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局跟強盜一樣,連 #賠償所得 也要課稅,人有損失、損益或身心遭創才會有賠償嘛!國稅局搞一個拗口詞「所失利益」讓民眾霧煞煞,這跟 #曾建元 教授一樣嘛!曾教授遭遇家裡火災,死裡逃生,主因使用的除濕機設計不良導致電線短路自燃,除濕機廠商因而賠償一百萬,彌補他們損失,不料遭台北市國稅局 #趁火打劫 賠償金竟認定為「收入」,須補繳20幾萬高額稅金,經過曾建元教授陳請台北國稅局能依《行政程序法》第117條第1項之規定以職權自行撤銷違法的行政處分;另一方面,撰寫〈我家火燒厝,國稅局還趁火打劫〉一文,刊登於9月28日的《蘋果日報》,希望將本案訴諸於媒體,讓人民來公評當中的是非,法稅改革聯盟也協助發聲,對財政部賦稅署和台北國稅局高層形成壓力,而更正撤銷了違法的課稅處分。
納稅人獲賠償金 須列所得
https://user106399.psee.io/3ntuue
賠償收入所得稅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八百回合經濟談
〔#桃園市普發五千?政府:#挖某錢~~~〕
7 月 27 日,桃園市議會國民黨團的市議員徐玉樹在臨時動議中提案,提議桃園市民每人普發 5000 元。
相較於民進黨議員蔡永芳在其後所提出的「針對生活陷困的市民」另行補助,徐議員的提案獲得了在場出席議員的多數同意通過。
桃園市人口約 227 萬,照這樣算下來,每人普發 5000 元會需要花費 114 億元的經費。
今天政經八百就帶壯士們來看看——地方政府的錢,從哪來?
▌ 憲法登場
依照我國憲法第 19 條:人民有依法納稅之義務。
那麼,人民所繳的稅,很自然地就會成為國庫的一大財源。
而這些稅賦,又可以分成兩大類:國稅以及地方稅!
▌ 國稅
國稅,是由中央機關負責徵收。簡單來說,這類的稅會進到中央政府的口袋,也就是繳到我們的國庫。
國稅包含:所得稅、遺產與贈與稅、關稅、營業稅、貨物稅等等共九種。
在這之中,所得稅最為重要,在全國總稅收約佔了 45%。
▌ 地方稅
地方稅,是由直轄市及縣(市)地方政府所屬的稅捐機關負責徵收,是屬於地方政府可支用的稅收。
地方稅包含:房屋稅、地價稅、土地增值稅、使用牌照稅、娛樂稅等等共八種。在這之中,房屋稅、地價稅的占比最大。
然而,光是稅收,足夠支應一個地方政府整年的支出嗎?
▌ 地方政府的錢從哪來?
地方政府的主要的財源分為三種:自籌財源、中央統籌分配稅款、補助款。
根據《財政收支劃分法》與《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辦法》,地方政府的自籌財源包含稅課收入與稅外收入。
前者指的是收到的地方稅,後者則是收到的罰款、賠償收入、規費收入、捐獻與贈與收入等等。
中央統籌分配款,是從 10% 的所得稅、扣除統一發票獎金後 40% 的營業稅、10% 的貨物稅,依照法定比例分配給各級地方政府:61.76% 給直轄市、24% 給縣市、8.24% 給鄉鎮市。
但 24% 給縣市總顯得遠遠不足,因此另外還有 20% 的土地增值稅,是專門統籌分配給縣市的。
補助款,則是中央為了讓全國經濟能夠平衡發展,可以限制在某些事項的情況下,依法酌予補助地方政府。
▌ 桃園市的地方財源分布
根據 107 年度的統計資料,從收入面來看,桃園市的自籌財源佔歲入的 57.8%、中央統籌佔歲入的 22.16%、補助款佔 20.04%。
再從支出面來看,桃園市的自籌財源佔歲出的 50%,表示桃園市政府每100 元的支出,只有 50 元是從自己的口袋掏出來的。
也就是說,地方政府自籌財源不足,必須仰賴中央補助,再沒辦法支應,就剩下舉債了。
▌ 桃園普發的潛在影響
當有一個地方政府帶頭普發高金額補助後,其他縣市的居民也會要求他們的地方政府普發、甚至發更多,政府迫於下次仍想執政的壓力,也只好跟著發。
如此一來,當各縣市都跟進普發政策時就會變成拖累國家財政的問題。
前面還有提到其實各地方政府自籌財源不足,因此普發現金所造成的額外支出要如何籌措也是需要考量的層面。
▌ 如果錢不夠普發,該怎麼辦?
以桃園市來說,突然增加 114 億的支出,絕對不是個小數目。
如果錢不夠用,通常會有以下幾種籌資管道:
📌 加稅:壞處是對人民不利、相對剝奪感大,一旦加稅對執政黨的連任百害而無一利,也容易造成政黨間的唇槍舌戰。
📌 預算調度:把尚可彈性挪用的預算挪到普發中,可能需要砍掉未來其他事項的預算,通常效果有限。
📌 舉債:目前中央政府針對新冠肺炎編列特別預算,其中已多次追加舉債至近6500億餘元,確定要再繼續舉債下去嗎?
▌ 小結
今天政經八百跟壯士們介紹了國稅與地方稅、地方政府的財源,以及地方政府普發會帶來的影響。
看完了這些分析,下次看到普發的新聞,在高興之餘,可以再多想想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哦!
#臺灣 #生活 #政經八百 #知識 #大學生 #經濟 #經濟學 #台灣 #科普 #科普經濟 #懶人包 #普發 #發現金 #現金 #紓困
賠償收入所得稅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529紐約時報
*【Covid-19實時更新】
#聯邦衛生官員鼓勵今年夏天前往營地的 12 歲及以上的年輕人盡快接種冠狀病毒疫苗,週五表示,所有工作人員和露營者都接種疫苗的營地可以取消許多 Covid 限制,包括口罩,並恢復滿負荷運轉。未接種疫苗的兒童在戶外的大部分時間也可以不戴口罩,因為在戶外傳播的風險很低。
#歐洲藥品管理局批准輝瑞-BioNTech 冠狀病毒疫苗用於 12 至 15 歲兒童,該藥品監管機構在一份聲明中稱這是“抗擊大流行的重要一步” 。
#一年前的陣亡將士紀念日之前,美國許多官員取消了遊行並禁止人群聚集,當時正處於記錄有100,000 人死於冠狀病毒的風口浪尖上。今年,全國各地將舉行遊行和燒烤活動,並敦促接種疫苗的人到戶外享受假期。
#德國公司CureVac表示,其疫苗通過第一個中期分析,但還沒有準備好,可提供數據。此新開發中的疫苗對於缺乏疫苗的低收入國家可能更便宜,更容易獲得疫苗。
#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表示,企業可以在不面臨反歧視法的情況下,為員工提供接種冠狀病毒疫苗的激勵措施。
#日本將緊急狀態延長到奧運會開始前一個月。日本政府週五將東京和其他八個縣的緊急狀態延長至至少6月20日,距離東京預定舉辦奧運會僅一個月時間。儘管新的冠狀病毒感染正在下降,但在長時間的第四次浪潮中,日本仍每天記錄超過4,000例病例,這使許多城市的醫療系統超載。
#一項新的民意測驗顯示,到今年夏天,美國有望對至少70%的成年人接種Covid-19疫苗。Kaiser Family Foundation的最新調查顯示,有6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至少接受了一劑疫苗,高於4月份的56%。同時,被歸類為“靜觀其變”的人中約有三分之一表示他們已經預約了疫苗或計劃立即進行疫苗預約。
#英國藥品監管機構批准使用嬌生公司生產的單劑量注射劑,這是該國批准的第四種冠狀病毒疫苗。
#香港週四紀錄七個月來首次沒有新的冠狀病毒病例,這標誌著香港為遏制始於十一月的一波感染而做出的努力。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5/28/world/covid-vaccine-coronavirus-mask
*【印度正在與輝瑞BNT公司談判早日取得5000萬劑輝瑞疫苗】
印度政府正在與輝瑞公司進行談判,希望今年夏天前開始獲得該公司的5,000萬劑冠狀病毒疫苗。但印度也擬對該藥物提出,如出現嚴重副作用相關的賠償要求。官員說,輝瑞準備在7月至10月為印度提供5000萬劑疫苗,該公司已與印度衛生當局共用有關該藥面對印度變種病毒大數據的資訊。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28/world/asia/india-covid-vaccine-pfizer.html
*【美參議院共和黨人阻撓1月6日佔領國的調查法案】
共和黨人阻止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1月6日的國會暴亂,週五,只有六名共和黨人與民主黨人一起支持推進設立獨立委員會的措施。最終投票以 54 比 35 的票數未能通過共和黨阻撓議案所需的 60 名參議員。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28/us/politics/capitol-riot-commission-republicans.html
*【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的成效與未來】
就在新型冠狀病毒導致武漢封城,並進而改變了世界的幾天前,川普政府與中國簽署了雙方都認為是暫停兩國長達18個月貿易戰的第一階段協定。自那時起,新冠病毒大流行已擾亂了全球各項事務的輕重緩急,國際貿易停頓後再次激增,拜登成為了美國的新總統。美中貿易第一階段協議一直在執行,而且從目前來看,正在為全球貿易制定新的、長久的基本規則。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210528/us-china-trade-deal/
*【拜登拜登提6兆美元新預算案,透過富人稅強化中產階級】
預算案通常反映政府優先執行的政策項目,內容預料將包含拜登在過去幾個月宣佈的基礎建設與家庭援助計畫。美國官員表示,政府計劃對企業富人加稅作為經費來源,創造的收入足以抵消支出增加。拜登內閣的首份預算案,將讓政府支出在2031財年增加至8.2兆美元。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28/business/biden-plan.html
*【拜登總統寄希望於對富有的美國人和大公司增稅 3.6 兆美元】
對於最富有的納稅人來說,這些提議意味著對他們的收入、他們的投資出售和他們死後資產的轉移徵收更高的稅。從 2021 年底開始,最高個人所得稅稅率將從 37% 升至 39.6%,從而扭轉川普政府對最高收入納稅人的減稅政策。新稅率將適用於收入超過 509,300 美元的已婚夫婦聯合申報和 452,700 美元的未婚個人。對收入超過 100 萬美元的人徵收的資本收益稅,出售股票或船隻等資產的收益,將作為普通收入徵稅,有效地將富人為這筆錢支付的稅率從 20% 提高到 39.6%。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28/us/politics/tax-rising-on-rich-corporatio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