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楊牧
(給名名的十四行詩)
1
一些些風雨之後,強大的
日光照醒苜蓿,地丁,薇蕨
我們相扶持走過草地,巡視
潮濕的圍牆,發散着早春的
氣味,往朝北朝西的方向
移植一棵冬青,順手將角門
釘牢。然後又是徹夜的風雨
在我們生命巨大的古琴上
拉緊預言的絃,張開一片恢弘
嚴肅崇高,豐盈的三月天
我們在凌晨的小寒中依偎
互相期許等待,傾聽最遠處
雨雲在海面漸漸聚集,分裂:
莊嚴的號角聲,準確的鼓點
2
在那個完整的日子裏,我們
目睹冬寒節節向春暖讓步
破曉爆炸的聲響,在長橋
兩側,濺起廣大的湖水和烟
當生命以超越的端毅,挾貫耳的
萬鈞雷霆在那選擇了的日子
那個完整的日子裏向我們宣示⋯⋯
朝陽後迅速下過一場細雪
豪雨乃在午間洗滌清醒的大地
山脈升得更高,河流急急
蒼松在狂風裏喧嘩催促,瞬息
瞬息間,一群白鳥掠過萌芽的
原野,飛雹敲打面海的大窗:
你選擇了一個完整的日子來到
3
我聽到宇宙震動如橄欖葉
當它感受歸來的春風,海浪
在無限的空間裏以時間的
面貌將過去,現在,未來
雍容地延續——超越感官的
真實的聲音;我看到天地間
久久堅持的一份光明如爝火
如北斗七星,如劍訣,如電
如哲人無垢之鏡,一燈心傳
長照除卻灰塵苔綠的寶殿
——超越一切的,眞實的炫耀
在東南之東,北西以北——
我們聽見,看見,當生命
以大無畏的聲音和光明呈現
4
面向萌發的葉芽,巨樹
森嚴的手勢,我的大門洞開
羣鳥從草地上躍然飛起
啁啾相呼於牆裏牆外,搶據
新綠的枝頭,叮噹搖響的
簷角,所有的蓓蕾都提早
迸裂去年的寒衣,蚯蚓
在土壤裏迅速翻了一個身
小蛾焦躁,頂撞著金色的蛹
以他正成形的翅膀;古典的
和浪漫的書在架子上爭持不下
應該朗誦幾首詩?以甚麼程序
進行?中文先呢還是英文?
迎接他們啼聲宏亮的小主人
5
這是你的王國,牛乳領域
最初的家園譬如草莓小島
風波萬里——牢記蓊鬱一片
萬里風波外的才是鄉土
模仿它,億萬倍廣闊偉大
牢記香蕉鳳梨的南溫帶
藍天大海的西涯,美麗的
火山連鎖裏突破雪線的峯巒
而所有河水都向四方奔流,齊赴
仰望,等待的汪洋。這就是
你的王國,是我們集結的
營盤,在多雨微涼的北溫帶
我要你認識這小院落的經緯
草莓和牛乳。你從這裏出發
6
我們比你自己性急,中午
凝視你在蒲公英的手推車上
驚喜如對鏡,眉毛逐漸成型
逼向日光的眸子聚滿遼闊的天
你不知道你在何處,我們知道
夜裏我彷彿打開一盒粉蠟筆
看你進行偉大的顏色試驗
在燈前,黃與藍調和為衝刺的
新綠,紅與黑互相砥礪,構成
歐洲最深刻,不朽的古典
我甚至讓你肆意將光的七色
揉碎在一面鏡子上,看你如何
對著暗淡的後果納悶,體驗
性情,一次放縱想像力的失誤
7
並且自一次小小的失誤中
領悟夢幻以外的經驗,準確的
線條和顏色如東籬新栽的
菊苗。小滿黃昏淺淺的天——
雲霓忽遠忽近,在雨後搬弄
一些樓臺和城堡,嘽嘽揚塵的
馬匹,武士的旗幟——瞬息間
化為古琴,團扇,刀尺,秋千
或者這些將證實為經驗以外
帶著夢幻色彩的現狀,然而
透過落花的小院,北窗高處
若無聲息一架軍機,筆直
由西向東飛行,穿破解散的
秋千影,讓我們神馳傾聽
8
七重天外,宇宙的起點
和終點,永遠閃爍著的
是我們認同的星海。如此熟悉
你的聲音和面貌,如此熟悉
許久許久以前,在另外的
一個世代,我們曾經是一體
結伴而行的形和影,流浪過
在無比沉寂的七重天外
以一份不可追懷的意志,反抗
人間愚妄的制和哲學體系
向激情的權威挑戰,以冷漠
以不可詮釋不可模仿的微笑
我們曾經並肩,跋涉千山萬水
搜索人間的公理,正義,同情
9
你必將認知,通過一些喧囂
誇張的歌詠和頌讚,認知
人物和事件的舞臺;倘若可能
在歡呼聲中保持我們的沉默
用理性的心靈去觀察體會
逼視冗長,一再重複的戲劇
帶著不妥協的眼光,永遠永遠
卓越地,堅持我們傳承的三一律
則你將認知,一切空間時間
和角色都必須和諧統一如神諭
事件的虛實可以辨別,根據
大自然,日月星辰和山岳河川
根據宇宙開闢的法則和秩序
除此之外,一切都不必容許
10
遲遲的夏陽在蘋果林外
渲染歲月連綿,風從山谷
從鮭魚的家鄉吹來,擁向
大海,濃厚的針葉林的氣味
我們將為你說明,一般的
洋流方向,廣闊汹湧的姿勢
亘古而然——歸向一條抽象
威猛的子午線,由北極以北
垂直向南切入企鵝的冰山
你將飛越這永恆的抽象和威猛
感受,且旋轉尋覓親切的
北回歸,西東不斷的走向
在上升的氣溫和濕度中,葱龍
快綠,平生最美麗的島嶼
11
風也吹向山谷,河水來自
原始的寧靜。刺青,鳴蟬
那是我們秘密的世界,充滿
無遠而弗屆,不是你有限的
粉臘筆所能描摹,有一種
焚身的炙熱,從童年的彼端
傳來,曾在我生涯裏挫折冷卻
又導回童年的此端,熾熱如昔
你不必畏懼,往檳榔樹開花的
方向走去,使用簡單的方言
有禮親善的手勢,在適當的
場合,以微笑回報族人的好奇
他們將擁戴你如部落的兄弟
故鄉,我們不可凌辱的土地
12
這一切都是眞實的,蘆葦花
如此,容許它在鐵路橋下飛奔
過車聲和心血的脈搏,眞實
凝重跌宕,不是異邦的白雲
它閃過你學習認識的眼睛
復停留在磊落鏗鏘的記憶
海岸線曝晒的漁網,容許它
張開我們先人求生的信念
蹈向無窮的波浪,如同憤怒的
雨點,寧為浩瀚天地之一霎
碎落虛無深處,見證擔當
一份意志之揮舞,又如彎刀
砍入黑暗的森林。這一切都是
眞實的,我們不可凌辱的先人
13
你是會喜愛,我們的鄉音
甚至積極聆聽寺廟的鐘,鼓
焚唄,微風吹過甘蔗田,瑟瑟
悠遠,甜蜜的信仰。是的
人們曾經失落在交談和議論
在不實的消息和忿怒之中
我們找尋到穩固的立足點
冷眼觀察竄走潛伏的灰塵
輕薄可笑的宣言和控訴,因為
我們也曾經失落,卻在認眞的
思考之後,選擇了青山巍巍
流泉的冷冽和充沛,我們
從鄉村進入都市,又回歸
鄉村,清潔亢奮如新鼓
14
這是出發,在號角聲中
鐘鼓齊鳴的日子,微風細雨
充足的陽光是你的被褥,啊春天
水仙和蜜蜂已經廣泛散開在
你快速成長的領域。你揮動
有力的雙手,佈置滿天燦爛的
音符。你必須認識這些
進而加以支配。讓飛雁的行列
嘎嘎為西經,鯨魚噴水是北緯
月色安詳着色,小星星亮晶晶
裝飾你學習抬頭翻身的床
車馬和船舶都在驛站上等候
準確如音樂交響,如篆如隸
如黼如黻,如一組十四行詩
---
詩人利文祺賞析:
〈出發〉寫於一九八零年。前一年的十二月發生了美麗島事件,以及接下來的美麗島大審和林宅血案,這些事件皆標誌了台灣民主運動進入新的里程,更多的台灣人覺醒,發現國民黨的惡行以及渴望更自由和民主的社會。寫於這樣政治背景之中,楊牧的〈出發〉不僅只是寫給未出生的兒子名名,亦透過兒子,表達下一代的政治面向的期許,以及對於台灣未來社群 (community)的想像。
楊牧以很特別的體裁來寫這首詩,因此有必要花點時間討論詩的形式。和這首詩連袂的是寫於八零年一月的〈海岸七疊〉,也是獻給未出生的兒子。〈海岸七疊〉有七段,每段七行,同樣地,〈出發〉為工整的十四首十日行詩。我們或許可以用楊牧喜愛的愛爾蘭文學解釋這樣的手法。學者Tara Guissin-Stubbs發現,愛爾蘭詩人似乎常寫十四行詩,但溯及傳統,十四行詩應為沙士比亞以降的英格蘭產物。這樣的僭取(appropriate),除了表現愛爾蘭文學的混雜性(hybridity),也表示這體裁如何在愛爾蘭生根,從「英格蘭的」(English)成為「愛爾蘭的」(Irish)。Helen Vendler也注意到葉慈的十四行詩有類似傾向,她將葉慈的作品稱之為「僭越性的十四行詩」(transgressive sonnets)。熟悉英語文學的楊牧,將這樣外來的文學形式套用在台灣本地,書寫美麗島事件後對自由的想望,可以說體現了台灣文學的「混雜」,以及如何將中西文學在地化,成為「台灣的」(Taiwanese)。
在內容方面,可謂典型的「台灣情節」。陳芳明認為,楊牧在美國寫的詩都是在回盼花蓮,如〈瓶中稿〉這首詩,因此陳芳明稱之為「花蓮情節」。有趣的是,〈出發〉確實展現了類似精神,只是從花蓮放大為整個台灣。在詩的一開始,地點是西雅圖家中的花園,楊牧和妻子盈盈將角門修好,等待兒子的誕生。他想像如果兒子出生,他將開始以西雅圖作為經緯,教他認識世界,如第五首:「我要你認識這小院落的經緯/草莓和牛乳。你從這裏出發」。他也將讓孩子拿起粉臘筆畫畫,並允許他放縱想像力(對比國民黨戒嚴時期不給予太多自由)。第七首最為關鍵,透過飛機飛出窗外,從西雅圖,飛到第八首之後的台灣,進入台灣的情境描寫。
第八首開始楊牧的「台灣情節」,從這裡開始,不再描繪西雅圖那邊屬於童稚時期的歡樂場所,而是在台灣,討論兒子長成青年之後(或者廣義的說,所以下一代的台灣年輕人包含我長大之後)所要面對的期許和課題。第八首提到楊牧他們那一代,也就是那群「黨外」人士,曾經「反抗法治」、「向權威挑戰」、「搜索人間的公理,正義,同情」。雖然是回顧過去,但也期許了下一代能繼續擁抱其精神。在第九首,楊牧提到下一代將在喧囂時刻「保持沉默」,「用理性的心靈體察」,「帶著不妥協的眼光」,頗析這個社會。在這裏我們彷彿聽到楊牧曾說的「右外野的浪漫主義者」,亦是保持距離,隨時警醒,觀察社會動向。除了社會正義,楊牧也提到了族群正義。在第十一首,楊牧寫到對於原住民的尊重,這些原住民也是「兄弟」,他們的土地「不可凌辱」。在第十二首,楊牧想到了本省人,他們跨過黑水溝而來台定居,有堅強的意識,然而他們的後代,在國民黨時期被外省人排斥,本省人和他們的祖先應也是「不可凌辱」。
在這首詩歌,楊牧描繪了對外來社群的想像,他希望下一代比他們更勇敢、睿智,挑戰國民黨的權威,熱愛民主和自由,他也同時描繪了族群和解,不管是本省或是原住民,都不應該被欺負。
----
設計:泱泱
圖源:https://pxhere.com/en/photo/1452645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社會關懷 #利文祺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 開始 00:09 跟UNY的關係 00:16 尖沙咀谷辰走的路線 00:37 金句一 00:50 看這條影片的著數 00:55 金句二 01:05 來這裏的原因 01:20 谷辰第一個賣點 01:25 THE SALFEE BAR 01:47 谷辰設施 01:58 谷辰吃喝價位 02:...
自然顏色 楊安生 走 了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楊澤《人生不值得活的》──意象與節奏分析 ◎李懷
前言
本篇報告以楊澤第二本詩集《人生不值得活的》為研究對象,主要討論其意象使用與調整節奏感之手法。
第一節 意象分析
《人生不值得活的》共分五輯,囊括了對生死的理解、愛情的追逐與辯證、被置身於陌生城市的焦慮等,每一輯在寫作手法、意象使用與主題上皆有明顯不同,以下將進行分析:
壹、人生不值得活的
對楊澤而言,詩是屬於少年的,年輕人痛恨謊言與偽善、享受苦悶與憂鬱,用寫詩提煉回憶、救贖青春。開卷第一首同詩集名的〈人生不值得活的〉便基於此積極的風格為整本詩集定調,無論是年少當下的悲苦疾筆、事過境遷後或許坦然或許糾結的回顧,都在輯一「水」的意象下開展。
此輯共有八首詩,或多或少皆使用了水的意象:〈人生不值得活的〉、〈瓊斯海灘〉中使用了海:
愛與死的迷藥無非是
大海落日般──
一種永恆的暴力
與瘋狂……
(〈人生不值得活的〉)
天空是面陰鬱底牆
其上有海天──
最後迴光。一隻傘
一方無人眺望之窗口
生命的全部重量
倒懸於彼
(〈瓊斯海灘〉)
大海與落日,正對映著前句的死與愛,死彷彿一片汪洋廣闊而壓迫的存在著,而愛則若落日餘暉,雖絢爛卻是無比短暫。但對楊澤而言,這兩者其實都是永恆的,是早於任何理性、歷史的。愛與死以強大的張力互相拉扯著,死可以毫無理由的帶走人、愛上一個人也不需要任何邏輯推導,巧妙的是兩者也像海洋與夕陽倒影一般互為對方的因果。在〈瓊斯海灘〉中,天空如鏡映著大海,而傘似乎倒掛在上,其對應的卻正是雨中佇立的那個人,故事的主體往往在傘下,只是在楊澤顛倒世界的幻想中,由傘下孤零的一人轉成了倒掛傘中盛接的雨水。
兩詩皆用海作為世間萬事的盛載體,是一面凝望即可看見故事的鏡,而在物理世界中,我們稱之為「時間」。水在楊澤詩中的意象便是時間的流動、歷史的洪荒。〈克羅采奏鳴曲〉中以貝多芬的音樂帶著詩人流回曾經洶湧的青春、〈室外是雪〉以飄零的雨雪串起了異鄉子弟對故鄉地域的思念、〈霽〉以雨過天青與濃霧的對比、城與離城者之間關於留下與離去的行為,展現了眾人皆困於過往記(與霽諧音之設計)憶。輯一短短八首詩,雖皆有水的意象,楊澤卻巧妙的利用其不同形式詮釋各種對時間的理解、臣服與反抗。
貳、我已歌唱過愛情
氣候與花,追逐、放棄與釋懷。構成了楊澤以詩語言辯證愛情觀的輯二「我已歌唱過愛情」,我們在此輯中不斷見證愛情與生死、短暫現存與永恆記憶間:有限性與無限性、必然性與可能性的來回交錯。而「花(植物)」便是其中重要的媒介:
我已歌唱過愛情──
還有玫瑰、紫羅蘭、鬱金香的真理
但是為她,啊,單獨為她
我預支了我下輩子的愛情
(春天,落花,carpe diem
在旅人休息的樹下,我躺著
與我不再的七弦琴)
我已歌唱過愛情──
如今我將長久保持沈默。
喜悅以及悲傷──除非
大陸淪陷成海,海
淪陷成荒原,荒原
開出玫瑰而她向我走來──
我將,啊,永遠不再復活
(春天,落花,carpe diem
在旅人休息的樹下,我躺著
我不再沈吟愛情,髣髴在她的花園中……)
(〈我已歌唱過愛情〉)
對如今的詩人而言愛情已成過去式,而玫瑰、紫羅蘭、鬱金香雖如不同段感情有不一樣的顏色,其真理卻一樣是短暫的、是只屬於某特定時期的。楊澤浪漫的少年情懷卻不認同自己僅限於這樣的稍縱即逝,一方面他幻想著預支下輩子來換取此刻的永恆、一方面現實中他選擇停留,旅人在樹下稍作休息便會離去,楊澤卻甘願停滯在她的花園裡享受著他僅存的「永恆的愛情」。
末段表面上透過描寫時間進程以表楊澤對愛情長久而沉默的堅持,暗底下則展現了一種極致的融合觀,在時間恆流中不斷變換的地形與始終存在的詩人與樹、「永遠不再復活」中隱含「從未死去」與「甘願死去」這樣對愛情更高(也更狡猾)角度的視角,讓存有與逝去的界線模糊。讓我們感覺只要詩人能在記憶中永保18歲某場短暫而絢爛的愛情,即便分離後經歷年月摧殘,「愛情」本身也透過詩人的浪漫得以存續。
在楊澤的情詩中沒有純然煽情的情慾流動,更多的是青年對愛情本質的直逼叩問,〈伐木〉中春天隱密的繁花與透過伐木建築的愛的居室,引出自然而為與刻意為之的感情關係間的矛盾;〈告別1〉中從春天頹然倒下(感情破裂)後的自我懷疑、辯證,祈求與絕望下透過浪漫的遠離試圖保有僅存的愛情。
除了花等植物外,在〈告別1〉:「相對於我們,我們的戀情正在絕望地焚燒……我們的愛──如何像群樹那般不斷生長,像星球一樣永恆運轉……」、〈告別2〉:「像激流護衛一朵落花請為我為我護衛她/因為當黃昏遽爾落下,天井/再也無法護衛她的身影小小/因為當春天轉身背向離開/激流與落花/他的心中負荷有──/一千種難言的傷痛……」中,焚燒、激流、急雨,楊澤利用這些曖昧的詞彙營造了一場脫離現實、界線模糊、不負責任卻又純粹的「美」的愛情狂想。
參、與眾同禱、讓我做你的DJ
此為輯三與輯五,其並沒有特別多相同意象或如輯一、二那般具有貫串全輯的核心意象,在背景上而主要偏向異國、陌地、城市的氣氛營造、語境上則多有對自我存有、國族、生死的來回思辨,顧此二輯放在同一段談。輯三「與眾同禱」第一首詩〈在風中〉馬上構建了與前二輯截然不同的語境:
在風中獨立的人都已化成風。
在風中,在落日的風中
我思索:一個詩人如何證實自己
依靠著風,他如何向大風歌唱?
除了──啊,通過愛
通過他的愛人,他的民族
他的年代,他如何在風中把握自己
有如琴弦在樂音中顫慄、發聲
與歌唱……
……
在風中,在落日的風中
假如他逆風流淚奔跑,大風
將與他並行,並為他悄悄拭去
所有的淚……
(〈在風中〉)
沒有太多意象,而是較為赤裸的將思辯過程展現在讀者眼前,此詩或許在純文學性上並沒有太多進展,但卻嶄露了楊澤對詩的野心──也就是哲學性的思辨。比起將讀者直接丟入一個想像的詩空間中,楊澤更願意安排好一些命題、邏輯與線索,甚至像〈在風中〉一樣根本不多做包裝,利用其犀利精準的文字,將人置身於時代磅礡的大風下,如何發聲、如何證實自己?以愛、信仰做回應。即使「落日在風中,蒼茫墜落無聲……」即使在風中為了對國族的焦慮、對自我的渺茫,但當詩人大聲歌唱,此處的歌唱我認為指的便是各代文人的書寫,在時代狂暴的呼嘯中一個人堅守著愛與原則進行寫作能喚醒莫大的力量。此刻,原先掩蓋個人聲音的大風卻反過來悄悄拭去眼淚。
空間感,無疑是輯三、五中最能感覺到楊澤力筆營造的,風不僅作為涵蓋所有空間並改變其屬性的流體、同時也串連起所有曾佇立於風中的人,空間與時間被簡單的一個意象緊密交織在一起。當渺小的人開展思想,連結到興衰的落日、群星的運行下明與暗的對反、連結到陽光連結到愛。而詩末回收到淚這樣主體性的感受產物,將人最獨有的情感與時代做回應,閱畢此詩便能感受到在楊澤心中,存在本身便是一種極具張力且浪漫的辯證過程。
若說〈在風中〉給出了一個較明確且堅定的解答,〈在畢加島〉則停在一個較為開放性且困惑的結尾:
在畢加島,我在酒店的陽臺邂逅了
安塞斯卡來的一位政治流亡者;溫和的種族主義
激烈的愛國者。「為了
「祖國與和平……他向我舉杯
「為了愛……」我囁嚅地──
回答,感覺自己有如一名昏庸懦弱的越戰逃兵
(瑪麗安,我仍然依戀
依戀月亮以及你美麗的,無政府主義者的肉體……)
在畢加島,我感傷旅行的終站
我坐下來思索人類歷史的鬼雨
半夜推窗發現的苦難年代;
我坐下來思索,在我們之前、之後
即將到來的苦難年代,千萬人頭
遽爾落地,一個豐收的意象……
瑪麗安,在旋轉的童年木馬
在旋轉旋轉的唱槽上,我的詩
如何將無意義的苦難化為有意義的犧牲?
我的詩是否,只能預言苦難的陰影?
並且說──愛……
(〈在畢加島〉)
在私人的與國族情懷的愛是否有相同的基準點?或說兩者是悖反的?不相容的?在畢加島這個幻想的島嶼,楊澤清楚看見了其暴政歷史,但在這樣歷史的面前詩人該以什麼姿態面對?對愛國者囁嚅地回應,一方面反映詩人對私愛該在這樣磅礡且充滿道德意味的革命下如何自處、另一方面則受困於自身對苦難的無能為力。詩中「千萬人頭/遽爾落地」對應「人類歷史的鬼雨」,將歷史進程的殘酷與鬼雨相連結,讓讀者不禁思考究竟這樣的雨能否洗淨一地血流、或是雨的味道反倒掩蓋了血腥味?詩對於這個廣袤無邊且現實的世界究竟能起到什麼作用?相對前一首的堅決,〈在畢加島〉展現了楊澤陷於困惑與焦慮的模樣。
在大時代的交替下,知識分子對自我的定位是極度惶恐的,此本詩集收錄楊澤1977年至1990年的詩創作,此時政治動盪、文壇論戰四起,無可避免的楊澤除了書寫積極、愛情,也書寫「被置身」於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思想交戰下,文學寫作已不存在指標與真理,這點在輯三、五尤其如此。〈我曾在炎午的酷陽下注視〉是一首無論主題或語境皆展現對此刻與歷史的反覆論辯,詩中再度使用風中年代的意象,楊澤彷彿不得志的罪臣,雖抱有理想卻在中暑的城市中呻吟,一個有著愛與思想的人竟在這樣「信仰缺如的年代」顯得如此無助。黃昏、大廈窗前、無用的軀體、救火車,楊澤挑選了這些混亂或似乎待破碎的城市意象,深刻刻劃了一個踩在名為現代的道路上、卻只能渺小踽踽獨行……
輯五「讓我做你的DJ」較無輯三那樣沉重,但也因情感的渲染較足,時刻能感受到楊澤被置身於城市中的呼喊:
人間秋涼,雨日
薄暮不免有些感喟
徒然地立在回家的站牌前,看
施工中的對街大樓,在微雨中
一盞盞水銀路燈寂寞亮起
二三女子在一場黃昏雨中艷裝獨行
緊抿著紅唇趕赴人生的約會
在聖人不復的紅磚道上,我覷見
有人低頭抽手上的Kent牌香菸
歲月的驚愕與虛偽一如
嵌在無名指上的大粒鑽戒
在雨中淋漓發光
只一夜,那人須髮盡白,我
失落在路旁的朝代間,充滿了不合時宜的情懷……
城市的夜是激烈的搖滾不遠處爆發
我在霓虹的紅雨中為櫥窗的星星所射殺
世界在海變中向下沉淪
直到惡夜的中心
有人彎身撿起一支口紅
我發現你我的城市祇是
被丟棄在路旁的
一截再也點不燃的煙蒂
(〈雨日.女人No.12與35〉)
詩題中雨日似乎就是一種矛盾,而女人則一反身為人類的主體性,成為編號般的存在,帶著類似的戒指、風格無太多相異的服裝,在霓虹城市中豔裝奔走趕赴約會,但這樣的忙碌在楊澤眼中似乎並不存在什麼意義,相較楊澤詩中的救贖──瑪麗安,No.12與35顯得多麼扁平與單薄。
路燈逐漸代替了日光,只在開頭以無形容詞的狀態出現的「日」似乎解離成城市中一盞盞的燈光、絢爛的霓虹,走在這樣「聖人不復的紅磚道」彷彿有種究極的、真理性的消散。我們在此詩窺見楊澤較為尚古……或說崇尚可見道德規範的一部分。但這並非他沒有勇氣尋找新觀點、新視角,而是在太過紛亂的時代,亙古不變的「真理」最能令人有安全感,在一切準則盡失的現代城市裡,對某些詩人而言反倒是一種惡夢,我不確定此詩書寫的是楊澤在美國留學的時光抑或是回到故鄉後的悵然,但皆能深刻感受到他對外在世界的陌生、與那一份因純真仍在才導致的絕望。
第二節 節奏分析
楊澤的詩中充斥著刪節號、破折號與括號,修飾著詩中未完成的語氣、待補充的語境與解釋背景脈絡等功能。以下將逐段分析三者在詩中出現的位置與其作用。
一、刪節號(……)
刪節號在整本詩集共出現86次,使用刪節號的詩作有27首,超過了全集42首的一半。其功能分為三類,分別是「落寞語氣」、「待續語氣」與「延伸語境」:
(一)、落寞語氣
〈告別1〉:「相對於所有季節──我們的愛情顯得多麼有限……」
〈伐木〉:「感覺自己像去夏海濱所見/一座荒廢已久的建築鷹架在雨中……」
〈在馬賽〉:「像夏日午後的急雨,我匆匆避入的一間地下室café,妖嬈開放的燈色、音樂與人臉是一面遠遠的落地長鏡,我在其中找到我落寞的眼神……」
回想起某個雨中荒廢的建築如自己曾經的感情;想像各個季節的變化再與此刻的愛情相對應;五色燈光下人群中的獨身一人……此類刪節號常見於楊澤的情詩,求不得、回憶傷心事的寂寥、感傷,透過刪節號形成一種「詩人似乎無話可說」的語氣。當讀詩時來到這類段落,往往因刪節號的出現而略作停頓,而在此巨大的沉默中我們反倒能再度咀嚼前一句內容,具加強句子情感的功用。
(二)、待續語氣
〈在畢加島〉:「我的詩是否,只能預言苦難的陰影?/並且說──愛……」
〈詠懷〉:「憂鬱是消沈後的熱誠/關於我的靈魂,請相信/那始終不變的部分……」
〈里奧追踪〉:「我開車繞過,荒涼的菊花墳場,河流在左,在右,彷彿聽見一女子的傷心,不知為誰……」
在這些刪節號後讀者將期待詩人繼續說下去、或是語氣並未結束尚留存一些謎,那女子的傷心,不知究竟為誰而泣?在說完愛之後呢?是否還能有更多的意義?那始終不辨的部分是什麼?信仰?愛?痛苦?是何類的倔強?在楊澤充滿反覆辯證的詩中,透過刪節號的留白使的算式遺落了等號後的結論,讓讀者有更多的空間將自己生命的獨特性帶入。
(三)、延伸語境
〈母親〉:「那中年婦人的眼神始終/尾隨著我……」
〈人生不值得活的〉:「號角重返那最後/與最初的草原黎明……」
〈告別2〉:「而永恆是我離開她,留給她的一片/無盡的黃昏與等待……」
〈越過窗外暗雲湧動的天空〉:「彷彿我是她所遺棄、逐日枯萎的/一株向日葵;彷彿/我永遠是背對著她的雨季……」
第三類是楊澤詩中最常見的刪節號用法,當前句具有未完的旨意,楊澤便常常使用刪節號作為想像的延伸。最初的草原黎明……如何到達最後的?眼神始終尾隨著我……直到何時?現在嗎?還是會持續到永遠?後兩句更不用說,「永遠」與「無盡」皆指涉著往後提到的事物或狀態將一直持續。
透過這些刪節號,詩人一方面省去了筆墨描寫落寞、待續等狀態,也在此之上構了能做為讀者無限想像的媒介,刪節號後的世界楊澤交給了讀者,我們能因共鳴感到痛苦、也能擅自將未完的狀態在腦中延續或斷絕。在閱讀上,除了段落、句與句之間,我們多了一個煞車功能的刪節號,在連綿的情緒、意象堆疊中,有一個可以平衡動靜,讓思考暫時停歇下來回顧、深思的小棧。
二、破折號(──)
全集共有30首詩使用總計93個破折號,相比刪節號使用頻率甚至更高,破折號的運用在功能上就較為簡明,在連結前後兩句的前提下,以邏輯脈絡區分有二種主要型式之使用──「前後相輔」與「指涉後句」:
(一)、前後相輔
〈母親〉:「有許多窗鏡的陌生廂房/輾轉啼生了我──與我/終告分離」
〈霽〉:「青山彷彿昨夜/那人之髻──山後是/遽遽然不可逼視/珠簪般亂顫的光」
〈暴力與音樂的賦格──獻給Jethro Tull〉:「這是生存的/全部──全部的歡樂,全部的苦難/全部的春日,全部的愛……」
在這類句型使用中,破折號的前後二句並沒有明確的因果關係,而是補充前句未說明、或近意的重複敘述。
(二)、指涉後句
〈啊,我的祖國是一座神秘的電台〉:「但人車喧騰,那祇是──/失落在市塵中的/山河含恨……」
〈30路藍色巴士〉:「我看見──滿街奔跑,許多焦慮的父母/紛紛尋找他們二十年前遺失的小孩」
〈婚前曲(一九八一)〉:「驀然瞥見──你們暗中鼓動/靈慾的雙翼,於文明的夢寐中/巍巍誕生之秒密……」
相比前者,這類的使用佔據絕大多數,在語意未盡的前句後,以一種較緩慢、娓娓道來的口氣說明。
前面提到楊澤的詩邏輯性較強,少有純粹的意象堆疊,就算是意象較為豐富的〈暴力與音樂的賦格──獻給Jethro Tull〉、〈人生不值的活的〉等,也有許多因果、時間上的連接詞將整首詩串聯,破折號的應用便顯示了這點,唯有一個人的詩中需要大量的論述(儘管可能隱晦)才可能以這麼高的比例被使用。
三、括號(())
全集共有15首詩使用總計38個括號,以「動作描寫」、「背景補述」、「詩人獨白」為主要三個用法,以下將一一分析:
(一)、動作描寫
〈蔗田間的旅程〉:「多折的唱詞裡莫非便有/與她雷同的身世?/(五指輕撥過往琴弦)」
〈在格拉那達café(Castle in Spain)〉:「西班牙的哲學是音樂,與乎沒有哲學負擔的雲/他向我說(揮舞巨大的手掌在我眼前晃動)」
此種用法較少見於楊澤詩中,簡單敘述對方當下的動作以增加人物的鮮活與表明情緒。
(二)、背景補述
〈霽〉:「匆匆醒來的河流、車輛/逆向游走無聲/(遠行者離城而去,久久未歸)」
〈我已歌唱過愛情〉:「我已經為她/啊,浪費掉我的一生/(在旅人休息的樹下,我躺著/與我不再詠嘆的七弦琴)/……(春天,落花,carpe diem/在旅人休息的樹下,我躺著,與我不再的七弦琴)/……(春天,落花,carpe diem/在旅人休息的樹下,我躺著/我不再沉吟的愛情,髣髴在她的花園中……)」
既然是作為詩背景的「補述」,那就表示這類括號中的句子通常將以一種潛藏在詩脈絡底下的形式展現,不讀括號看似對詩整體的結構沒有決定性的影響,但當這類的句子被特意的括起來,反而引發讀者將其與其他文字隔開,在腦中自成一個境地,讀者知道這是重要的背景資訊,否則詩人沒必要特別在此補充,因此可做到加強詩境渲染的效果。
在〈霽〉一詩中,黎明、青山、河流構成了一幅光景,離城者一樣放在段落中很可能被消融在豐富的畫面裡。但離城者這枚意象扮演一個極具重要的元素,楊澤因而將其放入括弧,將離城遠行久未歸的事實在他建構的黎明景色中凸顯,進而加強了全詩著墨濃淡的調配。而在〈我已歌唱過愛情〉中,三段中三個括弧以類似的結構出現,其作用便是詩經中的複沓手法,每段的論述不斷地前進的同時,躺在樹下的我身處的環境與心境也在配合三段情感的推演下逐漸出現。
(三)、詩人獨白
〈告別1〉:「不慣說謊的裸體也開始厭倦於/一襲過份精緻美好的衣服/(我們曾激賞過那份表裡合一的奢華感覺)」
〈夏蟲〉:「泰山其崩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漠漠風起,簌簌葉落,當下一個秋天來到──夫子哪,我們卻在那裡?)」
〈在格拉那達café(Castle in Spain)〉〉:「(站在一九七七年的櫥窗前,我是全然年輕的,而世界已頹頹老去,如一遲暮之妓……很多的不滿,太多憤懣,到後來變成只是些可笑的牢騷,微弱的聲音只有自己的喉嚨不清楚地聽見。假如我大聲呼喊,除了我的Echo──啊啊誰會聽見……)」
一首詩通常包含一條完整的敘事線,雖可能有詩人暫且的狂想,但基本上會在同樣的時空架構底下完成。而括號中的「我」以跳脫框架的形式存在於詩中有兩種可能,一是作為「詩中世界」的詩人對他寫下的故事的補充,〈告別1〉、〈夏蟲〉屬於此種。另一種則是作為現實中詩人的後設獨白,〈在格拉那達café(Castle in Spain)〉便是如此,是作為楊澤本人的聲音而非詩中的敘事主體。
楊澤的詩之所以充滿音樂性,便是他在使用意象展開論述的同時,將論述的過程以各種不同形式精巧的布置在各詩中,留白、待續、獨語、補述……而非滔滔不絕的從頭到尾使用類似語法,這樣的作法讓讀者在閱讀上多了些心思,類似拼湊積木一樣一塊一塊疊起楊澤浪漫而真實的詩世界。
第三節 結論
〈人生不值得活的〉傳遞就算面對苦悶的生活也要積極的生存姿態;〈告別1〉嶄露了只屬於少年的對愛的渴求、依戀與懷疑;〈在臺北〉我們窺見楊澤內心焦慮的、被置身於陌生時空的無所適從。《人生不值得活的》雖然以這樣厭世的詩集名出版,卻沒有任何一首詩要讀者消極、放棄。
文學性上,整部詩集並沒有非常創新的實驗筆法,但也透過楊澤精心的邏輯、脈絡安排使得沒有一首詩落於俗套,我們在楊澤的雄辯中直視愛、直視信仰、直視自我、直視焦慮,然後用一種少年式的浪漫予以回應。我們都曾、或現正處在後青春期成長與停滯間的矛盾地帶,一方面想盡可能的看清所有真相、一方面又有很極多部分的靈魂希望永遠保留著無知,我們與世界的爭鬥正如與自我的爭鬥,愛在這樣的辯證中是具有多麼強大的力量?我們對世界深深的絕望正因為我們如斯的愛著這個世界,只是有些人的愛走了岔路,而楊澤的詩正是將我們引回具修復與生長性的自我懷疑與肯定。
雖然,絕望可能在自我主體性開展的那一刻便已注定;雖然,自我的有限性與思想的無限性便是人類永恆的困境;雖然,即便書寫了也不一定能將苦難化為有意義;但至少,只要心中還記得楊澤理性而溫柔的文字,我們便能甘心的作一名千敗劍客、做一名深愛著無數缺陷的──人類。
--
美術設計:游佳真
圖片來源:游佳真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08.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澤 #人生不值得活的 #意象 #節奏
自然顏色 楊安生 走 了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只要我時時保持覺察、有意識地待在當下,無論做什麼,都是在靜心。
當我觀照著內心去說話,我說話的時候就是在靜心。我時時注意著,我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我說出來的話會對他人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就是靜心。
當我帶著覺察去料理,那麼煮飯也是在靜心。我投入在每一個當下,從食材的挑選、處理,到爐火上的調味、拌炒、熬煮、裝盤……上桌時我用心品嘗、細細咀嚼,這無疑就是一趟完整的靜心過程。
當我帶著覺察投入在料理當中,我發現自己竟然可以在廚房站著四小時不累。因為,料理不再是一份日常必須完成的「工作」,而是我跟食物溝通、跟我自己相處的方式。我對這個食物有多了解?它希望我煮多久?我要放多少調味呢?現在的我想吃多鹹?我真的需要這個食物嗎?這裡面包含著很多的自我對話,是密集又頻繁地在照見我的內心。
如果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我們都能帶著意識去覺察,就不會無意識地傷害別人、傷害環境、傷害自己。
摘錄自《#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這段摘文,把我對靜心的部分體會,用文字展現出來,讀來相當親切。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2990344057853498
把自己的聲音聽清楚了,人生就會開始轉變,相對於之前不知不覺的狀態。當我們把內在的執著放開來,能量自由流轉,我們便有更多行動的可能性。
這本書所描述的人,也就是作者,活出了這樣的可能性,並且用文字記錄下來。
祝願您,常回到自己的內心,活得不違心!
... ... ... ... ... ... ... ... ... ... ... ... ... ... ...
現在你可以靜下來,聆聽自己的聲音
【文/ 曾寶儀】
■ 找回當下的力量
很多人用不同的名稱來稱呼mindfulness這個字。有人說,它是一種靜心,有人說它是一種叫作「正念」的態度,或者,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活在當下」。
對我來說,mindfulness意味著,時時刻刻帶著覺察,去做每一件事。
我們每個人都有內建的自動導航,我也不例外。我們很容易下意識地,做出習慣性的反應。這並沒有不好,因為在日常生活的二十四小時裡,我們需要一定程度的自動導航機制,才能把更多精力放在需要的地方;同時,自動導航也讓我們能在日常間隙有放空、休息的可能。
然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是不是在很多時候,讓內在的自動導航主導了我們的生活?比方說,心愛的人和你說話的時候,你是否嘴上應著,心裡卻在煩惱其他的事?參加家庭聚會的時候,你是否人在心不在,顧著玩手機?你在洗碗、洗衣、做家事的時候,心裡是否想著:「我趕快做完這件事,等下就可以……。」當你把心思放在未來,現在的你,就只是無意識地讓自己自動導航。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如果一件事情在完成後沒有留下證據,事後的你,有時無法完全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做過它?比如,要不是看到衣服已經晾在外頭,你其實根本忘記自己剛才晾過了。如果有,那就表示,做那件事的當下,你陷入了無意識的自動導航。
近年來,許多人都在推廣靜心,強調靜心對生活的益處。的確,五年來,靜心為我帶來很大的不同,讓我的生命有很大的成長,於是,我也非常鼓勵人們靜心。 靜心就像運動,也像學一種語言,我在持續做這件事的過程中,能一邊看到我的生命變得截然不同。就像持續運動會看到肌肉出現,持續練習新語言會發現自己單字量變多、交流變得有自信,靜心也是一樣。它帶來的是生命真實的變化,只是在每個人身上,呈現的方式不同。
許多人都誤以為,靜心就是坐下來,盤腿、點香、點蠟燭……好像一定要有什麼儀式,才能做到這件事。但對我來說,只要我時時保持覺察、有意識地待在當下,無論做什麼,都是在靜心。
當我觀照著內心去說話,我說話的時候就是在靜心。我時時注意著,我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我說出來的話會對他人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就是靜心。
當我帶著覺察去料理,那麼煮飯也是在靜心。我投入在每一個當下,從食材的挑選、處理,到爐火上的調味、拌炒、熬煮、裝盤……上桌時我用心品嘗、細細咀嚼,這無疑就是一趟完整的靜心過程。
當我帶著覺察投入在料理當中,我發現自己竟然可以在廚房站著四小時不累。因為,料理不再是一份日常必須完成的「工作」,而是我跟食物溝通、跟我自己相處的方式。我對這個食物有多了解?它希望我煮多久?我要放多少調味呢?現在的我想吃多鹹?我真的需要這個食物嗎?這裡面包含著很多的自我對話,是密集又頻繁地在照見我的內心。
晾衣服也是一樣。我常發現,當我有意識地帶著覺察去晾衣服,跟無意識完成這件工作的時候,曬出來的衣服是完全不同的。當我有意識地晾衣服的時候,我好好拿起、鋪整、掛起每件衣物,甚至會按照顏色、長短去排列……這樣晾曬的衣服,通常乾了以後件件筆挺,完全不需要熨燙。然而,當我無意識地只是完成展開、掛好、上架的動作,每件衣服晾完都像鹹菜乾一樣。
衣服沒有被好好關注、照料,它不開心;穿上這樣的衣服,我也不開心。如果我能在每一個當下把事情做好,那麼每一件事情都會按部就班地,以美好的狀態呈現出來。
如果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我們都能帶著意識去覺察,就不會無意識地傷害別人、傷害環境、傷害自己。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練習。也因此,我經常會提醒自己別忘記—時時檢查自己的狀態,避免陷入自動導航的模式。
比方說,我有一個慣性,就是喜歡一天安排好幾件事情來做。我總認為,充實的行程是效率的展現。我充分利用我的時間,回應別人對我的需求;忙碌意味著有很多人需要我,當我一一完成,我為自己感到驕傲。後來我才發現,正是因為忙碌,所以我一直在趕時間。我無法帶著餘裕去完成每一件事,也沒辦法仔細享受每一個當下。察覺到這一點,我現在會有意識地減少我的工作,或者嘗試不同的排列組合,去試著去調整這個慣性,找到最適合我的節奏。
■ 靜心,就是一種自我對話和貼近自己的方式
靜心讓我聽到真正內心的聲音,那個內心的聲音不是像「你應該要成功」、「你應該要更努力」這種來自外界的聲音,而是像「我想要什麼?」、「我做這件事情快樂不快樂?喜歡不喜歡?它有給我壓力嗎?」、「我是什麼?」的自我對話。
靜心的時候,我不需要向任何人交待。當下只有我和我自己,沒有任何外界的眼光會檢視我、評斷我……從頭到尾,就只有我自己。於是我可以忠實地聆聽內在的聲音。當我需要作決定的時候,靜心幫助我釐清內在的感受,我知道我可以選擇聆聽內在的聲音、做我最想要的決定,或是有意識地在權衡後做出其他的選擇。 舉例來說,當親戚邀約家族活動,當下我內心的聲音或許是:「我好累,我不想去」,但同時我也明白,「我的出席能讓長輩開心」。於是我可能會選擇不遵從內在的渴望,因為我知道讓長輩開心,可能對當時的我來說比在家休息更重要。因為這是我有意識做出的選擇,所以我內心很清楚這次出席的意義和原因,於是就不會無意識地因為「好像不去不行」而赴約,到了現場又彆扭或不開心地臭臉。 所以我會說,靜心很重要。
透過靜心,內在充足的對話過程,能讓我們貼近自己的內心、覺察自己的聲音;在做任何決定的時候,都清楚知道「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我做出了什麼取捨,而不是矇著眼無意識地被推著走。當我們有意識地覺察自己,每一個決定都會是經過判斷、思量而完成的,你會知道自己為什麼做出這樣的選擇,而後,也只需要遵從、尊重自己的決定就好。
幫助我們聽見內心真正的聲音,就是靜心最基本的效果。而當我們能聆聽到自己的聲音,再往內深一層看去,會發現,靜心能幫助我們接引到內在更深的智慧。你會看見,有許多智慧就在自己的內心,而你可以得到它。
《神隱少女》裡有這樣一句話:「曾經發生的事情不會忘記,只是暫時想不起來而已。」我始終相信,我們與生俱來都有能力和內在的智慧做連結。內在的這份智慧或許有許多不同的稱謂,有人稱之為指導靈、高我,或者簡單地說,那就是最真實的自己……但對我來說,祂們都存在於我的內心,祂們都是我的一部分。我不需要往外求,因為祂就在我之內。我只需要靜下來,就能聆聽到祂們的聲音。
靜心還能幫助我們調整頻率。有時候,我們很難靜下來,是因為自己很容易被外在的事物影響。比方說,身邊的人總是浮躁,或者悲觀,或是動不動就怒火朝天,這樣的能量都可能影響到自己。又或者,身邊的人經常找你討論某些話題、灌輸自己的價值觀,也可能讓我們受到影響,開始懷疑自己對類似事件的方式對不對。 這時,我們可以做的是靜心。
靜心能讓自己的心靜下來,真正去思考:我要的是什麼?旁人說的那些,真的是我要的嗎?他的考量,是我的考量嗎?當我們轉了五個電視台,發現每一台都在討論同一件事,就會不自覺覺得這件事情很重要。但,這對你來說真的是重要的嗎?靜心可以幫助我們調整頻率,回到自己的內心,去選擇你真正覺得重要的事。 我也常常鼓勵大家閱讀,選擇好的讀物、選擇你認為頻率好的人去接觸。人有自己的頻率,書也有作者帶來的頻率。當你常常接近好的頻率,你的能量會和它共振,你的身體就會記得那樣的頻率,你也會記得當下的感覺。
於是,在靜心的時候,你可以有意識地讓自己調整到那樣的頻率。
靜心就像運動一樣,一開始或許不那麼容易,但當你習慣了,就會很快進入狀況,和你想要的頻率共振。於是,我可以在靜心時,選擇進入我想要的頻率。我想進入慈悲的頻率嗎?或是喜悅的頻率、平靜的頻率?透過靜心,我可以更準確、正聚焦地調頻。
然後,關於靜心,最後一個重要的提醒是—不要沉迷,不要停留。
嘗試靜心的過程中,一定會得到許多不同的體驗。可能有驚奇,可能有喜悅,可能有恐懼,但是請記得,不要停留。持續地靜心,持續地往裡面看,你會得到更多。不要執著於某個體驗不放,一定要記得繼續往深處走,繼續往裡面看。這是我能給大家最大的提醒。
所有能幫助我們回到內在的工具,都只是不同的協助途徑。我們不應該將它當成浮木緊抓不放,而是透過工具幫助我們理解、釐清,最終貼近真正的自己。當我們能時時刻刻與自己在一起,工具的在與不在,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以上提到的靜心,是從工具的角度去詮釋,真正的靜心遠遠不只如此。然而,對於初學者來說,光是簡單地試著有意識讓自己靜下來,就能體會到靜心帶來的莫大助益。
用輕鬆的心態去接近自己,沒有什麼需要執著 我一開始並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靜心訓練,對我來說,靜心是時刻可以進行的活動,不需要有太多的限制和考究。不是一定要在多麼能量神聖的地方,要怎麼樣盤腿或點香、點蠟燭才可以開始靜心。
只要能找到讓自己可以安靜下來的地方,旁邊甚至有人也沒有關係。姿勢舒服就好,但唯一的要求是背要挺直。當然躺著也能靜心,只是躺著很容易睡著。所以剛開始嘗試入門的朋友,維持背部挺直會比較好。
身體就定位之後,就可以開始靜心。而最簡單的靜心練習方式,就是關注呼吸。 楊定一博士的方式是,用「我在」(I am)結合呼吸:吸氣(我)……吐氣(在)……。 密宗的方式是用「嗡啊吽」(OM AH HUM)三字明結合呼吸:吸氣(嗡)……換氣(啊)……吐氣(吽)……。
然而我自己一開始練習靜心的時候,並沒有採用任何上述方式,我就只是數息。從一數到十,然後再一次從一數到十、再一次從一數到十……透過數息,把意識不斷帶回當下。時間長短,可以視每個人的情況去決定。
剛開始,我並不要求自己一天要靜心很久。或許就只是數息十分鐘,心靜下來之後,再用十分鐘覺察內心的聲音。
前十分鐘我觀照呼吸,後十分鐘我會給自己一段時間,去感受今天我要探索的主題。通常當我的心靜下來,主題就會自然浮現。這幾天我的困擾、最近我一直很在意的事……你的心被什麼佔據、哪件事情需要一個答案才能塵埃落定,它自然就會浮現出來。於是,你可以透過靜心的這段時間,去到內心,尋找進一步的答案。
例如我想觀照我最近的工作狀態,我想知道這份工作是不是真的適合我。那我就會用這段時間,去深入看看,這當中有什麼是我需要更細緻去省察的?有什麼是影響我做決定的因素?有什麼是阻擋我遵從內心的?或者如果沒有特別的主題,也可以不去設定。放空也好、發呆也好、繼續數息也好,就讓該發生的自然發生。
要是數息時靜不下來,也不要苛責自己。或許今天不是一個適合靜心的狀態,如此而已。就像運動一樣,今天天氣好不好?昨天我有睡飽嗎?現在我心情如何?都可能影響我的運動表現與體驗,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所以請別因為一次的失敗就喪志,也不需要強逼自己達到什麼樣的標準。請容許自己也會有高低起伏,帶著信心持續嘗試。
在練習靜心的過程中,我們都可能被思緒帶走,這也是很正常的事。當你意識到自己分心了,就只需要再把自己帶回來就好,回到你的呼吸、回到你的真言、回到你的數息。再一次從一開始數,再一次聚焦回你的當下。當你忙著數息,腦中就沒有空間讓其他思緒佔據;同理,要是你忙著責怪分心的自己,腦中的空間也會被挫折與自我懷疑佔據。所以,過去的就放下,跑走了,就把自己帶回來。一次一次練習,就會更駕輕就熟。
對自己帶著更多的寬容,用輕鬆的心態去接近自己,沒有什麼需要執著。
靜心也不一定只能坐著,只要帶著覺察專注於當下,跑步也可以是一種靜心。敞開心去探索,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就是一種自我對話和貼近自己的方式。只是這樣單純地靜靜地與自己同在,就帶給我莫大的成長與喜悅。
在這樣做幾年後,我開始問自己:「只是這樣就可以了嗎?會不會還有別的方法讓我得到更多的學習呢?」我才開始參與不同團體舉辦的禪修內觀活動。而不管是什麼方法,我都誠摯地邀請大家進入靜心的世界。
靜心究竟能帶來什麼?請大家在真正嘗試實踐之後,一起體會屬於自己的答案。
.
以上文字摘錄自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MOMO獨家雙封面親簽版(銀光北極版+開花版):http://bit.ly/3rXeGSW
博客來親簽版(開花版):http://bit.ly/2JKzk7r
金石堂親簽版(開花版):http://bit.ly/3bL2LSj
新馬的朋友可以從這以下地方買到親簽版↓
馬來西亞:大眾書局、紀伊國屋書店
新加坡:紀伊國屋書店
※非親簽版,全台書店都可以買得到囉!※
閱讀好生活-康健出版
https://www.facebook.com/chbooks.tw/
曾寶儀 Bowie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自然顏色 楊安生 走 了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00:00 開始
00:09 跟UNY的關係
00:16 尖沙咀谷辰走的路線
00:37 金句一
00:50 看這條影片的著數
00:55 金句二
01:05 來這裏的原因
01:20 谷辰第一個賣點
01:25 THE SALFEE BAR
01:47 谷辰設施
01:58 谷辰吃喝價位
02:08 點解叫SALFEE
02:28 谷辰第二個賣點
02:40 米角(Kome Korner)
03:07 米角和THE SALFEE BAR營業時間
03:17 谷辰室內設計風格
04:13 金句三
04:17 谷辰第三個賣點
04:49 店內售賣什麼
05:11 跟HKTV mall比較價錢
05:43 日用品特別推介
05:55 「毛囊角化症」
06:15 食品推介
06:28 健康食品推介
06:54 用途廣泛
07:03 椰子油如何減肥
07:23 什麼叫「抗性澱粉」
07:55 日本手工啤酒推介
08:19 甜品推介
08:45 地址和交通
09:15 是咁的環節
#尖沙咀谷辰 #尖沙咀 #谷辰 #GuuSan #TST #日式百貨超市 #日式百貨 #日式超市 #驚安之殿堂 #HZentre #谷辰guusan
Hello大家好 ,我叫阿Tsar,
今日會為大家介紹一間位於尖沙咀中間道新的日式超市
它是恒基兆業旗下繼UNY之後,
成立一個新品牌日式精品生活雜貨店「谷辰GUU SAN」
非Jur 神,人家走高級路線,比尖沙咀AEON SUPERMARKET
和驚安更高檔,雖然我覺得它的價錢比前兩間超市貴
但我相信他們都一定有一班支持者
日式超市在香港越開越多,多多都有?同的捧場客
所以你們最好看到尾影片,
幫我用whatsapp Facebook分享給朋友
最緊要有得揀 ,格價不會眼坦坦
我知你們好鍾意聽”是咁的”環節, 那麼一定要看到最尾
今日我不會講十大必買,因為真的非我平日去開的超市
不過你們都應該看看這條片,
因為你若不看過價錢,你又何知將來買會平幾多呢
正如有人話愛過方知酒濃,睇我介紹不會捉蟲
雖然這裏非我平日去開的超市,
不過如果有朋友約我去尖沙咀我都會約這裏
因為個環境真好舒服,有凳坐
即使你不買飲食,坐久都沒人趕你走,
而且平過坐附近酒店coffee shop
事不宜遲,快看這裏有什麼買,Are u ready?
「谷辰」是全新一站式日式精品生活雜貨店,
劃分為3大區域,我覺得最吸睛就是THE SALFEE BAR
結合 salad bar 和 coffee shop 概念,
提供自家烘焙咖啡及每日九款富創意配搭的營養沙律,
有南美西瓜生菜沙律、椰香咖喱甘筍蝦仁沙律、
松露香草醬車輪粉沙律等,用料新鮮,
買完食物之後,可以坐在門口附近吧檯
設有充電位,坐著嘆下咖啡看書、玩電腦, 好文青
價錢跟starbucks差不多 ,由於這邊酒店較多
而且尖沙咀的茶餐廳亦買少見少,執得就執
所以是個好Chill的休閒地方
「Salfee」一字是由Salad與Coffee而來的
他們想營造一種有品味High-end 的感覺
同時亦是取材於Selfie這個字的諧音
作為店舖一個icon,instagrammable或IG-able
透過social media,令到顧客或店舖能夠做到
To see and To Be Seen
店舖第二個賣點就是米角(Kome Korner)
米角飯糰全由專業師傅親手捏製,嚴選健康營養食材,
以日本食材現場新鮮製作多款不同的健康手工飯糰便當,
100%採用日本米,提供日本最優質的珍珠米之一的
傳統秋田小町米、五穀米、黑米等不同有營選擇,
食落飯香十足,包裝簡潔精美,超有和式風味
亦有自家濃湯、野菜料理、宇治綠茶、京都茶葉產品等
米角和THE SALFEE BAR朝早八點半開始serve早餐
如果在附近上班的朋友就可以有多個選擇喇
店裏面除了設有吧檯之外,還有小corner旁邊
亦有些座位給你等人 ,旁邊有一幅和風小瀑布 ,
整間店舖的設計滲入絲絲的禪意,
建築素材用好多木質、竹的顏色物料等等天然素材
運用簡約線條、自然的氣氛, 營造一種簡約風格,
燈光配合色調單純、有協調性,揉合溫暖的自然光線
貨架不會密質質,營造廣闊的空間感,
背景音樂選擇柔和的演繹,這裹絕不會聽到洗腦歌
客人在店舖裏面的購物體驗,整體能重拾內心寧靜
畢竟禪最大目的, 就要做到內心自在, 清靜安穩的感覺
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明就明,唔明就楊明!!!
這間店第三個部分就是沢屋 SAWAYA
主張出售零包裝或少包裝的營養食材、
還有日式精選雜貨、綠色健康果仁、
五穀雜糧、日式調味料等等,
客人更可以隨心選購所需要的分量,減少使用包裝,
提倡 Go Green,Stay Healthy的生活態度
他們亦有售三種頂級特色日本米,有禮盒包裝
中秋節送禮不一定買生果或月餅那麼行貨
這裏有一般日本生活百貨超市的新鮮蔬果、
健康零食、急凍和包裝食品、嬰兒用品、生活雜貨、
個人日用品,有些在其他日式百貨超市都有,
那我就不會重複講了,除非我覺得
它賣得比別店平又或外面找不到我就會介紹啦
像這個日本急凍室津全殼蠔, 乜乜tv mall賣緊105hkd
這裏賣83hkd, 每盒8隻。有兩種食法
1.將蠔(連盒)放入微波爐叮6分鐘即可食用!
2.將蠔解凍後!可以 蒸,燒烤, 火鍋....等!
室津蠔被日本人形容為海底的牛奶。厚大肥美,
蠔味十足。微微的海水味加上蠔身的鮮甜味道,
值得一試,日用品好多都在其他日式百貨有得賣
除了這個我覺得幾特別,出面好少見到
重曹手臂石鹼,可以去角質層,尤其是手臂有瘡瘡的人
手臂上的小紅點其實好大機會不是暗瘡,
反而是一種叫「毛囊角化症」的遺傳皮膚問題,
會令毛囊周圍細胞角質過度堆積, 亦可能代表營養不均,
身體缺乏鋅和維他命A,要多吃魚類、南瓜、蘋果等食物
這個井上烤小魚高湯即食粥, 特別鮮甜嘅
如果大家沒什胃口,又不想咁齋食白粥,
就可試試這個,22.9不算太貴, 大部分人都負擔得起
這個來自泰國的加康栢椰子
有機冷壓特級初榨椰子油710毫升
它以先進離心冷壓技術製作,
100%保留天然冷壓椰子油之營養
無精煉; 只帶有輕淡椰子味,
GMP是藥品生產之嚴格標準,
保證品質及質量優勝, 用途廣泛
在食用方面可以用作煮食油或 直接食用,
或混合飲品, 沙律, 米飯, 燕麥片或炒粉麵
椰子油可減肥, 一碗飯相當於約240卡路里,
根據美國《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報導,
煮飯的時候,把一茶匙的椰子油加入沸水中,
把米煮40分鐘,然後放進雪櫃12個小時,
進食時,再拿出來加熱,
這個煮法會令飯多了10倍的「抗性澱粉」。
原理是當飯剛煮熟的時候,當中的葡萄糖結構比較鬆散,
但是椰子油可以令飯的結構更加堅固,
加上當飯放涼之後,葡萄糖分子會重新排列,
再變成「抗性澱粉」,相對就減少了60%的卡路里。
其他用法可以潤膚, 按摩油, 驅蚊油,
防曬油,同埋當護髮素用,
這裏有個craft beer越前福井浪漫麥酒,
happy hour可以來買完之後在吧檯飲,好Chill㗎
泡沬細緻,碳酸口感幼滑,百份百以大麥釀造,
發酵後無進行過濾工序入樽,
保留釀造時帶出的獨有風味,
微微的苦澀餘韻更添層次感。味道豐富,酒質醇厚
這裏有幾款甜品都是好吃的,
像這個北海道抹茶紅豆班戟蛋糕
一盒有四件 ,甘香的班戟外層,
包著由北海道的牛奶,加上抹茶忌廉和紅豆,
班戟與忌廉層層重疊,滋味無窮。
北海道大地の歡泡芙,抹茶味,
純正北海道牛奶的濃醇內餡
加上宇治抹茶雪糕的口感, 徹徹底底融化你個心
谷辰位於尖沙咀中間道15號,全新商廈H ZENTRE地舖
佔地逾5,000平方呎,地鐵尖東站L1,
即郵政局斜對面或尖東站K出口、
尖沙咀站D1出口,及天星碼頭,
無論你乘搭什麼交通工具
或揸車來都好方便, 看完影片
記得幫我用whatsapp facebook分享出去
留個表情符號以示支持呀,又來到是咁的環節喇
話說有一日我朋友阿成去了一個舊唐樓工作
工作完後, 他就搭?,想離開這棟大廈
你知道舊唐樓的?都運作較慢, 所以等得比較耐
終於等到喇, 一打開門, 就見到一個打扮得花姿招展
滿有自信的肥女人,阿成不以為然就行入?裹面
部?好靜, 因為只有他倆
說時遲那時快, 突然間傳來一個巨響,
不用問都知道發生什麼事啦,
但是?真的行得好慢才到地面
阿成已經好冇禮地用手掩住口鼻, 但終於都忍不住
.......睇片啦!!!
這世界竟有這種人, 記得幫我將影片分享給朋友呀, 88!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健康沙律#ココナッツオイル減量#日本のデザイン
H Zentre | [AEON SUPERMARKET]より高級な、和風デパートスーパーマーケット| Tsim Sha Tsui Gu Chen
本日は、ミドルロードにある新しい日本のスーパーマーケット、Tsim ShaTsuiをご紹介します。
UNYの後、ヘンダーソンランドの子会社です。
新ブランド和風ブティックライフスタイル食料品店「GuChenGUUSAN」を設立
それはJurの神ではありません、人々はTsim Sha Tsui AEONSUPERMARKETよりも優れた高度なルートを取ります
ヘジンガンは最初の2つのスーパーマーケットよりも値段が高いと思いますが、より高級です
しかし、私は彼らがサポーターのグループを持っている必要があると信じています
日本のスーパーマーケットは香港でますますオープンしていて、ますます多くのファンがいます
だからあなたは最後のビデオを見た方がいいです、
whatsappfacebookで友達と共有するのを手伝ってください
最も重要なことは選択をすることです、価格は率直ではありません
「はい」のリンクを聞きたいので、最後を見る必要があります
平日に開店するスーパーマーケットではないので、今日は必需品トップ10についてはお話しません。
しかし、皆さんはこのビデオを見る必要があります、
価格を読んでいない場合、価格がいくらになるかをどうやって知るのですか?
一部の人々がそれを愛したときにワインが強いことを知っていると言うように。
これは私のいつものスーパーマーケットではありませんが、
でも友達からチムシャツイに行くように言われたらここで予約します
環境がとても快適なので、座るスツールがあります
食べ物を買わなくても、長時間座っていても誰もあなたを追い払うことはありません。
そしてホテル近くのコーヒーショップ
それ以上の苦労なしに、ここで何を買うべきか見てください、あなたは準備ができています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mMKlM-Z60w/hqdefault.jpg)
自然顏色 楊安生 走 了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作品由「圖文不符」設計製作✨
【危險的不只是瘋狗浪,還有...另一隻潛伏怪獸⁉】
圖文不符為大家詳細解說了 #瘋狗浪 🐺
但你知道在海裡游泳時,周身其實——也暗藏危機嗎?
📣#要去海邊玩的你一定要把這支影片分享出去
──↢揭祕!海中潛伏巨獸・離岸流↣──
許多溺水事故,人們只是在海邊玩,就被海浪沖離了岸邊...
但,明明海浪就是往岸邊打,為什麼人還會被沖走呢?🤔
其實,這種會專門把人沖走的怪獸,叫 #離岸流!🐉
它——並不是我們概念裡所熟悉的海浪。
雖說看似可怕,不過也只會在某些區域出沒,
只要沒有誤闖它們流動的範圍,就不會被水流奪走生命。
#接著讓我們一起了解遇到離岸流該怎麼辦👇
---
🌊離岸流是什麼?🌊
它是海浪打向岸邊後,水從深處推擠沖回大海的 #強勁海流。
只要細心觀察,你會發現它出沒的地方,其實有一些特徵:
⚡ 海岸線中間沒有白色浪花,看似平靜的區域
⚡ 海面顏色與周圍不一樣的地方
⚠ 而且寬度約有10~30公尺!
---
🌊離岸流通常躲在什麼地方?🌊
海岸邊都會有離岸流,但它特別喜歡棲息在某些 #特定地形!
例如……
✔ 沿岸沙洲有漕溝的地方
✔ 從海岸向外突出的堤防側邊
✔ 海岸邊水比較深的地方
⚠ 所以到這些地方戲水,一定要特別當心是否有離岸流!
---
🌊任何時候都有可能遇到離岸流!🌊
離岸流是正常的自然現象,所以不管 #天氣好壞、#時間早晚、#潮汐漲退,都會出現!
☛ 無論任何天氣都潛伏在海裡
☛ 而且浪愈大愈容易出現
⚠ 大晴天也不例外,只要下水就要留意!☀
---
🌊不小心被捲入的話,怎麼脫身呢?🌊
😨:「被離岸流沖走,是不是就回不來了⁉」
其實,遇上離岸流,只要記好3步驟,就不用太擔心!
❶ 隨波逐流保持體力,不要試圖逆向返回,放鬆身體,讓頭浮出水面
❷ 流速減緩後,沿著與海岸平行的方向游開
❸ 脫離離岸流後,慢慢游向岸邊
⚠ 警告:離岸流的速度最高每秒2.5公尺!連奧運選手都游不回來~🏊♂ 與其和它正面對抗,不如順著水流漂浮等待機會,更容易脫困!
---
了解離岸流、看穿了它的行為模式之後,你會發現它其實沒有想像中這麼可怕!只要在玩水時多留意周遭,好好避開它出沒的區域,一樣能開心的親近大海!
離岸流是#圖文不符 第二支與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 合作的動畫。選在6/8 #世界海洋日 上線,就是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海洋的知識與特性,用適度且安全的方式親近海洋、共同生活著。#喜歡的話也可以看看我們前一支瘋狗浪的影片喔
這個夏天,除了關心汙染議題、付諸環保行動,不妨也動動手指,跟著圖文不符一起分享海洋知識,讓更多的親朋好友用正確的態度理解並愛護海洋!
如果你喜歡這支影片,歡迎大~大的分享給你所有的朋友,一起快樂平安地度過海邊時光吧: ♡。゚.(*♡´◡` 人´◡` ♡*)゚♡ °・
----
喜歡圖文不符、想支持圖文不符製作更多精彩動畫
👉歡迎贊助:bit.ly/Simple_Info
---
【製作團隊】
Client:臺灣海洋教育中心
Directed by 簡訊設計|圖文不符 SimpleInfo Design
Presented by 張志祺 Chih-Chyi Chang
Account Manager & Producer:王豫民 Yu-min Wang
Animation Director:周柏彤 Ichiten Chou
Executive Director:曾敏雅 Mia Zeng|葉庭妤 Mugi Orange
Creative&Script:林湘芹 Amanda Lin|劉怡聖 Effie Liu
Storyboard:曾敏雅 Mia Zeng|葉庭妤 Mugi Orange|林姿吟 Lin Zi Yin
Design and Illustration:曾敏雅 Mia Zeng|林姿吟 Lin Zi Yin
Animation:葉庭妤 Mugi Orange|楊竣弼 Chun-Bee Yang
Sound Design & Mixing:洪立 Jimmy Hung
Release:Jun. 201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o49W7guSx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IB2Ol_MW54Rq_n9Lu6a_08g0d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