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科學生讀國一 #溫故知新 你還記得以前生物課學過「電子顯微鏡只能看到黑白的影像」嗎?
嘿嘿,這個觀念早就過時啦!2016 年,錢永健博士的研究團隊成功透過鑭系元素,間接讓人類看見電子顯微鏡照片上的色彩。
________
新學期新開始!科學生線上平台陪你一起培養 #厚閱讀
快訂閱科學生電子報,專業內容、素養試題,隨時替你掌握:http://eepurl.com/hf22m5
※本文同步收錄於 科學生 平台※
泛科學 x 南一‧幸福升學! x 科學月刊 Science Monthly 《科學生線上學習平台》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洄瀾光影油畫展 #温宛菁專訪 對外婆的追憶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循著童年的記憶,以油畫創作訴說東部淨土簡單美感的生命印象 左手拿解剖刀,右手執畫筆 藝術家温宛菁,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研究所專研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
解剖顯微鏡 在 這位太太愛植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書推薦 《19-20世紀植物圖鑑》
從200多幅植物剖析掛畫認識植物學的世界
胖胖樹的熱帶雨林(Fat-Fat Tree Tropical Rainforest)老師
以及
春及殿 Primavera 春春
好評推薦
在接觸植物不久,太太曾經在網路上的課程學習簡易的植物繪圖。
才了解到,原來製作植物圖鑑是多麽的費時費工,且精細的技巧。
植物插圖師們準備著許多工具,拿著小鑷子、手術刀,細細解剖。
必要時,配合放大鏡或是顯微鏡,觀察植物的所有細節。
並將他們忠實的,以植物插圖呈現出來。
19-20世紀的歐洲正處於科學發現的黃金時代,教育也被認為是所有人應當享有的權利。 而這樣的植物插圖,也被廣泛的應用在科學與教育之中。
本書中呈現了許多珍貴的植物插圖,不管是顏色或是精細程度,都讓現代的我們為之驚嘆。書中的植物更按照不同的科別編排,方便讀者能理解植物們的特色。
然而除了植物之外,圖鑑中仍包含著昆蟲、生態、細胞組職、化石。
這些圖鑑無疑是藝術品與科學的融合,也呈現出當代的生活與歷史。
感謝 城邦讀書花園 La Vie 提供 一本新書 與 五張復古植物藝術海報(如圖六、不含框),要來回饋給太太的粉絲喔!
目前在 Instagram舉辦抽獎活動
歡迎點選以下連結到 IG 參加~
https://www.instagram.com/p/CS8SI7GnqhI/?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
如果已經等不及想要看書的朋友,現在在博客來都可以購買此書了喔!
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7737?sloc=main
現在購買書籍即贈送植物藝術海報(如圖六、不含框)所剩數量已經不多了。
希望大家能一起認識更多植物,也欣賞古典掛畫的美。
解剖顯微鏡 在 民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物】台灣寄生蟲學 開山鼻祖 橫川定(1883〜1956)
文/陳永興
#橫川定,1883年7月21日出生於日本岡山縣,1904年就讀岡山醫學專門學校,1908年以第一名畢業,在校時就對寄生蟲學有興趣,畢業後,1909年任職岡山縣病院做腸胃科助手,開始研究消化道的寄生蟲,1911年28歲時受聘來台擔任台灣總督府醫學校講師,從事解剖學與病理學之教學工作,四年後升任助理教授,他發現台灣北部河川之 #橫川吸蟲(Metagonimus yokogawai),不只在顯微鏡下發現蟲卵,更找出成蟲寄生於腸道的機轉,他以橫川吸蟲的研究論文獲得日本京都的大醫學博士學位,之後升任教授,於1919年前往英、美、瑞士、埃及等國研究寄生蟲學,1921年返回台灣後,開始推動大量的台灣寄生蟲調查和研究,發表許多論文和著作,1929年再度獲得東京帝國大學理學博士學位。1936年台北帝國大學醫學專門部成立,他出任講座教授,1937年設立寄生蟲學教室,當時是全日本帝國大學醫學部首開風氣,也是後來台灣大學醫學院寄生蟲學科的開山鼻祖,他曾多次獲得學術獎也曾擔任日本寄生蟲學會理事長,是日治時代寄生蟲學泰斗。1944年從台北帝國大學退休,仍獲聘為名譽教授,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來台,台灣大學醫學院仍留用他協助教學,1946年他才返回日本。
#台灣寄生蟲學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32f6e80f-a7c2-42bb-913c-0c444512eacb
解剖顯微鏡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洄瀾光影油畫展 #温宛菁專訪
對外婆的追憶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循著童年的記憶,以油畫創作訴說東部淨土簡單美感的生命印象
左手拿解剖刀,右手執畫筆
藝術家温宛菁,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研究所專研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微結構,但直至研究所畢業,卻未畫出任何一張人體素描。之後,一直窩在冰冷的實驗室裡,手持解剖刀,在螢光顯微鏡下解析細胞的生命奧祕。某日,偶然重拾幼時的塗鴉興趣,後師承旅法畫家沈辯教授,運用彩筆試圖紀錄肉眼所見的生命,而成為左手拿解剖刀、右手拿畫筆,兼具理性與感性的「藝術玩人」。近年,又因關注東部發展與原住民生態智慧,而常回到母親的故鄉 —花蓮,追逐燦爛的陽光,留意尋常的美景;更恣意揮灑畫布,企盼記錄一些感動的痕跡。
對於外婆的依戀.對於光影的迷戀
温宛菁,台北人,但從小就和台灣東部有著不解之緣,對於光和影一直都有一種深刻的迷戀。記憶中,艷陽下,東部外婆家的樹木與光線交織而成瞬息萬變的投射,總能讓她蹲在樹蔭下癡迷許久;而對於外婆的依戀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外婆過世後,院子裡的草木就成為一種對人的追憶,宅院裡斑駁牆面上的海棠花在光與影、虛和實之間搖曳,彷彿是外婆的一生,即便身處困境仍然保持著生命中的彈性。
外婆是道地的傳統客家婦女,十九歲時隨著外公從西部到後山打拼,大半輩子就這麼在花蓮的鳳林小鎮上落地生根。宛菁印象中的外婆慈祥婉約,寡言多能,喜歡蒔花養草;外婆和外公好像比賽似的在前後院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時常跟著任教職的母親回鳳林的宛菁,在那兒度過了無數個寒暑假,就連小時候得了腸病毒,也是回到這個小鎮上休養。於是在這幢日式宅院綿生的記憶裡,外公的蘭花、外婆的海棠花,孕育出宛菁的第一件與第二件感人的作品。
不引人注目但保有獨特的美感與生命歷程
在油畫作品中,藝術家想要表現的不是壯麗遼闊的東部風景,而是平凡生活中的一小片光影。記憶中的花蓮生活,是從吃完中餐開始,趁著外公睡午覺的當兒,鄰家玩伴會聚集在蘭花架下玩沙泥。宛菁卻愛一個人踩著腳踏車,跑出小鎮亂晃,有時來到中央山脈山腳下,蹲在一棵棵不同姿態的大樹底下觀察光影,享受著光影交織的虛實心境。
藉由對於童年的回憶以及對於外婆的思念,宛菁循著外婆行走過的足跡,畫出當下心情的悸動。她說:「庭院裡牆頭上的那一株海棠花隨風飄逸,很像外婆的人生,不名貴不顯眼,但卻堅忍不拔,我的畫作中那種寧靜其實是在訴說外婆給我的安心感。」十二年前外婆過世時,宛菁感覺頓時失去了一個很重要的心靈支柱;直到如今,每次回到日式老宅院中,就彷若看見那位安靜的坐在屋子裡,將世界隔絕在外,專注踩踏著縫紉機的外婆。對於宛菁來說,這是生命中很重要的光影。
從理性科學到感性美學
溫宛菁從小就喜歡塗鴉,小學到高中,常常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得獎,但由於家族親人的期待而念了第三類組。從中興大學的生命科學系到台大研究所的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再到中央研究院的基礎醫學研究,事事要求完美的個性總是讓她非常忙碌,幾乎鎮日窩在實驗室裡埋首做研究。直到幾年前的某個假日,媽媽請她陪著一位學生去「拉丁區畫室」學畫,沒想到啟動了她學習油畫的興趣,因此而遇見了油畫啟蒙老師—沈辯。相距這件事之前,宛菁最後一次拿畫筆是在大學時的國畫社揮毫,無疑的,油畫媒材對她而言是全新的接觸。只要周末得空,她就會趕到畫室習畫。沈老師指導的不只是繪畫創作上的技巧,還有對於美的感受和認知,還常下書單讓宛菁多方面接觸藝術領域。拿起油畫筆的那一刻,生命中最重要的光影—日式宅院、外婆的身影油然而生,於是就這樣陸陸續續畫出了記憶中的依戀。第一件作品「外婆的海棠花」讓她在畫中揣摩了許久許久,終至感動到落淚;第二件作品「外公的蘭花」也是她在忙碌的實驗室生活之暇緩慢地完成的。
30歲那年的低潮與轉機
實驗工作有段時間非常忙碌,以至於很久沒去畫室習畫。某天,沈老師捎來一個令宛菁驚喜的消息,沒料到擱置在老師家的畫作居然被某位畫廊經紀人欣賞,並問是否有意願辦個展。温宛菁和母親聽到這個消息時,只是一笑置之,但時隔半年後,因為夜以繼日的實驗工作和心理的壓力,讓宛菁的身體不堪負荷而造成胃出血,正好此時也被教授告知在中研院努力多時的實驗失敗。頓時,宛菁的心情跌入幽谷,原以為自己會一直順遂的走這條喜歡的路,沒想到在這時候遇到了瓶頸!人生的低潮讓宛菁有些喪志失意,此刻半年前的一笑置之湧上心頭,她開始認真思考是否要讓30歲的自己做點不一樣的事情,於是便規劃了自己嶄新的人生方向——先畫出心中的感動吧!
與東部的機緣,被踢離原本的軌道
在研究所灰心喪志的那段時日,宛菁心中的鬱卒難解,於是常跑去她最熟悉的東部海邊沉潛,蒙受燦爛陽光的撫慰。沒想到因此慢慢地與東部的原住民部落有了連結,而開始認識了令她著迷的原民文化,起初是受人之託寫了東部的部落故事,後來因為東部發展條例的討論而變成義務志工。有一段日子,白天她在中研院趕實驗,晚上則是趕去參加「東部議題」校園巡迴的分享講座;而在NGO組織裡認識的老師也邀請她一起做宜花東的能源研究。諸多的機緣讓溫宛菁被踢離原本的軌道,嘗試了許多新的可能性;但她認為自己並沒有放棄生物醫學研究,只是單純的希望透過展覽,將這些年對於東部的光影、親情的追憶呈現出來,將這份美好分享給更多人知道。(文:金車文藝中心)
温宛菁簡歷:
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微結構,但直至臺大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畢業,卻未畫出一張人體素描。之後,一直窩在冰冷的實驗室裡,用螢光顯微鏡試圖解析肉眼看不見的生命奧祕。某日,重拾幼時的塗鴉興趣,師承旅法畫家沈辯教授,試圖紀錄肉眼所見的生命,成為左手拿解剖刀、右手拿畫筆,兼具理性與感性的「玩人」。
近年,又因關注東部發展與原民生態智慧,常在東部追逐燦爛的陽光,留意身邊的尋常之美,而恣意揮灑在畫布上。企盼記錄一些感動的痕跡,與一起生活的人分享。
解剖顯微鏡 在 請推薦搭配解剖顯微鏡的數位相機??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實驗室採購顯微鏡在10x目鏡及1.0x物鏡使用情況下,總觀察放大倍率可從7.8x ... 請推薦搭配解剖顯微鏡的數位相機?? ... 數位相機專用顯微鏡轉接鏡組+LCD顯示器類型 ... <看更多>
解剖顯微鏡 在 [問題] 解剖顯微鏡的目鏡- 看板Phys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近來幫學生檢討考卷,有個問題是在問解剖顯微鏡的成像,
以前生物有學到是放大正立實像,所以我對答案倒覺得沒什麼問題。
只是孩子對此提出質疑,因為教過複式顯微鏡的成像原理,
我找了許多資料,中、英文都有,
但是看到的都是物鏡那邊產生放大倒立實像,
再經過三稜鏡組或五角稜鏡而反轉成正立,
沒有講到為什麼到了目鏡是正立放大實像。
對此,我後來深感疑惑,我沒有修過光學,
我猜測或許目鏡那邊透鏡組合可以產生那樣的狀況。
不過,我真的很想知道到底是光是怎麼通過產生放大正立實像,
可以麻煩知道的人告訴十分困惑的我嗎? >"<
感謝你的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40.12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