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rarse la pera
翹課
A:¿Qué tal si nos tiramos la pera ahorita? ¡Habla!
A:我們現在翹課如何?好不好!
B: No, pues causa. ¿Y si nos chapan?
B:還是不要吧,麻吉。萬一被逮個正著怎麼辦?
單字
pera (f.) 西洋梨
causa (m.) (f.) 朋友 * 祕魯用法
chapar (v.) 逮;抓到 * 祕魯用法
補充
causa 在Perú(祕魯)口語時就相當於 amigo 做使用,同義詞例如:pata。
*投稿者註記此為Perú用法
🔺「西班牙文,每日一句」粉專同名書 2021年07月21日上市
🔺誠品、博客來、金石堂等各大通路都買得到!
🔺購買網址:https://bit.ly/3dWdbPp
#西班牙文每日一句
#翹課 #西洋梨 #朋友 #抓到 #麻吉 #祕魯 #西班牙文
=================================
👍動動手指,西語學習零時差
追蹤官方IG:https://www.instagram.com/espaniol.everyday
萬一同義詞 在 職場裡的人類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勿承諾》
投射者好友離開上一份扭曲的工作之後,等待了一段時間,重新接到懂得珍惜專業的工作邀約。
新的公司很器重她,給錢、給空間,看重結果、也尊重在過程中的創意展現。整體來說,是穩定又自由的正確邀約。
遇上伯樂,好友自然全力以赴,上工不久便四處參加會議,被各部門追著下單,短短兩周,交出四份大型企劃。
她在Line上跟我說,我現在知道妳之前的感受了。人人都想上船,等著被載往成功的彼岸。
形容得很貼切,畢竟我們在職場的經歷雷同,陰溝翻船又谷底翻身,對於陽光普照不免特別渴慕,於是在烈日下拼命耕作,以茲證明我們是夠好的農夫。
看著她剛剛獲得一片良田,我想對她說的話,有很多。想了一想,還是長話短說吧,驗證人生,是很個人的事。我回了:「很替妳開心,別忘了妳的意志力中心沒有顏色,感動可以,勿承諾。」
打出「勿承諾」這三個字,手指頭帶著猶疑,反應了心底的不能置信,空白意志力中心的職場應對守則,怎麼三個字就打完了。
而在任何事情都被視為commitment的職場,「勿承諾」感覺上會死無葬身之地。又或者僅屬於某些高層不沾鍋的特權,跟自己毫無關係。我,就是owner啊,要怎樣「勿承諾」。
安節雅的新書,雖然著重在兩性議題,重溫各大能量中心的時候,還是令我有五雷轟頂的感受:「意志力中心是一顆引擎,若裡頭沒有能量,便沒有能力完成承諾的事,所以連『我試試看』、『我盡力而為』這類的言語都有同等的份量。」的確,職場上,雖不見得每一題都必須回答I’ll do my best,總還是免不了需要表明決心或戰鬥力的時候,所以,I’ll try my best、I will figure it out ASAP,大概就是多數人時常會說出來的話。
明知沒有能量承諾、卻還是給予承諾,結果也未必全是壞的,我有不少職場的承諾,都是在非我狀態之下說出口。這讓我獲得檯面上的光榮,而身體陷入類甲亢的運作,達標之前過度緊張,達標以後過度亢奮,萬一失敗,尾隨而來的就是過度自責與過度否定。這加速了消化系統的負擔,每個周一必拉一整天的肚子,胃壁和食道經常處於發炎狀態。
身體是誠實的,會明確反應我們的心態,心態偏頗,健康也跟著歪斜。過了好幾年傾頹的日子,我在這一兩年慢慢學著,如何勿承諾。
一開始很抗拒,從小家裡的教育就是訓練我,君子重然諾。現在突然要把承諾的話語權拿走,心裡老是無法踏出那一步。後來,我改成這麼想,勿承諾,就是不把話說死,不輕易首肯自己不確定的事。這不也是一種負責嗎?如此心裡便好過很多。
職場常常會有那種,上面指派下來非你莫屬的特案;同儕之間,也不時會有一些,超乎你預料與現階段能力的戰帖,老闆與同事看著你,把大概的狀況解釋了一下,該問的問題你也暫時得到答案了(懸疑的仍然懸疑著),輪到你該說些甚麼了,來結束會議、同時使少數意志力中心有定義的人安心,這時候,勿承諾、同時又可全身而退的同義詞有哪些?
有幾個我測試過,頗為受用的語句是:
「明白,但這個案子的幅員遼闊(盤根錯節/環環相扣),還有好幾個面向,我會回去好好消化(研讀/思考/檢視)一下。有問題我會再來請教你。」→你盡到應有的職責,說明接下來你確實會做些甚麼,但不保證絕對會產出甚麼。
「這個問題很有趣,但我有個不同的想法,你願意聽聽看嗎?如果要達成這個目的,有沒有可能往其他方向來做?也或者,我們會需要其他的資源。」→不需要把所有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適度提醒對方,不是所有任務,都是統包概念,最重要的是,你可能會需要資源與支持。
我知道,來自老闆的指令,很難模稜兩可,我通常會回到自己角色的本質,來和對方聚焦期待值,而不是先說Yes,「老闆,我懂,回到溝通本質來看,能見度是Basic,不過,促購、回銷這些指標,會離得有點遠。如果優先排序是實銷,那我會建議重新再盤整一次資源,把主攻/助攻的角色理清楚。」→和老闆開口「討價還價」之前,永遠記得,自己的核心function是甚麼?還有,看清楚,你所處的相對位置如何,有哪些資源可以近用、而要小心哪些利害關係。
上位者,很多時候要的不只是承諾,還有你的眼光與謀略。看清老闆真正的意圖,回到你的職場本位和內在權威,謹慎應對。
套句安節雅的話,對於意志力中心空白的人而言,每一天都會是新的挑戰。而作為一個意志力中心空白了四十幾年的人,我想補充的是,真正的挑戰,並不是來自於那些看似拿著鞭子訂績效指標、意志力中心有顏色的主管、伴侶、父母、朋友,而是來自於,你是否看清自己的位置、認識自己的本質,充分明瞭到,「價值」,是不需要靠著過度勞動、費盡口舌的承諾來凸顯的。
「價值」是,你深信,你安住,你自在,就存在。
萬一同義詞 在 我想,幸福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萬一脫離儀器,他就只有 20 秒生命。」這句話,纏繞了我的思緒一整天。
這是馬來西亞封國的第二天,戴起了口罩,我出門一趟去添購食材。
蕩然一空的超市,叫我第一次覺得,安靜,可以是恐怖的同義詞。像我昨晚在 HBO 看的《Avengers: Endgame》重播,彷彿滅霸來過。
後來回到家,看了一支國外新冠病患者的實況紀錄影片。
一位危重症病患多器官功能衰竭,需要依靠儀器輔助,來呼吸。
嗯,呼吸。
一個簡單得初生嬰兒就做得到的事情。
片中的臥床不起的重症患者,卻需要近十位醫護人員在旁、為他用儀器代替人體心肺,去維持呼吸。
萬一儀器斷電,或出狀況,他就只剩 20 秒的生命。
馬來西亞 2、台灣 1、香港 4、日本 29、韓國 91
這是我們所熟悉的國家裡,目前的死亡案例。甚至有的國家,是這些數字的百倍、千倍...
每天看著新聞裡的數字升幅,乍看之下只是一組數字,或許沒什麼感覺。
但,假如,我是說假如,假如其中一組數字套用在我們身邊人呢?
假如那些數字裡因病而逝的,是你的家人 & 朋友呢?
從沒想過,2020 的到來附帶了這麼一個考驗
從沒想到,排隊不是為了限量版而是為了口罩
從沒想到,夢寐以求不上班的日子沒有多美好
當我們被困在家裡,有些人卻被永遠地困在了這場肆虐的疫情裡...
所謂的勇敢,是明知風險,
卻仍然選擇做自己該做的事兒。
前線醫護人員、警隊、媒體都在努力
而我們該做的事兒,就是乖乖待在家
願我們攜手戰勝疫情。
晚安,我是 Hamster 🐹
IG: Hamster_Low
#我想幸福了 #Hamster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