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大不同 - 女性健康:如何安全訓練女人?又如何培養長久運動習慣?讓生活更加平衡自由?🤩
用👂的 ➡️ 51:女性健康專屬俱樂部 Club S 創辦人 April - 兒童、青少女、產前、孕媽咪、產後與更年期後的女人一生運動習慣養成|骨盆、脊椎、髖關節、核心呼吸
podcast.lolalinocean.com/51
這一集妳會需要重複播放,滿滿甘貨源自於我們對「女性健康」的痛楚與親身教練🥳
🙏在此,也傳達給所有訓練女性客戶的教練:
1. 67%~75%雇用教練的人是女性
2. 81%女性回應她們有極大的身體形象困擾 - 不喜歡自己身體看起來的樣子(美國)
3. 85%女性回應她們會選擇不出席人生重大活動,因為她們不喜歡自己身體看起來的樣子(美國)
4. 75%女性有飲食失調(暴食厭食)行為習慣
5. 48%~67%女性在生產38週中有非自願尿失禁困擾
6. 19%女性一生中經歷骨盆手術,其中30%經歷多種不同手術
👙除了以上數字,還有基本女性生理心理狀態都是服務女性客戶必須要知道的:
1. 月經很久沒來、更年期、懷孕狀態
2. 女性荷爾蒙每個月與不同生命階段帶來的影響
3. 女性時常「說不出」的自我懷疑習慣
🌷無論妳現在正值女性一生的哪一個階段,妳都要從以下步驟開始養成「運動習慣」
✨1. 優先安排「愛自己」時間:媽咪們尤其習慣先把寶寶與其他人照顧好,最後才來想自己。請媽咪們開始把3分鐘深呼吸安排進「零碎時間」中
✨2. 骨盆健康:女性骨盆解剖構造與男性不同,也讓我們在身形上比男性臀圍寬。孕媽咪隨著寶寶在子宮長大,會在不注意情況下開始骨盆前傾(撅屁股/挺腰)造成腰痠背痛。默默地就把「疼痛」視為習慣,忙碌到置之不理自己的身體狀態
✨3. 髖關節活動度:久坐生活模式從辦公室帶到家中,創造了「縮短」肌肉 ; 接著,又在過度深蹲、跑步、飛輪...想要達到良好體態中,再次忽略「伸展」肌肉的重要性。開髖是人生幸福指標,請妳把身體訓練用360度來看待
✨4. 脊椎健康:彎腰駝背導致肩頸痠痛也是許多女性「習以為常」。要打破把疼痛視為正常,首先是注意妳在訓練之外的23小時是「什麼姿勢」➡️ 妳感受與身體聯結的那1小時訓練,是為了讓妳在訓練外的23小時可以承襲著這1小時的學習哲學去生活
✨5. 核心肌群與呼吸:要運動之前,必須先學會「呼吸」!呼吸不但按摩妳的核心肌群最深層肌肉 - 腹橫肌,也讓妳認識最外層的腹直肌線條。產後媽咪回歸運動前,了解腹直肌分離的恢復狀態
🔥感恩女性健身運動俱樂部Club S創辦人 April 與我一起為女性健康教育做2020大計畫。如果妳有任何想要深入解決的困擾,請私訊我們,明年我們會用Podcast、線上課程完整回答妳
GUT90天療癒腸胃運動是我創辦專屬女性的「線上課程」,留言「❤️我」,我會私訊妳課程內容。聰明功能性訓練讓妳不再沒有時間動起來👇🏻 🔥 💎💰🧲 #倒數2020GUT90
#做自己 #女教練 #GUT90 #超能力 #愛自己 #荷爾蒙 #懷孕 #孕媽咪 #健身教練 #減脂 #增肌 #增肌減脂 #減肥 #女超人 #健身女孩 #女健身教練 #健身 #健身餐 #瘦身 #星座 #瘦身減肥 #瘦身餐 #健康瘦身 #減肥方法 #健康減肥 #健康減重 #健康教練 #蛋白質 #減脂增肌
青少女懷孕解決方法 在 Lola Lin 蘿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蘿菈30歲前不為人知的生命密碼(~時間一去不復返的財富自由哲學)
用👂的 45:自體免疫疾病療癒聖經 - 紅斑性狼瘡/蝴蝶病 x 蘿菈30歲前不為人知的生命密碼 Autoimmune Disease Healed 👉🏻podcast.lolalinocean.com/45
妳有自己編造只存在「記憶中」的故事嗎?
😵我有一段關於「活不過30」的信念故事
從18歲發病到去年醫生八九不離十的診斷「蝴蝶病友/紅斑性狼瘡」,家族有糖尿病高血壓遺傳基因,看似健康的習慣從小養成(學業為重的運動模式與自以為良好的營養飲食),再加上一年四季看各種不同科別醫生的青少女生活,讓我開始告訴自己...妳可能活到30就畢業了
🤦♀️當時的我,以為汲汲營營是社會生存法則,是1000%工作狂+把握當下窮忙上班族。直到3年前開始設定願景與目標,去年在醫院外頓悟...我花費人生超過200小時候診,換來藥物與無解病因
每次候診3小時換來3分鐘問診...世界上沒有人比我更了解我身體的自癒力,我就是治癒自己關鍵!原來...我讓身體超不爽還忽略她的需要 ➡️ 隱形的慢性壓力與過量食飲食行為 = 複利累積成發炎的身體
我開始接受、臣服這一切的發生
與其問自己為時麼吃喝拉撒睡得健康還得病?
🎯我選擇問:這些發生想要教我什麼事?我學到了什麼?宇宙想要傳遞什麼改變在我身上?
妳知道嗎?時間一去不復返是財富自由哲學中最關鍵的一環
這也是我創辦GUT90天系統化5步驟線上課程,幫助妳從心愛上自己,健康由內而外自信閃耀
🤬因為我對看到女人受苦 ➡️ 零容忍度 ; 太多BS在女性身體形象上,甚至許多女人健身是討厭自己身體 ; 專業人士的無知是在對女性恐嚇、下不必要的咒語
🤮10年後最荒誕的事是 ➡️女性討厭自己身體、女人不愛自己
因為「呼吸」是妳最強大的療癒藥物!暴食、厭食不再存在,只有享受吃、愛自己
🤙🏻我經歷過忙碌上班族時期、慢性病奮鬥期,2018年正式進入創業族 ; 感恩宇宙在我生命初期給予我的指引,我得已面試超過100位女性,傾聽妳們的困擾。
我不會相信GUT90天的奇蹟,直到我自己經歷、幫助我的女超人客戶,建立系統化女性健康解方,持續不斷優化與即時回覆妳們的需求
♦️邀請妳:正視「時間一去不復返的財富自由哲學」,每日精通「自省獨處+刻意練習」成為更棒的溝通家🧠
我可以真正幫助妳解決女性健康上慢性壓力身心困擾,從自身做起,把這愛的能量由內而外自信閃耀。留言「❤️我」,我會私訊妳課程內容👇🏻 🧠 擺脫窮忙,開始高效活動自如🤸♀️ #倒數2020GUT90
#做自己 #女教練 #GUT90 #超能力 #愛自己 #荷爾蒙 #懷孕 #孕媽咪 #健身教練 #減脂 #增肌 #增肌減脂 #減肥 #女超人 #健身女孩 #女健身教練 #健身 #健身餐 #瘦身 #星座 #瘦身減肥 #瘦身餐 #健康瘦身 #減肥方法 #健康減肥 #健康減重 #健康教練 #蛋白質 #減脂增肌
青少女懷孕解決方法 在 賴芳玉(生活與法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面對一樁樁的兒虐,除了憤怒悲傷,我們應該還可以做甚麼?
兒虐問題不是死刑可以解決的!
#兒少悲歌何時了
#我們需要政院級兒少保護辦公室
勵馨今天(01/18)針對近期兒虐案件召開記者會,強調增加刑法對兒虐案件的刑度只是人民情緒的提款機,並不能有效解決兒虐案件;最重要的是設立政院級的兒少保護辦公室且建立全國全面性的兒少保護行動計畫,落實2017年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建議,建構更完善的兒少保護機構,才是有效遏止兒虐案件再次發生的方法。
看見青少年父母親的脆弱處境,建立友善環境
「私刑也是一種暴力,其實任何的暴力都不該存在社會當中,最重要的是看見兒虐事件中每個人的脆弱處境。」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表示。勵馨從2000年開始提供青少女懷孕服務方案,在服務經驗中發現有許多母親處在脆弱處境,欠缺支持系統、找不到足夠支撐生活與照顧孩子的工作,甚至因道德因素而被家人趕出來而居無定所,在社會網絡無法接住、社會福利資源進不去的狀況下,兒童的權益自然而然就會被犧牲掉。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兒童是最有價值(Valuable)但卻又脆弱(Vulnerable)的存在,若沒有好好照顧,每一名受虐兒的死亡都會造成國家3900萬台幣的生產力損失,「今年是醫改會兒保醫療元年,台灣的醫療體系能不能針對新手父母親建構更友善的環境,從產檢到生產,甚至是新生兒訪視,都有機會來協助且預防兒虐事件的發生。」
兒少保護辦公室,協調整合各網絡系統
「2017年的司改國是會議中,我們每位委員都以自己的專業提供建議,但完全沒有任何一項被採納,這是我們感到最遺憾且難過的事情,如果當初我們建議都有被採納,那現在結果會不會不同?」律州聯合法律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賴芳玉強調,如果能夠成立兒少保護辦公室,將所有的資源整合起來,或許就不會有最近頻繁發生的兒少悲歌。
與會者強調,兒虐事件的發生是台灣每一位民眾的責任,絕對不能只推給單一社會工作者,社工在政府體系當中沒有強制公權力,導致社工在整合相關資源時無法強制相關體系網絡運作。因此勵馨建議,若有「重大兒虐事件」發生時,能夠比照現有「家暴安全防護網」的高危機個案網絡會議,以檢察體系為主,更能強化現行兒少保護機制。
網絡系統的支持不僅只是教育、社工、家庭的事情,司法系統中的觀護人制度也是應該要一併納進來通盤檢視的,交通大學科法所特聘教授林志潔表示「兒虐案件中很多行為人可能是社會邊緣人,他可能有藥酒癮或是長期被家暴的歷史,但在台灣平均每個觀護人每月要付擔220人次的案量,這樣重要的制度人數竟然少到你會掉眼淚。」
兒虐事件不應該只是花錢在後端進行補救,更重要的是在前端進行預防教育,也同時應該將更多的資源挹注在社區照顧與訪視上。台大兒童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主任呂立強調「以瑞士的經驗來說,每個社區都需配有一名具有經驗及訓練過的兒少保護相關工作人員,不僅只是簡單的看兒童還有沒有活著,更重要的是要去觀察、看見養育人有沒有好好照顧兒童,預防兒虐事件是整個社區、國家都要看重的事情。」
兒童權益的保障與修法
「兒童死亡檢視」(Child Death Review)機制是兒童權益的核心,依據衛福部統計,2016年有通報兒少保護中的死亡人數高達127人(含生病、意外或其他因素),其中受虐致死19人,而2017年全年兒虐死亡人數155人,有27名兒少不幸因家內受虐致死。,勵馨認為受虐致死人數不應有如此巨大的落差,應有更多的黑數淺藏其中,若沒有「兒童死亡檢視」機制的話,這些黑數可能都無法被看見;在台灣,兒童死亡要做死因調查需要法定代理人同意,台灣人認為死者為大,法定代理人只要不同意,法務部無法對死亡的兒童進行死因調查,當兒童死因沒辦法被證實時,政府及相關單位就無法依據相對應的法條與行動來保障兒童權益。
除了建置「兒童死亡檢視」制度外,通盤性的修正對兒童及未成年人的法律也非常重要,「在台灣許多的新法都是以成年人的意願為主,卻沒有考量到未成年其特殊性,譬如說在優生保健法中明訂未成年人要墮胎時需要法定代理人的同意,難道沒有思考過當小媽媽的意願與法定代理人衝突的狀況嗎?可不可以有第三管道的協助讓法律能夠更加完善且對未成年人友善?」林志潔表示。
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除了總結上述意見外,她也強調台灣在2014年簽署了聯合人權「兒童人權公約(簡稱CRC)」,她呼籲蘇貞昌院長能夠確實落實國際專家以及司改國是會議委員們的建議,設立兒少辦公室,檢視現有兒少保護網絡機能以及提升兒童人權觀念與教育。「我們不要只是停留在人神共憤的情緒提款機,兒童權利是每個人的事情,如果沒有建構完整的友善環境,都是對兒童的二度甚至三度傷害。」
最後,與會人士可以理解民眾在重大兒虐事件發生後的憤怒,但同時也呼籲,憤怒與民粹並沒有辦法有效降低兒虐事件的發生,唯有(1)看見青少年父母親的脆弱處境,(2)建立政院級「兒少保護辦公室」,(3)建構以檢察體系為主導之合作網絡,(4)建構「兒童死亡檢視」機制,(5)完善「個資法」與「兒少權法」之配套措施,才是根本之道。#