問題,都由貪所造成,尤其是飲食上的貪。一個標準體重的上班族女性,一日所需熱量不超過一千五百大卡。而「貪」這個心魔,最會找藉口,「工作壓力很大耶,靠美食我才能放鬆。」「朋友、同事聚餐,去了還這不吃那不吃,多掃興。」飲食失衡, 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糖尿病、癌症都有可能被吃出來。
#多一點節制多一點健康
你必須靜下心來,察覺到底為什麼這麼愛吃,或許是想緩解緊張、鬱悶,或許只是無聊,這時首先應該解決的是情緒的問題,而不是第一時間打電話去訂餐廳。
醫生、科學家研究出來怎樣可以獲得健康,這些是知識,懂得去實踐、運用這些知識,靠得是自己的智慧!照見自心,你已然具備這樣的智慧。平常若懂得節制,表示能輕鬆戰勝貪的心魔,這樣的你,享有高度自由,能從心之所欲,卻不會太超過。
文字節錄自時報出版《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一書
#BeautiMode #冬至 #疾病
腳趾發炎看哪科 在 腳指甲有指溝炎,該看哪一科才好??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腳指甲有指溝炎,該看哪一科才好?? ... 後來指甲長的速度很慢肉把指甲邊緣包的很緊,很難剪也很費力最近一直在痛,痛到我走路變掰咖了... ... 謝謝樓上的大大我還在心理建設 ... ... <看更多>
腳趾發炎看哪科 在 我是中壢人- 腳趾頭一直反覆發炎(甲溝炎)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腳趾 頭一直反覆發炎(甲溝炎),有做過門診剪甲、冷凍療法,但無法根治,最近還長出肉芽,請問中壢張皮膚科有看甲溝炎嗎? 誰知道桃園中壢地區專治甲溝 ... ... <看更多>
腳趾發炎看哪科 在 [心得] 甲溝炎治療保養根治全攻略- 看板BeautySalon 的推薦與評價
你還在嚇到吃手手嗎?最近不知道為什麼率續有網友來訊問甲溝炎要用什麼保養品
事實上,甲溝炎的關鍵不在保養品啊...
除非是因為其他皮膚狀況引起慢性甲溝炎
那可以參考該疾病的保養方式
甲溝炎是很常見的疾病,而且大概是最痛的一種皮膚疾病之一。
人家說十指連心,不管是腳趾或是手指,得了甲溝炎都會痛到心坎啊!
但是別太擔心,甲溝炎只要經過正確的處理,
通常都是可以有效治療或甚至是預防的!
我們 Medpartner 團隊今天就要來完整的整理給大家,
要怎麼處理,保養以及防治甲溝炎!
還有甚麼問題也歡迎推文提問哦~我們都會再整理給大家的!
網頁圖文好讀版:https://goo.gl/GL9A5k
正文開始:
甲溝炎在皮膚科常見疾病中,堪稱是滿清十大酷刑等級的疼痛。
急性甲溝炎發作時,整根手指又紅又腫,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感覺真的讓人絕望到想哭。
但是甲溝炎到底是怎麼造成的?甲溝炎擦藥膏就會好嗎?
如果沒有建立基本的知識,很容易越搞越糟糕,甚至是延誤就醫引發嚴重的感染啊!
今天 MedPartner 團隊醫師們就要幫大家完整介紹這個讓人絕望又崩潰的疾病,
清楚告訴大家甲溝炎應該如何正確處置,
別再隨便相信各種奇怪偏方反而延誤治療喔!
甲溝炎其實就是指甲兩側及後方的甲褶發炎。
根據症狀持續時間的長短,
可以分為急性甲溝炎(持續時間小於六週)
與慢性甲溝炎(持續時間大於六週)兩種類型。
兩種雖然都叫做甲溝炎,但是成因跟治療方式有所不同。
大家從解剖圖中就可以發現,手指雖然小小的,但是解剖結構卻非常複雜。
除了表皮、指甲、肌肉以外,底下的血管分布非常密集,
在血液循環好的狀況下很容易就會腫,再加上神經分布非常密集,
所以只要發炎、感染或者是腫脹產生壓迫,馬上就可以讓你痛到不要不要的。
《急性甲溝炎是怎麼發生的?該如何治療?》
急性甲溝炎是怎麼發生的呢?
當手指有小傷口或接觸刺激性物質後,甲褶原有的屏障保護功能被破壞,
就可能使得平常就居住在皮膚上的致病細菌
(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等)
進入指甲週邊的軟組織,進而造成感染發炎。
有些人平時有咬指甲或吸手指的習慣的話,也可能被口腔菌叢裡的細菌感染。
至於哪些人容易發生急性甲溝炎呢?
通常是指甲修太短,導致傷到指甲週邊皮膚組織、咬指甲、吸手指、
手賤去撕手指末端翹起的逆刺皮的人比較有機會。
但急性甲溝炎不會在傷口出現的當下立刻發生,總要讓細菌長一段時間,
才能真的感染啊!因此急性甲溝炎常發生在手指出現小創傷的 2-5 天後。
當罹患急性甲溝炎時,會感覺到指甲兩側及後方的甲褶發紅、腫脹及疼痛,
較嚴重者也可能出現膿皰。
某些藥物也可能造成急性甲溝炎,
如:化學治療藥物、EGFR標靶治療藥物、抗病毒藥物...等。
但這不表示你應該避免使用這些藥物,
而是希望各位若不幸需要使用這些藥物時,能知道會有這樣的可能副作用。
如果在使用這些藥物治療時感受到任何副作用,還是該盡快與醫師討論。
急性甲溝炎 acute paronychia:近端甲褶紅腫發炎,且有形成膿瘍。
圖片來源:DermNet New Zealand: Paronychia (CC BY-NC-ND 3.0 NZ)
如果你的手指變得跟上面這張圖一樣,又紅又腫,甚至伴隨著膿瘍的產生時,
很可能就是發生急性甲溝炎了。
在這種狀況下請至住家附近的家醫科、皮膚科或外科診所求診。
醫師通常會依照感染、發炎的嚴重程度,來決定進一步如何治療。
影響決策的關鍵是「有沒有產生膿皰」,以及「有沒有併發嵌甲」。
以下把可能的治療方式整理如下:
〈沒有膿皰的急性甲溝炎〉
‧可使用外用抗生素軟膏。
醫生會根據可能的菌種,選用不同的抗生素或抗黴菌軟膏。
所以就診時務必向醫師承認你手指承受過的各種害臊事兒,
不要因為害羞就跟醫師隱瞞。
包括:有沒有吸手指或咬指甲的習慣、有沒有香港腳或富貴手、
近期內有沒有接觸什麼不潔淨的地方或刺激性物質...等。
這對醫師推測到底是哪種感染很有幫助。
‧可使用溫水或消毒藥劑泡浴。
消毒藥劑可選用優碘(povidone-iodine,不含酒精的那種)
或含有 chlorhexidine 的消毒藥水(如沙威隆)。
‧多數的人只要保持雙手潔淨、乾燥,加上以上療法後,通常可以在幾天內復原。
但如果情況嚴重,或是對外用抗生素療法反應不佳者,
醫師也可能會考慮開立口服抗生素加強治療。
〈有膿皰的急性甲溝炎〉
通常必須由醫師切開引流膿皰,可達到控制感染以及降低壓力的效果。
〈同時有嵌甲的急性甲溝炎(凍甲,ingrown toenails)〉
‧嵌甲就是指甲與甲床大小不符,甲床過寬且指甲過小,導致指甲生長時會倒插進肉裡。
嵌甲常見的成因為過度修剪、穿不合腳的鞋子以及天生如此(幫QQ),
最常發生在大腳趾。
Ingrown toenail.
圖中可見指甲嵌入側面甲溝後,甲溝因為長期的異物刺激而發炎並產生肉芽組織。
圖片來源:DermNet New Zealand: Ingrown toenails (CC BY-NC-ND 3.0 NZ)
‧有嵌甲問題的患者,會因為指甲持續嵌入甲溝軟組織的緣故,經常罹患急性甲溝炎。
在這樣的患者身上,除了治療急性感染外,
也必須處理好嵌甲的問題,才能避免急性甲溝炎反覆發作。
‧醫生會根據嵌甲的嚴重程度,安排溫水按摩、安裝指甲矯正器、指甲切除、
化學/雷射燒灼或甲床整形等針對嵌甲的治療。
《慢性甲溝炎是怎麼發生的?該如何治療?》
慢性甲溝炎並不單純只是因為黴菌或細菌感染所導致,
其真正的原因為重複接觸刺激性物質或過敏原所導致的甲溝慢性發炎
(如食物、化學藥劑、不潔淨的水...等)。
因此市場肉販、廚師、農夫、醫護人員或家庭主夫/主婦等職業特別容易罹患此疾病。
患者之後也可能續發黴菌或細菌感染。
慢性甲溝炎在剛發作時,會出現甲褶發紅與腫脹,
以及甲褶與指甲交界處的甲床表皮萎縮消失。
發炎反應持續一段時間後,甲褶組織會膨大,
以及因為負責指甲生長的指甲基質受損而出現指甲變形。
因為慢性甲溝炎與接觸刺激性物質有關,所以通常會侵犯多根手指,
也比較會出現在工作的慣用手。
慢性甲溝炎在病程中也可能穿插著幾次會紅腫熱痛化膿的急性甲溝炎。
此外,慢性甲溝炎也可能出現在罹患發炎性皮膚疾病的人身上,
如:異位性皮膚炎、
https://www.medpartner.club/atopic-dermatitis-care-cure/
汗皰疹、
https://www.medpartner.club/pompholyx-cause-care-treatment/
各種濕疹,
https://www.medpartner.club/eczema-care-treatment-introduction/
或乾癬患者。
慢性甲溝炎 chronic paronychia:
甲褶發紅與腫脹、甲褶與指甲交界處的甲床表皮萎縮消失、
甲褶組織膨大、指甲變形。
圖片來源:DermNet New Zealand: Paronychia (CC BY-NC-ND 3.0 NZ)
慢性甲溝炎通常是反覆接觸刺激物質或過敏原,
所以在治療上就不能只想著使用抗菌或抗黴菌藥物而已,
避免接觸刺激物質也是重點。
如果你的手腳出現類似上面這張照片的情況,
甲褶發紅與腫脹、甲褶與指甲交界處的甲床表皮萎縮消失、甲褶組織膨大、
指甲變形等情形,請至附近的皮膚科、外科或家醫科診所求診。
通常在治療時會有以下幾個原則:
‧避免接觸造成發炎的因子。
比方說開始在工作時使用手套,並盡量保持雙手乾燥。
‧第一線治療為類固醇軟膏,透過類固醇抑制發炎反應,避免慢性甲溝炎繼續惡化。
臨床試驗指出,單純治療慢性甲溝炎續發的黴菌感染,
並無法有效地改善慢性甲溝炎。
‧如果外用類固醇療法失敗,醫師則會考慮使用手術切除持續發炎的甲溝組織。
《甲溝炎該如何預防與保養?》
了解了甲溝炎的成因,就不難理解甲溝炎到底要如何預防與保養啦!
急性甲溝炎常常都是因為微小的傷口發生細菌或黴菌感染。
慢性甲溝炎常是因為反覆刺激、過敏或者是其他皮膚疾病引發。
所以甲溝炎患者如果要預防發作的話,以下是幾點建議的原則:
‧避免將指甲剪得太短,傷及指甲下方或週邊的皮膚
‧戒掉咬指甲的習慣
‧戒掉吸手指的習慣
‧避免讓手指接觸到刺激性物質,
經常需要在潮濕環境下接觸食物或化學物質者,在工作時應使用手套
‧保持雙手乾爽
‧若有反覆有指甲內嵌(凍甲)問題,應考慮至皮膚科或外科求診
‧不要手賤撕手指上翹起的小皮
至於到底怎麼正確剪指甲呢?
其實標準的做法是指甲應水平直剪,並且至少讓指甲白白的地方至少留下 1mm,
並避免向兩側甲溝處修剪。
以這種方法,剛剪完時指甲應該會呈四角形,如果覺得兩側的尖角過於銳利,
可以再使用磨甲器將尖角磨圓。
這樣的做法可以避免指甲兩側或前端的肉在沒有指甲覆蓋的狀況下先長出來了,
結果之後長出的指甲反而嵌進去肉裡,到時真的會痛到叫媽媽啊!
一開始要戒掉以上的壞習慣真的很難。
畢竟翹起那一點點的手皮,真的很容易讓人忍不住想撕掉啊~
急性甲溝炎真的開始發作前,輕微紅腫、癢痛的感覺也常讓人忍不住想去咬手指。
但為了自己的指甲好,請一定要戒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喔!
Reference
UpToDate: Paronychi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23.1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eautySalon/M.1513688465.A.E98.html
※ 編輯: medream (114.136.182.13), 12/19/2017 21:10:51
※ 編輯: medream (114.136.182.13), 12/19/2017 23:34:08
看到病人要死不活的樣子自己都會跟著痛orz
希望以後大家都能正確保養指甲 別再復發了QQ
※ 編輯: medream (114.136.182.13), 12/20/2017 22:06:02
說不定你的狀況是灰指甲
有問題就回診 請教醫師的意見喔 辛苦你了
※ 編輯: medream (223.140.226.221), 12/23/2017 16:56: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