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藝廊】
分享畫作:
黃光男,欣欣向榮,2013,水墨紙本,70x136cm。
-----------------------------------------------------
畫家介紹:
黃光男教授,1944年出生於高雄,1985年取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研所碩士學位,1993年獲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南美館第二任董事長,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兼任教授、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專長為水墨畫創作、中國美術史、美術理論、美學、美術行政、博物館學等,?光男教授在繪畫的實踐與理論方面受到推崇,著作與作品不計其數。
創作理念:
黃光男的創作風格常見以1960年代台灣南部農村生活為題材,或者「現實生活」的創作形態,不乏「抽象化」水墨畫的趨勢,用色大膽鮮麗,構圖上也交叉使用留白與填滿的效果。整體而言,他以幾何式書法線條、水墨互斥原理、墨底上彩、以及拼貼構成方式呈現其創作理念。
作品介紹:
他的作品兼有抽象現代水墨、傳統水墨,包括象徵慈母溫暖的花草,和充滿家庭記憶的瓜果系列,或者以傳統技法呈現山水主題,黃光男的水墨畫一大特色是取材於臺灣本土,如高屏溪的山水風光,以及結實纍纍的玉荷包樹,傳達出畫家對鄉土的熱愛。他認為唯有貼近現實生活的作品才有溫度,才能帶給觀者感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有禮這一家:生命禮俗大揭祕」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鄭宗弦 內容簡介: 禮俗就是繁文縟節嗎?你會想到傳統禮俗就頭痛? 難道禮俗就是大家都說要做,我就跟著做?但是我從來不明白禮俗背後的意義? 鄭宗弦的《有禮這一家:生命禮俗大揭祕》以小學生的視角,描述1980年...
鄉土文學年代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假日藝廊】
分享畫作:
黃光男,松高凌紫煙,2014,水墨紙本,92x182cm。
-----------------------------------------------------
畫家介紹:
黃光男教授,1944年出生於高雄,1985年取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研所碩士學位,1993年獲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南美館第二任董事長,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兼任教授、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專長為水墨畫創作、中國美術史、美術理論、美學、美術行政、博物館學等,?光男教授在繪畫的實踐與理論方面受到推崇,著作與作品不計其數。
創作理念:
黃光男的創作風格常見以1960年代台灣南部農村生活為題材,或者「現實生活」的創作形態,不乏「抽象化」水墨畫的趨勢,用色大膽鮮麗,構圖上也交叉使用留白與填滿的效果。整體而言,他以幾何式書法線條、水墨互斥原理、墨底上彩、以及拼貼構成方式呈現其創作理念。
作品介紹:
他的作品兼有抽象現代水墨、傳統水墨,包括象徵慈母溫暖的花草,和充滿家庭記憶的瓜果系列,或者以傳統技法呈現山水主題,黃光男的水墨畫一大特色是取材於臺灣本土,如高屏溪的山水風光,以及結實纍纍的玉荷包樹,傳達出畫家對鄉土的熱愛。他認為唯有貼近現實生活的作品才有溫度,才能帶給觀者感動。
鄉土文學年代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假日藝廊】
分享畫作:
黃光男,西園文采,2014,水墨紙本,70x136cm。
-----------------------------------------------------
畫家介紹:
黃光男教授,1944年出生於高雄,1985年取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研所碩士學位,1993年獲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南美館第二任董事長,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兼任教授、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專長為水墨畫創作、中國美術史、美術理論、美學、美術行政、博物館學等,?光男教授在繪畫的實踐與理論方面受到推崇,著作與作品不計其數。
創作理念:
黃光男的創作風格常見以1960年代台灣南部農村生活為題材,或者「現實生活」的創作形態,不乏「抽象化」水墨畫的趨勢,用色大膽鮮麗,構圖上也交叉使用留白與填滿的效果。整體而言,他以幾何式書法線條、水墨互斥原理、墨底上彩、以及拼貼構成方式呈現其創作理念。
作品介紹:
他的作品兼有抽象現代水墨、傳統水墨,包括象徵慈母溫暖的花草,和充滿家庭記憶的瓜果系列,或者以傳統技法呈現山水主題,黃光男的水墨畫一大特色是取材於臺灣本土,如高屏溪的山水風光,以及結實纍纍的玉荷包樹,傳達出畫家對鄉土的熱愛。他認為唯有貼近現實生活的作品才有溫度,才能帶給觀者感動。
鄉土文學年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有禮這一家:生命禮俗大揭祕」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鄭宗弦
內容簡介:
禮俗就是繁文縟節嗎?你會想到傳統禮俗就頭痛?
難道禮俗就是大家都說要做,我就跟著做?但是我從來不明白禮俗背後的意義?
鄭宗弦的《有禮這一家:生命禮俗大揭祕》以小學生的視角,描述1980年代的一個大家族,在面臨每個人生命各個階段時,如何藉由生命禮俗,表達對生命的尊重與期盼,達成該階段的任務。看似傳統守舊的禮俗,其實是充滿溫情的細細叮嚀,更是最真誠的祝福。
作者簡介:鄭宗弦
1969年出生於嘉義縣新港鄉,現定居台中市。從小便醉心於繪畫與民俗藝術,後來愛上寫作,作品以少年小說、散文和童話為主。
他是個得獎高手,曾經榮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觀光文學獎、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陳國政兒童文學獎、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圖書獎、小太陽獎、金鼎獎推薦獎、環境教育優良圖書綠芽獎、大墩文學獎、玉山文學獎、蘭陽文學獎、夢花文學獎等獎項。
著作有:《阿公的紅龜店》、《媽祖回娘家》、《神豬減肥記》、《有人在鹿港搞鬼》、《香腸班長妙老師系列》、《鄭宗弦的「鬼」故事系列》、《豬頭小偵探系列》等書籍。
他立志要寫出優秀的故事,分享他所鍾愛的人、生存的土地、常民文化和民間藝術。他期盼大家閱讀他的作品,在欣賞文學趣味之餘,能進一步珍惜鄉土,熱愛自己生活的地方。
鄉土文學年代 在 臺灣鄉土文學 的相關結果
由於臺灣鄉土文學作家的生命歷程與臺灣的社會型態相互呼應,因此在1980年代之前的作品,呈現的生活點滴多以未轉型(或正轉型)為工商社會的臺灣為主,而人物常設定為默默 ... ... <看更多>
鄉土文學年代 在 當代台灣文學的論戰: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 的相關結果
1977的《仙人掌》雜誌的專集,刊載幾篇有關「鄉土文學」的不同立場的文章,這成為鄉土文學論戰的開端。其中較為重要的有王拓、銀正雄以及朱西甯。 1. ... <看更多>
鄉土文學年代 在 台灣鄉土文學論戰 - 维基百科 的相關結果
台灣鄉土文學論戰(1977年-1978年)是一場從1970年代初期開始,關於台灣文學之寫作方向和路線的探討,特別是在1977年4月至1978年1月之間,關於這個議題的討論,更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