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學】~ 水痘疫苗
雖然今年疫情變化大,暑假期間爸媽都跟孩子一起關在家防疫;不過轉眼到了入學的時間(還好有正常開學呀⋯⋯淚),最近門診開始有些家長帶著小朋友要來打所謂「入學前的疫苗」了 (應該是被催促快來打,因為入學有檢查吧?)
我每次都會多嘴提一下有沒有考慮要自費接種第二劑的水痘疫苗?雖然偶而還是會被酸說:「丫你一直推疫苗,是不是有抽成呀?」(我只能好好把我的理由說完,並淡淡笑說,那你自己再想想,反正我家的是有打啦。)
會建議打第二劑水痘疫苗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得了水痘很麻煩,最直接的就是小朋友不能去上學 (這一個多月來,大家應該很能體會小朋友不能去上學,對家裡照護人力上是多大的考驗!),而長期的麻煩是:這病毒可能跟著你「一輩子」!(長大後,免疫力下降就可能出現人稱「皮蛇」的帶狀疱疹;而且帶狀疱疹疫苗更貴唷。)
其實你用關鍵字去找一些新聞「水痘、群聚、小學」,就可以看到幾乎每年都有小學群聚的案例 (以2014年疾管署的新聞稿,當年有26起疑似水痘群聚,其中有24起發生於學校,而小學又占了67%);所以在入學前打疫苗的時候,才會苦口婆心又多碎碎唸一下。
當然,也有人會問到,印象中沒得過水痘,那我到底有沒有打過疫苗呀?
如果你是在台灣出生長大,那自2004年起,才開始有公費接種一劑水痘疫苗的政策,而因為水痘疫苗是在一歲接種;基本上,如果你是2003年之前出生的,除非你有自費接種,不然是沒打過水痘疫苗的。
可以看到附圖,如果是13歲以上,沒打過水痘疫苗,則建議接種2劑 (相隔4~8週)。
最後強調一點,不要再保留以前祖父母那輩,看到隔壁鄰居小孩得水痘,就快點把家裡的小朋友帶去「度」一下…一方面是得水痘後,一輩子可能出現的帶狀疱疹;另一方面就是,小朋友感染水痘可能會發燒,得帶去看醫生,除了可能增加感染風險,還要擔心是不是新冠病毒感染!
#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
#MSD公益衛教夥伴
「自費醫生抽成」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自費醫生抽成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費醫生抽成 在 [新聞] 自費醫療搞抽成! 醫師推銷誰敢不花錢- 精華區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自費醫生抽成 在 醫勞盟- 醫院竟然要求【護理師】推銷「自費用品」?!... 的評價
- 關於自費醫生抽成 在 長輩的白內障手術挑最高階的水晶體較好? 的評價
- 關於自費醫生抽成 在 病患要求自費抽血,醫師慘遭敲詐勒索?!【醫師好辣 ... 的評價
- 關於自費醫生抽成 在 醫生抽成制度的運費、客服和退貨,DCARD、PTT和網友分享 ... 的評價
- 關於自費醫生抽成 在 醫生抽成制度的運費、客服和退貨,DCARD、PTT和網友分享 ... 的評價
自費醫生抽成 在 醫勞盟- 醫院竟然要求【護理師】推銷「自費用品」?!... 的推薦與評價
亮出自費購買同意書上頭購物清單,從膠帶、乳液到護理包都有,亞東醫院爆出院方要護理師,幫忙向病人推銷「自費 ... 推銷是沒關係有沒有給護理人員抽成比較重要⋯⋯ ... <看更多>
自費醫生抽成 在 長輩的白內障手術挑最高階的水晶體較好? 的推薦與評價
無論如何,千萬不要有推薦用健保的醫師就是好醫師,推薦自費的就是要賺錢。還有,南部有位醫師善用媒體 ... 醫生推薦自費醫療本就是醫院制度,還會抽成 ... <看更多>
自費醫生抽成 在 [新聞] 自費醫療搞抽成! 醫師推銷誰敢不花錢- 精華區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不是說好不爽不要看的嗎?
https://udn.com/NEWS/HEALTH/HEA1/5287277.shtml
自費醫療搞抽成! 醫師推銷 誰敢不花錢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2009.12.03 03:04 pm
醫療自費比率上升 直逼四成
醫院推銷、要求民眾自費的現象越來越明顯,包括麻醉科的止痛、外科的醫材、內科的顯
影劑等都有自費「選項」。不少醫院甚至訂定「獎勵辦法」,醫師推銷自費醫療可按比率
抽成,患者也常因為擔心醫師會生氣,不敢不花錢。根據統計,健保開辦後,民眾醫療支
出自費比率逐年上升,已逼近四成。
一位患者到醫院做膝蓋手術,術前護士告知要自費購買免縫膠帶,健保不給付,還指定某
家廠牌以及「到醫院樓下的商店買就有」。家屬想用別的廠牌,或使用健保給付的就好,
護士卻說:「這是醫師指定,用別家的,不知道醫師會不會不高興。」
健保實施總額制度後,加上核刪醫院申報費用,不少醫院為求財源,紛紛「開發」自費項
目,小從紗布、鼻胃管、棉花棒、耳溫套等耗材,大到癌症標靶藥、人工膝關節等,常會
告知病患,「健保沒給付」、或是「健保給付的品質比較差」,請民眾自己掏錢「升級」
。
有些醫院還會訂定獎勵辦法,例如南部某家醫院,以自費手術、檢驗、檢查等,扣除材料
費等成本後,醫師每月達一定額度後,可以抽六成做獎金。還有醫院認為,醫院經營要從
醫管走向企管,以求「績效」。
醫師外快 一個月多進帳2~5萬
一位不願具名的醫師也表示,公立醫院怕查核,比較不敢明目張膽,但是私立醫院的薪資
結構讓各科醫師本薪低,得靠自費醫療的抽成賺「外快」。例如麻醉科可以推銷自控式止
痛、外科可以推銷衛材、骨材,內科則有心導管、特殊支架、顯影劑等,「配合」度高的
醫師,一個月可多進帳2至5萬元。
有的醫院還濫收指定醫師費
不僅如此,有些醫院明明只有一個專科醫師,還是向就診民眾收取「指定醫師費」、還有
病房差價、病歷調閱費等其他名目。這位醫師表示,中大型醫院的自費收入約佔營收的
20%至30%,否則營運緊縮,健保給付的增長率又太慢,根本發不出年終獎金。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發組副組長黃經祥表示,根據衛生署統計,醫療支出中,民眾自費
比率已由健保開辦初年的30%,到96年已達37%,既然有健保,自費比率仍逐年提高,醫改
會認為是一大警訊。
黃經祥也說,尤其是醫院、醫師常常在進入手術室的緊急時刻前,才要求患者自費,民眾
礙於生死交關,根本沒有選擇餘地。
--
Day before yesterday I saw a rabbit,
and yesterday a deer, and today, yo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5.63.16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