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內在反思】「當個性被否定時,也會覺得自己被否定了」
。
「個性=我」,很多人並不喜歡被說個性不好,因為否定一個人的個性=否定那一個人。
人們是根據先天的性格狀態,加上後天的學習模仿,改良或調整,而形成「現在」所看到的樣子。
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一些「內在」基底,再視學習往「外」添加不同成分與比例。基底以外部分,擴充擴大後,隨時可收放。
例如說一個天生內向的人,在有所歷練後,他可以在眾人面前外向、活潑、主動,然而並非就變成另一種人,而是像「面具」一樣,獨處時又回到內向安靜。每個人都是如此,或多或少會有面具,以減少社會眼光的侵襲,或者拿來討好社會。
。
#全文:
儘管從系統觀來看,事情最終的結果是由各項因素綜合而成的,包括物理環境、技能熟練、命運機遇、他人影響、身心狀態、個性態度…但人們習慣「從簡」認知,只做「個人歸因」:不是對方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問題!
而人的問題就是指「個性態度」。
「行為」是客觀事實,也沒什麼好說的,錯了只能收拾或下次改,但人們就喜歡「找人扛罪」,往他人或自己「內在」去責怪,「欲加之罪、何患無詞,說「你/我的個性喔,真是糟糕!」不落井下石就是不愉快。
「個性=我」,很多人並不喜歡被說個性不好,因為否定一個人的個性=否定那一個人。
當然個性並非不能改,而是某個範圍可以改,但範圍內若要改,就等於被否定了。
。
「個性」、「性格」、「特質」、「態度」?
#特質:面對某事情或情境的叢集能力,影響效果與效率,例如內斂特質,在思考領域較能縝密,但行動上就略嫌緩慢。
人格心理學對特質「Triat」的解釋:是個體所具有的神經迴路特性,決定個體行為的基本特性,形成個體所特定的行為模式,讓個體在環境中有一致的反應。
不妨把特質視為某種「性向」,如語文性向高者在學習上領悟力高,能又快又好,事半功倍,但相對低者則是事倍功半,則需要兩倍以上時間才能完成相同效果。性向是針對「事物學習」的天生能力,「特質」則多與「人際互動的學習」有關,像是溫暖、敏感、固執、優雅、分析、領袖…
#態度:面對處境時心態上的解讀與選擇,像是樂觀或悲觀、積極或消極,這影響人們是否全力以赴或有所保留。
#個性、「性格」:兩者同義。由多重特質與態度組成,更為抽象與「個人化」,例如:春嬌大剌剌的個性VS志明大剌剌的個性,雖然同一形容詞,但兩者內涵除了大同還有小異,並不完全一樣。
#人格:加入「時間軸」等面向,是經由歷練所淬煉出來的一個整體,例如:志明的人格真是高尚。人格不會出生就高尚,一定有其過程累積而來。
以上是我自己的分法,其他也有人說「人格由諸多特質組合」。
。
#人的個性是內建的嗎?
心理學研究「人格特質(性格)」的稱『人格心理學』,一般有三種討論:特質論、整體論和建構論,簡單分類即是先天(與生俱來)和後天(學習模仿)的比例差別。
人格是每個人的核心,像每個人的名字一樣,有各自的特色與獨一無二,人有「主動性」可人定勝天,能超越環境使其「貧民窟裡出企業家」或「富不過三代」。到不穿鞋的村開發賣鞋業務,樂觀與悲觀的人看到的點就會不同,但「哪個人」究竟是怎麼去看的,樂觀與悲觀個性的決斷瞬間,只有那個人才知道。
回到最初〈當個性被否定時,也會覺得自己被否定了〉,這句話確實有它的道理。人們是根據先天的性格狀態,加上後天的學習模仿,改良或調整,而形成「現在」所看到的樣子。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一些「內在」基底,再視學習往「外」添加不同成分與比例。
基底以外部分,擴充擴大後,隨時可收放。例如說一個天生內向的人,在有所歷練後,他可以在眾人面前外向、活潑、主動,然而並非就變成另一種人,而是像「面具」一樣,獨處時又回到內向安靜。每個人都是如此,或多或少會有面具,以減少社會眼光的侵襲,或者拿來討好社會。
個人是否能「意識到」面具/外殼,能否「自主決定」穿脫範圍,是人生中「自我認同」的課題與任務。學習過程中,最終會在圈圈的核心點產生「SELF:自我」,做決定與指揮的中心概念。當他越能接受「本來的樣子—即天生特質的特性與限制」,就越自在,不再害怕他人的否定,從而發展「自我」的擴充圈。
自我懷疑的人是連本身所擁有的特質都一律否定,當人連基底都不認同,自然感到空虛,即使後來往上添加的面具/外殼也一樣空虛。如果只剩「面具=我」,就會產生很多人際困難,像是關係界線不明。
#接受自己「與生俱來」的原廠設定
近年來,許多的心靈課程、心理測驗或信仰,都以此觀點協助人們接受自己,從內在接受自己與生俱來的特質,接受原廠設定,再從此設定往外擴充,失敗了也沒關係,因為你還有自己的內在。
接受自己的特質,也能知道「原來如此,我是這樣的」、「難怪之前我會如此作為」,脫離社會要你「應該做的」,逐漸演變成「我就是我!」、「我就是這個樣子,有好也有壞。」
萬一被否定了,個性外圍倒是無妨,本來就不是自身的一部分,充其量要改變的是「角色行為」,被批評時我會想「要改的是心理師這角色,而不是我」,調整就比較容易進行。萬一有人批評內在呢?說什麼「你就是爛!」、「內向就是不好」,當你意識到這部分,就直接反抗吧,管他的,沒有人有權指正你的內在該是什麼樣子。
#何謂活出個性?
『所謂「個性」或是「活出個性」,究竟是什麼意思?』河合隼雄《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回答「就是勇於把賭注放在毫不明確、無法用數字衡量的事情上面。」
「落井下石解釋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落井下石解釋意思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落井下石解釋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落井下石解釋意思 在 職場裡的人類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落井下石解釋意思 在 成語任務28-落井下石-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落井下石解釋意思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落井下石的人多, 雪中送炭的人少「我就說 ... 的評價
- 關於落井下石解釋意思 在 落井下石意思-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2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評價
- 關於落井下石解釋意思 在 落井下石意思-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2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評價
落井下石解釋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說話】
昨晚睡前,龍哥想開冰箱拿保養品、才看到放在冷藏庫裡的鹽水雞!
這是龍哥前幾天陪板桓去老虎城買西裝時,順道買的鹽水雞。本來想說當午餐吃,結果板桓突然揪龍哥在商城裡吃午餐,那盒鹽水雞只好叫板桓拎回家、龍哥先回公司上班,下班後再來當宵夜。
結果當龍哥昨晚打開冷藏庫時,龍哥整個驚呼了:「鹽水雞!!噢,我忘記了!!!」一直很喜歡吃那一家的龍哥覺得很可惜,也因為放了好幾天了、應該也是不能吃了。
「papa,你如果當天晚上可以提醒我、我會很開心der~ 😭😭😭」龍哥捨不得地直呼。但下一秒,板桓卻瞬間炸燃了:「是妳自己叫我放在冰箱的,然後自己忘記、現在是在怪我嗎?我沒有責任要提醒妳欸!」
「我沒有那個意思。我不是在指責你、說你有責任提醒我。只是我很健忘、常忘記事情,單純覺得你記憶力比較好,如果你那天有提醒我、我會很開心、就不會忘記了。我只是很捨不得那盒食物,只是這樣而已。」
龍哥想說他誤會了自己的意思、趕緊解釋著,沒必要為了這麼小的事情、把場面搞得好像我在罵他。
殊不知,板桓竟然怒火不減、更是火上加油地說:「把食物放到忘記....
那是妳自己的責任、是妳自己的錯。」
_ _ _
貧果「果然是傳說中的否定式伴侶」報導~
【後記】被板桓這樣一攻擊,龍哥本來的好言好語好脾氣立馬炸飛、眼神瞬間銳利了起來、直直瞪著他:「我剛剛就解釋過了,我並無意要指責你什麼、單純就是覺得惋惜而已!惋惜!
再來,把食物放到忘記,對,這是我的錯!但當一個人做錯事情、已經很低落、很難過的時候,並不需要伴侶在一旁否定。
家本來就是個互相支持的存在。不管你在外面受到什麼委屈、遭遇什麼挫折,都是無條件擁抱你、會給予溫暖的地方。
你這個人怎麼這麼噁心?是大學還沒畢業嗎?
還是依然人猿階段、還沒社會化?
不管是不是在家裡、就算是個陌生人好了,當一個人遭受挫折的時候,你就不應該落井下石。落井下石顯得你很高尚嗎?不,就是讓人覺得噁心、沒教養、沒文化。
你要進入日商之前,面試失敗了幾次?哪一次我笑過你、否定過你了?我總是為了你他媽的男性自尊+你是我深愛的人,每一次我都比你生氣、狂罵面試官沒眼光。
如果你要總是這樣帶著敵意、攻擊另一半,那你真的就他媽的別結婚了!誰跟你結婚,誰倒楣!只能從你這裡得到負面的能量,然後犯錯了還不敢跟你說、因為只會被你罵!!!
我拜託你!要罵人,歡迎你到外面的社會去、靠著自己的實力,在日本公司爬到很高層、然後去霸凌新進菜鳥。反正你們日商很喜歡這樣、也很習慣這樣不是嗎?
不要進入了婚姻,只會否定老婆、否定另一半,把我們當作員工在罵、在教。在外面像隻病貓,在家裡像頭獅子。在家裡不斷否定另一半,只能在不到30坪的空間主宰,就以為你他媽的很厲害嗎?
不,你只是沒有懶趴而已。
______________
【工商廣個告】龍哥用秘密長大的夢想「時鐘」,創了一個衣服選物社!這裡會有童裝、女裝、日本手作品!
🇫🇷衣服選物+手作,限時3天公開入社中!🇫🇷
🏔抽500元購物金x新入社員10隻!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85702166584849
—
(圖為:秘密之前午睡時間不睡覺、說要陪美人老師加班打教案。結果才沒五分鐘,美人老師一個轉頭⋯⋯
秘密就失去意識了😆)
落井下石解釋意思 在 職場裡的人類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43-23架構的通道:此時,無聲勝有聲》
回想起來,這是一條讓我吃盡苦頭的通道,很難認定它是一種天賦。如果說,我現在看起來比較謹言慎行、似乎能與這條通道和平共處,那是因為我跋涉了好長一段路。
從小,我一直是動輒得咎的,套句我媽的形容:「妳就是不知好歹」,都到了大學的年紀,還能一句話就氣到我媽忍不住當下呼來一巴掌。渾身充斥著「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悲壯,而絲毫沒有察覺我說出的話,到底有甚麼問題。
小時候,我家住在需要爬樓的中古華廈,大包小包拾階而上已經是酷刑,更別提如果走到樓下才發現忘了東西的那番天人交戰,我跟我媽說,「到底為什麼要設計樓梯呢?根本沒有解決任何事情啊。」還來不及解釋我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媽已經狠狠在頭上捶了我一記,「為什麼我和你爸會生出妳這種不長大腦的孩子?沒有樓梯妳要怎麼回家。」
以及,當我媽好不容易將飯菜端上桌,同時叨唸著煮食大不易,食材和口味的搭配有多麼繁瑣走心,我也能臉不紅氣不喘地接話:「那妳就不要煮啊。不然就不用搞這麼多花樣,反正吃到肚子裡不也是一樣嗎?」之後有多慘烈就不說了。我爸是家裡難得跟我同一國的夥伴,但遠比我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他時常開導我:「妳少講一句話,身上也不會少一塊肉,何必把日子過得這麼難堪。」
我也不想啊,只是這也不是我可以控制的。於是,我很習慣求學時代的孤立和霸凌,小六的美術課,老師讓大家嘗試做壓花藝術,許多同學都選擇用新鮮的野花,壓在書裡做成色彩繽紛的作品。我偏想做些與眾不同的事情,於是和爺爺討論了一個下午,最後以泡開的烏龍茶梗作為枝幹,再摘了一朵養在院子裡的紅薔薇,把層層花瓣撕開來,形成荊棘裡破土掙扎的點點烈火,爺爺說,嗯,很有國破山河在的意境,我那時不懂這麼多,只覺得這個畫面很美。
那幅作品,得到丁的成績。老師在發還作業的時候,還隨口勸誡我應該要更用心,小小年紀,用色不要這麼悲情,聽得我一肚子被誤解的惱火,忍不住反駁,「所以,大家都做一樣的事情,對您才是一種美嗎?」當時教室裡的死寂,直到此刻都印象猶新。
在過往的教育與生活環境,我是乖僻而倔強的存在,所以,乾脆將我排擠在外、或把我認列成智商短缺的孩子,對大家而言比較容易。越是如此,某部分越強化了43-23的內在透徹,因為極端精準或前衛的觀點,也需要極端的孤冷,才能培育得出來。少了和周遭人群交流的機會,我有大量的時間和自己進行對話,有時連自己也會驚訝,我是不是已經偏離主流太遠、而又走得太前面了?
我的43號閘門,座落在2爻,對應《區分的科學》的解釋,是「奉獻」的意思:秉持特定的態度,引發突破。真諷刺,我對於自身的奉獻感知很低,恐怕連我所身處的群體,也不認為我的喃喃自語是一種奉獻吧。
從前我主持動腦會議的時候,大家會以一種遙遠的、不知道該如何親近我的方式,如履薄冰地坐在我對面,因為我總是會無意識地重複某些字詞,把客戶的briefing documents拆解成匪夷所思的零星塊狀,有次甚至把整份精美的briefing book撕開,攤在桌面上重新拼貼。我這麼做,是想要看看客戶的敘事軸線,是否重組之後也能說得通?如果不是,我就會回去問,那你真正想要傳遞的任務是甚麼?大家不要做白工。
我說出來的所謂的inspiration,有時是疑問句:「in or out ?」,有時是跟現況毫無關係的一個形容詞:「存在感」、「創世紀」,那是我認為我們應該產出的貢獻核心,所有的策略角度應該與之對齊和呼應。
當我還不知道自己位於喉嚨的23號閘門,歸處於6爻的很久以前,我時常自苦於語言的短淺,遠不能深及頭腦已經梳整好的萬分之一;在我身邊的人,也很常搖著我的肩膀,大叫著:「In Chinese, please?」年輕時恨不能一語驚醒夢中人的言說之勇,隨著年齡越成熟,反而越沉默。
是從甚麼時候開始真正「閉嘴」的呢? 應該是在深刻的關係當中吧。無論是同性知己,抑或者是異性相吸,因為孤單太久,會格外珍惜相同頻率的人朝自己靠攏,更準備好推心置腹、無所保留,就是那種心貼著心的時刻,我終於明白了,我的43-23是如何擁有一秒震攝、也一秒粉碎的威力。少數能夠接招而沒有被嚇跑的,最後成為一輩子的莫逆,我遺憾的是,因為我的「極端言論」,讓原本可以走得長遠的人、後來只淺淺走了一小段。
今年夏天,我在工作的場合,重遇了其中一個半途失散的朋友。多年不見,他變得不多,在他的領域,已經取得了當初誓言取得的成就。我們遙遙相望著,各自熟練地做完手邊的工作。散場後,我們用一杯咖啡的時間catch-up這些年的經歷,我說的最多的,是關於這一年來的學習,使我和自己與家人和解,也終於鼓起勇氣和他說抱歉,當時心高氣盛,曾指謫他的作品,充滿了中產階級的偽善與討好,而非真正的創作。
他用和當年一樣善良的神情回望我,「經過了這些年,我才知道妳說得沒錯。妳用不著道歉,妳只是早了一點說出我應該知道的事。只是我還沒有到那邊。」
「只是我還沒有到那邊」,是啊,說出了這些年來23.6的所有沉吟和斟酌。有些事情,我的確比任何人都早發現,但當大部分的人,都還沒有到達可以理解的位置,把話說得這麼快又直,只是讓大家都難過。
23.6,代表的是「融合」,匯集不同面向的觀察與理解,才能把意識與覺知,表達得清晰而入微。最後把屋頂上看見的架構,帶到屋頂下的廣場來。
我如今總算看懂了書上說的意思。現在,某些時候我仍然表現得像個怪胎,重複某些語句和動作,使我的頭腦專注運作,那只是意識齒輪咀嚼和反芻資訊的外顯行為,當心有所定見,則選擇以文字代替言說。
我買了許多精緻卻簡單的紙卡,把一閃而過、或強烈到像聚光燈一樣的念頭,用我學習過的、很漂亮的字體寫下來,彷彿我已經把這些創見,好好地種植在心田。時不時,我也會把這些紙卡拿出來把玩,有些想法,過了一段時間,仍有著電光火石的魔力;有些想法,經過沉澱,我能說出更完整的意涵;有些想法,時機到了,我就把它送給應得的對方,當成關鍵的錦囊妙計。
許多文本都形容,43-23的宿命是,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那條線從來都由不得自己,所以悲劇。始終不屬於主流的我,並不在乎自己在別人眼裡,是天才還是瘋子,這條通路雖然使我受苦,卻也教會了我,人生某些時候,無聲勝有聲的沉潛智慧。
有些洞見,說得稍晚而恰好,可以顯出廣袤高遠的氣魄。好過說得太早,被視為落井下石的澆薄。
落井下石解釋意思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落井下石的人多, 雪中送炭的人少「我就說 ... 的推薦與評價
常常不一定聽孩子的解釋,沒有給予孩子適當地引導與示範,下次還是會犯同樣 ... 沒有要責怪誰的意思,因為把視野擴大到社會、國際來看,這些情緒依然 ... ... <看更多>
落井下石解釋意思 在 落井下石意思-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2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推薦與評價
落井下石 luò jǐng xià shí · 成语解释:看见别人落在井里;还往井下丢石头。 · 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 ... ... <看更多>
落井下石解釋意思 在 成語任務28-落井下石-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落井下石 #成語#成語任務#成語典故#成語故事#成語動畫#柳宗元#韓愈#風道爺#馮翊綱by 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監製看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