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螞蟻上樹韓風版
🥗辣炒高麗菜
🥗櫛瓜玉米筍
🍳蔥花蛋
..
衣服太小件就是韓版
太大件就是oversize
今天分享螞蟻上樹韓風版,蒟蒻絲、金針菇增加飽足感,保證吃的滿足又不怕熱量高!作法也非常簡單,悶一下拌一下就完成!
偷偷說,和上次在momo買的蒟蒻絲比較,日本蒟蒻絲還是比較好吃一些,雖然比較貴一點,但可以趁百貨公司超市有折扣時買一波!另外蝦皮、家樂福也有唷!
(如果不吃辣的朋友,可能會有點小辣的感覺)
..
昨天汪汪血檢終於完全正常!
自從胰臟炎之後,肝指數一直高高低低,好久沒看到正常數值,嗚嗚~太開心了!
肝不好的毛小孩,記得少吃紅肉,可以買蜆仔煮湯不加鹽給他們喝,或是吃石蓮花、奶薊相關補品(感謝咩莉提供資訊),希望大家的寶貝們都能開心健康!🥰🥰
(汪汪今年14歲是位愛亂舔的老爺爺😂)
..
📒 螞蟻上樹韓風版(韓式燒肉蒟蒻絲)
📹左滑影片⬅️/Fb粉絲頁影片
材料:
豬肉片 200克
韭菜 1/2包
金針菇 1/2包
日本橋石蒟蒻絲 260克 (後面有圖片)
水 1-2大匙
熟白芝麻 適量
..
醃醬:
蒜泥 1-2小瓣
豆油伯金桂醬油 1.5大匙
韓式辣醬 1.5大匙
豆瓣醬 1小匙
黃金版羅漢果糖 1/2大匙 (或砂糖、白糖取代)
米酒 1大匙
鹽 1/4小匙
韓國麻油 1大匙
..
作法:
1.蒜去皮磨成泥,豬肉片和所有醃醬拌勻,醃10-15分鐘。
2.韭菜切段、金針菇去尾端撕開備用。
3.沖洗蒟蒻絲去除腥味,煮一鍋滾水放入蒟蒻絲,煮2分鐘,撈出備用。
4.鍋中倒少許油,放入蒟蒻絲拌炒20秒,依序放上金針菇、豬肉片,盡量不要重疊鋪平,淋上1-2大匙水,蓋上鍋蓋,小火悶煮9-10分鐘。
5.打開鍋蓋拌勻,放入韭菜炒軟,依照喜好增加鹽調味,最後撒一些熟白芝麻,完成。
..
#蒟蒻 #蒟蒻絲 #韓式燒肉 #螞蟻上樹
#午餐 #lunch #food #foodie #foodiary #homecook #homemade #instagood #自煮 #自煮生活 #午餐小食光 #cooking #recipe #recipevideo #料理写真 #擺盤 #飲食記錄 #便當菜 #食譜 #レシピ #晚餐 #便當 #食譜影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HEALTH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錄影遵守防疫規範,所有人員皆經量體溫、消毒,並全程配戴口罩 議員唐慧琳 #胰臟癌 病逝 4天前還為東奧選手加油 #吃糖易上癮 ? 台人年吃60萬公噸糖 排名全球第11 #黃疸 背後警訊! 當心皮膚呈黃褐色 尿液變茶色 遠離癌王這樣吃! 碧綠香菇豬肝 富含2樣營養素 戒糖防病! 天然果香糖醋里肌 多...
豬胰臟料理 在 林凱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了保持體態,早期許多人都不敢吃油,認為是造成肥胖的主因。直到現在才清楚,油脂原來好處多多,「吃錯油」與「不吃油」,才是加重健康負擔的關鍵。而人要看起來年輕,除了顏值之外,更要慎選油質!在生活中,「油」對人體到底能有哪些好處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5種健康滿分的好理油」吧!
❶玄米油
即米糠、米胚芽榨取的油脂,俗稱米糠油,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攝取比例為1:1.5:0.8,米糠油為最接近該比例的一種均衡油品。飽和脂肪酸20%,不飽和脂肪酸80%,具心血管保護效果。含植物固醇,可幫助調降膽固醇(美國FDA指出每天攝取1.3公克植物固醇可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性),還具有保護腸黏膜及抗氧化的功效。發煙點約254度C上下,可作為日常煎、炒、炸之全面運用
❷苦茶油
苦茶籽經壓製,成營養且香醇的苦茶油,可做進補食材或是保養身體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78%-85%,能預防胃疾、心血管疾病,具高抗氧化活性,更是天然來源的自由基清除劑。烹煮過後產生的自由基比較少,穩定度高,有助血液中壞的膽固醇含量自然減少。是唯一從木本植物果中榨取後,可直接食用的植物油。主要成分為油酸,其含量高達75%左右。此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胡蘿蔔素和其它抗氧化劑。發煙點252度,耐高溫,適合煎,煮,炒,炸,涼拌,是全方位食用油
❸酪梨油
酪梨油具有豐富的葉黃素與 β-胡蘿蔔素。葉黃素可以保護雙眼,助於抵抗電腦或手機藍光的影響;而 β-胡蘿蔔素則有助維持皮膚黏膜的健康。因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葉黃素,日常可透過食用酪梨油,達到營養補充。而其豐富維他命A、E,對增進肌膚健康,是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也可以減少骨關節炎的疼痛和僵硬感,且對臀部或膝關節炎的人有益。能夠加速傷口癒合,具有治療皮膚傷口的能力。發煙點約260度,高於普遍的油炸溫度(160度~180度),適合油炸、炒菜等高溫烹煮時使用,但仍建議以中低溫烹調為宜
❹橄欖油
特級初榨橄欖油含有大約30%的多酚,多酚是良好的抗氧化物,有助減緩人體發炎情況,增加優質膽固醇,並降低壞膽固醇,而抗氧化物則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的風險,有益胰臟分泌消化液,及分泌膽汁,降低膽結石風險。此外,膽汁能分解脂肪,還能保持血糖穩定
橄欖油基本分3類,特級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初榨橄欖油(Virgin Olive Oil)、橄欖油(Olive Oil),初榨橄欖油(Virgin Olive Oil)發煙點約在160-190度C,建議涼拌調味低溫烹煮為宜;橄欖油(Olive Oil)發煙點約230度C,適合高溫煎炸炒等烹調方式,但建議油炸一次,切勿反覆油炸,因長時間、高溫、反覆煎炸,一樣會產生各類化學有害物質
❺葡萄籽油
葡萄籽有強大的抗氧化成分-前花青素OPC,其抗氧化的能力,大約是維生素C、E的50倍,經萃取出的葡萄籽油,除了被用於烹飪料理之外,在美妝用品上,葡萄籽油亦是不可或缺的滋潤原料之一,在保養品中的葡萄籽油,時常被運用在如防曬乳、乳液、護髮油等
葡萄籽油中含有高度的Omega-6脂肪酸,尤其是高單位的亞油酸(LA),人體內的膽固醇與亞油酸結合作用以後,會在人體內代謝。葡萄籽油中的維生素E,是一種脂溶性抗氧化劑,可保護人體心血管健康,進而增強免疫力,也可減緩皮膚老化。發煙點約230度,可油炸炒菜。此外,屬氣味清淡的植物油,適合與任何食材搭配,可襯托出食材原始風味
❤️油的種類
油脂可分為動物油和植物油兩種,油脂內皆含有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僅在比率上有所不同
➡️動物油
室溫下為固體狀,油脂內富含飽和脂肪酸,一般多見於豬、牛、雞等動物性油脂,統稱動物油。中式料理常運用豬油、雞油;西式常見的牛油、鴨油。一般較不建議將動物油做為主要用油,因動物油內的飽和脂肪酸攝取過多,容易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值增加,進而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當需高溫烹調時(如炸和焗),動物油會比植物油產生較少反式脂肪,因此動物油,仍有其用途,可適當應用
➡️植物油
室溫下為液狀,植物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又按照油品種類,所含脂肪酸成分也有所差異。建議選擇冷壓初榨油品,冷壓就是溫度控制在27度以下,根據2002 年歐盟明確的定義,溫度要在 27 ºC 以下才能稱「冷壓」;而初榨也就是手工採收橄欖後,果實經清洗、烘乾、壓榨到過濾乾淨、最後裝瓶需在24小時內完成,表示沒有經過太多精緻加工
植物油中的三大關鍵營養
a.⏩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屬於必須脂肪酸,須由食物中取得。富含ALA,能轉換成EPA和DHA,有助於活化腦細胞,改善神經衰退
代表油:大豆油、亞麻籽油、芥花油、橄欖油、玉米油
b.⏩Omega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屬於必須脂肪酸,須由食物中取得,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能調節代謝功能,啟動發炎反應並抵抗病菌
代表油:大豆油、亞麻籽油、芥花油、橄欖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葡萄籽油
c.⏩Omega9(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非必要的脂肪酸,可以在人體內自行合成,可減少血管硬化,降低心血管,腦部梗塞的機會,也可幫助身體對抗發炎
代表油:橄欖油、棕櫚油、芥花油、花生油、苦茶油
❤️您可信其油
⚠️挑好油,也要正確應用,必須將烹調時的溫度控制在發煙點下,才能保留油脂養分
⚠️建議選擇單一植物油勝於調和油,因為許多調和油被精製過,已使油變質,失去營養成份
⚠️開封後,和空氣接觸過後的植物油容易氧化。建議在1到2個月內使用完畢,放置在陰涼乾燥處,不需冷藏
⚠️選購具有標註(Extra Virgin)的冷壓橄欖油,而Pure、Refind等級別的橄欖油,則屬加工、去色、去味的精緻橄欖油
⚠️買好油的二大重點
•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例如具有完整Omega3、6、9脂肪酸
•發煙點要符合自身烹調習慣(發煙點是當油加熱到會產生煙的最低溫度)
⚠️餐廳多使用大豆油,因價格便宜,且大豆含油量低,多以溶劑萃取法取出。其化學性質不穩定,加熱時會產生較多的泡沫,不適合高溫油炸,對健康易產生不良影響
⚠️橄欖油容易氧化,接觸空氣以及光照即開始酸化,因此選擇不透光的玻璃瓶身,確保品質。避免購買直接放在陽光處或者強烈投射燈光照的陳列架上橄欖油,若觀察橄欖油瓶口處已經有氣泡,表示已經氧化,應避免購買
⚠️危害健康的回鍋油,又稱萬年油,是指重複使用的食用油,食用油隨著高溫加熱改變本質,產生過氧化物、反式脂肪、戴奧辛、多氯聯苯和多環芳香烴等二百多種的有害物質,經食物進入人體,進而增加罹患心臟病和癌症等健康風險
⚠️發煙點,是指加熱的油開始產生煙的溫度。分成低溫用油(107度左右)、中溫用油(160-180度左右)、高溫用油(190-260度左右)
🔸低溫涼拌、燉煮:
選擇發煙點低或較容易受熱變質的油品,如菜籽油、亞麻仁油、初榨橄欖油等
🔸中火水炒、燒烤:
選擇發煙點160~180℃的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芥花油、葵花油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通常是呈液態的植物油
🔸高溫煎炒、油炸:
選擇發煙點180~200℃或200℃以上的動物油、椰子油、葡萄籽油、酪梨油、棕櫚油、苦茶油、橄欖油等「飽和脂肪酸」較高的油,這類的油脂穩定性較高
#凱鈞有食力
#5種健康滿分的好理油
豬胰臟料理 在 失控的台語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A-pa, a-bú, guá tsiūnn sin-bûn--ah--lah! M̄ sī siā-huē sū-kiānn--ooh!
阿爸、阿母,我上新聞矣啦!毋是社會事件喔!
▍新聞〔 https://youtu.be/bgDluZ5T6N0 〕
▍無法擠進短短新聞秒數的延伸閱讀:
❶ 臺語依外形稱呼的器官〔腰子〕、〔腰尺〕,原本都不是說人,而是指家畜,尤其是豬。
近現代解剖學傳入,才對人體器官有了清晰的辨視,開始把部分辭彙擴用於人。
▩ 豬〔腰子〕( io-tsí ),外形似蠶豆,是一整粒,有兩粒。解剖學發展,明確知道人也有長得同樣的器官,所以原詞擴用,近代臺語醫學就把人的這器官也稱為〔腰子〕。豬和人的〔腰子〕均是【腎臟】(kidney)。
▩ 豬〔腰尺〕( io-tshioh ),外形長長的,是一整條,有兩條不同的腰尺。
① 一條是做為食材的〔腰尺〕,賣給肉販,平常買得到,可以吃。這條〔腰尺〕,臺語又稱〔#菜尺〕( tshài-tshioh )、〔#紅條〕( âng-liâu )、〔#條仔尺〕( liâu-á-tshioh ),是豬【脾臟】(spleen)。
② 一條是做為醫材的〔腰尺〕,賣給藥廠,市場沒在賣,不吃它。就算自行殺豬切下來想包走,它也寧死不受辱,你一回到家,它早化作一灘油水消失了,被自身消化酶溶解掉了,不會好好一條的還可以讓你去料理,除非切下的是豬胰臟腫瘤。這條〔腰尺〕,臺語又稱〔#油尺〕( iû-tshioh )、〔#花尺〕( hue-tshioh )、〔#白𦚠〕( pe̍h-i̍h ),是豬【胰臟】(pancreas)。
解剖學發展,看見人的「脾臟」不像豬是好長一條,而是一粒的,看外形就不會想叫它腰尺了,直接叫〔脾臟〕( pî-tsōng )。而人的「胰臟」和豬同樣都是長形、一條油油糊糊的,所以原詞擴用,近代臺語醫學就把人的這器官也稱為〔腰尺〕。
#所以你吃的豬腰尺是豬脾臟
▔▔▔▔▔▔▔▔▔▔▔▔▔
#而醫學說的腰尺是人的胰臟
▔▔▔▔▔▔▔▔▔▔▔▔▔
[註] 胰臟,其他臺語說法如後,但現代仍以〔腰尺〕最常用:〔胰臟〕( î-tsōng ) /〔脺臟〕( tsuī-tsōng ) /〔𦚠〕( i̍h ),如〔豬𦚠、牛𦚠、羊𦚠、白𦚠〕/〔𡙧〕( bang ),如〔豬𡙧〕。
❷ 臺語要說「口罩」,有幾個說法,怕你不說而已,不管哪一個,對臺語人來說都很好懂。
»〔喙罨[仔]〕( tshuì-am/om )、〔喙掩[仔]〕( tshuì-ng/uinn )、〔喙罩〕( tshuì-tà )、〔口罩〕( kháu-tà )、〔牛喙罨[仔]〕( gû-tshuì-am/om/lam/lom )、〔掩喙的〕( am/om/ng/uinn-tshuì--ê )。
❸ 臺語說「脫口罩」的「脫」,不是「脫褲子」的「脫」。
▩【褪】( thǹg/thuìnn ),〔褪~〕、〔~褪起來〕、〔~褪落來〕:
» 衫、褲、內褲、裙、鞋仔、襪仔、鈕仔。
▩【剝】( pak ),〔剝~〕、〔~剝起來〕、〔~剝落來〕:
» 喙罨(口罩)、目鏡、目片仔(隱形眼鏡)、手錶仔、手環、跤䘨(綁腿)、袚鍊(項鍊)、金鍊仔、手指(戒指)、耳機仔、耳鉤。
脫口罩,臺語是〔剝 喙罨〕、〔喙罨 剝起來〕、〔喙罨 剝落來〕;或更簡單的,把〔剝〕改為〔提〕( the̍h )、〔挈〕( khe̍h )。
[註] 脫口罩,故意說〔褪褲走〕(thǹg-khòo tsáu),有些時候能化解雙方緊張感,已成為「特殊語用」。
❹ 臺語〔攝護腺〕( liap-hōo-suànn ),真的是很基本的詞彙!如果你是生理男,老了就知道了,男性老年病「攝護腺腫大」,一個都逃不過,到時一天還得說好幾次呢。
「很基本?為什麼小時候沒聽過?」
「因為小時候不會跟爸爸聊攝護腺的話題。」
#課後練習
這句用臺語該如何表達?『不用罩著口罩,你把口罩拿下來,大聲講嘛。』
── 感謝《自由時報》採訪。
豬胰臟料理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錄影遵守防疫規範,所有人員皆經量體溫、消毒,並全程配戴口罩
議員唐慧琳 #胰臟癌 病逝 4天前還為東奧選手加油
#吃糖易上癮 ? 台人年吃60萬公噸糖 排名全球第11
#黃疸 背後警訊! 當心皮膚呈黃褐色 尿液變茶色
遠離癌王這樣吃! 碧綠香菇豬肝 富含2樣營養素
戒糖防病! 天然果香糖醋里肌 多了果香少了負擔
今日來賓
彰基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 范泉山
中醫師 陳潮宗
基隆長庚護理師 陳麗華
營養師 趙函穎
雷神主廚 雷議宗
一手掌握健康再抽好禮👉https://bit.ly/3wva4Ei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下午1點、晚間6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江坤俊、韋汝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