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54〈同仁不求甚解,嫌主管囉唆,該怎麼辦?〉
許多主管覺得年輕人「只想知其一,不想知其二」,
想要更進一步的確認同仁懂不懂,
卻常常遭到白眼或嫌囉嗦。
(有沒有發現,這樣的問題,不只在公司,連家裡也常發生?)
先幫年輕人說句話,
不太想探究更多的原因有兩個:
1、已經有做就好,幹嘛要做這麼多?
2、知道該做,卻不覺得做那麼多有什麼好處?
許多小孩在成長過程中,
可能因受長輩良好保護,
所以沒有「多想多想」的習慣,
(因為長輩把難題都解決了,剩下簡單的,幹嘛學更多的解題方法?)
至於如何解決最有效,
不妨看看這篇專欄內容
商周李河泉老師專欄
【苦心引導,卻被當「囉嗦」⋯年輕同仁「不求甚解」該怎麼做?】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nagement/blog/3007818
今天星期三
別急著幫小孩做太多
長大容易反而被嫌囉唆
各位河粉早安
PS. 李河泉老師的內容都歡迎分享
#看完老師商周文章參加集點者請向小編兌換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10的網紅Angeline Power Ban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職場中遇到了不公平的事 或者被欺負了 我也曾經是“受害者” . 但現在回想起那段日子 我覺得 是我自己分派了一個 “受害者” 的角色給自己 . 上一集的#AngelinePowerBank 和大家聊到工作不開心該不該辭職以後 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留言 有好些朋友都來說著他們職場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 主管偏...
「被主管針對怎麼辦」的推薦目錄:
- 關於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李河泉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Angeline Power Ban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心得] 職場厚黑學(針對機歪主管) -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EP001 被主管討厭,除了離職,你還有更好的選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職場不公平/被欺負/被針對】怎麼辦呢?一個方法走出受害者 ... 的評價
- 關於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自信心被主管給罵光了,該怎辦? (第3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被主管針對-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或是換工作一兩年無法快速上手的人!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 ... 的評價
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懂引導問話術,主管自己累成渣》用PDCA提問法主持會議
你有想過嗎,要如何擺脫沉悶無趣的會議方式,成為一個好的會議主持人?我更好奇的是,除了傳統的「是/否」、「對/錯」之類沒有討論空間的命令式問題外,還有什麼方法,能夠讓會議充滿更有建設性的討論?我從一本書裡找到滿意的答案。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host-meeting/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不懂引導問話術,主管自己累成渣》這本書廣義來說,是教主管們如何提出「優質提問」,引導下屬採取行動、催生成長。狹義來說,書中的焦點實例在於「會議主持」,透過引導提問的方式,激發部屬的發言慾望和思考,達成更有效的討論。同樣的概念,也適用於任何的會議主持人,用來讓會議進行地更流暢、更活絡。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商業引導服務〉機構的代表人新岡優子,曾任IT工程師、專案經理、公司顧問,目前運用自己在產業多元的經驗,協助其他公司進行團隊開發、領導能力、流程改善、會議改善。如同大部分日本的商業書籍,這是一本道理講得少、案例練習講得多的書。
書中很具體地展示了88個問句,如何應用在不同的情境和流程中,鉅細靡遺地說明使用時機和例外條件。這篇文章整理我讀完後的收穫,以及濃縮對我最有幫助的問句,畫成一張「主持會議的PDCA提問循環」提供日後參考。
.
#優質提問為什麼很重要?
.
先說結論:「好的提問能激發好的反思,好的反思容易帶來優質的行動」。在我的職場經驗裡,感受尤其深刻。最近有一位時常指導我的經理,對我(或對別人)最常問的一句話就是:「關於這件事,你有什麼想法?」每當自己被問到,腦中立馬千頭萬緒。
這句話真是簡單又萬用的提問,而且屢試不爽。當我們接到這個提問時,會為了回答而「反思」,也就是連結過去的經驗與價值觀,整理出自己的判斷與想法。反思很可能會帶來新的發現,促使積極的人發想具體的策略,最終促成「行動」。
在主持會議的時候,這句話也適用於對其他的與會者提問,激發對方的思考和表達,進而傾聽對方真實的訴求與想法。《莫守成規》這本書裡提到叛逆型的領導者會懂得跳脫框架、建立「關係」,而且不斷發問:「當我們藉由提問與他人互動時,彼此的關係會變得更強韌。」
作者精煉多年來傳授「引導提問術」的經驗寫道:「優化關係品質和思考品質,促進行動品質的提升,進而帶來成果品質的提升。」這就是優質的提問能達到的效果,提升整體團隊的關係與思考、採取具體行動、強化最終成果。
.
#如何激起部屬發言慾望?
.
站在主管兼會議主持人的角度,不外乎希望大家參與會議,是能夠「達成共識」、「解決問題」、「促進行動」。要讓團隊產生化學效應,最重要的就是加深彼此的「信賴」關係。作者提出五個基本功,若自然而然掛在嘴邊,便能提升部屬的發言慾望:
1.「謝謝。」保持真誠的笑容,無論部屬發言是否有益,皆表達感謝,讓人感到自己有所貢獻、還想再發言。
2.「原來如此,這也是一種看法。」聽到立場不同或者相反的意見時,表達接納對方的發言,但還不表示肯定對方的意見。
3.「讓我們一起來想辦法。」讓部屬把你當作一同思考的戰友,但要搭配問「各位覺得怎麼辦才好?」不要淪為只有自己動腦。
4.「……(不多話)」身為主管常有強烈使命感,認為自己要負責解決問題。然而,太多話只會剝奪部屬思考與發言機會。
5.「我還是想提出這個看法…」用於當團隊思考開始侷限、失焦時,用這句話擴大思考框架,或提出完全相反的想法。
此外,保持「謙遜」的態度也會讓部屬勇於發言。我讀管理名著《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時寫下這則感想:「領導者要認知到,自己不一定得是團隊中懂最多或最厲害的人,懂得讓出空間給下屬發揮和表現,讓下屬來『教』自己。」
.
#開會時應該問哪些問題?
.
讀到這本書的後半段,看到作者把「PDCA循環」用來做為會議的審視和改善規則手法。但我對於制定會議的規則比較不感興趣,反而覺得這個循環很適合做為會議的起承轉合,我整理書中實用的問句範例,畫成以下這張「主持會議的PDCA提問循環」。
.
#主持會議的PDCA提問循環 (詳見附圖)
.
#PLAN
首先,是會議開始時的規劃(Plan)階段,提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什麼?誰最困擾?我們最應該先解決的是什麼?」之類的問題,定義會議討論的主軸,凝聚大家的聚焦方向。
#DO
接著,是會議重頭戲的執行(Do)階段,針對討論方向開始向部屬提問:「關於這件事,你有什麼想法?你打算怎麼做?需要什麼協助?」透過這類問題,激發思考與討論,催生各種提案與想法,讓議題有一定程度的發散。
#CHECK
再來,是會議收斂的檢核(Check)階段,試著帶領團隊回顧,問道:「我們的討論是否有朝目標前進?」也可以向個人提問:「你可以用一句話總結這項重點嗎?」把討論完的策略與議題進行收斂,凝聚團隊共識,加深部屬對各個議題的認知。
#ACTION
最後,總結會議內容的行動(Action)階段,問出:「根據今天的討論,要採取哪些行動?」讓團隊針對共識,擬定各項行動。透過「所以誰能為這件事做什麼?」之類問題,讓各項行動有明確的執行者,完成這次的會議循環。
.
後記:#你喜歡哪一種工作風格?
.
《不懂引導問話術,主管自己累成渣》書中的88個問句範例,大部分是由(1)使用原理、(2)使用範例、(3)進階運用要訣、(4)宜避免使用的提問構成,適合讀者挑選符合自己風格的問句,進一步研究跟練習。
以我自己接觸過日本外商的經驗,還有之前讀到《2030轉職地圖》這本書裡獵頭專家談日本職場文化,可以知道日本的職場倫理上對下的態度,仍舊根深柢固。書中也有許多篇幅,在講尊敬前輩的用詞和問句要如何調整,台灣的讀者倒不一定要照單全收。
相比起「命令式」一口令一動作的帶領風格,這本書讓我提高對於「提問式」領導的意識。拋出問題讓部屬自己回答與尋找答案,更能夠促使部屬成長與進步,似乎也更符合年輕一代比較傾向自主、自由的工作風格。
關於提問這件事,你有什麼想法呢?
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個人的優勢,打不過一個時代的趨勢]
昨天下午教斜槓的基礎課,有多位學生報名,其中兩位學生的狀況,是典型的產業更迭帶來的職涯發展問題。年紀不同,我給予的建議也不同。不過無論如何,我都要強調一個觀念:
一個人的優勢,打不過一個時代的趨勢。
那麼你能怎麼辦?
我的答案是,借勢用勢!
先借時代的趨勢,再用自己個人的優勢。
第一個學生從事的產業是做孕婦的塑身衣,幫助婦女產後快速回復窈窕的身材。他們公司賣高價,原來獲利頗豐,隨著越來越少人生孩子,失去人口紅利之後,整個產業快速萎縮,獲利下降。他是主管,位於公司的核心,非常清楚這個走勢,明白公司營運只有越來越辛苦,沒有越來越輕鬆的一天。
還好他的職務是在時代的趨勢大洪流裡面,做數位行銷。他問我要不要辭掉工作,因為他現在年紀超過45歲,我建議他留下來,但是下班後拉出斜槓,用數位行銷接案。等到斜槓經營到收入是薪資的一倍以上,再來思考要不要辭掉上班的單槓。
接下來我建議他同時加強網路廣告購買的能力,因為廣告購買才是真正有利潤的地方;另一方面,很多年輕人在廣告文案的寫作上比中年人強,所以一定要增加一個網路廣告操盤的能力,建立絕對的優勢。
第二個學生是在報社產業,才30出頭,未來生涯的衝刺跑道很長,我直接建議他辭掉工作,轉戰線上平台。他的職務是採訪記者,寫作能力強,在這個網路時代,他可以做內容或行銷的部分,工作機會多。如果他再培養文案和行銷的技能,未來發展可期。
他告訴我最近私下接案,幫客戶寫網路文章,月收入三四萬元,問我是不是就不要再找上班的單槓,我期期以為不可。兼職不穩定,客戶隨時能喊停,不合作了,將影響生計,心情也會跟著不穩定,就無法專心做斜槓。
所以他要轉換跑道,找個上班的單槓之後,再在下班的時候做斜槓,雙槓進行,收入增多。重要的是開始經營自己的事業財,發展出源源不斷的被動收入之後,未來職涯才有做選擇的資格,比如以斜槓項目為主要的職涯發展。
從這兩個例子看來,你有發現到嗎?越來越多的企業經營困難,不是員工不努力,或是老闆的決策不夠前瞻,而是整個產業日漸式微,企業或個人完全是處於螳臂擋車的劣勢下。
我們常說形勢比人強,原因在這裡。我們要做的,不是在已經逐漸沒落的產業繼續努力,那是低價值區,沒有用的!而是轉換跑道到高價值區,發揮自己的優勢,這就是我強調的「借勢用勢」,借時代的趨勢,用自己的優勢。
講到這裡,你又學到第二個重要原則,借勢用勢的順序應該是—
第一步,先借時代的趨勢
第二步,再用自己的優勢
多數人剛好相反,在思考職涯發展時,第一個想到的是我擅長做什麼,亦即我的優勢在哪裡,然後一頭鑽進去埋頭苦幹,忘了抬頭看看趨勢在哪裡,結果事倍功半,努力的成果遠遠不如站在浪潮尖上的人。
這也是我們常說的「選擇大於努力」,並不是說努力不重要,而是選擇正確,站在高價值區,才可以幫努力發揮最大槓桿作用,價值極大化。
二十多年前,我雖然已經察覺報社產業夕陽西下,還一頭熱血跳進去,心裡想說寫作是我的強項,我應該去需要文字寫作的產業,結果是什麼?再怎麼努力,薪水就是不調整。
相反地,我的同學由於報社關了,不得不往外發展,他到中國大陸發展,做什麼呢?寫偶像劇的腳本,最後做製作人, 10年之後到處都有房子,不論上海或台北,現在每天遊山玩水之外,到各個房子小住。
我做錯的地方是,先想到自己的優勢,沒去想到時代的趨勢;我的同學做對了,他先看到趨勢,才借用自己的優勢,把事業做到絕對的優勢。這個順序前後搞錯,會決定一生命運的走向,以及成果的大小。
從上面兩個學生,以及我個人例子,給你畫三個重點:
1、形勢比人強
2、一個人的優勢,打不過一個時代的趨勢
3、做職涯選擇的時候,先考慮時代趨勢,選擇高價值區;其次才看個人優勢,做出獨特價值,就會具有絕對優勢。
**除了斜槓講座,最近我要針對上班族開出一個全新的講座,談如何拿到百萬年薪,你需要具備的高薪思維,以及佈局的策略、實踐的步驟。課程免費,報名請看留言區。
除了文章有受益,請留言+1。
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Angeline Power Ban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職場中遇到了不公平的事
或者被欺負了
我也曾經是“受害者”
.
但現在回想起那段日子
我覺得
是我自己分派了一個 “受害者” 的角色給自己
.
上一集的#AngelinePowerBank 和大家聊到工作不開心該不該辭職以後
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留言
有好些朋友都來說著他們職場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
主管偏心 / 同事午餐不邀約...
這一集精彩內容:
♥ 職場遇到的不公平真實案例,你有沒有經歷過?
♥ 為什麼我們容易陷入被欺負的“局限思維” ?
♥ 我如何走出受害者的思維模式
♥ 選擇看待人的視角,從而選擇對待人的方式
.
如果你也希望每天的生活都充滿正能量,
並且隨時為心靈充電
要記得訂閱我的频道哦!愛你 ♥
#AngelinePowerBank #带着面具生活 #讨好人的个性
♡追蹤 Angeline 黄玉丽 ♡
Angeline INSTAGRAM : onefmangeline
Angelin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onefmangeline/
網站 :angeline.com.my
线上购买书籍
《POWER BANK:FULL能量》 http://bit.ly/2UjJJbf
《POWER BANK:快乐LOAD不完》 http://bit.ly/2UdaMqy
※※※※※※※※※※※※※※※※※※※※※※※
♥ANGELINE の 推薦影片 ♥
【工作不開心該不該辭職】尤其職場人際溝通狀況該怎麼面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VCOm_lC30c&t=388s
【生活失去動力?】試試這樣啟動內在動力,去完成那些該做的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uoP7WymUxo&t=127s
【完美主義害慘你】2招讓你破除完美魔咒,別再讓完美主義擱置你的夢想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SmXTyPAp4w&t=382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cP0ehGrOKg/hqdefault.jpg)
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當你遇到別人誤解你的情況,你能好好說清楚自己,讓關係圓滿、事情順利嗎?
在收看影片之前,不管你是在Youtube還是Podcast收看或收聽,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你的具體支持,是我們製作節目最大的動力~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你有沒有被人誤解的經驗呢?
就好像在職場上,你可能是個業務高手,每天跟同事一起拜訪客戶,服務客戶,甚至帶了業績回來,卻被同事貼上「愛出風頭」、「搶功勞」、「收割王」的標籤,這讓你很受傷。
被貼標籤,怎麼辦?
而你為了顧及同事間的和諧,不讓自己的「動作快」變成「搶功勞」,所以你試著放慢腳步,但沒想到腳步一慢,業績少了,上司卻覺得你退步,這讓你衝也不是,不衝也不是,有一種不上不下的感覺!
這時候你可能會有一個疑惑,是不是多做多錯?可是不做,你又覺得很空虛,不喜歡虛度日子的感覺,然而更不喜歡自己的認真把別人給推遠了。
最近我就聽到一位朋友,有類似的困擾,他的情況是這樣子的~
我這位朋友,是家網路行銷公司的主管,負責推廣產品,常常需要撰寫行銷文,就上網應徵「行銷文案」這類的人才,陸續用了幾個人,可都達不到他的要求,於是他想起一位老同學。
這個老同學是個設計師,很喜歡寫東西,經常在個人部落格寫文章、分享生活趣事,文筆還不錯,所以我的朋友就說服老同學兼差,寫寫看文案,說不定可以發展出第二春。
原本以為交情好,合作起來應該會很有默契才對,結果沒想到文案一寫下去,雙方對於「行銷文」的想像有落差。
溝通幾次後,這位行銷主管覺得老同學「太難搞」,而被請來寫文案的同學,則是認為行銷主管「太粗暴」。
兩個人差點要撕破臉,文案不僅生不出來,關係還變得很尷尬,彼此情緒都很滿,不曉得該怎麼收尾。
溝通陷入僵局,怎麼解?
我試著問行銷主管,他所謂「太難搞」是什麼意思?他表示老同學太在意「氣氛」的舖陳,所以文案開頭寫得落落長,把要「產品」壓到最後才寫,這完全違反行銷上的「產品優先」原則!他求好心切,給建議時很直接。
偏偏這位同學是搞藝術的,個性比較敏感、纖細,就是俗稱的玻璃心,所以行銷主管的話,聽在耳裡都是一種否定,「覺得」行銷主管的話太直接粗暴,到最後兩個人根本無法溝通。
開班授課這麼多年,我很清楚人跟人的誤解和糾葛,之所以會越來越深,往往是因為很多重要的感受沒有表達清楚,造成巨大的鴻溝。
所以我繼續往下問,我問這位行銷主管對同學真的只有負面評價、覺得他太難搞嗎?主管很快回答:「當然不是,我同學很細心,也很負責任的!」
我接著再問:「那你有對他說出你這份欣賞嗎?」這位行銷主管沒說話,只有對我搖搖頭。
我又問他,以他對老同學的了解,同學會說他太直接、粗暴,可能的原因有什麼?
結果這位行銷主管想了想,才緩緩的說:「老師也知道我一急起來,嘴巴就跑得比腦子快,直接批評他的文案,太文青、不落地,一點銷售的力道都沒有,但我真的是為他好,才這麼說⋯⋯」
文青與商業,怎麼平衡?
故事先說到這邊,不曉得你聽出來了沒有?事實上,這兩個人能維持長時間的友情,一定有某種程度的契合和了解,很少有人會故意跟好朋友作對。
所以回到「行銷文案」這件事情上,他們其實都很想把事情做好,只是一直站在自己的立場,少了從對方的「出發點」來看事情的角度,這件事才會無解。
幸好這位行銷主管有一定的自我覺察能力,經過我的陪伴之後,他對自己的「直接」有些懊惱,如果時間能倒轉,他會願意換個方式表達。
例如他可以說:「敏感和纖細是好事,有敏感跟纖細才能寫出好文字,只是在『行銷文』上,產品才是第一順位,而不是『氣氛』。」
我還鼓勵他進一步跟老同學討論「敏感纖細」可以怎麼運用,只要放對地方,氣氛的營造也很重要。
要是下次老同學的「敏感纖細」又放錯地方時,兩個人可以怎麼幫彼此踩剎車,澄清彼此心中的優先順序跟具體方向,再往下走,就能避免爭執。
後來,他帶著這些體會,回去找老同學,重新表達一次,老同學能體諒他的求好心切,坦承自己對行銷文的掌握度不夠,實在沒必要反應這麼大,還感謝行銷主管願意慷慨分享業界經驗。
現在他們倆恢復了友誼,而且雙方的合作也越來越上軌道~
二個方法,讓人靠近你
從這個小例子,我們可以清楚的看見,人跟人相處時,也許事情本身並沒有對錯、好壞之分,就像是文案要賣產品,本來就是寫文案的目的。
假如文案能多寫出氛圍,提高文案的質感,沒有什麼不好,也就是說,寫文案這件事情是中性的。
真正讓情緒失控的原因,是受到片面反應,或是不完整的言語刺激,就像是「太難搞」、「太粗暴」這些不恰當的標籤影響,進而導致人際關係上的災難。
那麼要是你也渴望說清楚自己,不讓他人有誤解的空間,同時又能照顧到對方的感受,讓人願意靠近你,我可以提供你兩個簡單的步驟,那就是~1.覺察自己,完整詮釋、2.關注他人,標定善意。
打個比方來說,就像是我們一開始說的「業務高手」,因為動作快、又熱心的情況下,幫整個部門拿回業績,卻跟同事有些嫌隙,受到排擠時。
就可以先使用第一個步驟,覺察自己的本意,先對同事說明:「我提早把事情完成,是怕拖越久變數越多」。
再來,第二個步驟則是把焦點放在同事們身上,好好的說:「不過,我能拿下這些業績,是大家一起努力耕耘的結果,沒有你們,我一個人是辦不到的,謝謝大家的協助~」
我相信,只要你能這樣完整的表達自己,又能看見他人的善意和付出,就能擁有很多支持者~
要是你對自己的期望更高,不希望跟人有了磨擦,或是對人造成傷害之後,再來挽回和彌補,我再提供一個更根本的方法~那就是學習「隱喻」的語言。
如何使用「隱喻」的語言?
「隱喻」在古希臘文裡,代表著「轉換」的意思,特別是「情緒」和「理解」上的轉換。
舉個例子來說,你是個很注重時間,很守時的人,但你今天跟一個朋友約,對方遲到了半小時,一屁股坐下來也沒解釋遲到的原因,就開始聊天,這時候你很生氣,但又不想發脾氣壞了友情,可以怎麼使用「隱喻」的語言呢?
你可以溫和且堅定的跟朋友說:「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剛剛已經存了三十兩黃金在你的戶頭裡了,哪天我缺錢時,我會記得跟你要喔!」
你可以感受一下,像這樣子把時間比喻成「黃金」,是不是可以輕鬆的說清楚「時間」這種很抽象,又看不見的東西,它對你的具體意義是什麼?
而且不帶攻擊和指責,不讓對方感覺受傷,又能巧妙讓對方理解「遲到」這樣的行為,對你來說是「重大損失」,明白時間對你的「珍貴價值」。
更重要的是,有了使用隱喻的能力,你不必強忍情緒,就能適當的表達自己,
而那些原本對朋友遲到的負面情緒,像是憤怒、失望、不滿。
在你使用隱喻的過程中,因為多了一份詩意和美感,讓負面情緒可以平安落地,也就不會跟人撕破臉,傷害到你的人際關係。
那麼要是你感受到隱喻的妙用,也很想學習的話,我很鼓勵你加入我們最新推出的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是由國際級隱喻大師~哈克,黃士鈞博士所主講。
哈克這一門課程,除了能幫助你更容易建立關係,跟人產生連結之外,更難得的是,哈克還會陪伴你「了解自己」。
關於「了解自己」,哈克曾經說過一段話,他說:「為什麼我們要探索自己的內在?這是因為當我們探索、好奇自己多一點,我們對自己多懂一些,於是當別人想要靠近我們的時候,就多了語言和文字可以表達~」
而在【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課程當中,哈克就為「了解自己」找到了一個好隱喻,那就是「太陽」與「月亮」。
一般而言,我們對太陽的印象是熱情、充沛、恆常存在的能量,而月亮則是輕輕柔柔,隨著潮起潮落,每天都有盈缺的變化~
帶著這樣對太陽和月亮的認識,回到人際關係裡,到底要怎麼運用「隱喻」呢?這就像是前面提到的那位行銷主管,要是他先上過哈克的課程,在哈克的陪伴下先向內探索、了解自己。
那麼當他決定跟老同學一起工作的時候,他就可以先打預防針,好好的跟同學說:「我能帶給人的能量是『明確、迅速』,這樣的能力是我的太陽,請享用它,同時我也有月亮,我的月亮是『願意嘗試、懂得反思』,這是我的柔軟面,請善待它」。
有了重新了解的基礎,當他跟老同學針對文案意見不同的時候,那位敏感、纖細的老同學,對他的理解就會是想把事情做好,所以心急了,就不會直接被他的太陽灼傷,甚至有可能因為懂他的月亮,願意付出更多體貼和包容。
這就是哈克說的,開啟一段內在旅程,探索自己的太陽與月亮,你就能了解自己、讓人懂你,更喜歡跟你靠近~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帶給你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收看的朋友除了訂閱之外,記得把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打開。
而Podcast收聽的朋友,除了訂閱,也請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f5InrH2pEk/hqdefault.jpg)
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8/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3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8/2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六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一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我們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也想要每天都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我們昨天說到那些預設立場的語言,其實就是一種粗暴的語言,而透過在人際之間這種粗暴的語言,那往往會造成很多粗暴的結果,它可能有顯性的,就是彼此之間吵開來了,不歡而散,
它也可能是隱性的,就是壓抑了很多情緒,很多憤怒,很多委屈,一直到它再也壓不住的時候,用一種彼此都不喜歡的方式爆發開來,
我常常有一種感覺哦,面對人際之間的狀況,其實預防勝於治療,關鍵不在於當問題發生的時候怎麼解決,而是在於我如何讓問題盡可能的不要發生,或者是負面的狀況不要累積,
所以呢,今天就跟你分享,我們可能稍微有點概念,知道被別人貼標籤,被別人預設立場的時候很不舒服,然而我們也必須能明確的辨認出,在我們自己的語言裡,有沒有對別人預設立場,
所以呢,今天談的這個內容哦是雙向的,不管是別人施加你身上的,還是你施加在別人身上的,我們一起來看看所謂的「預設立場」,到底包含了什麼?
其實預設立場包含了4個層面,第1個層面叫做把自己的預設當真理,我常常說我們人際之間,最容易產生問題的就是把自己的預設,當成是對方的真實,而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因為這背後有我們自己的價值預設,我們常會以為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別人也應該認為對,自己不認同的別人也應該不接受,但其實真實的人生不是如此,而且呢,最可怕的是這樣的預設立場,我們最容易施加在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因為你覺得他跟你夠親近,他應該要跟你一樣啊,
然而事實上是如此嗎?當我們把自己的預設當成是真理,把自己的推論當對方的真實的時候,我們常常就會對於他人的生活,對於他人的選擇,去做很多很多的道德批判、價值批判,小到我們去批評她的穿衣風格,大到我們針對於對方的生涯選擇指手畫腳,而這樣的呈現最容易被一種叫做「關心」包裝起來,
你可能在喜宴的場合就常常遇到這樣的人,就是呢,他很關心你到底什麼時候結婚,然後呢,他跟你的關係其實就是4個字,叫做干你屁事,
那你說是禮貌上的客套,聊個兩句也就算了,他還一副身為「過來人」、身為「長輩」,這裡的過來人跟長輩要括號哦,以這樣的姿態來跟你說,結婚到底有多好,不結婚真的是人生當中的重大損失,
你看看這樣的說話方式,是不是把自己的預設當真理?然而我們在面對別人的時候,會不會也這樣子?你可能談的話題不是結婚,但你可能會談別的,那個別的可能是自己認為對的,而我們在沒有經過任何的確認跟核對之前,我們就認為別人也應該要這麼認為,所以呢,把自己的預設當真理,就是一種價值上的預設,
而第2種預設立場,叫做把「別人的水準」當成是基準,別人的水準,可能是別人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呢,它並不等於要把它放在另外一個人身上,當成是一個基準,這是一種比較性的評判,
你小時候可能就聽過這樣的話,你為什麼不像隔壁的小明成績這麼好,或者是你為什麼不像是你姐姐一樣這麼乖,總是要惹麻煩,這種比較其實是很傷人的,
那更不要說在親密關係裡面,你拿你的對象,跟你的前男友前女友比,你到底在比什麼?或者是你姐妹淘的老公,你兄弟的老婆,你到底在比什麼?這些話就算你講得再對,其實它都一定會引爆的,
而且當你有這樣的預設立場,這說明了你根本沒有在跟你眼前的人互動,你只是跟一個想象當中的典型在相處吧,
而第3個預設立場,叫做把自己的責任當空氣,說白話文就是「逃避問題」,什麼叫做把自己的責任當空氣呢?
通常這樣的狀態,就是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表面上你可能有認識這樣的人,你在跟他聊天互動的時候,只要她有任何被挑出來的毛病,他都可以推給別人,
他可能會說,是因為我老闆沒有教,是因為我的部屬不夠認真,或者他會把責任推到你身上,你為什麼不提醒我,這種事情你應該要告訴我的啊,然而如果放回我們人生的長河裡,你可能也聽過你的父母親,或者是所謂的長輩,跟你說你為什麼不去當醫生,你為什麼不聽話?
像是這種都是把自己的責任當空氣,尤其在面對子女教養的親子溝通上面,我們常常會很隱微的把自己那些沒有完成的期待,加諸到自己的下一代身上,這個是需要好好覺察,而且是很不應該的,
而預設立場的第4種,叫做把別人的配合當義務,說白話文吧,就是叫「理所當然」,尤其是把別人的幫助,別人的相挺,都當成是對方應該做的事,而不是他為了對你好,額外的付出,
就像是那些話,「你為什麼不挺我?」、「你為什麼不支持我?」、「你為什麼不幫我?」你聽聽看這些話,這些話呢,它背後有著控訴,而且呢,他也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而你還成為了加害者之一呢,
所以呢,談到這我們來復盤一下,所謂的預設立場包含什麼呢,第1個把自己的預設當真實,是一種價值的預設,第2個把別人的水準當基準,是一種比較性的評判,第3個把自己的責任當空氣,是一種逃避問題的出發點,而最後一個把別人的配合當義務,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態度,
那好啦,當你瞭解到這邊,你或許發現了,別人甚至,於是自己,我更希望你發現自己,也有這些狀況,那到底我們該怎麼辦呢?
其實說到這裡,我就要很慎重的跟你進行一段工商服務哦,我在8月3號有一門課叫做【人際回應力】,也因為我有感於大家在人際裡面,我們很想要跟別人好好相處,可是我們常常一不小心、一不覺察就把自己的預設立場加諸在別人身上,導致彼此之間是沒有辦法去做正向的交流,儘管雙方都是好人,這就是我常說的,你的善意成了別人收不下的禮物啊,
所以我在8月3號的人際回應力裡面,就會用有系統的方法,讓你學會怎麼樣去不帶預設的表達自己,怎麼樣用不帶預設的方式去靠近別人,讓你的善意成為別人能夠好好收下來的部分,
當你們有了連結之後,後面才有進一步更深度的溝通跟理解,而在【人際回應力】的課程裡面,不止如此,如果你進一步遇到,那別人對我有很多預設,也就是說別人對我有很多偏見,很多攻擊,那怎麼辦呢?
恭喜你,這門一課,也會有專門的單元,讓你學會怎麼樣去面對那些帶有預設的人,可以這麼思考?可以怎麼對應?可以怎麼樣幫助自己,站在一個合理的位置上,
其實【人際回應力】這門課,從我研發設計到現在,已經經過了三次大改版,跟無數次的小改版,
在這麼多年的教學經驗裡,會踏入這門課的教室,除了那些在跟別人溝通的回應,有點辛苦的朋友之外,讓我最意外的就是,有很多在企業裡面的中高階主管,他們回頭上這門課,因為他們很清楚知道當自己的「能力」跟「努力」得到一定的肯定跟證明之後,接下來「會不會做人」,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而「做人」它不是在「送往迎來」的那麼低階的層次,而是你能不能懂人?而且把你的懂,成為別人能夠收下來的概念,在【人際回應力】裡面,你都會完整的學習,我很期待能夠在8月3號的教室里見到你,
然而不管你會不會踏進我的教室,我都希望我所做的這些內容,能夠對你產生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可以在Podcast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行動的支持,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人際回應力課程,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名額也在倒數了,所以期盼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相關的報名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期待你的加入,希望我可以在8/3的教室裡見到你,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zFyhodoWPs/hqdefault.jpg)
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EP001 被主管討厭,除了離職,你還有更好的選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如果被老闆、直屬 主管 討厭或被盯上,這類型的 主管 和員工間的潛在摩擦,除了離職以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解決!?1:50 主管 是不是真的討厭我3:28 工作成果跟 ... ... <看更多>
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職場不公平/被欺負/被針對】怎麼辦呢?一個方法走出受害者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職場中遇到了不公平的事或者被欺負了我也曾經是“受害者”. ... 朋友的留言有好些朋友都來說著他們職場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 主管 偏心/ 同事午餐不邀約. ... <看更多>
被主管針對怎麼辦 在 [心得] 職場厚黑學(針對機歪主管) -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這幾年來一直和自己的主管 "打交道"
交出一系列心得
於是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們這些作為小員工 在職場上遇到一些機掰的主管的厚黑兵法
這是個真實血淋淋的社會
如果大家覺得厚黑是邪惡的把戲 那麼請直接end
因為你善良 就是對敵人仁慈 尤其在職場上遇到一些機掰的主管
他絕不會因為你的善良 而對你特別好或放過你
相反的 你要抱著他每一刻都要置你於死地的決心
前人血淋淋的教訓 版上眾多被主管玩弄的抱怨文章
拋起自己的天真 回歸現實的社會吧!
如果自己真的無法做到 至少也要做一個保護自己的護罩!
-------------------------------------------------------------
一、不要把喜怒掛在臉上
當主管的 永遠會想知道你在想甚麼
我們千萬不要輕易暴露自己的底牌 因為心地不好的主管 會隨時想玩弄你
所以上班時間 少說話多做事
當你變得沉默時 主管會感到不安 因為他會以為你在謀算甚麼害他
當他的疑心病到達一個臨界點 他就會行動了
二、親小人
主管身邊狗特別多 而且通常是老屁股 你的一舉一動都可能被他的狗打小報告
你越厭惡這些人 主管和他們就越快樂
相反 你要找出這些狗喜愛的食物 投其所好
其實如果你是資深一點的員工應該能觀察得到
每次改朝換代 原本和這個主管很要好的狗 到主管被換下來之後
狗就不會再跟隨舊主人 而立刻去替新主人搖尾巴
他們之所以會當一隻狗 目的只有一個 就是拼地位
而身為主管 知道狗惹不得 不會喜歡他們 但卻喜歡聽別人打的小報告
我們要利用主管這種心態
主管留在身邊的狗越多 代表他越沒自信和安全感
他怕下屬團結、他擔心別人說他壞話
如果不能誅殺的小人,就一定要利用 我們要親小人
但切記我們完全不能把自己的底牌揭露給這位小人
而是在主管的視野範圍內 跟他是一對好麻吉
老屁股也好、心計重的人也好 共通點就是喜歡表面好朋友 暗地裏捅你一刀
這種小人最好的利用點是: 喜歡突顯自己在公司裏的地位
所以在被主管看到的情況下跟他的狗聊天帶笑
有時 只請他的狗喝個飲料 或吃點東西
主管一定會對這隻狗起疑心
久而久之 主管不會信任他們
這就等於削弱主管的勢力
最後等他們狗咬狗
三、對付主管的故意刁難
機掰的主管另一個特徵就是 :
1. 喜歡不告訴你工作進度如何, 等到要實行前一刻 / 你下班前 才會告訴你
2. 主管故意表達含蓄,讓你連自己的工作岡位和工作內容是甚麼也分不清
這種主管也是職場上最讓人討厭的主管前五名
因為會經常打亂自己的工作計劃 甚至會佔用自己工餘的時間
而主管卻會因他成功讓你OT 而沾沾自喜
這種事茲事體大 一定要跟主管說清楚自己的底線
一兩次就算 如果經常性有這種行為出現
一定要告知更上層
告知的時候必須附加一個 讓他必死的原因
而且告知的方式不能以 自己不想OT而投訴
而要以 主管故意不提前告知 而涉及到自己與家人/健康的利益 為前提
將矛頭和責任全部指向主管
例如有一次 我就投訴主管故意不提早說而讓我錯過了帶家人做健康檢查的時間
久而久之 上級就會和主管溝通
如果上級也包庇主管 這工作不做也罷 去換個工作更實際
如果老闆常有這種行為 喜歡OT責任制
同理 這種壓榨員工的方式如果你能接受 就欣然接受
如果無法接受 就一定要跟老闆溝通
大家也有家人 不止老闆才有 不懂體恤員工的老闆
不改善還留幹嘛 換工作吧
四、必要時要製造垃圾時間,閒裏偷忙
有些主管的心態很糟糕 就是喜歡盯著你忙
你越忙他越高潮
有些主管喜歡你無時無刻都在忙工作 他不想讓你有停下來休息的機會
我們要利用這一點
當你在忙的時候 主管絕不會站在你旁邊一直看著你做
反之 你若老早處理好文件
千萬不要讓任何人知道你已經處理完 包括主管
因為心地變態的主管 看見你做事這麼有效率 會妒忌
然後又給你一堆有的沒的
所以你處理完文件 必須裝忙 讓自己看起來很忙
不過要小心被疑心重的主管識穿 所以要配合觀察主管的舉動 (第七點會講)
讓自己成功蒙混過關
必須強調 這種做法並不是在推崇大家摸魚
而是避開主管的窮追猛打 大家都是人
我不認為主管這種喜歡讓你忙到回家也在忙著處理文件的心態是正確
當女生的 要適時利用自己經痛藉口
發覺勢色不對 例如無理要求OT 用此做藉口離開
當男生的 要適時利用大便原則
機掰的主管不喜歡員工有休息時間
大便是我們員工最後一道無響空間
當你發覺主管虐待狂症開始發作時 去大便 沒大便也要去上廁所
即使主管親自到廁所找人也好 叫同事到廁所找人也好
他問你死哪去的時候
" 我/他在大便" 他一定不會打擾你
趁這段時間 relax 休息過後就繼續努力工作!
五、該藏就藏、該露就露
機掰的主管分兩種 極有學識所以機掰有理
垃圾一名所以機掰
不管哪一種 自己該隱藏時 就別輕易把自己的弱點暴露
讓他更有機可乘
相反的 很多主管會不懂裝懂 在套你的話 套你的學識
此時要以其人之道還之 說話總是說一半
說些深奧的 讓他懂一半
因為他是不懂裝懂的狀態 所以通常不會追問
而會默默在電腦面前google
讓他知道自己不是省油燈
要切記 通常主管會 "請教" 你的時候
就是更上層指示有新任務的時候
但因為主管不會輕易說出口 (會先自己處理 到最後才突然叫你做)
所以主管有些奇怪舉動 例如問你意見時
就說一些讓他不太懂的東西
到他迫在眉頭的時候 即使要求你寫報告 他也看不懂
此時就是直接到上層開會親自報告的時候
還記得剛才說的 "主管喜歡甚麼都不交待" 嗎
這種人就是怕有能力的人會很快超越自己 爬上自己的位置
所以要製造這種直接向上層報告的機會
把自己的能力全部釋放
擺脫這種主管也是這種時候
六、投降
我知道職場上的人還是會有很多怕事的 不想生事的
如果這類人遇到這種主管
就只有投降 因為我們只是弱者的時候
沒權利去挑選領導 最佳的辦法就是投降
投降可以保全自己 也是獲得權力的最佳方式
七、團結
糟糕的主管另一套管理方式就是 亂管理一通 人力資源調配枉枉都是莫名其妙
簡單就是 拍馬屁者得永生 永遠輕鬆摸魚一輩子
通常這類主管會很愛離間我們員工之間的感情
例如會挑員工 對他特別關照
讓其他同事看到後 背後自然會妒忌會不爽
"大家都是同等級 為啥他不用做我就要做到趴下來"
大家小心 這就是主管的管理手段之一
他就是利用我們員工的這種心態 來分化我們
使我們互相猜疑
我們被虐待的員工 就必須團結起來
否則一旦被他離間成功 我們就會被獨立起來單獨戰鬥
遲早被打敗
團結的好處是情報的互相交流 讓大家成為自己的第三隻眼
以及守望相助
你看中誰心軟 誰有同情心的 時機對就突然對他/她來個幫助
或看到有人刁難同事時去給予他幫助
讓對方、讓所有人知道他/她欠你人情
將來有困難時 他也會主動幫助你
即使將來要背叛自己 這種心軟/同情心的人未必下得了手
尤其在職場上幫助他們這麼多的人
主管最怕的就是管不了他的下屬
而管不了的必要條件就是員工團結反抗
我不是說要大家團結去反抗
而是團結 是為了保護自己 相互保護
總比戰場獨單一人來得好
八、要學懂掌握主管的表情和心理變化
有些主管 當他要準備生事之前 會有一系列的行為變化
例如在某特定區域不停徘徊 這類人通常是不太會表達
在思考準備如何跟下屬交待他想要交待的事情
當你沉默不說話在處理文件 有些主管就會開始走來走去裝忙
其實他們開始起疑心在偷看你們在做甚麼
有些主管會轉筆、不停按筆頭 表示他們在思考 可能和自己有關
有些主管在不懂裝懂時 眼睛不會直視你
有些主管在跟你說話時 可能雙手放胸前、可能雙手插口袋 表示他們有事隱瞞
總之 要了解自己的主管
才能想出下一步應對的策略 不會被他打到一團亂
九、掌握主管的死穴
對於機掰的主管 他們有虐待傾向的
所以自己隨了要懂工作、懂做人
還要懂他們的弱點
準備要在被他們迫到入窮巷時做致命反擊
但這是最後迫不得已才拿出來用
千萬不要被主管知道 你已經知道他的死穴
畢竟他在暗你在明
很難鬥贏他的
但自己必須暗地裏對他的死穴 利用他的爪牙攻擊他
十、面對特別麻煩的異性主管
有些男生可能遇過一些超麻煩又愛找碴的女主管
這種女主管通常都是沒男朋友 事業心重而且自我意識膨脹又自信的人
我也曾被這種女主管虐待針對過
最後如果真的太超過
去跟她告白,而且告白的時候一定要帶有些變態的表情
目的就是要讓她拒絕你 讓她之後不會再找你麻煩
就算她之後想針對你 也會尷尬
如果她變本加厲 再一次向她告白 直到她怕你為止
要不然她可能會調你去別的部門 這就更好一了百了
如果她接受你 就更好 有大人罩
十一、應對愛推卸責任的主管
大家要小心一種類型的主管
就是 喜歡只把話說一半 讓你滿頭問號的主管
因為這種類型的主管是最會推卸責任的人
這種主管是故意把說話以及要交待的事情說得含蓄讓人不懂的 目的有三點
1. 為自己留後路,萬一將來發生甚麼事,他可以把責任推在你身上說是你沒聽
清楚,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2. 期待你出錯,當你出錯時就乘機向上層抄你一本,讓你晉升機會渺茫,削弱
你與他的競爭力
3. 期待你和其他同事發生互相卸責的情況,使他坐享漁翁之利
這種主管很機掰
因為即使你一再追問 他也是故意的含糊交待事情
此時你必須在他交待事情的同時 作口述交待工作紀錄
或者善用冰山理論 試探他 讓他再多透露一些
但如果這種情況長期持續 就直接找更上層討論 因為關係到自己的工作效率
記得目的是以 想要更了解這工作的內容 為前提
此時不必直接把責任推給主管 否則弄巧成拙
有機會找更上層詢問的話 內容一定要圍繞你不懂的地方提問
從中暗指主管故意表達不弟
但這是唯一一次讓主管 "受傷" 的機會
不要多次找上層 否則會弄巧反掘變成自己能力的問題
最後 其實職場上也有好的主管
我也不能以偏蓋全 遇到心地不好的主管
真的是個煉獄
而偏偏這個社會有很多這種人
不過我們也必須做好自己的本份 才是對自己和工作的基本尊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7.109.137.5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