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 在澳洲看到「刺蝟」千萬不要以為是「刺蝟」啊😆 這個可是澳洲特有的針鼴(echidna),又被稱為「刺食蟻獸」🐜
牠們可是跟鴨嘴獸一樣都是世界上唯一兩種單孔目生物。代表是會產蛋的哺乳類動物🥚 而且也會把寶寶放入育兒袋中,跟袋鼠一樣😲🦘
澳洲許多特有動物都會有育兒袋,例如袋熊(wombat)還有已經絕種、又被稱為 Tasmanian Tiger 的袋狼(thylacine)🐅
希望大家下次來澳洲,不要像 Winny 來了好幾年還是一樣忍不住叫出「刺蝟」啊 😆 不過這個在國家公園的野生針鼴實在有夠可愛,大搖大擺的直接從我們倆旁經過😳 據說牠們還會游泳呢!🏊
Ps. 好奇,有誰原本就認識牠們?🙋
#澳洲 #澳洲生物 #冷知識
When in Australia, do not call out hedgehog when you see an echidna like I did 😆
They are actually like platypus, both are the only egg-laying mammals living in modern world🥚 They also have pouches to bring up their young ones, just like kangaroos 🦘
Still finds it amazing how so many animals uniquely to Australia have pouches for raising babies 😆 Like wombats and Tasmanian Tigers (thylacine)🐅
So next time when you come to Australia, don't call them hedgehogs like I did 😛
Ps. These are just wild ones in national parks, totally unafraid of humans. Apparently they good swimmers too🏊
#australia
📚《跟著Winny勇闖中美洲》2019 → http://goo.gl/RYPSTp (目前博客來六折中~)
📚《地心引力抓不住的冒險家》2018 → https://bit.ly/2kYdpgt
📸 歡迎跟蹤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travelwithwinny
🎧 Podcast ➡️ https://anchor.fm/travelwithwinny
針鼴什麼類 在 毛醫師哺乳諮詢門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一次在網路上看到這麼清楚描述哺乳類動物乳腺演化的文章,好厲害啊👍
其中有一段說明奶水成分的內容,上課時較常提到,每種哺乳類動物奶水都是為自己的嬰兒量身打造的,還會針對孩子的成長動態變化喔!
有趣的科學文章分享給大家^_^
《乳頭二三事》
前天在找海牛腋下乳頭的照片時,意外找到了有趣的圖片。來吧,就來篇「身為哺乳動物但你卻不知道的乳頭話題」的科普文吧!
#乳房又是另一件事了(人類真的怪,非育幼時期乳房就已經膨大了,自然界少見,完全可以是另一篇科普文。)
#生殖道型態的多樣性又是另一件事(寫都寫不完阿~)
_ _ _ _ _
【乳頭有三種】
按照乳頭上乳腺開口的數量,大抵上我們可以把所有哺乳動物區分成三大類(圖一):
一、沒有乳頭,只有乳腺會分泌乳汁到毛髮上
→ 單孔類的動物:針鼴和鴨嘴獸。
二、有乳頭,乳頭上有眾多乳腺的開口,管道彼此獨立,英文是nipple。
→ 多數類群皆是如此,人類也是。
三、有乳頭,眾多管道先匯集到同一個集水庫,再往下形成單一管道的開口泌出,英文是teat。
→ 牛和羊這些動物。
#跟著甩阿學英文(誤...)
_ _ _ _ _
【我家的狗狗是公的怎麼會有乳頭?】
前幾年不是有鬧過一個笑話嗎?寵物美容店的員工發現被抱來的狗狗乳頭紅腫發炎,問了一下才發現是主人「用指甲在那邊亂摳」。只因為她家狗狗是男生,就以為公狗不會有乳頭,肯定是什麼異常的突起物所以亂摳。(笑)
是阿,男生都有乳頭了,#絕大多數的男生哺乳動物也都有乳頭。因為形成乳頭這件事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早於性腺的分化,所以男女生都有囉!
好的,重要的例外來了:常在操作大鼠、小鼠實驗的朋友們一定不陌生,多數 #公的囓齒動物 是真真切切沒有乳頭呀!
馬也是,鯨豚中的抹香鯨也是(對,其他各種鯨的雄鯨都有...欸,等等,話說雌鯨的乳頭在哪?請見下方[註]),還有 #澳洲雄性的有袋類 動物也是,都沒有乳頭來著。嘿丟!雄性有袋動物連育兒袋都沒有了,哪來的乳頭呢XDD
BUT,不是所有的有袋動物男生都沒有育兒袋、也不是所有的有袋動物女生都有育兒袋(搞得我好亂阿~)。公的蹼足負鼠(water opossum)和袋狼是有育兒袋的,不過沒有乳頭。然後 #美洲有袋類動物的男生「新生兒」是有乳頭的(e.g. 維吉尼亞負鼠和短尾負鼠的研究),但數量比女生少很多,而且長大就消失了。
Ps. 然後南美洲的短尾負鼠(Monodelphis spp.)是少數連雌性都沒有育兒袋的有袋類動物XDD
[註]:鯨豚沒有外顯的乳頭,牠們的乳頭藏在生殖道/尿道溝(urogenital groove)兩側的乳溝(mammary groove)裡(圖二)。這對溝裡有乳腺出口,可以「噴射」乳汁給沒有嘴唇、在海裡喝ㄋㄟㄋㄟ的寶寶鯨魚。雄性鯨豚的這個乳溝發育不全,但有些物種還是可以看到。
_ _ _ _ _
【乳頭數量兩個恰恰好嗎?】
答:當然不是阿。(←自己問蠢問題自己打臉
人類如同多數靈長動物,都是一對位於胸部的乳頭。馬、羊也是,只有一對,但位於鼠蹊部(而且叫做teat,不像我們是nipple),然後牛有兩對。豬的數量範圍很寬,從四對到八對乳頭都有,餵養十來隻的豬寶寶怎麼想怎麼累,向豬媽媽致敬!家裡的狗狗多數是四到五對、貓咪三到四對,從胸、腹、到鼠蹊部都有(圖三)。
Ps. 圖三左上人類身體上的 x 符號,則是代表了「#副乳頭」有可能出現的位置,通常會被描述成「#返祖現象」的一種表現。出現的機率不低,不過也無大礙就是。而這一對連線被稱作「乳線(milk line)」,這是哺乳動物胚胎的乳腺在發育時,依循著的一對脊狀物(圖四)。
有袋類的乳頭則多數位於育兒袋內,好讓寶寶在出生後到完全發育好之前,能夠安心地以吃貨之姿、24小時吸附著媽媽的乳頭。查了一下,#有袋動物的乳頭數量範圍更大!從袋貂、無尾熊、袋熊的兩個,到袋鼠的四個,袋獾和袋狼也是四個。再到袋狸的八個、維吉尼亞負鼠的十三個不等。
厲害的是,數量稍多一些的乳頭可以是半圓、馬蹄狀、環狀、愛心狀、甚至是雙環狀的方式排列(圖五),一整個還以為是教幼兒畫線連線的開發教材ㄏㄏ。
在北美洲名氣不小,會揹一整車小孩、會裝死的 #維吉尼亞負鼠,那十三個乳頭是「左右各六個排成半圓、圓心處再來第十三個」的排列方式,相當有趣(圖六)。而且負鼠這一家族的成員,似乎有別於其他有袋類動物,都是 #奇數乳頭的!
甫出生的維吉尼亞負鼠寶寶,其實壓力不小。因為媽媽有可能產下多達20位(不過平均8隻啦)的兄弟姊妹一起玩大風吹、吹什麼的遊戲。沒吹進那13個座位的新生兒,很快就會夭折呢。
所以看吧!就算有十三個也不夠用啦。
但維吉尼亞負鼠仍不是擁有最多乳頭的動物。我們的 #乳頭王 要把視角往南移,來到巴西南方,同樣屬於美洲有袋類的 #南方紅邊短尾負鼠(Monodelphis sorex,圖七)才是稱霸冠軍。沒有育兒袋的牠們,擁有「十三對+1」乳頭啊!!!(對,你沒看錯,就是27個。中間5個,兩側各一排10-12個)
_ _ _ _ _
【乳頭的功能只能拿來吸奶水嗎?】
答:呃...對各位男生們,當然有些「其他」功能,不好說XD。但我在這邊想要提一下蝙蝠的例子。
在這樣子的。科學家已經注意到這件事情很久了,部分類群(葉鼻蝠科、蹄鼻蝠科、偽吸血蝙蝠科
、豬鼻蝠科和鼠尾蝠科,這些目前發現與狐蝠關係比較近的舊大陸小蝙蝠們)除了上半身、具有乳腺的乳頭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在「該邊」的乳頭...稱為 #恥部乳頭(pubic nipple)!
這恥乳在雌性身上比較普遍也比較顯眼(圖八);雄蝠則有些物種有、有些物種沒有,有的話也比較不明顯。恥部乳頭裡沒有真正具有功能性的乳腺,那這對突起拿來幹嘛呢?
原來是 #兒童安全座椅 來著!
科學家發現其中有些物種,媽媽在帶著寶寶一起飛行時,寶寶會相對於媽媽,以頭下腳上的姿勢,雙腳環繞住媽媽脖子,雙翅上的小爪則牢牢抓住媽媽該邊的恥部乳頭,好在飛行過程中平穩地當貨物~
#所以這些蝙蝠寶寶不能邊搭車邊喝ㄋㄟㄋㄟ了XD
.........
提到蝙蝠和乳頭,另外還有一種絕對不能錯過的故事,這是世界上目前 #唯一野生的雄性動物會分泌乳汁 的物種:馬來西亞的 #棕櫚果蝠(Dyacopterus spadiceus)!!!
雖然量少到單親爸爸絕對養不活尚未斷奶的寶寶(媽媽一邊乳頭就有350µl;可是爸爸總共才只有4~6µl),但還是讓人很吃驚阿。目前認為可能原因有二:一是棕櫚果蝠可能吃下了太多會影響內分泌的食物;二是爸爸一起餵奶,有助於鞏固一夫一妻制的關係,讓寶寶存活率更高。
#恭喜棕櫚果蝠榮獲性別平等教育大使(並沒有。)
_ _ _ _ _
【用心良苦、量身打造的奶水】
最後用這個主題來收尾。可以談的案例非常多,僅以幾個就我所知的物種來分享囉(圖九)!
(1)針鼴、鴨嘴獸的奶水裡找到一種全新、#高抗菌能力的蛋白質(MLP),其他哺乳動物都沒有。這可能和牠們沒有乳頭,寶寶較易接觸更多潛在傳染源有關。
.........
(2)袋鼠媽媽的育兒袋裡,可能同時會有一隻已經可以活蹦亂跳、自由進出育兒袋的哥哥姐姐,還有一隻尚未發育完全、還拼命咬著乳頭不放的弟弟妹妹。
這時候,媽媽會分別給兩個孩子 #不同配方的奶水,年紀大的小袋鼠喝的是低醣高脂(脂肪比例超過 60%)的奶水;年紀小的寶寶則是喝高醣低脂(碳水化合物約50%、脂肪15%)的奶水哦!
然後性別也有差,袋鼠媽媽會給兒子多一點高蛋白質含量的奶水,讓兒子長得又快又壯。
.........
(3)人和牛的奶水脂肪比例差不多,都介於3~5%左右。
.........
(4)家鼠和裸隱鼠的奶水成分裡,前者含水量佔59%、後者竟然高達83%。原來,由於裸隱鼠生存的環境比較乾、水份少,因此裸隱鼠后產出的奶水有較高比例的水分,使得幼仔不至於脫水而死。
.........
(5)藍鯨奶水的成分呀,簡直是超級營養食品,脂肪比例是我們的十倍、蛋白質比例也是我們的十倍!這樣 #高蛋白、#高脂肪 的奶水,想必可以讓藍鯨寶寶在寒冷的海水裡迅速長大。哦而且,就是得要這般濃稠如奶昔狀的奶水,噴射到寶寶嘴裡,才不會被海水沖散啦~
.........
(6)等等,藍鯨還不夠看。來了來了,最高脂的奶水來了,這是來自 #冠海豹(Cystophora cristata)媽媽的精心調製。
這種住在北冰洋的海豹物種,寶寶出生後,「四天!」「四天!」「四天!」就斷奶了(太驚人了所以講三次),然後媽媽就下水覓食去了。
這個史上最趕進度的方式,透過奶水的成分來補償:冠海豹的奶水脂肪比例高得嚇人,可達61%,根本 #就和美乃滋 沒什麼兩樣!
這四天裡,順利的話,寶寶可以 #每天增重七公斤!最後長成兩倍大的體型吶~。真不知道到底在急什麼XDD
_ _ _ _ _
【結語】
乳腺這構造呢,最早可以追溯回兩億多年前的時候。目前普遍大致認為,乳腺是由頂漿腺(apocrine sweat gland)這種汗腺演化而來。最早期我們還是產蛋的哺乳動物祖先,可能為了防止外來病菌感染,透過能夠產生抗菌物質的汗水給予寶貝蛋最溫暖的照顧。
科學家發現這些能夠抗菌的蛋白質,#結構上竟然和奶水裡的乳清蛋白極為相似,因此推斷母乳的起源就是來自於這個演化上的意外插曲。將抗菌和提供營養的物質,透過母乳,一併遞送給了孩子。
從針鼴和鴨嘴獸的皮膚、到有袋類及胎盤哺乳動物的乳頭,以及後兩者胎盤的演化,我們不難得知,整個哺乳動物的演化,一直朝著 #精緻化親代撫育 的方向前進(當然,演化過程可是亂槍打鳥的,剛好只留下了這美麗的意外。)
隨後,當哺乳動物適應了更多元的棲位和環境後,也不忘把乳汁遞送給孩子的重要任務。所以有了這些形形色色的乳頭,不同數量、不同排列、不同長相、不同位置。有時候,甚至連爸爸都來參一腳。
望著這些多樣化的乳頭型式,深刻地感受到生命是如何不顧一切地進行傳承使命。在看完這篇文章後,我想,當你下一次凝視著乳頭的時候,內心會更加悸動吧(誤)!
#怎麼寫著寫著有種想打電話給老媽的衝動
#這應該要是母親節的科普文才對ㄏㄏ
(全文完)
針鼴什麼類 在 鹿途中旅遊書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去書店住一晚(44)
來自澳洲的沙發客Christopher是個非常健談的人,
他曾經在書店工作過十年,
同時也是一本童書Empire of the Waves: Voyage of the Moon Child的作者。但他笑說自己的寫作速度很慢,
光是寫Empire of the Waves就花了他12年的時間。
而這次來台灣是因為他的新書內容有提到台北。
這本小說的設定是在2030年澳洲分裂成兩部份,
占領東澳的美國在是共產社會,
而西澳部份是被自由民主的中國所統治,
最特別的是這個中國的首都是台北!
所以這次到台灣來也是想要確認
他書裡所描寫的台北和真實的有無太大出入。
當他跟台灣朋友們分享他的小說,
大家聽這個將首都設在台北的中國都非常興奮而且有趣,
(因為台灣已經反攻大陸成功!?)。
Christ在分享會時著重在澳洲的歷史,文化,政治,
而非僅是一般的觀光景點。
1788年1月26日英國殖民者在澳洲東南部插旗開始了澳洲的殖民歷史,做為英國本土罪犯的流放地(因當時英國本地的監獄已人滿為患)在殖民的過程中,他們侵犯了原住民的領地,並迫害傷害原住民。
再加上他們帶來外來的病菌傳染,導致很多原住民死亡。
也因為這些原住民死亡後遺留下來大片土地,
加上澳洲原本就地廣人稀,
殖民政府用很便宜的價格賣給服刑期滿的犯人或當地駐守的軍人,鼓勵他們留在澳洲生活開墾,
反而這些罪犯們和軍人成為在英國人在澳洲移民的第一代,現在還會有人很自豪自己的祖先是當初來的罪犯之一呢!
在1901年1月1日時,各殖民州改制為聯邦,正式擺脫殖民地的地位,但仍然以英國君主伊莉莎白女王為澳州聯邦的君主,所以前不久哈利王子到澳洲訪問時也是備受澳洲人民歡迎。
現在澳洲國慶日的是1/26,
也就是英國殖民開始的那一天。
但這對澳洲的原住民來說是不公平的,
因為那一天是他們被侵略視為恥辱的那一天!
現在有許多人提議把澳洲國慶日改到1月1日,
也就是他們成立澳洲聯邦的那天會比較恰當。
澳洲也有歷史上需要轉型正義的問題要解決啊!
現在的澳州已經成為一個開放文化,
由各種外來移民所組成的多元國家了。
Christ也介紹了些澳洲的特有種動物,
除了大家熟知的袋鼠及無尾熊外,
像鴯鶓(emu)是世界上僅次於鴕鳥的第二大鳥類。
針鼴(echidna)與鴨嘴獸是世上唯二卵生的哺乳動物。
還有只生存在塔斯馬尼亞州的塔斯馬尼亞惡魔(Tasmanian devil),
中文名稱又叫袋獾,
因為喜好吃腐爛且有惡臭的食物,
所以身上總帶有惡臭味。
另外大家最感興趣的
也是目前IG超紅的自拍動物-短尾矮袋鼠(quokka),
因為天然自備的笑容吸引大家當想和牠拍照。
但澳洲政府也呼籲短尾矮袋鼠(quokka)是野生動物,
請大家不要餵食或是觸碰牠們 (摸牠們是違法的喔)。
Chris也特別提到現在很鼓勵吃袋鼠肉,
第一:袋鼠肉是很健康的瘦肉,
跟其他豬肉牛肉比起來,
不會因油脂太多而造成心血管疾病。
第二:飼養牛羊所需的牧地遠比袋鼠需要的多,
而且也因消化過程中會排放出大量甲烷,
而成為溫室效應的幫兇。
所以袋鼠肉是對比較環境比較友善的肉類。
第三:最重要的原因是數量真的太多了,
除了危急澳州的生態多樣性,
袋鼠們也常跳到農田裡偷吃穀物
破壞農田造成農家的損失,
現在澳州政府只能大力呼籲澳洲人民及
大量外銷至中國,
請中國人民多吃一些袋鼠肉吧。
澳洲除了可愛的動物們
當然也有一些有毒可怕的動物們,
像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鶴鴕(Crossowary),
又稱食火鳥,
除了體型龐大,腳趾上又有鋒利的爪子,
隨腳一踢就能造成敵人嚴重的傷害。
另外還有許多有毒的蝸牛,章魚,水母等等,
但這些都沒有澳洲的政治可怕。
Christ說光是在2010年到2018年就已經換了六個總理,
在2010年之前,
兩黨之間的輪替經由選舉產生都很正常,
但近年來已經變成是同個黨派之間的惡鬥,
讓澳洲人民對目前的政治都很沮喪。
他也問了一下台灣的政治狀況,
知道我們11月即將要舉行大選和同婚公投,
剛好澳州去年也舉辦了同性婚姻公投,
雖然澳洲也是天主教徒居多的國家,
但在同婚公投方面,
幾乎每個省份都是大幅領先超過6成支持率通過,
坎培拉首都區甚至有高達7成4支持率。
而支持率最低的新南威爾斯省(雪梨所在省份),
也有5成8支持。
大家好奇為什麼比較開放包容的新南威爾斯省最低呢?
Christ解釋說,公投結果出爐後,
有研究機構分析數據發現,
正是因為新南威爾斯省開放包容,
外來的移民人口較其他省分多,
而這些外來移民投下反對票的比例較高,
也導致整個省份的支持率被拉低。
他感概的說,有一些同志朋友是幫助這些相對弱勢的外來移民融入當地環境的社會工作者,
卻沒想到當另一群弱勢族群需要支持時,
這些外來移民並沒有感同身受的伸出援手啊!
他也好奇我們的投票是自願性的還是強迫性的呢?
原來澳洲法律規定不論大小選舉或公投,
有投票權的公民一定要投票表達自己意見!
就算是沒有想支持的對象也必須到投票所報到拿選票,
至於要選誰或甚至是投廢票就是各人自由意志了,
沒有去投票的話可是要罰澳幣500元(約一萬台幣)的呢,
用這種強迫的方式來促使人民對政治
及社會議題的關心,也算用心良苦吧!
接下來希望Christ的新書順利出版,
到時再到台灣跟大家分享他的新書。
想要看更多沙發客的分享
請到http://deardeer.strikingly.com/#_3
#澳洲沙發客
#超多天馬行空可愛想法
#每個人都要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