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奇教學]課堂,其實是一趟「共創」的旅程
最近教陳列《玉山去來》,
這篇課文有很大機率被自學,
因為真的很難教。
陳列文筆很細緻,
他用文字為玉山素描,
把玉山的雲影天光、群峰崢嶸,
都刻畫得彷如眼前。
但正因如此,
海量的文本,
讓人望文興嘆,
不論是學生和老師,都一樣。
我為這課苦惱很久,
後來才發現,
我們之所以苦惱,
在於苦惱如何把課講好。
但當散文,
每個字句學生都看得懂時,
我們古文翻譯機的功能就喪失了。
可是,課堂真的只是
單向傳輸的過程嗎?
不對,課堂應該是
邀請學生「共創」的旅程。
「共創」這個詞,
是我在Wally老師
AL加速式學習的課程學到的。
我非常喜歡這個概念。
當學習是一場共創,
學生才會在課堂裡,
留下自己的足跡。
那是他參與的證明。
那要怎麼引導
孩子們「共創」呢?
一、表格接寫
我先把文本
拆解成一個表格。
舉例來說《玉山去來》,
最細膩的就是描繪雲的段落。
因此,
我把那段描述,
拆解成動態、靜態、比喻、色彩,
把表格畫在黑板上,
給孩子們檢索的框架。
「來!在你們讀這段時,
請找出哪些詞句,
是在強調雲的動態?
哪些卻在刻畫雲的靜態?
等會,我會抽人上來填表。」
我給出具體任務。
讓學生在課堂讀文本可以,
但我發現,只要沒有給任務,
很多學生只是在放空。
所以「表格接寫」這招,
就是讓他們一起,
學習把文本系統化。
你看似作家的信手拈來,
其實都是日積月累的縝密佈局。
二、文本圖像
每個班
一定有熱愛畫畫的孩子,
他們善於圖像思考,
要他們讀文本,
還不如在課本塗鴉。
所以,
既然要塗鴉,
就讓他們來黑板上秀一波。
《玉山去來》在描繪四峰時,
採用完全不同個性化的處理,
東峰霸氣、南峰獰惡、
北峰親切、西峰朦朧。
但要知道,
這種自然書寫,
讀者必須有強大的想像能力,
才能隨著文字,構建玉山畫面。
說坦白,
自然寫作的閱讀趣味,
沒有小說來得有趣,
很容易就走神。
所以,我直接請孩子們,
推舉班上擅長畫圖的同學,
分配四峰給他們,
讓他們讀完文本後,
直接在黑板上畫。
果然,
引起孩子們一陣陣驚呼。
陳列是寫得好,
但這陣驚呼不是給他,
而是給那四個,
把文字轉爲圖像的高手。
接著,
你只要依著孩子們的圖,
對照課文來講解就可以了。
圖是他們畫的,
所以此刻,
文本也充滿熟悉的味道。
很神奇,
當我有了「共創」的教學概念後,
那些過往我認為難教的課文,
彷彿都立體起來。
因為我知道,
孩子們會陪著我,
完成這趟共創的旅程。
#歡迎分享
#玉山去來終於有解啦
#邀孩子們一起共創重現文本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