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與蒲公英 #成功不再跌跌撞撞
瑞典有一句諺語:「多數孩子是蒲公英,但有少數是蘭花」。蒲公英吃苦耐勞,不是最漂亮的花,但不必細心照顧,也能長得很好。沒有人會特別栽種蒲公英,因為沒這個必要,它們幾乎在所有環境都能長得很好。蘭花則相當不同,不好好照顧就會枯萎,只要用心培養,就會開出最美麗的花朵。
這裡不只是在講花,也不只是在講孩子,而是在談最新的遺傳學知識。近日的遺傳學發現,顛覆了「壞基因」與「好基因」模型,新一派的說法比較接近「增強因子」的概念,心理學家稱為「差別易感性假說」(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 hypothesis):帶來壞事的基因要是換了一種情境,可能會造就好事。同樣一把刀,可以惡意刺傷他人,也可以用來替家人準備餐點。一把刀究竟是好是壞,要看用在什麼情境。
講得具體一點,大多數人擁有一般的DRD4基因,但有些人擁有基因變異體DRD4-7R。這下糟了!7R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酗酒、暴力行為有關,屬於所謂的「壞基因」。
然而,研究人員艾瑞·柯納風(Ariel Knafo)做過孩子是否願意自動分享糖果的實驗,多數3歲小孩如果沒被強迫,不會願意放棄自己手裡的好東西,但擁有7R基因的孩子,卻比較可能樂於分享。
為什麼會這樣?帶有「壞基因」的孩子,就算沒被要求,反而願意幫助別人?因為7R基因其實並不「壞」。基因和刀子一樣,是好是壞要看環境。在暴力環境中成長的7R孩子被虐待、遭到漠視,日後長成酒鬼與惡霸的機率比較大。但是,7R孩子如果被好好培養,和善的程度甚至高過擁有普通DRD4基因的孩子。簡言之,環境造就了不同。
好了,先不談那堆科學術語與縮寫,大多數人都是蒲公英,幾乎不管生在什麼環境,還是都能順利好好長大。剩下的人則是蘭花,不只對負面事物敏感,對萬事萬物都敏感。
蘭花和蒲公英不一樣,無法在隨便的路旁盛開,但如果在設備完善的溫室裡好好照顧,就能光彩奪目,讓蒲公英自慚形穢。蘭花型的孩子要是在不良環境中接受不當教養,長大後可能很容易憂鬱,或是吸毒,甚至入獄。但如果環境對了,有人好好養育他們,就會成為社會上最具創意、最成功的快樂人兒。
太多時候,我們把事情貼上「好」或「壞」的標籤,但其實只不過是「不同」。以色列軍方需要能夠分析衛星圖像、判斷國防威脅的人才,他們要的士兵必須擁有驚人的視覺能力,能夠一整天看著同一個地點都不會感到無聊,而且一有風吹草動,立刻就能發現。
最後,以色列國防軍的視覺情報部門(Visual Intelligence Division, IDF)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完美人選:他們招募自閉症人士。自閉兒在人際互動上可能有困難,但大都能夠勝任拼圖等視覺任務,成為以色列的珍貴國防資產。
臨床神經心理學家大衛·威克斯(David Weeks)博士寫道:「怪胎是社會演化的變種,提供天擇智力材料。」怪胎可能是像顧爾德這樣的蘭花,或是像菲爾普斯這種很有希望的怪物。我們往往耗費太多時間努力成為眾人眼中的「優秀」人才,但這種優秀通常只是「平庸」,真要出類拔萃,就必須不同。
追隨社會眼中的「好」,可不會讓你與眾不同,因為社會並不總是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其實,要當個最優秀的人,通常只需要拿出最好版本的自己就夠了!就像英國著名哲學家與經濟學家約翰·史都華·彌爾(John Stuart Mill)說的:「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危機,就是太少人勇於與眾不同。」
只要環境對了,壞的也能變成好的,古怪會生出美麗花朵。
--
本文編輯修改摘自《成功不再跌跌撞撞》,作者艾瑞克‧巴克 Eric Barker為賓州大學學士、波士頓學院MBA與UCLA大學藝術創作碩士。本書由天下文化出版。
📖
翻翻紙本書 https://reurl.cc/pxxM7r
下載電子書 http://moo.im/a/2467EP
--
延伸閱讀《蘭花與蒲公英》:https://reurl.cc/mvv3WY
「蘭花與蒲公英」的推薦目錄:
- 關於蘭花與蒲公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蘭花與蒲公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蘭花與蒲公英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蘭花與蒲公英 在 [心得] 蘭花與蒲公英教養書心得-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蘭花與蒲公英 在 蘭花與蒲公英:讓孩子的敏感天性,成為肯定自我、發揮潛力 的評價
- 關於蘭花與蒲公英 在 蘭花與蒲公英:讓孩子的敏感天性,成為肯定自我、發揮潛力 的評價
- 關於蘭花與蒲公英 在 育兒書籍心得分享,蘭花與蒲公英 - 魚丸醫師的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蘭花與蒲公英 在 [心得] 蘭花與蒲公英教養書心得-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蘭花與蒲公英 在 【徽小生·珠兰花·蒲公英】花茶包装Tea Packaging - Pinterest 的評價
蘭花與蒲公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早一如平日往常,我正處於孩子上課的遲到邊緣,十萬火急地想要把姊弟兩人趕上車。
但當我要河東獅吼時,突然被眼前一景給紓緩了下來,我幾乎是躡手躡腳地走近姊弟,蹲下身欣賞眼前這幕久違的手足情深:小丹正拿著Lara的梳子,輕輕地為姐姐梳開打結的頭髮,一邊深情款款地說:「我也要當姐姐的理髮師。」
過去幾週,兩個孩子時常怒目相對,幾乎沒有好好講話的機會(我猜是因為我的工作壓力導致情緒緊繃,孩子也一併受了影響)。有好幾個日子,我甚至要在姊弟倆吃飯時,在餐桌中間放一顆枕頭,以防他們對彼此大吼。
《蘭花與蒲公英》一書裡曾說:與孩子相處時,那些吉光片羽的美好,就藏身在沒有規劃的時光裡,這種珍貴的時刻無法提前安排或計畫。
而無疑地,此刻就是我過去戰戰兢兢的兩週裡,所一直等待著的雨過天青。
送Lara到學校,我突然停下腳步,彎下身悄聲問她:「Lara,我好喜歡妳今天開心的樣子。妳能不能答應我,每天下午如果不開心,盡量用說的好嗎?這樣我才能幫妳。看到妳難過,我真的會很傷心。」
一向善於閃躲、轉換話題的女兒,這下直愣愣地瞅著我,對我笑著:「媽媽,我只是想要很多很多妳的抱抱。」
噢,對不起,孩子,我過去兩週總想盡「辦法」要讓妳減少崩潰的次數。卻才發現,是我因為工作而忽略了妳最渴望、最根本的需求。孩子眼淚下索求的,往往不是「辦法」,而僅僅是「愛」。謝謝孩子,總用最澄澈的目光在在提醒我,生命中的美好,來自愛、擁抱、陪伴。
於我而言,當一名母親之所以美好,便是因為能時常就近觀察到這些無法排演、無從預知的美麗時光。
儘管生活中讓人挫折的時光不少,但從中發覺美好的能力可以慢慢培養。(你也這麼認為嗎?)
蘭花與蒲公英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想多了解「#高敏感特質」】
有幾個人來提醒我好久沒寫高敏感相關的文章(其實對我來說,我們全家都高敏感,每一篇文章都是高敏感文啊0rz),剛好最近有重新思考我的理解、應對和觀察,決定來個總整理。
今天這篇文是知識文,內容包含:
@#高敏感特質是什麼,#跟內向外向有什麼關係?
@#適合高敏感兒的活動和給爸媽的相關建議
@#如何支援家裡有高敏感兒的家人或朋友
@#高敏感相關推薦書單
@#大人與小孩的敏感特質量表
---
【高敏感特質是什麼,跟內向外向有什麼關係】
「高敏感」是一種人格特質,他不是一種疾病,所以並不會「康復」。高敏感特質的孩子大約佔五分之一的比例,本來就是健康正常的孩子,但是他們確實有比較獨特的地方。他的感受力天生比較敏銳,所以在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等方面感受到的層次跟幅度都會比非高敏感的孩子多很多,也因此很容易被激發出非常強烈的情緒,不管是正面負面都是,容易大喜大悲。
高敏感兒時常被認為「難帶」的理由,其一是因為他們強烈的感受力造成他們對於「舒適」的要求非常精準又難以妥協,年紀小時也無法完整說明,所以經常需要爸媽面對一個大哭大叫瘋狂崩潰的孩子去猜測到底發生什麼事。其二是他們各種正負情緒的表達都非常誇張,難以控制。如果在一個很需要遵守規則的環境下,例如說高級餐廳,捷運,或圖書館,很容易讓爸媽或同行的人覺得很難堪。第三是他們一次接收太多訊息,很容易「過度刺激」,也就是超載。超載的時候會非常難安撫,像是「壞掉」一樣,有時甚至會嚇壞沒有經驗的爸媽。
無論只有符合以上一點還是全部都符合,這些都不是高敏感孩子的「錯」,他們只是需要來自爸媽更多的理解,幫忙他們找出自己介意的各種細節,懂得怎麼避開。或者透過觀察自己身體給予的訊號,了解自己已經過累,需要停下來休息。同時可以多接觸各種類型的藝術,找出最適合自己抒發各種感受的方法。
高敏感兒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內向的孩子,因為他們強烈的感受力讓他們時常很謹慎小心,不輕易嘗試新事物,這樣的表現跟內向的孩子很相像。但是,「高敏感」,「內向」,「外向」其實是三種不同的特質。內向的人不一定高敏感,高敏感的人也不一定內向。那應該要怎麼分辨才好呢?
「高敏感」的孩子其實跟「內向」的孩子真的有很多特質很類似,例如「內向」的人非常需要時間獨處和思考,遇到新事物刺激的時候通常會退縮,比起廣泛接觸各式各樣的體驗,更喜歡深入的探索,這些都跟「高敏感特質」的人很接近,差別在於感受力的敏銳程度,現在有一些基本的量表可以檢測(文末會有連結)。事實上高敏感族群裡有70%都是內向者,重疊程度真的很高。
容易搞得別人很困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的是剩下30%「高敏感外向型」的人。因為「外向」的特質讓人樂於接觸很多人,從人群中感受到活力,熱愛新事物,喜歡往前衝,這些都跟「高敏感」的謹慎,喜歡深度思考,容易過度刺激相抵觸。我自己就是這個類型。從小到大我一直搞不清楚我到底是內向還是外向。明明在團體中我非常主動去認識別人,很喜歡跟不同的人交談,興趣也很廣泛,但是跟熟人聚餐超過五個人我就會很不自在,週末也只能參加一場活動,其他時間都躲在家裡想東想西,這方面感覺又很內向。最後才知道是因為「高敏感」加上「外向」兩件事情造成我這麼矛盾的個性。
---
【適合高敏感兒的活動】(也很適合高敏感的大人)
前面說過「高敏感特質」並不是一種疾病,所以並不需要刻意幫孩子或幫自己「降敏」,反而應該鼓勵他們接納自己的特質。但是確實有一些活動可以幫助高敏感人抒發壓力,讓情緒更加穩定。
@親近大自然
高敏感兒因為很容易被其他人的情緒或者是環境裡的聲音光線等等的事物干擾,甚至是過度刺激到很不舒服的地步,所以經常帶他們去接觸大自然會有很大的幫助。他們可以盡情觀察各種微小的細節,聆聽各種舒適的聲音,開心的話也可以無拘束地大喊大叫或胡亂奔跑,對紓緩他們的壓力和情緒有很大的幫助。
@自由塗鴉創作
高敏感兒的內心裡有非常豐富的情緒,也因此會觸發頭腦裡有非常多的想法,很多時候甚至沒有辦法用語言捕捉,所以很需要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幫忙抒發。如果能夠在家裡準備一個讓他們隨時可以創作的角落,像我們就在餐桌旁的櫃子準備非常多的白紙和有顏色的紙,同時還有蠟筆彩色筆水彩剪刀白膠紙膠帶等釘書機等等大量的文具,蕃茄隨時都可以去抽出一疊紙來畫圖,或者是做一些自己發明的小勞作。
@聽音樂跳舞
音樂也是幫助高敏感兒抒發的好工具,在家裡播放不同風格的音樂,讓高敏感兒隨著自己身體的直覺舞動,會讓他非常的開心。如果其他的孩子跟大人可以一起加入的話更好,每個人發明屬於自己的舞蹈,是一個可以全家一起哈哈大笑的好活動。
@聊天
高敏感兒非常擅長捕捉周遭的人的情緒和表情,但是他卻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可以精確理解引起那些情緒的原因,常常會過於在意。所以如果可以時常跟高敏感兒分享自己的情緒,例如說「我今天提早下班了好輕鬆」,「今天路上沒有塞車讓我心情很好」,「沒有買到想要的水果很失望」等等,都會對高敏感兒幫助很大,同時也是一個很容易拉近親子距離的互動方式。甚至是在跟孩子一起出門等車或是在公園的時候,如果孩子沒有要去跟其他小朋友玩,跟他一起玩「猜猜那邊那個大人/小孩是什麼心情,為什麼?」的遊戲也很棒的。
---
【不同類型的大人遇上高敏感兒的困擾】
@非高敏感家長+高敏感孩子
這個組合最常見的狀況是,家長完全搞不懂孩子到底在爆炸什麼,是在意什麼。衣服哪有粗粗的?摸起來還好啊?牛奶味道哪裡怪?差不多啊?由於家長自己本身「毛」沒有那麼多,很容易誤以為孩子在無理取鬧,或者是在「演戲」,或者以為自己做錯什麼。哪有那麼誇張!哪有那麼嚴重!
我個人覺得最好的方法是,詢問家族裡其他也有高敏感特質的人,或者是有高敏感特質的朋友,請他們分享一下自己的童年經驗,還有希望當時可以得到什麼樣的幫助。透過他們的經驗分享,非高敏感的家長可以比較能理解孩子「真的不是故意的」。
@高敏感家長+高敏感孩子
這個組合的好處是,因為家長自己也是從小各種「毛」就多,所以對於孩子的困擾比較能夠感同身受。但另外一方面,如果家長跟我ㄧ樣本身就高敏感,很可能為童年時被誤解的經驗,有時候不自覺會太保護孩子,太擔心他受到過度刺激,或者是因為孩子的反應被觸發一些不好的回憶等等。也有可能因為無法接納自己的特質反而強烈要求孩子要改變。所以很有可能需要花上很多時間跟自己的內心溝通,才能夠好好面對孩子。
---
【如何支援家裡有高敏感兒的家人或朋友】
高敏感兒容易大喜大悲,情緒起伏大又立刻就會表現出來,而且一旦超過負荷會非常難安撫,會給照顧者帶來非常大的精神壓力。如果高敏感兒正在失控的當下(不管是正面或負面情緒都有可能失控),你是剛好也在場的朋友或家人,以下幾件事情可以幫忙減輕家長的壓力:
@除非家長要求,不然請「不要」主動幫忙逗弄孩子,也請「不要」給意見。高敏感兒對於很多事情的要求非常精準,如果你的互動方式錯誤,反而會讓狀況更糟,請交給最懂孩子的家長處理。安靜在旁邊等待就是最好的幫忙。
@跟家長說:「沒關係,你專心處理孩子就好。」如果有路人或店員來關切,可以幫忙說明情況(或者請他們離開)。
@如果家長為了應付孩子分身乏術,可以主動幫忙留意貴重物品,或者把孩子身邊容易打翻或打破的東西迅速移走。
@如果在公共空間,可以幫忙巡視周遭,有沒有比較合適不打擾別人的角落可以帶孩子過去冷靜一下。看見的話立刻告訴家長,或者主動把他們拖過去。
@如果有一起出去玩的孩子在現場,請幫忙把其他孩子帶開去其他地方玩。如果你知道前因後果,可以跟其他孩子說明一下發生什麼事。
@如果家長的情緒壓力過載了,可以主動換手讓家長喘息一下。如果這時孩子還沒冷靜下來,就不需要跟孩子互動,在他身邊坐著確保他的安全即可。如果孩子已經恢復穩定,主動表示想跟你互動,那就可以自然回應。
---
【高敏感特質相關推薦書單】
以下是我從讀過的書當中精選出來的幾本,覺得對認識高敏感特質,或是跟高敏感特質的人相處會有很大幫助的書籍。
《高敏感族自在心法》
這本是第一個提出「高敏感族」概念的伊蓮・艾融博士的著作,可以說是全世界第一本完整介紹高敏感族的書吧。這本書的文字很平實通順,說明也很詳盡,讀完之後對這個特質可以有很完整的理解。但是因為涵蓋的範圍很廣,稍嫌有點雜亂不夠有系統。
《高敏感是種天賦》
這本是丹麥諮商師伊莉絲・桑德的著作。如果時間有限或者不擅閱讀長篇,我推薦從這本書開始。作者的文字精準,說明清楚,是目前相關書籍中最容易閱讀的,可以放在提包裡隨時拿出來讀兩段。書中介紹了幾種不同的高敏感類型,常見的心理困擾,還有一些跟自己和別人更和諧相處的建議。
《蘭花與蒲公英》
這本是三本高敏感相關書籍中最新的,讀起來也最像「醫學雜誌」,2019年出版。作者湯瑪士・波依斯用「蘭花」來比喻非常需要細心照料的高敏感兒,非常傳神。如果喜歡腦神經學相關知識或者是心理學實驗的人可以試試看這本。
《內向心理學》
雖然標題只說了「內向」,但是這本書對於內向和外向兩種特質都說明得很清楚。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哪一種類型的高敏感人,這本書可以幫忙你分辨。如果你是內向型的高敏感人,這本書提供很多理解自己和跟自己相處的方法,我覺得會對你很有幫助。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你的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敏感兒強烈的反應和情緒很容易牽引出爸媽過去還未處理的傷痕,讓大人陷入自己最不想要的理智斷線,大吼大叫,或者是動手打人的應對方式。這本書可以幫忙爸媽找到方法穩定自己,進而找出更適合孩子的教養方式。
---
【高敏感特質量表】
@大人版自我檢測量表
https://www.suncolor.com.tw/event/books/highlysensitive/quiz.html?fbclid=IwAR3KVLzBo4-NWyfxKHTDlBn_gXW4TazcRbOV6vKSXV9xnajWeToJBCZYobc
@兒童版檢測量表 (這是我自行翻譯的版本,量表在文章最後)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photos/a.160200058958437/129504142028029
---
如果還有興趣,以下是我之前寫過跟高敏感特質相關的文章,也歡迎閱讀。
【什麼是高敏感特質?為什麼我需要知道我的小孩是不是高敏感兒?】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photos/a.160200058958437/146417313670045
【 聊聊小蘭花的高敏感特質:「對事物的感受特別深刻」讓他既浮誇又失控,「快樂」的小蘭花更需要家長強壯的內心力量】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photos/a.160200058958437/151474836497626
【 聊聊高敏感小蘭花:到電影院看電影?再等五年看看吧。】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photos/198114758500300
蘭花與蒲公英 在 蘭花與蒲公英:讓孩子的敏感天性,成為肯定自我、發揮潛力 的推薦與評價
全球熱銷23國版權!☆ 兒童健康領域首屈一指的波依斯醫師,幫助所有孩子找到快樂與成功關鍵的革命性發現。│各界盛讚推薦│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 ... ... <看更多>
蘭花與蒲公英 在 蘭花與蒲公英:讓孩子的敏感天性,成為肯定自我、發揮潛力 的推薦與評價
他們的花期不同,開出的花也各異其趣,但不論是高敏感的「# 蘭花 小孩」,或是高適應性的「# 蒲公英 小孩」,都需要父母給予適性的教養支持。... ... <看更多>
蘭花與蒲公英 在 [心得] 蘭花與蒲公英教養書心得-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是否因發佈心得而有優惠: no
蘭花與蒲公英:讓孩子的敏感天性,成為肯定自我、發揮潛力、強化韌性的助力 時報出
版
雖然網路書店把它分類在親子教養類,但我認為這本不像是教養書,更像是科普書。從如
何發現有大約五分之一的蘭花小孩,談這些蘭花小孩與蒲公英小孩從生理上就有的差異,
最後稍微講到如何照顧蘭花小孩。
被誤解的高敏感人
在「高敏感」特質還未為世人所知的時候,有這種特質的人常常被貼上難搞、難帶、龜毛
、想太多等等標籤。
即使到現在大家可能已經聽過這種特質,但一般講到高敏感特質的時候,還是會有「高敏
感人比較不堅強」的錯覺,其實高敏感指定是對環境有較大反應,而不是沒有韌性、不堅
強。
書中提到,在壓力極高的環境,蘭花小孩會很容易生病,那也讓人很好奇,為什麼這樣的
族群可以生存下來沒有被「天擇」呢?其實高敏感這樣的族群,對整個人類群體是很重要
的,在壓力高的環境,蘭花小孩因為其特質而能夠有高警覺性;在壓力低的環境,蘭花小
孩得以發展潛能。
大好或大壞,視環境而定
高敏感的是指對環境的反應很大,如果在良好的環境中,高敏感的孩子會是最健康、發展
最好的一個族群。這本書很有趣的地方是,有一個實驗在三十多年前測試小孩的環境易感
性,在三十多年後追蹤他們的現況跟發展。
在追蹤結果中,良好環境中成長的高敏感的孩子認為自己是獨特的,也似乎認為自己的人
生有一個角色需要扮演,也就是說能找到人生目標。
養育風格的代間遺傳
在一個研究老鼠媽媽舔舐小老鼠的實驗中,可以觀察到被低舔舐的鼠媽媽養育的雌鼠,長
大之後也會傾向變成低舔舐的鼠媽媽,這是源自於表觀基因的變化。也有其他研究指出,
教養的模式、親代的恐懼,下一代都會「繼承」。我們需要有意識的教養,來扭轉錯誤教
養方式傳下去。
養育蘭花小孩的注意事項
1.生活需要儀式感、規律
2.堅定不移的愛
3.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
4.給予寬容和自由的空間,全心接納
5.不放任也不控制
6.善用遊戲的力量,療癒孩子
說起來,養育蘭花跟蒲公英孩子,該注意的地方也沒有多大的不同,但我認為「高敏感特
質」這個詞的普及是很好的,身為一個從小就被說喜歡烏白想的人,很容易覺得寂寞、不
被了解,覺得自己是怪人。但其實至少有五分之一的人類是這樣的,知道這件事情之後,
自我的認同感也提升了。
而做為父母,也更能夠包容孩子挑剔衣服的標籤、襪子內的線、討厭電梯的聲音、睡不好
等等狀況。這樣的孩子是相對不好處理,但一想到我們的影響力在他們身上是放大了很多
倍,也能更慎重的去思考家長該提供怎樣的環境。
敏感或不敏感,是一個連續的光譜,並不是二元的區分法,作者也自認為他是生理上偏向
蒲公英,但心理上更蘭花一點,很容易有各種煩惱。自己的孩子是蘭花小孩嗎?我還是搞
不清楚,但結論其實很簡單-- 打從心底欣賞孩子,孩子小時候會讓家長煩惱的地方,在
正向的發展下,必定能成為孩子未來生存的優勢。
--
更多教養書、繪本心得
https://reurl.cc/MZL8d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117.22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17535034.A.1A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