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個父母都會愛孩子,但孩子永遠不可能不愛自己的父母。
記得曾看過一篇對於父母與孩子間的依戀研究,讓猴子與披了母猴毛的玩偶相處,猴子們以為那隻玩偶是猴媽媽,與之親密。然後在玩偶猴媽媽的胸前設置機關,向朝猴媽媽前來的猴子們射箭。猴子們雖然受傷,卻還是執意地走向猴媽媽。既使是受傷,也還是無法不去親近自己的媽媽。
這也讓我想到一則故事,一個單親女兒和媽媽相依為命,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常丟下她不管,甚至帶她出城卻把她一個人丟在不熟悉的城市,任她自行在外遊蘯找路回家,或是暴力對待。母親唯讀在精神狀態較良好的狀態下,因為自責及愧疚而割女兒的腕,希望她和自己一同走上黃泉從此不再受自己的不幸對待。而女兒怎麼樣都不肯丟下(離開)自己的母親,既使和母親相處的危險性極高,也不願意放下她。
與父母之間的依戀總是影響我們很深,以下和大家分享精神科醫師岡田尊司(Okada Takashi)在「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中提到的依戀形式,來理解依戀是如何影響著人格發展。首先我們得先釐清什麼是依戀。
#何謂依戀
在英國精神科醫師約翰.鮑比(John Bowlby)的研究之前,大家普遍認為孩子對母親產生依戀,是為了得到母乳等具有實際利益的原因。然而John在比對戰爭孤兒的調查研究中發現,無論給予他們多少營養,孩子們還是無法順利成長。也就是說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母親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母親的擁抱等肢體接觸及伴隨而來的情感連結,對於孩子成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母親以孩子為優先,犧牲自己的需求,經常付出關心照料時,孩子對母親的依戀才得以養成。面對能夠無條件地穩定回應自己需求的人,人才會產生依戀。
#何謂依戀形式
依戀形式始於幼年時期與母親之間的關係,在經年累月的各種人際互動中確立成型。可分為安全型與不安全型,而不安全型又分為焦慮型與逃避型;當焦慮與逃避重疊時,成為恐懼逃避型,而當依戀創傷難以痊癒時,成為未解決型。視依戀系統運作而定,若良好平衡發揮機能的狀態為安全型;相對焦慮型就是依戀系統過度敏感或過度運作的狀態。
比如,面對分離時,焦慮型會緊抓對方哭叫抵抗,逃避型則是表現冷漠不為所動;或是面對困擾時,焦慮型會找人商量討論,或做出過度反應引發人際緊張,而逃避型則是獨自承受解決;在親密關係中,焦慮型會依附想要以各種方式確立彼此關係的穩定度,而逃避型則是需要自己空間的自由度,不想要與他人過度親密。
#逃避性人格
#強烈害怕被討厭
逃避性人格的特徵在於敏感容易受傷,為了盡可能避免失敗與責任而逃避,是最常與逃避型依戀形式合併的人格之一。與其冒著可能痛苦受傷的風險去做些什麼,不如消極地維持現狀,以避免危險為優先。若是屬於強烈逃避型依戀形式的逃避性人格,在人際關係上更是消極冷淡,好像什麼事都與自己無關。若是伴隨焦慮型依戀形式的話,則很擅長察言觀色,在意別人臉色,強烈需要別人認洞,而表現出依賴性人格傾向。
#依賴性人格
#擅長察言觀色不敢拒絕別人
過度在意對方一味迎合他人,通常這類型人會認定自己無法一個人活下去,多半為焦慮型依戀形式。不過小時候在雙親掌控下長大,或是嬰幼兒時期曾遭到放棄和高壓掌控的人,則會同時顯現出逃避型依戀形式。這種情況上,這類人難以與他人融洽相處,老是看別人臉色過活,太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導致自己的想法受到壓抑。
另一方面,擁有焦慮烈依戀形式的依賴性人格,則容易產生強迫關心的問題。因為太想要為配偶或孩子奉獻心力,結果變成控制狂,反而妨礙對方獨立自主。若是較穩定的依賴性人格,就能善用旺盛的服務精神及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能力,而成為家庭良好的支柱,或在人際上有人緣容易獲得成功。
#強迫性人格
#認真努力責任感重
小時候被父母強加義務又無法達成他們的期待時,孩子容易產生逃避性人格;但若是在已實現父母對自己的期待,又將父母的基準加諸己身,將期待等同於標準的情況下,就會誕生一種「以完成義務與責任為優先」的強迫性人格。這類人格重視秩序與規矩,把達成義務與責任當成最大使命,容易變成工作狂;也因為不重視自己,容易罹患身心疾病。
若是強迫性人格屬逃避型依戀形式,重親義務與責任傾向會更強烈,過度嚴格不容許例外。這樣的特性會對原本應在愛情下結合的家庭共同體帶來負面影響,原本該以同理心為基礎產生的依戀會變得枯燥無味缺乏滋養。
若是依戀形式屬較穩定安全的強迫性人格,則能發揮得到他人認同的義務感與責任感,也容易適應社會。但是當與逃避型依戀形式並存時,他們又無法順利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徒有形式上的禮貌,卻因缺乏感情而難以加深關係。若是焦慮型依戀形式的強迫性人格,則會對他人過度迎合及犧牲奉獻,累積太大的壓力。
#自戀性人格
#只愛自己唯我獨尊
自戀性人格特別重視自己,藉由輕蔑周圍來保護自己。他們想從他人身上得到的不是共鳴或對等,而是讚賞與恭維。受到傷害時會相當介意,遭到他人責難時,往往呈現非常激烈與憤怒的反應。就算自己真的有缺點及錯誤,被指出時也無法接受,容易惱羞成怒。
這種類型的生長環境往往令他們一方面受到溺愛,另一方卻只能得到缺乏同理心的愛。他們的母親常有冷酷的一面,除非孩子能如理想般優秀,否則無法得到她的認同。若自戀性人格能擁有較為穩定安全的依戀形式,只要懂得善用自信,就能獲得很大的成就;相反若屬於焦慮型依戀形式,則會自大又自卑,因擔心被抛棄而容易焦慮不安。這類人不擅長面對挫折,狀況好壞時的差異相當大。
#反社會性人格
#冷酷地壓榨他人
反社會性人格類型也常伴隨逃避型依戀形式出現,他們與自戀性人格類型一樣缺乏同理心,但卻不需要別人的讚賞,反而能不在乎地做出受人批評的事,從中獲取自己的存在感。這類型的人在童年時期通常不曾從父母身上得到發自同理心的愛,只是不停遭到否定。這種經驗使他對別人抱持憎恨與憤怒,以攻擊他人的行為扺抗自己曾遭受的打擊,也可以說是一種報復行為。這類人格無法擁有長久的依戀,與人的關係也常說斷說斷。
#類分裂性人格
#與人相處不快樂寧願獨處
類分裂性人格難以與他人建立基於同理心的親密關係,有極大部分來自與生俱來的遺傳基因。這類人常屬於逃避型依戀形式,對結婚與育兒毫無興趣,只在自己的世界中追求樂趣。若是擁有安全型依戀形式,則能跟少數人建立起親密的信賴關係,與伴侶及孩子間的關係也較穩定。
#妄想性人格
#連親近的人都不相信
不相信他人,有強烈的警戒心,不願暴露出內心情感或內在的一面,連最親密的人都無法信任,反而會想監視或掌控對方。這類人常擁有逃避型與焦慮型並存的恐懼逃避型依戀形式,一方面想要有可以信任的人,一方面卻無法相信任何人,進而陷入兩難。這類人一開始交往時很正常,但一旦進展到親密關係後,會立刻打開疑心病的開關,進而監視起對方。若此類型的逃避型依戀形式傾向較強,則會與人保持距離,性格冷酷無情,試圖用金錢權利掌控他人。
#邊緣性人格
#遊走於兩極端討厭自己
心情及人際關係皆遊走於兩極端,在強烈自我否定下反覆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是邊緣性人格類型的待徽。他們多半屬於焦慮型與未解決型,特徽是與養育者間的依戀受創未癒,只要一想到養育者就會失去理智。也有不少人屬於恐懼逃避型,他們往往陷入既依附家人,也同時對家人產生攻擊性的狀況,因為容易演變成繭居族。另外這類人和妄想性人格一樣矛盾,既想相信別人又無法相信別人。此外,相較於妄想性人格類型一板一眼又固執的個性,邊緣性人格的特徵則是見異思遷,反覆無常。
illustration: Shannon Berg
「自戀型人格障礙伴侶」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自戀型人格障礙伴侶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戀型人格障礙伴侶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戀型人格障礙伴侶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戀型人格障礙伴侶 在 Re: [求助] 請問心理諮商? - 看板marriage 的評價
- 關於自戀型人格障礙伴侶 在 自戀型人格下的倖存者Surviors of Narcissistic Abuse - Posts 的評價
- 關於自戀型人格障礙伴侶 在 12種自戀型人格常用的操控手段,你不得不知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自戀型人格障礙伴侶 在 自戀型人格障礙相處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評價
- 關於自戀型人格障礙伴侶 在 自戀型人格障礙相處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評價
- 關於自戀型人格障礙伴侶 在 有毒的關係 - 感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自戀型人格障礙伴侶 在 自戀型人格障礙治療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自戀型人格障礙伴侶 在 自戀型人格障礙治療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自戀型人格障礙伴侶 在 [閒聊] 有聽過【病態人格】或是PUA搭訕藝術家嗎? - Mo PTT 的評價
自戀型人格障礙伴侶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
〔3/28-4/3 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人口基金新報告出爐 女性身體自主權應更受重視
「人口基金」是聯合國底下促進性健康與生殖健康的機構。
日前,人口基金對於女性的「醫療自主決策權」、「性行為自主權」、與「避孕自主權」展開調查,在調查的 57 個國家中,只有 55% 的女性能夠同時給予三個正面的回覆。
其中,1/4 的女性無法自己決定獲得的醫療照護,1/4 的女性無權拒絕與伴侶的性行為,1/10 的女性無法自行決定使用避孕藥與否。
而在這些國家中,有超過 40% 的國家,女性的各項自主決策權在近幾年並沒有進步,甚至是向後退的。
此報告還指出,世界上有 100 多個國家缺少女性在「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方面」的決策權,或保證獲得「生殖健康服務與資訊」的相關法律,顯示出法律與現實面的巨大鴻溝,也因此,女性相關權益確實需要世界持續的關注與重視。
❷ 兩年內第二度執行死刑 廢死聯盟再次退出法務部廢死研究推動小組
2016 年除夕夜對親人潑油縱火,導致六名親屬死亡的翁仁賢,最高法院於去年 7 月 10 日判決全案死刑定讞。
在前日(4/1)法務部長蔡清祥批准下,於當日晚間在台北看守所執行槍決。這也是蔡英文政府繼 2018 年執行李宏基死刑後,兩年內第二度執行死刑。
法務部新聞稿中指出此次執行死刑前,「已窮盡所有的救濟程序」且依法行政,對翁仁賢的人權保障程序已經做的十分周全。
而廢死聯盟昨日的新聞稿表示,認為法務部持續執行死刑,且其所召集的廢死研究推動小組消極不作為,因此決議再次退出小組。
針對此次翁仁賢案執行死刑,廢死聯盟也提出質疑,認為翁於審判過程中曾被臨床鑑定具有部份「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及「自戀型人格」,法務部未有清楚審核判斷翁是否具「心神喪失及心理或智能障礙」就執行死刑,有違兩公約及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❸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 各國祭出奇特政策防疫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擴散,各國紛紛規定各項防疫措施,然而全球目前有 181 國有確診病例,感染人數破 100 萬,死亡率破 4%。
截至目前(4/3)為止,台灣有 348 例病例,5 位死亡,今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宣布,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需戴口罩,如經勸導仍不聽,將以《傳染病防治法》開罰 3000 至 15000 元。
而各國為了防疫,有些祭出鎖國政策、口罩分配政策,也有一些國家制定十分奇特的防疫手段:
🇵🇦 巴拿馬:限制國人外出時間不得超過兩小時,且男性與女性不得同時外出。
🇨🇴 哥倫比亞:按身分證末碼決定出門時間,例如:號碼 0、7、4 星期一外出。
🇲🇾 馬來西亞:規定僅有「一家之主」能出門,結果出現了超市充滿著拿著購買清單、迷路、弄不清商品種類的男性們。
各國為了新冠肺炎疫情皆使出渾身解數,只期望疫情能早日落幕。
#經時事
❶ 恐慌指數 VIX 居高不下 股市波動投資人緊張兮兮
「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俗稱「恐慌指數 VIX」,是了解市場對未來 30 天的預期市場波動性的指標,能夠反映出投資人在做決策時焦慮的情緒。
3 月 16 日黑色星期一的收盤指數,甚至突破 1987 年的高點,收盤飆升至 82.69 點,刷新歷史紀錄。
長期而言,恐慌指數平均約為 20 點,然而在這波肺炎疫情的影響下,VIX 持續保持在 60 以上。
即使美國眾議院通過 2 兆美元——史上最大的財政刺激方法,也無法降低投資人對未來市場的焦慮,可以反映出目前投資人對於病毒的恐懼,遠遠超越使金融市場崩潰的刺激因素。
❷ 今年愚人節不開玩笑!各企業捐贈物資救疫情
愚人節一到,民眾紛紛期待各大企業又會推出什麼超創意廣告。不過,今年由於疫情影響,不少企業表示:「老天已經向我們開了一個大玩笑,今年愚人節就不整人了!」
曾在過去愚人節推出「爛笑話偵測器」、Google Map 版的「威力在哪裡」以及「貪食蛇」遊戲的 Google,今年一改過去風格,取消所有惡搞產品。
執行長 Lorraine Twohill 特別寫信表示:,「目前 Google 的目標是提供人們幫助,降低用戶被愚弄的可能,為防疫盡一份心力,並呼籲員工將這一年一度的愚人節惡作劇留到明年。」
除此之外,Google 撥款高達 8 億美金,並提供廣告資源,幫助 WHO 與 100 多個國家傳播防疫資訊,希望全球能安全度過這次的病毒風波。
❸ 1 兆救台灣!行政院紓困草案修正進入立法程序
連假第一天,行政院拍板敲定紓困方案規模為1兆500億元,行政院長蘇貞昌親自召開記者會,喊出「1 兆救台灣,一起渡難關」的口號,力拼「「企業不能倒、就業不能失、物流不能停、金流不能斷」四不目標。
原紓困方案只是因應中國疫情,然而目前新冠肺炎重創歐美經濟,因此行政院在修正案中,將特別預算規模從 600 億元擴大到 2100 億元、振興抵用券加碼至 180 億元等。除此之外,蘇院長在院會中指示,相關財經部會將每日召開記者會,向國人說明詳細紓困的方式。
草案將進入立法程序,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透露將以最快的方式處理,民眾黨團總召賴香伶則強調,委員會審查不會花太久的時間,但須了解預算的運用和規劃。
#時事 #生活 #新聞 #本週時事 #一週大事 #世界大事 #一週時事 #政治 #經濟 #政經八百 #知識 #大學生 #深度 #女性主義 #死刑 #兩公約 #廢死聯盟 #防疫 #肺炎 #恐慌指數 #愚人節 #紓困
自戀型人格障礙伴侶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再也沒有比一個知道自己是誰,以及自己想要什麼人生的人更有魅力了。
不管你是男是女,喜歡的對象是哪一型:只要你能夠掌握自己,就再也不會深陷孤獨空窗期或不順遂的愛情之中。當你對生命敞開心胸,生命也會對你敞開大門;你該有自尊,同時也尊重別人的自尊。
這種愛情讓我們對自己具有影響力,也讓我們得以更堅強地面對人生。它是一個群落生境,在這裡,所有戀愛中的人都可以獲得完整的發揮,就算只是小確幸也可以帶給我們無比的喜悅。
取自《愛的底線》
**************************
上述三段文字,跟下面的摘文,在自我成熟度上呈現強烈的對比。
然而,上一篇文章我有提到過,因為依賴對方,所以想要猜疑、控制對方,那是一個常見的過程。所以正在這個階段的朋友,保持覺察就好,不用自我否定。
自我本來就要隨著時間與人生閱歷熟成,遇上內在安穩的另一半,或者積極自我教育,或許成長會快一點。但是這種不安躁動的階段難跳過,一階一階踏踏實實感受,體悟才會充分融入血液,不會一閃即過。
有些人一生只想找人玩那種依賴控制的遊戲,擺盪在失落與征服的快意之間。少數人能明白自己的圓滿,可以步入信賴關係,也可以輕巧獨行。
祝願您,充分尊重自己,也能給得出尊重!
**************************
你越想「控制」,關係越可能失控
【文/ 佩特拉.柏克】
「懷疑式意念操縱」指的是持續對自己與別人心生懷疑,過度疑心的狀態。這種「意念操縱」在愛情中也會造成傷人的結局。
「懷疑式意念操縱」要不就是從別人那裡學來的口號:「女兒,妳要注意!男人腦子裡想的只有一件事!」要不就是經過長長一串加工,所得出的負面經驗:「反正我總是遇人不淑!」
這些表述說的往往不只是別人,同時也指涉到了我們自己,舉例來說,「我再也受不了了,女人只會追著我的錢跑」這樣的發言,另一面解讀其實就是:「我能給的只有錢了。我是個討人厭的人,而且會一直被討厭下去。基本上,我的愛情都很不順遂。」
在這些說詞背後,往往藏著一種信念,這種信念主要來自「懷疑式意念操縱」。那些到後來全盤否定自己人際交往能力的人,就是因而陷入低潮。「我覺得,自己已經沒有與人交往的能力了。」這句話不僅是一種批評,同時也是一種對自己與身為人類的基本能力,產生強烈懷疑的徵兆。
***
還在等待「奇蹟」?
當「懷疑式意念操縱」出現時,會發生什麼事呢?你會發現,你再也不會給自己機會、再也不相信自己,也不信任何會帶來新閱歷與體驗的可能性了。其實這麼一來,你也就封閉了自己的愛情生活。畢竟,若我們的愛情生活一直保持原狀,可能就什麼也不會增加了。
先消逝的雖然是希望,不過它是在我們再也不相信自己與未來的時候,才宣告死去的。
即使「懷疑式意念操縱」往往都精力充沛且傲慢地現身,但伴隨而來的卻總是失望與自暴自棄。有些人會在內心某個角落,盼望著救星或奇蹟降臨。然而,可以確定的是—我們幾乎無法以自己的力量來達成這種目標。
這時在我們內心發聲的人,是哪種角色呢?他可能是個無助的小孩,或愛挑剔的嚴格父母。他們原本還希望自己不成材的孩子有得救,但如今已不抱期待了。
若從一個具有自我效能、明智的「成熟大人」角度來看,我們根本不會覺得自己束手無策。在愛情生活中當然總有一些挑戰,也會有失敗的時候,我們知道,沒有人能預知是否還會有另一場戀情。不過,只要讓自己頭腦清醒,就可以影響並改變這個狀況。
***
「猜疑」讓一切失控
那麼,當我們在別人身上感受到懷疑時,該怎麼辦呢?
正如前面所提,「猜忌」有多種源頭,幾乎每一種「意念操縱」都會招致猜忌,或讓它變本加厲。「懷疑」是猜忌的成因,也常常會帶來不良後果。
「什麼,你想去上瑜珈?」這個問題,是我一位客戶痛苦的開始。
出於強烈恐懼與懷疑,他強迫自己去參加不同的瑜珈團體和靈修課程,以便知道自己的伴侶不是去那裡和別的男人獨處。女朋友想做什麼事,他就跟著去做,不管她同不同意。
他的懷疑和幻想為自己編造了最荒謬的外遇故事,而且已經大到讓他不自覺陷入了猜忌的漩渦。當女友再也受不了那些懷疑、幻想和跟監時,她用一句話離開了他:「我不認識你了,你已經不再是你了。」
當懷疑牽涉到另一方的人格、價值觀、誠信或愛情尊嚴時,是很嚴重的。不管對方是否真的看重他們的愛情、不管他是好人或壞到極點,人們常常就這樣被懷疑給折磨殆盡了。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伴侶愛說謊、墮落、變態、貪婪或過度揮霍,我遇過一些客戶,為了給他們的枕邊人對症「下藥」,甚至去研究了專業的心理學文獻。
有一次,某位太太跟我說:「我先生很明顯地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因為她先生晚上固定會和朋友去打保齡球,而且不想讓她跟,即使他知道她「就是無法獨處」。
還有些人覺得自己被正在交往的對象跟蹤了。我曾遇過一對老夫妻,他們各自都說:「我們現在還活下去的理由,就是希望自己能活得比對方久,然後再過個幾年沒有他/她的生活。」這兩人都把對方說得一無是處,他們面帶微笑或以隱含告發意味的笑話來談論對方,聽起來充滿貶抑,惡毒又殘酷。這種懷疑心態和仇視、嫌惡與憎恨已相去不遠了,而人們就是這樣降落在愛情的對立面上的。
如果你持續地懷疑自己或別人—處在這種「意念操縱」下的我們,事實上也已經窮途末路了。它不會帶來好事,也不會讓你正常感受現實世界。
有疑心病的人常常都認為自己實事求是,而且「並不愚蠢」。他們覺得自己不會被「愚弄」,但每天內心最深處都自顧自上演著猜疑的戲碼,他們讓自己的內心被解構式的幻想與不實預言所掌控。
在「成熟大人」狀態中的我們,沒有懷疑與天真的理由,我們知道,自己有能力處理所有發生的事情,只有在擔心自身能力不足、需要「保護」的時候,我們才需要去懷疑世界。
不過,窺探、監視、不信任的觀察與質疑,都是不恰當的保護措施。愛情絕不能以「控制」的方式來進行保護,在「意念操縱」的「水下芭蕾」中,儘管很多人沒有理解到這一點,但頭腦清醒的成熟大人照理說卻是可以懂的。
……
.
以上文字取自
愛的底線:內在「暗黑心智」的操控,讓相處變成窒息與難以忍受,該繼續守候或就此離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4281
.
2/9我不是挨打就會趴下的人 》2/9台北國際書展.對談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78178876154107/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自戀型人格障礙伴侶 在 自戀型人格下的倖存者Surviors of Narcissistic Abuse - Posts 的推薦與評價
什麼是自戀型人格異常呢?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第五版DSM V. 詳細闡明了只要個體出現了九項裡其中的五項. (僅一半以上),即可診斷為自戀型人格。 ... <看更多>
自戀型人格障礙伴侶 在 Re: [求助] 請問心理諮商? - 看板marriage 的推薦與評價
我覺得聽這些描述確實很有輕微"自戀型人格"的特點,這裡講的自戀不是一般人講的
自戀,而是一種特殊的人格障礙。
我也跟有輕微這種傾向的朋友相處過,所以看到很有感觸,希望你可以找到良好的方式
處理。我相信有輕微這種傾向的人,也有可能是好人,就像你配偶也是很疼小孩、婚前
、婚後,也是會讓你很有被愛的感覺。
原po配偶是不是這種,我不是專業也無法判定也不希望你把你的配偶貼上這種標籤,
因為無助於事情的解決。事實上,就算是諮商師,如果沒有受到專業的自戀型人格訓練,
可能也會搞錯重點,甚至隨著加害者要求你要傾聽、溝通。
是否具有自戀型人格的特點,其實只有相處過的人才懂,dr.Ramni在youtube上有很多
很不錯的分享,建議可以參考(英文聽力較弱的可以用自動翻譯功能),但是他們講的可能
都是很惡劣的那種自戀型人格,所以也不要過份把這個帽子放在配偶身上。因為每個人
或多或少都可能是這種樣子的。
簡單列出自戀型人格障礙特點:
不愛道歉:講到最後兩個人都有錯
吵架高手:他們是吵架界重量級拳王等級的,你吵不贏的。
他們的轉移焦點、去脈絡化會讓願意真誠打開心門,討論情緒的人更火大。
自戀型爆怒:講到他們有錯,他們很難會接受、承認,常常會很氣。
跟這型人相處是很辛苦、外人很難理解,也是有理說不清的。
我之前看Dr.Ramni的影片有幾個策略可以值得參考。
這個網站也有不錯的說明,可以參閱https://freeryou.com/1924/narcabuse-08/,但
這個網站通常指的是病態型的,所以話都會講的很重,請小心服用。
建議你可以作一下功課後,自己找諮商師考慮如何應處(而不是請配偶去諮商,因為往往
徒勞無功)先想好如何照顧自己、保護家人,相信會有幫助。
相信原po人應該是很會溝通、很懂自己情緒的人,加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1.7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606394965.A.71F.html
※ 編輯: hrmanager (111.240.1.74 臺灣), 11/26/2020 20:50:01
※ 編輯: hrmanager (111.240.1.74 臺灣), 11/26/2020 20:51: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