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夠離苦得樂?
首先是停止一切惡因,亦即不造諸惡,然後是坦然受報,自己在受報受苦的同時,也要救苦救難。即使人家讓我們受苦,非但不以為忤,反而要為他設想,替他謀福,這就是菩薩精神。如果能行菩薩道,雖然自己受苦、受委屈,也不會認為不公平。
我有一位在家弟子,出生不到三天就被父母賣掉。他年過半百後,為養父母送了終,此時生身父母也行將就木,照顧他們的擔子又落到他的身上。別人為他抱不平,他卻對我說:「師父啊!我真是很有福報,別人只有一對父母,我卻有兩對!」
他能這樣想,心裡就很平衡、愉快。相反地,如果他埋怨著說:「我的生父母真不是人!我生下來不到三天,就把我給賣了,現在老了,還要我來養他們,簡直沒有天理!」這就非常痛苦了。
像上述這種兒女比父母付出較多的例子,少之又少。多半都是父母付出的比較多,兒女付出的比較少,這算不算公平合理呢?沒有什麼不公平不合理的。只要自己心平氣和,生活便能快樂一些。
現在的社會樣樣講求公平,但是,真的有辦法做到嗎?例如為什麼只有太太懷孕生產?男人卻不會懷孕生產呢?所以,在某些事情上是根本無法公平的。公平的真義應該是:每個人站在各自的立場與角度,適切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就是合理公平。
尤其是具備了佛法的正知正見後,透過正確的因果觀,會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福報、因緣和智慧,每一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懂得這層道理,便無所謂公平不公平,就能夠心平氣和,沒有煩惱,眼中的敵人自然就少了。---本文摘自聖嚴法師著《平安的人間》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阿明@liv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分秒不空過 #得與德 #佛法是永恆 #初一十五上人開示 2021.07.10農曆六月初一證嚴上人開示 各位菩薩 又半月過去,現在已經是六月朔旦了, 一年十二個月,已經是六個月過去了 每一天八萬六千四百秒 用秒來算時間 我們到底半年的時間 每一天的八萬六千四百秒 半年已經過了多少的秒呢 秒雖...
行菩薩道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法鼓山剃度典禮
「第一刀:願斷一切惡;第二刀:願修一切善;第三刀:誓度一切眾生。」6日上午9點,法鼓山僧伽大學於地藏菩薩聖誕日舉辦一年一度的剃度典禮,由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擔任戒和尚,退居方丈果東法師擔任教授阿闍黎,共同為6位新戒法師落髮圓頂,並向7位行同沙彌(尼)恭喜祝福,今年法名也由「演」傳至「寬」字輩,邁向薪火相傳的新里程。
「出家是出三界、牢獄、生死的家。」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表示,在全世界戰亂、天災種種令人心動蕩不安的時刻,特別需要佛教宗教師引導大眾安頓身心與家庭、事業,僧伽大學就是在培育僧才,積極推動佛法,來達到淨化人心、淨化社會。
方丈和尚特別讚歎家屬圓滿求度行者奉獻僧命的心願,成就子女進入三寶門中,從俗家家庭來到法界之家,與法界眾生關懷結緣,這是非常殊勝難得、至高無上的一件事情。同時鼓勵新戒法師,不忘初發心、發大菩提心,時時起慚愧心、懺悔心,隨時隨地反省身口意三業行為,好好接受僧團的栽培,成為有大悲願心的出家人。
退居方丈果東法師表示,出家就要效法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精神,而地藏法門蘊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盡寶藏,就像大地如磐石,心性不動,又能適時給予眾生需要,並以「不迷紅塵捨貪愛,不離紅塵度眾生;紅塵不迷亦不離,身在紅塵發菩提」,鼓勵新戒法師不忘度化眾生的悲心大願。
而為遵循防疫規範,今年有11位家屬到場觀禮,多數親友則透過線上直播,歡喜祝福新生佛門龍象開啟成佛之路。來自馬來西亞的演讓法師,以視訊向異國另一端的親長辭親三拜,畫面十分感人。他表示,將利用父母給的身體,盡心盡力做每一件事,在奉獻自己的過程中學習成長,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寬行法師的俗家父母、妹妹親臨現場祝福,父親劉全安說「我今天掉的是高興的眼淚」,出家對兒子來說是重生,讓他行為徹頭徹尾地改變,不管是到大寮出坡,還是洗衣服,樣樣都是全能,尤其看到這麼好的修行環境,心中大石頭就放下來了;感到孩子非常值得在這邊出家,同時對於未來僧涯表現,也直說很有信心。
「期許他自利利人,度更多的眾生。」演煦法師的俗家母親陳文嫻分享,女兒過去熱愛爬山登高望遠,如今來到佛法寶山,相信能超越過去的境界,更對於他這兩年的轉變,讚歎是「好上加好」。外婆陳吳蕙老居士說,孫女從參加生命自覺營後,就發願行菩薩道,而法鼓山是諸佛菩薩的搖籃,有和樂清淨的僧團帶領學習佛法,願他荷擔如來家業,弘法利生、代代相傳。
演煦法師接續去年妹妹演千法師的步伐,圓滿出家心願,並特別感恩外婆從小給予薰習佛法的機緣,他也發願幫助苦難眾生解脫輪迴之苦,積極在僧團學習自我突破與成長,同時向俗家親人轉達「願我們都能夠在學佛修行、自利利人的路上互為同參道友,永不退轉、直至成佛」。
過去就讀社工系的寬恩法師表示,原本想擺脫自身痛苦尋找生命答案,但接觸到更多苦難的眾生後,他決心出家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而在僧團一年的行者生活,他也從拘謹轉為輕鬆自在,懂得學習和自己的生命相處。
2021年法鼓山剃度大典圓頂的6位新戒法師,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依禪宗法脈,賜法名、法號為:寬行慧善、寬融慧貫、寬恩慧德、演念智種、演煦智育、演讓智謙。在充滿法喜的感動氛圍中,誠心祝福新戒法師在僧命道路上穩健前行。#
#法鼓新聞
🎥 法鼓山僧團為全球舉辦三時繫念做超薦與祈福#出家
#地藏菩薩
#剃度典禮
行菩薩道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方丈和尚特別讚歎家屬圓滿求度行者奉獻僧命的心願,成就子女進入三寶門中,從俗家家庭來到法界之家,與法界眾生關懷結緣,這是非常殊勝難得、至高無上的一件事情。同時鼓勵新戒法師,不忘初發心、發大菩提心,時時起慚愧心、懺悔心,隨時隨地反省身口意三業行為,好好接受僧團的栽培,成為有大悲願心的出家人。
==================================
📰效法地藏菩薩悲願 法鼓山剃度典禮開啟新僧命
「第一刀:願斷一切惡;第二刀:願修一切善;第三刀:誓度一切眾生。」6日上午9點,法鼓山僧伽大學於地藏菩薩聖誕日舉辦一年一度的剃度典禮,由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擔任戒和尚,退居方丈果東法師擔任教授阿闍黎,共同為6位新戒法師落髮圓頂,並向7位行同沙彌(尼)恭喜祝福,今年法名也由「演」傳至「寬」字輩,邁向薪火相傳的新里程。
「出家是出三界、牢獄、生死的家。」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表示,在全世界疾病、戰亂、天災種種令人心動蕩不安的時刻,特別需要佛教宗教師引導大眾安頓身心與家庭、事業,僧伽大學就是在培育僧才,積極推動佛法,來達到淨化人心、淨化社會。
方丈和尚特別讚歎家屬圓滿求度行者奉獻僧命的心願,成就子女進入三寶門中,從俗家家庭來到法界之家,與法界眾生關懷結緣,這是非常殊勝難得、諸位功德至高無上的一件事情。同時鼓勵新戒法師,不忘初發心、發大菩提心,時時起慚愧心、懺悔心,隨時隨地反省身口意三業行為,好好接受僧團的栽培,成為有大悲願心的出家人。
退居方丈果東法師表示,出家就要效法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精神,而地藏法門蘊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盡寶藏,就像大地如磐石,心性不動,又能適時給予眾生需要,並以「不迷紅塵捨貪愛,不離紅塵度眾生;紅塵不迷亦不離,身在紅塵發菩提」,鼓勵新戒法師不忘度化眾生的悲心大願。
而為遵循防疫規範,今年有11位家屬到場觀禮,多數親友則透過線上直播,歡喜祝福新生佛門龍象開啟成佛之路。來自馬來西亞的演讓法師,以視訊向異國另一端的親長辭親三拜,畫面十分感人。他表示,將利用父母給的身體,盡心盡力做每一件事,在奉獻自己的過程中學習成長,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寬行法師的俗家父母、妹妹親臨現場祝福,父親劉全安說「我今天掉的是高興的眼淚」,出家對兒子來說是重生,讓他行為徹頭徹尾地改變,不管是到大寮出坡,還是洗衣服,樣樣都是全能,尤其看到這麼好的修行環境,心中大石頭就放下來了;感到孩子非常值得在這邊出家,同時對於未來僧涯表現,也直說很有信心。
「期許他自利利人,度更多的眾生。」演煦法師的俗家母親陳文嫻分享,女兒過去熱愛爬山登高望遠,如今來到佛法寶山,相信能超越過去的境界,更對於他這兩年的轉變,讚歎是「好上加好」。外婆陳吳蕙老居士說,孫女從參加生命自覺營後,就發願行菩薩道,而法鼓山是諸佛菩薩的搖籃,有和樂清淨的僧團帶領學習佛法,願他荷擔如來家業,弘法利生、代代相傳。
演煦法師接續去年妹妹演千法師的步伐,圓滿出家心願,並特別感恩外婆從小給予薰習佛法的機緣,他也發願幫助苦難眾生解脫輪迴之苦,積極在僧團學習自我突破與成長,同時向俗家親人轉達「願我們都能夠在學佛修行、自利利人的路上互為同參道友,永不退轉、直至成佛」。
過去就讀社工系的寬恩法師表示,原本想擺脫自身痛苦尋找生命答案,但接觸到更多苦難的眾生後,他決心出家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而在僧團一年的行者生活,他也從拘謹轉為輕鬆自在,懂得學習和自己的生命相處。
2021年法鼓山剃度大典圓頂的6位新戒法師,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依禪宗法脈,賜法名、法號為:寬行慧善、寬融慧貫、寬恩慧德、演念智種、演煦智育、演讓智謙。在充滿法喜的感動氛圍中,誠心祝福新戒法師在僧命道路上穩健前行。
#出家
#地藏菩薩
#剃度典禮
#法鼓新聞
行菩薩道 在 阿明@liv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分秒不空過 #得與德 #佛法是永恆 #初一十五上人開示
2021.07.10農曆六月初一證嚴上人開示
各位菩薩
又半月過去,現在已經是六月朔旦了,
一年十二個月,已經是六個月過去了
每一天八萬六千四百秒
用秒來算時間
我們到底半年的時間
每一天的八萬六千四百秒
半年已經過了多少的秒呢
秒雖然短暫
但是,是人生的大道理
一秒鐘若過不去
這一世就是結束了
人命在呼吸間
呼吸也是在分秒間
但是行在時間完成
分秒,過去;
有修,有得,有用心,
叫做心得,心得
時間過沒有用心
那就是沒有心得
那就是這一世沒有得
得者,德也。德者,得也。
德,就是道德。得,就是所得。
時間,讓我們有所得嗎?
修行道理,我們有聽進去嗎?有啦。
有心得嗎?不知道啦。
你有在身體力行嗎?
忘記了。這是什麼都沒有所得,
因為他袂記得
袂記得,叫做忘掉了
忘掉了,心的上面就是一字亡
時間,分秒,我們沒有去用,
它就是死掉了,沒用了。
所以,時間在分秒中,
我們沒有珍惜,
就是這樣讓它分秒無用,
忘掉一切。很可惜。
人生難得,佛法難聞,
行在菩薩道中,更是困難。
菩薩入人群,緣苦眾生。
不敢吃苦,不願付出,
那就是沒有行菩薩道。
所以,有或沒有,
得或是亡,這就要看自己
有沒有把握時間。
佛法是永恆,
但是,我們若沒有去取,
就不得這樣在我們一生中還是空過。
所以,水,它照常流。
你看它水在流,
你需要水嗎?需要。
可是它一直流,
我要如何去取哪一段水呢?
水,不管你取哪一段,
只要你生命中需要,
即時,捧起來,
喝下去,這就是我們所得。
道理這麼簡單。
各位菩薩,
稱為菩薩,叫做覺有情。
大家要自我期許,
自我期許:
學佛,要行菩薩道。
不懂菩薩法,路要怎麼走呢?
大家要發心立願,
把握時間,分秒不可空過,
時時要多用心。
靜思弟子 恭錄
2021.07.10
行菩薩道 在 阿明@liv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初一十五證嚴上人開示 #上人開示 #證嚴上人
2021年6月10日農曆五月初一證嚴上人開示
一個月過一個月
現在是五月五月朔旦
就是五月初一
又再來就五月十五
再來就是六月
時間半月半月過
一年也才只有
十二個月
所以我們要
真正警惕自己
時間過得快
人生世間什麼叫做修行
時時找入我們的本性
孔夫子也這麼說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明德,清淨無污染
這就是我們的本性
本性本善
所以人每天每一秒鐘
都要守好我們本善
原來我們的清淨本性
不受外面煩惱
境界惹入心來
但是我們要時時
把我們的心守護著
我們菩薩大道
願意走入人群
人間本是苦難
我們不受苦難
影響我們的心
只為我們行菩薩道
勤精進本分事
為眾生苦難救苦與樂
這就是我們本性清淨
入人群不受污染
這就是我們的真功夫
祝福大家用心修行
不要被環境把我們污染
惹來煩惱無明
請大家要時時用心
時時保護這念心
祝福大家,精進
靜思弟子 虔誠恭錄
2021.06.11阿明貼文
行菩薩道 在 DDMTV法鼓山網路電視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聖嚴師父常教導大眾,要成佛,必先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然而菩提心究竟為何?又該如何做呢?這個為歷代祖師所重視,且不斷強調修持的學佛關鍵,看似深奧難懂,實則有落實的步驟與方法。
想知道如何發起菩提心,在日常言行中實踐菩提心嗎?現在就與方丈和尚有約!
行菩薩道 在 行菩薩道 的推薦與評價
【人間菩提】20220302 - 篤定修行度今生 · 【人間菩提】20211030 - 聞法悟道發菩提 · 學佛後常常與人結緣,我自己有「度眾生」嗎? · 【人間菩提】20220611 - 悲智布種期共行. ... <看更多>
行菩薩道 在 行菩薩道 的推薦與評價
行菩薩道 - 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行菩薩道的人好偉大!畢竟這裡太苦了是我沒辦法(閒聊與趣味第1頁) ... <看更多>
行菩薩道 在 我們應如何「行菩薩道」?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行菩薩道 有兩個先決條件,第一個是「度眾生」,因為「修大乘行就是為了『度眾生』而來的(滅苦的因)」。生生世世要「再來人間」,這種要再來人間-「再來的人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