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首度攻佔國語日報版面,受邀聊一下臺灣的趣味地名,就以我的故鄉「六腳」鄉、「蒜頭」村談起。小時後去參加夏令營,自我介紹講起「我是六腳人」、「我讀蒜頭國小」,總能引起一片嘩然。
其實,住在水上、飯店、水里、佳里......也是經常引為談資的笑點。以前學生要排路隊上下學,照村莊名稱分配,所以制服要繡上村名,住在「番婆庄」的女同學,制服口袋上都大剌剌繡著「番婆」兩字,也是奇觀。
小時候不覺得自己地名很怪,長大出去讀書才覺得不好意思,現在多讀臺灣文史,反倒覺得這些土俗地名,比之彷彿得正襟危坐宣讀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中正」、「中山」、「林森」(這個很妙,大概是全台灣僅比「中正」、「中山」少的人名路名,卻沒有多少人認識他)等村里名、路名,更來得親切有味,更能感受到先人的脈動。
各位還聽過哪些奇特地名造成誤解,所鬧的笑話呢?歡迎分享一下!
蒜頭村名人 在 宇你同行ü陳建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杯咖啡串門子-在地職人品牌大探索】
在地傳香-新寶珍蒜頭餅
六腳鄉蒜頭村,名為蒜頭卻不盛產蒜頭,原因是因為蒜頭村是六腳鄉鄉治所在,其地名由來是因為早年當地有錢人家很多,據稱有「九萬二七千」意思是家產萬兩戶有九名,千兩戶有二十七名,算來是頭,即稱「算頭」,後來則被誤傳成「蒜頭」,一直沿用至今。
但是蒜頭村卻有著兩家超過50年的蒜頭餅舖,其中新寶珍蒜頭餅舖傳香一甲子,香酥鬆脆的餅搭配麥芽甜香與烤蒜頭的香氣搭配,總讓人一口接著一口,牽引著許多家鄉的情懷,和那一份曾經的回憶,蒜頭餅又稱作回鄉餅。
新寶珍餅舖,7年級生王上勻,大學畢業後回家中餅舖幫忙,將原來只在嘉義有名的蒜頭餅,經由網路進行行銷與接單,讓餅舖重現光明,又積極包裝更新與各地展售會,推廣嘉義六腳的特產,並且持續研發不同的餅,2014年更參加製作「三Q餅」參加經濟部工業局「一縣市一幸福點心」甄選,勇奪嘉義 縣第一名。
更難能可貴的是新寶珍餅舖使用的蒜頭更自己種植的蒜頭,為了吃到純正的台灣蒜頭,開闢農田自己務農種植,避開許多的食安問題,並且秉持著做餅給最親近的大家吃,所以在選料上分外注意,蒜頭村的蒜頭餅遠近馳名,過年到了,讓我們再回味一次蒜頭餅的味道吧!
=====
👉新寶珍 蒜頭餅
🏠地址:嘉義縣六腳鄉蒜頭村77-28號
☎訂購專線:05-3802203
🖱http://www.shinbaojen.com.tw/
=====
108年度嘉義縣推動社區營造三期補助計畫
【一杯咖啡串門子】-找回在地的美食文化記憶
指導單位:#文化部、#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輔導單位:#嘉義縣社區營造中心
申請單位:#社團法人嘉義縣共好生活協會
合辦單位:#社團法人嘉義縣朴子日新文化協會
協辦單位:#朴子清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