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想接觸到更多負面資訊,我這幾兩天滑臉書都像看鬼片那樣,用快轉的!看到有鬼的地方(吵疫苗、吵封城、吵下台)就用食指👆用力向上一滑。
這算逃避嗎?不是!因為看再多,也只是增加仇恨值,而妳各位也是只能待在家啊!而我也是要繼續在香港的日常營運。
不只一位同學悄悄話問我,之前是怎麼撐過來的?!不少人說自己目前真的很負面、很不快樂,覺得似乎患上了憂鬱症!
真的就是,先暫時讓自己放空不要看、不要聽,除非你接觸完那些新聞後,能夠幹什麼幫上防疫前線的大事,不然暫時不理會外界的事,其實沒差!
所謂的放空是:
#不做有進度的事
不要看別人又做菜做披薩做蔥油餅,你就想著也要跟進!又不是一定要廚藝很厲害才是防疫有功!
也不用看見其他家長幫小孩自學、讀很多繪本、做手工藝,妳就覺得自己是廢媽媽、想著也要幹嘛!
依照自己的心情就好!#功課有寫有交有上傳就好 !例如給小孩玩麵團,不用真的做出一塊翻糖蛋糕,也可以很療癒!亂灑水彩,不用真的畫出一幅山水畫,也可以很舒壓!
總之,不用去看別人在幹嘛、只專注在自己跟家人的吃喝拉撒睡即可!讓自己真的擺爛到極致,真的歸零,比較有助真正脫離負面情緒!
#聽自己喜歡的音樂 #不必非得配合小孩
想說小孩在家沒學習,就讓他們聽一些英文故事或迪士尼、古典樂?如果這只會讓妳壓力更大就不用啦!
我這一年來,spotify都依照自己的心情播歌,搖滾、電音、韓劇ost、廣嗨、華語排行、爵士,輪流播,播很大聲!真的很解壓,小孩其實也藉此認識了更多元的音樂!(他們現在連滅火器跟Beatles都滾瓜爛熟)
#不想做運動就算了
我知道妳滑開臉書,很多朋友跟KOL都在居家自主運動,看起來很激勵人心?!但如果這只會讓妳更煩,那就爛在沙發裡,不要去看那些積極的人😂!反正暫時頹廢還有助疫情降溫,那就放過自己吧!(雖然我是支持加減動一動,情緒就會好起來的那派啦,但若妳不是的話,就連我都不要看!👌?)
差不多就是這樣,我打完這串就要再把手機放一邊,認真弄小孩弄老公了!我不想再看到防疫只是出一張嘴喊爽但民眾滿意度卻一直升高的這種蠢事了!(最後還是爛尾,忍不住嘴了一下)
妳們看完這篇就去追劇吧!我酒開好了!
/
再新增一點!雖然我之前的防疫生活是屬於很有事做的,一直下廚、弄很多花招陪小孩、居家運動的那種,但我本來就是閒不下來的人!有沒有關在家我都是這樣過生活!因為這樣會讓我開心起來!但妳們不一定要跟我ㄧ樣!#好好生活沒有標準答案或既定的公式
/
(超神經有沒有!明明我肉體就在香港,但我精神跟靈魂都與台灣同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片來源 徐紀琤臉書 《真情真意:華語影壇第一代玉女巨星甄珍的千言萬語》簽書會七月十四日1400MLD台鋁書屋 甄珍,本名章家珍,祖籍浙江省杭州市,出生於北平市,台灣和亞洲影壇享譽盛名的著名女演員,紅遍台港、日韓、東南亞等地的台灣第一代國際巨星。 其清新脫俗、絕美出眾、傑出演技;更難得的是親切自然、...
華語 鬼片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幾年前的《紅衣小女孩》恐怖電影爆紅,連帶的以恐怖電影來行銷台灣本土文化的想法成為眾多「文創」產業行銷台灣文化的又一個案例。這個看似新鮮且「潮」的文創概念,實際上並不是台灣電影第一次以恐怖片的形式來傳達與表現台灣本土文化或信仰了。如果你試著搜尋台灣在70年代以降的恐怖片,70、80年代的台灣恐怖片就時常以本土民俗傳說以及都市的疏離感出發去描寫人鬼的衝突或鬼的冤情。許多當時的題材之構想與創造力甚至遠遠超過我們當代的想像(當然,尺度也是遠遠高於當代電影),因此,在那個戒嚴的威權時代,電影工作者如何能夠利用被管制、審查的電影來進行自己的創作、傳達理念或推廣台灣本土文化?
———————
臺灣電影史中曾經有過一個對於鬼非常著迷的電影導演──姚鳳磐。姚鳳磐從 1960 年代初開始為電影編劇,作品包括李行的《街頭巷尾》(1963)、宋存壽《破曉時分》(1966)、臺語片《素蘭小姐要出嫁》(1963)、瓊瑤電影《幾度夕陽紅》(1964),以及無名氏兩本著名小說《北極風情畫》、《塔裡的女人》的改編等。姚鳳磐原為記者,寫過廣播劇,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以一篇報導橫貫公路艱難施工的文章得到了記者工會採訪獎,還當選過十大傑出青年。
姚鳳磐從小愛看電影。他曾經寫過一篇約翰.福特的文章因而有幸與這位西部片電影大師見面,受益良多。雖然並非科班出身,他卻決定以電影導演為職志。他在 1969 年拍出了第一部電影《玻璃眼球》,片中獨特的懸疑氛圍,馬上得到了電影公司的矚目。他同年創作的第二部作品就是一部女鬼電影《雪娘》。
《雪娘》之後,姚鳳磐拍了一系列電影,並且參與了李行《秋決》的編劇,他努力嘗試多元戲路,但是票房並不成功,直到 1974 年他再度創作鬼片,終於以《秋燈夜雨》一片爆紅,建立了他的創作風格,也奠定了華語電影世界中「姚氏鬼片」的地位。
《秋燈夜雨》引爆了臺灣的鬼片旋風,他接著繼續拍了三部鬼片:仿《秋燈夜雨》的《寒夜青燈》(1975)、《藍橋月冷》(1975),以及以臺灣冥婚習俗為主題的《鬼嫁》(1976),票房都相當成功。
僅管姚鳳磐處理鬼怪懸疑的天分異常,作品也很受觀眾的肯定,他卻依然不願意被綁死,除了拍鬼片,他也嘗試其他題材,但是他的電影似乎只有懸疑鬼怪片受歡迎,請他導演鬼片的邀約不斷,他卻以「找不到新題材」為理由而拒絕。他希望在鬼片的故事上有所新意,卻害怕失去熱愛姚氏鬼片公式的觀眾族群,連帶影響票房和市場,再加上電影法規的影響,都造成了他的創作困境。
姚鳳磐的創作生涯中嘗試過諸多類型,除了鬼片,他也拍過驚悚、文藝、喜劇、動作等片種。然而鬼片終究是他最鍾愛的,從《秋燈夜雨》、《鬼嫁》,直到後來的《索命三娘》(1979)、《夜變》(1979)、《討厭鬼》(1980)、《鬼屋禁地》(1981),以及最後一部鬼片《九轉十八彎》(1982),姚鳳磐從不停留原地,永遠在求新求變,本著土法煉鋼的精神,製造懸疑、恐怖、視覺的新奇感,挑戰觀眾的感官極限,也挑戰自己。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taiwanese-horror-films-with-yao-feng-pan/?fbclid=IwAR1pxhc0RU44VNpReYrH8xPq_ZfJRyDi6kqo33vwyXkzX1qNpA7hvSnqK7E
華語 鬼片 在 完全娛樂 ShowBi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冬天冷冷地看鬼片好像也很有FU😎
#杏林醫院 #林柏宏 #太保 #朱芷瑩
#12月31日跨年上映
台灣年度必看鬼片《杏林醫院》將於2020年12月31日壓軸登場,擔任今年最後一部壓軸國片,受到全台觀眾注目話題不斷。該地點為全台網友票選最陰森廢棄醫院第一名,撞鬼案例層出不窮,導演更實地取材拍攝,就是要帶給觀眾親臨現場的恐怖氛圍。
導演受訪時談到,當時跟攝影師進到醫院拍攝時,雖然是大白天,但仍感受到一股陰森涼意。但導演並不相信鬼怪,因此並沒有先焚香祭拜,拍攝離開前撂狠話:「搞啥,根本沒拍到鬼啊,想嚇唬誰!」語畢便收工回家。卻沒想到,身體狀況越來越不佳,電影剪輯與後製也不順遂,甚至多次延後上映日期。直到偶然機會下前往廟宇拜拜,被神職人員委婉告知「後面有跟到不好的東西,若不趕快處理恐怕有不好後果。」導演才意識到,趕緊焚香請求神明協助。
導演朱家麟說:「我2019年受到企業名人李正媛邀請,帶我去石碇一個宮廟,裡面有在問事消災,當時沒人知道我拍杏林醫院;那位師父有斜視,他看了我後,印出一張單子,要我去做法消災,說我被一個紅衣上吊女鬼纏了三年,回想起來就是當年拍片中紅衣女鬼上吊的戲時跟上的…」
說也神奇,在祭祀後兩周,電影配樂、音效後製順利找到團隊協助,原本剪輯畫面問題也迎刃而解。更好運的是,電影預告釋出後,收到亞洲各國的發行商青睞,上月底也已確定將在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數十國發行上映。導演直呼:「真的別太白目,去鬼屋裡說挑釁的言語! 對於未知的領域,一定要保持敬畏之心。去現場拍攝驚動到祂們,真的感到分常抱歉,請大家不要再去現場試驗了! 」
《杏林醫院》除了演員找來實力派林柏宏、太保、朱芷瑩之外,幕後團隊更是破天荒強大。台灣恐怖音效專業戶-眶框外音像,合作過《第九分局》,絕不輕易放過電影中每個嚇人環節,拍胸脯保證:「準備好你的強心臟,挑戰每個驚悚瞬間!」電影配樂吳欣穎在操刀《馗降:粽邪2》後,再次把充滿台灣氛圍的恐怖情緒,帶入到電影中。曾協助《人面魚》後製的兔將創意影業,則是擔綱幕後統籌,負責最重要的剪輯、調光等;夢想特效公司則是《女鬼橋》鬼魅製造的大功臣。本次集結全台近年鬼片推手,共同聯合傾力打造最令人期待的華語恐怖作品。
《杏林醫院》劇情講述;台南最負盛名的法師帶隊,帶領想觀落陰尋親的人們,在踏入醫院後,曾經發生的過往,逐漸湧上眼前。不料,醫院陰氣太重,壓的眾人喘不過氣,被無法投胎的怨魂糾纏,生死危在旦夕…陰陽交界生死難料,鬼門已開神佛盡散;鬼影惡煞若隱若現,挑戰觀眾心臟耐懼指數。
華語 鬼片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影片來源 徐紀琤臉書
《真情真意:華語影壇第一代玉女巨星甄珍的千言萬語》簽書會七月十四日1400MLD台鋁書屋
甄珍,本名章家珍,祖籍浙江省杭州市,出生於北平市,台灣和亞洲影壇享譽盛名的著名女演員,紅遍台港、日韓、東南亞等地的台灣第一代國際巨星。 其清新脫俗、絕美出眾、傑出演技;更難得的是親切自然、平易近人、純善和氣;深獲廣大影迷們和眾電影人所推崇,成為大家心目中台灣最資深之永遠的超級偶像玉女巨星。( 維基百科)
《真情真意:華語影壇第一代玉女巨星甄珍的千言萬語》
內容簡介
何其榮幸,
我碰上了台灣電影業風華絕美的時代,
有大導演的提攜、藝界同仁的指導,粉絲朋友的支持,
讓我有機會成為台灣第一代的瓊瑤愛情電影女演員。
何其浪漫,我這一生結過兩次婚,
相信這兩位男士都曾深深的愛過我,我也曾愛過他們,
有甜蜜、有浪漫、有感傷、有後悔、有遺憾……
何其感恩,
謝謝這一生所有相遇的人,
你們的善良、美意、疼惜、照顧、愛護、體諒、支持,
我永遠銘記在心!
─甄珍
甄珍,是七○到九○年代台灣以及華人世界共同的記憶。是1960年代電影公司自三千七百多位報考演員中的唯一錄取。藝名甄珍,是大導演李翰祥取其「甄」選而來,萬裡挑一的「珍」寶。
她容貌清麗出眾,氣質非凡,聰慧過人。黃梅調、古裝鬼片、歷史大片、歌舞片、浪漫愛情片、社會諷刺片、社會寫實片、喜劇片……角色類型多元、表演層次豐富,榮獲兩屆亞洲影后,是票房與演技兼具的演員。從影十九年拍過八十五部電影作品,堪稱世界級的紀錄,她演出的作品可說是台灣當年電影的近代史,絢麗而傳奇。
《真情真意:華語影壇第一代玉女巨星甄珍的千言萬語》是甄珍第一次完整細說自己的生命故事。從備受呵護的童年與環境遷移的影響,進入電影圈的機遇與燦爛,從全盛時代到毅然息影的轉折,從對愛情的懵懂到為愛受苦的無奈,歷經兩段婚姻的遺憾與後悔,與台灣近代電影史上重要的導演、資深演員的情誼,以及樂觀面對晚年的豁達與自在……本書寫盡她人生的跌宕起伏、所思所感,是最真性情,最溫暖厚道,最真實的甄珍。
時光會流逝,一代玉女的身影,永誌難忘。
本書特色
1. 看七○年代零負評女神──甄珍,首度細說人生故事──
包括她的家庭、手足、求學、入行、貴人、如何登上國際巨星、難忘的男主角、二秦二林、兩段婚姻、兒子劉子千等,在這本書裡她將娓娓道來。
2.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文藝電影,精采的明星故事、得之不易的200多幅精采照片,回味七○年代美好記憶──
(1) 從參加甄選到成名,甄珍的美麗和特殊的氣質,讓她在影壇得天獨厚,自然散發炫人的光彩。演技也獲得眾人肯定,1971年以《緹縈》、1974年以《冬戀》兩度獲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2013年,入行五十年的甄珍,更獲頒第50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電影界每個時期都有代表性的人物,在「二秦二林」之前,就是甄珍的時代,也正是文藝片風靡全亞洲時期,這本書不但是甄珍的個人故事,也讓我們回味那些年牽動無數人青春時光的電影風華,以及那些年曾經風靡一時的巨星光彩。
(2) 全書收錄照片200多幅,包括甄珍從小到大的家族照片、甄選照、電影代表作劇照、巨星美照等等,值得珍藏。
資料來源 博客來網站
20191030 網爆83歲謝賢腦梗去世!《東網》打給謝賢本人,他霸氣說:「喂,我現在在忙呀,不講了,Byebye!」,謝霆鋒經紀人霍汶希也說,謝賢正忙跟朋友吃飯,身體狀況沒問題,感謝大家關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hDUA7Je_m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