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篩檢x雲林家扶」:
#當你閉眼不看孩子的問題,孩子還是會長大,但問題只會更嚴重!只會留下悔不當初~
這幾個月又要跟著家扶中心,到雲林縣的小城鎮衛生所進行早期篩檢,把剛好要來打預防針的幼兒們,進行簡單的發展篩檢與教養諮詢建議!
😂😂家長問:「寶寶這麼小也可以看的出來有沒狀況嗎?」
治療師阿木回答:「我們專業人員的敏感度比較高,幼兒我會先看動作發展有沒有正常,接著看孩子和大人互動的狀況」
至於一歲多的孩子,我們除了看動作發展,再來就是聽理解與語、眼神互動、遊戲能力,確認孩子沒有語言發展刺激不足,認知理解較差、或者是有自閉症光譜的傾向
😂😂過程中,篩檢出許多孩子受托給「較年長的長輩照顧」,他們時常顯得比較「躁動,語文理解和表達能力都偏差」,一問之下...他們通常都是在家裡看電視手機長大的,因為長輩都讓孩子乖乖就好,反而不希望小孩子多動,因此有許多環境刺激不足的發展遲緩造成!
當中有一個3歲半男孩,我跟阿公提醒這孩子的認知理解與語言都落後,結果阿公回了我一句話:「你看我都沒有教,他都會自己說話了,很聰明的!進幼兒園就好了拉~」
但我提醒阿公:「阿公!不是會講話就好,三歲半的孩子要能講一整句的話,不是像他一樣只能講簡單的名詞,而且玩遊戲的時候他都聽不懂我問他的問題啦!說不定幼兒園也是會請你去上治療課,甚至還會被退貨呢!」(還要用我很破的台語努力跟阿公溝通...很暈倒)
😂😂這就是我們專業人員為什麼要努力推廣早期療育的重要....
因為孩子在阿公阿嬤爸媽眼裡,不管怎麼樣,自家孩子都是最好的...
這種盲點讓有發展問題的孩子,得不到幫助與資源,只會在更大的時候呈現更嚴重的發展問題!
😂😂「孩童早期發現、早期療育」需要大家的~雞婆~,提醒周圍的家長睜大看清楚孩子的問題,閉著眼睛不看,說自己沒有時間的家長,[孩子還是會長大,但問題只會更嚴重!只會留下悔不當初~]
#雲林家扶中心
#發展遲緩兒童都想進幼兒就會好,難怪幼兒園老師都會這麼憤怒!
#歡迎分享
#治療運動療土團購與抽獎贈送~只到5/4🥰🥰🥰
https://fb.watch/5b6mjEyeHX/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王意中 心理師 內容簡介: 自說自話、固執、缺乏眼神交流; 被排擠,被誤解…… 亞斯兒並非不需要朋友, 只是需要有人聽懂他們的語言。 他能表達,卻因說話太直、缺少同理而被排擠; 他很聰明,對興趣專注...
「自閉症光譜幼兒」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自閉症光譜幼兒 在 雙寶vs治療師阿木育兒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自閉症光譜幼兒 在 小魚共游-職能治療師/游泳教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閉症光譜幼兒 在 王意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自閉症光譜幼兒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閉症光譜幼兒 在 [寶寶] 自閉症嬰幼兒時期的特徵-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自閉症光譜幼兒 在 小柯P在你家裡嗎?亞斯伯格症&自閉症是什麼?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自閉症光譜幼兒 在 自閉症分類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自閉症光譜幼兒 在 小魚共游-職能治療師/游泳教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游泳「課」
之前討論了很多關於動機學習,今天要來討論動機的另外一端---「規則與規範」。
「動機」與「規範」剛好在學習的過程中可看為兩端不同的學習方式,我喜歡把這兩種方式想成一個光譜的連續性,越是幼兒越往「動機」方向鼓勵,但隨著年紀越大,則「規範」的比例也需要慢慢增加,甚至可以說在動機與規範的比例拿捏得宜時,孩子更可以充分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沒錯,有規範甚至更好玩,例如遵守遊戲規則就是一個好例子。
以游泳課的情境來說,遵守規則更是重要,因為更有安全性的考量!因此,對於一些年齡較小還未上幼兒園(團體經驗較少)、甚至特殊狀況的孩子,有時都會先和家長討論目標,或許我們泳課一開始在練習的是「課」,而非「游泳」。所以對於規則理解不足的自閉症孩子,可能利用非常簡單的形狀盒,讓孩子理解在水中拿過來放的指令、對於規則遵守能力不足的孩子,會先建立規範的概念。在孩子對於上課的概念穩定後,慢慢的學游泳的比例就可以增加啦~
至於練習「上課」,最重要的是觀察孩子的邊緣狀態,當再要求孩子會變成情緒爆發時,則此時大人可能適當需要給予孩子彈性,讓孩子在開心且能接受的程度,慢慢提升孩子遵守規則的能力!至於要怎麼看到孩子爆發的邊緣狀態,我們有機會再來討論啦!(不然每次文章都太長XD)
動機學習很重要,遵守規範的能力也同樣重要,最難的是要如何在這兩個之間找到平衡點,更是一大挑戰啊!
#有愛無礙
#當家長真是磨練智慧的開始
#彈性的教養很重要
#看到孩子的邊緣狀態更重要
#理解何時要求何時要退一步給孩子緩衝
#大目標拆成許多小目標親子才不會一起崩潰
自閉症光譜幼兒 在 王意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收到《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再版1000本的作者贈書,再次感謝各位的支持。
這是一本關於亞斯伯格症的書,關注對象包括:
(1)現行《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被歸為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在光譜較輕微一端的孩子。
(2)未符合ASD的診斷,但伴隨人際溝通與社會互動困難、固著的想法與行為、興趣狹隘等特質的孩子。
(3)《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中,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無論你的孩子屬於以上哪一種類型,這本書的重點在於讓孩子接納自己的特質,學習與這些特質相處,終至不再受這些特質所束縛。
過去,或許你來不及認識亞斯伯格症,現在透過這本書,將是一次絕佳的機會。過去,或許你對亞斯伯格症認識有限,或苦於不知如何與孩子相處,現在有了這本書,你將擁有全新且完整的概念,並得以有效地加以執行與運用。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除了上述三類孩子的父母與老師,也包括精神醫療、心理輔導、心理諮商、心理治療、特殊教育、社會工作、幼兒保育、早期療育等領域的專業人員,以及任何關心亞斯伯格症議題的朋友們。
2013年,DSM-5移除了「亞斯伯格症」此一名稱,將診斷光譜轉為界定較趨於嚴格的ASD。
讀者一定會好奇,既然「亞斯伯格症」在診斷上已不再被使用,為什麼我還要繼續談亞斯伯格症,甚至為了亞斯伯格症寫一本書?
我的終極目的,是預防這群孩子因「亞斯伯格症」在診斷上不再被使用,而被疏忽、遺忘或不合理對待,甚而失去他們應有的協助與權益。
我們一定要記得,雖然「亞斯伯格症」在DSM-5中不再被使用,但是孩子原有的問題與特質依然存在,不會因為我們不使用這名稱就消失。
❤️感謝
沈雅琪(神老師&神媽咪)|資深教師
陳佩琪|臺北市長夫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神經科醫師
──專文作序
卓惠珠(花媽)「幫助高功能自閉與亞斯伯格」版主
趙家琛|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蔡昭偉(蔡傑爸)|作家
劉增榮|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執行長
──聯手推薦
(依姓氏筆畫序排列)
❤️親愛的朋友,您可以在下列網路書店,及實體書店等,找到《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這本書。期待讓更多需要的朋友們看見。
❤️購書資訊
博客來:https://goo.gl/cYfg66
金石堂:https://goo.gl/jgmv41
誠品:https://goo.gl/bMDe5L
讀冊:https://goo.gl/Zk4G8H
自閉症光譜幼兒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王意中 心理師
內容簡介:
自說自話、固執、缺乏眼神交流;
被排擠,被誤解……
亞斯兒並非不需要朋友,
只是需要有人聽懂他們的語言。
他能表達,卻因說話太直、缺少同理而被排擠;
他很聰明,對興趣專注鑽研,卻窄化了與同學的互動;
他超執著,計畫中的事未達成,就大哭大鬧……
所有亞斯兒教養的困難,都在上學第一天開始,愈演愈烈。
寫實案例╳教養祕訣,給亞斯兒父母、老師們的教戰守則
獨來獨往的亞斯,容易被捉弄的亞斯,對身體距離敏感的亞斯,歇斯底里的亞斯,不看人的亞斯,容易誤解外在訊息的亞斯……所有令亞斯兒父母擔憂的困境,用最溫柔、對症的教養方式解決。
「亞斯伯格症」在臨床診斷上被除名,但孩子原有的亞斯特質依然存在。這些學齡前易被忽視的特質,到了學校便會隨團體生活一一浮現,甚至引來排擠、霸凌現象。
在家長、教育界廣受信賴與好評的王意中心理師,從24則親師都能感同身受的小故事說起,接著針對亞斯兒的兩大核心問題:待加強的社會與溝通能力、固著的想法與行為模式,親授「溫柔教養」的祕訣,讓總是獨來獨往的亞斯兒也能快樂上學、順利交友,在被理解中成長。
本書關注對象包括:
‧DSM-IV中,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DSM-5中,歸為自閉症譜系障礙(ASD),在光譜較輕微一端的孩子。
‧未符合ASD的診斷,但伴隨人際溝通與社會互動困難、固著的想法與行為、興趣狹隘等特質的孩子。
作者簡介: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2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及國軍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擔任兼任講師。
合作經歷,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校園系統(輔導諮商及特教服務)、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幸夫愛兒園、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財團法人赤子心教育基金會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提供心理專業服務。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部落格的參觀人次已突破三百萬!著作包括《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你被孩子3C勒索嗎?》、《為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301個自閉兒教養祕訣》、《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
自閉症光譜幼兒 在 小柯P在你家裡嗎?亞斯伯格症&自閉症是什麼?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雖然自閉症光譜中的孩子常有動作發展的落後、語言遲緩、情緒與人際互動困難、執行功能上的挑戰,但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發展潛能,尤其是在腦部可塑性高的幼兒時期, ... ... <看更多>
自閉症光譜幼兒 在 [寶寶] 自閉症嬰幼兒時期的特徵-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我本身從事早療,對象大多是6歲前的ASD(泛自閉症光譜)幼兒
學生年齡最小的有到一歲半左右的孩子
當我自己有了寶寶後,其實我對寶寶的發展一直感到很緊張
自閉症是目前孕期檢查中,任何產檢都檢查不出來的發展疾患
我的學生很多外觀都很正常,長得很可愛很可愛,也很活潑
但就是在行為模式、社交和語言上與一般人有很大的差異
其實只是想要分享
我自己的經驗(這只是我自己的經驗 專業的還是要找醫生)
還加上我和我的學生家長們蒐集到的一些資料
許多自閉症兒童在一歲前的一般發展跟常人無異(也有一些會發展較慢)
有些在適當的月齡翻身、長牙、坐起來、走路、嘴巴發出許多聲音等等
但是在一~兩歲後 會發現孩子退化了,學習都停滯了
我先生(也是早療人員)曾經在某些文獻中看到這與自閉症孩子腦中的突觸發展有關
至於突觸是怎樣發展的等等 這太醫學專業了 我就不多說了以免打自己的臉
(也請專業人員撥冗分享相關研究)
但是家長要怎樣提高警覺呢?
其中一項是從孩子的眼神去觀察
眼神這塊是蠻多家長會去忽略的部分
因為孩子在一歲前大家大多都只關注在肢體發展跟牙牙學語
但眼神卻是自閉症患者最大的障礙
分享一些一般孩子在一歲前所具備的眼神能力
而這些能力是我向我的學生家長求證 他們的孩子在嬰兒時期較少出現此種能力
1. 開始會看著大人笑
2. 想要東西的時候會看大人哭
(重點是會看著大人哭不是看著物品哭(重點是看不是哭))
3. 當大人的臉靠近時,眼睛看向大人的眼睛
4. 當大人移動時,眼神會隨著大人移動
5. 當玩到好玩的玩具時,玩一玩會看向大人分享
(不是分享玩具,是眼神的分享=分享式注意力)
6. 叫名字的時候會轉頭看人(就算是在玩玩具 也會轉頭看)
7. 聽到環境中有突發的聲音,會轉頭看向聲源 (例如敲門聲音、爸爸的聲音)
8. 看人會想看到人的眼睛(很明顯的會去找人的眼睛)
9. 做了厲害的事情會看向大人(例如拍手、站起來之類的)
10.當大人用手指向某樣物品時,寶寶眼神會望向該物品
(這些能力是在一歲前會慢慢發展出來,我自己的女兒在6M左右具備這些能力)
以上是目前想到的,這些對一般的孩子來說根本不需要學習
自己就會發展出來...但在我的學生(大多2Y以上)身上卻很難展現這些能力
從嬰幼兒時期就能觀察出來與一般人的不同
給一些想要觀察孩子眼神發展的家長一點參考~
這邊也有一篇對於自閉症嬰幼兒的文章,可以參考
https://kramoi.wordpress.com/2013/12/09/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4.245.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461217354.A.EFE.html
※ 編輯: minitina (59.124.245.26), 04/21/2016 13:43:40
我只是從眼神的部分下去做分享(這是在嬰幼兒時期最好觀察的)
其他的例如語言、行為模式跟社交等
在孩子稍微大一點的時候還要再做評估
推 littlecoffee: 感謝分享 04/21 14:04
一直到我生孩子後,真的能體會我們的家長有多累多辛苦多煎熬
這條路真的很漫長!孩子需要家長和專業人員的陪伴...陪他走過這條充滿挑戰的路
跟lin大講的意思一樣 謝謝您幫忙補充^^
我女兒一直到8M才會翻身,之前我一直非常擔心緊張
狂找我的OT同事還有每次打預防針時找醫生諮詢跟求助
他們都安慰我說是我孩子太胖(97%),要我再多觀察多練習
結果我的擔心在老人家眼裡看起來是在唱衰我女兒..
還直接念我們說"怎麼有像你這樣的爸媽,這麼不相信小孩"
雖然後來我的孩子在8M的某天會翻身了,但我就在想
連我家的老人家都這麼不相信我了,更何況是特殊幼兒的家長
他們在面對家中長輩時一定承受了更大的壓力....
哀 都是辛苦!!!!
或許能夠在接受密集療癒後在各領域接近一般人表現
我有好幾個學生在早療後,入小學前的再次評估就拿掉診斷了,
只是就他們父母的觀察,這些孩子還是會比較特立獨行或是有點和團體格格不入。
社交人際,這幾乎是他們終身必修的功課
(講白話點,就像某政治人物也是一直在學習講話的藝術一樣..)
但也有一些孩子,雖然有接受療育,但是因為伴隨著智能障礙或其他認知習得的困難
還是會在某些階段卡關,而趕不上一般發展的同儕。
每個自閉症孩子都不同,每個人的症狀都不一樣
也不是同樣一套教學方法或標準放在每個自閉症兒童身上都有效...
提供參考
※ 編輯: minitina (61.231.176.55), 04/21/2016 19:26:14
以往的學生年紀大多都是3~4歲才被發現,最近都下降到1.5~2歲就被發現
但有時候在網路上還是看到有些很"樂天"的家長會覺得小孩不理人也沒關係
或是甚麼我小時候也是都不看人長大還不是好好的
還有覺得自閉症的小孩就是只會在牆角畫圈,會跑會跳就不是自閉症
會說話(包含火星話)會笑就不是自閉症...
就覺得...大眾對於自閉症的認識還是太少了.....
還是希望能夠有專業人員可以多把這類的知識帶給社會大眾
不僅是幫助有些需要幫助的孩子能夠早點接受療育
也是希望其他的重要他人或是一般民眾能夠用正確的態度面對我們的孩子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