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人渣與敗類
綜合高中的課業比技職科系還要困難許多,會在職業學校裡選擇綜合高中,基本上都是打算繼續升學的學生,可能的話甚至拼一所公立大學。
我想讀美容美髮科,是因為我討厭讀書但喜歡扮家家酒;我想讀這所學校,是因為他們的美容美髮科培育出許多優秀的人才。國三參加了職業試探時,選擇美容美髮的我,在指甲彩繪這一項曾經得獎過;我相信自己學美容美髮可以做得很好,也相信自己將來不論成為彩妝師或是設計師,都一定能夠有不小的成就。
而我最後為了對抗父母親,放棄了想要的美容美髮科,選擇了厭惡的普通科。只因為我幼稚地認為,只要我能夠進到這所學校就讀,他們就輸給我了;只要我能夠進到這所學校就讀,我就是這場爭鬥中的贏家。
開學第一天我就後悔了。
跟不上進度的我;上課總是被點名的我;開學第二天就把數學課本遺失的我;每天都在校園中因為迷路而趕不上朝會的我。在走廊上遇見教官,他問我為什麼還在遊蕩,我向他坦承自己迷路但我不敢問人,他只給了我一個冷笑並回答:「我的臉看起來很好騙嗎?妳當我三歲小孩?」
最後我乾脆逃學不再去學校,直到校方聯絡我的父母,再繼續曠課下去只能讓貴子弟退學了。
只要母親跟我提到上學的事情,我就會憤而逃家,無奈之下她只能夠陪同我到學校辦理休學的手續。我只短暫地讀了兩週就休學了,那兩週的時間對我的父母來說,大概就像一輩子一樣煎熬吧?
休學後的我成天無所事事,結識了一群大人眼中的”不良少年”。那一群孩子幾乎每一個都有在拉K,有些經濟能力比較好的甚至會吸食昂貴的安非他命。為了在那團體中不要顯得自己太過突兀,我也開始跟著他們抽菸、喝酒,嚼檳榔,希望能夠藉由這些行為,讓自己更像是他們的一份子。
大人成天說這些人沒出息,是社會的敗類、禍源,可我到現在還是清楚記得,第一次對乾哥說「我也想試試看拉K的感覺」,當時的我是如何被他教訓的。
「我們是一群被社會放棄的人渣,才需要靠吸毒來麻痺自己。」
「妳爸只是在跟妳鬧脾氣,不像我爸,他早就已經不管我跟我弟了。」
「只要妳還叫我一聲哥,我就不准妳碰這個,這東西碰了就是一輩子了。」
那段時間我經常翹家到乾哥的家中,他與唯一弟弟是單親家庭下的孩子,與母親似乎沒有往來。而負責養育他們的父親,原本就不太關心他們倆,在有了新對象後又更加疏遠,甚至對於兄弟倆飆車、吸毒等脫序的行徑都是直接視而不見。
他們的家境算是優渥的,雖然我們那鄉下地方房子不貴,但能夠買得起歐式透天樓房,想必經濟能力不會太差。而且家中各種PS、PS2等遊樂器材、大量遊戲片、真皮沙發與大型電視機;以及他們的父親出門上班前,放在桌上的千元鈔等等,都說明著這名父親是如何滿足兩兄弟的物質生活的。
某次,我在跟乾哥的親弟弟聊天時向他表示,我好羨慕他們家那麼有錢,要什麼爸爸都會買,不像我家窮得要死;我連衣服都只能穿表姐的二手衣,款式有夠老土的。我爸爸做製材業賺不了多少錢,而且每天下班回家,沾滿木屑的身體還臭得要死,不像你爸爸出門都是穿西裝;每次跟我爸走在一起都覺得超丟臉的,為什麼這種人會是我爸爸!
「他什麼事都只會用錢解決。」
「賺錢我也會,誰稀罕他的施捨。」
「不要再提到那個人的事了。」
我原本打算藉著巴結諂媚,好讓自己能夠跟他們再更親近點。但眼前這名年僅十七歲的男孩,一邊抽著菸,一邊用厭惡的表情警告我:他不喜歡這個話題。
*******
👇🏻完整著作內容請加入社團觀看
1.填寫申請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加入社團: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支持花花業配的產品,讓花花可以安心照顧孩子並持續寫作,與大家分享個體心理學❤️
最順暢的益生菌👉🏻 https://reurl.cc/AgZmpE
被討厭的勇氣 二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4年前接了那個孩子,單親的爸爸重病,老邁的阿嬤沒辦法賺錢,3個人就靠社福低收補助過活。
看到他腳上過大又開口的鞋子,他說他全身上下的衣服都是鄰居給的,所以他的短褲有時有粉紅色的小花邊,T恤上偶爾會有Hello kitty...他不是不在乎別人看他的眼光,而是只有這樣的衣服鞋子可以穿。跟朋友說了這孩子的狀況,她立刻寄了一雙她兒子穿不下、狀況還很好的NIKE,要送給這孩子。
孩子看到鞋子時,第一句話是:「老師,這個勾勾就是NIKE對嗎?」他把開口的鞋子換下來,放進袋子裡,他說:「這雙黏一黏,下雨天的時候還可以穿。」
我實在捨不得,在粉絲頁上提到需要他這個大小的衣服,立刻有網友寄了衣服來,我很開心,想著學校裡那些辛苦的孩子,是不是也能透過這樣的方式,讓他們有鞋子和衣服穿?
沒有審慎的思考和數量的限制,那一次,竟然一口氣寄來了108箱,因為沒有說清楚,很多人把衣櫥打開,不要的全部寄了來,告訴我:「把你要的選出來,其他的可以丟掉!」我的天,褲底破掉的牛仔褲、髒汙的T恤、長滿毛球的毛衣、旗袍、老西裝、高跟鞋、又臭又髒的涼鞋....我花了好多時間和學生一起整理,大概丟掉一半的衣物,終於留下國小孩子可以穿的衣物。
我想,會不會還有其他孩子需要呢?所以我問了當時的上司,「能不能請各班老師注意看看,班上有需要衣服的孩子可以來找我。」沒想到當時的上司告訴我:「別人寄來的每一個擦子、每一雙鞋子、衣服你都要編號以後登記成冊,不然到時候有人來查怎麼辦?」我的天!!那是一個多麼浩大的工程,100多箱我要登記舊襪子一雙、3公分擦子一個.....登記完我大概沒命了。我告訴他,「不需要,所有東西都是寄給我的,我負責。」
沒能公開請各班老師幫忙,我買了很多置物架和箱子,把所有的衣物整理好,請輔導老師注意看看她手上的名單,我們幾乎把學校裡每個辛苦的孩子都找了來,各給他們一大袋的衣服和兩雙鞋、文具、書包....甚至還找鄰近的學校帶孩子來教室選衣服。
在那孩子三餐都得吃學校帶回去的營養午餐時,因為一篇文章,我變成貢丸湯老師,長官當著全校同事的面說,「就是有人要利用營養午餐來經營個人的事業。」被網路霸凌到都快過不去了,沒想到在自己的學校裡受到這樣的言論批判。那陣子真是腹背受敵,但是我不在乎,繼續幫那孩子包午餐、繼續處理二手衣,在那爸爸病重住院時,很多網友主動說要小額捐款,大家不只幫助了貢丸湯事件的孩子,還有好多位辛苦的阿嬤和孩子,然後長官又在朝會上說,「我們都要為組織努力,千萬不要學網紅老師只成就自己。」
為了阻止我去演講,他告訴我,「你的孩子是下愚,沒辦法被改變!」「特教宣導沒有用,大家左耳聽了右耳出!」「好老師就應該留在教室,不應該去外面演講!」「沒有人應該認同你!!如果你出去演講出了意外,我得要負責....」我沒有聽他詢問過任何一個孩子有沒有吃飽?有沒有穿暖?有沒有需要幫忙?只聽到他不斷的提醒我們,要注意法律責任。
我就是這樣一刀一刀割在心上,變得不在乎別人的想法,一次又一次的重擊,讓我沒辦法信任任何人,就是經過這樣的訓練,必須變得這麼強悍,就是因為聽了這麼多的批評,讓我對上位者的尊重一點一滴的消逝,就是得對很多關係冷漠,才能堅定自己的意志。
我學會了所有事情我負責,我不想欠任何人情,所有該我受的懲罰我坦然接受。
有一次開會時他不斷叫我的名字,我拍桌子告訴他,「雅琪不是你叫的,請你叫我沈老師!」如果只聽這次我對他的強悍,聽起來像是很不尊重上位的人。但是有些人,就是不值得尊敬,跟位置沒有關係,跟他的所作所為、說出來的話、對待他人的態度,真的有絕對的關係。我可以敬重每一位在自己位置上在工作上盡責的人,卻無法對在高位卻盡耍權貴的人尊敬。
我很佩服有些人被當眾羞辱了以後,還能夠因為對方的高位而卑躬屈膝,甚至碰面時還能笑著聊天、巴結,我實在做不了這樣的事情,為什麼能夠忍受一個連基本尊重都沒有的人?
他曾經說過:「網路是虛無,妳有這麼多網友沒有用,當妳需要幫忙的時候,這些都是空的。」上禮拜收到一位幼稚園園長寄來1200元,昨天收到一位單親媽媽寄給我6000元的消費券,還有一位朋友寄了中獎的刮刮樂給我,要我把這些錢拿來幫助辛苦的阿嬤,收到以後,我立刻跟輔導老師商量,把這些錢用在最需要的孩子身上。另一位朋友說要捐1萬元,我請他平分匯給3位阿嬤,沒想到最後每個阿嬤他各匯了1萬元。還有很多人定期贊助我們安置低收孩子在安親班的學費....
我很想告訴前上司,「你才是空的!!這些阿嬤和孩子受到好多人的幫助,是真的。」
原來即使付出善意,也要承受被討厭的勇氣,也要經歷這麼多的挑戰,但是我一直相信,愛能感染、愛能傳播,其他人批評什麼都不重要,這麼冷的天一定有孩子穿不暖,我們都問問附近的學校有沒有需要幫忙,讓孩子們能吃飽穿暖,才是最重要的。
❤️❤️❤️❤️❤️❤️❤️❤️❤️❤️❤️❤️
很抱歉,我真的已經無力整理二手衣,我的教室在山邊,非常潮濕,很多二手鞋才放幾個月一穿底就掉了,所以也沒辦法收二手鞋,教室還有很多之前的二手衣,千萬不要未經告知就寄來給我,會讓我非常困擾,謝謝大家的愛心。
被討厭的勇氣 二手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只能說活在這個時代真的好幸福。
總算能夠輕鬆說出我這二十年在做的事,原來我不只是個書店老闆和文字工作者,原來我一直逃避去辦公室上班,那些辦公室以外的工作全部都是在磨鍊和培養我的斜槓能力。原來我不是魯蛇啊,辦公室以外我還有大好前程。
而斜槓,就是活在變動快速的數位時代
你唯一能夠生存下去不被淘汰的能力。
理解了這點,我的書店照開,再也沒有經營上的壓力,而我的斜槓技能也到達一個程度,可以火力全開的發展我自己的個人事業,創造品牌力,打造自己的優勢,開始做各種媒合、跨界、經驗分享和教學,並且用創意來開發文創商品,於是誕生了「選書師」桌遊,還成功打進誠品書店,成為他們創業三十週年的選物。
我喜歡做的事,總是與文化息息相關,如何發揮創意,讓一個想法、一個靈感,變成一項行動、一間店、一個商品、一種文化、一次展覽,甚至是一種職業、一個景點、一份難忘的回憶、一個未來的願景,我的書店地圖也因著這些想法和行動,不斷擴增它的版圖,直至它進入你的內心世界為止。
人與書的邂逅,人與人的交流,書與人的連結。
我相信這一切都是美好的開始。
開一間書店我學到的事 文 / 銀色快手
初發表於 生鮮時書 專欄
以為開書店是件浪漫的書,所以才選擇出來創業。
每次來採訪的記者或編輯,或是陌生的客人,新認識的朋友,想知道銀快開書店的起心動念為何?
我都會打破他們美好的想像,告訴他們我是迫不得已才開書店的,原因之一,我買的書太多房間放不下,我的解決方案不是把書賣給二手書店,而是直接開一間書店來處理我的藏書,結果我買的書愈來愈多,不僅幫自己買書,也幫客人買書,最後變成了一位選書師。
原因之二,我是因為在職涯上無從選擇才開書店的,因為我無法處理職場上的人際關係,進辦公室工作對我來講是很有壓力的,我甚至因此得了憂鬱症,而且有段時間很害怕人群,害怕與人接觸,最後我被炒魷魚,工作沒了,也不想再找必須待在辦公室裡的工作,我領了五個月的失業救濟金,但我沒有領第六個月,因為我已經厭倦去面試。
我有二條路可以走,一條路是放棄辦公室裡的工作,選擇去零售業或服務業工作,可是我頂著大學畢業的學歷,要去服務業找工作,例如門市或超商,大賣場,百貨公司,每次面試都碰壁,他們比較想找有這方面工作經驗的人,我的資歷上看不出有服務業的經驗,所以第一時間會被刷掉,而且我當時看起來就是個吃不了苦接近三十歲的魯蛇,大學畢業了不起,求職的時候還不是照樣被歧視,你們大學生啊,做不了服務業的啦,做不到一個星期就會自動閃人,你們根本就不懂如何應付客人,還是回去坐辦公室吧。
所以一直到我選擇做書店這一行,我才真正踏入零售業和服務業,知道什麼是看人臉色,以及要怎樣面對形形色色生長環境背景不同想法百百種的客人,在不熟悉的情況下,還要學習如何跟對方介紹書籍,進行表達和溝通,開一間書店要學的事真的好多,瑣碎的事也好多,經常沒有時間坐下來好好看一本書,這份工作真的一點也不浪漫。
大家看我寫書店故事,覺得當一個書店老闆真好,每天都有故事可以說,事實上,如果你的營收很差,書賣不出去,客人都不來,業績掛蛋,店租繳不出來,想做的事沒一樣完成,自己也領不到像樣的薪水,你就不會覺得開書店是件浪漫的事,你可能會改口,既然開書店賺不了錢,那麼開書店一定是開興趣的,每個開書店的老闆都好有勇氣喔。
但我覺得開書店的人真正擁有的是被討厭的勇氣,不光是我自己開書店的時候,常被不懂的客人數落,近五年來看到新的書店開幕後,也經常被各種客人數落或攻擊,質疑或唱衰,尤其是好為人師的客人,沒開過書店也要跟你耳提面命的指點迷津,彷彿開書店的人都是迷途的羔羊,你應該要跟他們說回頭是岸,不要把生命浪費在無用的地方,以你的學歷和能力,應該要去做更賺錢的事。
還有一種客人可能是想扮演記者,他會鉅細靡遺的問你開書店前後的每一個細節,甚至連你的身家背景,心理狀態都要統統問過一遍,他才覺得滿足,可是他沒有要開書店啊,感覺好像在做心理輔導,還是創業諮詢,他也沒有要報導在任何媒體和刊物上啊,所以他到底問這麼多要做什麼?
其實他只是找個地方打發時間,自己沒做過的事覺得好奇,如果老闆有空,他就會一直問,殊不知老闆自己也有要忙的事,也不是開店等著客人進來聊天,很多老闆都有陪聊的經驗,更厲害的是,有些常客完全不會消費,但就是想抓著你聊天,好吧,看了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大家或多或少有些感觸,書店或者某些空間,就像解憂雜貨店,會給予人們安慰或指引的地方,這倒也沒什麼,只是在親切接待客人和被客人干擾之間,我們在努力取得一個平衡。
開一間書店最初我是為了職涯上的選擇,以及解決自己的藏書病,有一個空間可以放我自己暫時不看的藏書,並且有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可以持續買書無上限,老婆不會碎碎念的真正法寶就是我擁有了一間書店,至少我看完的書也可以賣掉,暫時賣不掉也可以擺著不用進資源回收,好處實在很多。
萬萬沒想到的是,我以為書店是為了糊口而存在,為了能持續做下去而不至於厭煩,或厭惡自己,我必須找個理由說服自己,於是開書店變成傳遞價值的一個平台,為了文化傳播,人際交流,為了交換資訊,結交同好,推動一些理念,討論公共議題,發掘非主流的價值,這些純粹交易行為以外的想法和行動,就變成了開書店的附加價值,我開始重新思考,開書店的意義為何,我才能說服自己這是我願意投注時間和心力的事業,它不只是一間賣書的店,它還販售人生和夢想。
從事書店這一行,從網拍(虛擬書店、網路書店)到實體書店,我從2007年做到現在,快要滿十二個年頭,我體會到的是,從只關注自己的喜好和興趣,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去管其他人怎麼想,到我從知識之井跳脫出來,認真去看待每一個愛書買書愛閱讀的客人內心的想法和期待,我逐漸發現做書店這件事,我學會的不是賣一本書給客人,而是從客人身上發掘新的需求。
每位曾經接觸過的客人,或聊天,或討論書籍和生活種種,或有煩惱需要我的陪伴和解惑,我把解憂雜貨店轉成了大叔出租,我把舉辦過無數活動的經驗,轉成了課程設計,活動企劃和空間媒合,講師媒合。
我把賣一本書要寫的介紹文,變成寫作教學,文案教學,口語表達和故事力課程,我把閱讀變成了一門課,我把挑選書給客人的流程和技巧,定義成新的職業「選書師」。
想到了如何把我過去所有的工作經驗和技能,透過故事或演說來表達,讓更多人願意認真去思考,單純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原來真的能賺錢,幸好這部分終於有個容易被理解的名詞,叫做「斜槓青年」。
我只能說活在這個時代真的好幸福。
總算能夠輕鬆說出我這二十年在做的事,原來我不只是個書店老闆和文字工作者,原來我一直逃避去辦公室上班,那些辦公室以外的工作全部都是在磨鍊和培養我的斜槓能力。原來我不是魯蛇啊,辦公室以外我還有大好前程。
而斜槓,就是活在變動快速的數位時代
你唯一能夠生存下去不被淘汰的能力。
理解了這點,我的書店照開,再也沒有經營上的壓力,而我的斜槓技能也到達一個程度,可以火力全開的發展我自己的個人事業,創造品牌力,打造自己的優勢,開始做各種媒合、跨界、經驗分享和教學,並且用創意來開發文創商品,於是誕生了「選書師」桌遊,還成功打進誠品書店,成為他們創業三十週年的選物。
我喜歡做的事,總是與文化息息相關,如何發揮創意,讓一個想法、一個靈感,變成一項行動、一間店、一個商品、一種文化、一次展覽,甚至是一種職業、一個景點、一份難忘的回憶、一個未來的願景,我的書店地圖也因著這些想法和行動,不斷擴增它的版圖,直至它進入你的內心世界為止。
人與書的邂逅,人與人的交流,書與人的連結。
我相信這一切都是美好的開始。
本文作者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荒野夢二書店主人 現役選書師
原始出處網址如下
https://newsveg.tw/blog/11207
圖片:荒野夢二通信
攝影者:沒力史翠普
拍攝地點:東京根津神社參道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