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狩獵文化權作為文化集體權/許育典(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特聘教授)#裁判時報第110期
釋字第803號解釋針對槍砲條例與野生動物保育法,處罰原住民持有獵槍打獵之規定是否違憲做出解釋,並啟發對原住民族狩獵文化究竟屬於個人權利或是族群集體文化權之討論。許育典教授在本文中,以加拿大司法判決為例,深入淺出剖析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特殊性,肯認保障原住民族集體權之重要,並提出憲法增修條文作為將狩獵文化權作為原住民族文化集體權之依據。
✏關鍵詞:釋字第803號解釋、原住民族文化權、狩獵文化權、文化集體權、比例原則
✏摘要:
聲請人王○祿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下稱「槍砲條例」)等罪案件,認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103年度原上訴字第17號刑事判決,所適用之槍砲條例第20條第1項有關自製之獵槍部分規定、依同條第3項規定授權訂定之槍砲彈藥刀械許可及管理辦法第2條第3款規定與野生動物保育法(下稱「野保法」)第21條之1第1項規定、第2項前段規定、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管理辦法(下稱「原住民族利用野生動物管理辦法」)第4條第3項規定及同條第4項第4款規定等,有關:壹、原住民持有供作生活工具用之槍枝,限於「自製之獵槍」始有免除刑罰規定之適用;貳、系爭規定三至六限制原住民族狩獵文化權,有違反憲法第15條生存權、第22條保障原住民族狩獵文化權、第23條比例原則、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第11項、第12項前段肯定多元文化存在價值並促進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發展之意旨。另系爭規定二將自製獵槍定義為「原住民傳統習慣專供獵捕維生之生活工具」、「其結構、性能須逐次由槍口裝填黑色火藥於槍管內,以打擊底火或他法引爆,將填充物射出」等情,增加法律所無的限制,已逾越法律的授權,有牴觸憲法的疑義等語,向司法院聲請解釋憲法。
✏試讀
🟧個人權利或集體權利的爭點
原住民從事狩獵活動的文化權利,究竟是個人權利?還是集體權利?
當然,在這裡我們有必要釐清一個問題,究竟能不能從個人權利出發,藉由體系解釋的方式,讓現有的規範完全實現原住民族的保障,並確保每個人民都能達到最大可能的自我實現?如果有這種可能,那麼,只要透過憲法解釋,讓傳統基本權將原住民族的保障納入即可,而無須採用集體權的模式。對於此一問題,我們可參考加拿大最高法院的判決案例:奇爾科廷族對不列巔哥倫比亞省(Tsilhqot’in Nation v. British Columbia)。奇爾科廷族自稱是「河流的民族」(People of river),長期世居在加拿大威廉湖及其週邊流域,並以傳統的漁獵、伐木為生。他們並不完全定居在一塊土地上,而是根據季節、漁群,而進行一種巡迴、半遊牧的生活。在加拿大被英、法二國殖民後,其居民曾多次與政府爆發流血衝突,自1983年起,加拿大政府畫出一部分土地作為原住民保留區,使該民族居民可於保留區內營其傳統生活,但由於漁獵生活需要廣大土地,且捕獵活動常可能越界,奇爾科廷族仍常和當地省政府產生衝突。2012至2013年間,省政府與該民族對簿公堂,並要求法院判決當地原住民不得越過其保留區邊界、或進入邊緣區域的公、私有土地內進行經濟活動,只能在其「定居範圍內」進行。而原住民則主張自己應就其傳統的活動區域,有完全漁獵、伐木、或其他土地利用的權利。2013年11月,該省的上訴法院判決,奇爾科廷族可以擴大其漁獵範圍,無需地主或政府的同意,但仍然要求原住民「具體、清楚的將區域邊界定下」。該族人民認為,上訴法院的判決忽視了他們傳統文化的特殊性,企圖以歐美文化對所有權的概念,規範他們的傳統生活。因此,他們繼續上訴最高法院,而加拿大最高法院則判決:「奇爾科廷族人就其傳統生活領域,享有土地的『占有權』及『使用權』,而不受限於其『定居』的土地、或因此必須明確的畫分其生活區域」。在這個判決中,我們可以注意幾個特殊之處:
(一)加拿大最高法院的判決,並非針對「所有權」而是「占有(occupation)權」。由於原住民的文化差異性,當地原住民並不打算取得所有權,而獨占週邊的廣大土地。他們想要得到的結果是「無論誰擁有這塊土地,我們都能在這個區域內經營傳統生活」。因此,他們得到的權利並非排他的、將其他人驅趕出該地的權利。相對的,他們所要求的,是傳統文化、生活模式被尊重的權利。也就是說,開發案並非被完全排除,但必須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前提下,和原住民討論後進行。
(二)此一判決並非將土地判給「一人」或「幾人」,而是給予全族人自治、自決土地利用方式的原住民集體性的權利。在這裡,訴訟的當事人是一個原住民族,而其所得的成果,只能也必須由全族討論、全族共享。
從此一案例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傳統基本權的不足。原住民在這種情形下,單一的個人在一二代人權的體系下,因為並沒有具體、明確的基本權受到侵害(該族人只有在一小塊保留區域內有土地的所有權),因此不具當事人適格。而其所追求的,過傳統生活的「權利」,也無法由傳統的基本權賦予,因為這種權利,只有在整個民族能共同享有自治自決的生活時,他們所爭取的內容才得以實現。在此,我們可以看出,透過社群共有的「集體權利」,而讓一群人能主張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並得以成為訴訟的主體,此一理念具有實益。而應用在原住民族社群,意即他們可以以原住民部落為主體,主張其文化、教育、環境……等權利的自主自治,並能以整個部落作為訴訟的當事人,由此觀察,我們可以肯定對原住民族集體權的保障有其必要。
🗒全文請見:原住民族狩獵文化權作為文化集體權──評釋字第803號解釋的釋憲同理心,許育典(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特聘教授),裁判時報第110期
📕本期目錄: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3816
📢訂閱 #月旦雜誌,最新優惠:http://qr.angle.tw/gyj
📢#月旦知識庫 最新購點優惠:http://qr.angle.tw/dzl
📚#元照新書:http://qr.angle.tw/pp8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20175380邀您一起我想幫您 #圓夢慈善音樂會 這集邀請到悟善文化基金會的發言人 曹維琪 與國防部示範樂隊隊長 董皓雲 中校一起接受專訪,介紹即將在明年1月12號在台北舉辦的圓夢慈善音樂會,這場音樂會也是由國防部共同協辦。 財團法人悟善文化基金會自2010年成立迄...
花蓮原住民比例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還地於民卻變質官商牟利?缺乏監督的原保地增劃編政策,反而打開「炒地」後門】
為了回應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政府在1990至1998年首次「增劃編」原保地,只要原住民過去有使用土地事實,本人或後代可以申請增劃編為原保地。2007年增劃編制度常態化後,至今約有4000多公頃成為原保地。
然而,監察院曾在2016年針對原保地流失問題對原民會提出糾正案;花蓮縣審計室更發現,糾正後此類案件仍持續增加。實際上,新增的原保地有很高比例違反「原保地所有人必須是原住民」的法令規定,成為投資客、公務員、地方派系牟利的好用工具:
預期公路、火車通過的附近土地被投資客、地方有力人士早早「相中」,他們找原住民當人頭,把該塊土地劃成原保地,再「抵押」給私人開發牟利。花蓮縣審計報告指出,被抵押的原保地中,部分土地所有人和取得土地者是公務員。
而在鄉鎮負責調查土地使用狀況的土審會,則常被指控全遭地方派系把持,無視土地使用事實,將有開發利益的精華土地劃給「地方關係好」的人。雖然原民會強調土審會僅提供諮詢、沒有最終決定權,但民間並不埋單此說法。
保護原住民的政策為何變成炒地圈地後門?政府的應對方案是什麼?預定放寬原保地開發限制《國土計畫法》即將在2025年實施,若不能在此前有效關上「炒地後門」,部落族人擔憂,土地流失恐將更嚴重……https://bit.ly/3mbjH9Q
#更多專題文章
【記者化身採訪,「原保地假買賣」一條龍手法大揭露】https://bit.ly/3gcbPkz
【掠奪原保地:玩法賣地,你不知道的露營和溫泉區亂象】https://bit.ly/3CRMsy9
【守護原保地,族人站出來:從信託、法人化、部落共管找出路】https://bit.ly/3k79AjU
#報導者 #原住民 #原住民保留地 #土地正義 #增劃編 #花蓮 #土審會 #地方派系 #國土計畫
花蓮原住民比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8/15 FM96.7 環宇廣播電台 客庄花路米
📌下午16:00pm『節目預告』#玩樂鹿野客家庄#
🔻學生特派員:#陳淑玲# 同學 /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所#
🔻每年到了夏天,台灣最熱鬧的 #天空節慶# ,就是位於 #台東# 所舉行的「#熱氣球嘉年華# 」了!此外,因為疫情無法出國旅遊的關係,台東的好山、好水、好人文,也成了最夯的國旅第一名佼佼者。
然而一提起台東,一般人最先聯想的便是原住民的家鄉,卻不知道台東也是客家人的家鄉!特別是「#鹿野#」還是知名的 #客家庄#,來這裡旅遊,說客語也可以通喔!
因此,今天在「#客庄撩透透#」單元,我們的學生領路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所的「陳淑玲」同學,要帶我們玩樂鹿野客家庄外,還要帶我們去窺探「#鐵路開到哪#、#客家人就搬到哪#」的 #瑞和車站# 的故事,還有品嚐台東第一名的 #久昂臭豆腐# ,和純手工炸客家蘿蔔糕,以及不可思議的 #台灣最美監獄#,喝一杯「#受刑人咖啡#」外,還可以一起做公益喔!非常有趣的意外客庄之旅。
[#節目播放歌曲]🎼
1 )彩色寧靜海/謝宇威
2)客人的腳跡/i color 樂團
3)唱我們的歌/吉那罐子
📢📢📢【#客家包打聽#】
邀請到廣播主持人李佳,為我們介紹「關於台東客家庄」的移民史
根據史文獻記載,台灣東部最早有客家人的歷史紀錄,開始於清咸豐3年,由台灣西部移入,在現今的玉里,建立了「客人城」。而晚清時期的「開山撫番」政策,開始有了客家移民移入台東。日治時期,台灣西部的客家原鄉因為耕地不足、生活困頓及天災人禍等,陸陸續續有不少的客家人看見台灣東部地廣人稀和移民村勞力不足的誘因,再加上糖工場、農場、樟腦開採提供更多工作機會等,還有竹苗地區的客家人善於開墾旱田的經驗,有能力克服花東縱谷河床上石頭多過泥土的問題。因此,吸引許多來自新竹的客家人大量移入花蓮和台東。根據客委會的統計,目前在臺東縣客家人口數約占全縣人口的21%,其中縱谷三鄉鎮池上、關山和鹿野的客家人口比例最高,均佔四成以上,台東市則佔二成喔!
花蓮原住民比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20175380邀您一起我想幫您 #圓夢慈善音樂會
這集邀請到悟善文化基金會的發言人 曹維琪 與國防部示範樂隊隊長 董皓雲 中校一起接受專訪,介紹即將在明年1月12號在台北舉辦的圓夢慈善音樂會,這場音樂會也是由國防部共同協辦。
財團法人悟善文化基金會自2010年成立迄今,秉持悟善禪師「相逢就是落地親,何必定要骨肉親」的無私理念,長期關注並投入人力、物力,為偏鄉及弱勢兒童教育、生活提供協助。
在「5380」專案的推動下,美籍希臘裔合唱指揮博士Irene Messoloras Dolce特地從美國西岸專程來台參與為台灣孩子們的圓夢計畫,還有出生台東的原住民聲樂家 胡待明老師更是義不容辭的為家鄉的孩子們「發聲」。在2017年的開始,我們希望用音樂、歌聲為孩子們祝福,為了讓音樂會更多元化,除了有在北台灣相當活躍的「桃園知音合唱團」及「五十蘭愛樂合唱團」共襄盛舉外,另外還特別邀請國內知名的「國防部示範樂隊弦樂團」,除以精湛的演出技巧,展現新世代國軍軟實力,進而推動全民國防理念外,更希望拋磚引玉,激發大家善知善念,重新喚醒「軍愛民、民敬軍」軍民本一家的精神,共同為社會公益奉獻心力。
本場音樂會除保留部分票券提供台北、新北市公益團體扶助之孩童到場欣賞外,目及款項將全數納入本基金會「5380」專案款項,依比例捐助 #宜蘭湖山國小弱勢學童 #花蓮玉東國中木工班 #及因莫蘭蒂颱風受重創的台東紅葉國小棒球隊,以實際的行動為孩子圓夢。
演出時間:2017年1月12日(四)晚間7:30 。
演出地點:中油國光會議廳。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3號
演出場次:一場次,節目全長約120分鐘。
花蓮原住民比例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立委蕭美琴近日針對偏鄉儲蓄互助社餘裕資金轉存問題,質詢金管會主委李瑞倉後,今日(17)於財政委員會質詢時,獲得善意回應。又因今日財政委員會提出「普惠金融」業務報告,與偏鄉金融議題緊扣,蕭美琴再度要求原民會、金管會、內政部等相關單位,考量偏鄉地區金融城鄉差距,擴及金融服務普及性。
台灣偏鄉地區少有金融機構,以花蓮為例,僅有花蓮市、吉安鄉、玉里鎮設有銀行,其他偏遠地區僅仰賴業務功能受限的郵局、農漁會信用部與信用合作社等提供金融服務。因此儲蓄互助社在花蓮蓬勃發展,擔負起協助經濟弱勢者獲得金融服務的重大責任。
惟近年貸放款比例逐年降低,餘裕資金增多,且受限於金融機構大額存款限制,無法比照其他行庫轉存,使餘裕資金無法穩定規畫,亦使儲蓄互助社永續經營面臨困難。
蕭美琴於十月底質詢金管會後,獲得花蓮第二信用合作社善意回應,願意以優惠利率提供互助社於營業據點轉存,餘裕資金問題暫時解套。
除此之外,原民會於蕭美琴質詢中亦表示,與儲蓄互助社概念相仿的「原住民族互助銀行條例」,也將於今年底提出草案,未來也將以儲蓄互助社現有網絡為基礎,規劃出適切的金融服務規範,嘉惠更多偏鄉民眾。
蕭美琴指出,為提升金融服務可及性與友善度的理想,金管會應對金融業者釋出更多誘因,將偏鄉服務納入企業社會責任的評比。亦要研擬具體獎勵措施,獎勵、協助金融機構擴展服務範圍。
而公股行庫基於社會責任之義務,更需扮演推廣普惠金融的角色,即便在無獲利基礎的情況下,也應將弭平金融服務的城鄉差距視為己任。
蕭美琴也將持續監督內政部、金管會、原民會等單位,兼顧社會弱勢族群金融需求,並鞏固金融體制的健全與正常化,使偏鄉金融服務機構永續,提升服務的普及、友善程度。
花蓮原住民比例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口頭質詢─
▶退輔會早年為了安置許多在台灣的榮民,實施了一些政策及土地運用方式,例如安置措施及農場就業機會。現在時空環境很不一樣,未來我們要善加利用國家資產,一方面確實照顧榮民,另方面在資產運用上又對國家最有效益,這是我們在整體改革和規劃上應該思考的問題。
▶花蓮縣有兩個比較大的案例,一個是壽豐自費安養中心,早期有很多榮民以自費在那裡居住,直到近年才移出。主要是人數減少,花錢改善舊設施,已不符經濟效益。你們是主張繼續放在退輔會底下去活化?還是要交回國產署去進行整體國家資產的活化運用?
趙處長秋瀛:我們希望無償釋出給國家國產署使用。退輔會長年的政策就是如果國家需要,我們願意把這塊地交給國產署,透過國產署召集會議進行三方或四方現況點交,不過此案花蓮縣政府的意願和態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他們認為東華大學城有幾塊特定地有活用,所以目前暫時沒有進度。我們甚至主動把台東太平分部釋出給台東縣政府的案子轉給花蓮縣政府參考。
▶這塊地閒置在那裡也不是辦法,在資源的配置上應該開放,讓非榮民的民眾也可以自費或是透過社會處安置,來妥善運用這個空間。同時台灣還有許多弱勢團體在尋求完整的社福用地,例如門諾醫院就計畫成立自閉症兒童照顧中心,東部地區也的確適合作為特殊需求的安置或療養的環境。要如何妥善運用應該不是退輔會一個單位的問題,也不是地方政府意願的問題,還涉及到衛福部及國家資產活化的政策問題。本席希望能交由跨部會作些專案,必要時引進民間資源作BOT、ROT等等各種不同的方案,儘快有一些進度。再者,我希望這塊地維持社福或弱勢照顧的用途,不要輕易轉換成商業或旅遊用途,維持它的原始用途及土地的完整性,希望退輔會在處理過程能特別注意。
▶關於農場的土地運用,退輔會和台糖在花蓮是除了國防部以外的最大地主,你們身為大地主,對於土地運用應該配合國家整體政策。目前花蓮是全台有機耕作面積最大的縣市,占全台灣的四分之一,但是我們還有空間和機會讓它做得更大更好,因為花蓮擁有獨特的天然條件環境,包括獨立的水源、相對不受污染的灌溉空間及土地運用模式。退輔會的土地面積夠大,所以更適合作有機耕作,因為比起小面積農地切割處理,任何一塊農地都有可能被隔壁農地所污染。長良有機專區對外放租,就做得很成功,但本席更期待的是我推動多年的有機農業研究中心,它可以推動有機施肥、有機天然災害的防治、東部地區原生種植物尤其是原住民傳統植物的研究和推廣。前任主委董主委也承諾要配合國家政策,往這個方向做努力,但是在他卸任前,這個案子就中斷了。原來已經跟農委會談妥由花蓮農改場設置有機農業研究中心,預算也編列了,要如何延續這樣具有多重價值、對地方農業有助益,甚至還可輔導原住民就業的案子,尤其花蓮職業軍人中原住民的比例特別高,如果他們能有在地就業的機會,收入有適度的保障,我相信這應該是讓更多原住民願意進入軍隊體系的極佳誘因,不只保障他們日後的生活,而且能夠回到原鄉,所從事的農業也符合傳統及文化的傳承,因此政府應盡力來協助與配合。
楊處長駕人:基於公務需求和地方需求,我們是非常贊成這個案子。農改場和我們有兩次會勘,我們也希望將來4到9年的退伍軍人能優先去受訓,取得有機認證和技術,對當地農產品經濟作物或是將來就業環境的提升都有助益。因此我們是很積極和農改場合作,這個案子我們希望很快就撥用,已經確定要給他們完完整整的一塊9.28公頃,且農改場會設一個隔離帶,以保障有機示範園區的空氣和水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