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最快樂的六件事情
9月10日是敬師節。教師教導孩子成才,使孩子能夠得到全人發展,愛己及人。感謝各教師教育孩子的努力,敬祝各位老師教師節快樂!有「萬世師表」之稱的孔子,他最快樂的六件事是什麼?
-----------------------------------------------------------
一、學習之樂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論語·學而》)
人們每每於學習,則厭學、倦學、恨學、棄學,這是因為不真知學之滋味。
若能進入深裏,得其知識,曉其義理,獲其智慧,養其情性,便能好學且樂學,能精進且不能自已了。
孔子活到老學到老,便是由好之而進入樂之,從而樂此不疲了。
二、交友之樂
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交友是一種快樂的事情,互相慰問、交流、切磋、幫助,這是一種快樂。
孔子不僅善交朋友,且廣交朋友,給他帶來了很多的快樂。
三、歌舞之樂
音樂與舞蹈,孔子不僅喜愛,且精於研究,敏於鑒賞,長於教育。
他會作詞作曲,是卓越的詞曲作家;會多樣演奏,是多才華的演奏家;酷愛歌唱,以歌聲表志趣;音樂的教育,他又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音樂能使人快樂,音樂也與孔子這位元真正的大音樂家結伴相隨一生。
孔子有名言:「成於樂。」(《論語·泰伯》)
四、育人之樂
孔子弟子三千,在培育人才之中,自己也獲得了巨大的歡樂。
弟子們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志趣、不同的愛好、不同的碰撞、不同的教學相長,就像三千朵不同色香形的花朵盛開在孔門這座大花園裏。
孔子門牆桃李芬芳,爭奇鬥豔,春色滿園,怎會不令人快樂、令人愉悅、令人陶醉!
此亦如《孟子·盡心上》所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第三種樂趣)也。」
五、山水之樂
孔子喜歡登山臨水,且每每於此時此境此情,志舒意暢心歡。
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
這水可以讓人「樂」,這山也可以讓人「樂」,可以樂以忘憂,樂而生智。
因此當弟子曾說出其志:「莫(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先進》)
此時夫子喟然歎曰:「吾與(贊同)點(指曾)也!」其奧秘之一便是孔子既眷戀人世,亦依戀大自然。
投入、欣賞並享受大自然,是孔子人生之調節、超脫、快樂,乃至於獲取智慧與靈感的一個主要源頭。
今天關在水泥與玻璃窗裏的圈內人士,如果常常親近大自然,樂水樂山,一定能獲得生活的真正快樂!
六、飲食之樂
孔子是個美食家,此中所獲樂趣良多。
《論語·鄉黨》載,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這是一種美食家的風采了。《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這固然可以看到孔子對《韶》樂所達到的癡迷境況,同時也可以反觀孔子於飲食審美「味」之深邃。
《中庸》裏孔子就說:「人莫不飲食,鮮能知味也。」此句真堪玩味,且味之無窮。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
#知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敬師節 #孔子 #教師 #老師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異術家_阿LAN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動不動就愛談怪力亂神的朋友們,小心招惹邪靈!夜半鬼上床。「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戲說論語EP8】用喜劇說論語 #未知生 #焉知死 #怪力亂神 戲說論語 用喜劇說論語 ...................................................................
論語先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25 黃偉民易經講堂
林鄭谷針,已經谷到痴咗線!
幸好香港還有一個反對派。
立法會,人民議會已經廢咗,連「維威喂」都不如,核核突突。
香港剩下的唯一反對派叫梁振英。
他的本業,本來是負責數每日《蘋果日報》的廣告的。但《蘋果》氣息奄奄,根本無廣告,數條毛!北京不會給他任何公務,所以他莊敬自強,自找功能,做林鄭政府的反對派,監察林鄭施政。
林鄭折磨所有香港人,梁振英負責折磨林鄭。
這就是天律。
乾為天,為圜,為金,為玉,為君,為父,為馬,為寒,為大赤……
宇宙的運作規律,是圓圈的,是循環的,是周而復始的,所以,乾卦的六爻之後,有一個結論: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明年是新一屆特首的五年任期,在這關鍵時刻,梁振英要傾盡所有政治能量,阻止林鄭連任。
當然,最理想是槓上花,林鄭無得做,他又可以枯木逢春啦。
不過,這是妄想,北京不信他,任何工作都不會給他。他是一個壞人,任何老闆都不會將他放在身邊的。
他像《苦海孤雛》中那位Oliver,孤兒院站在粥檔前,拿著碗,就求說:more, more!
九七之後,香港共有四位特首。
紈絝子弟,中華民族災難之子,董建華,可以連任,即使之後腳痛下台。
港英餘孽,爵士曾蔭權可以連任。雖然卸任後,遭遇悲慘,但始終連任,一做兩屆。
林鄭,黃袍加身,傷害了所有香港人,消滅了一代青年,但頗合主子胃口,夠心狠手辣。挑戰者只得黑馬李小加,但他始終是大陸人。
如果連林鄭都成功連任,歷史上,唯一不能連任的香港特首,就只有自己人,地下黨員梁振英了。
連習近平都要無限任期才做到嘢,梁振英只得五年,當然唔服氣!
只有你不能連任特首,為什麼北京這麼不信任你和你背後的地方勢力呢?
這種人不會有自我檢討能力,問題只在別人,自己一定無錯,又不敢哼半句怨恨中央。所以,唯有瞓身阻止林鄭連任,是他下半生最重要的工作。
拉晒所有反對派,消滅了社會良心之後,必然出現的家奴爭寵局面。
林鄭為了連任,也出盡渾身解數。除了谷針,打穿醫護防線,最狠的,是建議中港公務員互換掛職。
掛職不同交流,不是去參觀,聽講座,上幾堂國情班,嘻嘻哈哈飲酒食飯。
掛職是有職銜,有權責,有崗位的參與日常工作。簡單來說,是兩地公務員互換計畫。以後香港公僕要北上返工,內地幹部也將南下,深入政府各部門工作,互相了解對方政府的運作架構、程序、政策考慮、官場文化、價值取向,如何便宜行事等等。
林鄭透露,初步與深圳和廣州政府為試點。
根據大陸的《公務員法》,掛職公務員的工資保留原單位的金額,由原單位發放;接收單位不用提供待遇。
一般掛職時間為一兩年,最短三個月,最長可達五年。
計畫開始後,大陸八千元月薪的公安、武警,可以正式試試香港警察藍衫四萬,白衫七萬的工作有幾難了;月薪十萬的督察,又看看能否勝任大灣區公安八千月薪的任務?
香港D2級AO,月薪十八萬,要融入大陸幾千元月薪官員的團隊,人家也急於看看香港高薪公僕的英文、普通話、IT各方面的過人之處。
中港融合,由公務員開始。
北京政府認為,香港回歸人心不歸,因為有三座大山阻隔。
第一座大山,是十八萬英國人訓練的公務員文官系統。
第二座大山,是以美國價值為依歸的新聞和言論自由。
第三座大山,是因反共換來的新界特權。
九七之後,廿多年傾全力打擊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現林鄭成功剷平公務文官系統,和引入價廉物美的大陸官員,先有宣誓,再有《國安法》,今次中港掛職,這座大山便不足為患了。
整個計畫的人數、職級,要等進一步公布了。
我們都相信因果報應,但現實人生,為什麼好人都沒有好報?
佛說三世因果。
前世因,今世果;今世種種,來生報應。
但什麼是前世今生呢?
是今次出生前的一生,像在清朝當知縣,貪了財,判了冤獄,今生一世清貧,事業阻滯,官司纏身,受盡冤屈等等報應麼?
然後今生頻頻在北角碼頭買魚放生,光顧神棍,所以來生有機會做金魚,給人養在家中魚缸,不愁衣食,還有人換水!
不是這樣愚蠢和渺不可測的。
其實,昨天已經是前世,明日已經是來生。關鍵是如何活好今天。
人生多苦,我們背負過去,恐懼未來,根本沒有活在當下。
昨天的言行,影響今天的際遇;今天的反應又影響著明日的人生。這已經是最簡單的三世因果了。
我們都埋怨際遇,尤其在亂世,有志難伸。
歷史上,最長的亂世,是孔子的時代,春秋戰國。
《論語.先進篇》第廿五章,孔子和幾位高弟,各自暢談他們的抱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
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
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
對曰: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
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
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
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歎曰:
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
曾皙曰: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
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唯求則非邦也與?
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則非邦也與?
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四個高才生,某日剛巧齊在孔子身邊,孔子和他們閒談起來。
我年紀比大家虛長幾歲,唔好把我睇得太了不起。
你們平常成日話,別唔了解你,唔識欣賞你,懷才不遇,難展抱負。好,今日,假如你們有知遇,有明主欣賞,有時代機遇,你們的抱負又係什麼呢?
子路衝動,第一個彈出來,侃侃而談:
假使有一個千乘之國,夾在大國之間,在強敵環伺下,又經過連年戰爭,加上國內財政困苦,又不斷的天災瘟疫飢餓……
這樣的國家,交俾我子路,我只要三年時間,我有信心使這地方的人民,都可以重新企起來,而且都知道點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孔子聽了之後,哂之,失笑起來,像父親對著不知天高地厚的兒子,憐愛中有否定意味。好似說:邊有咁簡單呀!
到了冉求,你又如何?
冉求性格和子路相巧相反,比較怯懦,是另一種極端。他說:只要方圓六七十公里的小小國家,或者更細一點的,方圓五六十公里好了,花上三年時間,我有信心,使這個國家,社會繁榮,經濟發達。但至於社會文化,價值取向方面,如其禮樂,以俟君子。經濟好了,人民富起來了,如何建立一套價值觀,社會的核心價值,即文化建設,就要等高手來搞了。意思是我只識搞經濟,文化方面我無信心碰。
冉求講完,孔子問公西華。
公西華是外交專才,他一開口就很外交:
老師,我識什麼呀!我一無所能,但願意學吓嘢啦。
宗廟之事,宗廟即國家,開大會,即在議事會堂,國會之類;端章甫,大家著起禮服,願為小相焉,不做最大那個,做小相,輔相,即不做特首,做政務司長咁啦,學吓嘢。
三位高才,各舒抱負之後,帶出了這章《論語》的高潮。
曾參的父親曾點,在其他三位同學,各舒抱負的時候,只悠閒地在旁邊鼓瑟。
孔子聽完三大弟子說完抱負之後,轉頭問曾點,你又如何?
曾點聽到老師問他,瑟音漸希,fading out瑟音,接住,手指在絃上一攏,瑟絃發出一聲鏗然裂帛,斷音站起,說:
我和他們的抱負不一樣的。
孔子回應,有什麼關係呢,都是各言其志啫!
曾點說出他的理想:
我追求的,是春天來了,穿上舒適的casual wear便服,和幾個friends, 和班年輕人,到沂水游游水,唱唱歌,跳跳舞,盡興之後,哼著歌返屋企。
這個也算是抱負?
但孔子聽了之後,竟然感觸的嘆了一聲,說:
吾與點也!我和曾點一樣呀。
孔子點解咁講呢?
孔子生於春秋,和今日香港好似,天下太亂,社會價值失常,黑白顛倒,公義不彰。
孔子一生追求,不外乎社會安定了,天下太平了,個人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精神享受。
曾點說的抱負,表面看根本不成抱負,只是個人生活,但孔子聽後,感觸起來,我的和你一樣。
四個高材生的追求,到曾點進入高潮。師生之間,說出了完美人生的憧憬。
跟著,子路、冉有、公西華三人離開,留下曾點陪孔子。
曾點問,三位同學的抱負,老師覺得如何呀?
孔子說,沒什麼,都是各方其志矣。
那你為何笑子路呢?
孔子說,子路的抱負太大,不切實際。大事業,是大政治家的工作,要文化基礎,學問修養,不簡單的。子路大言不慚,所以笑他不知天高地厚。
至於冉求,以地方經濟做起,但他著眼的,是六七十方圓,還是五六十方圓,大小地域上。
非邦也者?孔子意思是地方大小,治理之道,搞好經濟,有什麼分別?他不是說冉求不對,只是他氣宇不夠,小器,捉錯用神。大國小國無分別,關鍵在做得好不好?我們做人,無論職位高低,責任一樣,事功一樣,問題焦點放在做的好與壞。
至於公西華,講得謙虛,說是學習,其實口氣好大,要主持國會,如果這都是小事,天下間還有什麼大事?
子路三人,抱負大,要建立一番功業,但都只是英雄主義。我要怎樣怎樣,出人頭地。只有曾點說的,追求的是社會上人人安居樂業,各自生活,沒有政府騷擾,沒有生存恐懼,是大同世界的理想,也是孔子一生車馬的終極追求。
曾點說中孔子心事,所以孔子喟然而嘆。
這是《論語》中非常著名的篇章,歷朝都有學者文士引用。
宋朝蘇東坡一首七言律詩,曾用這章典故。
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東坡三十八歲,在杭州寫下七律《同曾元恕游龍山,呂穆仲不至》
青春不覺老朱顏,
強半銷磨薄領間。
愁客倦吟花似酒,
佳人休唱日銜山。
共知寒食明朝過,
且赴僧窗半日閑。
命駕呂安邀不至,
浴沂曾點暮方還。
論語先進 在 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09 黃偉民易經講堂
香港的國安法,仍在不知如何草擬和由誰草擬的時候,古靈精怪的大陸人,已經出動跟蹤譚文豪、黃之鋒。
白色恐怖彌漫,他們要香港人人自危。
習近平撕毀了《中英聯合聲明》,丟棄了《基本法》,特朗普的反應,就是撤了《香港關係法》,不再給予香港特權和稅務優惠。
沒有了國際城市特色的香港,大陸會怎麼樣?
沒有了港幣,人民幣怎樣變美金?怎樣逃離大陸?
大陸的貪官很焦急,大陸的愚民很興奮。
因為武漢肺炎,美國死了十萬人,全國停頓,四千萬人失業,種族矛盾加劇,警暴引發全國動亂……
大陸人見美帝垮了,是中共稱霸的時候了。
這時候,當家的總理李克強,給愚蠢的狂熱淋了一盆冷水。
他趁兩會機緣,公布了一些基本數字。
大陸有九億在職人口,其中六億人每月收入在一千元人民幣以下。
根本無法生活!
他提倡“地攤經濟”,大陸人在工餘或失業時做小販,穩就業,保民生。
大笪地,擺地攤,三毫子白灼東風螺,各式賣武鐵打酒,小孩唱歌,還有賭檔……香港人不陌生,六十年前,港九各區都是。
那是貧窮的年代,中共建政,政治運動頻繁,三反五反,土改饑荒,大陸人拖男帶女,逃落香港,住在山邊木屋,人浮於事,謀生,就在這些大笪地,路邊攤。
這不是當時殖民地政府的政策,這是民間謀生的生存本能,香港政府只是在執行法例時,選擇寬鬆,給予貧民生存空間。
地攤經濟成為政策,能否救國?按道理,歷史不走回頭路。大笪地是自由經濟,民間自發,不是計劃經濟,應該救不了中共的困局。
總理全國民生的李克強,應該不是幻想,大笪地能復興中華。而是借兩會機緣,說出他對當前局勢的憂慮。
世界工廠撤離,失業人數飆升;武漢肺炎闖下彌天大禍,百國聯軍追討人命經濟損失。眼見疫情過後,糧食荒撲至,十四億人溫飽成疑,這時候,不理存放在聯合國的國際條約,貿然在香港成立國安法,逼美國放棄香港。
他知道,沒有了香港,沒有了港元,大陸什麼都不是!
中美經貿大戰即將轉入直路,在香港會戰的緊張時刻,他公佈了國民的實際收入數據,全國打工仔,六成生活在貧窮線下。
經濟開放四十年,成果都給貪官污吏,紅色二代,掠奪運到海外存放了。絕大部份大陸人,在赤貧下生活。外間只知道孟晚舟這類人,在香港有廿多個物業,溫哥華有幾間豪宅,方便兒女上學。這不是正常的大陸人,這些是竊國者,只是少數中的少數,國內六億人每月收入不足一千元。
這是當頭棒喝!
1962年,劉少奇,鄧小平收拾大躍進餓死幾千萬人的殘局。劉公開說,「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種下了毛澤東六六年大字報《炮打司令部》的種子,十年文革,誓鬥死當年的國家主席劉少奇,鬥臭副主席鄧小平,不惜天下大亂。
這就是中共的宿命。
每代都有政治狂人,私心誤國。旁邊當家的,要維持人民溫飽,很難有善終。
毛澤東在黨內血手奪權,屠殺功臣,山河泣血;總理百官的周恩來在旁謹小慎微,陪笑逢迎。
鄧小平宮廷政變踢走華國鋒,反共走資,倚靠的兩隻手,胡耀邦和趙紫陽,先後下台,鬱鬱而終。
胡趙二人知道,經濟改革的成果,必須要由政治改革來保存,才有資格文化改革,禮樂教化。否則,就只能是今日的大陸眾生。
江澤民地方諸侯入京,意外掌權,不思政治改革,將經濟成果瓜分給各大政治山頭,說是悶聲發大財,正式竊國開始,制度化和合法化貪腐。中央竊國,全國貪污必然。朱鎔基帶一百副棺材,上任總理,說九十九副打貪官,一副留給自己。
胡錦濤是鄧小平隔代欽點,但江澤民不放權,他和溫家寶的胡溫十年,其實什麼都沒做過,只打下兩大山頭。打下了上海幫的陳良宇,拿下了不死西南霸王薄熙來。
他以為治國宿願可以交給實幹的團派代表李克強。
但江澤民、曾慶紅反對。
江澤民認為,胡溫十年,再李克強十年,團派掌權二十年,從此在黨內會獨大,其他山頭將無法制衡團派勢力。所以,另挑接班人,權力意外到了習近平手上。
當年的構想,是兩大勢力的妥協,習管政治,意識形態;李管經濟,國計民生。
但原來習近平不但是共產黨內鬥爭高手,還有大宏願,他要與毛澤東、鄧小平鼎足而三。
毛澤東令中國人民站起來;
鄧小平令中國人民富起來;
他,要令中國人民強起來。
他掌權以來,對人民不斷宣傳中國強大的訊息,洗腦教育,大陸人人自信的覺得中共強大了,強大到可以挑釁世界,推翻文明,國際以大陸為中心來運轉。
這是文革後的另一次狂熱。
這時,國務院總理公布了這個數字,大陸沒有想像的強大,人民普遍來到溫飽的標準,糧食荒又即將殺到,他提出貧窮地區的地攤經濟,務實的要大家工餘或失業時做小販謀生。
習近平的假大空,遇到了務實的團派總理,火花出現了。中宣部宣布,全國媒體不准用「地攤經濟」一詞;網上也禁播李克強兩會招待會公布六億在職人士每月收入不足一千元的片斷。
中共政治山頭對峙又起,李克強危了。
《論語.先進篇廿五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某日,孔子四個高材生,剛巧在孔子身邊,孔子對他們說:
你們不要以為我年紀比大家大幾歲就很了不起,毋吾以也,不要把我看得太高。
你們平時常說,無人明白你,所以空有抱負。若有人明白你,知遇了,你們又有什麼作為呢?
子路率爾而對曰:
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性急,第一個就急著說:
假使有一個千乘之國,夾在大國之間,在強敵環伺之下,再加上連年戰亂,而國內財政亦相當困苦,交俾我子路,只要三年時間,我有信心,使這裡的人民重新站起來,而且都知道如何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
夫子哂之。
孔子聽了之後,笑了一笑。
求爾何如?
跟著到了冉求,孔子問,你又如何?
冉求是行政人才,搞經濟民生。
他說: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只要方圓六七十公里的小地方,或者更細點的,五六十吧,花上三年時間,我有信心經濟改革,使這裡社會繁榮,經濟發達。但如其禮樂,以俟君子。但社會經濟好了,文化改革呢?就要等高明來做了。我做不來。
跟住,孔子問公西華。公西華是外交專才,一開口,就很外交。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公西華說:我唔敢講我識,學吓嘢咁啦!
宗廟祭祀的事,以及諸侯間會面,宗廟代表國家,開議會;端章甫,大家穿上禮服,即外交。願為小相焉,做個輔相,不是第一最高的,做個副手啦。
他說什麼都不懂,但願意學,慢慢從工作中攞經驗。
跟住引出了這章書的高潮。
孔子和其他三位同學講話的時候,曾點在旁邊悠閒地鼓瑟。
孔子聽完三位入室弟子講抱負之後,轉頭問曾點,你又如何?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曾點聽到老師問他,瑟音漸希,Fading out, 接住,彈瑟的手指在絃上一攏,鏗然一聲裂帛收音,然後站起說:
我和他們三位不同的。
孔子回應,有什麼所謂呢?各言其志而已。
曾點說: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曾點說:
我追求的,是春天來了,穿上舒適的春衣,和五六個朋友,幾個少年,到沂水游泳,唱唱歌,跳跳舞,盡興而歸。
這個抱負好似很渺小,但孔子聽後,感觸而嘆,我和曾點一樣啊!
最初的三大弟子,說的抱負好大,都是英雄事業,政治、經濟、外交,都是我想這樣,我想那樣,只有曾點,追求的,不是個人成就,是人人安居樂業大同世界的平凡幸福生活景象。
孔子身處春秋亂世,強凌弱,眾暴寡,正義不彰,黑白顛倒,天下大亂。他帶領學生,周遊列國,四出奔走,無非希望國家安定了,天下太平了,人民可以從生活中,得到精神享受。
孔子問四大弟子的抱負追求,到曾點,進入了高潮,師生之間,說出了完美人生的憧憬。不是英雄事業,是平凡的安居樂業
https://youtu.be/5HA9DdDoEYQ
論語先進 在 異術家_阿LAN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動不動就愛談怪力亂神的朋友們,小心招惹邪靈!夜半鬼上床。「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戲說論語EP8】用喜劇說論語
#未知生 #焉知死 #怪力亂神
戲說論語 用喜劇說論語
.....................................................................
原文參考:
「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
什麼樣的人 就會住什麼樣的風水房子
什麼樣的人 就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什麼樣的人 就會有什麼樣的命運
算命很簡單
從你平常在想什麼
就可以知道你的人生走向了
會卡陰的朋友
沒別的原因
是你自己熱情邀請來的🤓🤓
如果喜歡這影片,或是覺得有趣或實用,請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看吧!
============================================
論語先進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Wong Wai Man
山竹帶出香港無名英雄處處,新疆集中營史上最大,習近平趕絕基督徒 ,反共示威有無用?老子教你無用之用。
習近平在新疆建立一個百萬人的集中營,關押百萬以上的維吾爾族人,規模遠超二戰時期希特拉的納粹集中營;
在全國,拆十字架,封教堂,拉牧師,趕絕基督徒,大力收窄宗教自由空間,已經引起國際關注。
今日,九月十八日,在美國紐約時間,下午2:00—6:00pm,在聯合國總部,「抵抗習近平示威集會」,呼籲對抗習近平的極權統治。
精明的人會說,對中共,集會、遊行、示威、佔領中環,都無用!李國章更會說,西藏日日有人自焚,都改不了北京的政策。
是的,他們說的都是事實。對他們來說,岳飛、文天祥、譚嗣同的死,都是毫無意義的。
但中華文化,價值標準,就是由這樣的人和事,累積出來的。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有些看似無用的東西存在,才能令到那些看起來有用的,發揮功能。
有用無用,一直是香港醒目文化行事的標準。
#主教任命 #宗教自由 #抵抗習近平示威集會 #山竹 #藏人自焚 #道德經 #災後自救 #新疆集中營 #拆十字架
2018年9月18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論語先進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Wong Wai Man
風起了。特朗普為中美貿易戰,開了第一槍。
為了中期選舉也好,實踐競選承諾也好,美國對進口大陸鋼鐵徵收25%懲罰性關稅。
世界在等著大陸反擊。
大陸的專家,口沫橫飛,什麼大豆啦、飛機啦,也可以回敬懲罰性關稅。
這時,金正恩歷史性訪問北京。
在香港的江湖來說,這叫晒馬,我們有令你痛苦的皇牌。
你懲罰大陸貨入美國,朝鮮的核彈,會在日本的上空亂飛。
跟著:美國在貿易戰上加碼。
不只加上長長的貨品類別名單,還有各式大陸人員,包括:某些商人、選讀敏感科目的學生,都不歡迎入境。
大陸的回覆,是習近平高調出席南海閱兵,參觀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解放軍海軍匯演。
美國突然空襲敘利亞,說打就打,理由是敘軍使用化學武器。105枝戰斧導戰射落化武工廠,再公布世界。
空襲並無解決複雜的敘利亞處境,軍方強調只是一次過的軍事行動,目的只是摧毀化學廠。
北京看在眼裡,知道戰斧導彈是送給她看的煙花。
敘利亞的複雜性,不下於朝鮮半島,背後亦有俄羅斯主控一切。開戰打的表面是敘政府軍,實質面對的是俄國防空網。稍一不慎便是兩大軍事強國開戰。
敢打敘利亞,就敢打朝鮮。話打就打,也不會在聯合國安理會跟你磨菇。打得敘的化工廠,就打得金正恩的核設施,不惜開罪俄,就不怕開罪北京。
這是美國回應習近平身邊智囊,從各方渠道不斷打聽,特朗普的貿易戰,是來真的還只是想拿點著數?
至於香港,港幣遇到了麻煩。
1983年起,港幣與美元掛鉤。
好處是港幣從此穩定了,代價是失去了自由。
美元與港幣出現了龐大的息差,美息已經去到2.2厘,港幣還是0.5厘至1厘。理論上,美元加息,港幣便要加息,但香港加息,會影響樓市泡沫。
所以,最近金管局動作頻頻,大手買入港元,沽美元,維持安全的匯率下限。但息差距離大,港元仍會不斷流向美元或美債。
似乎有最高指示,死守樓市,不能下跌。金管局唯有耗盡儲備一分一毫,死守樓價。
陳德霖說:港匯轉弱,何懼之有?
是的,照指示做事,做官的何懼之有?香港有一萬億儲備。
民主黨的「天下為公」眾籌二百萬,狙擊梁振英UGL案件,幾日間就達標。同一時間,上海仔仿效郭文貴,在網上爆料。表面對象是傳媒大亨,但揭露的內容,當年梁振英如何使用江湖勢力,對付唐英年,成功奪權上位,也清楚交待了坊間的疑團和細節。
一陰一陽,矛頭都指向梁振英。
這些行動應該早在狼英任內便出現,到今日才做,似乎過去的阻力,現在不見了。梁振英仍可全身而退麼?
你不喜歡政治,但從國際到本港,軍事到經濟,日常生活,都活在聰明人的計算之中,但對這些,香港人都不熱衷。
反而星期日「金像獎電影頒獎典禮」,楚原的一番話,在網上熱爆:
「當你回首往事,
不因碌碌無能而悔恨,
不為虛度年華而羞恥,
咁你都可以好驕傲咁同自己講,
你,無負此生!」
為什麼大家聽完咁有feel?
因為在香港,大家都清楚自己是碌碌無能,而又正在虛度年華,所以,說中心裡話:
負了此生啊!
香港人的無力感,是基於亂世?還是抱負無處發揮呢?
論語先進篇結尾第廿五章,記述孔子句幾位高才弟子,說起抱負,各舒己懷。
子路說:
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求說: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公西華說:
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三大弟子,都是有大抱負的人。
子路說的,是富國強民,大政治家的工作;冉求說的,地方做起,豐衣足食;公西華說的,外交祭祀,知禮守道。
三人抱負大,但都是追求事功,要出人頭地,英雄主義。跟著,到曾點,這章進入了高潮: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曾點說,我追求的,春天來了,穿上舒適的衣服,和五六個成人,六七個少年,到沂水暢泳,唱唱歌,跳跳舞,盡興之後,然後回家。
這個抱負好似好渺小,但孔子聽了之後,感嘆道,和我的抱負一樣。
孔子生於春秋,天下大亂,他的抱負,他的追求,是社會安定,天下太平,才能有個人的真正精神享受。
表面上,曾點的追求,只是個人的生活情趣,無關國計民生,與子路三人的宏志不同。但政治家所謂的富國強兵,豐衣足食,知禮守道,最終的目的,還不是老百姓安居樂業!
這也是孔子的一生職志,所以他喟然而歎。
生於亂世,可以有大抱負的!
#貿易戰 #金像獎楚原 #博鰲論壇 #空襲敘利亞 #樓市泡沫 #上海仔
2018年4月17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論語先進 在 [心得] 《論語》札記(11) 先進篇- 看板Confucianism 的推薦與評價
論語11.1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
之,則吾從先進。」
札記11.1「先進」是指初學禮樂的人,對一切文明成果都感到敬畏與
好奇,能體會其精神內涵。他們是純樸的老百姓,保有純真的理想與
實踐的熱情。「後進」是指嫻熟於禮樂、登上高位的人,他們滿足於
既有的成就,對一切都習以為常、麻木不仁。孔子讚許先進,可見禮
樂文明不足恃,不忘初心才是價值之本。
論語11.2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
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
:子游、子夏。
札記11.2孔子說:「跟隨我在陳、蔡遭遇困阨的弟子,如今都不在身
邊。」弟子大多死亡或流散,令孔子思念、惋惜,並舉四科十哲為例
。孔門人才濟濟,十哲只是在陳蔡之間者。四科以德行為首,可見道
德實踐是儒學的根本。言語是思想、表達乃至外交,政事是治國,文
學包括詩書禮樂。可見孔子能因材施教。
論語11.3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札記11.3孔子說:「顏回不是幫助我的人,他對我所說沒有不喜悅的
。」這表面上是遺憾,其實是讚揚顏回。其他弟子有些聽不懂孔子所
說而心生疑惑,有些聽懂了而做發揮,孔子便可一一指點,將道理的
精微奧妙充分展開。顏回對道理能夠默識心通、聞一知十,下課後身
體力行,深得孔子的精髓,故無可指點。
論語11.4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札記11.4「間」是質疑。冬天父親叫閔子騫拉車,他拉不動,父親就
鞭打他,衣服破了露出稻草,父親才發現繼母偏心,只給親生子女穿
棉襖。閔子騫為繼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全家終歸
和樂。船山認為這故事是邪說,但仍可參考。父母兄弟對他可能有偏
愛,但連外人都認同,可見他是真孝順。
論語11.5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札記11.5南容反覆誦讀〈白圭〉之詩:「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
之玷,不可為也。」孔子把哥哥的女兒嫁給他。由此詩可見南容是個
謹言慎行的人。一般人認為禍從口出是因為人心險惡,有話對家人說
即可。但即使是面對親近之人,南容也很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感情
用事、敗壞家教,這才是修身齊家之道。
論語11.6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
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札記11.6本章與6.2類似,只是6.2是魯哀公發問,本章是季康子發問
。孔子對國君必須詳盡回答,康子則可等他主動發問再告知,不必強
迫他聽課。孔子有許多精通六藝的學生,但孔子始終認為只有顏回才
好學,可見孔子的學問並非專家之學。專家之學可直接模仿老師,但
修身養性只有自己摸索體驗才行。
論語11.7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子曰:「才不才,亦各言
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吾不徒行以為之?。以吾從大夫之後,
不可徒行也。」
札記11.7?是外棺。顏淵逝世,顏淵的父親顏路請孔子賣車以買?。孔
子認為自己身為大夫不宜步行,且自己的兒子孔鯉死時也是有棺無?
,故拒絕此請求。孔子對顏淵之死極為哀痛,但這和厚葬顏淵是兩回
事,顏淵才華雖高但畢竟是平民,不適合舉辦豪華的葬禮。內心的真
感情要配合身分、地位才能恰當表現。
論語11.8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札記11.8顏淵死了,孔子說:「哎呀!真是天要毀滅我的道啊!」顏
淵德行修養極高,被孔子視為最佳繼承人。儒學是生命的學問,孔子
一生以弘道、傳道為己任,要繼承孔子之道,也需要有同樣的人格精
神才行,這種繼承人是不容易找的。如此優秀的弟子竟然短命而死,
無怪乎孔子深受打擊,感嘆命運的無奈。
論語11.9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
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札記11.9慟是過度哀傷。從者是跟隨在旁的學生。孔子說:「不為顏
淵這樣的人過度傷心,又要為誰呢?」孔子與顏淵是師生、朋友關係
,孔子的哀傷表面上是逾越分際,但孔子不覺得過度,反而覺得這是
內心真感情的表現。可見情感的表達沒有公式可循,只要不妨礙公領
域,應當以存心真誠、充分抒發為原則。
論語11.10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
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
札記11.10顏淵家貧而厚葬,不合禮制。顏回視孔子如父,孔子卻無
法像對待孔鯉一樣,妥善安葬顏回。船山說:「君子之愛人也以禮…
…貞生死而一於禮,即所以厚之也。」顏回以「克己復禮」聞名,厚
葬看似對顏回好,其實是同學主觀的想法,不了解顏回的心意。厚不
厚不在物質條件,而在貞定心志以守禮。
論語11.11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
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札記11.11孔子認為與鬼神或人相處,道理是一樣的,皆應秉持誠敬
之心,但必須從當下的人生開始修養。生是形而上之理,天地之大德
曰生,就人來說則是心的創造性。此理超越於現實的生死之上,但必
須透過心的發用,克服種種艱難,理的內涵才得以日漸豐富、充分發
揮。死亡是生的完成,重點在生不在死。
論語11.12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
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札記11.12閔子和悅正直,子路剛強,冉有、子貢口才流利。孔子見
到學生成材很高興,但提醒子路注意,以免不得善終。「剛」可分為
義理與氣質,義理之剛是秉持無條件的自信,不受世俗欲望誘惑。氣
質之剛是定型的性格,無法視情況調整。子路氣質之剛太強,恐怕容
易與人起衝突,但其行動力仍值得讚許。
論語11.13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札記11.13魯人想改建長府(國庫),閔子騫認為照舊即可,孔子稱
讚他說得很中肯。儒家主張藏富於民,國家的富裕不在政府搜刮多少
財物,而在人民衣食無缺、心靈富足。討論國庫大小是搞錯重點,與
其勞民傷財,不如將資源投入更重要的事。閔子能從大處著眼,一針
見血指出即使不改建,國家也不會怎樣。
論語11.14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
:「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札記11.14孔子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子路個性質樸而好勇
,不受禮樂束縛,鼓瑟時流露出不耐煩的情緒。孔子批評他的樂音欠
缺中和之氣,其他學生因此不尊敬子路。子路雖然流於粗野,但他志
向高遠、行動力強,已奠定了立身行道的基礎,只是需要精益求精而
已。若僅講求虛文,恐怕連子路都不如。
論語11.15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札記11.15子張(師)的個性外放,子夏(商)的個性拘謹,孔子認
為兩者都不好。「中庸」是形而上的道理,「過與不及」則是形而下
的經驗現象,兩者屬於不同層次,不可混淆。中庸是意義、價值的實
現恰到好處,不是將兩人的個性相加除以二,如此則太機械化。中庸
是最究極的,過與不及都是做不到中庸。
論語11.16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
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札記11.16季氏生活奢華不合禮,冉求本應設法糾正,但竟助紂為虐
,繼續幫季氏搜刮,受到孔子嚴厲斥責。孔子很少這麼生氣,可見照
顧百姓是儒家的重要原則。儒家以義利之辨為根本,義利從動機上說
,為團體奉獻心力是義,只計較自己佔有多少是利。冉有心術不正,
孔子要學生大力聲討,亦是希望罵醒他。
論語11.17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札記11.17孔子因材施教,能以一字說出學生的特質,可見他很了解
學生。先了解個性上的長處與不足,才能思考補救之道。子羔忠厚老
實,需以學習啟發智慧。子張喜歡裝模作樣,要腳踏實地不過度。子
路直率粗野,需培養謙遜。曾參雖然遲鈍,但道德實踐不靠聰明,而
是篤守內心的真誠,故只有曾子能傳道。
論語11.18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
屢中。」
札記11.18孔子說:「顏回已經接近道了,但卻每每陷入貧困。子貢
不接受命運的限制,從事買賣,常準確猜測漲跌。」本章可見道德實
踐不靠聰明才智,顏回與子貢都很聰明,但顏回全盤接受人生的各種
境遇,故能不動心而安貧樂道。子貢的用心卻在追求外物上。體道者
自然能善處外物,求物者卻未必合乎道。
論語11.19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亦不入於室。」
札記11.19「踐?者」是遵守外在規範而行動的人,欠缺自主思考的能
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遇到考驗容易動搖。「善人」是能夠回
歸內在、本質面的人,但偏向氣質之善,依靠自然的稟賦去待人接物
,不拘守成法。「入室者」則充分發揮心性之善,不但開發出實踐的
根源動力,還能廣泛學習先賢的智慧。
論語11.20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札記11.20「說得到做不到」是常見的人性弱點。心理學上有「道德
許可證」效應:當我們標榜自己道德高尚時,反而可能使壞。無論自
我修養或觀察別人,都要以「真誠」為宗旨。言論篤實固然值得讚許
,但也要分辨他是實踐有成的君子,或只是外貌莊重?君子忠於良心
,言行只是自然的表現,而非刻意修飾。
論語11.21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
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
:「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
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札記11.21本章主旨為因材施教,可參考11.15。真正的善一定包含兩
端,既能勇於實踐,又能謙虛讓賢。但每個人氣稟不同,子路長於前
者,冉有長於後者。孔子就弟子個性上的偏向予以指點,刻意違反平
日的習慣,以提升心靈自覺。能覺察到自己的不足而超越之,心靈便
能恢復清明自由,進而實踐中道。
論語11.22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
在,回何敢死!」
札記11.22道必包含相反的兩端,無論選擇生或死,都有要實現的意
義價值,非受制於環境。孔子被匡人誤認為陽虎而受困,為此而死並
不值得,故選擇繞道而行,導致顏回失散,稍後才趕上。孔子很掛念
顏回的狀況,顏回先前見到老師從容鎮靜,也知道不必激怒匡人,若
有必要再捨身取義,故不敢先孔子而死。
論語11.23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
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
與求也,可謂具臣矣。」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
,亦不從也。」
札記11.23孔子認為子路、冉求不算是「大臣」。真正的大臣必須眼
光遠大、胸襟開闊,從最高層次思考問題,以天下太平為己任。若無
法輔佐國君行道,就應該馬上辭職,不尸位素餐。子路、冉有為季氏
效力,只是貢獻技術、滿足需要罷了,境界不高。但兩人懂得尊重客
觀的法制,故也不會盲目追隨上級造反。
論語11.24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
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
者。」
札記11.24子羔學問有限,孔子認為子路讓子羔擔任縣長是害了他。
子路認為子羔可在治民、事神的經驗中學習,不一定要讀書。孔子認
為子路是強辯,令人討厭。子路說的固然沒錯,但與其花很多時間摸
索,還未必找得到正確的路,不如直接學習先賢的智慧。且縣長責任
重大,應該選擇合適的人才,不宜躁進。
論語11.25子路、曾?、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
,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
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
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
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
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點!爾
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
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
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
「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後。曾?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
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
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
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札記11.25本章的主旨為虛實相生。子路、冉有、公西華常抱怨自己
不受重用,孔子有意指點他們,故請他們談談志向。三人談的都是兵
農禮樂等實事,子路話說得最滿,認為只要有我在便可治國,不懂得
禮讓合作,引來孔子一笑。另外兩人較謙虛,但也侷限在某個領域。
只有曾點從「人欲淨盡、天理流行」著眼,烘托出物各付物、人人自
在自得的化境,不言實事而實事自在其中,引發孔子讚嘆。前三人有
意必固我之心,先以主觀的想法設定具體目標,若達不到易有挫折感
,故孔子以曾點的虛境界來讓三人放下。但只羨慕此境界而未踏實努
力,亦是私欲。故在曾點提問時,孔子也反過來肯定前三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4.217.2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405843791.A.E64.html
※ 編輯: YangWenli (112.104.34.84), 12/14/2014 22:36:2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