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似乎不婚當道的年代,我這個資深已婚女子要來推薦一本好讀療癒的小品《兩個女人住在一起》。這本書乍看是探討特殊家庭樣貌,鼓勵不婚女性在各種生活模式中找到幸福,但我細讀後發現這本書不僅適合正猶豫是否結婚和已選擇不婚的人,我更想推薦給所有正處於一段關係中的男女。如果你是單純有貓就給讚的人,那也千萬不能錯過,因為她們正是兩個女人、四隻貓的多元成家。
作者對婚姻制度的犀利批判讓我印象深刻,她認為與其說結婚是愛情的最終曲,倒不如承認有時結婚根本非關愛情。只不過是年紀到了,怕和其他人不同,不得不的選擇。很多人也沒想過自己的個性根本不適合婚姻,貿然跳進去後才諸多抱怨。比如說,假日還得被老婆、小孩綁住,不能打電動,有多想念單身生活。
而面對眾人對她不婚選擇的惡意質疑,好比「條件不錯的女人才不可能單身 」、「經濟獨立的女人太自私,挑三揀四不戀愛」,她的回應也從辯解「不結婚不代表沒男人愛」進化成自信地說「我的人生價值不需要靠結婚證明」。她更直言,在韓國不婚的最大好處,莫過於不用從備受疼愛的女兒、職場上的強人,降階成底層的「小媳婦」。
對照台灣,這類攻擊也從未少過,社會總習慣用魯蛇、剩女、難搞毛病多或眼高手低來污名化過了「特定」年紀的單身男女。逢年過節,許多人更愛熱心催婚,肆無忌憚地質疑人生選擇不同的親友。看完這本書後,我很想建議這些被逼急的男女馬上滑開「靠北婚姻」給對方看,再反問一聲,請問婚姻的枷鎖真的適合所有人嗎?
作者也透過她們獨特、非關愛情的同居生活,去反思自己與伴侶的各種互動。尤其對生活細節的觀察常讓我眼睛一亮。好比當廣播發出噪音時,兩人因聽力的差異,一個人覺得很吵,另一個人則完全無感。作者因此感慨到,光是一個看似「客觀」的分貝,因從不同的耳朵來接收,實則非常主觀。更何況其他更複雜的事,還會受到個人成長背景、生命歷程所影響,唯有包容尊重個體差異,關係才能持久。看到這邊我馬上自我檢討,不要再質疑我先生的味蕾,每次都要強迫他吃不愛吃的水果(芭樂、櫻桃、鳳梨、、、族繁不及備載)了!
韓國社會大多,男主外,女主內比例高。主外的人因在外工作有受薪,主內的人從事無酬的家務工作,鞏固了傳統男尊女卑不平等的思維。這麼剛好,作者他們其中一人工作性質是天天外出,另一人則是居工作,即使都有領薪水,也差點陷入這個傳統框架,主內的人就曾開玩笑的質疑,難道在外面跑的就一定是「當家的」,在家的那位就一定是賢內「助」?家事就得她「順手」包辦?
當然後來她們也是平等溝通,當居家工作的作繁忙時就以家務外包方式請鐘點阿姨,不忙碌時則自己做,但是有「受薪」!
看到這邊我不禁會心一笑,這個情境簡直就是將了韓國大男人一軍,我也好奇馬上問我先生,我們家到底誰當家?我是不是很強勢?他則是冷冷地回了一句「家裡為什麼一定要有人當老大?妳強勢是工作需求,應該的。」想想也是,兩人相處本該是平等溝通,為什麼一定要誰聽誰,一定要以夫(妻)為尊呢?
沒有婆媳、翁婿這種傳統關係,她們面對彼此長輩反而更輕鬆更親近,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其中一人送了對方媽媽昂貴的眼鏡,對方的媽媽猶豫再三,收下好意後感激不盡。她們也假定若送禮物的不是女兒的朋友,而是女婿,是否就會被視為「理所當然」、「女婿的本分」。那麼人與人的善意,年輕人對長輩的照顧,長輩對年輕人的提攜愛護,是否就會在家庭關係、責任義務壓制下變得越來越淡薄、扭曲呢?
回想起很多靠北婚姻的內容,似乎也常是夫妻陷入了傳統性別角色的框架,忘記彼此當初相愛的那份初心。好比男人就該買大鑽戒、辦隆重婚禮、下定高級月子中心,女人就該幫夫家生孩子,煮飯洗衣,各種忍讓以夫為尊。ㄧ旦一方達不到,就會吵架抱怨,進行各種情緒勒索。
而身邊許多人的婆媳、婚姻關係,也常常是毀在毫無道理的一句老話
「做人媳婦,妳這是應該的!」所以我說這本書,不該只有自己看,應該趁著母親節買一本送給婆婆讀。
從書中關於買房貸款、裝潢搬家、跨年小爭執、養貓的各種生活大小事,可以真切感受到她們的關係,輕柔的好像檸檬舒芙蕾,甜而不膩、鬆軟而有彈性。其實關鍵就在於尊重差異,不試圖改變彼此,各自獨立平等,不過度依賴。而以她們的關係當借鏡,檢視自己十年婚姻相處。這才發現我和先生無需容忍也極少吵架的秘訣剛好和她們吻合。
比如說,當我書櫃已經爆炸還一再買書、美工刀用完忘了收刀片就丟在桌上,先生也只是不帶情緒、幽默地傳了一句「一個人到底多廢,才會忘了收刀片」,從未企圖改變我的生活習慣,也不會為此生氣罵人。
每當兩人出遊時,他忘情拍照時,在理解這就是他旅遊的樂趣之一時,我也能自得其樂,不要求當下他一定要專心陪我,反正要在一起一輩子根本不急於一時。先生知道我不愛應酬,也從不曾要求我以「太太」身份陪他出席任何場合。不過事業受挫需要安慰、生病等關鍵時刻,彼此也絕不缺席。我常默默覺得,當年沒遇到彼此,我們應該都不是適合進入婚姻的人。
不過我也要強調一點,這絕非我們兩人多會經營關係。只是運氣好,遇到價值觀相似的人,也沒有看旁人都生孩子就盲目跟風,因而少了許多得與對方摩和、妥協的衝突。
總結來說,這本書的兩個作者善於運用各種生活化的例子和譬喻講述性別、婚姻、價值選擇等嚴肅議題,文筆好到令我嫉妒,也讓我忍不住不斷翻拍內容分享。相信不管妳有沒有走入婚姻,一定都能從中得到撫慰,看得會心一笑、頻頻點頭。
最後我要再雞婆的建議妳,書的編排是採用兩個作者視角交替,因此第一次閱讀時可以順順讀下去,不要細分是哪位寫的,劇情發展會更流暢。第二次再跳著從單一作者視角閱讀,人物的個性會更加鮮明。一書二讀,可體會不同的閱讀經驗。
#所以不要跟我借要自己去買喔
「長輩 圖 罵人」的推薦目錄:
- 關於長輩 圖 罵人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長輩 圖 罵人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長輩 圖 罵人 在 凌淑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長輩 圖 罵人 在 [XD] 一些改過的長輩圖(轉) - 看板jok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長輩 圖 罵人 在 長輩圖應對方式 -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長輩 圖 罵人 在 臺灣罵人價目表ptt BRT長輩老人經文圖 - Pbhcl 的評價
- 關於長輩 圖 罵人 在 用注音罵人也不可以! 罵ㄑㄋㄇㄉ辯請妳安靜法官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長輩 圖 罵人 在 男嘉宾不尊重长辈遭怒批,涂磊骂人果然不带脏字丨爱情保卫战 的評價
- 關於長輩 圖 罵人 在 24 更圖ideas 的評價
- 關於長輩 圖 罵人 在 [問卦] 有沒有長輩喜歡罵人是狗的八卦?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長輩 圖 罵人 在 Re: [心得] 大寶像爸爸二寶像媽媽被嫌醜崩潰如何安 - PTT推薦 的評價
長輩 圖 罵人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活體迷因,攻佔立法院 (^◔ᴥ◔^ฅ) 】
⠀
身為 Meme 主進步黨黨工,除了追蹤台灣迷因、Nonsense Animal,#賴品妤 本人也是一個迷因生產器,她手機裡有一個相簿叫「梗圖」,迷因充滿:「最近中國泰國大戰我都有存起來。還有蝙蝠那個啊,好愛哦。」
⠀
另外還有一個祕密的迷因相簿為她本人創作,不可考,不具名,默默灑進了迷因之海,偷看一下,好幾個都是轟動一時的⋯⋯(原諒我不能說),青年們就這樣無形中被賴品妤的迷因圖增幅了。
⠀
隨著網路世代開始成為擁有投票權的公民,迷因黨工本來就用迷因生活,醒也迷因睡也迷因,除了當立委默默收起地獄梗,走到哪裡都要自帶梗圖:「好多還沒熱起來的時事,我迷因圖都做好了。」麥克風頭入選戰後,她不在 meme,就在被 meme 的路上:「反正我想說我以前也製造了別人那麼多迷因,現在我被製造我也是認了啦。」崩壞版《冰雪奇緣》、賴品妤天線寶包、香菜宣導⋯⋯,品妤欠的,品妤承擔。
⠀
網民熱愛與她互動,有時還能釣出財哥讓人愛恨嫉,迷因粉們也在線等各種廢文,廢度不純不看。除了台灣網民,也有五毛與自乾五,彼此文化有些不同,他們罵人會說:你爸爸種枇杷樹。
⠀
「我查一下原來是出自歸有光的《項脊軒志》,因為作者妻子死的那一年種了一顆枇杷樹,所以你爸爸種枇杷樹就是罵你媽死了的意思。」
⠀
「我想說,罵人要讓人懂,台灣人不知道好嗎???你加油好嗎?」
⠀
迷因世代的溝通如果不被理解真的很傷:「我那邊就有一個姓孫的五毛哥啊,每次就說要殺了我,這還好欸,之前還有一個姦殺哥,他說中國解放軍打過來第一個要姦殺我,我想說⋯⋯來啊,來啊!」
⠀
賴品妤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自從武漢肺炎以後,頻頻留言的姦殺哥不見了:「我 po 文說姦殺哥怎麼不見了?我好擔心他之類的。欸中國人跑來罵我說我怎麼沒有人道精神,我想說什麼跟什麼啊⋯⋯」是不是會錯意以為妳在酸姦殺哥?「對啊,我就是在酸,怎麼了嗎?你有種就去跟你的政府講人權,跟我講幹嘛。」
⠀
還以為她在可惜,原來是可憐哪。
⠀
賴品妤的磁場除了吸引各路牛鬼蛇神,也彷彿自帶奇妙電波,走到哪裡,人家都覺得她奇怪得很合理,特別是走進了政治場合,「偏偏我除了對五毛都很有禮貌,所以沒辦法討人厭,工作上遇到很多長輩,看到我會說:你們新世代,想法不一樣了,風格真的很不一樣,哎⋯⋯我就會說:要不要一起啊委員,呵呵。」活體迷因,攻佔立法院。 ➤➤ https://bit.ly/3ieRx9m
——
⠀
▍BIOS 封面故事|從少女革命到國會革命——立委・賴品妤:https://bit.ly/2ZgNuB2
⠀
▍BIOS 封面故事|強悍的意義,從來就不是為了獲勝——Coser・賴品妤:https://bit.ly/3g8XDXb
⠀
#BIOS封面故事|#BIOS專訪|#賴品妤|#品妤賴|#或成最大贏家
長輩 圖 罵人 在 凌淑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讀友閒聊》續.「妳只是客人。」
這篇是針對我之前寫的「妳只是客人」,一位讀友分享她的心情,經原作者同意,去除個人隱私的部份後全文刊出:
***讀友原文***
今天的閒聊深有同感。
不只是婆媳、婆婿,甚至是母子、母女都一樣有這種差異。
我跟先生、娘家和婆家都在不同城市,結婚的時候為了不委屈任何一方,在三地都辦了一場婚禮(訂婚、結婚跟補請),在誰的城市就是誰的主場,完全依照那場的主場人的意思辦,各場盈虧自負。雖然累,但基本上沒有人有遺憾跟抱怨。(我們是兩邊的頭生子女)
小孩出生的時候就沒這麼簡單了,我早早預定了「除了先生以外沒有人可以進房間」的月子中心,並且事前告知兩邊長輩,來了也只能隔著月中玻璃看,還不如等滿月大家一起看。
娘家爸媽在滿月那天就來吃了頓滿月酒,抱了一天孫,賓主盡歡的回去。公婆則是堅持在出月中那天來到我們的城市待了一個星期(公婆住在別的國家,大概覺得飛一趟來要待久一點)所幸家裡空間有限無法讓他們住在家裡,我跟先生堅持不給他們家裡鑰匙,要來家裡之前先給我們電話,先生下去接人上來,晚上回附近的旅館休息,我們事前不斷勸他們來台灣一趟就出去走走玩玩,不要一整週都待在我們這裡。
即使如此還是回想起來十分不適的一週,(細節應讀者要求略過),只能一直告訴自己忍這一週就好,也還好是不用一直待在一起,真的共處一室的時候還可以勉強保持禮貌。
後來婆婆對先生暴怒,說就是要來幫忙的被我們拒於門外,到自己小孩家還不給鑰匙。先生無奈轉達希望他們只要玩孫就好,我們可以自己處理其他事情,婆婆聞言更加大怒說長輩要幫忙還不領情,後來是公公打圓場說大概是東西文化差異(我的大學時代在國外生活求學),值得稱讚公婆的是,他們都是罵自己兒子(也許是因為語言關係,要用自己的外語罵人很辛苦的)而且是在旅館進行,我不在現場,頂多就是看了幾天臭臉。
娘家媽媽後來也抱怨,說他們也覺得被拒絕,「我們那時候哪敢這樣對長輩,時代不同我們學習尊重你們,但我們那時候哪敢這樣對長輩」無限循環,在幾個月來的電話中出現數次。
———
我家有個「臭魚理論」:客人就像魚,放超過三天就會臭掉(而且天氣越熱臭越快),成年獨立後回老家也是如此。剛好跟凌大這篇講到的三天不謀而和。
一起出去第三地或有小孩當潤滑劑可以撐久一點,但絕不住同房間。帶爸媽出門旅遊千萬跟團,不滿意都是旅行社的錯。
結論:
經濟獨立,月子中心,乃新手爸媽的兩大幫手。不要錢的最貴。
距離帶來美感,和價值觀不合的長輩,少見面,多送禮,定期電話問候,每次不要講太久。
相處時放低對彼此的期待,不要有「他是家人他應該懂」的錯誤認知
以禮相待,在誰的地方就尊重主人,然後不要待太久,而且一定要有後台喘息空間,盡量不要24小時綁在一起。
---
原文:「妳只是客人」
https://is.gd/UPUf6z
圖片 from Pinterest
長輩 圖 罵人 在 臺灣罵人價目表ptt BRT長輩老人經文圖 - Pbhcl 的推薦與評價
BRT長輩老人經文圖「罵人價目表」再更新! 罵人三次「87」挨罰2000元2020-05-26 10:38:1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罵人價目表」再更新? 有網友於臉書社團上在另一名 ... ... <看更多>
長輩 圖 罵人 在 [XD] 一些改過的長輩圖(轉) - 看板jok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網路上收集修改過的長輩圖
滾
還沒死
零用錢
臭雞雞
沒人愛你
清涼的問候
沒你更好
臭鮑魚
大麥克
咩休幹謀
星爆氣流展
蓮花
樹瀨叫
笑口常開
閉嘴
早安
該吃藥了
事事順心
你還有病
不要自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3.47.16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oke/M.1495645209.A.CD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