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台山核外洩疑雲 日媒體批評置疑
文:宋瑞文/媽媽監督核電廠特約撰述
日前,位在中國廣東的台山核電廠傳出輻射管理事故,由於中國向來管制資訊,因此儘管事後澄清,海外媒體仍有質疑聲音。
日本JPpress專文指出,台山核電廠的技術,來自日本三菱重工出資的法國阿海琺(AREVA)等多個國家的核電公司,用的是世界上的先進技術,但中國的專制體制缺乏公信力,不足以在內部揭露問題。
又有日本學者指出,對於放射線物質的處理,中國不如日本,中國當局即便澄清,也不能全盤相信。的確,日本平時對於放射線物質的處理,有一定的標準。
核能清除制度
日本核電廠在處理放射線廢棄物時,採用所謂的核能清除制度:Clearance制度,亦即核電廠廢棄物可以再做一般性利用與掩埋的標準。
其中,明顯地不會影響人體的標準,以核災常見的放射性銫137而言,為100貝克/公斤,低於這個標準才可以再利用或掩埋(詳見參考資料1)。而即便是100貝克/公斤以下,有的核電廠也要求嚴格管理,不能隨意移出廠外。
日本對核食的標準也是放射性銫100貝克/公斤,低於這個標準,中央政府才允許上架販售或是出口。而部分地方政府則有更嚴格的要求,在50~0貝克/公斤不等(學校營養午餐)。
如何確認輻射外洩
為確認核電廠是否輻射外洩,日本女川核電廠基於和周遭地方單位的協議,檢驗附近植物是否遭到污染。檢驗過程嚴謹,對樣本需做到80小時的乾燥處理、60小時的灰化處理等等,前後需要六天時間。
相對的,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簡報,目前日本對核食的檢驗則為「緊急式」的檢驗,依照精確程度的不同,時間在10分鐘到2小時不等。由於檢驗時間有限,沒有上段所述的乾燥與灰化處理。地震國告別核電日台研究會會長陳弘美曾指出,核災前檢驗食品,必須乾燥磨粉後檢驗,但核災後用生的去做,含有的水分會有遮蔽輻射的問題。
處理不來就標準放寬
據6月13日CNN報導,台山核電站面臨「迫在眉睫的放射性威脅」,中國監管當局主動放寬室外輻射標準,以避免讓核電廠停運。
這種做法在核外洩事故並非個案,福島核災後,由於核污染清除程度有限,福島當地的核輻射防護標準(一年20毫西弗/空間劑量)為日本其他地方的20倍。國際放射線防護委員會副委員長對此表示:「長期而言並不安全。」
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為此曾對日本發出正式勸告:「日本停止將輻射暴露水準低於每年20毫西弗的受污染區域指定為疏散區,這威脅到婦女和女童的健康。敦促該國緊急制定長期淨化政策,以便儘快將輻射量降至每年1毫西弗以下。有證據表明短時間接觸100 或100以下毫西弗的輻射水準,可能導致高度發病風險。(官方中譯文字)」
三度拒絕入境調查
福島高出全國20倍的輻射標準,讓不少災民離鄉出走、徬徨無依,成為聯合國在人權事務上關注的焦點。據日本共同社6月報導,聯合國國內流離失所者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塞西莉亞(Cecilia Jimenez-Damary)為開展福島核災避難災民調查,自2018年起三次要求訪日,但日本政府一次都未回覆,事實上置之不理。
日本政府拒絕聯合國專員入境調查福島避難災民問題,不但有忽視國內災民的嫌疑,還成為中國評論迴避人權問題的藉口。倘若日本敞開心胸,早日接受外部調查,對於來自國際間的人權質疑,必能提出有力的澄清。
* 參考資料:
1. 活在黑色笑話之中—專訪福島輻射監測團體代表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02096/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02117/
2. 福島媽媽為10萬人代言 促使聯合國勸告日本政府正視輻射危害
https://e-info.org.tw/node/208882
3. 「100ベクレル以下」でも厳重管理(柏崎刈羽核電廠對100貝克/公斤以下的放射性廢棄物也要嚴格管理)
http://www.radiationexposuresociety.com/wp-content/uploads/2012/06/63f19f94e7a9d47a8b67ad58b718f5892.pdf
♡
輻射危害 劑量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讓人霧煞煞的輻言亂語
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ICRP)對於一般公眾的輻安標準,大致可以分為「計畫暴露情境」與「既存暴露情境」。所謂「計畫暴露情境」,就是一般人在政府有規範下的場所遭受的輻射吸收劑量,但不包括醫療行為跟天然輻射。
甚多擁核人士喜歡拿照射一次X光片「只」得到約0.02毫西弗,或是拿天然輻射的環境,來跟「計畫暴露情境」規定的一般人每年上限1毫西弗相比,這是混淆視聽,牛頭不對馬嘴的說法。
而不論是什麼情境,ICRP也已明確指出,#人體吸收越多游離輻射則致癌率越高。
至於游離輻射的致癌率,也已經印證在客機機組人員身上。美國研究已指出,客機機組人員由於每年在高空吸收更多天然游離輻射,某些癌症的致癌率明顯高於一般人。
雖然科學上已經公認游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在治理上卻非常困難。以台灣過去的輻射屋事件為例,中央政府直到2018年,才把輻射屋居民免費健康檢查的標準由每年吸收5毫西弗改成比照ICRP「計畫暴露情境」的1毫西弗,而如果得癌症,居民也難以舉證是輻射屋所造成 #無法得到賠償只有慰問金。
蘭嶼核廢場的案例,正好印證了輻射治理困難,台電把數萬桶所謂低放射性廢棄物,於1982年開始運往剛蓋好的蘭嶼上的壕溝暫放,宣稱準備海拋。但台電公司1982年起陸續把低放射性廢棄物運往蘭嶼直到1996年,表面說的「暫放」卻變成「長期」持續貯放。而蘭嶼核廢場也曾被監察院糾正管理不善損害勞工健康權益。
今年公投將決定核四是否重啟,對於輻射危害各類說法也層出不窮,鑿於上次公投最後淪為看小抄投票。建議本次公投正反雙方都應提供正確的輻射安全基本資訊以及游離輻射治理困難的史實真相,以免誤導大眾。
📌閱讀全文:
當心混淆視聽的「輻射安全神話」:照X光與核廢料,完全是兩回事
http://www.gcaa.org.tw/post.php?aid=666
--
#目前台灣還找不到存放高階核廢料的地方
#更別說把核廢料放家裡了
#好嗎
輻射危害 劑量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311十周年 - 你真的學到教訓了嗎?】
#台灣未來四年核電超安全 #台日友好
311的議題太多太廣泛,對於台灣政府或部分政黨以及團體特地將福島事故十週年與核四公投連結,並將311教訓窄化為核四是否重啟或核能存廢之爭,藉此散播恐懼鞏固自己的意識型態,本粉專感到不齒,呼籲唾棄這些行為。
當然,核能或輻射議題的討論在紀念日中無法避免。遺憾的是,我政府似乎忘記島上仍有四部運轉中的機組,距離他的2025非核家園至少還有四年之久,既然你不敢即刻停下核電機組,那能否清楚告訴國人,若我國發生了大地震,大海嘯,以致核電廠爐心熔毀時,我們應該有何做為?
❓核電廠周圍是否可能發生大地震
❓該大地震是否有辦法引起巨大海嘯
❓海嘯是否會讓我核電廠防護全面失靈
❓原能會與政府能否確保災時溝通順暢
❓民眾疏散時能否避免多餘傷亡
❓當前政府或台電能否善後賠償與咎責
❓我國農業如何應對風評被害
我偉大英明蔡英文總統大概無法回答上述問題,無法的原因並非台電或我國核電廠從未準備,而是一討論或回答了,大概也就不知道為何廢除核電廠… 很不巧的,過去幾年代替政府回答或討論上述問題的人,大概都是擁核人士吧。就算台灣核電廠都關了,但中國沿海核電廠與台灣中部最近更不到200公里,依當今政府提防中國的態度,過去幾年下來,當局又何曾討論對岸核安危機時我國的因應作為?
上面的問題就交由大家去找答案或下面討論了,一起來思考咩,部分題目也可以找找本粉專過去發文或下述期刊文字。
而這邊要帶出幾個國際科學期刊/媒體對於福島事故十週年的討論。
▊Science
簡介福島第一核電廠除役狀況尚須30年完結,目前仍在熔毀燃料移除階段,而循環處理水的棄置空間也將滿,需排放處理。
https://reurl.cc/qmGQxD
以內科醫坪倉正治深入社區進行輻射危害溝通故事出發,帶出福島縣民撤離家鄉的行為遠高於在地輻射劑量所帶來的危害(已經有許多建議核災不需撤離的研究與政策),並提醒我們當地醫療社區中心資源的匱乏... 還有有個女人本來很不相信他的研究,最後嫁給了她,一待在福島就是十年。
https://reurl.cc/NXYz7Q
▊Nature
核事故風險與市場機制,使核電比例逐漸縮減,靠其達成減碳目標諸多挑戰待克服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0615-w
因為1960年代的風險概念與今日不同,使核電廠在規劃建置時選擇說服或教育民眾,而非帶領民眾一同參與。若核電要在碳中和的世界有所貢獻,更多元化的民眾參與及溝通勢在必行。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0580-4
▊哈佛甘迺迪學院- 原子管制計畫
共計十多篇文章 https://reurl.cc/R6YKzZ ,內容涵蓋東電體系檢討、國際核能互助、災時資訊傳播以及核安文化探索等等。共提出四點主要想法:
1.首先,核事故的影響不應只是量化如每度電的死亡人數或輻射劑量多寡,也須更細緻討論人們生活境遇和家園改變等質變(當然這兩者要取得平衡)。
2.核能安全有許多無形和無法量化的層面。包含組織文化,領導力,學習力(以便我們可以記住過去的失敗)與前瞻性(以便我們可以預期意外的情況)。我們不僅要考慮技術故障,還要考慮組織,機構和人為的故障,並研究它們之間如何相互影響。
3.資訊共享與統一指令的傳遞速度需取得平衡,同時還要開發和維護針對特定國家的核安保障模式。
4.全球的核電體系是命運共同體,任何一處的核事故就是他處的事故。我們除了斷言,由於技術或機構設計的差異,事故不會再發生外,更須互相學習教訓並為未來的災難做好準備。(這也是為何所有核電廠都須針對他處核電廠事故提繳改善報告的原因)
核能的使用確實有它的問題在,但本期經濟學人的標題我很喜歡,核電必須得到良好的監管,而不是放棄,它是抗擊氣候變遷的重要武器( Nuclear power must be well regulated, not ditched
It is an essential weapon in the fight against climate change)。
福島事故十周年對於當地人或日本或台灣的啟示應該比窄化成核四公投還要多更多。而最近很紅的台日友好方面,我國在2013年亦與日本簽屬了《臺日核能管制資訊交流備忘錄》,日本亦來台灣龍門電廠取經斷然處置措施,提升該國核能防護,當我2019年福島行中,日本核工界其實對台灣讚譽有加的,未來我們也應該在原子能的合作上有更多交流才是,台灣可以輸出我國驕傲的核安文化,日本目前多部機組封存中的經驗可以供我學習,而也可以從他們的福島經驗學到更多除役或核能輻射溝通的技巧。
最後,還是要說福島的食品是很不錯的,唯一的風險就是會不小心吃太多讓你發胖,但我國政府若持續煽動民眾對核能(輻射)的恐懼,最後也只會在開放五縣市食品議題上吃鱉而已(有種就再搞一次偷襲阿)。但願福島以及東北越來越好,春天的櫻花能燦爛盛開,月底聖火傳遞也將在福島開始。
輻射危害 劑量 在 核食吵不停媽盟理事:輻射「無最低安全劑量」成顯學 - 蘋果日報 的推薦與評價
對於福島食品解禁爭議,論者根據歷史研究指出「輻射無最低安全劑量」的論點 ... 不僅知道二手菸的危害,也知道輻射食品能不能吃,就沒有今天的爭議。 ... <看更多>
輻射危害 劑量 在 規定是不超過1毫西弗(1 mSv - فيسبوك 的推薦與評價
ICRP的輻射劑量限值的目的是想要預防輻射所造成的確定性效應傷害與隨機性效應傷害。輻射對於健康的危害通常被區分為兩大類別:確定性效應類別(deterministic effect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