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史」認同的建構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在南院(馬來西亞南方學院)講授「中國通史」的第一堂課,總會要求學生上到台前,把他們印象中,在中學時代死背的「中國歷史朝代系譜」寫在黑板上。同學們一般公式性的敘寫,會是:「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似乎以為這就是標準答案。然而,像這樣的一條「八股系譜」,就是中國歷史不可質疑的定律嗎?
顯然不是的。你可以去質問:為什麼會是「魏晉南北朝」?而不是「蜀晉北南朝」呢? 《三國演義》裡不就尊崇劉備之蜀漢,貶斥曹魏之「挾天子以令諸侯」嗎?而宋齊梁陳之「南朝」,只不過是偏安政權。後來隋之統一中國,其權勢實源自「北朝」。各位,你們不是看過《蘭陵王》、《錦繡未央》嗎?請問那時候是北朝強,還是南朝強?為什麼我們卻常言「南北朝」,而不稱「北南朝」呢? 難道這就僅是因為「南朝」是漢人的政權,而「北朝」乃「非我族類」的「五胡亂華」之局?瞭解歷史,豈不荒謬!
更值得玩味的是,為什麼是「宋─元─明─清」?我問學生:「您們有看過金庸的武俠小說嗎?《天龍八部》裡頭的那個喬峰是哪一族/哪一國人?」
學生回答:「契丹人,遼人!」
我再問:「您們還記得岳飛嗎?他向誰大聲說:『還我河山』?」
學生回答:「金人,女真族人!」
好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契丹族建立的遼朝,其與北宋政權對峙;女真族建立的金朝,佔有了宋朝半壁江山,為什麼在我們熟啃的「中國歷史朝代系譜」裡竟沒有他們可以「擺放」的「正統」位置?
一、異族歷史地位的邊緣化
難道說,這又是另一個「非我族類」的心理作祟?那,為什麼自稱「蒼狼之子」的成吉思汗,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卻又被整個地納入「中國歷史朝代系譜」裡頭?難道說, 是否要等到被「異族入侵」,「完全」征服了「全中國」,這些「異類」所建立的政權才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正統」的「國史」?同學們頓時陷入納悶的思索之中。
但歷史的詮釋,常常又是充滿矛盾的。所謂的「正統」的中國斷代系譜,不過是經過「人為」的詮釋了的程式設計。我們知道,遼、金、元三朝,均為「非漢族」所建立的王朝。昔時漢族向以「夷狄」視之。傳統上,以漢族為本位者,很難容納這批「異類」。漢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主流,異族入侵中原,似乎是要等到他們能夠「漢化」之後,才可以在中國「正史」上佔有一席之位。就像大清帝國滿人那樣?
二、漢化史觀主導歷史詮釋
一些傳統的歷史學者,諸如繆鳳林,在其《中國通史要略》就說:「夷狄」乃「多歆羨華夏之文教,用漢人以啟其政學。」研究遼金元史之專家姚從吾亦認為:契丹的漢化是由於 「東亞文化的中華文化富於人情味」所致。
在這種史觀思想主導下,欲論說「遼、 金、 元」三朝歷史的重要性,我們似乎就必須得先對「漢化」(「同化」?)大力著筆。否則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的歷史就很難成為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了。難怪,錢穆在《國史大綱》中會說:「蒙古入主,對中國正如暴風雨之來臨。」
遼朝、金朝的歷史,被傳統史學視為「偏統」。但,若單從「族」立場來看,卻也不能解釋元朝的地位。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畢竟是徹徹底底的滅了南宋,「征服」了中國。 這段歷史完全無法抹煞。況且為了要解釋朱元璋建立之明朝的正統地位,則元朝無論如何也不能在中國朝代系譜中刪除。為了維繫正統觀,傳統中國史的斷代,就成了我們今天背得滾瓜爛熟的「唐─宋─元─明─清」了。這實在是一條相當矛盾的斷代法則。 怎麼我們一直沒有去質疑?
我們一直沒有分清楚的是,歷史系譜的敘述,其實是一種歷史的「詮釋」。其中確有某些「史實」依據,然則,與此同時,也夾雜著不少族籍本位意識、文化認同,甚至是政治權力的角力和操控。
一個國家的歷史論述,往往是一個「國族」歷史認同的建構。於是在「正統」與「偏統」之間,在中國斷代法則的遊戲裡,遼、金、元史因而仍會不斷的被詮釋再詮釋下去。然而,實事求是,歷史敘述不應該僅是如此這般的「一元論述」吧!
走筆至此,不禁有個疑問:馬來西亞的「國史」系譜,應該怎樣寫?默迪卡,馬來亞的獨立,是靠巫統?馬來人?三大民族?各族群?多股力量?還是英國殖民者的「寬宏大量」?獨立建國,啊!可敬的東姑國父。哎呀!還有那個「我方的歷史」陳平──該怎樣記述?
(原刊於2005年9月24日《馬來西亞東方日報.東方名家.邊城南風專欄》,於2019年1月10日修訂。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隋朝之後是什麼朝代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方方:文學作品重要的在於個人表達】
由於年初以來的肺炎疫情,大家可能多少聽過「封城日記」(不是郭晶那本)以及它的作者,中國武漢的作家方方。
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方方談他與文學寫作的淵源。
一起來看看這位頗有人文情懷的作家,是怎麼看「文學」的吧。
-
文學作品重要的在於個人表達 / 方方
01
我和文學的關係
我經常說,文學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小學時,「文革」開始,因為成分不好,我雖然成績優秀,但也不能加入紅衛兵。在家無事,只能看書,然後給人講故事。這種狀態延續了很久,以至於每晚都有人專門請我去講故事,故事講完或者忘記情節時,自己得現編。現在回想,這就是我文學創作的前期準備。講故事伴我度過了人生中第一個低潮。
高中時,父親去世,家境突然變得困難。畢業後,我被招工當了搬運工人,由此又淪為社會最底層。我能感受到人家眼神對你的蔑視。那四年,不僅讓我知道了底層社會的形形色色,也見識了各種類型的人。當工人時,我開始發表詩作,由此也受到同事尊敬,我用文學努力地爭取社會地位。1978年,我從那裡考上了武漢大學中文系,當時真的是很風光。
大學四年,最大的收獲是知道了怎麼去學。我第一篇小說得了80元稿費,而平時我每月只有3元助學金,其中2元多用於回家的車費。我棄詩歌轉小說與我經濟窘迫有莫大的關係。小說的稿費比較高,我也從此靠文學創作擺脫了貧困。所以,在我最困難時,無論是經濟困難,還是精神失落、情緒低迷,都是文學在幫助我走出窘迫,改變生活。
1990年,我被選為省作協副主席,還主持著一本刊物。雜誌辦了8年之後,卻突然被令停刊,我也被就地免職。當人人都覺得我很倒楣的時候,我自己卻沒有這樣的感覺。我在家專心寫作,因為作品不斷,也保持了影響力,突然有一天,我又被叫出來出任省作協主席,一直到今天。
在我最倒楣的時候,一直是文學在支持我。它甚至沒有讓我產生絲毫的倒楣感,倒讓我覺得,無論遇到什麼,都沒什麼了不起,人生依然很好。
02
我喜歡有態度的文學
1990年代的某天,我和作家蔣子丹討論現代派文學。我說,我覺得中國小說,特別是現實主義小說,至今沒有得到充分發展,我想把這件事情做完。
中國自有小說以來,歷經了魏晉的志異、隋唐的傳奇、宋元的話本、明清的白話,到《紅樓夢》達到高峰。從片斷到巨著,從文言到白話,從編撰到獨創,從為說理到寫生活,甚至發展路線清晰明瞭,每個朝代的改變和進步都顯而易見。直到新文化運動結束了古典小說的命運。
而報刊的興盛,語言的革命和西方文學的引進,使小說也有了一個顛覆前人的變化。文學革命宣導有誠意的現實主義小說,號召作家用日常的語言寫時下的現實,寫普通人的生活,寫近距離的人生。在這種號召下,帶著現實主義標籤的小說進入讀者視野,它和當時人們的關注焦點和審美趣味深度吻合,它也將人們對詩歌的興趣一步步拉向對小說的興趣,上千年來在中國文學中一直占主體地位的詩歌,從此被小說所替代,中國文學的格局也由此改變。
現實主義,冷靜客觀地觀察社會,貼近現實,陳述人生的另一種可能,這在當時就是一個新的創作形式。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小說理念。它展示的是與社會現實平行發生的另一種現實,是一種可與我們自己的生活互為對照的、更具真實性的存在;它讓小說走出了魔幻世界、歷史演義、英雄傳說以及市井驚奇,而面向整個芸芸眾生。它從日常生活中一寸一寸長起來,一直到人們的內心;它開始深度介入我們的生活,展現了對弱勢人群的關心,甚至有某種干預性。它成為了一種有態度,有情懷的文學,有鮮明的傾向和價值判斷,而不再只是之前供文人雅士欣賞、消遣、把玩的乃至純粹審美的小眾產品。
但是,縱觀中國近代小說發展,它幾乎從沒有風調雨順過。到1930年代,現代小說終於擺脫了從文言到白話半文半白的晦澀,擺脫了因模仿西方翻譯作品而導致語言歐化的彆扭,開始成熟,開始有了全新的被稱為「成為了一種書面語言」的雅言,但此時,當小說創作進入成熟階段時,激烈的戰爭開始,族群的分裂、社會的動盪,令作家無法安定坐下完成作品,時代不給你應有的外部條件。小說的發展也受到阻斷。1950年代後,社會進入和平時期,但政治概念的介入,思想的禁錮,令小說成為宣傳的一種,實際上是不進而退。回頭看看,無論是小說的品質和數量,都遠不足以與中國的現實相匹配,也不足以與中國深厚的文學對稱。所以,我覺得,現實主義小說這條路,是根本沒有走完。
而我,很願意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把這件事做完。
現實主義小說有著明確的目標要求,現實社會動盪多變,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繁雜交錯,人本性中間的隱秘幽深給這類小說提供了永遠取之不盡的源材料,技術上也有著無數的可能。結構搭建、人物塑造、故事軌跡、語言雅俗、章節長短、時空變化,都可有無限的創意。要真正把人生中間最精髓的東西,把一個人的狀態,把一個人內心深度的靈魂或者人和人之間微妙複雜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展示出來,其實很難。我覺得現實主義小說對我來說,始終存在一種挑戰性,存在一種可以進行無限創造的樣式。
因為對這樣一種寫作理念的認識和喜歡,我的小說一直不願意離現實太遠。評論家認為我是新寫實,這個提法我自己還是蠻喜歡的。它實際上是現實主義小說向前跨進了一步,也是我理解中的批判現實主義。只是新寫實這個提法更溫和一些。
文學是人學。新寫實小說始終關注現世社會最普通的人。它秉持著人道精神,對生活中普通人充滿同情和憐惜。同時,它對現世社會也秉持著不合作不苟同的態度。既是近距離的,又是明顯疏離著的。它懷有慈悲,同時具有鋒芒。它的價值取向清晰明瞭,無奈感也異常沉重。
03
文學與弱者息息相通
我在電視臺做紀錄片時,會遇到很多人和事,會看到另外一種人生。1980年代末,我們到神農架拍金絲猴,請了三個農民幫我們背器材。一晚和他們一起在松柏鎮住下,催問他們是否洗過澡時,他們竟不知道衛生間裡的水是從哪裡出來的。而當他們和你講山裡的一草一木飛鳥蟲魚時,是非常生動的。他們特別喜歡講死人,他們對死亡的淡泊和平靜的態度,讓你震動。他的世界,與我們的不同,但也是一個完整的世界,他們從未覺得不認識自來水很丟人,因為對山裡的一切,我們也有著同樣的無知。
另一年冬天,我們到湖南非常偏僻的村子採訪女書的傳人。我們貿然闖入,見兩個老太太,用被子蓋腿坐在床上,正慢慢說話。翻譯說老人讓我們出去等待。半個小時後,兩個老太太重新出來,穿得漂漂亮亮,容光煥發,有種綻放的感覺,她們唱說著女書,有著發自內心的純粹狀態。
走多見多之後,你會覺得,很多宏觀大事比方全球化之類,並不是我所要關心的。我要做的是關注每一個個體的生命,關注他們的愛恨情愁,生離死別,關注他們存在於這個社會的方式,以及他們感受這個世界的方式。他們拉著你的手跟你敘敘叨叨時,讓我覺得我理解的文學我熱愛的小說,是能夠照顧到人心的,它是一種有情懷的東西。現實主義小說最本質的就是這點:它和弱者心息相通。
很多的事物需要有輸贏,而文學卻不需要。文學經常是與落伍者、孤單者、寂寞者相濡以沫,它更寬闊地表達著一種人情和關懷。它會護著那些被歷史遺棄的人事,被前進的社會冷落的生命。陪伴他們,溫暖他們,鼓勵他們。更或許,文學自己會呈現與他們同命相憐的氣息,也需要對方的陪伴、溫暖和鼓勵,需要他們與自己一起往前走。這世上的強者多是不介意文學的,對於他們,文學只是點綴。而弱者卻經常拿文學當作生命中的一盞燈。因為那個時候,只有小說可以告訴他,這世上你不是一個人孤單寂寞中承受焦慮痛苦,很多人也是如此。人活著有很多方式。成功固然好,不成功也沒有關係。
文學千年來富有魅力,正是源于文學作品無數的個人表達。世界如此之大,而我們個人的觸點如此之小。文學讓我們超越自己的視野,超越自身的常識,而認識更為闊大的世界。我們每個人在閱讀時,都會從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找到同伴,找到參照,也找到力量。
個人的聲音只是代表自己。但很多不同個人的聲音匯總,就是這個時代的聲音。這就是我理解的文學創作與個人表達。
隋朝之後是什麼朝代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認真想 ] #國族建構與英雄史觀 批瓊瑤的英雄論
.
小編看到瓊瑤的英雄論,真的是瞠目結舌。一直想寫些什麼,從「英雄論述」來解構與批判。還在想行文的時候,就看到彭老師這篇貼文,分析的真好。
____
#歷史教科書的民族英雄系譜 / 彭明輝
我是軍公教,我驕傲,因為我沒有變成瓊瑤。
讀到瓊瑤的《英雄──韓國瑜》,我真是傻眼了。
用六十年前的高中歷史教科書為臺灣把脈,還搬出在大學教授歷史的父親來壯膽,委實令人啼笑皆非。
由於1890年代改編國史運動初期,晚清面臨嚴重的內憂外患,中國歷史教科書編纂者所建構的英雄系譜主要有兩種,一是欺壓邊疆少數民族者,如衛青、霍去病、班超、李世民、左宗棠;另一為亡國之臣,如文天祥、史可法。
臺灣的中國歷史教科書基本上承繼了這個傳統,在1980年代以前,晚清中國歷史教科書編纂者所建構的民族英雄系譜,成為戰後臺灣教科書遵循的範例,與瓊瑤同時代的長者們,以及許多五、六十歲我的同輩們,心中的國族概念與民族英雄系譜,皆來自歷史教科書。因而出現像瓊瑤《英雄──韓國瑜》這樣的文章,便絲毫不足為奇了。
臺灣的歷史教育,在用字遣詞上受孔子《春秋》的影響極大,《春秋》記戰爭,有伐、侵、戰、圍、入、滅等不同的寫法;聲罪致討曰伐,潛師掠境曰侵,兩軍相接曰戰,環其城邑曰圍,造其國都曰入,毀其社稷曰滅。同是記殺人,有殺、誅、弒、殲等不同的寫法,無罪見殺曰殺,有罪當殺曰誅,以下殺上曰弒,不留孑遺曰殲。這是用不同的字,表達不同的歷史情況,即所謂春秋筆法。舉最明顯的例子,如各朝代與邊族的關係,漢國攻打匈奴,寫成漢武帝北伐匈奴;而匈奴則是侵略漢國;類似的情形,蒙古攻打中國謂之入侵或侵略,這是從征服王朝攻打華夏的角度思考;但蒙古攻打歐州則名之曰 “西征”,如拔都西征。類似情形,忽必烈攻打日本,名之曰“遠征”或“東征”;而對日抗戰時期,日本攻打中國,謂之侵略。有一段時間,臺灣甚至為日本教書未使用“侵略”而表達抗議,卻遺忘了自己歷史教科書裡忽必略“遠征”日本的敘述。
在歷史教科書中,有幾個朝代是很衰的,其中最明顯的例子是短國祚王朝,後續者如為強勢王朝且國祚緜長,那麼,短國祚王朝往往被寫得很負面;如秦與隋,但卻忽略了秦築長城,區隔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是影響多麼深遠的事;隋煬帝開鑿運河,成為此後各朝帝國的重要經濟動脈。征服王朝入主華夏,亦成為歷史課本的大黑洞,如元國和清國的敘述,基本上即是負面的,元國尤其倒楣,被寫得沒有一處是好的。宋元之際和明清交替的二臣,即成為民族主義史學下的冤魂,至於漢民族所建王朝,則沒有這類問題。故爾這類撻伐主要來自民族主義史學,而非朝代興衰。運氣很差的還有女性,亡國常是女性要負責,如妹喜、妲己、褒娰、呂后、武曌、楊玉環、慈禧,都被形塑成紅顏禍水,甚至直指為禍國殃民。這種充滿男性沙文主義的敘述,在台灣的中國史教科書中俯拾即是。
在形塑國家意識方面,臺灣的歷史教學和歷史教科書長久以來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所周知,臺灣官方的意識形態,最初所要形塑的國家意識是中國,亦即以臺灣為中國的代表。這種意識形態不論其現實面如何,在198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政府官方所堅持的。歷史教育既為形塑國家意識的一環,那麼,以臺灣代表中國,把“中國”歷史當成“我國”歷史,便被視為天經地義 。事實上,臺灣從1945到1983年的教科書課程標準,都是以“我國”稱呼“中國”,國家立場的主體性可謂旗幟鮮明。以歷史做為民族、國家、族群或地區認同的基礎由來已久,西方自文藝復興(Renaissance)時期的方言(國語)文學,到啟蒙時代(Enlightenment)近代國家觀念的興起,歷史是形塑國家意識的重要工具 ,因而在西歐國家,以歷史為國民基礎教育的重要環節,在學校教育中加入“歷史學科”,“歷史”的地位始逐漸突顯。
問題在於臺灣歷史教育所要形塑的國家意識是什麼?在1980年代以前,這樣的問題是不存在的,從教育和宣導的內容來看,“中國”顯然是惟一的答案。但這種以現實政治為考量的方式,在1987年臺澎金馬地區解嚴之後,有了急遽的轉變,其中最大的轉變是臺灣主體意識的加強。
在近代中國動盪的時代,晚清知識分子醉心於西方政治、軍事、經濟,以及各種西方學術思想的新說,惟有關西方19世紀初葉以後所發展的科學派史學,似未曾引起太多注意。1902年梁啟超發表〈新史學〉,猛烈抨擊傳統中國史學,掀起極大波瀾;此文同時積極介紹西方史學,雖然以今日的學術眼光來看,不免浮淺誇大,卻打開了西方史學輸入中國之門 。從〈新史學〉的內容來看,梁啟超對西方史學已略有認識,或可視為西方史學引入中國之初旅。
西方史學輸入中國後,引發改編國史運動,章節體的歷史教科書開始出現,加上傳統中國史學的資鑑思想,所編纂的歷史教科書,呈顯以歷史教科書形塑民族主義的意圖 。我們看到今文學派的夏曾佑將新史學觀點貫穿於歷史敘述中,藉以形塑以孔子為中心的文化民族主義,並顯現其變法論的基本觀點;而治學傾向古文學派的曾鯤化和劉師培,在教科書中意圖透過對中國歷史的認知振興國魂,以發揚民族精神,並彰顯以黃帝血緣論為中心的血緣民族主義 。
以孔子為中心的文化民族主義,結合以黃帝血緣論為中心的血緣民族主義,成為近代中國建構國族的重要理論,柳詒徵《中國文化史》和錢穆《國史大綱》,即將文化論與血緣論的民族主義加以結合,此後的中國通史著作,大抵延續類似的國族建構理論;因此在近代中國的國族建構過程中,歷史教科書曾在其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由於1890年代改編國史運動初期,晚清面臨嚴重的內憂外患,中國歷史教科書編纂者所建構的英雄系譜主要有兩種,一是欺壓邊疆少數民族者,如衛青、霍去病、班超、李世民、左宗棠;另一為亡國之臣,如文天祥、史可法。我必須承認從1890年代到1970年代的教科書編纂者極其高明,他們建構了中國的概念,把國族建構發揮得淋漓盡致,以致於到今天台灣的歷史學者幾乎無法掙脫其籓籬。所以,當我們說「中國在唐代的時候」是如此自然,絲毫不會去想在唐國的時候,根本沒有中國這個概念。我們說「中英鴉片戰爭」,卻遺忘當時存在的是清國。教科書裡寫「漢武帝北伐匈奴」,「蒙古入侵中國」,被視為理所當然。所謂「中國」攻打他人時用的是「遠征」、「北伐」,他國打「中國」則是侵略。蒙古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忽必烈打中國是侵略,拔都打歐洲為西征,忽必烈打日本是遠征,這些春秋筆法成為歷史教科書的標準用語。台大花亦芬教授寫有關十字軍的討論,指出只有十字軍,沒有十字軍東征,說明過去台灣歷史教育的謬誤。這些都是長久以來歷史教育和歷史解釋的問題,而我們並不經心在意。
讀到瓊瑤的《英雄──韓國瑜》我真是成了傻眼貓咪,用六十年前高中歷史教科書的概念,來討論今天臺灣的處境,實乃不知有漢,遑論魏晉。而與瓊瑤同時代的長者們,以及許多五、六十歲我的同輩們,心中的國家與國族概念,皆來自歷史教科書。我們的國族認同,我們的國家認同,大部分來自從晚清改編國史運動以來的歷史教科書,將歷史教科書所建構的民族英雄系譜,當成我們的典範。
這個禮拜的選舉,要守護的是臺灣,要守護的是民主,要守護的是家園,拿這些舊時高中歷史教科書的民族英雄系譜為臺灣把脈,真是醬缸裡的石頭,又酸又硬,不值一哂。
#原po: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558713724252105&id=100003405063102
#推推閱讀
隋朝之後是什麼朝代 在 這個朝代只存在了38年,卻留下4個雄偉建築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 隋朝 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可以說是一個被我們嚴重低估的 朝代 ,雖然 隋朝 僅僅存在了38年,但是他的貢獻非常的大。 首先 隋朝 結束了長達三百年的分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