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的,是關於「#迴避型依附者的相處模式」。
為何要談這個呢?我們這幾年開了不少跟兩性相處相關的課程,無論是【戀愛大人學】,或是周慕姿老師的【成熟大人的伴侶溝通學】,都有講到關於依附理論、或是依附障礙造成的相處衝突。
很多情侶都是「焦慮依附」跟「迴避依附」(逃避型依戀)的組合,以至於很多伴侶衝突以及溝通障礙,都是源自於這兩種狀態的底層衝突。
事實上,很多同學問我的問題,或是最近我們開設Podcast問答信箱後有不少兩性關係的問題,常常也是因為這個緣故,就是因為彼此不理解對方:焦慮型依戀者不了解逃避型依戀者,逃避型依戀者也同樣不了解焦慮型的另一半。
所以這次我就想來跟大家聊聊,到底該怎麼跟迴避型、逃避型的人來相處。
但我也要先說,我終究不是諮商心理師,對於依附理論還有心理學,雖然這幾年看了不少書,但並不敢說有很全面的理解。只是因為自己算是非常明顯的「迴避型人格」,所以本次就以我的狀態,來跟大家解釋迴避型的人到底都在想什麼,以及為何這麼想。
我不敢說這能完整套用在每個迴避型的人身上,但或許閱讀過後,你會對我們這種人能有更多一些的認識。
迴避型的人最常見的問題(或該說是迷思):
迴避型人格並不需要跟人產生連結?討厭談戀愛?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認知,因為迴避型的人並不是不需要人喜歡,也不是討厭跟人產生關聯,當然也需要交朋友或是談戀愛的。只是,迴避型的人普遍有著比較低的人際安全感。
所謂比較低的人際安全感,就是我們根源上會覺得,自己以外的人都不安全、也不可靠,跟陌生人走太近很麻煩、很耗神、甚至可能會傷害到自己!
要比擬的話,迴避型的人其實很像森林裡的小兔子,接觸到陌生人時,會遠遠地警戒、觀察,除非覺得對方確實是可以讓人安心、能理解我們、不會很麻煩,才有可能慢慢靠近。要是初期就覺得這人好像很危險、或是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就可能會巧妙地逃走。
你可能會覺得,這也太奇怪了吧?
我不否認。可是會成為迴避型的人,據說都是原生家庭或小時候,曾有過讓他們覺得自己以外的他人似乎不太可信的經歷。
可能是跟父母關係冷淡,也可能是父母不太可靠,聽過我的【人生難題的系統思考法】,大概也就知道我小學時期遇過嚴重的霸凌,很小的年紀就看過人類的黑暗面,所以對他人總會預設地覺得:「先不要太相信人,先拉遠距離好好觀察再說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編工商
對這段故事有興趣,以及想知道後續的,歡迎來參加我們的【人生難題的系統思考法:學會策略思考、讓你別再只是直球對決】>>https://bit.ly/3qYqum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之,大部分迴避型的人,就算之後成長了,事業很成功,或是能力不差,在人際關係上還是會很害怕跟別人一下子靠太近。因為萬一發現別人很難相處怎麼辦?萬一被別人拒絕或傷害怎麼辦?不然,就是覺得別人不可靠,不要隨便讓自己依賴別人,因為最後可能會被丟下還是得靠自己。總之,就是因為會有這樣的擔憂,所以才會顯得比較對人冷漠以及不太願意主動靠近社交。
也因為是這樣的思維,大部分迴避型的人,在戀情上都會跟焦慮型的人走比較近。
因為焦慮型的人跟迴避型的人剛好相反,焦慮型的人比較像是熱情的柴犬。他們看到你好像不錯,就會伸著舌頭、很熱情地不斷主動靠近。
迴避型的人一開始會不適應,但推開或逃避幾次後發現柴犬不為所動,就會覺得:「啊,有人這麼喜歡我,這人應該是真心的,而會覺得有某種程度的安心。」
但當然,真的兩人交往之後,焦慮型的過度黏膩與過度需要知道細節,又會讓迴避型的人覺得麻煩跟被控制。於是,雖然一開始被這類人吸引,但後續相處過後,就常會因為太過黏膩而開始想逃走。
這時候,迴避型的逃走,會引發焦慮型的焦慮,於是就想黏得更緊,往往就會讓狀況不可逆了。
也因此,你如果是焦慮型的人,你得充分理解迴避型這心情,讓自己能「始終不嚇到對方」。
至於溝通上,也得採取不會讓對方想逃走的方式。這部分因為比較複雜,有各種變型,所以如果你與伴侶之間長期有類似「你追我逃」的困擾,那我很推薦你來參加周慕姿老師的【成熟大人的伴侶溝通學】課程。
老師會借助心理學,幫助大家對於「怎麼跟焦慮型/迴避型的人相處」有更清楚的概念!
【成熟大人的伴侶溝通學】
>>https://bit.ly/3cJKPq7
迴避型依戀冷淡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孤寂是一種來自情感上的斷裂及封鎖,那麼,孤寂的人,感受到的孤單和寂寞,有非常大的可能性來自嬰孩時期的母嬰關係。
並且可能是這樣的組合:「焦慮不安以及在照顧角色上退縮的母親」和「反應冷淡,互動性低的嬰兒」,在關係的依戀經驗上,母親關注在自己的情緒和角色調節障礙上,嬰孩迴避及封鎖對母親的接觸,積壓內心的不安和情感空虛。
這種組合,在成人後的「追逃型」戀人組合中常見。一個關注聚焦在自己的不安和不舒服情緒,另一個人則迴避,以封鎖的方式拒絕接觸。但其實關係中的兩人,對感情都感覺到失落和不安,前者很需要對方來安撫、協助和保證,後者則需要撤退和封閉,才能保持安全距離,好喘一口氣。
早年無法獲得安全依戀關係的孩子,壓根子可能都不會相信這世界有人是可以讓他感受到安全及穩定的存在。如果在他最脆弱最需要照顧的嬰孩時期,身邊最重要的照顧者都做不到,他要如何再相信這世界毫無親緣關係的其他人,能接受他,並能和他保有合宜的關係距離,不會讓他受到太靠近的威脅,也不會讓他感受到疏離的不安呢?
約翰‧鮑比在進行依戀關係型態的實驗研究時,他特別注意到所謂的依戀型態的區別,最主要的就是看母親「離開」不在的時候。當母親在時,所有的孩子都一樣,會觀察環境,會想接觸外界。但是,當母親離開不在身邊時,有依戀焦慮的孩子就會呈現出對母親離去的不安和關注,其它事物都無法再投以注意力。
反觀有著安全依戀關係的孩子則對於母親的離去沒有顯露出不安和分心,仍然可以聚焦在本來的活動上。鮑比對於這個現象的解釋是,有安全依戀的孩子,母親是孩子的安全堡壘,透過孩子內攝的母親形象和情感,即使母親離去,仍在嬰孩心裡存在,扶持及安頓著孩子的內在運作。
這便是有安全堡壘和沒有安全堡壘的人的差別。在嬰孩時期,沒有內攝母親成為自己內在的安全堡壘(或負向內攝),我們的內心始終不安,孤寂,感受不到支持和連結,當然最缺乏的就是愛、信任和親密的體會。
那麼,即使我們成長過程會發展各種不同社會角色的人際關係,特別是青春期之後,會渴望發展親密關係,然而,我們對於安全的關係、信任的關係,及賦有親密的關係,經驗值卻貧乏,反而有許多落空、失望和空虛的感受,怎能不影響我們對人際關係,特別是親密關係的預期呢?
這是孤寂感內心最大的衝突和矛盾,渴望有深刻、親密的情感,卻又害怕關係一靠近之後的無法應付和招架。
特別是,若一旦產生關係之後,關係相處不易所引發的痛苦和失落,他們沒有過往的正向情感資源,來幫助自己承接及調節,只能任由痛苦的混亂情緒籠罩及覆蓋,這是他們萬萬不想要的情境。
因此,他們對關係的建立,或是考慮是否進入新關係,總是不置可否,不然就裹足不前,深怕走錯一步路,自己就萬劫不復。
這種內心的恐慌是屬於神經自動迴路的,不是來自於事件的事實,然而對所有成人來說,最難的一份生命課題就是~
我們能分辨自己已經長大了,不需再以童年的遭遇和經驗,來左右和支配自己的情感思維和行動。
#真實長大,成為自己最好的照顧者
《療癒孤寂》
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6551?sloc=main_mb
迴避型依戀冷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孤寂是一種來自情感上的斷裂及封鎖,那麼,孤寂的人,感受到的孤單和寂寞,有非常大的可能性來自嬰孩時期的母嬰關係。並且可能是這樣的組合:「焦慮不安以及在照顧角色上退縮的母親」和「反應冷淡,互動性低的嬰兒」,在關係的依戀經驗上,母親關注在自己的情緒和角色調節障礙上,嬰孩迴避及封鎖對母親的接觸,積壓內心的不安和情感空虛。
這種組合,在成人後的「追逃型」戀人組合中常見。一個關注聚焦在自己的不安和不舒服情緒,另一個人則迴避,以封鎖的方式拒絕接觸。但其實關係中的兩人,對感情都感覺到失落和不安,前者很需要對方來安撫、協助和保證,後者則需要撤退和封閉,才能保持安全距離,好喘一口氣。
早年無法獲得安全依戀關係的孩子,壓根子可能都不會相信這世界有人是可以讓他感受到安全及穩定的存在。如果在他最脆弱最需要照顧的嬰孩時期,身邊最重要的照顧者都做不到,他要如何再相信這世界毫無親緣關係的其他人,能接受他,並能和他保有合宜的關係距離,不會讓他受到太靠近的威脅,也不會讓他感受到疏離的不安呢?
約翰‧鮑比在進行依戀關係型態的實驗研究時,他特別注意到所謂的依戀型態的區別,最主要的就是看母親「離開」不在的時候。當母親在時,所有的孩子都一樣,會觀察環境,會想接觸外界。但是,當母親離開不在身邊時,有依戀焦慮的孩子就會呈現出對母親離去的不安和關注,其它事物都無法再投以注意力。
反觀有著安全依戀關係的孩子則對於母親的離去沒有顯露出不安和分心,仍然可以聚焦在本來的活動上。鮑比對於這個現象的解釋是,有安全依戀的孩子,母親是孩子的安全堡壘,透過孩子內攝的母親形象和情感,即使母親離去,仍在嬰孩心裡存在,扶持及安頓著孩子的內在運作。
這便是有安全堡壘和沒有安全堡壘的人的差別。在嬰孩時期,沒有內攝母親成為自己內在的安全堡壘(或負向內攝),我們的內心始終不安,孤寂,感受不到支持和連結,當然最缺乏的就是愛、信任和親密的體會。
那麼,即使我們成長過程會發展各種不同社會角色的人際關係,特別是青春期之後,會渴望發展親密關係,然而,我們對於安全的關係、信任的關係,及賦有親密的關係,經驗值卻貧乏,反而有許多落空、失望和空虛的感受,怎能不影響我們對人際關係,特別是親密關係的預期呢?
這是孤寂感內心最大的衝突和矛盾,渴望有深刻、親密的情感,卻又害怕關係一靠近之後的無法應付和招架。
特別是,若一旦產生關係之後,關係相處不易所引發的痛苦和失落,他們沒有過往的正向情感資源,來幫助自己承接及調節,只能任由痛苦的混亂情緒籠罩及覆蓋,這是他們萬萬不想要的情境。因此,他們對關係的建立,或是考慮是否進入新關係,總是不置可否,不然就裹足不前,深怕走錯一步路,自己就萬劫不復。
這種內心的恐慌是屬於神經自動迴路的,不是來自於事件的事實,然而對所有成人來說,最難的一份生命課題就是~我們能分辨自己已經長大了,不需再以童年的遭遇和經驗,來左右和支配自己的情感思維和行動。
#真實長大,成為自己最好的照顧者
《療癒孤寂》
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6551?sloc=main_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