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品牌成長學》的作者是資深廣告人王直上,他曾於奧美集團服務23年,專注於品牌專業知識的耕耘。他在這本書中大量引用行為經濟學的觀念,搭配他的「品牌恆星」架構,依序用六個打造品牌的步驟,帶我們瞭解打造一個品牌的完整心法和流程。
六個步驟中,最重要的第一步是「消費者目標」。意思是說,消費者能夠透過有效率地「雇用」品牌,大腦喜歡用直覺快速想到的東西,當消費者想要解決問題、想要獲得滿足的時候,才會想起品牌。
作者強調,人們消費是為了滿足「目標」,如同哈佛大學行銷學教授希歐多爾.萊維特(Theodore Levitt)說過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人們要的不是四分之一吋的電鑽,他們要的是四分之一吋的孔!」所以企業必須深入瞭解消費者心裡真正的目標是什麼。
打造品牌要注意一件事情,品牌是否能幫消費者滿足與實現他們的自我目標,尤其是內心深處的「隱性目標」。當一個品牌滿足的目標愈是一個普世價值,舖蓋面就愈廣。
《強勢品牌成長學》讀後心得:六個步驟打造首選品牌
完整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wer-brand/
同時也有5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710的網紅瓶顆,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年5月底,我和安迪去了一趟鎌倉,由於正值繡球花季,我選了一些可以賞花的地方去走了走,雖然有人潮,但人流相較記憶中少了很多,最印象深刻的是在灌籃高手平交道拍照時,往年人擠人的景象不復存在,在疫情延續了一年半的現在,幾乎沒有人啊! 影片中我們還去了一間餐廳 YORIDOCORO,這間店滿有名的,有些...
自我行銷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書推薦《#人慈》部落格文末抽書兩本
想像一下,如果有兩個星球,你認為自己住在哪一個?星球A:飛機墜機後,生存者禮讓最需要救援的人。星球B:事故發生後,生存者爭先恐後地往出口擠,不惜將他人踩在腳下。這個問題被用來問過許多學生,幾乎所有人都選了星球B。但事實是,我們住在星球A。這個世界真正面臨的威脅在於我們對人性太過悲觀。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humankind/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人慈》這本書的作者是歐洲最著名的年輕思想家之一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他是同時也是一位歷史學家、作家、記者。有鑑於報章媒體、政治宣傳、普羅大眾對於「人性」的偏誤解讀,他想透過這本書傳達一個核心訊息:「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
作者在書中旁徵博引,以詳盡的事實和深入的查證,說明了人類無論是出於天性、身為孩童時、在無人島上、當戰爭爆發、當危機來襲,對於自己「好」的一面,有著強烈偏好。如果你至今仍然認為,人類就是天生自私、貪得無厭、陰險狡詐,那麼這本書絕對會讓你大為改觀。
這本書讓我感到大為驚喜的,是作者既大膽、又謹慎的考證態度,他勇於對歷史上知名的眾多案例(例如《蒼蠅王》、《史丹佛監獄實驗》、《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提出反面看法,而且其證據令人信服。在媒體慣用人性「惡」的一面吸引眼球的世界裡,這是一本思想激進的書,只不過是偏向人性「善」的那面光譜。這種書很罕見,卻彌足珍貴。
.
#人性本惡?三個精彩翻案
.
人類有考據的數萬年歷史以來,充滿了大大小小的衝突和鬥爭,我們也從故事裡看到領導人無論為了私利、國家的經濟、民族的情節而發動戰爭。難道,人類不就是天性好鬥嗎?只要有誘因存在,人們就會甘願殺得你死我活嗎?從歷史的考據裡面,我們會發現人性跟我們想得很不一樣:絕大部分的人不願意傷害另一個人。讓我們先從書中三個精彩的翻案來找到線索。
.
1.#蒼蠅王小說的翻案
.
《蒼蠅王》是一本膾炙人口的小說,在我國中的時候,老師也放過翻拍的影片當作社會科學的教材。內容大意是在說,因為飛機墜機,六個英國男孩漂流到一座無人島上,在沒有大人的情況得自立求生。過程發生了許多權力爭執、失去理智、弱肉強食的情節,最後只剩下兩個孩童倖存的故事。這個虛構故事在感嘆「人心的黑暗」,也被列為標準的社會教材讀物。
作者把持著一個懷疑的態度,他深入瞭解了虛構的《蒼蠅王》小說作者威廉.高汀(William Golding)的生平。作者發現高汀是一名有憂鬱傾向的酗酒者,他還會打小孩,他也曾說過:「我瞭解納粹,因為本質上來說我也是那一類」,這才讓作者明白,原來寫出《蒼蠅王》的作家是一個多麼不快樂的人。
因此,作者根據事實為主,追尋了一條實際發生過的類似案例,六名少年在太平洋落難,漂流到阿塔島(`Ata)的真實故事。這則故事跟小說大相逕庭,六名少年在荒島上發揮團結的本領,協調出遇到衝突的處理方式,還彼此在受傷時互相照顧。受困15個月後,六人獲救時仍氣色飽滿,而且士氣高漲地不可置信。真實版的《蒼蠅王》,其實是一個友情和忠誠的故事。
發現阿塔島生存的船長彼得.華納(Peter Warner):「人生教了我許多事,其中包括了一個經驗,就是你永遠要尋找人的善良光明面。」
.
2.#史丹佛監獄實驗的翻案
.
我讀過許多談到心理學的書籍,都喜歡引用一個知名的案例,那就是《史丹佛監獄實驗》。實驗主持人飛利浦.金巴多(Philip Zimbardo)教授把24名參加的學生隨機分成兩組,12人當囚犯,12人當獄卒,觀察人類當囚犯的反應,以及擔任獄卒的人施加權力的表現。整個實驗因為囚犯精神狀態快速崩潰、獄卒施加的處罰越來越過火,結果實驗到第六天就被迫中止。
這個實驗的結論彷彿要告訴我們:「當你給予人們權力,他們就會開始為惡,發展出一些不人道的規則」。作者深入考察之後發現,這簡直是一場天大的騙局。實驗並不是任憑12名獄卒自己決定如何處以,而是金巴多本人直接給獄卒灌輸思想:「你們要創造一種挫折感,製造恐懼,要剝奪他們的個體性…」,最後獄卒定的17條規則裡,有11條根本是實驗團隊給予的意見。這簡直是引導式的邪惡。
你或許也會好奇,那如果是實驗團隊「完全不介入」的狀況會怎樣?兩個英國心理學家2002年在電視節目上複製了一次同樣的實驗,但這次沒有告訴獄卒該怎麼管理、該怎麼懲罰。結果呢?節目無聊到不行。第二天,獄卒把食物分給囚犯。第五天,一名囚犯提議設立民主制度。第六天,獄卒跟囚犯一起抽菸。最後一集,大部分人一起坐在沙發上消磨時間。這麼無聊的故事,難怪我們都沒聽過。
.
3.#電擊器實驗的翻案
.
還有一個更出名的《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目的是為了測試受測者,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受測者身為「老師」,當隔壁房間的「學生」答錯題目時,就要按下電擊器,懲罰坐在電椅上面的學生。「學生」是由實驗人員假冒的,受電擊所發出的哭喊也是演出來的,但受測的「老師」並不知道,他們會「以為」這些電擊都是真的。
每一次學生答錯,懲罰的電壓伏特數就要提高,實驗主持人史丹利.米倫格爾(Stanley Milgram)教授會要求老師繼續施罰。120伏特時學生會開始喊痛,150伏特時尖叫並喊著退出實驗,200伏特時大叫大叫血管裡的血都凍住了!超過320伏特時開始撞牆並失去聲音。結果,有65%的受測者一路聽從指揮,開到了450伏特,幾乎是把學生電死的程度。實驗的結論幾乎告訴我們,只要有權威要求,連普通人都願意電死一個路人甲?
作者考核過後的翻案顯示了另一種事實。幾乎所有受測者都曾抗命,想要停手,但實驗方會加強壓力逼迫就範,從錄音檔聽起來更像是霸凌和脅迫。事後調查,只有一半的受測者認為隔壁的學生是真的在受苦,其他人覺得只是實驗效果。許多受試者也表示,因為他們真心「信任」米倫格爾教授的實驗對人類一定有幫助,所以即使當下不忍心,也願意咬著牙繼續做下去。
綜合以上三個翻案結果,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但引用作者所說的:「如果你催促地夠用力,給予足夠刺激、又拐又騙,許多人確實是有能力做惡。但是邪惡通常不是在表面之下,它是需要費盡功夫才能扯出來的。」邪惡得要披上善良的外衣才行。
.
#人怎麼會互相傷害?
.
所以,人真的是天性好鬥、殺得你死我活的物種嗎?綜觀歷史大小戰爭,這個說法似乎成立,但是當我們把尺度放到人與人面對面的相處,就是另一種樣貌。舉戰爭為例,兩軍人馬大動干戈的時候,所有人一定都是拔刀互砍、舉槍互射吧?在那種生死存亡的關頭,不是敵死,就是我亡了,不是嗎?
真實的戰爭傷亡統計很有意思,例如二戰英國陣亡的軍人死因中,10%是子彈和反坦克地雷;15%是詭雷、爆破和其他;75%是手榴彈、迫擊砲和空投炸彈。大部分的士兵都是隔個一定「距離」被殲滅的。真正喊著敵人是「害蟲」,一旦碰面就格殺毋論的,通常是離戰場最「遙遠」的政客和領導人。
根據研究,二戰的生存老兵超過一半從未殺過人,只有20%的軍人曾經擊發過武器。美國南北戰爭最激烈的蓋茨堡戰役中,回收的27,000把火槍,還裝有彈藥的比例達到90%。12,000把裝有兩顆彈藥,其中6000把超過三顆。但火槍設計成那樣,就是一次只能射出一顆子彈,那幹嘛裝那麼多顆子彈?因為大部分的士兵都『沒有』在試圖殺敵。人,打從心底不喜歡傷害另一個人。
.
#如何改善?三種範例
.
在這本書的下半部,作者有一則引述徹底震撼了我的思想。這句引言來自英國哲學家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伯蘭特.羅素(Bertrand Russell),他給未來世代這個建議:「當你學習任何東西或者思考任何哲學問題時,只該問自己事實有哪些,那些事實證明什麼是真實。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或者自以為如果別人信了就對社會有益的事所分心,只要專心一意去看事實是什麼。」
這個非常理性的觀念,一開始相當很吸引我,但作者及時把我拉了回來。他提到除了探究事實之外,你本身「相信」什麼,才是以改善世界的動力來源。
第一種相信的力量,叫做「畢馬龍效應」。科學家做過一種實驗,把兩群同樣普通的老鼠,分別標示聰明和愚笨。請不知情的學生照顧老鼠,然後進行迷宮遊戲,看哪一組比較快逃出迷宮。結果聰明的那組獲勝,事後發現學生「相信」這些老鼠比較聰明,給予比較好也溫柔的待遇。同樣的實驗在一群小學生上進行,不知情的老師對聰明組的學生更關注、更鼓勵,事後結算成績,聰明組的孩子其智力表現提高了最多。
第二種相信的力量,叫做「魔像效應」。曾經有科學家在美國做過一個不道德的實驗,他把二十個孤兒分成兩組,跟其中一組說他們是善於表達的人,跟另外一組說他們注定要變成口吃者。這個實驗結果害得許多口吃組的受測孩童,一輩子患有語言障礙。這種效應常導致貧窮學生更加落後、無家可歸者失去希望、已經被孤立的青年人更加極端。
一如正面的期待能夠引發好的結果,負面的期待也能夠讓惡夢成真。接下來介紹書中三個真實世界的例子,來看看如何運用「相信」的力量,來改善我們的工作、教育和民主運作。
.
1.#論工作的內在動機
.
研究發現,外在誘因例如紅利會減低員工的內在動機和道德標準。給予外在誘因會獲得相等的回報:按照工時給付,就會增加更多的工時(無論是否裝忙)。按照發表數目給予稿費,就會得到更多的發表文章(無論品質優劣)。按照手術量來給付,手術就會更多(無論是否必要)。
荷蘭的最大的鄰里照護平台「博祖克」(Buurtzorg)採取逆向而行的策略,這個組織沒有業績目標或分紅,沒有管理階層,沒有客服中心。運作的自主權下放給每一個十二人的團隊,團隊自己定行程表,自行雇用同事。省去的營運費用和會議時間都回歸到團隊本身。
執行長喬斯.德.柏洛克(Jos de Blok)是從最基層出身的人,他相信員工內心會選擇做「正確」的事。他說傳統的管理階層「喜歡憑空想像一些計畫給那群工蜂做」,還說「拿掉管理階層,工作還是照常進行」,他認為讓團隊自我導向、動手執行腦中想法,是最實際的做法。博祖克沒有人資部,被評為最佳雇主;沒有行銷部,卻獲得最佳行銷獎。
(延伸資源:在台灣有「台灣居護」引進了這套照護模式)
.
2.#論教育的玩耍本質
.
自古以來,愈是聰明的動物愈會玩耍,玩耍更深植於人類天性當中。創造力和學習力來自於自由地玩耍,孩子會自然地渴望探索這個世界。當社會工業化之後,學校的體制越來越制式化,學生的課表被排滿,家長連下課的時間也不放過。最近針對十個國家的民調顯示,監獄囚犯待在戶外的時間比孩子還要多。研究也發現一個趨勢,孩子愈來愈覺得「自己的生命被他人所決定」。這是一個快要忘記怎麼「玩耍」的世代。
荷蘭的「阿哥拉」(Agora,希臘語「市集」的意思)是一個沒有年級、班級、教室的學校,也沒有功課和成績,一組學生團隊就只有配一位「輔導員」,但自主權在學生身上,他們自己決定要學什麼。整個學校就像一個主題樂園,學生透過玩耍和探索,找到自己當下有興趣的題目攻讀,學校提供對應的資源給他們學習。相較於傳統教育把孩童當植物灌溉,這所學校將孩童當「人」看待。
在這裡,與眾不同是常態,一千個學生就有一千種學習路徑。這裡幾乎找不到霸凌的蹤影,因為不以年齡和能力區隔孩童,沒有誰的進度會落後,沒有誰的表現太過突出,每個人都在綻放當下最好的自己。作者引述道:「玩耍的相反不是工作,玩耍的相反是抑鬱。」問題不是孩子能不能掌控自由,而是大人有沒有勇氣給他們自由?我們是否問過自己,教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延伸閱讀:Agora: Meet the school with no classes, no classrooms and no curriculum,英文文章)
.
3.#論民主政體的模樣
.
作者提到,世界上愈來愈多的民主政體正遭受七種瘟疫侵襲:政黨持續腐化、公民不再信任彼此、少數人遭排除、選民失去興趣、貪贓枉法的政客、有錢人逃稅、人們發現當代民主充滿貧富不均(怎麼跟我住的地方這麼像!?)。但世界上有地方嘗試了解法,簡單到令人難以置信,卻很少上新聞(你應該猜得到為什麼)。
委內瑞拉的托雷斯市(Torres)的民選首長胡立歐.查維茲(Julio Chávez)選擇一種嶄新的信念,他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積極認真的公民」。他的競選政見只有一個,下放權力給所有托雷斯市民,而且他遵守了承諾。所有的政府集會邀請全體居民參加,不只是討論,還要決議城市所有預算的使用。
結果人們空前踴躍參與政治,在最需要的地方蓋起了住宅和學校,有效地鋪整馬路清掃街區。因為預算透明,大幅削減了貪污和權威的弊病。市民們還一起要求提高稅收,並且說道:「過去我們不瞭解市政稅要用來支付那麼多東西。」這個被稱為「參與式民主」的方式,深受民眾喜愛,卻鮮少在新聞上被提及。
(在台灣我還沒聽過類似的試營運模式,有人聽過嗎?)
.
後記:#相信善的一面
.
《人慈》是我今年讀過最意猶未盡的一本書,作者的大膽思想,配上嚴謹的查證,讓人讀來格外痛快。從這本書中,我也慢慢體認到,問題不是二元化的「人性本惡或本善」選擇題。反而,透過這些精采的正反論述,猶如偵探小說抽絲剝繭般的分析,我理解到的是人性真正的「複雜」。
如同現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這麼發達,如果只讓電腦演算法來判決,那麼歷久不衰的《蒼蠅王》人心黑暗論肯定佔據上風;《史丹佛監獄實驗》和《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無以計數的論文和書籍引用,肯定讓演算法覺得這才是人性的真理。無數對人性帶有扭曲和偏誤的描寫佔據了媒體的版面。然而,事實呢?
這本書中段的畢馬龍和魔像效應教我們的就是,人們「相信」的事情往往會發展成「事實」,更是一個令人驚醒的提點。無論是書中獄卒和囚犯的故事、老師和學生的故事、老闆和員工的故事、父母和子女的故事,一再說明了:「當你把一個人當人看,他就會表現得像一個人。」反之。讀完這本書後,你可以踏實地選擇自己相信的那一面。
瞭解事實,讓我們得以明辨是非。擁有信念,才能以行動改變世界。原來,關於人性,我讀過的許多論點幾乎都是錯的。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所分心。只管去看,事實是什麼。然後在事實背後,找出值得相信的事情,讓它成為新的事實。這絕對是一本必讀之書。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KIND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z7sRHr
使用期限:9/12~9/18
.
感謝 時報出版|商業人文線 提供抽獎贈書
自我行銷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妳療癒了嗎?」-
決定在此時此刻貼這篇文章,
我絕對不會承認是,
因為多年賤嘴好友覺得-
米那,妳真的很不要臉,
真的修太大,好不好意思?
我們手上可是握有妳過去黑歷史、
諸多時期的恐怖照片,
給妳公開喔!看妳怎麼繼續網美?
很抱歉,
女王,是不受威脅的。
要公開,我自己來😆
如果幻想會破滅的粉絲,
我只能說,
女王也是有過去的😂
米那是雙眼皮(看兒子就知道)
但因為遺傳到嚴重的蒙古眥,
(不知道的請google維基)
求學時期連自己都以為是單眼皮。
眼睛被拉小,
眼睫毛倒戳、
只要有長出來就趕快用手拔掉,
因為嬰兒肥加胖胖的,
所以五官又肉又扁,
嘴巴大、
上下唇又遺傳到父母各較厚的唇瓣,
在那個流行周慧敏、林心如、楊采妮玉女大眼挺鼻櫻桃小口的華神年代,
(我就說我40了...)
米那的長相就是紮實的反指標-
醜。
甚至因為長太醜,被、霸、凌。
因為去年開始學習自我成長療癒,
長年以來壓抑不說的這些事,
才算終於火山爆發,
米那媽在終於知道了之後問說
「為什麼妳都沒講?」
為什麼?如果對父母打小報告就能有效解決問題的話,現在不會還需要關懷校園暴力、大家齊心杜絕學校霸凌的呼籲,更不會時不時的爆料誰誰誰被搧耳光、哪個女孩被撕爛衣服拍下不雅照還被公開到網路上。
只有把不甘心轉成豐沛的學習能量,當你的知識與技能強大到足以用飛翔的姿態俯瞰大地時,不論這些熊孩子在地面上如何的叫囂或丟擲石子,也依然傷不了你半分。
問問自己,
你為什麼允許別人欺負你?
有什麼方法能讓你發光發熱、
像顆太陽一樣,
讓除了霸凌你以外的人們
愛你、需要你,
成為你最大的後盾保護你,
就是解決自己被霸凌最有效的辦法。
不管你向師長、父母還是更大尾的地頭蛇尋求庇護,永遠要記得一件事--
身弱忌急藥。
自身體弱多病,再好再強的藥灌下去也救不了你,絕對藥到命除。
況且,你尋求庇護的對象,
有些還是假扮靈芝的毒菇,
死的更快,相信我。
東方社會的父母與師長,遇上孩子間的衝突,多半選擇以下幾種方式:
1.誰敢欺負我孩子,我跟他拼了!我要他父母給我個交代!
(交代?膠帶比較快)
2.欺負人的同學到走廊上罰站!
(嗯,然後呢?)
3.大家彼此要相親相愛唷,不要吵架好嗎?
(可是瑞凡,這口號連幼幼班都不管用了)
4.我整天夠忙夠累了,你能不能不要給我找麻煩?出去,我要忙了
(為人父母說這話,0分)
5.你怎麼這麼沒用?人家打你你不會打回去嗎?我真不知道生你這廢物幹嘛用的!你拿球棒去這樣打他們,會不會?
(我腕隧道症候群,可能拿不起球棒,不如你來打爆顆頭給我示範示範?)
6.來!這些你拿去請同學,跟他們當好朋友,他們就不會欺負你了!
(我有說過他們家在信義計畫區裡面嗎?)
7.哎呀,學校不過就一點時間,你忍忍就過去了。
(哎呀,職場不也就那麼點時間,你OX的忍給我看看?)
8.你這麼愛打小報告,你不讓我好過我也不會讓你輕鬆!
(老師請記好,你會老,我TMD的會長大)
9.我要他父母也嚐到同樣滋味,告訴我哪個?我去打他!
(左邊數來第二個,對,就是三頭肌比老爸你頭還大顆的那個,爸,你加油)
10.我告死你們學校跟那個沒教養的家庭!
(媽,他爸是抬大法律跟財金雙碩士畢業....)
以上,
有孩子的爸媽也可以想一想,
當你看到你的孩子鬱鬱寡歡進門,
或是整天躺在沙發上昏睡,
甚至鼻青臉腫的回來,
而他願意告訴你。
「對,我被打了」
遇到這時刻,你怎麼處理?
被霸凌的孩子們
阿姨跟你們叮嚀:
一定要說、一定要講,
除非你很確認你身邊都毒菇.....
那來找米那阿姨,
我是你最強的盟友(握拳)
####
離題了離題了
拉回到米那媽問說我為什麼都不說的時候,我只有直白地說一句:
「難道要我告訴妳,妳們把我生太醜害得嗎?」
多麼殘忍的一件事,
不是因為言行、不是因為課業,
而是當時的我完全無力去改變的一個原因--基因相貌。
所以我選擇了用功、選擇了參加社團、選擇了挑戰各項比賽,努力用知識與成果活出漂亮的求學時期,讓師長肯定我是拿牌高手、讓同學知道我是神隊友。
當全世界都為你所用之時,
你又何須畏懼那渺小的霸凌螻蟻?
所以三年後,我用著全校最醜容貌,
拿著全校前前段的成績獎狀、和傑出表現榮譽學生獎牌與鮮花,唯一代表全體逾700位的畢業生,在當時的市長、師長及千位來賓面前,暢快淋漓的發表畢業生感言。
多麼大快人心,是吧?
但誰知道當時年僅13、14歲就獨自面對到霸凌的我,為了三年後的這一刻,連牙根都要咬碎了。
霸凌的事,
以後有機會再慢慢分享,
回歸主題我們來看看
全校最醜到底是個什麼模樣😆
沒有蒙古眥的兒子真帥❤️
對了
我只有去開眼頭避免睫毛倒插,
其他都是歷練給我的微❤️整❤️形
加碼附上橡皮人-米那,
體重懷孕最胖可以達近百公斤、
產後一年仍有80公斤的新媒體製作人時期照片😄
有機會再來分享瘦身不瘦奶的招
#米莉安數位媒體行銷
#來啊你們這群損友
#女王沒在怕的
#誰沒過去
#益康佳
自我行銷意思 在 瓶顆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年5月底,我和安迪去了一趟鎌倉,由於正值繡球花季,我選了一些可以賞花的地方去走了走,雖然有人潮,但人流相較記憶中少了很多,最印象深刻的是在灌籃高手平交道拍照時,往年人擠人的景象不復存在,在疫情延續了一年半的現在,幾乎沒有人啊!
影片中我們還去了一間餐廳 YORIDOCORO,這間店滿有名的,有些人可能已經去過,或是放在口袋名單中許久,待疫情一結束就想衝。我和安迪這一次親自體驗了江之電駛過餐桌前的有趣用餐狀況,5月底的天氣不冷不熱,坐在戶外很是舒服,很神奇地也沒有飛塵,餐廳的定食也非常好吃,不管是想來拍照的大人、還是喜歡電車的小孩,來到這裡都會很開心的!
這次的影片因為是用4K拍攝,在剪輯時發生很多問題,所以上片上得很慢,真的很不好意思。不知道這次影片的畫質還可以嗎?
00:00 精華片段
【Day1】
00:12 正片開始
00:19 在鎌倉站搭乘江之電
01:20 江之電長谷站
01:54 打卡必吃 KANNON COFFEE 大佛可麗餅
03:08 江之電加繡球花的攝影景點 御靈神社
▲圖文 http://be.yunique.cc/3jnfup
04:33 極樂寺站看江之電過隧道
05:15 第一天總結
【Day2】
05:27 一窺灌籃高手平交道的現狀!
06:58 江之電駛過餐桌前!生雞蛋拌飯名餐廳 YORIDOCORO
▲圖文 http://be.yunique.cc/3k75jd
08:51 水藍色繡球花名所 明月院
▲圖文 http://be.yunique.cc/3jsz4g
09:23 結尾
🌟 歡迎留下你的心得或建議🌟
_______________
● 聯絡資訊 & 其他平台
 ̄ ̄ ̄ ̄ ̄ ̄ ̄ ̄ ̄ ̄ ̄ ̄ ̄ ̄ ̄
📧 合作邀約 yupinque@gmail.com
🌼 我的 IG 讓你的東京旅行漂亮又獨特
https://www.instagram.com/yunique.cc/
↑ 歡迎使用我的 IG 特效
🌼 FB https://www.facebook.com/YUNIQUE.CC/
🌼 BLOG https://yunique.cc/
_______________
● 自我介紹
 ̄ ̄ ̄ ̄ ̄ ̄ ̄ ̄ ̄ ̄ ̄ ̄ ̄ ̄ ̄
謝謝你來到我的頻道!
我是瓶顆(不是瓶頸)^^;;
台灣台中人,現居日本東京🗼
橫濱留學 1 年、東京工作 5 年,
目前以個人事業主身份活動,
訪日行銷案件協助、
粉絲頁經營及文章撰寫等,
皆可來信洽詢。
在此之外更獨自經營自媒體,
(FB、IG、BLOG、YouTube)
我以照片、文字、插畫、影像,
與各位分享日本生活、
及美麗且獨特的(私房)旅遊景點!
男友安迪偶爾也會出現在頻道內~
_______________
● 其他
 ̄ ̄ ̄ ̄ ̄ ̄ ̄ ̄ ̄ ̄ ̄ ̄ ̄ ̄ ̄
音樂: www.bensound.com / YouTube Audio Librar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7fztCBWk7E/hqdefault.jpg)
自我行銷意思 在 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銷售新人指引 #解老師 #銷售墊背哲學
#目標設定 #設低一點點 #小行動方案
#目標好達成 #累積成就感 #自我肯定
#超業攻略
成功銷售| EP.68 解老師的銷售墊背哲學 |【銷售維他命】
很多朋友好奇問解老師:「你是不是一開始做業務的時候,就得得很厲害的?」老師回應當然不可能啦!當老師是業務菜鳥或業績不好時,也一樣是弱弱的。
前一陣子,解老師參加了很多業務團隊的表揚大會,很多業務團隊獎勵、表揚過去表現很好的超業夥伴們!於是,有個朋友就說了,他覺得參加這種表揚大會好沒意思喔,每年來這邊都是吃一頓飯,當人家的鼓掌部隊,都沒有自己的份。
解老師接著分享了他當年剛開始作業務的一個「銷售墊背哲學」,剛開始要跟人家拼第一名,其實是痴人作夢,人家現在的第一名,也都是要經過不斷的歷練、養成上來的,才有今天第一名的榮耀,沒錯吧!?
作為一個新進的夥伴,我們能夠怎麼做?
老師當年就告訴自己:「我,不強求,我把自己的目標設低一點點,我只要每個月不要成為倒數第一就好了!只要我不成為倒數第一,遲早有一天會有翻身的機會!所以我們底下一定要有一個比我更弱的,我一定要超越某一個人,所以這就是老師發展出來的墊背哲學。」
傳統的成功學都告訴我們,記得把目標放大一點,對你有好處。
事實上,以墊背哲學的角度來看,適時的把目標變為小一點,讓目標小一點你比較好達成,你也比較容易找到甚至累積所謂的「成就感」,得到更多的「自我肯定」,不是嗎!?
所以囉,解老師在工作實務上會這樣做,他告訴他自己,沒關係,這個月業績雖不如人,但他千萬不能成為最後一名。業績雖普通,但他能不能在別的地方強過別人,像是活動量很高啊!而今天的活動量是不是就等於下個月業績的來源呢?透過不斷的自我提升、自我肯定,找到自己能發揮的地方。每天給自己一個小目標,每天出去都要多認識兩三個新朋友,這樣有一天會不會有機會超越別人呢?
強的,我們跟他學習、祝福他,成為我們的榜樣。
當你是一個普通的新人時,記得,不要覺得自己沒機會上台喔!
把握好墊背哲學,讓你底下總是有一個,隨著每個月進度,超越更多人,像蝸牛慢慢爬,有天也會爬到第一名的!
銷售墊背哲學的結論:目標設大一點絕對有幫助,但適時的設定一些小小的行動方案、小目標,讓自己看到成就感,說不定會有不同的益處,加油!
各節重點:
00:00 - 開場
00:32 - 案例分享:業務團隊表揚大會朋友抱怨案例
01:00 - 解老師分享他的墊背哲學
02:20 - 墊背哲學的實際作法
03:43 - 結論
✔ 訂閱解老師Youtube頻道【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https://reurl.cc/7y0G6y
✔ 按讚解老師粉專【行銷表達技術專家 解世博】:
https://www.facebook.com/callvalue
✔ 華人第一套系統化數位銷售攻略【業問100】:
https://www.815tutor.com/Herbert/Dealer/OPAJCYT/index.html
✔ 博客來 銷售類 年度暢銷第一名【超業攻略:比銷售技巧更值得學的事】:
https://reurl.cc/NXQkX9
✔ 訂閱解老師主持的Podcast【銷幫-藉著銷售幫助每個人】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Z75lbV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pyjKL4
【SoundOn】 https://reurl.cc/9XYb4v
【Spotify】 https://reurl.cc/GrRGKd
【KKBOX】 https://reurl.cc/5qybO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CUBiObq0TU/hqdefault.jpg)
自我行銷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主婦的斜槓人生:律師娘教妳重新定位自己,創造額外收入,打破人生天花板」介紹
訪問作者: 林靜如(律師娘)
內容簡介:
從全職媽媽、作家、廣播主持人到「娘子軍」的女頭目,
律師娘如何創造超過34萬追蹤人數的人氣粉絲團,
甚至跨界私廚外送、開設行銷課程與創業平台,帶領超過3萬共學團一同成長?
妳也期望有效管理時間、發揮多工潛能,增加額外收入嗎?
給自己一個機會,讓律師娘帶領妳,跨出主婦斜槓&創業人生的第一步!
人生只剩下先生和孩子了,難道我只能這樣嗎?
帶孩子已經讓我筋疲力盡,我該如何撥出時間自我成長?
上班族媽媽也可以斜槓嗎?腦袋有許多好點子,但沒有資源怎麼創業?
每天那麼忙,要如何做好時間管理?有沒有可以一邊帶孩子一邊工作的斜槓事業?
關於女子斜槓的疑難雜症,就讓主婦界的斜槓典範律師娘,以過來人的實戰經驗細說分明!為了想幫助先生的事業,律師娘開設「律師娘講悄悄話」粉絲團,將法律知識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寫給與自己差不多年紀與處境的女性閱讀,卻意外收到出版、專欄、主持等邀約,達到她從未料想的人生里程碑,也創造了版稅、稿酬、開課與團購等收入──她說:「我的人生是一連串意外,推著我走的,是不認輸的主婦氣概!」
◎主婦斜槓的第一本書!盤點自我特質&學習社群行銷法則,打造品牌創造現金流!
律師娘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打理家庭、經營粉專與社團、擴展人際關係,甚至協助其他主婦一起學習、成長?她將化繁為簡,從時間管理、品牌建立到網紅獲利模式等行銷法則,與妳分享心法,在社群時代做有價值的事、複選人生選項,也擁抱家庭關係新模式,親手形塑妳的理想生活樣貌。
★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試著把家庭主婦當作「正業」,就可以延伸出無數副業!
★把創業當作資源利用──其實有很多被閒置的資源,都沒有被善用!想想妳有沒有可以騰出來的時間?妳有沒有可以「被利用」的價值?妳有沒有跟別人不一樣的關係、人脈?
★斜槓人生的成功關鍵:不要小看自己,找到妳的「網紅特質」&「消費者輪廓」!
★檢視自己的斜槓六力,從興趣走出一片多元藍海!
◎不知如何開始?讓網紅、作家、企業講師⋯⋯成為妳斜槓人生的導師,翻轉思維!
身在家庭中的女人,總是面臨不同卻又相似的困境──也許是育兒壓力讓人無法喘息,必須尋找情緒的出口;也或許是失去依靠,必須靠自己撐起家庭的一片天⋯⋯律師娘深度專訪14位斜槓女子,聊聊她們是如何走過難熬的日子,探索&投資自己,找到斜槓的方向、獲得業外收入,甚至創造價值串連!
★育有三兒的職場媽媽,如何透過兒童餐在一年內席捲四萬粉絲?
★不想再錯過孩子的重要時期,專業主持人怎麼改變假日工作型態,踏上企業講師之路?
★單親失業媽媽如何盤點資源,找到優勢戰場,發展出多種斜槓?
女人啊,無論處於什麼樣的身分、處境,其實我們都擁有選擇的權利,能讓自己成長、學習,過得更好!現在,妳準備踏出第一步,打開人生新頁了嗎?
作者簡介:林靜如(律師娘)
輔大法律系畢業,原本是律師老公的助理兼家庭主婦,在二○一四年底成立臉書粉絲專頁「律師娘講悄悄話」分享婚姻相關法律常識後,粉絲成長快速,至今已超過34萬人追蹤。也因為經營臉書的關係,成為了作家,三年內出版《說好的幸福呢?律師娘的愛情辯護》等五部作品,受邀當講師、廣播節目主持人。後創立「娘子軍」創業平台,幫助女性自我成長,提倡斜槓主婦的理念,目前正多元發展財產規劃師及創業顧問等領域。
作者粉絲頁: 律師娘講悄悄話
出版社粉絲頁: 大好書屋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1Z2XOPjPLw/hqdefault.jpg)
自我行銷意思 在 「人生自我行銷課⋯⋯怎麼行銷自己、愛與產品」 這是第一次 ... 的推薦與評價
人生 自我行銷 課⋯⋯怎麼行銷自己、愛與產品」 這是第一次這樣的直播主題兒少權心會是台灣少數為曾在十八歲以前受到性侵與性騷卻被忽略的公益團體他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