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fb觸及率的差異,所以我把原文po在自己粉專才能讓更多人看到,並且加了更多照片。尤其是最後四張照片是我二十年前在台灣的首次媒體報導。年輕時期的裸奔者跟現在的內觀者比較起來,彷彿是完全不同的人格。但這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永遠不停的改變,無常,無常,無常。
我剛從內觀中心結束當十日的法工,我覺得那是很美好的經驗,想要跟大家分享
當你是去當內觀學員時,你過得像是比丘的生活,每天要做的功課只有不停的打坐去修練平等心跟開發身體每個部份的覺知。肚子餓了去食堂會有法工已經做好食物免費讓學員使用。
參加內觀課程是全程不用收費的,所以得靠自願的法工來服務學員們,為學員們煮食物,整理園區。內觀中心在世界各地的運作全部都是靠著法工自願服務。
你或許會問,那為什麼法工會做沒有薪水的付出?以我自身的例子來說,當然是因為我從中得到了利益,所以才會心甘情願來服務學員。而這個利益是完完全全超越任何金錢所能給我的。
我是個商人,我做任何事情都會評估有沒有值得我時間的投資報酬率,畢竟時間是最寶貴的資產。 尤其我有一個奉行的原則。就是無論我做什麼事,我一定會問自己:「有沒有學習?有沒有貢獻?以及好不好玩?」
而在內觀中心當法工服務就是以上這三項都有,而且非常好玩。
像學員那樣一天打坐十幾個小時的生活型態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在真實生活中我們必需要工作賺錢養家,不可能整天只有打坐,打坐完就已經有食物擺好在你面前。
反而當法工是可以學習把平時的修行方法帶進日常生活中
以我當過二次的廚房法工的經驗來舉例,我們廚房的6~7人小組每天要五點進廚房,在六點半之前煮好六十多人的早餐,還要洗大量的鍋碗瓢盆。過沒多久又要準備下一餐了。
一整天的工作量其實不輸給平常上班的時數,但會每天安插法工跟學員一起共修至少三小時的時間。當法工最大的樂趣在於可以學習如何處理很多平時不會使用的原型食物。像我學會了如何處理山藥,牛蒡,芋頭,南瓜,苦瓜,冬瓜,並且還學會了搭配枸杞,當歸,小米,糙米做成各式各樣不同變化的素食料理。也學會了如何炒芝麻醬跟辣椒醬。或是用檸檬皮做成酵素可以拿來清潔地版或作成洗碗精。 這些對上一代來說是稀鬆平常的常識,到了現代卻已經漸漸失傳。
因為現代的社會結構分工越來越精細,一個擁有很高學歷的知識份子或電腦工程師或許在他的領域很強,但可能卻不會自己去菜市場買菜煮成三菜一湯。我們看似擁有很高的薪水,在社會上擁有不錯的地位,但卻是個生活白痴,不懂如何真正的生活。
而我們當法工總是會有老一輩的法工帶領我們,他們就像是生活智慧王的活寶典,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生活智慧是很珍貴的經驗。我覺得是很好的傳承。
來這裡當法工,我不只是服務學員,我其實學會了生活的藝術,我學會了可以先把高麗菜跟香菇炒好,再加入飯鍋跟白米一起煮的新作法。 我學會了洗飯桶時殘餘的白米飯不要丟到垃圾桶,可以灑在地板上等麻雀來大快朵頤(順便娛樂自己)。我學會如何用香椿的嫩葉打成醬汁做香料。我學會了原來煮紅豆湯要前一天晚上開始先把紅豆泡水,因為紅豆是全部的豆裡面最難煮熟的。 而類似這樣的學習每天都在發生,每天都讓我讚嘆生命的美好。少了手機社群媒體的外界干擾,只有專注在跟自己的連結,光是用手洗衣服曬衣服也可以品嘗簡單生活的美好。回到原始的生活型態才是真正在品味生活,才是生活的藝術。
除了學習生活,從法工服務中我學到另一樣寶貴的禮物。我再舉一個親身的例子,因為只有自己體驗過才能稱之為真正自己擁有的智慧。
因為疫情的關係,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公共餐具,原本是自助式的早餐跟午餐,改成讓廚房法工為學員們服務,讓法工為學員們夾菜。有些學員會吃第二盤,所以我們必需像餐館的服務生一樣隨時待命幫他們夾菜。要等他們學員們全吃完,我們法工才能吃。
我原本以為我會討厭這樣的等待,畢竟我這輩子總是處於一個消費者的心態,我在過去一向最討厭的就是浪費時間的等待,像在過往我去餐廳之前都會先打電話點菜,確保我一到餐廳食物已經好了。
這樣自以為很有效率的生活習性,其實是給身邊的人很大的壓力。
沒想到這次在這裡的十天服務,我學會了在等待之間也可以睜開著眼睛修行內觀,外表看似在放空,其實我保持著警覺,正在掃描身體每一個部位的感受。如此一來,等待的時間就變得一點也不無聊,反而還學會了一個新的技能,讓自己可以處在什麼都不做的待機狀況,讓自己停留在省電模式,而不是讓自己的腦袋一直空燒。
現代人只要一有任何空檔就會拿起手機,讓自己一直處在一個很焦慮的狀態。我以前也是一天要使用十幾個小時的手機,如今我已經漸漸沒那麼依賴手機來娛樂自己。就算是只有自己一人的獨處,我也學會不那麼的焦慮。
當法工的另一個很大的益處是你可以體驗到「無我」,在這裡服務學員時,我們卸下平常在社會上職稱跟自我的驕傲。來這裡我保持著虛心請教的態度去認真學習廚房的每一個細節,叫我切菜,掃地,拖地,洗碗倒垃圾我都樂意去做,畢竟在家裡也都是我在做這些事情,所以我沒有太大的適應問題。 就算處理食材的方法錯誤被組長訓斥了我也是虛心接受,畢竟就是學習嘛。
但在我第二次當法工的第一晚,我受到了震憾教育。在內觀課程中,舊生們是沒有晚餐可以吃的,他們唯一可以喝的就只有檸檬水。可是因為第一天晚上我那負責擠檸檬水的法工同事沒有把比例弄好,所以份量不夠四個舊生們喝。
當第四個舊生(剛好是外國人)進來食堂要倒檸檬水時卻發現水壺已空,我手指了牌子,用英文對這個舊生說:「不好意思,這個檸檬水是給舊生優先」
「但我就是舊生啊」這個外國舊生動了怒氣,對我兇的態度,好像我就像是個餐館做錯事的小服務生。
我的天啊,我的人生已經當了十幾年的董事長,也常去各大學校或商周學院當客座講師,到處總是被禮遇被尊重。 突然被這樣兇,我還真的突然無法適應,甚至心中生起了對這位外國舊生厭惡的感覺。
「I am sorry」當下我只能低頭跟他道歉,但心中有股翻滾憎恨的情緒
事後我反省自己,其實是我的同事弄太少檸檬水,以及前一位舊生喝了太多的檸檬水,才會導致他生氣對我兇。其實他生氣的並不是針對我,而是我自己把自我看得太重。是我無法接受自己講出道歉的話。
人在社會上累積了足夠的經歷會夠旁人捧到自我膨脹,這會讓自己變得容易自我滿足,這樣會很可惜,因為會失去了客觀視野去看待事情。
而法工在內觀中心這十天的禪修跟學員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晚上九點學員下課後,助理老師會帶領我們法工們做另一種禪修的方法,慈悲觀。慈悲觀讓我們這些有服務的法工可以學會發送慈心給學員們,給自己,以及給所有這世界的人。(達賴喇嘛的書中有提到他每天早上做四小時的慈悲觀,難怪有他在的氣場就會充滿了慈愛)
當我練習了十天的慈悲觀後,在內觀的第十天可以說話時,我再次找那位沒有喝到檸檬水的舊生談話,這次心中帶著慈悲心,對他說:「I am sorry,第一天沒有給到你檸檬水,想到那是你唯一可以吃的晚餐卻沒得喝真是太可憐了,你有發現我從第二天開始都有倒給你多一點嗎?」
他露出了微笑說:「有,我有發現你都特別倒給我很多,謝謝」
同樣都是講Sorry, 第一天的sorry是心口不一致,而第十天的Sorry是真心誠意的sorry, 所得到的回饋讓我心中感覺卻是有很大的差別。 我想這是我這十天帶回給自己的禮物。
我把這次被兇的寶貴經驗用來隨時警惕自己不要過度自我膨脹,畢竟我的人生走到下半場已經很難得被兇了,這是很難得的經驗,讓我可以把自我self-ego給縮小一點點,也是我帶回家的最棒禮物。
我想,我的老年生活應該會過得蠻不錯的,因為我在我的中年之旅有刻意的在學習讓自己轉換個性,用與年輕時期完全不同的思惟去看待人生不如意事,成為一個人人跟我相處都覺得是舒服溫暖的智慧長者。
願有在讀這篇文章的你,也能有意識的在你的中年之旅好好進修,在人生下半場開始前就提前佈局讓你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註:內觀中心很缺法工哦,如果你之前已看了我文章參加過學員十日課程的話,那我會建議你去嘗試當內觀法工,會得到不一樣的超能力哦。
(本文天下雜誌稿費捐給六龜法邁內觀中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Cookat Hong 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學會了......我學到了...... 材料 : - 飯:米1空氣,芝麻油1湯匙,鹽少許,芝麻 - 配料:紫菜,2片紫蘇葉,1個醃蘿蔔,1個雞蛋排,1個胡蘿蔔,2串奶酪 - 豬肉豬肉:120克豬腰肉,一些鹽,胡椒粉,麵粉,雞蛋,麵包屑 1.米飯1加入1湯匙芝麻油,少許鹽和少許芝麻。 2....
芝麻葉煮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Salt & Stone (台北)
對於這家餐廳, 不少朋友曾不停好評轟炸我, 可惜我與它的緣分一直不深, 連著幾次平日中午因為臨時有事需要到101, 打算餐廳一開門就進去用餐想說應該會有位子吧? 卻總是得到訂位已滿的回覆, 連高腳椅一個人的位子都沒有, 害我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被人家加入黑名單之類? 😆 幾番嘗試失敗, 每每仍拎不少麵包回家, 終於, 某次行程剛好排定101時, 把S&S納入, 先行預定位子, 終於終於吃到了
章魚沙拉的章魚很嫩但不失彈性, 有微炭燒香氣, 橘色醬像辣味mayo, 棗色很像是黑橄欖醬, 黑橄欖醬比較鹹! 馬鈴薯熟透很綿密, 芹菜煮熟, 看起來像臘腸的長條頗鹹但蠻香, 最重要章魚很好吃, 芝麻葉有苦味, 看似簡單味道卻很豐富
玉米餃的皮偏硬有Q, 玉米蓉和玉米粒都很甜, 像玉米罐頭那樣的甜度~ 蝦子很有彈性, 白色乳酪醬的味道是鹹甜的, 真要挑惕大概就是蝦肉與醬和麵餃並沒有很融合, 整體甜且奶所以剩大概四顆時就差不多了
蘋果塔的蘋果還帶皮, 稍微影響口感, 我喜歡塔皮邊邊沒有浸濕的部分, 香草冰淇淋很好吃 😋
最常買的麵包當然是肉桂捲囉! 他們的肉桂捲有三種, 美式肉桂捲通常被我排除在外, 麻花肉桂捲與香檸肉桂捲是我偏好的種類, 如果喜歡越嚼越香的麵包, 適合麻花版本, 如果和我一樣熱愛可頌口感的話, 推薦你香檸肉桂捲! 檸檬味道和滿滿糖粒會襯托麵包體的奶油香, 好吃啊
#ellen在台北
#台北 #台北美食 #信義區 #肉桂捲 #香檸肉桂捲 #蘋果派 #義大利麵 #麵餃 #taipei #saltandstone #ravioli #appletart #cinnamonrolls #台湾 #パスタ #ラヴィオリ #アップルパイ #シナモンロール #대만 #타이페이 #솔트앤드스톤 #파스타 #라비올리 #애플파이 #시나몬롤 #ellen吃甜點
芝麻葉煮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食況轉播 #蘭餐廳
一週前,新北市宣布禁止餐廳內用七天,我大慌。急急去訊Nobu主廚:「明天中午去找你吃飯可以嗎?」
愛要及時,吃飯也是,疫後時代講求當下。踏進「蘭餐廳」,也見到幾張熟面孔,懷抱相同心思的人,不只有我。
五月中疫情升級時,蘭餐廳剛換菜單。恢復內用後,這份菜單重新登場,也因應季節做了微調。非常喜歡開頭一道山羊凝乳,像是鹹的義式奶酪(panna cotta),浸泡過月桂葉的山羊奶揚起木質調的雅香,綻放鮮鹹,文旦與葡萄柚嗶嗶剝剝,粒粒酸亮,還有百合根脆脆的甘甜,在口中既和諧,又醒舌,風味上乘。
另一道新亮相的菜色是胭脂蝦,蝦肉本身用薄鹽醃過,吹彈可破,蝦殼蝦頭則拿去做了澄清湯,質地透明而風味緊緻;更有意思的是配菜,用來幫襯紅蝦濃味的米苔目,是用帕瑪森起司、乳清、雞蛋與在來米米粉製成,像是義大利pastatelli麵條的台灣版,無筋性,而香軟黏糯,和稠而甜的胭脂蝦融為一體,相當有趣。
幾道夏季菜色依舊討喜。厚切花枝帶刀紋,經油封,軟中有彈,酸鮮明朗,酸味一方面來自酸豆水,二方面來自鹽膚木,脆的口感對比則是梅醋漬苦瓜,另以芝麻葉油、金蓮花葉賦予清涼辛嗆;熱燙鬆化的拇指馬鈴薯,點綴以酵母脆片和血腸粉末,也有烤馬鈴薯佐培根與酸奶的趣味;季末的綠竹筍,用米湯煮熟,去殼後再以乾香菇高湯煨煮,嚐得到細肉厚甜,醬汁也是米湯,越光米與昆布高湯的溫柔暖滑,躍現山葵的清新嗆香,簡潔優雅。
主菜是日本F1國產牛紐約客,佐以洋蔥泥醬汁、小青椒、奶油炒菠菜,是中規中矩的一道;真正有趣的是主菜登場前的清口冰沙,洋溢玉米的甜味與香氣,卻不只是玉米,青豆、紅蘿蔔也在場......這是「三色豆的逆襲」!將三者融為一體,隱藏外觀,而釋放香甜,爆米花與鴨肝的冰沙更增添芬芳與鮮味,的確,讓人欣然接受呢。
最後的冬瓜茶甜點,以蘋果、薑、薏仁去襯托冬瓜茶冰淇淋的帶有焦糖味的甜,爽口宜人。
好在,至今一週,疫情未再延燒。可以坐在自己喜歡的餐廳裡吃飯,總是開心的。
芝麻葉煮熟 在 Cookat Hong 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學會了......我學到了......
材料 :
- 飯:米1空氣,芝麻油1湯匙,鹽少許,芝麻
- 配料:紫菜,2片紫蘇葉,1個醃蘿蔔,1個雞蛋排,1個胡蘿蔔,2串奶酪
- 豬肉豬肉:120克豬腰肉,一些鹽,胡椒粉,麵粉,雞蛋,麵包屑
1.米飯1加入1湯匙芝麻油,少許鹽和少許芝麻。
2.將調味的米飯撒在一塊米飯上,放上2片芝麻葉,煮熟的雞蛋,1個蘿蔔,2條芝士條。
3.燉120克豬腰肉,放入鹽,胡椒。
4.將捲起的紫菜飯卷捲起來放在肉上,然後蓋上肉。
5.用麵粉,雞蛋水和麵包屑將米飯包裹在肉裡。
6.用油炸 , 完成!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ookatHK/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ookat_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ESlGQwaQaI/hqdefault.jpg)
芝麻葉煮熟 在 我愛全聯-好物老實説| 喜歡韓國芝麻葉的朋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一下. (請不要罵我). 這三種不是一樣的嗎? 為什麼名字不一樣呢? 三種是不是都可以. 做生菜沙拉呢? 如果煮熟. 怎麼煮比較好吃呢? 323. 84 Comments. 9 Shares. ... <看更多>
芝麻葉煮熟 在 [心得] 芝麻菜的吃法(箭生菜) - 看板cookclub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圖文版
https://blog.chinatimes.com/food/archive/2013/03/04/6457953.html
--
話說之前因為一時興起,和朋友合購了ㄧ大盒芝麻菜。我個人是很喜
歡它的味道,它本身可以作為生菜,但每天一直嚼它像是吃草也是蠻
無趣的,然而蔬菜的青春實在太有限,所以,我就自己嘗試了幾種吃
法,個人覺得都還不錯吃喲!
奶油培根義大利麵
食材:義大利麵、鮮奶油、培根、雞蛋、蒜頭、洋蔥、黑胡椒粉
上網比較了好幾個作法,發現培根奶油義大利麵好像算是一款簡單、
適合新手的義大利麵入門選擇,而且如果經驗夠的話,可以一邊煮
麵、一邊備料,只要20分鐘左右應該就可以完成,但因為本身完全
沒有經驗很緊張,所以還是乖乖地先把可以事先做的工作做好。
1.培根兩片切段、洋蔥半顆切丁、蒜頭兩瓣切末
2.雞蛋只取蛋黃的部分,然後和鮮奶油充分混合
混完之後會是漂亮的鵝黃色,看起來很像小時候喝的果汁牛奶
3.把培根用小火逼出油脂
4.很多食譜會另外用奶油炒香洋蔥,但我本身覺得這道料理有培根
又有鮮奶油,已經很肥滋滋了,所以我就自以為聰明的用剛剛逼出來
的肥油來炒洋蔥。(因為我本身用的鍋子很小,如果你的鍋子夠大的
話,應該可以把培根撥到一邊,就可以炒香洋蔥了)
5.然後我此時才下義大利麵,這沒什麼眉眉角角,水滾再下麵,然
後記得放鹽,外包裝上面都有建議的烹調時間,個人覺得按照它的時
間煮,口感蠻剛剛好的。
6.然後回頭把培根放回鍋裡一起炒,然後此時我才放蒜末,因為太
早下去炒它太難control很容易焦掉
7.然後就是等、等、等麵煮好,煮麵我會用手機的碼錶倒數計時,
剩下2分鐘不到的時候就會開始緊張
8.時間到了把麵條放入醬料的鍋子,一起翻一下,稍微把醬汁收乾
一點就可以啦!
9.最後再拌入芝麻葉,撒上黑胡椒粉就大功告成啦!
除了培根奶油義大利麵,之外,我也自己嘗試了搭配我最愛的大蒜橄
欖油義大利麵,這個更簡單喲!
大蒜橄欖油義大利麵
食材:大蒜、橄欖油、義大利麵(好像在說廢話,)
1.大蒜切片,然後放進橄欖油裡面用小火慢慢逼出蒜頭的味道,然
後此時也可以先調味也就是加鹽巴
2.因為是小火,所以此時可以很悠閒的進行煮麵的動作,其實也可
以先煮麵,從把水煮滾、下麵到撈起來,估計至少15分鐘吧,煮麵
記得,加鹽、水滾再下麵,順帶一提,因為義大利麵要煮比較久才會
變軟,不像我們的陽春麵,下麵的時候超出鍋子的麵條,大概1分鐘
內也會滑進滾水裡,義大利麵可能煮了3分鐘還露在水面外,所以建
議用大鍋子煮,我們炒菜的鍋子就是不錯的選擇。
3.然後把麵條倒進橄欖油鍋裡拌一拌就好啦!
嗯哼,然後我要大方承認我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我太早把芝麻菜放進
去拌了,結果它就...熟了XD(熟了的芝麻菜會失去了它的味道和
香氣,哭哭)
為了快速消耗芝麻菜,除了正餐,下酒菜也來一下,因為第一種吃
法,冰箱裡還有現成培根哩!
烤培根綴芝麻菜
食材:培根、芝麻菜、黑胡椒粉
1.培根切片平鋪烤盤上
2.放進烤箱裡面烤6分鐘
3.再加上芝麻葉、撒上黑胡椒粉就大功告成,和啤酒是絕配!
好的,以上分享完畢,基本上我個人覺得都很速配,但因為芝麻菜本
身的味道蠻濃的,嚴格來說甚至有點辛辣,不一定所有的人都可以接
受,不過和培根、奶油這種油滋滋的食材放在一起,正好可以
balance一下,和大蒜橄欖油這種清淡口味的義大利麵送作堆,就
顯得有點喧賓奪主了,以上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試吃報告!The en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8.54.37.25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