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氧無氧話題,談解讀論文的常見錯誤結論]
延續昨天說的,網路時代的可怕,在於沒有經過實證的東西可以被大家大量轉發跟效仿,一般人也沒有思考是否來自專業醫療人士的建議,更不懂得查證(話說沒幾個人懂得查證)。
但是更可怕的是。
其實 #連專家對某些文獻的解讀也有很多的問題,但民眾更不可能把文獻調出來看內容,也沒有能力判斷真偽,只要是專家的解讀就照單全收,這真的是很令人無奈的事。
以下列出許多專家在分析文章會犯的錯誤(這也是我每週去實驗室會議大家常拿出來討論的項目):
1️⃣只會看結論(conclusion),不去一一看研究的設計跟結果,尤其是附加的supplement詳細的內容。
就像我在「有氧運動掉肌肉?飲食背景才是重點!」
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942088663260765/?d=n這篇提到的,或是之前我討論「168斷食」相關研究的態度。
其實很多減重研究的結論只寫「體重下降幾%」,請問有去看「組成」嗎?我從來都不會只看結論就告訴民眾「這個減肥法可以減掉體重幾趴所以是好的減肥方式」,我一定會確認組成當中「肌肉是不是流失太多」「是不是脫水的假象」,才會給予建議。
2️⃣看結論就算了,還斷章取義,一言以蔽之的毛病
例如我常提到的,「正常人」跟「衰弱或肥胖」族群的本身的胰島素抗性跟身體條件不同,很多在正常人身上的結果,不一定適用異常的身體組成。連「男」「女」性在研究中都會出現諸多不同的結果,就是因為先天基因、荷爾蒙跟後天腸道微菌的組成都不一樣(例如:男性普遍微菌基因數量比較多,肌肉較多,沒有女性荷爾蒙週期的干擾,所以在減重效果上比女生快)
例如:延長空腹時間讓生長激素上升的現象, #只出現在正常人而肥胖者沒有,所以肥胖者168會比正常人容易掉肌肉,但現實中幾乎168的都是肥胖者。
例如:有些研究發現「老年人」做有氧短時間可以提高肌肉量,但在「年輕人」身上沒有這個現象。但是想從專家這裡獲取「增肌」建議的都是年輕人,他照著做有氧可能沒有半點肌肉肥大的效果。
例如:有氧在正常飲食的人身上不會掉肌肉,但在「低熱量飲食」的人身上掉慘了,但很多刻意去做有氧的人,她的目的可能是減肥所以搭配了低熱量,結果聽你說有氧不會掉肌肉還會增肌,她就跟著做。
3️⃣研究的族群母數(sample size)太小、時間太短
也就是所謂一個研究「質」與「量」的問題。
誠如我之前寫的有氧跟無氧的文章,裡面對於有氧運動對增肌的幫助有「特定的條件跟環境」,而且我舉例的都是「227人」這樣的數字,或是追蹤長達「三年」這樣的研究。
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942593756543589/?d=n
但是有些專家提出來的研究,都是只有10-20幾個人(連腸道菌這種高成本研究都最少要30人才有統計意義了),而且時間只有1-3個月,這樣短的時間跟小的人數,相較於夠長的觀察時間跟夠多的人數,統計上的結果其實較不客觀,現在的期刊太多,研究也是一堆,但如果 #每個質量差的研究結果都納入考量, #那只會被偏誤拉著走。
4️⃣研究中的各項偏誤(bias in research)
我以前在「實證醫學的陷阱—-研究結果的停看聽」
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384507029018934/?d=n
評論過「喝酒比運動還長壽」的研究,存在著各種偏誤,除了我文中討論的選擇性偏差(Selection bias)外,還有幾種包括:
✔️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當人們 #本來就持有某種觀點時, #對這種觀點的感知和注意度會被放大,會 「選擇性」地回憶或收集關於它的事例。人們對於自己原本就相信的觀點會更容易接受,而把 #反面觀點擱置在一旁。
舉例來說,是附圖的研究是2015年的《Cell Metabolism》跟 2018年的 《Cell》,兩個研究者做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
2015年的作者發現不健康的飲食會破壞腸道菌、讓腸道免疫相關的Th17細胞數量下降,導致腸道失去正常防禦能力,連帶造成系統性的肥胖跟發炎。
但2018年的作者發現吃「高脂肪生酮飲食」會讓雙歧桿菌的數量下降,讓Th17數量下降(以上都跟2015年的觀察一致),但他的結論卻是「這樣可以讓發炎下降,是好事」,整篇論文他引用了大量Th17下降有助於哪些疾病改善的文獻,卻在reference中完全沒有引用2015年這篇(太詭異!!根本刻意忽略),也沒有提到Th17對於腸道的保護重要性,可想而知,研究者一開始就認定「高脂肪生酮對身體有益」,選擇忽略好菌下降這些矛盾的發現。
即使是這麼大的期刊,也存在著這樣的確認偏誤,甚至是所謂的✔️ #觀察者期望效應(Observer-Expectancy Effect)——研究者有時可能會期望出現某種結果,他們無意識地操縱了試驗過程,或者 #錯誤地解釋實驗結果,導致 #研究結果嚴重歪曲。
這也就是為何,對於研究的結論照單全收直接告訴民眾, #是非常危險的事,你可能自己也犯了確認偏誤,或是 ✔️ #虛假一致性偏差(False consensus effect)——人們很容易認為其他人跟自己有相同的想法,從而高估這些觀點的普遍適用性。
以上,在知識越來越普及的時代,用功的人人都可能變成專家,但是身為受過 #實證醫學訓練 的專業人員,麻煩在解讀論文跟傳遞訊息時,要在更謹慎小心一點。
#實證醫學的陷阱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話說 effect size 在 Rabbie 創業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關於「#差異化」
———
From Sega Cheng
創業者自己討論出來的差異化沒有用,因為:
1. 數位產品一個題目可能很多競爭者在同時做,所以要做到差異化很難
2. 市場一直在轉變,產品一直在變化,現在的差異不代表以後的差異,世界是一場無限的賽局,所以不如專心在用戶
我們要思考的不是差異化,也不是競爭,而是「如何去適應市場?」
https://www.facebook.com/segacheng/posts/10104565726449393
———
From Tempo 大大
https://medium.com/…/%E4%B8%8D%E5%90%8C%E7%B6%AD%E5%BA%A6%E…
“ 上面的論述脈絡我大致是同意,不過要說到「差異化沒有用」,我則不太同意,反而覺得差異化就與 PMF 一樣,是同一個事情的一體兩面,也是 startup 唯一最重要的事情。 “
“結論是,若今天你的產品想要完成的工作大家一個解法都沒有,只能手動隨便亂做,那我覺得你很幸運在一個很新的市場,可以先把用戶需求滿足,等到競爭激烈了,再來考慮差異化(不過這機會很少,通常就是市場太小不起眼)。”
“若今天產品想要完成的工作用戶心中已經有明確的答案了,那我覺得差異化絕對是必要的思考過程,但請記住上面的例子,差異化絕對不單一是功能的差異化,有時候是感覺,有時候是設計,而有時候卻又是定價策略不同。觀察市場,提出假設,積極使用 MVP 來驗證,才是應該要採取的策略。”
看了朋友 Sega Cheng 寫的「差異化的迷思」,自己也寫了一下看法,先摘錄一下 Sega Cheng 的重點:
創業者自己討論出來的差異化沒有用,因為:
1. 數位產品一個題目可能很多競爭者在同時做,所以要做到差異化很難
2. 市場一直在轉變,產品一直在變化,現在的差異不代表以後的差異,世界是一場無限的賽局,所以不如專心在用戶
我們要思考的不是差異化,也不是競爭,而是「如何去適應市場?」
https://www.facebook.com/segacheng/posts/10104565726449393
------
下面是我的看法(或可以點進 Medium 看):
https://medium.com/…/%E4%B8%8D%E5%90%8C%E7%B6%AD%E5%BA%A6%E…
上面的論述脈絡我大致是同意,不過要說到「差異化沒有用」,我則不太同意,反而覺得差異化就與 PMF 一樣,是同一個事情的一體兩面,也是 startup 唯一最重要的事情。
其實在幾年前做 Cubie 的時候,我還滿贊成 Sega 上面說的方式,差異化不是重點,我覺得要能先參與到「大的成長市場」比較重要,然後隨著時間與觀察用戶行為,我們應該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推敲出自己的價值主張,然後與競爭對手走不同的路。
雖然是這樣想,或我們較其他 messenger 先推出新的功能,可是在 Cubie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卻沒辦法找到令用戶覺得有感的差異點,當然也許是運氣不好,或是技不如人,不過現在看來那時遇到最大的問題是:「雖然有用戶行為可以分析很好,但大部分的用戶想要完成的工作卻與競爭對手的一樣,所以大部分他們想要的新功能,就只是把所有競爭對手的功能加進來而已。」
而約在同一個時間,Snapchat 從無到有飛快的成長,更讓我了解若一開始沒有差異化,吸引到的用戶就只是希望你能更快,更便宜,更簡單的完成競爭對手提供的服務而已,用戶沒辦法給你獨特的洞見,反而就會陷入一個只能追求區域最佳化(Local Maximum)的困境。
所以我們再回到「差異化」,我覺得以前我對差異化的定義太平面了(只看功能面或幾個簡單的面向),所以沒有辦法看到為什麼差異化的不同面向。我重新定義一下「差異化」,我覺得一個有差異化的產品,代表提供的「價值主張」對「被幫助的用戶」而言,是「很明確的選擇」。換句話說,假設我們詢問 100 個台灣需要與朋友或家人用訊息溝通的使用者,會透過哪個手機 app 完成工作,我想大概 9 成的人會選擇 Line,這時候我覺得 Line 就是一個有差異的產品。大部分人使用 Line 可能會給你很多不同的原因,像是貼圖好用,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朋友都在上面。有可能是功能面的差異,有可能就只是先有了 Network Effect。
換一個例子,對預算足夠想要新工具清潔家裏的人,若要他們選擇一個想要吸塵器,大部分的人可能會選擇 Dyson 的吸塵器,這時候 Dyson 就也是一個有差異化的產品。選擇 Dyson 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比較輕容易攜帶,吸力很強,但真的是因為實際能力很強呢?還是他看起來吸力很強?另外選擇 Dyson 的人,其實也可以考慮像是 irobot 的掃地機器人,不太一樣的產品,可是可能達到同樣的目地。
上面的原因很多人都知道也會談,但那是因為我們都是用一個事後論的角度來看所以很簡單。若是能在產品只有少少用戶或是沒有用戶的時候就能推敲出差異化的主因,才是最有價值的地方。有了基礎的差異化,才會吸引到不同的目標客戶,才會學習到產品的洞見。
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如 Sega 所說市場是一個無限變化的過程,差異化的維度也很多種,創業者也可以在設計,功能,商業模式,或是其他不同的維度找到差異化。怎麼在只有少少的用戶的時候從眾多的可能中找到可以滿意的假設然後驗證它,我覺得是創業者最重要的挑戰。且差異化在產品初期通常也都不明顯,可能大部分的用戶都覺得沒有差異,只有少部分的用戶可以理解差異帶來的價值,讓差異化更難被定義或發掘。
另外上面 Dyson 舉例提到的 irobot 也是很重要的思考方向,常常差異化不一定是同性質的產品,而是異質的產品。像是 Netflix 覺得自己是跟 Fortnite 競爭(1)。類似的內容可以參考 Ben Evans 的 Ways to think about market size(2) ,或是 Clayton Christensen 的創新的用途理論(3)。
結論是,若今天你的產品想要完成的工作大家一個解法都沒有,只能手動隨便亂做,那我覺得你很幸運在一個很新的市場,可以先把用戶需求滿足,等到競爭激烈了,再來考慮差異化(不過這機會很少,通常就是市場太小不起眼)。若今天產品想要完成的工作用戶心中已經有明確的答案了,那我覺得差異化絕對是必要的思考過程,但請記住上面的例子,差異化絕對不單一是功能的差異化,有時候是感覺,有時候是設計,而有時候卻又是定價策略不同。觀察市場,提出假設,積極使用 MVP 來驗證,才是應該要採取的策略。
延伸閱讀:Andrew Chen 的 Don’t compete on features(4),裡面的 BMW 例子舉得很好~
(1) https://www.polygon.com/…/netflix-vs-fortnite-hbo-hulu-comp…
(2) https://www.ben-evans.com/benedictevans/2015/2/…/market-size
(3)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0251
(4) https://andrewchen.co/dont-compete-on-features/
話說 effect size 在 貓的成長美股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投資觀念] 好文轉貼: 甚麼構成「護城河」?(第一部份)
我非常喜歡"經濟護城河(the economic moat)"這個概念. 多年前, 晨星(Morningstar)是第一家將這個觀念用來評等股票的公司. 接觸到這個概念後, 我的基本分析也會從這個方向切入, 因為我覺得, 不管從企業經營的角度, 或是從投資的角度, 一家好公司, 有其競爭優勢是必要的. 護城河這個觀念我之前也有提過.....好的觀念值得一提再提.
目前正在重讀Pat Dorsey的The Little Book That Builds Wealth (Pat Dorsey參與了制定Morningstar護城河評鑑的工程). 在網路上找尋資料時, 無意間發現了晨星的中文官方版面上有另一本書的摘要. 這本書是在Pat Dorsey離開晨星後, 他的同事所出版的, Why Moats Matter: The Morningstar Approach to Stock Investing.
目前正本書好像沒有中譯本. 我手邊的書也還未消化完, 所以暫時無法讀這本書, 不知道它與Pat Dorsey的那本重覆性有多大. 所以藉著這個版面, 來轉貼一下這本書的精華摘要. 文章中提到了許多美國知名的企業, 或許可以給朋友一個投資的idea.
Again, Morningstar認為企業應該具有至少一個競爭優勢來源: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成本優勢(cost advantage)、轉換成本(switching cost)、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或有效規模(the size advantage).
**********************
甚麼構成「護城河」?(第一部份)
Morningstar的Heather Brilliant和Elizabeth Collins在新書中探討護城河價值,以及無形資產可以如何幫助公司開拓出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Heather Brilliant 25/07/14
識別「經濟護城河」,即保護公司免受競爭的結構性門檻,是 Morningstar分析股票的基石。正如城堡受到護城河的保護,具有經濟護城河的公司能夠避開競爭並多年賺取高資本回報,是優質的業務。Morningstar的新書Why Moats Matter:The Morningstar Approach to Stock Investing旨在協助投資者找出這些優秀的企業,以及捕捉能使長期收益最大化的買入時機。
在未來數星期內,我們會於網站節錄新書,探討構成「護城河價值」的種種原因。
要判斷企業的經濟護城河評級,我們會首先提出兩個問題:
企業的投資資本回報率(ROIC)在未來是否有很大機會超越其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
企業是否具有至少一個競爭優勢來源:無形資產、成本優勢、轉換成本、網絡效應或有效規模?
我們的護城河方法論同時考慮定量和質量因素,也就是ROIC和WACC的差距(亦即經濟利潤)以及護城河來源。當一間公司的盈利不僅超出其會計成本,還超越了投資者的機會成本,即等於公司產生了經濟效益。反過來說,如果一間公司有正面的淨收入或會計利潤卻沒有為股東帶來回報,我們就會說那公司並沒有產生經濟利潤。
當然,要回答這些關於未來經濟利潤和可持續競爭優勢的問題,就必先對公司及行業進行深入研究。在Morningstar,我們的過程包括分析公司的財務報表、與管理層會面、訪問公司的相關業務以及閱讀行業刊物等。這些基本面分析對於理解公司的盈利和競爭力前景非常有幫助。假如我們認為一間公司的ROIC有可能在未來超過WACC,而且似乎具有任何一個或以上的競爭優勢來源,該公司就很可能擁有一個狹窄或寬闊的經濟護城河。
接下來,我們會評估公司在未來10年至20年後產生經濟利潤的能力。在自由市場經濟中,一間公司任何未受護城河保護的超額回報最終都會被競爭對手攤分。長遠來說,時間和資金需求並不是很有效的進入壁壘。公司在今天或未來數年具有競爭優勢,不等於能夠一直保持其競爭優勢下去。假如競爭優勢不夠可持續性,對手就會隨時間蠶食其超額回報。
一間公司要獲得Morningstar的「狹窄」經濟護城河評級,必須證明本身具有至少一個競爭優勢,以及能在未來至少10年產生正面的經濟利潤。要獲得「寬闊」經濟護城河評級,公司就必須顯示它有能力於未來至少20年產生正面的經濟利潤。在評估經濟護城河時,我們認為可持續發展比經濟利潤的多少重要。換句話說,我們偏好一間能在20年提供適度經濟利潤的公司,多於一間能在三數年提供極高回報的公司。這裡說的10年和20年只是約略的時限,重點是專注於長期產生現金的潛力。
另一樣要注意的,是我們主要考慮「正常環境」下的經濟效益。如果我們認為一間公司只會在行業蓬勃的時候產生強勁的ROIC,它將不會被納入護城河評級的評估名單。但如果一間公司因其行業正值低潮或一次性特別因素而未能在今天賺取經濟(甚至會計)利潤,我們並不會把它排除在評估名單外。
我們的護城河評級方法是絕對而非相對的。我們尋找有可持續的競爭優勢以及能產生經濟利潤10年以上的公司。即使是一些在行業中表現最佳的公司,如果缺乏以上條件,也不會獲得護城河評級。
在本文的第二部份,我們將會逐一研究護城河的5個來源。
文圖來源:
http://www.amazon.com/Why-Moats-Matter-Morningstar-Investing/dp/1118760239/ref=sr_1_1?ie=UTF8&qid=1435105508&sr=8-1&keywords=why+moats+matter&pebp=1435105516527&perid=0V5W8V42TFM6AHA8JWF3
http://www.hk.morningstar.com/ap/news/127143/%E7%94%9A%E9%BA%BC%E6%A7%8B%E6%88%90%E3%80%8C%E8%AD%B7%E5%9F%8E%E6%B2%B3%E3%80%8D%EF%BC%9F%EF%BC%88%E7%AC%AC%E4%B8%80%E9%83%A8%E4%BB%BD%EF%BC%8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